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霍乱弧菌感染66例临床分析

副霍乱弧菌感染66例临床分析

一、副霍乱弧菌感染6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春兰,余洪立,马丽梅[1](2022)在《创伤弧菌感染1例》文中研究指明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为非霍乱弧菌,是一种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创伤弧菌感染是一种少见而又致命性的疾病,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生食被创伤弧菌污染的海水产品,其次是伤口感染,多数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现对本院1例少见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右上肢肿胀、疼痛、麻木29h"于2019年8月3日2∶00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48 h内觉得有可疑动物叮咬史,7 d前有右食指被钢丝绞伤史,长期居住海边城市,

庞博[2](2021)在《食源性病原菌与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环境、食品中致病性病原体时刻威胁着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乃至社会稳定。其中,以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代表的极易造成食物中毒的食源性病原菌的危害尤为严重。传染性极强且引起新冠肺炎全球爆发的新冠病毒也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威胁。新冠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可存活较长时间,在冷链食品运输中,食品及其外包装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成为跨境传播的载体。因而,如何加强对这些病原体预防控制,减少其危害,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准确、快速、可靠地检测则是防控此类病原菌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针对这些病原体最常见的检测手段包括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检测周期长,仪器设备要求高,不适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场检测。此外,这些方法均对操作人员和实验环境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这对基层单位的推广使用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鉴于这些传统检测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新兴的免疫学技术、纳米粒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等,开发出多种更适用于在基层单位或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使用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第一部分:基于纸基ELISA法的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部分研究采用壳聚糖-戊二醛修饰后的滤纸替代传统ELISA板,在纸上进行间接ELISA方法的检测,最终根据滤纸颜色的改变,对结果进行判读。该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H7检测限可达1×104 CFU/m L,优于传统ELISA法。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在非目标菌与目标菌共同存在时,仍可准确识别目标菌完成检测。该方法的结果可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获取,且不影响检测灵敏度。应用该方法检测食品模拟样品,在1×104 CFU/m L至1×107 CFU/m L的浓度范围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回归曲线:y=3.4145x+8.1657,相关系数R2达到0.9828。该方法继承了纸基材质的特有优势,与传统ELISA法相比,具有检测成本低、检测时间短、仪器要求低、所用试剂少、灵敏度较好等优点,适于现场检测。第二部分:基于纳米探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部分研究采用静电吸附方式制备了一种修饰有脲酶和卵黄抗体的双功能化金纳米棒探针,使其既能特异性识别病原菌又具有脲酶活性。本部分还合成了非特异性四氧化三铁磁珠,可无差别地有效富集各种细菌。所开发的检测策略为,将上述两种纳米粒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孵育,磁分离后加入饱和尿素,引发溶液p H值改变,将反应混合液滴加于自制酚酞试纸上,依据试纸颜色变化,可视化地判定样品中金葡菌污染程度。表征结果显示,本部分研究所制备的双标记金纳米棒探针优于常规的双标记金纳米球探针。电镜下清晰可见非特异性磁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高效、紧密结合。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检测限可达1×103 CFU/m L,且特异性良好。采用白菜和牛肉食品模拟样品对该方法实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在保证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的前提下,操作便捷且耗时极短,整个检测流程可在20分钟内完成。且该方法可在不依赖任何仪器的情况下依据酚酞试纸颜色判读检测结果,适用于现场检测。第三部分:基于MD-LAMP扩增与微流控芯片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部分研究将SYBR Green染料和HNB染料联合应用于LAMP核酸扩增,即MD-LAMP核酸扩增方法,并将MD-LAMP扩增应用于自制的自吸离散式微流控芯片上,实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检测。本部分所开发的自吸离散式微流控芯片由1056个微米级反应室组成。利用PDMS材料的特有性质,MD-LAMP反应混合液无需借助任何注射泵,可实现自吸式进样,分散注入各个微反应室。反应完成后,通过计数芯片上绿色荧光点数,可快速测算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多少。实验结果显示,MD-LAMP与微流控芯片的使用可显着提高检测灵敏度,使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1×103 CFU/m L。该方法特异性良好。食品模拟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回收率在93.38%到103.61%之间,相对标准差小于9.32%,充分证明该方法稳健、可靠。该方法所使用的的微流控芯片小巧、便携,降低了运输成本与储存成本。同时,该方法实现了自主进样,避免了注射泵的使用,减少了使用成本,因而适于现场检测应用。第四部分:基于复合材质微流控芯片的双重病原菌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部分研究将滤纸与PDMS材质自吸式微流控芯片结合,开发了自吸式PDMS/纸复合材质双(多)重目标物微流控检测芯片,即SPH微流控芯片。该款芯片通过在不同反应室内的滤纸上负载不同核酸引物,实现了在一块芯片上的功能分区。同样,本部分研究将MD-LAMP技术应用于SPH芯片,以实现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判读。本研究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两种代表性食源性病原菌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针对含有金葡菌保守核酸序列的质粒模板的检测限为2.15×101 copies/μL,针对含有副溶血性弧菌保守核酸序列的质粒模板的检测限为2.09×101 copies/μL。在SPH芯片上可对二者单独或同时检测。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且无反应室间交叉污染。SPH微流控芯片的使用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更主要的是成倍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快速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节省了宝贵时间。第五部分:基于RT-LAMP扩增与CRISPR技术的新冠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本部分研究联合使用RT-LAMP技术与CRISPR技术在单一试管内对新冠病毒进行快速检测。该方法将新冠病毒RNA的目标序列通过RT-LAMP进行逆转录和指数扩增。特异性扩增的目标序列被CRISPR g RNA和Cas12a蛋白酶识别,产生明显易辨的荧光信号。本部分研究将RT-LAMP反应混合液置于试管底部,CRISPR反应混合液置于试管盖上,待RT-LAMP反应完成后再将二者混合,克服了RT-LAMP技术与CRISPR技术的不兼容问题。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针对新冠病毒N基因和E基因的检测限分别为30 copies/μL和45 copies/μL。应用该方法对100例临床样品核酸提取物进行检测,临床特异度达到100%(50个阴性样品均检测为阴性),临床敏感度达94%(50个阳性样品中,47个检测为阳性),充分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已被尝试开发为试剂盒,即使在缺乏专业人员的情况下,依照说明书仍可于50分钟内对新冠病毒完成快速筛查,适于现场检测应用。

