张掖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技术

张掖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技术

一、张掖地区甜菜覆膜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毛涛[1](2019)在《有机硅肥料配施对张掖市盐碱地甜菜生产的影响试验初报》文中指出以糖用KUHN1125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配施对盐碱地理化性状及糖用甜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配合施用对耕层土壤(0~20 cm)pH、容重、全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盐碱性状指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耕层土壤pH下降0.25~0.38,土壤容重降低3.17%~4.76%,土壤全盐含量降低了0.18~0.24 g/kg,脱盐率达到4.34%~5.78%;阳离子交换量提高4.17%~6.68%,可见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配合施用对盐碱地土壤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同时看出,播前基施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900 kg/hm2,苗期随灌水追施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225 kg/hm2处理的甜菜折合产量最高,为90 416.67 kg/hm2,较常规肥料配施增产7.74%;播前基施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600 kg/hm2,甜菜苗期随灌水追施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150 kg/hm2处理的折合产量较高,为86 901.04 kg/hm2,较常规肥料配施增产3.55%。这2个处理的甜菜块根直径、块根长、块根单重均较常规肥料配施有所增加,但糖度略有降低。

李成春[2](2018)在《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集成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简述了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张掖黑河流域的推广现状和研究进展,阐述了滴灌设备安装、管网铺设、系统运行和按甜菜生育规律需求精准滴灌、精确施肥以及地力优化、科学播种、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机械收获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及其经济效应,展望了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的推广前景,为张掖乃至甘肃河西地区科学种植甜菜提供理论依据。

刘秦,姚正良,缪纯庆[3](2017)在《河西地区胡麻品种张亚2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文中指出结合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和自然资源气候条件,提出了灌区种植张亚2号的基础条件、产量指标及构成因素,制定了单种、覆膜和间作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适宜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刘秦,姚正良,缪纯庆,姚瑶[4](2017)在《河西地区甜菜与胡麻全膜覆盖带田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试验示范提出了河西地区甜菜与胡麻全膜覆盖带田高效种植模式,并从选茬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覆膜、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钟建龙[5](2014)在《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河西走廊为例》文中指出河西走廊是中国最主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基地之一,因区内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灌溉便利等先天优势突出,但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再加上黑河干流分水方案的实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严峻。同时,农田灌溉仍以传统的大水漫灌为主,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缺水”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到农业生产前进的“步伐”。本文针对河西走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缺水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在河西走廊的甘州区进行半膜平铺沟灌、半膜平作漫灌、垄作沟灌、对照(不起垄,不覆膜,漫灌)4种模式的比较试验,同时,也对半膜平铺沟灌模式下玉米种植密度、开沟时间进行了研究,探讨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半膜平铺沟灌适宜密度和最佳开沟起垄时间,以期为当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其主要结论如下:(1)覆膜和沟灌结合能加快制种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的成熟期提早了14天,延长玉米灌浆时间、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耕层土壤0-20cm温度、增加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增大叶面积、增加植株高度、增加玉米植株的茎周长、增强植株抗性尤其是抗倒伏能力、增加穗行数、增加行粒数、提高百粒重、提高玉米产量。覆膜和沟灌相结合的半膜垄作沟灌和半膜平铺沟灌相比,半膜平铺沟灌由于出苗率高,投入成本少,效益高于半膜垄作沟灌。(2)在半膜平铺沟灌模式下,株高、空杆率、秃顶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制种玉米半膜平铺沟灌的适宜密度为100050株/hm2。(3)制种玉米开沟起垄能明显提高玉米籽粒的产量。因开沟起垄时间的不同产量又有所差异,产量以全展开叶片数为6时,开沟起垄最高,和全展开叶片数为4、全展开叶片数为5、全展开叶片数为7时开沟起垄的产量,差异都比较显着,得出制种玉米最佳开沟起垄时间为全展开叶片数为6时。

