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总量增减因素分析

耕地总量增减因素分析

一、耕地总量增减变化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灵[1](2020)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耕地保护目标确定研究 ——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不可逾越。长期以来,国家实行着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但各地耕地资源利用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即,合理确定耕地保护目标、稳定耕地空间分布与严格控制耕地被占用、合理划定耕地红线等仍然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项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郊和林格尔县为例,从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三个角度出发,采用模型预测和空间叠加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对耕地保护数量和空间布局进行预测,并分析预测结果的合理性,为正在进行的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完善工作和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与结论显示:(1)2009-2018年耕地动态变化特征方面。十年间和林格尔县耕地数量上总体呈增长态势,耕地利用动态度较小;耕地质量逐步提高,13、14等耕地数量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不断增高,多分集中于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15等耕地数量占比逐年下降;从耕地流向看,耕地减少去向主要为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增加来向主要为土地开发整理。(2)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方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0个影响因子归结为3个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农业科技水平发展因素。其中人口增长使得耕地负荷加重,耕地的保护工作更加严峻;和林格尔县城镇化水平提高趋势总体上对耕地的影响较小;稳步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养殖结构持续优化,使得农业科技发展与市场导向促进了耕地流向变化。(3)人口与耕地规模预测方面。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期末,结合自然增长法和灰色动态GM(1,1)模型对全县人口数量规模预测,全县总人口为217284人;按照耕地增减量预测,县耕地供给量为109436.30hm2;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预测,全县基于生态安全的耕地保护规模为114320.11hm2;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预测,全县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规模为110817.84hm2;利用曲线拟合法预测,全县基于经济发展的耕地保护规模为97704.82hm2。(4)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耕地保护目标确定方面。采用不同组合情景模拟方式确定,按照本县“生态-经济粮食型”战略定位目标,以保护生态安全为优先,兼顾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目标;最终2035年和林格尔县耕地保护目标确定为109290.72hm2。(5)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程度方面。根据2035全县耕地保护目标与2018现状、最新耕地调查成果和2035年全县耕地供给量比较分析结果,规划期末耕地保护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也基本实现耕地供需平衡状态。最后,在耕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分析基础上,为和林格尔县耕地保护提出对策建议。

李晨露[2](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的精华,为了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出台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一系列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是当前对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同程度的非农建设占用、撂荒和非粮化,景观破碎化严重等。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进行有效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永农保护存在的问题,对于落实优质耕地的永久性保护、维持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谷歌公司推出了可以快速处理大量遥感影像的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GEE由于其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集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农田、森林和水体等自然资源的长时序动态变化监测。因此,本文借助GEE平台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现状的动态性监测,掌握永久基本农田的利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永农保护问题,提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本文选取快速城镇化地区杭州市作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采用1114景Landsat 5 TM、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 OLI影像,分别构建目标年份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份的影像堆栈,利用随机森林法生成了杭州市三期土地利用分类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分析永久基本农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在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结合谷歌影像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情况,评价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以期为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如下:(1)在GEE海量数据库和强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持下,本文利用了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Landsat系列数据,在分类过程中考虑了物候因素,在去云处理后创建了包含光谱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多维数据集,并运用机器学习分类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出了总体精度90%左右的2000、2010和2018年杭州市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2018年永久基本农田耕地面积和2017年永农划定成果中耕地面积相对误差13%左右。(2)通过对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和其耕地动态变化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耕地占比保持在70%以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态势,水体和林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在向林地和水体流出的同时,大量水体流入为耕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萧山大江东、余杭区、富春江沿岸等地区。但是耕地整体稳定性较高,三期都保持不变的耕地面积占永农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数量减少的耕地分布靠近东北平原地区,而数量小幅增加的则主要靠近山地丘陵,前者连续性较优于后者,潜在反映了耕地占补空间和质量不平衡问题。由于东北部平原水网地区如萧山区和余杭区的耕地连片度高,耕地重心偏东,总体呈“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尽管近二十年来,永农中耕地整体平整度提高,但是细碎耕地破碎化程度加重。对于萧山区、余杭区等平原地区的优质连片耕地要重点改善空间形态和规整程度,利用耕地整理、提质改造等手段提高耕地连片程度和生产能力,而杭州市外围区县通过工程提升耕地规整程度的潜力较大。(3)在GEE和谷歌历史影像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发现了杭州市永农保护现实性问题:1)存在农业结构调整利用耕地,包括坑塘养殖和苗木种植;2)生产条件、耕地质量和地理位置良好的农田存在闲置、撂荒现象,造成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3)建设占用耕地,包括非农建设和设施农用地等占用耕地。