赵鹏飞[3](2020)在《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体质辨识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但中医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限制了体质学说的应用和推广。从常规体检项目中挖掘判定体质的实验室指标,可辅助实现体质判定的客观化。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体质人群在免疫、代谢等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免疫组库技术是一个重大的开创性技术突破,本研究旨在将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应用于中医体质研究中,以期发现不同体质人群适应性免疫基因重排的不同表达模式和特异性标记。血浆蛋白质在机体的免疫和代谢过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血浆蛋白质图谱的改变与中医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密切,从血浆蛋白质中筛选出体质的血清生物标记物组合,对体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入组标准纳入9种体质健康受试者157例,进行常规体检,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及晨尿样本。1.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等临床数据,并对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分析等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判定价值。以OR值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分值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其预测体质效能。2.选取8种体质共34名年龄匹配女性受试者,针对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β链的的互补决定区(CDR3)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体质人群TCR组库多样性差异及免疫图谱特征,包括多样性指数、CDR3长度分布、V区、J区基因亚家族使用频率和V-J组合的多样性、特异性CDR3序列,寻找高频CDR3氨基酸序列,基于V-J组合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绘制ROC曲线。3.以数据非依赖采集(DIA)技术进行血浆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表并对其进行功能(GO功能注释)及富集通路(和KEGG富集通路富集分析),寻找血浆蛋白表达改变及其相关功能及通路与9种体质发生之间的关系,探究9种体质在蛋白质层面的调控机制及潜在的血清蛋白生物标志物。结果:1.与平和质组相比,偏颇体质健康人常规体检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其中阳虚质组身体质量指数(BMI)、中性粒细胞计数(NC)、碱性磷酸酶、尿酸、血浆白蛋白占比(ALB%)偏低,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载脂蛋白A1偏高;阴虚质血钙(CA)、血小板相对淋巴细胞比值(PLR)偏低,而NC、血钾(K)、血磷偏高;气虚质的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偏低;气郁质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偏低;痰湿质的体重、BMI、TC偏高;湿热质K、α-HBDH偏低;特禀质ALB%、LDH偏高,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积、血清总蛋白、PLR、CA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的筛选的指标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平和质组、阳虚质组、阴虚质组、气虚质组、气郁质组、痰湿质组、湿热质组、特禀质组的 AUC 值依次为:0.698、0.881、0.840、0.716、0.856、0.769、0.760、0.894。2.测序获得TCRCDR3特异克隆型2.86±1.63万种。分析免疫组库多样性,平和质组的 D50 指数、DI 指数、香农指数分别为:13.40±5.32、23.52±53.97、11.95±0.68,痰湿质组分别为:2.60±2.52、13.63±6.76、9.45±1.32,痰湿质组与平和质组相比D50值、DI指数、香农指数显着降低,其他各组与平和质组相比无显着差异。CDR3长度分布特征:一般由5-21个氨基酸组成的17种不同长度肽段序列构成,其中由9-15个氨基酸组成的7类多肽占总类的95%。健康人TCRβ链CDR3长度呈正态分布,不同体质CDR3长度分布存在差异。痰湿质组的短链CDR3占比增多,其中:9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6.58±1.82)%,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4.95±0.58)%,其他组平均占比(5.22±0.94)%;10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13.35±2.85)%,平和质组平均占比(10.75±0.83)%,其他组平均占比(11.11±1.48)。痰湿质组长链CDR3占比减少,其中:13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19.05±2.13)%,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21.05±0.25)%,在其他组平均占比(20.69±1.28)%;14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9.45±1.52)%,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11.17±0.65)%,在其他组平均占比(10.91±1.10)%。其他各组无显着差异。与平和质组相比,7组偏颇体质者V基因片段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其中痰湿质组变化最显着。阳虚质组V7-8基因使用频率升高;阴虚质组无显着变化;气虚质组V6-3、V6-5、V6-6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12-5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4-1基因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气郁质组V11-2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3-1、V4-1基因使用频率升高趋势;痰湿质组V9、V29-1、V30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7-9、V10-3、V12-5、V20-1、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2、V6-4基因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湿热质组V5-1、V18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12-5、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7-2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特禀质组V27、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与平和质组相比,7组偏颇体质者J基因片段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与平和质组相比,气虚质J1-4、J1-5、J1-6使用率下降;痰湿质组J2-1基因片段使用率升高。不同体质对不同J基因亚型使用率有不同的趋势。气郁质J1-1使用率有下降趋势,J2-3使用率有升高趋势;气虚质J2-5、J2-6使用率降低,J2-7使用率升高,气郁质与之有相反趋势。平和质组有享表位肽序列为ASSLSYEQY、ASSLTGNTEAF,未鉴定出偏颇体质明确独有的CDR3共有序列。与平和质组对比,应用随机森林(ROC)分类器对7种偏颇体质类型进行识别,计算ROC的曲线下面积:阳虚质组AUC:1,阴虚质组AUC:1,气虚质组AUC:0.778,气郁质组:0.772,痰湿质组:0.833,湿热质组0.944,特禀质组0.444。3.血浆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平和质组相比,阳虚质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共 16 个(上调 6 个,下调 10 个),Keratin,type Ⅱ cytoskeletal 2 epidermal、Transgelin-2、Talin-1等3个蛋白仅在阳虚质组差异表达,阴虚质组共201个DEPs(上调 70 个,下调 131 个),IGKV4-1、HSPA8、NCAM1、ANPEP、ORM2、OGN、FLT4、SH3BGRL3、PROCR等10个蛋白仅在阴虚质组差异表达,气虚质DEPs共195个(上调70个,下调125个),IGLV2-8、MMP2、LGALS3BP等3个蛋白仅在气虚质组差异表达,气郁质DEPs共11个(上调3个,下调9个),ATP2A1、HIST1H2BK、APCS、MYH7等4个蛋白仅在气郁质组差异表达,痰湿质组DEPs共171个(上调65个,下调106个),TXN、PZP、COLEC11等3个蛋白仅在痰湿质组差异表达,湿热质组 DEPs 共 185 个(上调 65 个,下调 120 个),S100A9、KRT10、CRTAC1、FCGBP 等4个蛋白仅在湿热质组差异表达,血瘀质组共检测到显着性差异蛋白(DEPs)185个(上调66个,下调119个),B2M、IL1RAP蛋白仅在血瘀质组差异表达,特禀质组DEPs共168个(上调65个,下调103个),LCAT、PON1蛋白仅在特禀质组差异表达。KEGG分析表明,补体和凝血级联、NF-κB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糖胺维生素结合蛋白、磷脂酶D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免疫及代谢信号通路是8种体质共有显着变化的信号通路。阳虚质组以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的显着性富集为其与其他体质区分的关键机制等。结论:常规体检项目有潜力用于客观判别体质类型。不同体质人群免疫功能存在差异。痰湿体质的免疫组库多样性下降,CDR3长度分布有倾斜。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可以区分体质类型,尚未发现不同体质人群的特异性CDR3,不同体质人群免疫组库差异可能表现在V-J组合丰度上。偏颇体质的血浆蛋白表达存在改变。补体和凝血级联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NF-κB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 C9、IGHG3、AQR、SOD1、TF、CD44、APOL1、APOC2、TUBB1 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8种偏颇体质所共有的变化,提示偏颇体质均有以补体和凝血级联为代表的免疫机能的降低。Transgelin-2、HSPA8、ATP2A1、TXN、S100A9分别是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潜在分子标记。客观判定体质类型可能需要从多个维度分析,需要使用一组生物标记物共同构建判别模型。