柴璟,岳云,柴宗文[6](2013)在《甘肃省地膜栽培技术应用推广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我国地膜覆盖栽培的发展历史入手,对甘肃省地膜覆盖发展历程的几个阶段展开剖析,并指出地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翟治芬[7](2012)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气温的升高、降水量和日照的变化均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敏感性增强。合理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明确我国气候资源的基本情况,掌握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的条件,合理评估农业节水技术适宜应用和推广区域,可起到缓解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低温冷害等的影响,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1981-2010时段和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气象数据、玉米生育期数据、农业生产基本数据、中国土壤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数据,计算年均温度、降雨量、太阳辐射量、玉米的播种期和成熟期及其种植效益,借助GIS、多元逐步回归和灰色预测等方法,获取这两个时段我国气候资源、玉米生育期及其种植效益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农业节水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粗糙集理论、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等实现了典型节水技术的综合评价,并预测了B2情景下地膜覆盖技术、少免耕技术和雨水集蓄技术应用的适宜区域。主要结论如下:(1)玉米地膜覆盖适宜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的中南部、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地区的包括河北、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在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中国玉米地膜覆盖适宜区域比1981-2010时段的适宜区域有所扩大,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不包括大兴安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安徽、江苏的南部、江西的北部和浙江省。(2)玉米少免耕栽培适宜区域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的中东部和辽宁,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的南部,山东、河南及陕西的中南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与丘陵区、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与1981-2010时段相比,在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玉米少免耕栽培技术的各级适宜区域均有所扩大。(3)决定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的自然因子为:降雨、土壤类型、坡度和土地利用。中国雨水集蓄技术适宜区域主要包括:黑龙江省的西部、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东部、河北、山西、山东东部、河南北部、陕西、甘肃的东部、宁夏南部以及四川的东部地区。与1981-2010时段相比,在B2情景下2011-2040时段中国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区域更加集中,低级适宜区域有所缩小。(4)根据对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效果的实地调研,应用Delphi法从调查获得的20项评价指标中筛选出了9项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粗糙集(Rough Set)引入经验因子构建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方法(ARM)。分别应用AHP、Rough Set和ARM对甘肃省武威市的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常规畦田灌溉在大田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是用于种植玉米最佳技术,而秸秆覆盖技术尽管其生态效益较高,但经济效益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5)在归纳整理近年来13个粮食主产省以及重庆、甘肃和新疆各省的气候资源数据、耕地数据、作物种植数据和农业技术数据基础上,建立农业基础数据库。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评估,给出了各省农业种植二级区内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推荐,为国家决策部门制定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农业节水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节水技术的适宜性评估问题和现有的农业节水技术的综合评价问题,以期引导不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现有农业技术的推广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方辉[8](2004)在《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旺林[9](2002)在《张掖地区甜菜覆膜栽培技术》文中指出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覆膜种植甜菜一般较露地栽培增产20%~30%,特别是春季比露地提高地温2.85OC,可避免低温危害,使甜菜生长发育的有效积温明显增加,有利于甜菜幼苗根系和地上叶片生长,生育期提前,出苗

车永和[10](2000)在《青海省带田玉米引种与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三年的青海省带田玉米引种与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形成的主要结果如下: 1.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相似优先比方法分析了青海省民和东垣同国内主要玉米产区的相似性,确定出最适宜玉米引种地区为张掖、呼和浩特,其次是长春和银川,以及再次地区。从而为青海省玉米引种提供了方向,避免了引种的盲目性,提高了引种选育速度和效率。 2.经过三年带田玉米引种试验,最终筛选出4个玉米品种吉09,吉19,吉46和304(代号),解决了青海省缺少小麦/玉米带田的品种问题。其中吉19、吉46、吉09这些品种均比丹玉13增产6.5%以上,在青海省生态适宜区民和、化隆、循化、尖扎、贵德同配套小麦实现了吨粮田,这些品种株高2.2-2.8m之间,穗位高1.1-1.3m,属于紧凑中矮杆玉米单交种,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初,较丹玉13早熟10-20天,种子发芽拱土能力强,易保全苗,幼苗抗寒能力强,前中期发育速度慢,耐荫性好,受小麦遮荫影响小,中期对小麦影响小,后期灌溉速度快,籽粒饱满,抗倒伏能力强,叶片功能期长,绿叶成熟,茎杆利用率高。吉19在青海带田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适于生态适宜区,也适于次生态适宜区向生态适宜区过渡的中间地区,添补了在青海省该类地区的玉米品种空白。304适于青海省次生态适宜区,该品种生育期同酒单2号,株高2.2-2.5m,属矮杆,早熟玉米三交种,生产潜力较酒单2号增产10%以上,平均亩产610kg。 引种试验结论同相似优先比法确定的地区吻合。 3.通过吉19制种技术研究,提出了吉19在青海省高产制种技术:实行宽窄行种植,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或1∶5;父母本错期播种,父本较母本迟播5-7d;实行地膜覆盖栽培,使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增长,叶面积增大,干物质积累多;加强田间诸项管理是保证制种高产的关键。

