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几何的“切”与“连”

几种几何的“切”与“连”

一、论几种几何体的“切”与“接”(论文文献综述)

袁天舒[1](2020)在《立体几何问题解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体几何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分支,由几何学的教育价值决定了立体几何的地位及作用,在高考中立体几何问题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必考题,分值占比很高。针对数学问题我们常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就是依赖于正确且恰当的解题方法来解决某种数学问题,因此为解决学生对于立体几何问题的“学不懂,解不来,算不出”的现状,笔者针对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我国的几何课程一直保持着欧式几何相对稳定的状态,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我国教育实施了课程改革,对于立体几何的教学进行完善与优化,教材中涉及立体几何的内容发生改变,不仅在内容与知识上扩充,而且在教材编排上也作出改变,立体几何课程将以“空间中平行与垂直以及之间的逻辑关系、向量法的应用”为重点,由此教材中提出来:综合法和向量法。本文以大量文献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背景支撑,查阅国内外有关于立体几何问题解法及教学实践中的策略的主题文献,通过数年以来国内外对立体几何的相关解法及策略的研究现状,以及《课程方案(2017年版)》对于立体几何相关教学改革,采用文献分析法界定立体几何问题解题方法的相关概念,提出研究解题方法的意义,为后续研究做铺垫。本文选取2010-2015年的全国新课标Ⅰ、Ⅱ卷,2016-2019年的全国新课标甲、乙、丙卷,2014-2019年自主命题地区(北京、浙江、江苏)的高考试卷进行全面统计,采取比较、归纳分析法对于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立体几何问题进行分类研究,统计内容涉及:(1)考试大纲;(2)考试中客观题和简答题的常见题型、考点;(3)题型中涉及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4)题干出现的几何模型载体;(5)数学思想和核心素养。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得出:(1)新课标卷中立体几何考查分值均为22分,自主命题省份在14-28分不等;(2)题型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和垂直位置关系、异面角或二面角计算、体积与表面积计算为主。通过高考试卷中典型简答题对综合法和向量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所考查的思想方法、与能力的不同侧重点,最后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在教育实习期间撰写,通过与教师交流、教学实践等方式,依据现有的理论基础和高考试卷中的高频考点,进行教学设计《二面角》,设计中涉及现代信息技术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根据实际问题为情景进行教学。并且针对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利用提出的五个教学策略,对常见的立体几何问题进行分类:(1)三视图;(2)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计算问题中提出三维空间中角度的计算、距离的计算、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因为高考试题具有权威性,将试题分类解决并加以评价,采取综合法和向量法等不同解决方法来解决。

黎夏明[2](2020)在《浅谈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课堂知识,并着重考虑学生们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们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完成学习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在也在不断发展中被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教师所运用,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高中数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数学,对学生们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想学好高中数学的话,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从而让学生们更容易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方法的出现,就帮助很多教师们解决了教学问题。教师们结合数学课堂知识,创设合理的

陈恒曦[3](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球体接切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第12题的解法探究得到启示,对近几年高考题建立解空间几何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模型,归类了多面体与球的切接问题,并给出其解题通法,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魏欣[4](2019)在《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第12题的解法分析及其题型归类》文中指出本文通过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第12题的解法探究得到启示,对近几年高考题建立解空间几何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模型,归类了多面体与球的切接问题,并给出其解题通法,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刘金哲[5](2019)在《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各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众的精神生活水平,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为公众提供一定的精神寄托。本文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使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归纳演绎四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论文旨在提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并总结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本文提出的相关理论拓展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理论的广度和深度,而相关设计策略可以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者提供参考与指导,使其创作出提供丰富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提出问题、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和提出策略。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类型、设计原则和发展现状以及情感体验的概念、层次、描述和特征的理论梳理,提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描述方法和设计原则;第三部分为调研分析,通过实地调研18座国内外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来提出当今城市公共艺术的现存问题,通过306份网络问卷调查公众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满意度和情感需求,并通过对优秀城市公共艺术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方法,为后文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与参考;第四部分为提出策略,以唐纳德·诺曼提出的情感体验三个层次为框架提出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策略,其中本能层次设计策略包括形态塑造、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设计,行为层次设计策略包括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新媒体公共艺术、具有互动娱乐功能的装置公共艺术、传达多感官刺激信息的城市公共艺术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反思层次设计策略包括传承地域文化、蕴含城市记忆和表达人际情感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希望本文提出的设计策略能够对城市公共艺术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发,使其设计出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提升城市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质量,从而提升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为我国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王国华[6](2019)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文中研究表明初中数学科目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架构,需要学生拥有相应的思维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数学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的简要研究,以期给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新思路。