张丽恒[4](2020)在《盘锦地区2018-2019年腹泻症候群病原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对2018-2019年盘锦市哨点医院腹泻症候群病例监测信息的分析,探索腹泻症候群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资料,及主要病原微生物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盘锦市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体系建设提供客观量化的现代医学指标,并根据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对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细菌的条件进行优化,旨在提高细菌检测的能力。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分析临床病人信息以在盘锦市哨点医院就医,并诊断为腹泻症候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基本信息调查、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和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腹泻天数和临床症状等基本信息,分析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特征,加强盘锦市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建设。2、病原谱和耐药性检测了腹泻症候群患者的病原谱;分析了腹泻症候群主要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指导临床用药。3、优化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细菌的条件选取10株副溶血弧菌进行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细菌的优化实验:在TCBS培养基、普通营养平板、庆大霉素琼脂平板三种培养基37℃培养16 h,分析10株副溶血弧菌在飞行时间质谱上匹配Score Value数值均值±标准差;10株副溶血弧菌在TCBS培养基上37℃培养8 h、12 h、16 h、20 h、24 h,分析在飞行时间质谱上匹配Score Value数值均值±标准差,通过所得出的Score Value数值均值±标准差得出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检出细菌的优化条件。由哨点医院送来的粪便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患者在腹泻当天就诊人数最多,临床症状多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的临床症状,粪便颜色多为水样便和稀便为主,发病时间多为7、8、9月份。对725名患者进行细菌的培养与鉴定后,检出致泻性大肠杆菌、非伤寒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4种细菌,分别占总比例的5%、0.55%、9.79%、0.28%;对其中500名患者进行PCR病毒检测后,只检出一种诺如病毒,占总比例的6.80%。从以上结果可知,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副溶血弧菌,对副溶血弧菌进行地区、年龄、性别方面进行分析,兴隆台区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总阳性数的60.56%;男女患病数有一定的差异(男:女=1:1.29);18-45岁年龄组副溶血弧菌感染率最高,占总阳性率的67.61。对71例副溶血弧菌进行16种药物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得知副溶血弧菌对头孢替坦、诺氟沙星和氯霉素、庆大霉素等10种药物均敏感,敏感率为100%;对甲胺苄啶100%耐药、甲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7.18%、磺胺甲恶唑耐药率为88.73%;对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头孢唑林为中等程度耐药。由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细菌的优化实验结果得出在在培养基不同但培养时间相同的条件下,10株副溶血弧菌在TCBS培养基、普通营养平板、庆大霉素琼脂平板培养,其飞行时间质谱的检测结果与质谱库的匹配Score Value数值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453±0.030、2.237±0.041、2.325±0.055;在培养基相同但培养时间不同的情况下,10株副溶血弧菌在TCBS平板上培养8 h、12 h、16 h、20 h、24 h,其飞行时间质谱的检测结果与质谱库的匹配Score Value的均值±标准差依次为2.103±0.012、2.215±0.024、2.453±0.030、2.339±0.061、2.205±0.057。分析以上结果得知:2018-2019年腹泻症候群的主要发病时间在7、8、9月份,年龄集中在18-45岁之间,主要病原微生物为副溶血弧菌、诺如病毒;副溶血弧菌在TCBS培养基、37℃培养16 h检出率最高。本试验成功的探索出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资料,及主要病原微生物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根据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对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细菌的条件进行优化,为全面揭示了盘锦地区腹泻症候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奠定基础,旨在提高细菌检测的能力和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徐先栋[5](2017)在《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力菌株基因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哈氏弧菌为华南沿海海水养殖地区常见的病原菌,对不同类型的海水养殖品种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为了研究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哈氏弧菌致病机理,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建立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毒力菌株的耐药性以及基因组特征,为华南海水养殖地区的哈氏弧菌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开展了哈氏弧菌感染实验,分子分型以及特异性检测生物标记筛选、药敏实验、毒力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等实验,结果如下:1、成鱼养殖场分离的46株哈氏弧菌经RAPD及ERIC-PCR分型,均获得一类主要的遗传型菌株。其中,通过ERIC分型获得的18株菌株命名为ERIC-1型菌株。以1×107CFU/mL菌液浓度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攻毒感染,结果所有18株ERIC-1型菌株在2-6 h内均致感染石斑鱼死亡,表明它们具有强毒性,均为毒力菌株。并且,该类菌株对斜带石斑鱼的致死时间均短于哈氏弧菌毒力菌株已有的相关报道,表明在我国南方海水养殖区域流行的水产动物哈氏弧菌病原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且很可能是一类有别于其他地区哈氏弧菌致病菌株的新的遗传型。2、以哈氏弧菌致病菌株GDH11385为代表菌株,对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及小白鼠进行攻毒试验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金曼龙(T.microlepis)以及小白鼠均表现出强毒性,说明其感染具有宿主多样性。其中,对石斑鱼及小白鼠的LD50值分别为8.7×103 CFU/g体质量和9.9×105 CFU/g体质量。分别以哈氏弧菌GDH11385胞外产物和细菌悬液感染斜带石斑鱼,结果表明细菌悬液能快速致感染动物死亡,但胞外产物不致病,表明其致病因素应属于活细菌因素。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该细菌能快速侵入肝、脾、脑等组织,并对这些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病理损伤,结合发病症状和病鱼解剖结果,推测该菌定殖能力强,能快速定殖到宿主组织器官中,并螯合组织中的铁离子,使感染动物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大大下降,致使感染动物缺氧死亡。3、使用 17 个弧菌常见的毒力基因(luxR、toxRvh、vhpA、chiA、serine protease、vhh、vhml、vhs、toxRvc、hlyA、flaC、vvh、trh、tdh、tcpA、zot、ctxA)引物对哈氏弧菌进行毒力因子PCR检测,结果18株ERIC-1型哈氏弧菌均至少含有以下5个共同毒力因子,即luxR、toxRvh、chiA、serine protease和vhh,表明该5个毒力基因可能是该类型哈氏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4、根据ERIC-1型致病哈氏弧菌的ERIC-PCR共有条带,筛选该类型菌株的特异性的分子标记,根据特异分子标记设计引物,建立该类型菌株的PCR快速检测方法,成功获得一对适合该类型菌株检测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引物。5、对华南地区主要石斑鱼育苗基地海南省的育苗场患病鱼苗进行细菌分离,毒性鉴定,ERIC-PCR分型,结果表明,其主要细菌病原亦为ERIC-1型哈氏弧菌。为探索成鱼养殖场和育苗场的哈氏弧菌抗药性,使用10大类26种抗生素药物对来源于成鱼养殖场和育苗场的毒性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表明成鱼养殖场的细菌对氯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药物耐药,而育苗场的细菌对10大类药物或多或少均表现耐药性,育苗场菌株的抗药性和耐药指数均显着高于成鱼养殖场菌株。6、通过对哈氏弧菌毒力菌株GDH11385基因组去除前期多糖杂质,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采用第三代测序平台Pacbio RSⅡ系统对纯化后的DNA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及拼接组装,共获得2条主染色体及3条质粒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了基因组注释、基因功能分类、细菌关键毒力基因分析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为水产养殖中哈氏弧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佳璇,邓志爱,和鹏,陈惠玲,刘巧谊,白志军,吴新伟[6](2017)在《2014年广州市生吃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2014年广州市生吃水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对可能发生的创伤弧菌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中创伤弧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146份水产品中检出创伤弧菌98份,阳性率为67.12%,其中生吃海产品检出率为66.67%(44/66),生吃淡水鱼检出率为67.50%(54/80)。不同季度生吃海产品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月份生吃淡水鱼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4年创伤弧菌在广州市生吃水产品中污染严重,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测。