二、张掖地区甜菜覆膜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掖地区甜菜覆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硅肥料配施对张掖市盐碱地甜菜生产的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2.2 主要经济指标
    2.3 产量
    2.4 土壤盐碱理化性状
    2.5 经济效益
3 小结

(2)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集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播前地力要素优化
    1.1 轮作倒茬
    1.2 秋耕冬灌
    1.3 精细整地
    1.4 合理施肥
        1.4.1 基肥
        1.4.2 追肥
2 安装滴灌设备、覆膜、播种
    2.1 播种关键技术把握
        2.1.1 种子选择
        2.1.2 播种期
        2.1.3 种植模式
        2.1.4 种植密度
        2.1.5 播种方式方法
    2.2 安装滴灌设备、覆膜、播种
        2.2.1 地膜毛管带准备
        2.2.2 铺设毛管覆盖地膜及播种
        2.2.3 铺设支管连接滴灌系统
        2.2.4 干管埋压
        2.2.5 安装首部系统及配套设备
        2.2.6 系统连接及试运行
3 甜菜苗期田间管理与全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治
    3.1 甜菜苗期田间管理
        3.1.1 松土保苗
        3.1.2 间苗定苗与补种
        3.1.3 蹲苗
        3.1.4 中耕
        3.1.5 揭膜
    3.2 病虫草害防治
        3.2.1 病害防治
        3.2.2 虫害防治
        3.2.3 化学除草
4 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管理
    4.1 滴灌管理制度
        4.1.1 滴灌定额及管理制度
        4.1.2 出苗前滴水管理
        4.1.3 生长期滴水管理
    4.2 追肥管理制度
        4.2.1 根际土壤追肥
        4.2.2 根外叶面追肥
5 适时机械收获

(3)河西地区胡麻品种张亚2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主要内容
    1.2 适应范围
2 基础条件
    2.1 土壤条件
    2.2 土壤主要养分指标
    2.3 气候条件
        2.3.1 光照
        2.3.2 温度
        2.3.3 降水
3 产量指标及构成因素
    3.1 产量指标
    3.2 产量构成因素
4 生产技术规范
    4.1 选地轮作
    4.2 整地与施肥
        4.2.1 整地
        4.2.2 施肥
        4.2.3 覆膜
    4.3 种子处理
    4.4 播种
        4.4.1 不覆膜单种
        4.4.1. 1 播种期。
        4.4.1. 2 播种方式。
        4.4.1. 3 播种量。
        4.4.2 覆膜单种
        4.4.2. 1 播种期。
        4.4.2. 2 播种方法。
        4.4.2. 3 播种量。
        4.4.3 间作套种
    4.5 田间管理
        4.5.1 不覆膜单种
        4.5.1. 1 中耕除草。
        4.5.1. 2 灌水。
        4.5.1. 3 追肥。
        4.5.2 覆膜单种
        4.5.2. 1 中耕除草。
        4.5.2. 2 灌水。
    4.6 病害防治
    4.7 虫害防治
        4.7.1 秋耕冬灌
        4.7.2 蚜虫、漏油虫
    4.8 去劣拔草
5 适时收获