针对监测结果,为了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管控,落实永农空间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提出了3点建议:1)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破坏耕地质量的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管控和刚性管控;2)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和监管政策;3)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向雁[3](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张静[4](2020)在《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国耕地总量非常有限,存在耕地区域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速耕地面积的减少,区域内实现占补平衡成为难题。因此,为实现区域耕地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区域进行耕地指标异地交易成为必然选择,而指标交易双方的行为选择和交易价格的合理性是影响交指标异地交易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为切入点,主要是以实现吉林省耕地总量不变为目的,进行耕地指标异地交易。首先,对异地交易方面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清晰地界定,阐述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通过对吉林省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现状及交易价格,最后,从耕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对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为吉林省未来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交易,通过在交易平台挂牌竞买,指标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政府协议定价。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分析得出,吉林省耕地指标交易价格主要是依据耕地自身质量等别价值进行定价,政府对耕地指标的监管与保护、指标交易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指标周围的环境情况都会对耕地指标交易价格产生影响。本文针对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建立耕地保护基金,政府加强自身监管,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指标交易协调管理机制和交易平台系统四个方面的相关建议,保障指标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使指标交易顺利完成。

张雪敏[5](2019)在《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居民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和载体,是生产发展的基本和源泉。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需要进行土地扩张,在城市土地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乡村建设用地由于缺乏约束机制出现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为确保常态有序地管理用地,昭化区在各乡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本文通过对昭化区虎跳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情况调研,同时借鉴国内外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成果,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虎跳镇土地整理增减挂钩项目中的拆旧居民点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在进行土地复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标准化的过程中,突破了仅针对单一因素对评价结果作用分析的局限,考虑到部分因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综合进行分析。在分析评价指标数据时,融入了GIS空间分析法,利用Arcgis10.2软件,通过对Dem数据提取,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得到各评价单元在每个评价指标方面的具体情况,使数据处理快捷准确。同时利用Arcgis10.2软件制图,生成虎跳镇水源条件情况图、区位条件情况图、评价指标适宜性等级划分图等,更为直观地了解评价单元的各项指标情况和观察不同适宜性等级的评价单元空间分布规律。从地形地貌、土壤质量、灌溉排水、社会经济四个方面,结合虎跳镇具体情况,分析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复垦的影响因素,其中坡度因素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对结果贡献最大。选取坡度、高程、土壤pH值、土壤肥力、水源条件、农业水利设施条、区位条件、交通条件、邻近土地利用类型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将评价指标标准化。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具体分析各个评价指标数据后计算隶属度,确定评价单元在耕地、林地、草地三个复垦方向上的适宜性等级。综合考虑保持耕地平衡与维护生态环境两个目的,根据评价单元具体情况提出复垦方向建议。

邵子南[6](2018)在《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其合理配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的“特征—成因—效率提升”为研究主线,结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据,描述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数量特征,计算了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然后从政府失灵角度探讨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并构建指标配置策略偏好假说,利用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分析市场机制引入对提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的可行性,最后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土地资源管理等提出政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方面,通过资源—消耗势计算可以发现,江苏省各地级市资源势普遍较小,即面临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的风险,这表明各地级市建设用地配置数量过于超前。(2)从各地级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额来看,并没有发现行政等级与指标配额成正比的现象。理论上,为减少与市级政府之间摩擦,省级政府理应避免年度间配置数量出现较大变动(尤其是指标配额大幅减少),从而促使配置行为被处于行政等级较低的市级政府支持与接受,但事实情况却是各地级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额在年度之间变动较大。省级政府在辖区城市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面似乎显得并无明显规律,配置行为显得尤为“随意”。此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额与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协调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3)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测度方面,研究表明指标空间配置效率依然有提升空间。理论上,计划管理者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计算出各地区最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数量。但现实中,由于计划管理者信息有限、自身局限性等难题,追求最佳配置规模临界点并非易事,配置扭曲似乎不可避免。(4)我国土地计划管理体制是造成指标分配利用低效的制度基础,尤其是在财政分权制度、对上负责的政绩考核激励、复杂的府际关系等作用下。通过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实证分析发现,指标配额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即基于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增长绩效为主的政绩考核体制,在对上负责的官僚体制和增长驱动目标约束下,省级政府将更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城市,似乎是“明智之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较高的原因所在。耕地变量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耕地资源禀赋较多的城市会配置多的指标,反之则较少;这说明同样作为“地方政府”的省级、市级政府在耕地保护策略与行动上有所不同。产业结构对指标配置具有正向影响,这与市级政府倾向于配置更多的土地用于工业发展的策略不同。人口变量未能通过显着性检验。