刘妮[7](2019)在《基于分形维数的点云形状属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点云获取技术的快速发展,点云数据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制造业、医疗辅助业、逆向工程等,3D点云数据的配准、识别、存储成为了重要课题。3D点云模型的形状表示是上述应用的重要基础,使用形状属性表示点云形状是表示3D点云模型形状的重要方法。传统点云形状属性多使用欧几里得空间中的度量信息,如:两点间的长度、曲面的主曲率、法向量间的角度等,这些度量信息或是表达的信息量不足、或是计算复杂度高、或是不便使用。分形几何与欧几里得几何不同,它是最为贴近大自然的一门数学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大自然中不规则的、不连续的形状。因而,结合分形几何中分形维数可以描述形状复杂度的特点得出一种描述点云形状的属性。本文首先通过分形几何中相关维数的概念推出适合表达3D几何体形状的两种表达式——局部形状表达式和全局形状表达式;然后,将局部形状表达式应用于特征点提取上,以证明其描述点云局部形状的能力;最后,将全局形状表达应用于3D点云模型检索上,来验证其表达点云全局形状的能力。本文研究分形维数在点云中的形状表示,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分形维数进行重新定义,以适合表达形状。有关分形维数的定义有很多种,大多用于表示具有自相似形状的物体,对于任意几何体的分形维数表达相对较少。通过分析相关维数的概念,来进一步推导出相似性维数以及形状相似性参量的表达。通过一系列简单几何体实验,分析并得到了两种表达的几何意义以及性质,发现并解决了尺度敏感的问题。(2)将基于分形维数的局部形状表达(相似性维数)应用于特征点提取上,并在点云上定义相似性维数中各参量的几何意义。首先,通过K最近邻算法获取点云数据中各个点的K近邻点集S。其次,计算点集S组成的面积、体积、半径。最后,将各参量缩放处理后,代入相似性维数的表达式中。经过实验验证,相似性维数具有表达点云形状的能力;并且与传统算法比,相似性维数中的体维数可以抽取到较为完整的模型特征点。(3)将基于分形维数的全局形状表达(形状相似性参量)应用于3D模型检索上。基于相似性维数的局部表达计算得到的面积参量来表达全局特征具有局限性,因而,引入Alpha Shapes算法,得出四种不同的形状相似性参量计算方法。首先获取点云中每个点的K近邻点集S;然后,分别通过Alpha Shapes算法和局部形状表达中定义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四种不同的参量;最后,经过缩放处理,代入四种不同的形状相似性参量表达式中。实验结果表明,形状相似性参量具有表达两种点云模型形状相似的能力;与RAH算法相比,检索性能相近,具有更稳定的检索结果,且运行效率更高。

吴娟[8](2019)在《在图形教学中推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建构》文中提出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版块之一,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加强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意识。

周培[9](2019)在《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处在地震频发的地震带上,供水管道埋设在地下,当地震发生后,无法立刻了解到管道的损坏情况,从而对管道的维修造成困难。因此研究管道在地震作用和土-管-水耦合作用下的伤损形成,对管道的伤损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考虑地震作用和土-管-水耦合作用,对管道进行全面的受力分析。应用ADINA建立埋地供水承插管、直管、弯管的计算模型,分析管道的应力应变情况,根据管材的材料特性,基于应力应变判断管道伤损形成情况并分析伤损处应力应变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根据地震作用理论、管土作用理论和流-固耦合理论建立埋地供水管道理论计算模型,提出管道轴向位移、轴向拉伸应力、轴向弯曲应力和环向应力计算公式。通过比较轴向位移和允许位移,组合应力与屈服强度,提出管道的伤损判定准则。2、利用ADINA建立地震激励下埋地承插管模型,计算不同管径、埋深、烈度下,承插管轴向位移。发现承插管道的伤损位置首先出现在接头处。管道轴向位移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减小,几种常见管径均发生了伤损;管道轴向位移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埋深达到1.8m后,管道轴向位移处于允许位移范围内,认为管道处于完好状态;管道轴向位移随着烈度的增加显着增大,只有当烈度为6度时,承插管处于完好状态,当烈度为8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3g)时,管道发生破坏。3、利用ADINA建立地震激励下埋地供水直管模型,计算不同管径、埋深、烈度下,直管段组合应力。发现直管伤损位置主要在出口端。管道产生伤损的时间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径为DN500时,管道未发生伤损;伤损时间随着埋地的增大而增大,当埋深达到1.8m后,管道处于完好状态;伤损时间随着烈度的增加而减小,只有当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时,管道处于完好状态。4、利用ADINA建立地震激励下埋地弯管模型,计算不同管径、埋深、烈度下,弯管的组合应力。发现弯管的伤损位置主要在弯头部分。弯管的伤损时间随着管径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径为DN300、DN350时,弯管发生破坏;伤损时间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埋深达到1.8m后,弯管处于完好状态;当烈度达到7度后,弯管均迅速发生伤损然后破坏。5、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承插管、直管和弯管伤损情况,发现当管径达到DN500后,管道的一般不易发生破坏,管道在伤损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当埋深达到1.8m后,管道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说明埋深对于深埋管道的伤损形成影响细微;管道对地震的反应剧烈,大多数管道在强地震作用下都易发生伤损破坏。6、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利用ADINA软件分别计算了两地区承插管道轴向位移和直管道组合应力,通过伤损判定准则判断管道伤损形成,发现计算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从而验证了伤损判定准则的可行性。