郑小庆[7](2016)在《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探讨浙一医院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2进行肝硬化患者中创伤弧菌败血症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败血症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1收集2003年4月至2014年10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局把患者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2收集2003年4月至2014年10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的肝硬化基础上合并经血培养确诊的创伤弧菌败血症患者(共19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感染科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肝病科的肝硬化基础上合并经血培养确诊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败血症的肝硬化患者(共46例)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转归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浙一医院共有13例患者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5例;11例有肝病基础;死亡患者3例,治愈患者10例;临床表现休克(3例vs 2例,χ2值=7.315,P<0.05)、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 vs 1例,χ2值=9.547,P<0.05)、蜂窝织炎(3例vs3例,χ2值=5.728,P<0.05)的患者数量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测中,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t值=3.397,P<0.05)、凝血酶原时间(t值=-7.565,P<0.05)、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t值=-2.653,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t值=-5.400,P<0.05)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肝硬化患者中创伤弧菌败血症组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败血症组在性别、年龄、死亡率、出现症状到入院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合并休克(χ2值=5.728,P<0.05)、MODS(χ2值=5.728,P<0.05)有统计学差异;在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提示血小板(z=-2.049,P<0.05)、总胆红素(z=-2.049,P<0.05)、碱性磷酸酶(z=-2.049,P<0.05)、尿素氮(z=-2.049,P<0.05)、球蛋白(t值=-2.958,P<0.05)、肌酸激酶(z=-2.049,P<0.05)及C反应蛋白(z=-2.049,P<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创伤弧菌感染在我国沿海地区散发流行,合并肝病的患者病死率更高,患者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蜂窝织炎以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提示预后不良。2创伤弧菌败血症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败血症均进展迅速,均可有发热、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但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创伤弧菌脓毒症感染患者中更易发生。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均可以引起血象升高,肝肾功能损害及肌炎等,但创伤弧菌脓毒症更容易发生肾功能损害及血小板下降。

王意银[8](2012)在《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细菌性腹泻病原监测》文中指出细菌性腹泻(bacterial diarrhea)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原以外的各种细菌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肠道传染病,是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diarrhea)的主要组成部分。感染性腹泻主要高发于婴幼儿,高发期为每年的6~8月份和10~12月份,其中细菌性腹泻以夏季为主。2011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病836591例,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11.55%。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显着增加,是造成部队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影响部队各项战勤任务的完成。同时感染性腹泻也是我军官兵平、战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探讨我区部队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构成及特点等问题,我们于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地区部队驻地开展了细菌性腹泻病原监测,主要从病原分离,病原鉴定及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我区部队肠道传染病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实验于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地区部队驻地共调查腹泻病例1352例,通过驻地各哨点医院检验科对本院送检,且符合腹泻病例定义病人的粪便标本进行定期收集,填写病人信息个案登记表,并按《腹泻症候群监测技术方案》(2009)及相关技术方案对标本进行腹泻病原菌分离,对所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并对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的细菌性腹泻病原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1352例腹泻腹泻病例中共检出各种肠道病原菌530株,检出率为39.2%。其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居首位(6.14%)、肺炎克雷伯菌次之(5.62%)、居第三位的是变形杆菌(4.66%),志贺菌55株(4.07%),EIEC25株(1.85%)。与1985年、2001年李刚山等在该地区所做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引起腹泻的部分主要菌型发生了改变,如:1985年、2001年志贺菌感染的主要菌型以福氏2a血清型为主,侵袭性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血清型是EIEC O152:K?。而本次监测显示,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昆明地区部队驻地志贺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感染的血清型则分别以福氏1b和EIECO28:K73及EIEC O124:K72为主。监测显示,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的细菌性腹泻虽总体呈全年散发趋势,但仍表现一定季节性、周期性变化,通过成组卡方检验,各月份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显着(P<0.02)。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在35.51~42.79%之间,26岁~45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其中36~4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42.79%),但各年龄组病原菌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的细菌性腹泻男女性别间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对昆明地区部队驻地腹泻病原监测,查清了主要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构成,建立了病原谱,掌握了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探讨肠道传染病的诊断、防控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张尔康,薛乐洋,吴亚平[9](2011)在《以水样泻为特征的感染性腹泻16例分析》文中认为2010-09淮安市某中学发生一起集体霍乱疫情,其中病情较重的患者转入我院传染科隔离病房救治,并引起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重视,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我院隔离病房共救治感染性腹泻病人16例,5例确诊为霍乱,经积极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预防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及抗感染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将其临床特征及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严智敏[10](2011)在《创伤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Vv)是弧菌属第5群细菌,革兰氏阴性,弯曲有荚膜的弧菌,主要生长在海水鱼类及贝母类。