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上的“心灵攻击”

政治课上的“心灵攻击”

一、政治课的“攻心术”(论文文献综述)

石军[1](2018)在《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文中提出工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工读教师身份的特殊性。而研究者作为一名工读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对该问题研究特有的局内人视角和内在体悟。本研究以W市M学校为个案,通过对工读教育发展历史和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的文献梳理,以及对M学校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尝试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对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问题进行学理分析与实践反思。论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教师身份认同、身份建构以及工读教育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一个称为工读学校的地方。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白描式地呈现了工读学校这一介于普通学校和传统监狱之间的特殊教育形态,深入分析了在这一特殊场域下工读学校对于工读生身体治理与思想治理的“双重治理”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控制者反被控制”、“治理者反被治理”的治理逻辑,为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研究埋下了伏笔。第三章,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主体身份。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描述了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微观过程,分析了 M学校工读教师的生存状态,呈现了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过程,重点描述了工读教师在入职后身份构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身份建构过程是否存在身份危机,存在怎样的身份危机?第四章,总结了“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存在的五大问题:社会身份的“污名化”、专业身份的“泛化”、文化身份的“危机”、主体身份被“遮蔽”、群体身份的“缺席”。第五章,反思“治理模式”:重塑工读学校的教育属性。通过对工读学校“本源性”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工读教育的属性是教育,不是“管制”;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学校,不是“监狱”;工读生的身份是学生,不是“少年犯”;管教执勤员的身份是教师,不是“监狱警察”;从而得出工读学校“监狱化”的治理模式是影响工读教师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主要原因,并对工读学校的“治理模式”进行反思,提出了工读学校“去监狱化”治理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表明:在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一方面,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份危机,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网络下的社会身份认同危机、执勤关系下的主体身份认同危机、教学关系下的专业身份认同危机以及管理关系下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最终导致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根基异常薄弱。另一方面,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呈现出身份想象、身份失衡、身份焦虑、身份迷失、身份游离、身份挣扎等复杂样态,进而被构建为“监狱警察、另类教师、保姆、父母、心理咨询师、护理员、雇佣工人”等多重身份。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主要受到工读学校“治理模式”的影响,工读学校“监狱化”的治理模式是导致工读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和影响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原因。通过本研究以期对工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以及工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蔡卫华[2](2017)在《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是我国话语权建设的元问题。本文通过交往和语言深层解读,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及其价值。从理论方面讲,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从实践方面看,语言交往是中国话语权的元问题,本文的研究对服务于中国话语权建设的国家战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语言交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元问题,本文的研究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实践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遵循由历史到现实,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在导论中主要分析了本文选题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并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提出的意义及价值”。第一章较详细地从语言哲学层面介绍了的语言、交往和语言交往的功能,以期为后面各章提供哲学视角。第二章较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超越的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发展了语言交往思想,实现了对前人的超越。第三章较充分地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内容,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是能力和智慧互换的话语实践。并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特征,就是“语可以群、群可以语”。“语可以群”是指语言及交往有助于推动话语群体的生成,它强调的是语言发展对群体的影响,群体对一种语言(话语)的认同以及对其认同程度的追问,揭示的是语言及交往对于群体建构的作用,表征着语言的社会功能。“群可以语”指群体及活动是语言生成的主体基础,它是群体及相互作用之间对于语言生成的本原影响。第四章较深入地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不同,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方法论自觉是其不同于其它理论的思想标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方法论基本特征有:历史与时代、科学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动态、开放与趋向未来的统一。第五章概要地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现实价值是:回应时代挑战,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话语观,能增强意识形态的话语自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创新点主要有:领域创新,学术界大多研究的是实践交往、文化交往等,尚未发现有语言交往研究,语言交往是一个新的领域。理论创新,本文从语言交往的元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对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的西方文化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语言交往的哲学思想起源第一次进行了梳理,对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的内容作了概括,初步构建起一个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体系。观点创新,如西方近代哲学对世界的“解释”转换为“解释者”(主体)的解释,语言是交往相互理解的普遍前提,是从交往者的全部言语行为中来研究理解的起源、应用和效果。从这一角度出发,语言交往面对两大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我们主要在这两条关系线索中追寻语言交往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方法创新,从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方法比较中,探索了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的历史与时代、科学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以及动态性、开放性与趋向未来统一的方法论特征。实践创新,语言交往是中国话语权的元问题,本文的研究对服务于中国话语权建设的国家战略展现了新的实践领域,语言交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元问题,本文的研究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拓展了新的实践路径。

