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在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公路交通在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一、公路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作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筱欣,付思政[1](2021)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交通设施的完善度与区域经济协调、有序、良性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构建交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交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交通建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第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经济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度偏低,协调作用不强;第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交通-经济发展不平衡,"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特征较为明显。促进二者协同发展需要在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规划质量,合作推进圈内城市间交通建设,促进圈内城市产业错位发展,改善"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现象等方面加大力度。

重庆市人民政府[2](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渝府发[2021]3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9日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目录

周亮宇,张勃,唐伯明,齐宏娇,吴鹏[3](2021)在《基于多尺度sDNA模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ArcGIS平台和Geoda空间计量软件,综合运用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道路度量值加权核密度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显着差异性,在全局尺度上呈现"一轴三带"、局部尺度上呈现"两核心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公路交通网络的sDNA度量值在各尺度下皆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各类聚类区规模仅随搜索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区域可理解度整体水平较高,但区域内部可理解度差异较大,区域内公路交通网络有待进一步衔接与优化.本研究旨在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空间网络组织的健康发展,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四川省人民政府[4](2021)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川府发[2021]26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现将《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0月26日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行官作用,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沈娜[5](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认为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范晓鹏[6](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王琦[7](2021)在《陆路交通视角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结构与交通网络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呈秋[8](2021)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二元体制不断破除,城乡要素互动更加密切,城乡关系发展正在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由于资源要素的高度集聚、创新创造能力强、发展环境优越正在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10月16日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成都和重庆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试验区,亟需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发展、功能互补的运行机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打破成渝地区既有行政分割,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增强城乡互动和有机联系,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梳理了城乡融合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现实基础。然后,本文从城乡要素融合、城乡产业融合、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城乡生活融合、城乡环境融合五个维度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IEM)和变异系数法(CVM)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1-2018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在2011-2018年期间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长期趋势显着。两中心成都市和重庆主城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并稳居前两位,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地级市及区县城乡融合的空间差异明显。城乡发展呈现高度融合的地区一直是重庆主城和成都市;中高度城乡融合地区多位于川北、川南、达万城镇密集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大多数集中在重庆主城和成都市两个城市连线的中间地带或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边缘地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波动较小,城乡融合发展较为稳定。第二,城乡产业融合、城乡生活融合、城乡公共服务融合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城乡要素融合、城乡环境融合成为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第三,城市开发强度的增加对整体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溢出效应比直接效应更明显;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本地和整体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高级化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但对邻近区域会产生负向影响;金融发展对本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城市政策偏向对周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创建城乡要素互动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第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优化成渝地区产业结构,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四,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新型城市化带动乡村振兴。