(5)市场机制下的土地资源配置,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的有偿交易与转移(TDR)。基于土地发展权转移原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政策,基本达到了政策设计初衷,即改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地方政府用地计划短缺造成的经济发展瓶颈。然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却面临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安置过渡期长,安置方式单一化,群众参与程度低,部分整理复垦耕地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政策面临着异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堪忧,市场化交易平台不完善,政策持续性堪忧等问题。本文研究发现,TDR之所以成功的一些关键要素在我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移植中出现遗漏。而在当前财政分权体制、官员晋升体制、补充耕地管理制度、补充耕地市场交易机制等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土地发展权交易范围将不利于耕地资源保护。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最后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倾向、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挂钩指标交易和财政体制改革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张绍阳[7](2018)在《府际博弈视角下的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土地、矿产、能源、水资源等快速消耗的问题,2006年“十一五”规划首次设立了 5项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覆盖土地、污染物排放、能耗等以强化资源环境管控;“十二五”规划扩展到7项;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可见,作为空间规划核心内容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将成为促使地方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重要工具。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作为土地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对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开展土地宏观调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项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产生了明显的执行偏差。如对补充耕地指标的“占优补劣”、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寅吃卯粮”等,造成部分指标在规划中期就已突破规划末期目标,严重损害了政策的效力。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偏差,一定存在受益者、受损者等利益相关者,这为我们从一个利益博弈的框架来探讨政策执行偏差问题提供了合适的视角。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执行,要经历从中央一直到乡镇的多级政府,并且其间还有土地督察等部门会参与进来,它们之间差异化的职责和利益目标,就会使得政策执行过程呈现出一种多方博弈的典型特征。因此,从府际博弈的视角来分析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的机理,对解决政策执行偏差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沿着“理论框架-问题诊断-机理剖析-治理策略”的思路而展开:首先,立足于政策执行的制度背景,分析政策执行核心主体在横向及纵向两个维度上的博弈关系,构建起一个“中国式分权、府际博弈与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的理论框架。结果显示:(1)中国式分权是理解我国府际博弈关系的基本制度背景,它通过经济上向地方分权以及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一方面使横向府际间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又使纵向的央地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2)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的核心主体包括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县政府和土地督察机构,它们的角色、职责及利益目标各不相同。其中,中央属于政策制定者,它的目标在于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省级政府属于监督者,它具有一对相冲突的目标,即既要保证政策在本省区尽可能得到良好执行,同时又要为本省区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市县政府属于政策执行者,它的首要目标是为本地区争取到足够多的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其次才是严格执行政策;土地督察也属于监督者,它的职责在于监督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其目标在于取得良好的督察绩效。(3)在政策执行核心主体的角色、职责及利益目标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府际之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两重博弈关系:一是横向府际间的竞争关系,二是纵向府际间的合谋关系。二者分别从“激励来源”和“约束化解”两个方面解释了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机理,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对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的现状进行诊断。结果显示:(1)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执行偏差主要体现在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这3项指标上。其中,在全国层面,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则在2014年底即已经突破规划目标值;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指标截止2015年底已使用了规划安排量的90%以上,按既往指标使用速度2016年底即会突破规划目标值;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截止2015年底仍超出规划目标值22m2/人,且在规划期内还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在省域层面,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截止2015年底已有21个省份突破了规划目标值,且剩余地区的指标结余量按既往使用速度也都无法支撑到规划末期;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指标截止2015年底有8个省份突破了规划目标值,且规划期内有24个省份的指标年均使用量都超出了规划安排年均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截止2015年底只有北京、上海、广东等3个省(市)未超出规划目标值,很多省份在规划期内甚至呈现出一种与规划目标相悖的缓慢增长趋势。(2)地方政府在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上存在以下行为偏好:一方面尽可能地做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造成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使用进度过快、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被突破;另一方面大规模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来补充耕地,使得地方政府能高标准地完成耕地保护数量目标,但却忽视了耕地保护质量目标。再次,基于对横向府际竞争的目标及手段的分析,阐明横向府际竞争对政策执行偏差的影响,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式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通过将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与经济绩效相挂钩,使横向府际间的政治晋升竞争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了 GDP增速、财政收入等经济发展目标的竞争;由于任期的有限性,地方政府官员一般只追求那些能够短期见效的业绩,而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在短期内所能带来的巨大土地红利,就促使它们充分运用“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的手段来参与经济竞争。(2)为了避免在经济竞争中落后于对手,地方政府需要尽可能地做大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规模,因此它们会竞相采取歪曲执行试点政策、“向上诉苦”以争取特殊照顾、违法用地等政策执行策略来获得超额新增建设用地空间;这种“竞次式”的政策执行互动导致横向府际间陷入“囚徒困境”式的博弈均衡,最终造成普遍的政策执行偏差。