根据其生化特性、流行病学模式以及宿主范围将其分为Ⅰ、Ⅱ、Ⅲ3个亚型,其中Ⅰ型Vv是导致人群创伤感染及原发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创伤弧菌感染一旦出现败血症,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原发性创伤弧菌感染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国内1990年首次报道一例,随后沿海各地区每年都有散发病例报道,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发病早期未能正确诊断,或误诊为超敏反应而使用大剂量激素,是造成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在对创伤弧菌感染的诊断方面,由于创伤弧菌引起的腹泻及最初的症状并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诊断成为最可靠的确诊手段。目前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创伤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检验仍以传统培养法为主,但该方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一般要经过:①增菌;②选择性增菌;③选择性平板分离;④生化鉴定;⑤血清学鉴定。耗时较长,往往需要4天~7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作出最终鉴定,且阳性率低,容易造成漏检。而创伤弧菌感染具有起病急、迅速致死的特点,有临床资料表明,住院到死亡时间平均为2天。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准确而又迅速的诊断方法。目前已建立了不少创伤弧菌检测技术,包括常规及复合PCR、核酸杂交、生物传感器以及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的ELISA、乳胶凝集试验等技术方法。Parker等建立了以创伤弧菌特异性抗体为基础的酶免疫法,最低检出量为2000个菌/孔,但操作繁琐,条件要求较多,一般需要3-5 h才能完成检测。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文献报道以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基因vcg为目标序列,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环境中的创伤弧菌,灵敏度可达2.5×103 CFU/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但该方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不适合现场检查所需。能否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方法,及时准确地对创伤弧菌污染及感染进行分析,为食品安全及临床诊断提供有效证据呢?能否用试纸条对创伤弧菌进行快速检测呢?国内外尚未见相应方法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适合于创伤弧菌简便、快速、结果易于判断的检测方法。方法:1.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的纯化及鉴定(1)创伤弧菌标准株ATCC27562,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复苏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划线接种于Marie Broth2216琼脂平板,观察其菌落形态。平板培养获得获得细菌,并进行活菌计数,计算出细菌浓度,并通过甲醛固定法制备创伤弧菌菌体抗原。(2)以创伤弧菌全菌抗原多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对多克隆抗血清进行纯化;BCA法检测纯化后抗体蛋白浓度;SDS-PAGE法检测抗体蛋白的纯度,与纯化前蛋白条带的变化进行比较;PMSF法制备创伤弧菌外膜蛋白,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抗体蛋白与细菌外膜蛋白免疫反应结果,观察抗体蛋白的活性;间接ELISA法检测纯化前后抗体蛋白的效价的变化。2.胶体金抗体探针的合成(1)根据试纸条的侧向流动和胶体金的示踪功能,结合免疫学方法,建立创伤弧菌免疫层析试纸条。首先制备不同粒径的胶体金颗粒,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利用不同体积的还原剂制备五种不同粒径的胶体金颗粒,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对上述胶体金进行400nm~700nm的光谱扫描,获得最大的吸收波长、吸光值以及中位峰宽,并通过最大吸收峰波长计算出胶体金颗粒粒径的大小。观察不同粒径胶体金的颜色,透明性及稳定性,选择合适的胶体金颗粒进行实验。(2)利用不同体积的K2C03溶液调节胶体金溶液的pH值,偶联抗体蛋白,检测520nm和580nm吸光度A比值,即A520nm/A580nm比值,绘出K2CO3体积-吸光度变化曲线,确定最适K2C03的体积;以K2C03调节pH后的胶体金溶液,偶联不同体积的抗体蛋白,检测A520nm/A580nm比值,绘出蛋白抗体体积-吸光度变化曲线,确定最适抗体蛋白所需量。(3)对金标抗体溶液稳定剂及缓冲液进行优化比较,选择能有效保持金标溶液稳定性及活性的条件。3.创伤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研制(1)将纯化的兔抗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和羊抗兔IgG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和质控线上,并经封闭液处理,干燥。玻璃纤维素膜浸泡于胶体金-抗体复合物后,选择适合的干燥条件。将吸水纸,硝酸纤维素膜,金标垫以及样品垫依次粘贴至胶板上,组装裁剪成试纸条。对创伤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通过对创伤弧菌检测试验结果的观察及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比较,确定制备试纸条最佳条件。(2)将试纸条插入样品悬液中,待样品层析完毕后观察检测结果。检测线及质控线处各出现一条红线,则表示待检样品中有创伤弧菌,判为阳性;若仅在质控线处出现一条红线,则判为阴性;若质控线不出现红线,则表示测试失效。根据试纸条检测结果对本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3)建立ELISA以及试纸条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进行实际样品中创伤弧菌添加回收试验。(4)利用常规培养及生化鉴定方法从水产品中分离弧菌菌株,并进行试纸条检测试验。结果创伤弧菌1.1758株在mariebroth2216琼脂平板上为黄白色粘液半透明菌落,染色后观察,革兰氏染色阴性,弯曲,杆状,多形性。1.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的纯化及鉴定创伤弧菌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血清。以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纯化抗体血清,根据标准蛋白浓度及其相应的吸光度值,得到标准曲线,根据所测得的稀释样品的吸光度值,计算出相应的蛋白样品浓度为12.5mg/ml。经SDS-PAGE电泳分析验证在凝胶55kDa-61kDa之间出现蛋白条带,纯度较高。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蛋白能有效地与创伤弧菌外膜蛋白有效结合。经间接ELISA检测,纯化后抗体蛋白效价为1:12800。2.胶体金抗体探针的合成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获得五种不同粒径大小的胶体金颗粒,分别为54.88nm、36.15nm、36.15nm、17.42nm、12.74nm,通过比较观察不同粒径胶体金的颜色,透明性,稳定性及标记难易程度,金标抗体活性质量,选择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20nm,粒径大小为12.7nm的胶体金颗粒进标记实验。通过吸光度A520nm/A580nm曲线比较试验,确定制备胶体金抗体最优体系为:每1ml胶体金加入9μl 0.1mol/L K2CO3及36μg的抗体蛋白。通过离心法纯化胶体金抗体,选择pH 8.2 O.Olmol/L硼酸(0.5%BSA,0.5%PEG20 000,15%蔗糖,0.05%Tween-20)作为金标抗体缓冲液。3.快速检测创伤弧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1)通过对试纸条检测体系的优化,通过定量分析,确定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最佳包被抗体稀释度为1:4,而质控线为1:8;以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1h,37。C(1h)烘干;浸泡有胶体金-抗体结合物的金标垫,4。C抽干方法干燥;0.01mol/l pH8.2硼酸,0.5%BSA,0.1%Tween-20,10%蔗糖处理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金标垫,样品垫及吸收纸组装结合成试纸条。(2)构建创伤弧菌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其检测的灵敏度为2×106CFU/ml;特异性实验显示本试纸条与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氏菌、嗜麦菌窄食单胞菌、产气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副溶血弧菌共12株菌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检测表明该试纸条可4℃保存4个月;本试纸条回收率为70.68%-106.87%。(3)通过生化鉴定方法获得8株非创伤弧菌菌株,试纸条检测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未出现假阳性。结论:本研究成功研制出创伤弧菌免疫层析试纸条。本试纸条插入溶液后,20min-30min内可观察结果。本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为2×106 CFU/ml;与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氏菌、嗜麦菌窄食单胞菌、产气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副溶血弧菌共12株菌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检测表明该试纸条可4℃保存4个月。本试纸条可望在临床检验、食品卫生检验、野外环境检验(如野外作业)及创口检验中应用。

二、副霍乱弧菌感染6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副霍乱弧菌感染6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创伤弧菌感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食源性病原菌与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主要食源性病原菌概述