李珍菁[10](2019)在《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以庐山旅游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其各地的山川河流风貌各异,风俗文化截然不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导向标识系统作为一个旅游景区必不可少的载体,时刻肩负着服务游客的使命,人们往往通过旅游景区的导向标识来获取信息。因此,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也应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进步创新,如何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游客准确的找到目的地,营造一个简单又快捷的旅游环境,这是旅游景区应该重视并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国际化景区导向标识系统,不仅要具备本身的功能性,还能让旅客感受到当地的独特文化魅力,满足当代的审美要求,这也是传播中国文化、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载体之一。本文首先论述研究的目的、背景及现状,通过方法及意义让大家了解导向标识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对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进行概述,再结合庐山的地域文化,分析现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存在的不足,充分了解其设计风格。最后通过对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的探讨和总结,设计出一套全新的、符合其地域文化的导向标识系统,从而完成从研究到实践的过程。

二、论几种几何体的“切”与“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几种几何体的“切”与“接”(论文提纲范文)

(1)立体几何问题解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高考中立体几何问题分析
    一、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
        (一)加强“长方体”载体的作用
        (二)重视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以人为本
        (三)增加“*几何学的发展”,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三、试题考查内容统计与分析
        (一)题型分析
        (二)知识点分析
        (三)模型载体分析
        (四)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分析
第三章 立体几何的解题方法
    一、立体几何的知识体系
    二、概念界定
        (一)综合法
        (二)向量法
    三、解题方法的比较分析
        (一)例题分析
        (二)两种方法优缺点对比
第四章 案例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二、常见的教学问题
        (一)脱离教材,忽视基础
        (二)逻辑推理错误
        (三)公式不能学以致用
        (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三、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二)应用数学模型,回归教材本质
        (三)采取信息媒介,生动几何教学
        (四)强化空间概念,培养作图能力
        (五)提高运算能力,紧抓向量方法
    四、题型分类及解题策略
        (一)三视图
        (二)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三)立体几何中的计算问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浅谈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游戏情境的创设
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
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
教具模型情境创设
实践形式情境创设

(5)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公共艺术与情感体验的理论研究
    2.1 城市公共艺术的理论概述
        2.1.1 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
        2.1.2 城市公共艺术的类型
        2.1.3 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原则
        2.1.4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2.2 情感体验的理论概述
        2.2.1 情感体验的概念
        2.2.2 情感体验的层次
        2.2.3 情感体验的描述
        2.2.4 情感体验的特征
    2.3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
        2.3.1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的概念
        2.3.2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的描述方法
        2.3.3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调研与分析
    3.1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实地调研
        3.1.1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研目的、对象与计划
        3.1.2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研现状与问题
    3.2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问卷调查
        3.2.1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查问卷设计
        3.2.2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案例分析
        3.3.1 本能层面的情绪体验设计
        3.3.2 行为层面的感觉体验设计
        3.3.3 反思层面的情感体验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4.1 基于本能层次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1.1 城市公共艺术的形态塑造设计
        4.1.2 城市公共艺术的色彩搭配设计
        4.1.3 城市公共艺术的材质选择设计
    4.2 基于行为层次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2.1 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新媒体公共艺术设计
        4.2.2 具有互动娱乐功能的装置公共艺术设计
        4.2.3 传达多感官刺激信息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设计
    4.3 基于反思层次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3.1 传承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3.2 蕴含城市记忆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3.3 表现人际情感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内外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调研现状表
附录2 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满意度与需求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现状
    1.1 情境创设并没有普及到数学课堂中去
    1.2 单一的情境创设缺乏吸引力
2 初中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教师没有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
    2.2 教师缺乏应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3 学生参与度太低
3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
    3.1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2 联系数学趣闻,让学生获得共鸣
4 小结