官晓丽[3](2014)在《我的父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冬天,我休假回重庆老家,看望年事渐高的父母。假期很快,一转眼就到过年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孩子们都兴高采烈,买了各样花炮,在滨江路上放了个尽兴。春节联欢晚会照例是全家都要看的。父亲喝了不多的酒,脸色微红。看见孩子们一个一个都回来了,不说也高兴,要求大家都要守岁,初一一个也不许睡懒觉,赶早起来,吃过元

杜晓梅[4](2014)在《情商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可是,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章基于教学现状归结了三方面问题:教学鲜活度不够,师生融洽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足。针对这些现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二章从情绪情感情操这三大方面分析了情商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意义,深入剖析了情商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一致性。在理论可行的基础上,第三章借助调查问卷进一步分析了情商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意义。通过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分析发现,情商理论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方面:情绪情感情操作为情商的三大层次,对塑造思想道德有着深远影响,情绪是思想道德产生的基础,情感是思想道德发展的关键,情操是思想道德塑造的根本。现实方面:通过课堂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从情绪和情感两方面加以改进,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第四章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下,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商理论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围绕情绪、情感、情操这三个层次,逐层深入探析情商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方法。首先,通过调动情绪,提高教学鲜活度、师生融洽度、学生参与度。其次,通过情感因素把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实现情感互动。最后,综合运用情商五大能力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打造“知情意信行”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高情商高素质的大学生。由情绪层面上升到情感层次,再提高到情操高度,层层演进,这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和逐步提升。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晓风[5](2013)在《第三种人》文中指出一东海大学的"第三种人俱乐部"在学术圈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的正式名称其实是"女博士联谊会"。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始作俑者究竟是谁,特立独行的女博士们被调侃为男人、女人之外的"第三种人"。这个有点另类、甚至不无讥诮之意的称呼,居然得到普遍认同。到后来,连女博士群体中也有不少人无可奈何却又故作潇洒

李美皆[6](2013)在《“晚年丁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晚年的丁玲经常被认为是没有多大研究价值的。其实不然。一条河流丰水期值得研究,枯水期同样值得研究。河流为什么干涸?这本身就具备研究价值。事实上,关于丁玲晚年,有太多需要正视、包容、廓清和去伪存真的东西,去掉覆盖在丁玲身上的表象和似是而非的印象,把丁玲放置到左右着她的个体和社会政治的无奈处境之中,才能看见真实的整体的丁玲。“晚年丁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本文是在晚年“被视为文学界僵化保守的‘左’的代表人物”的丁玲这一特定内涵上来使用这一概念的,简而言之,即“老来‘左’”的形象内涵。丁玲晚年的“左”,一定程度上是为历史问题平反所累的结果,是解决历史问题不得不借重的“工具”。当然,真实的丁玲并非完全不“左”,她的“左”也并非完全出自矫情,有一些是与自身政治利益、信仰、人生道路、既得利益相关的真实表达。本文首先要厘清丁玲“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其次要发现丁玲“历史问题”与“晚年形象”如何相遇。在此基础上,对导致“晚年丁玲”形象被定格为“左”的主要事件和现象、传闻逐一进行分析,如,丁玲与《讲话》、丁玲教育青年、“晚年丁玲”与马恩着作、丁玲晚年的出访和受访、丁玲关于“创作自由”的言论、《杜晚香》的写作对于“晚年丁玲”的复杂意义、“清污”中的丁玲,共七个方面。通过这些分析,发现支配丁玲如此言动的真实缘由及其背后的无奈,说明“晚年丁玲”的“左”与其历史问题密切相关,揭示这种种因素与外在的社会形势、官方需要、文坛的世情人心等相结合,如何“打造”了这样一个“晚年丁玲”。晚年周扬是影响“晚年丁玲”形象的主要人物。造成“左”的“晚年丁玲”形象的是一股合力,是各种因素的相加,除了历史问题以及与周扬的恩怨外,丁玲自身的老年和性情特点、一生的道路选择趋向所决定的晚年必然心态,也是打造“晚年丁玲”形象的重要因素。丁玲一生都在改造自己,直到晚年。从被动改造到自我改造,丁玲已经被改造彻底异化,她从改造中获得安全感,改造成为她的信念。领袖情结与改造情结相结合,牢牢地支配着丁玲,包括丁玲的马列情结,都是为领袖情结所强化。丁玲所处的复杂的文坛矛盾,远因是制度,中因是政治权力,近因是宗派关系。过多地着眼于个人恩怨而忽略制度性反思,是把根本问题遮蔽了。丁玲复出后的余悸,不仅是对周扬的余悸,更是对权力和权力机制的余悸。丁玲晚年之所以与社会思潮脱节,是因为她不反思。丁玲的不反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没有余裕反思。因为历史问题尚未解决,她必须做“顺民”。其次,没有愿望反思。因为她的命运与主流是一致的,她的反思可能面临自我否定的危险。再次,没有能力反思。在政治与文学之间,丁玲总是处于一种二元的分裂状态:两种声音,两个面孔,两种价值观,两种文学观。丁玲的双重文化选择,决定了对她的历史评价也是双重的,很难统一。用翔实的资料来说话,对已有的观点尽量在对比中进行廓清,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观点,这是本文秉持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是关于丁玲晚年研究的第一个长篇文本,是第一次将丁玲晚年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也是迄今对丁玲晚年的最完整的研究。