(3)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府际间存在着做大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规模的竞争,这种竞争使得一个地区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行为会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即在加剧本地区政策执行偏差程度的同时,还会同步加剧相邻地区的政策执行偏差程度;而相较于土地财政,土地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要更为明显,也即对政策执行偏差有着更大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横向府际间以“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为手段的经济竞争是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激励来源。然后,基于对我国土地行政体制中的纵向府际关系的剖析,阐明政策执行者与监督者合谋的机理,并构建“P-S-A”三层代理模型分析了府际合谋对政策执行偏差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过我国近年来的数次土地行政体制改革,纵向府际间已并非一种简单的央地“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委托-监督-代理”关系。(2)派出专门的监督者并不一定就能解决政策执行中的央地委托代理困境,因为作为监督者的省级政府、土地督察可能与代理者市县政府之间形成合谋:一方面,在上下级政府的职责同构下,省级政府与市县政府之间在经济增长上存在极强的共同利益,出于“利益连带”关系,作为监督者的省级政府可能与市县政府合谋而放松监督;另一方面,土地督察机构存在权责不对等的缺陷,为了取得良好的督察绩效,它需要借助省级政府强大的本土施政能力来向市县政府施压,而省级政府则可能请求土地督察机构适度地放松监督来为市县政府争取更大用地空间,出于“利益交换”关系,作为监督者的土地督察机构也可能与市县政府合谋而放松监督,从而使得市县政府的政策执行偏差行为得以实施。(3)基于“P-S-A”模型的分析表明,在一个“委托-监督-代理”的组织结构中,作为委托者的中央政府理论上可以设计一种机制来防范合谋,但由于面临“发展与保护”的两难选择、顾忌高昂的监督成本以及存在第三方监督的困境等因素,使得防范合谋可能是不经济的,因此中央政府往往会选择容忍合谋,从而导致纵向府际间形成了一种合谋均衡,最终造成政策的执行偏差。最后,根据府际博弈造成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的机理,从构建激励相容府际博弈关系的角度提出治理政策执行偏差的策略,并给出具体制度改革建议。结果显示:(1)为了保证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良好执行,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构建一种激励相容的府际博弈关系,即一方面要激励横向府际间由政策执行的“竞次”走向“竞优”,另一方面要激励纵向上监督者对被监督者进行严格监督。(2)构建激励相容的府际博弈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制度安排:通过强化经济增长质量考核、设立差异化绩效指标来进行政绩考核制度改革;通过调整央地间的土地收入分成、合理配置央地间的财权事权来进行财政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推动土地督察的法治化建设、提高土地督察的独立性来进行土地督察制度改革;通过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提高信息反馈质量来进行公众监督制度改革。

陈藜藜[8](2018)在《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文中提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是科学把握区域耕地安全状态的有效途径,既可掌握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存在的优势条件,为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可持续提供支撑,又可以预先发现耕地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为提前实施预防耕地系统安全风险和化解警情的措施提供依据,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丰富,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7%,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和粮食总量丰富,但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污染、耕地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农药和化肥施用过量等问题凸显,且2015年黑龙江省中、低等产田面积高达1580.49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9.69%,耕地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准确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状况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警,既保持区域的优势条件,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准确识别出耕地系统安全问题区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途径和措施,对于保障全省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同可持续至关重要。已有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方面的相关研究,多从单一空间尺度,针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简单组合进行预警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多尺度预警研究;对于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结果精度都较低,无法准确把握区域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状况,更缺少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机理的探究,且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多为宏观对策建议,缺乏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调控方案。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以及耕地利用相关数据,引入生物免疫机理,从系统角度构建省、市和县域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体系,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和数值转化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评定模型,同时引入Elman神经网络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性把握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状态;分析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权重大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确定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阐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作用机理;分别通过调控预警直接影响因素和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以定量的分区情景模拟和耕地格局优化的方式分别对市和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进行调控,并结合省级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定性的宏观调控对策,构成研究区不同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研究结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从系统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系统和耕地系统安全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并分别从政策推动调控、分区情景模拟调控以及耕地格局优化调控方式构建了省域、市域和县域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2)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可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揭示了不同尺度下近20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更能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更符合客观实际,且该方法是针对传统突变级数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具有普适性;Elman神经网络模型揭示了未来20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果,测试拟合精度高,误差小,预测结果可靠。(3)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整体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较高,耕地系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合理有效调控。