        1.1.1 大肠杆菌O157:H7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3 副溶血性弧菌
    1.2 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技术
        1.2.1 食源性病原菌传统检测技术
        1.2.2 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新技术
    1.3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
        1.3.1 新冠病毒概述
        1.3.2 新冠病毒检测技术简介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基于纸基ELISA法的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标准菌株
        2.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2.2.3 主要器材
    2.3 实验方法
        2.3.1 菌株培养
        2.3.2 滤纸的选择与表面化学修饰
        2.3.3 纸基ELISA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2.3.4 纸基ELISA法检测效果评价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滤纸的筛选
        2.4.2 滤纸的表面化学修饰
        2.4.3 纸基ELISA法检测效果评价
        2.4.4 本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纳米探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标准菌株
        3.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3.2.3 主要器材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培养
        3.3.2 抗金葡菌卵黄抗体的制备与效价测定
        3.3.3 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与评价
        3.3.4 金葡菌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3.3.5 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卵黄抗体效价测定
        3.4.2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评价
        3.4.3 金葡菌快速检测方法可行性验证与优化
        3.4.4 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3.4.5 本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D-LAMP扩增与微流控芯片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标准菌株及分离株
        4.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4.2.3 主要器材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培养与核酸提取
        4.3.2 MD-LAMP核酸扩增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4.3.3 MD-LAMP核酸扩增方法效果评价
        4.3.4 自吸离散式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加工与组装
        4.3.5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4.3.6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MD-LAMP核酸扩增方法的优化
        4.4.2 MD-LAMP核酸扩增方法效果评价
        4.4.3 自吸离散式微流控芯片
        4.4.4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
        4.4.5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4.4.6 本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基于复合材质微流控芯片的双重病原菌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标准菌株
        5.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5.2.3 主要器材
    5.3 实验方法
        5.3.1 菌株培养与核酸提取
        5.3.2 MD-LAMP核酸扩增目标序列筛选与引物设计
        5.3.3 SPH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加工与组装
        5.3.4 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5.3.5 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SPH微流控芯片
        5.4.2 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
        5.4.3 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5.4.4 本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基于RT-LAMP扩增与CRISPR技术的新冠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病毒株
        6.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6.2.3 主要器材
    6.3 实验方法
        6.3.1 病毒株培养与核酸提取
        6.3.2 RT-LAMP核酸扩增方法的建立
        6.3.3 RT-LAMP扩增与CRISPR技术兼容性研究
        6.3.4 新冠病毒单管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6.3.5 新冠病毒单管快速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6.3.6 100例临床样品检测
        6.3.7 试剂盒的开发与验证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RT-LAMP法检测新冠病毒
        6.4.2 RT-LAMP扩增与CRISPR技术兼容性研究
        6.4.3 新冠病毒单管快速检测方法的优化
        6.4.4 新冠病毒单管快速检测方法效果评价
        6.4.5 100例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6.4.6 应用所开发试剂盒检测临床样品
        6.4.7 本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综述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的思考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体质学与免疫学关系的理论探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实验一 9种体质受试者常规体检项目的差异研究
    1 背景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伦理批准
        2.2 样本
        2.3 样本采集
    3 仪器与方法
        3.1 仪器
        3.2 检测项目与方法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体质分布情况调查
        5.2 体质指数分析
        5.3 全血细胞结果分析
        5.4 尿常规结果分析
        5.5 生化全项结果分析
        5.6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常规体检指标对体质判定的预测价值
    6 讨论
        6.1 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6.2 体型与体质分型
        6.3 全血细胞分析与体质分型
        6.4 尿常规分析与体质分型
        6.5 生化检验与与体质分型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8种体质受试者TCR免疫组库特征研究
    1 背景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伦理批准
        2.2 样本
        2.3 试剂和材料
        2.4 仪器
        2.5 方法
    3 结果
        3.1 8组受试者TCRB CDR3组库测序结果总结
        3.2 8组受试者TCR多样性分析
        3.3 8组受试者TCRB CDR3长度分布
        3.4 8组受试者V、J区基因的使用频率差异
        3.5 8组受试者V-J片段组合类型差异
        3.6 8组受试者TCRB CDR3频率分布热图
        3.7 8组体质人群共享表位肽序列情况
        3.8 基于V-J组合丰度的主成分分析
        3.9 基于V-J组合丰度绘制ROC曲线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基于DIA质谱技术的不同体质人群血浆蛋白质组学特征研究
    1 背景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伦理批准
        2.2 样本
        2.3 试剂和材料
        2.4 仪器
        2.5 方法
    3 结果与质控
        3.1 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3.2 SDS-PAGE电泳
        3.3 蛋白鉴定结果表
    4 8种偏颇体质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4.1 阳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4.2 阴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4.3 气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4.4 气郁质差异表达蛋白