朱林娟[7](2013)在《反馈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前语文学习“少”、“慢”、“差”、“费”已成为一种常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反馈教学在课堂中的缺失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语文教师对反馈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实施反馈教学的环节上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馈教学精细化的实施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调查访谈法整理总结了国内外与反馈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同时根据自己在平时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并且对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是实施反馈教学的,只是老师们的反馈教学未必都是积极的、有效的。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提问环节肯定的简单表扬居多;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中的“不参与”;老师对作业的反馈任务化、简单化;反馈对象狭窄,偏重于优秀学生;教师本身的反馈能力不同;教师教学反馈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然后在实践中结合实际的教学较为系统和详细分析了教师实施反馈教学的过程模式,认为精细化的语文反馈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充分利用前置性反馈——课前自主预习;优化语文反馈教学的方法:有效观察、有效提问、利用讨论中的“节外生枝”、设置多样化的课内外练习;加强课后反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写好教学反馈,提高教学能力。在论述老师实施反馈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让学生对老师的授课过程尝试评课的做法。总之,师生通过多边的信息传递和反馈交流对提高教师的反馈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陈军[8](2013)在《赵一曼的生前身后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抗战的前一年,有一位生于蜀中,却血溅白山黑水之间的抗日女英雄,她殉国时年仅三十一岁。当年,她身边的战友和群众,都亲切地称她"瘦李",日伪军则称她是"红妆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共匪女头领"。她就是赵一曼。笔者走访了赵一曼的出生地四川宜宾,她生活、工作和斗争的地方湖北武汉、宜昌,江西南昌、九江,上海,还有她最终献出生命的地方,试图找寻一个真实的赵一曼的人生