①省域尺度下1995~2014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警度由“无警(安全或较安全状态)”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预警警度处于“轻警”与“中警”之间;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仅有2个市域处于较安全状态,3个处于重警状态,其他7个处于轻警和中警状态;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12个地市中都有出现预警值降低的阶段,但整体上最终都呈现预警值升高的趋势,即各地市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还将有所增加;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全省72个县域中,有69个县域处于预警状态,约为县域总数94%,处于轻警、中警和重警状态的县域分别为28、32和9个,仅有3个县域处于较安全状态。(4)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显着。①省域尺度下 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呈现较剧烈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2015~2034年将呈现与历史研究时段相一致的变化特征;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值呈现一定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12个地级市中,除伊春市和绥化市外,其他10个地级市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都具有时间序列上的持续性,在未来将主要延续各自在近20年内的历史变化,大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略有升高的趋势;重警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和双鸭山市,以及西部的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轻警区(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黑河市、伊春市和牡丹江市等中北部和南部地区;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西部县域预警水平最高,东部次之,南北轴带地区(包括中部)最低。预警值高-高型和低-低型以“组团”形式凸显,聚集性较强;预警值低-高型和高-低型县域较少,且零星分散。(5)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科学有效实现了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的识别。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灾害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废水负荷量和森林覆盖率是1995~2014年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除森林覆盖率与预警值呈显着负相关外,其他4个驱动因素呈显着正相关;②科学有效的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应逐步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模型选择、工具变量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否则将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6)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作用大小的空间化。①高程、坡度和年均气温3个自然因素和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土协调度、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和路网密度6个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有着显着的影响,且影响的空间差异较为显着:高程和坡度对预警的作用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减规律;年均气温则是对西部和南部作用高,东部和北部作用低;水土协调度对预警作用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和路网密度对预警作用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空间可视化,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充分考虑了各县域空间异质特征,能够精准地刻画各因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为研究区耕地系统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7)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是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共同关键驱动因素,亟待改变以增加农业三废的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的恶性增长方式;在自然变化、区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效益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耕地经营方式—耕地效益—耕地系统安全”循环互动过程,是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动态变化的内在驱动机理,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及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更丰富的有效信息。(8)在省域尺度,从减少耕地系统“隐患”、增强耕地系统“免疫”、缓解耕地系统“压力”和提高耕地系统“响应”四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宏观政策性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措施;在市域尺度,分别设定3区(松嫩平原经济发展区、三江平原综合发展区和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最优分析情景,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直接影响因素,未来20年(2015~2035年)市域耕地系统安全状态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从优化耕地格局的角度,引入FLUS模型,设定不同模拟情景,确定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调控情景下耕地格局最利于缓解耕地系统安全警情。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9](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研究指明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徐智颖,钟太洋,宾晓蓓[10](2016)在《南京市食物生产用地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对20002013年南京市食物生产用地数量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从社会经济和政策制度角度探索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南京市食物生产用地总量及各类食物生产用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耕地流失面积约占2013年末总量的25%,且变化的时空差异显着,果园和茶园总量平稳上升而养殖水域面积略有下降;(2)各类食物生产用地的增减对相应的食物生产产生了较为显着的影响,20002013年耕地面积的缩减造成2013年粮食减产约637.92×103t,果园、茶园及养殖水域总量的增减分别导致水果、茶叶增产及水产品减产;(3)因子分析表明社会经济驱动力可归结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耕地总量增减变化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耕地总量增减变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耕地保护目标确定研究 ——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数据获取
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
    2.1 国外耕地保护研究进展
    2.2 国内耕地保护研究进展
        2.2.1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演进
        2.2.2 耕地变化及机理研究
        2.2.3 耕地保护模式研究
        2.2.4 耕地保护目标预测研究
        2.2.5 内蒙古耕地保护研究成果综述
    2.3 理论基础
        2.3.1 资源稀缺理论
        2.3.2 效用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人地协调理论
        2.3.5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条件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3.1 数量结构特征
        3.3.2 空间分布特征
    3.4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3.4.1 耕地数量与质量特征