(7)基于分形维数的点云形状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形状表达研究现状
        1.2.2 基于分形维数的形状表达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重定义分形维数
    2.1 相关维数的重定义
        2.1.1 相关维数
        2.1.2 重定义
        2.1.3 边界问题
        2.1.4 尺度问题
        2.1.5 简单几何体实验
    2.2 相似性维数的重定义
        2.2.1 相似性维数
        2.2.2 重定义
        2.2.3 尺度问题
        2.2.4 基础形状实验
        2.2.5 椭球几何体实验
        2.2.6 与曲率的相关性实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点云的局部形状表达
    3.1 传统方法
        3.1.1 曲率
        3.1.2 协方差矩阵
        3.1.3 传统方法与分形维数比较
    3.2 方法概述
    3.3 K近邻的计算
    3.4 面积的计算
    3.5 体积的计算
    3.6 ri的计算
    3.7 点云中的相似性维数分析
        3.7.1 公式剖析
        3.7.2 点云维数特点分析
    3.8 实验结果与分析
        3.8.1 相似性维数
        3.8.2 与传统属性相比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点云的全局形状表达
    4.1 传统方法
    4.2 方法概述
        4.2.1 查询方法概述
        4.2.2 Alpha Shapes算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评价标准
        4.3.2 RAH算法
        4.3.3 实验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8)在图形教学中推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赋予开放的空间, 拓展学生的想象
二、提供实践的机会, 强化学生的模型
三、引发动态的思考, 提供建构的平台

(9)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供水管道受地震破坏情况的调查研究
        1.2.2 地震对管道作用模型研究及模型参数的研究
        1.2.3 管道伤损形成机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伤损形成原因及判定准则
    2.1 埋地供水管道的震害影响
        2.1.1 埋管道的震害
        2.1.2 埋地供水管道的伤损模式及原因
        2.1.3 管道伤损的影响因素
    2.2 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反应分析
        2.2.1 地震作用下管道轴向拉伸应力和轴向弯曲应力计算
        2.2.2 流-固耦合作用下管道应力分析
        2.2.3 埋地供水管道土-管-水耦合作用下受力分析
    2.3 管道伤损形成过程
    2.4 管道伤损判定准则
        2.4.1 承插管伤损判定
        2.4.2 直管、弯管伤损判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有限元建模
    3.1 ADINA软件介绍
    3.2 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模型建立
        3.2.1 埋地供水直管模型的建立
        3.2.2 埋地供水弯管模型的建立
        3.2.3 埋地供水承插管模型的建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DINA的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
    4.1 承插管伤损形成影响参数分析
        4.1.1 管径对轴向位移的影响
        4.1.2 埋深对轴向位移影响
        4.1.3 烈度对轴向位移的影响
    4.2 直管伤损形成影响参数分析
        4.2.1 管径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4.2.2 埋深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4.2.3 烈度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4.3 弯管伤损形成影响参数分析
        4.3.1 管径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4.3.2 埋深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4.3.3 烈度对组合应力的影响
    4.4 三种管道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
    5.1 工程案例一情况分析
    5.2 工程案例二情况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成果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以庐山旅游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实地调研
        1.5.2 文献研究学习法
        1.5.3 对比分析法
        1.5.4 分析归纳法
    1.6 研究价值
第二章 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概述
    2.1 旅游景区的概述
        2.1.1 旅游景区的概念
        2.1.2 旅游景区的分类
    2.2 导向标识系统的概念
        2.2.1 导向标识系统的概念
        2.2.2 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3 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的功能及特征
        2.3.1 功能
        2.3.2 特征
    2.4 地域文化对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影响
第三章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庐山地域特色
    3.2 庐山旅游文化的构成
        3.2.1 艺术文化
        3.2.2 宗教文化
        3.2.3 教育文化
        3.2.4 建筑文化
        3.2.5 政治文化
    3.3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风格与特色
    3.4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现状的调查
        3.4.1 调查的方法及内容
        3.4.2 庐山景区与其他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异同
        3.4.3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4.4 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第四章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在设计中的风格及元素分析
    4.1 庐山文化在设计中的风格体现
    4.2 庐山景区地域文化元素的分析
        4.2.1 自然风貌元素
        4.2.2 中国传统元素
    4.3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要素
        4.3.1 图形
        4.3.2 文字
        4.3.3 色彩
        4.3.4 造型设计
        4.3.5 材料选择
第五章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再设计的具体实施
    5.1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再设计的设计原则
    5.2 庐山景区导向标识系统再设计的设计过程
        5.2.1 设计准备阶段
        5.2.2 设计进行阶段
        5.2.3 设计完善阶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论几种几何体的“切”与“接”(论文参考文献)

  • [1]立体几何问题解法研究[D]. 袁天舒.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浅谈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黎夏明. 科普童话, 2020(11)
  • [3]基于核心素养的球体接切问题探究[J]. 陈恒曦.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0(02)
  • [4]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第12题的解法分析及其题型归类[J]. 魏欣.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 2019(23)
  • [5]基于情感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D]. 刘金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J]. 王国华.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4)
  • [7]基于分形维数的点云形状属性研究[D]. 刘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在图形教学中推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建构[J]. 吴娟. 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9(05)
  • [9]地震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伤损形成研究[D]. 周培.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以庐山旅游景区为例[D]. 李珍菁.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几种几何的“切”与“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