唐懿[9](2021)在《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作为国际生产力体系与区域分工的重要空间组织,城市群内部分布了众多单体城市。这些城市通过经济、资源要素的流动产生了复杂的联系。由于城市的产业分工、资源禀赋差异使得城市间的联系形成了竞争或合作关系。然而,目前少有文献对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定量的测度研究。同时由于城际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联系对于城市自身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城际关系的研究分析城际关系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对于强化城市发展,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较大的实践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0-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与七个区域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基于竞合的视角运用考虑空间横向和纵向联系的Dendrinos-Sonis模型测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间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构建了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城际间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对城市自身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城市发展质量为切入点,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研究时期内处于中心化的发展态势,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活跃的竞争,但同时更趋向于同化状态。初步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成都、重庆两核心城市中心化发展,区域城市间的竞合关系态势复杂,此消彼长但整体趋于同化发展状态。2.基于Dendrinos-Sonis模型分别以重庆与成都构建模型测度城际关系,测度结果表明由于重庆与成具备极高的地区经济势对外更多表现为辐射效应,在竞合关系态势上与其余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竞合关系表现并不明显,其余中心城市在以成都市作为标准城市下宜宾、泸州、南充、黔江对外与其余中心城市主要表现为合作关系,绵阳、乐山与其余中心城市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而万州的竞合关系由于在空间距离上远离其余的区域中心城市,因此对外表现稍微薄弱。在以重庆市作为标准下的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在与其余的城市形成较强的领先优势的状况下,表现出更强的辐射效应,因此对其余城市并未表现出较显着的对等的竞合关系。万州表现了与成都、绵阳、泸州的合作关系;绵阳、黔江对外与其余中心城市表现为竞争关系;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分别与其余的中心城市表现出较好的合作协同关系;但整体趋势表现为合作协同关系。基于两次模型的测度结果,可以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存在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但总体呈现出合作趋势。3.实证分析城际间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回归分析发现研究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城市发展有促进作用,表明成渝地区的竞争处于适度的程度,一定程度范围内的竞争对于城市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马强[10](2021)在《环渤海地区城市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其经济联系强度分析》文中认为环渤海地区作为北方最具有经济实力的城市群体,虽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早已实施,但城市群体基数毕竟较小,辐射范围有限。在收集相关城市可达性与城市经济联系文献的前提下,本文以环渤海地区4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年和2017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及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并结合GIS技术的网络分析功能,测算环渤海地区陆路可达性的时空变化和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同时测算跨海通道建立后对其影响。结果显示:(1)在2007年到2017年,环渤海区域内各节点城市可达性呈现出以京津冀核心城市及鲁西德州济南城市为中心,逐渐向外围扩散的趋势,并且各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环渤海地区外围可达性提升程度要优于核心区的提升程度,同时呈现出一定的道路指向性。辽宁省可达性提升程度尤明显,尤其是大连市和丹东市可达性提升程度要大于环渤海其余地区的提升程度。这要得益于辽宁省的道路的升级和发展,比如高速铁路的通车,铁路、高速公路等道路的提速和不断建设完善。(2)环渤海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不均匀。随着交通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环渤海地区内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经济联系强度值最高值的城市更为集中,并且联系强度呈爆炸式增长。(3)环渤海区域的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呈现出三个等级发展态势,并且呈现出逐年上涨趋势。(4)在修建跨海通道后,部分城市的可达性值和经济联系强度发生变化。大连市、威海市和烟台市在修建了跨海通道后,城市的可达性提升,大连、烟台和青岛这些城市由原来的陆路端点,变为陆路中间的一个节点。增强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在区域中的重要性,也增强了大连、青岛和烟台的通达性以及区位优势。(5)经济联系强度、对外经济联系总量与可达性大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通过叠加分析可以得出,处于核心地带的城市,可达性水平较高的城市,其经济联系强度大,对外经济联系总量也大,变化趋势协调,而处于边缘地带的城市,可达性水平与经济联系强度,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的关联性稍弱于核心城市区。

二、公路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作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
    (二)研究方法
        1.极差标准化方法
        2.主成分分析法
        3.线性加权法
        4.耦合协调度模型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
        1.指标选取与权重赋值
        2.数据来源与说明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综合水平分析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分析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经济耦合协调度动态变化分析
    (五)蓉渝与京沪穗对比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完善区域交通体系。
    第二,找准着力点,提升经济圈交通的协调性。
    第三,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整体水平。

(3)基于多尺度sDNA模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道路度量值加权核密度
    1.2 空间设计网络分析
        1) 搜索半径(R)
        2) 度量方式
    1.3 空间自相关法
2 公路交通网络空间特征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2.2.1 全局尺度上呈现“一轴三带”的公路交通网络结构
        2.2.2 局部尺度上呈现“两核心多节点”公路交通网络结构
        2.2.3 不同尺度下公路交通网络结构具有显着差异性
3 公路交通网络空间关联性判别
    3.1 公路交通网络全局自相关评价
    3.2 公路交通网络局部自相关评价
    3.3 公路交通网络空间协同评价
4 结论与启示