        3.4.2 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4.3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 耕地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数量变化
        4.1.2 耕地质量变化特征
        4.1.3 耕地变化趋势分析
    4.2 影响因素分析
        4.2.1 耕地变化影响因子选取
        4.2.2 耕地影响因素的确定
        4.2.3 耕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耕地保护目标预测
    5.1 耕地保护的要求及耕地保护目标的预测思路
        5.1.1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5.1.2 预测思路
    5.2 耕地供给量预测
        5.2.1 预测模型
        5.2.2 耕地减少量预测
        5.2.3 耕地增加量预测
        5.2.4 耕地可供给量分析
    5.3 2019 -2035 年全县总人口预测
        5.3.1 预测模型
        5.3.2 2019 -2035 年人口规模确定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耕地保护目标预测
        5.4.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5.4.2 2012 -2018 年耕地生态变化特征
        5.4.3 生态安全条件下耕地保护目标预测
        5.4.4 预测结果分析
    5.5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目标预测
        5.5.1 预测模型建立
        5.5.2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目标预测
        5.5.3 预测结果分析
    5.6 基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耕地保护目标预测
        5.6.1 预测模型
        5.6.2 2035 年和林格尔县地区生产总值预测
        5.6.3 基于经济发展的耕地保护目标预测
        5.6.4 预测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目标确定及实现对策
    6.1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目标确定
        6.1.1 确定方法
        6.1.2 耕地保护目标的确定
    6.2 耕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分析
    6.3 耕地保护目标实现对策建议
        6.3.1 与上位规划下达指标相衔接
        6.3.2 严格执行耕地保有量责任制
        6.3.3 严格执行耕地用途管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6.3.4 实施耕地健康养护工程,实现耕地质量提高可持续
7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Google Earth Engine
        2.1.2 永久基本农田
        2.1.3 耕地
    2.2 Google Earth Engine应用研究
        2.2.1 平台简介
        2.2.2 平台应用
    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2.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3.2 遥感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上的应用
    2.4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2.4.1 国内外有关制度政策研究概况
        2.4.2 3S技术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2.5 研究评述
3.研究区概况与遥感数据处理
    3.1 杭州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土地利用概况
    3.2 永久基本农田概况
        3.2.1 数量和构成概况
        3.2.2 坡形结构概况
        3.2.3 破碎程度概况
    3.3 研究数据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及介绍
        3.3.2 数据预处理
        3.3.3 数据处理平台
4.基于GEE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检测
    4.1 思路和技术路线
    4.2 训练和验证数据集
    4.3 随机森林分类器
    4.4 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4.4.1 精度验证
        4.4.2 分类结果
    4.5 变化检测分析与结果讨论
        4.5.1 年际变化检测结果
        4.5.2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时空演变分析
    5.1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
        5.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组成变化
        5.1.2 土地利用类型流入流出分析
        5.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5.2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内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5.2.1 基于网格样方法的耕地变化动态度分析
        5.2.2 耕地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2.3 耕地集中连片水平和集约化利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6.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监测研究
    6.1 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分布情况
        6.1.1 坡度情况分析
        6.1.2 交通情况分析
        6.1.3 质量等级情况分析
    6.2 “增加”耕地后续耕种情况监测
    6.3 “减少”耕地利用情况监测
        6.3.1 耕地撂荒情况分析
        6.3.2 农业结构调整为苗木种植情况分析
        6.3.3 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析
    6.4 保护有效性监测评价和建议
        6.4.1 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和刚性管控
        6.4.2 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政策
        6.4.3 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取得新进展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必要性分析
    3.2 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现状及价格分析
    4.1 吉林省耕地现状
    4.2 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主体分析
    4.3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与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5.1 土地因素
    5.2 社会因素
    5.3 政治因素
    5.4 环境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体系完善策略
    6.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提高耕地异地交易的保障
    6.2 完善政府自身监管,加快实施耕地指标异地交易的协调管理机制
    6.3 完善耕地指标异地交易平台信息系统,加强指标监管
    6.4 完善政府定价的计划性,引入市场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居民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土地利用现状
    2.4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第3章 居民点土地利用分析
    3.1 居民点土地利用特点
    3.2 居民点土地复垦依据
    3.3 复垦居民点分布与规模
第4章 虎跳镇居民点复垦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形地貌因素
        4.1.1 坡度
        4.1.2 高程
    4.2 土壤质量因素
        4.2.1 土壤肥力
        4.2.2 土壤pH值
    4.3 排灌因素
        4.3.1 水源条件
        4.3.2 农业水利设施条件
    4.4 社会经济因素
        4.4.1 邻近土地利用类型
        4.4.2 区位条件
        4.4.3 交通条件
第5章 构建居民点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5.1 评价单元划分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评价指标标准化
        5.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第6章 土地适宜性等级划分
    6.1 建立评价模型