张尧星[9](2012)在《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进入千家万户,它在给我们带来学习、交流、购物等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那些不良网络内容对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影响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模糊甚至颠倒了中学生的荣辱观,有的陷入网络不能自拔成为网瘾患者影响学习进步,有的中学生模仿不良网络内容去盗窃、行凶走向犯罪,给社会、家庭及本人造成灾难,更重要的是影响我们的美好未来。造成这种不良影响的原因有国家社会对此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有家庭教育不良和学校教育引导不够及中学生阅历浅、识别能力差自我控制抵御能力不足等多方而的原因。为此,要消除或减少不良网络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国家要从立法和制度上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丰富学生生活,为中学生提供健康网络及正确教育引导学生上网等方面作出实际努力。家庭父母要学习科学家教知识,时时关心和注意孩子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文明上网。同时还要注意绿色网络软件的研究开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净化和优化网络内容,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确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全面分析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了解问题形成的因素,寻求适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理论知识,对中学学生中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网络发展的趋势和网络在中学生流行的状况,指出网络对中学生负面影响的特点、原因和防范治理措施。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剖析其形成的深层原因,这可为减少和防范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并也可为后续的研究开辟道路及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青少年网瘾和网络的不良影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像贩毒、吸毒、环境污染一样已成为世界性公害。目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人,其中大多为青少年,中学生有事其主体。同时,由于受网络的不良影响走向犯罪的状况日益严重,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对家庭的和谐、校园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我认为全社会应加强对网络不良影响问题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努力通过研究网络对中学生不良影响的成因和途径的深入分析,为防范和减少网络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建议和具体措施。这对有效遏制网络对中学生身心的不良影响,确保中学生的健康顺利的成长,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总之,网络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的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工程,任重而道远。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关系时代的进步和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目前网络已进入干家万户,它在给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不良网络内容对我国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最大。这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只要我们从对祖国的未来和我们的使命及历史责任出发,努力采取措施,减少和防范不良网络的泛滥,那么就可以有效扼制不良网络内容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为确保中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超前的应对措施,以创新的工作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使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并开创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而。

苏志坚[10](2012)在《初中思想政治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传统的时事教育僵化的教育模式与学生的要求产生激烈的冲突,在教育思想、教师素质、教育研究、学生学习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一线政治教师对此感受颇深,开展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研究,加强对时事教育工作的实践指导成为堕待重视和解决的课题。目前,有关时事教育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进步,但离形成一定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时事教育的某一具体的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几乎没有。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教育工作者对进一步加强时事教育的重视,尝试在时事教育的教学实践摸索一种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具体形式。本文主要通过对事时教育的现状分析、时事开讲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及时事开讲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调查分析了当前初中学生时事学习以及初中时事教育的现状,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探析了思想政治课时事教育缺失的原因,明确了时事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首次提出以时事开讲的教学模式进行时事教育,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时事开讲教学策略实施时事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实施。主要包括:时事开讲活动的操作规定、评价要求。第二、时事开讲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要求。要有效进行时事开讲活动,提高时事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明确时事开讲活动的基本要求,这是教师能开展好时事教育的前提。第三、时事开讲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原则。明确时事开讲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能开展好时事开讲活动的保证。第四,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实施以及课外延伸。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时事开讲活动策略实施的保障,研究包括学生、教师、学校以及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如何形成合力,发挥时事开讲活动的最大功效。

二、政治课的“攻心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课的“攻心术”(论文提纲范文)