        4.5 痰湿质差异表达蛋白
        4.6 湿热质差异表达蛋白
        4.7 血瘀质差异表达蛋白
        4.8 特禀质差异表达蛋白
    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 阳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2 阴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3 气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4 气郁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5 痰湿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6 湿热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7 血瘀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8 特禀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6 小结
    7 讨论
        7.1 阳虚质、阳虚质差异蛋白讨论
        7.2 气虚质、气郁质差异蛋白讨论
        7.3 痰湿质、湿热质差异蛋白讨论
        7.4 血瘀质、特禀质差异蛋白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件
    附件1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附表2 血常规检测各项正常范围、单位
    附表3 血生化检测各项目检测方法、正常范围、单位
    附表4 免疫组库测序样本信息表
    附表5 人血浆DIA定量蛋白组分析样本信息表

(4)盘锦地区2018-2019年腹泻症候群病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细菌性腹泻
        1.1.1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1.1.2 非伤寒沙门菌(Non-typhoid salmonella)
        1.1.3 志贺菌(Shigellosis)
        1.1.4 致病性弧菌
        1.1.4.1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
        1.1.4.2 霍乱弧菌(Cholera)
        1.1.4.3 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
        1.1.4.4 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
        1.1.4.5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1.1.4.6 其他
    1.2 病毒性腹泻
        1.2.1 诺如病毒(Norwalk Viruses)
        1.2.2 轮状病毒(Rotavirus)
        1.2.3 腺病毒(Adenovirus)
        1.2.4 札如病毒(Sapovirus)
        1.2.5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
    1.3 细菌的鉴定
        1.3.1 细菌的生化鉴定
        1.3.2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TOF)
        1.3.3 分子生物学的细菌鉴定
        1.3.4 血清学的细菌鉴定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监测方法
        2.2.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原检测与验证
        2.2.3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中主要病原的监测与病例的特征描述及耐药性分析
        2.2.4 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细菌方法的优化
3 结果
    3.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特征描述
        3.1.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月份分布
        3.1.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地区分布
        3.1.3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性别、年龄分布
        3.1.4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粪便性状分布
        3.1.5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临床症状分布
        3.1.6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就诊前腹泻天数分布
    3.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病原检测情况
        3.2.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病原中病毒检出结果
        3.2.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病原中细菌检出结果
    3.3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中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的特征描述及耐药性
        3.3.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中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的地区分布
        3.3.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中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的性别分布
        3.3.3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中副溶血阳性病例的年龄分布
        3.3.4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中副溶血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4 利用副溶血弧菌对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细菌方法的优化
        3.4.1 培养基对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副溶血弧菌的影响
        3.4.2 培养时间对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副溶血弧菌的影响
4 讨论
    4.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特征分析
        4.1.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月份分布
        4.1.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地区分布
        4.1.3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性别、年龄分布
        4.1.4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临床症状分析
    4.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病原检测情况分析
        4.2.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病毒感染结果分析
        4.2.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病例的细菌感染结果分析
    4.3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特征描述及耐药性分析
        4.3.1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特征描述分析
        4.3.2 盘锦市腹泻症候群副溶血弧菌阳性病例的耐药性分析
    4.4 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细菌方法的优化结果分析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力菌株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哈氏弧菌及其危害
        1.1.1 哈氏弧菌命名
        1.1.2 哈氏弧菌的主要特征
        1.1.3 哈氏弧菌引起的疾病
        1.1.4 哈氏弧菌致病机理
        1.1.5 哈氏弧菌的防治
    1.2 细菌分型及哈氏弧菌分型
        1.2.1 细菌分型的定义
        1.2.2 细菌分型方法
        1.2.2.1 表型分型方法
        1.2.2.2 分子分型方法
        1.2.3 哈氏弧菌分型
        1.2.4 毒力菌株生物标记筛选
    1.3 测序技术的发展
    1.4 哈氏弧菌全基因组测序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哈氏弧菌分型、致病菌筛选及菌落形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2 菌株
        2.1.3 石斑鱼
        2.1.4 细菌DNA提取
        2.1.5 RAPD引物筛选
        2.1.6 RAPD-PCR分型
        2.1.7 ERIC-PCR分型
        2.1.8 聚类分析
        2.1.9 致病菌确定
        2.1.10 致病菌菌落形态描述
    2.2 实验结果
        2.2.1 RAPD引物筛选
        2.2.2 RAPD分型
        2.2.3 ERIC-PCR分型
        2.2.4 毒性实验结果
        2.2.5 重分离菌株RAPD鉴定
        2.2.6 致病菌的菌落形态
    2.3 讨论
3 哈氏弧菌致病菌株的毒力基因PCR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细菌及引物
        3.1.2 毒力基因PCR分析
    3.2 结果
        3.2.1 致病菌株中毒力相关基因分布
        3.2.2 非致病菌株中毒力相关基因分布
    3.3 讨论