    6.2 指标数据分析
        6.2.1 坡度
        6.2.2 高程
        6.2.3 农业水利设施条件
        6.2.4 土壤pH值
        6.2.5 土壤肥力
        6.2.6 水源条件
        6.2.7 区位条件
        6.2.8 交通条件
        6.2.9 邻近土地利用类型
    6.3 评价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6)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土地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2 土地资源配置与效率测度
    2.3 土地资源错配与测度
    2.4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与效率提升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3.1 土地效率的内涵
    3.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
        3.2.1 建设用地
        3.2.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3.2.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
    3.3 逻辑思路与分析框架
第4章 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分布与利用特征
    4.1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4.1.1 研究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结论
    4.2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4.2.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
        4.2.2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因素的计量分析
        4.2.3 城市土地反弹效应的实证分析
        4.2.4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
    5.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配置结果
    5.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测度
    5.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人口、产业、经济、耕地协调性评价
        5.3.1 “两两”协调性
        5.3.2 综合协调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分析
    6.1 自上而下土地计划管理体制
    6.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理论分析
    6.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实证分析
        6.3.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策略偏好
        6.3.2 计量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提升研究
    7.1 国外土地发展权运行机制
        7.1.1 发展权转移理论基础
        7.1.2 发展权转移运行机制
    7.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可行性
        7.2.1 理论基础
        7.2.2 可行性分析
    7.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7.3.1 政策背景
        7.3.2 具体操作
        7.3.3 成效与问题
    7.4 耕地异地占补平衡
        7.4.1 政策背景
        7.4.2 具体操作
        7.4.3 成效与问题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和建议
        8.2.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
        8.2.2 补充耕地指标交易
        8.2.3 挂钩指标转移
        8.2.4 财政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府际博弈视角下的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
        1.4.2 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体制特征及地方政府执行策略
        2.1.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体制特征
        2.1.2 中央政府确保政策执行的工具—目标责任制
        2.1.3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
    2.2 公共政策过程视域下的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研究
        2.2.1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制定
        2.2.2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执行
        2.2.3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实施评估
    2.3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3.1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作用及问题
        2.3.2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改进建议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土地约束性指标
        3.1.2 府际博弈
        3.1.3 政策执行偏差
        3.1.4 合谋
    3.2 理论基础
        3.2.1 财政分权理论
        3.2.2 府际关系理论
        3.2.3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3.2.4 委托代理理论
第4章 中国式分权、府际博弈与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
    4.1 中国式分权:理解府际博弈关系的基本制度背景
    4.2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的核心主体剖析
        4.2.1 中央政府
        4.2.2 省级政府
        4.2.3 市县政府
        4.2.4 土地督察
    4.3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中的府际博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执行偏差诊断
    5.1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演变
        5.1.1 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标体系变迁
        5.1.2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特征
    5.2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的执行偏差测度
        5.2.1 测度方法及数据说明
        5.2.2 全国层面的政策执行偏差测度
        5.2.3 省域层面的政策执行偏差测度
    5.3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偏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横向府际竞争与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
    6.1 横向府际竞争的目标及手段
        6.1.1 横向府际竞争的目标
        6.1.2 横向府际竞争的手段
    6.2 横向府际竞争下的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策略
        6.2.1 横向府际间的“竞次式”政策执行互动
        6.2.2 囚徒困境:横向府际间的博弈均衡
    6.3 实证检验
        6.3.1 模型构建
        6.3.2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3.3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6.3.4 回归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纵向府际合谋与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
    7.1 我国土地行政体制中的纵向府际关系变迁
        7.1.1 属地管理阶段
        7.1.2 垂直管理改革
        7.1.3 土地督察制度改革
        7.1.4 从“委托-代理”到“委托-监督-代理”:纵向府际关系变迁的逻辑
    7.2 纵向府际合谋的形成机理
        7.2.1 利益连带:省级政府与市县政府的合谋
        7.2.2 利益交换:土地督察与市县政府的合谋
    7.3 政策执行中的合谋均衡:基于P-S-A模型的分析
        7.3.1 博弈模型构建
        7.3.2 容忍合谋与防范合谋下的纵向府际博弈
        7.3.3 中央政府的最优选择:容忍合谋还是防范合谋?