(1)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边缘群体触动时代教育脉搏
        二、局内人内心世界的自我拷问
        三、坚守自我的小众研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 身份、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
        (二)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理论
        (三) 教师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四) 教师主体身份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二、关于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
        (一) 关于工读教育的研究
        (二) 关于工读学校的研究
        (三) 关于工读学生的研究
        (四) 关于工读教师的研究
        三、小结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五、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二章 一个称作工读学校的地方
    第一节 工读学校:一种介于传统学校与监狱的特殊教育形态
        一、空间的布局:全景式的监控
        二、接收的对象:行为不良学生
        三、教育的改造: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第二节 制度的规制:对工读生的治理
        一、身体的治理:新生期教育
        (一) 新生报到
        (二) 理发、内务和规范
        (三) 军训生活
        (四) “自我考核过五关”
        (五) 我的“小转变”
        (六) 军训会操暨开学典礼
        二、思想的治理:稳定期教育
        (一) 个体目标管理
        (二) 思想教育改造系列讲座
        (三) 道德重构
        (四) 社会化“改造”
        三 小结
第三章 治理模式下的工读教师主体身份建构
    第一节 社会关系网络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一知半解”:局外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一) 社会大众:没听说过
        (二) 学生家长:很少知道
        (三) 教师家属:不理解
        二、“朝不保夕”:局内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一) “低人一等”的“另类教师”
        (二) “灰色区域”下的多重压力
        (三) “夹缝生存”的教师队伍
        (四) “存废之争”的职业恐慌
        三、小结
    第二节 执勤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管教与值勤:工读教师的身份失衡
        (一) 24小时全方位“监视”
        (二) 执勤过程“身心疲惫”
        (三) 扮演“多重角色”
        (四) 常态化的“班级执勤例会”
        (五) 特殊的职业素养
        二、权威下的抗争:工读教师的身份焦虑
        (一) “强硬”的教师形象
        (二) 严厉的《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三) 工读生的“抗争”
        三、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工读教师的身份恐慌
        (一) “挑衅”与“抗教”:不断触及执勤员的“底线”
        (二) 在校“逃跑”:执勤员犹如“天塌了”
        (三) “捉拿”工读生:执勤员像“警察”一样“办案”
        四、小结
    第三节 教学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初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想象
        (一) 工读生:天使还是魔鬼?
        (二) 教学:与普通学校有何异同?
        (三) 普通教材:工读生能适应吗?
        二、深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迷茫
        (一) 课堂上“乱象”层生
        (二) 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受挫
        (三) 教学成为“独角戏”
        (四) “仅有”的成就感
        (五) “等死”或“逃离”
        三、小结
    第四节 管理关系下的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
        一、职责承担的“多”“重”“难”
        (一) 学生工作“多”
        (二) 常规工作“重”
        (三) 家长工作“难”
        二、制度考核下的繁琐与无序
        (一) 工作计划的“迷茫”
        (二) 工作例会的“繁琐”
        (三) 目标考核的“焦虑”
        三、管理条例的“全覆盖”
        (一) “全方位”的教学考核条例
        (二) “全天候”的管教执勤条例
        (三) “一日四查”的考勤条例
        (四) “多级审批”的请假条例
        四、小结
第四章 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受损身份”:工读教师社会身份“污名化”
    二、“多重角色”:工读教师专业身份“泛化”
    三、“监狱化”色彩:工读教师文化身份“危机”
    四、“雇佣工人”:工读教师主体身份被“遮蔽”
    五、“获得感”缺失:工读教师群体身份“缺席”
第五章 反思“治理模式”:重塑工读学校的教育属性
    第一节 治理模式“监狱化”:对工读学校本源性问题的探讨
        一、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学校,还是“监狱”?
        二、工读教育的属性是教育,还是“管制”?
        三、工读生的身份是学生,还是“少年犯”?
        四、管教执勤员的身份是教师,还是“监狱警察”?
        五、小结
    第二节 “去监狱化”:工读学校“治理模式”的重塑
        一、实施“去污名化”,重建工读学校的“学校身份”
        二、构建“关怀文化”,重建工读学校的“教育身份”
        三、实行“管教分离”:重建工读教师的“专业身份”
        四、参与“实质管理”,重建工读教师的“主体身份”
        五、走向“道德意义”,重建工读教师的“群体身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4: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提纲
    附录5: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记录
    附录6-11: M学校的相关表格资料
    附录12-16: 《初三(1)班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附录17: 田野札记
在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情况
后记:从自考生到博士生——我的30多年教育生活史