(4)河西地区甜菜与胡麻全膜覆盖带田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茬整地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3 全膜覆盖
4 适期播种
5 田间管理
    5.1 甜菜
    5.2 胡麻
6 病虫害防治
    6.1 甜菜
    6.2 胡麻
7 收获与贮藏
    7.1 收获
    7.2 贮藏

(5)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河西走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国内外玉米制种发展现状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1.2.2 垄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开展不同覆膜及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生产影响比较试验
        1.3.2 开展半膜平铺沟灌模式下栽植密度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
        1.3.3 开展半膜平铺沟灌模式下不同开沟时间对制种玉米产量影响试验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不同覆膜及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生产影响比较试验设计
        2.1.2 制种玉米半膜平铺沟灌模式下的不同密度试验设计
        2.1.3 制种玉米半膜平铺沟灌模式下的不同开沟时间试验设计
    2.2 试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施肥、覆膜及播种
        2.2.4 测定内容及方法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土壤特性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3.1.1 覆膜和灌溉方式对耕层土壤特性的影响
        3.1.2 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生育期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3.1.3 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抗逆性的影响
        3.1.4 不同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产量及构成性状的影响
        3.1.5 不同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效益的影响
    3.2 半膜平铺沟灌条件下开沟时间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1 不同开沟时间对产量影响
        3.2.2 不同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2.3 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甘肃省地膜栽培技术应用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地膜覆盖栽培的发展历史
2 甘肃省地膜覆盖发展历程
    2.1 试验阶段 (1979年~1985年)
    2.2 起步阶段 (1986年~1995年)
    2.3 创新阶段 (1996年~1999年)
    2.4 集成提升阶段 (2000年~至今)
3 地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7)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农业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的主要事实
        1.2.2 农业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1.2.3 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方法及研究背景
    2.1 研究区域
        2.1.1 自然条件
        2.1.2 农业生产基本特点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2.1 气象数据
        2.2.2 作物数据
        2.2.3 土地数据
        2.2.4 农业经济数据
    2.3 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分析
        2.3.1 1981-2010 时段气候资源分析
        2.3.2 B_2情景下 2011-2040 时段气候资源变率分析
第三章 农业节水技术适宜性研究——以玉米为例
    3.1 气候变化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3.1.1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3.1.2 气候变化对玉米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
    3.2 农业节水技术适宜性评价方法
        3.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3.2.2 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3.2.3 适宜区域的划分
    3.3 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
        3.3.1 地膜覆盖技术气候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
        3.3.2 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指数的确定
        3.3.3 地膜覆盖技术适宜区域
        3.3.4 B_2情景下地膜覆盖适宜区域预测
    3.4 少免耕技术适宜性
        3.4.1 少免耕技术气候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
        3.4.2 少免耕技术适宜性指数的确定
        3.4.3 少免耕技术适宜区域
        3.4.4 B_2情景下少免耕技术适宜区域预测
    3.5 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
        3.5.1 评价因子的选择及其适宜指数的确定
        3.5.2 雨水集蓄技术适宜区域
        3.5.3 B_2情景下雨水集蓄技术适宜区域预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AHP 与 ROUGH SET 的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4.1 基于 AHP 和 ROUGH SET 的综合评价模型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粗糙集理论
        4.1.3 基于 AHP 和 Rough Set 的综合评价模型
    4.2 模型应用与验证
        4.2.1 验证区概况
        4.2.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5 农业节水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4.3 模型后评估
第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评估系统
    5.1 系统基本数据
        5.1.1 农业基础数据
        5.1.2 农业节水技术清单
        5.1.3 综合评价的基本单元
    5.2 农业技术评估方法
        5.2.1 多标准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5.2.2 多标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3 多标准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2.4 多标准综合评价案例——以黑龙江为例
        5.2.5多标准综合评价结果