4 哈氏弧菌致病菌株PCR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
        4.1.2 生物标记的确定
        4.1.3 引物设计筛选
        4.1.4 引物特异性验证
        4.1.5 引物灵敏度检测
        4.1.6 序列
    4.2 结果
        4.2.1 生物标记克隆测序
        4.2.2 引物设计
        4.2.3 引物特异性验证
        4.2.4 引物灵敏度检测
    4.3 讨论
5 哈氏弧菌致病菌株GDH11385毒力特征及致病机理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菌株GDH11385对水产动物的毒性
        5.1.2.1 对不同水产动物的毒性检测
        5.1.2.2 菌液的毒性来源检测
        5.1.2.3 对斜带石斑鱼的LD_(50)测定
        5.1.2.4 感染石斑鱼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5.1.2.5 不同感染方式对感染效果的影响
        5.1.3 哈氏弧菌对小白鼠的毒性检测
        5.1.3.1 菌液制备
        5.1.3.2 腹腔注射感染
        5.1.3.3 病原确定
        5.1.3.4 感染患病小白鼠组织病理学检查
        5.1.3.5 对小白鼠的LD_(50)计算
    5.2 结果
        5.2.1 哈氏弧菌GDH11385对不同水产动物的毒性
        5.2.1.1 对多种水产动物感染结果
        5.2.1.2 菌悬液毒性来源检测结果
        5.2.1.3 对斜带石斑鱼的LD_(50)测定
        5.2.1.4 感染患病石斑鱼的组织病理检查
        5.2.1.5 不同感染方式对感染效果的影响
        5.2.2 哈氏弧菌对小白鼠的毒性检测结果
        5.2.2.1 哈氏弧菌对小白鼠的感染结果
        5.2.2.2 感染患病小白鼠组织病理检查
        5.2.2.3 菌株GDH11385对小白鼠的LD_(50)值测定
    5.3 讨论
6 石斑鱼育苗池弧菌调查及ERIC-1型菌株耐药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细菌分离鉴定
        6.1.3 细菌毒性鉴定
        6.1.4 ERIC分子分型
        6.1.5 药敏实验
        6.1.6 数据统计
    6.2 结果
        6.2.1 细菌分离及感染结果
        6.2.2 ERIC-PCR分型
        6.2.3 药敏实验
    6.3 讨论
7 哈氏弧菌GDH11385菌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哈氏弧菌菌株
        7.1.2 哈氏弧菌的16s rDNA测序鉴定
        7.1.3 哈氏弧菌的基因组DNA提取及质控
        7.1.4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
        7.1.4.1 测序流程
        7.1.4.2 Pacbio RS Ⅱ建库测序
        7.1.4.3 基因组序列的拼接组装
        7.1.4.4 基因组成份分析
        7.1.5 基因的预测及注释
        7.1.5.1 软件预测分析
        7.1.5.2 基因的功能分析
        7.1.5.3 RNA分析
        7.1.6 哈氏弧菌毒力基因分析
        7.1.6.1 毒力岛
        7.1.6.2 毒力因子
        7.1.6.3 水平转移基因分析
        7.1.6.4 分泌系统基因簇分析
        7.1.7 比较基因组分析
    7.2 结果
        7.2.1 哈氏弧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控
        7.2.2 哈氏弧菌系统给进化地位
        7.2.3 Pacbio RSII测序结果统计分析
        7.2.3.1 测序数据原始统计
        7.2.3.2 哈氏弧菌GDH11385全基因组拼接组装分析
        7.2.3.3 哈氏弧菌GDH11385基因预测与基因功能分析
        7.2.3.4 基因功能GO分类
        7.2.3.5 水平基因转移分析
        7.2.3.6 基因岛分析
        7.2.3.7 毒力基因
        7.2.3.8 细菌分泌系统
        7.2.4 哈氏弧菌GDH11385比较基因组分析
        7.2.4.1 哈氏弧菌比较
        7.2.4.2 与哈氏弧菌QT520全基因组比较分析
    7.3 讨论
全文总结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2014年广州市生吃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1.1.2 仪器和试剂
    1.2 检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1.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2014年创伤弧菌于不同季度在生吃海产品中的检出情况
    2.2 2014年生吃淡水鱼创伤弧菌的检出情况
        2.2.1 2014年不同月份生吃淡水鱼中创伤弧菌的检出情况
        2.2.2 2014年不同种类生吃淡水鱼种创伤弧菌的检出情况
    2.3 2014年创伤弧菌在生吃海产品和生吃淡水鱼中的检出情况
3 讨论

(7)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创伤弧菌感染13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步骤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3 分组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性别
        3.2 年龄
        3.3 发病时间
        3.4 发病地区
        3.5 职业
        3.6 基础疾病
        3.7 感染途径
        3.8 临床表现
        3.9 实验室检查
        3.10 菌株药敏情况
        3.11 治疗与预后
        3.12 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创伤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4.2 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4.3 创伤弧菌脓毒症的诊断
        4.4 创伤弧菌感染的治疗
        4.5 创伤弧菌感染的预后
        4.6 创伤弧菌的预防
        4.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肝硬化患者创伤弧菌败血症与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临床对比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3 分组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描述
        3.2 实验室检查指标
        3.3 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细菌性腹泻病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技术路线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细菌性腹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一
附件二

(9)以水样泻为特征的感染性腹泻1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特点
    1.3 并发症
    1.4 治疗
2 结 果
3 讨 论

(10)创伤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创伤弧菌
    2 胶体金免疫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创伤弧菌多克隆抗体的纯化及鉴定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胶体金-抗体复合物探针的合成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创伤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研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创伤弧菌检测试纸条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录
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会议论文情况

四、副霍乱弧菌感染6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伤弧菌感染1例[J]. 黄春兰,余洪立,马丽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01)
  • [2]食源性病原菌与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庞博. 吉林大学, 2021
  • [3]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 赵鹏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盘锦地区2018-2019年腹泻症候群病原的研究[D]. 张丽恒.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5]华南海水养殖地区哈氏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力菌株基因组分析[D]. 徐先栋. 海南大学, 2017(04)
  • [6]2014年广州市生吃水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J]. 陈佳璇,邓志爱,和鹏,陈惠玲,刘巧谊,白志军,吴新伟. 医学动物防制, 2017(06)
  • [7]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研究[D]. 郑小庆. 浙江大学, 2016(02)
  • [8]昆明地区部队驻地细菌性腹泻病原监测[D]. 王意银. 第三军医大学, 2012(01)
  • [9]以水样泻为特征的感染性腹泻16例分析[J]. 张尔康,薛乐洋,吴亚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34)
  • [10]创伤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制[D]. 严智敏.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副霍乱弧菌感染66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