        7.3.4 合谋均衡:政策执行偏差的机理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的治理
    8.1 治理策略:构建激励相容的府际博弈关系
    8.2 构建激励相容府际博弈关系的具体制度安排
        8.2.1 政绩考核制度改革
        8.2.2 财政分配制度改革
        8.2.3 土地督察制度改革
        8.2.4 公众监督制度改革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8)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多学科相结合方法
        1.5.2 典型调查法
        1.5.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1.5.4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7.1 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识别体系
        1.7.2 实现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驱动因素的识别
        1.7.3 构建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1.7.4 探索了省-市-县多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
第2章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耕地系统安全
        2.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2.1.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控制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
        2.3.1 生物免疫机理应用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2.3.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内容
        2.3.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目标
        2.3.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构流程
        2.3.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功能模块
    2.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2.4.1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思想
        2.4.2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主体
        2.4.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则
        2.4.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目标
        2.4.5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内容框架
    2.5 总体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耕地资源安全现状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4章 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抗原(Ag) -抗体(Ab)框架模型
    4.2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模型构建
        4.2.1 改进的突变级数模型
        4.2.2 现状评定模型的构建
        4.2.3 预警评判标准
    4.3 基于Elman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模型构建
        4.3.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及学习算法
        4.3.2 预测模型的构建
    4.4 省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4.1 省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4.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及分析
        4.4.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4.5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5.1 市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5.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4.5.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4.6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6.1 县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6.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5.1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5.1.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5.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5.2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5.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5.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5.2.3 不同时段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格局特征
    5.3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5.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原理
        5.3.2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5.3.3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
    6.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6.1.1 驱动因素的选取及分析
        6.1.2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6.1.3 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6.2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大小
        6.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比较分析
    6.3 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协整检验
        6.3.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6.3.4 组间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横截面相关检验
        6.3.5 内生性检验
        6.3.6 不同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比较及驱动因素作用分析
    6.4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4.1 OLS模型估算结果
        6.4.2 GWR模型估算结果
        6.4.3 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
    6.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1 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性驱动因素比较
        6.5.2 自然生态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3 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7.1 省域尺度下基于政策推动的耕地系统安全总体调控
        7.1.1 总体调控体系构建
        7.1.2 基于政策推动的调控内容
    7.2 市域尺度下基于情景分析的耕地系统安全分区调控
        7.2.1 分区调控原则
        7.2.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7.2.3 分区结果
        7.2.4 分区调控情景设定
        7.2.5 基于情景分析的各分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趋势分析
    7.3 县域尺度下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7.3.1 耕地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7.3.2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理及模型
        7.3.3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技术框架
        7.3.4 基于FLUS模型的耕地格局情景模拟
        7.3.5 不同调控情景下耕地在不同地形上分布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9)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10)南京市食物生产用地变化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区域概况
    1.2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1.2.2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模型
        1.2.3食物生产用地变化对食物生产力的影响估算
        1.2.4因子分析
    1.3 数据来源及修正
2 食物生产用地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2.1 食物生产用地变化
        2.1.1耕地变化态势
        2.1.2其他食物生产用地变化
    2.2 食物生产用地变化影响分析
3 食物生产用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3.1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3.2 政策制度驱动因素
4 结论与讨论

四、耕地总量增减变化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耕地保护目标确定研究 ——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D]. 吴晓灵.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D]. 李晨露. 浙江大学, 2020(02)
  •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吉林省耕地指标异地交易价格影响研究[D]. 张静.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5]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居民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D]. 张雪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D]. 邵子南.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7]府际博弈视角下的土地约束性指标管控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 张绍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 陈藜藜. 东北大学, 2018(12)
  • [9]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10]南京市食物生产用地变化及其影响研究[J]. 徐智颖,钟太洋,宾晓蓓. 江西农业学报, 2016(01)

标签:;  ;  ;  ;  ;  

耕地总量增减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