    5.3 应对气候变化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系统
        5.3.1 登陆界面
        5.3.2 查询界面
        5.3.3 评价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全文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土地荒漠化
        1.1.2 草地退化
        1.1.3 生态重建
        1.1.4 立草为业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动态
        1.3.2 农牧交错区生态治理及农业开发研究动态
        1.3.3 草业开发研究动态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2 农业产业化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农牧交错区概况
    3.1 农牧交错区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3.2 农牧交错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3.2.1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
        3.2.2 半干旱偏旱农牧交错区
    3.3 农牧交错区的历史地位
    3.4 农牧交错区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四章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构建
    4.1 草业助推及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基本涵义
    4.2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原则、目标
        4.2.1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原则
        4.2.2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建立的目标
    4.3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基本技术要素
        4.3.1 旱作农田增产技术
        4.3.2 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
        4.3.3 农牧结构优化调整技术
        4.3.4 苜蓿生产技术
    4.4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构建
    4.5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中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
    5.1 旱作农田增产技术
        5.1.1 覆盖栽培技术
        5.1.2 微集水种植技术
        5.1.3 专用肥及推荐施肥系统
        5.1.4 化学抗旱节水、保水技术
        5.1.5 良种引进与推广
    5.2 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
        5.2.1 少耕与免耕
        5.2.2 草田轮作
        5.2.3 垄作
    5.3 农牧结构优化调整技术
        5.3.1 农牧结合
        5.3.2 粮、草种植结构调整
        5.3.3 优良牛羊畜种引进
    5.4 农牧交错区主要牧草-苜蓿的生产技术
        5.4.1 苜蓿种植区划分
        5.4.2 良种引进与推广
        5.4.3 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5.5 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的集成应用效果-以宁南试区为例
        5.5.1 宁南试区概况
        5.5.2 单项技术的应用效果
        5.5.3 技术集成应用的成效
第六章 农牧交错区主要牧草-苜蓿的产业化开发
    6.1 苜蓿草产业开发的意义和前景
    6.2 苜蓿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
    6.3 苜蓿产业化开发模式
        6.3.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分析
        6.3.2 农牧交错区苜蓿产业化开发模式的选择
    6.4 农牧交错区苜蓿产业化开发对策
        6.4.1 苜蓿草业开发的三阶段
        6.4.2 苜蓿草业开发的基本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青海省带田玉米引种与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1 带田效应的研究
    2 玉来引种规律
    3 地膜覆盖对玉米的影响
        3.1 覆膜栽培玉米的增温效应使玉米种植海拔和所需温度得以延伸
        3.2 覆膜栽培玉米的保墒节水效应对玉米种植水分的保证延伸程度
    4 玉米抗旱性研究
        4.1 干旱胁迫对产量的影响
        4.2 玉米抗旱育种的目标性状及理想型抗旱玉米
        4.3 玉米抗旱性的生理基础
        4.4 玉米抗旱性的生化机制
正文
    前言
    1 研究方法与材料
    2 结果分析
        2.1 青海高原带田玉米引种最适区域选择
        2.2 玉米引种试验
        2.2.1 玉米引种试验
        2.2.2 引进材料的抗旱性初步鉴定
        2.3 玉米杂交种吉19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2.3.1 父母本播期
        2.3.2 父母本密度
        2.3.3 覆膜栽培玉米的增产效果与机理
        2.3.4 吉19关键制种技术
    3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表 1

四、张掖地区甜菜覆膜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硅肥料配施对张掖市盐碱地甜菜生产的影响试验初报[J]. 毛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19(06)
  • [2]甜菜平作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集成技术[J]. 李成春. 中国糖料, 2018(03)
  • [3]河西地区胡麻品种张亚2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 刘秦,姚正良,缪纯庆.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24)
  • [4]河西地区甜菜与胡麻全膜覆盖带田高效栽培技术[J]. 刘秦,姚正良,缪纯庆,姚瑶.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8)
  • [5]覆膜和灌溉方式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河西走廊为例[D]. 钟建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 [6]甘肃省地膜栽培技术应用推广研究[J]. 柴璟,岳云,柴宗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07)
  • [7]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D]. 翟治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8]农牧交错区草业助推技术体系研究[D]. 方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9]张掖地区甜菜覆膜栽培技术[J]. 张旺林.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2(01)
  • [10]青海省带田玉米引种与高产制种技术研究[D]. 车永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0(01)

标签:;  ;  ;  ;  ;  

张掖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