(2)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的路径安排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语言交往的哲学解析
    一、语言本源的生成逻辑:逻各斯和努斯
        (一) 语言何以生成:始源的追寻
        (二) 言说何以可能:语言生成的逻辑必然性
        (三) 思维何以可能:事物、语言、思维的三位一体
    二、语言发展的功能逻辑:语言交往
        (一) 能所关系:指称功能的主客交往
        (二) 主体间关系:理解功能的主体际交往
        (三) 意向表征:语言交往的现实与可能
    三、语言交往:一种语言哲学的分析向度
        (一) 语言交往的语法学:交往的结构规则
        (二) 语言交往的语义学:交往的意义
        (三) 语言交往的语用学:交往的情景分析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渊源
    一、“看世界”:古希腊陈述式语言交往思想
        (一) 前苏格拉底式的观看与陈述
        (二) 苏格拉底式言说
        (三) 柏拉图式对话
        (四) 亚里士多德式范畴
    二、解释世界:近代反思式语言交往思想
        (一) 普遍唯理式语言言说
        (二) 语言的经验式活动
    三、精神空间变化的方向性:主观能动式语言活动
        (一) “人是通过自身的认识方式来认识世界”
        (二) “绝对理念”:兑换一切的“精神货币”
        (三) 从“解释世界”到马克思实践式的语言活动
    四、改造世界:实践式语言交往思想
        (一) “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里肯定自己”
        (二) 语言交往的实践逻辑
        (三) 语言交往和意识活动一样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内涵及范畴
        (一) 语言交往内涵的界定
        (二)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相关范畴的解读
        (三)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本质
    二、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机理
        (一) 语言交往的要素
        (二) 语言交往的结构
        (三) 语言交往的动力机制
    三、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特征
        (一) 语可以群
        (二) 群可以语
        (三) 语与群的映现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方法论自觉——兼与哈贝马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比较
    一、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与哈贝马斯语言交往相比较
        (一) 不同的理论视角
        (二) 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 不同的理论发展理路
    二、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一) 历史与时代的统一
        (二) 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三)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四) 动态性、开放性与趋向未来的统一
    三、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方法论启示
        (一) 流行语的界定与样态
        (二) 流行语的构造方法及现实表征
        (三) 用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引领流行语的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现代性向度
        (一) 语言交往的时代性挑战
        (二) 应对与突破:语言交往的盲点空间
        (三) 应对与防范:文化冲突中的语言交往
    二、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的价值
        (一) 直面“网上”:网络语言交往
        (二) 警惕语言交往的霸权:国家语言能力的正确定位与发展
        (三) 语言交往异化的困境:理想状态的缺失与重构
        (四) 文化是语言交往的实践行为
        (五) 价值是语言交往的方向
    三、以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建构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导的内涵及定位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导机制的类型及功能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主导的原则与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情商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本文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情商理论概述与基本性质
        2.1.1 情商的定义
        2.1.2 情商的性质
    2.2 情商理论分析与应用价值
        2.2.1 情绪因素对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意义
        2.2.2 情感因素对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意义
        2.2.3 情商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之处
第三章 问卷分析
    3.1 问卷的设计目的
    3.2 问卷的数据统计
    3.3 问卷的综合分析
第四章 对策分析
    4.1 调动情绪因素基本方法探析
        4.1.1 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鲜活度
        4.1.2 调动情绪体验提高师生融洽度
        4.1.3 运用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参与度
    4.2 激发情感因素基本方法探析
        4.2.1 抓住教材的情感因素做到以需动情
        4.2.2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到以境动情
        4.2.3 展现教师的情感魅力做到以情动情
    4.3 综合运用情商五大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
        4.3.1 善于运用自知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认知
        4.3.2 善于运用移情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感
        4.3.3 善于运用自制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意志
        4.3.4 善于运用自发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信念
        4.3.5 善于运用协作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第三种人(论文提纲范文)

(6)“晚年丁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苦难的历程与“晚年丁玲”
    第一节 丁玲晚年前的苦难历程
    第二节 悲凉而焦虑的晚年开端
    第三节 开始被扭曲的晚年人格
第二章 历史问题的审查及其对丁玲的影响
    第一节 丁玲晚年之前历史问题的四次审查
        一、1940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一次审查
        二、1943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二次审查
        三、1955-1957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三次审查
        四、1975 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四次审查
    第二节 丁玲晚年历史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历史问题主宰下的“晚年丁玲”
第三章 政治维度下的“晚年丁玲”
    第一节 “晚年丁玲”与马恩着作
    第二节 被历史选择的角色:“清污”中的丁玲
    第三节 “政治正确”:丁玲晚年谨言慎行的出访
    第四节 教诲与隔膜:“晚年丁玲”与青年作家
第四章 文学话题与写作实践中的“晚年丁玲”
    第一节 丁玲对《讲话》的实践与维护
    第二节 丁玲关于“创作自由”的言论
    第三节 《杜晚香》的写作对于“晚年丁玲”的复杂意义
第五章 “晚年周扬”与“晚年丁玲”
    第一节 周扬晚年在丁玲历史问题上的性别观念局限
    第二节 周扬与丁玲之间的道歉、忏悔与检讨问题
    第三节 丁玲为自己的晚年形象应负的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7)反馈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1、 国外反馈教学研究
        2、 国内反馈教学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案例分析法
        3、 调查访谈法
二、 反馈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 反馈教学的定义
    (二) 反馈教学的基本原则
        1、 互动原则
        2、 情感原则
        3、 评价原则
        4、 时间原则
    (三) 反馈教学的结构和程序
        1、 结构
        2、 程序
    (四)反馈教学的分类
三、 高中语文反馈教学运用的现状
    (一) 由两则语文教学案例引入探讨
    (二)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高中语文反馈教学现状
四、 反馈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 老师实施反馈教学的方式
        1、 充分利用前置性反馈——课前自主预习法
        2、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反馈的方法
        3、 加强课后反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4、 及时写好教学反馈,提高教学能力
    (二) 学生实施反馈教学方式:学生评课
        1、 直接点评法
        2、 问卷调查法
        3、 个别谈话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赵一曼的生前身后事(论文提纲范文)

剪发愿做女先锋, 黄埔军校一学生
异乡追寻真心爱人, 因病回国宁儿出世
哈尔滨医院策反, 逃出虎穴又陷囹圄
哈市警察厅耐受酷刑, 珠河小北门高歌赴死
碧血英魂赵一曼, 永留遗憾身后事

(9)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思路和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四) 研究的创新点
    (五) 研究方法
二、网络带给中学生思想道德负面影响的现状
    (一) 网络的含义
    (二) 网络不良影响的释义
    (三) 网络不良影响的现状
    (四) 网络带给中学生思想道德负面影响的危害
三、网络带来中学生思想道德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因素
    (二) 学校因素
    (三) 社会因素
    (四) 自身因素
四、预防和减少网络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 加强教育
    (二) 改善管理
    (三) 优化环境
    (四) 开发绿色网络技术软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初中思想政治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的相关问题
        1.2.3 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特色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1.4.1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4.2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时事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时事教育实施现状调查
        2.1.1 学生对时事教育的认识分析
        2.1.2 本地区政治教师对时事教育的认识分析
    2.2 时事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2.2.1 长期以来时事教育不受重视
        2.2.2 近年时事教育开始逐渐备受重视
        2.2.3 时事教育缺少实效教学模式
第三章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实施
    3.1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实施
        3.1.1 时事开讲活动的操作规定
        3.1.2 时事开讲活动的评价要求
    3.2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要求
        3.2.1 选准有效教学切入点
        3.2.2 构筑互动探究的平台
        3.2.3 整合课本与时政教学
        3.2.4 实现课内课外的融合
        3.2.5 搭建纵横联系的桥梁
    3.3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3.3.1 时政选材要讲求时效性原则
        3.3.2 时政选材要讲求针对性原则
        3.3.3 开讲内容考虑讲求知识性原则
        3.3.4 教师坚持及时点评原则
        3.3.5 活动形式坚持多样性原则
        3.3.6 时事评论提倡实践性原则
    3.4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
        3.4.1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课前准备
        3.4.2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的课堂实施
        3.4.3 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第四章 时事开讲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
    4.1 发挥时事开讲教与学的作用
        4.1.1 发挥教师“教”的作用
        4.1.2 发挥学生“学”的作用
    4.2 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4.2.1 争取学校的支持与配合
        4.2.2 建立客观的评价制度
        4.2.3 赢得家长、社会的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获奖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教学论文
致谢
附录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附录二:学生部分时事开讲的成果

四、政治课的“攻心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D]. 石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2]马克思恩格斯语言交往思想研究[D]. 蔡卫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6)
  • [3]我的父亲[J]. 官晓丽. 西藏文学, 2014(03)
  • [4]情商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杜晓梅. 天津大学, 2014(05)
  • [5]第三种人[J]. 晓风. 当代, 2013(04)
  • [6]“晚年丁玲”研究[D]. 李美皆. 苏州大学, 2013(09)
  • [7]反馈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朱林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8]赵一曼的生前身后事[J]. 陈军. 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3(01)
  • [9]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D]. 张尧星.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6)
  • [10]初中思想政治时事开讲教学策略研究[D]. 苏志坚. 广州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政治课上的“心灵攻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