(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前言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二)问题短板
    二、形势要求
        (一)阶段性特征
        (二)方向路径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夯实重大战略交通支撑
        (一)支撑全域开放发展
        (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支撑“一干多支”战略实施
        (四)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
        (五)推动交通强省建设
    五、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一)建设发达的快速网
        (二)建设完善的干线网
        (三)建设广泛的基础网
    六、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一)共建国际性枢纽集群
        (二)完善枢纽城市布局
        (三)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发展
        (四)优化城市内外交通衔接
    七、打造人民满意出行系统
        (一)优化出行服务网络
        (二)提升客运服务品质
    八、完善经济高效货运系统
        (一)优化货运服务网络
        (二)推进货运降本增效
    九、推动智慧创新赋能交通
        (一)发展智慧交通
        (二)提升创新能力
    十、促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一)推动节能降碳
        (二)加强生态保护
        (三)强化污染治理
    十一、提升交通安全应急能力
        (一)提升交通本质安全
        (二)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三)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十二、发展交通产业和新经济
        (一)做强交通产业企业
        (二)培育枢纽廊道经济
        (三)深化交通旅游融合
    十三、健全行业现代治理体系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二)强化基础设施管养
        (三)推进法治交通建设
        (四)优化行业营商环境
        (五)加强交通文化建设
    十四、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现状
        1.环境质量状况
        2.生态环境敏感目标
        (二)环境影响分析
        1.规划生态影响分析
        2.环境影响分析
        (三)承载力分析
        (四)协调性、一致性分析
        (五)环境合理性分析
        (六)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七)评价结论
    十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科学组织实施
        (三)强化资金保障
        (四)强化要素保障

(5)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五)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重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重难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城乡融合概念界定
    2.2 城乡融合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
        2.2.2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
        2.2.3 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结构性理论
        2.2.4 麦基的“Desakota”理论
        2.2.5 道格拉斯的区域网络模型
第3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3.1 地理位置及研究范围
    3.2 经济发展现状
        3.2.1 经济发展水平
        3.2.2 产业结构现状
    3.3 城乡发展现状
        3.3.1 城乡要素基础
        3.3.2 城乡结构现状
    3.4 公共服务现状
        3.4.1 医疗教育发展状况
        3.4.2 基础设施现状
    3.5 生态环境现状
第4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评价
    4.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4.2 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改进熵值法
        4.2.2 变异系数法
        4.2.3 数据来源
    4.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价与分析
        4.3.1 整体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变化
        4.3.2 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指数变化
        4.3.3 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分类指数变化
第5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说明
        5.1.1 空间计量模型
        5.1.2 空间权重矩阵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计量模型检验与选择
        5.3.3 回归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创建城乡要素互动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
        6.2.2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6.2.3 优化成渝地区产业结构,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2.4 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新型城市化带动乡村振兴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9)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文献综述
    2.2 研究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发展质量的测度与分析
    3.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况与研究范围
    3.2 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实证测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际关系的判定与测度
    4.1 城际关系的判定说明
    4.2 测度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际竞合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1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10)环渤海地区城市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其经济联系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区域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可达性的研究进展
        1.3.2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进展
    1.4 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分析方法
        1.4.3 研究路线框架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可达性
        2.1.2 城市经济联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核心-边缘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中心地理论
        2.2.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最短通行时间的计算
        2.3.2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2.3.3 引力模型
    2.4 数据来源和处理
        2.4.1 陆路可达性数据来源和处理
        2.4.2 经济联系数据来源和处理
3 环渤海地区城市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分析
    3.1 环渤海地区路网空间格局演化
    3.2 环渤海地区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
        3.2.1 2007 年城市可达性的时间和空间格局
        3.2.2 2017 年城市可达性的时间和空间格局
        3.2.3 两年可达性水平对比分析
4 环渤海地区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时空演化分析
    4.1 环渤海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变化趋势
        4.1.1 两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4.1.2 两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分析
    4.2 环渤海地区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的变化
5 跨海通道建设后前后城市经济联系与可达性变化
    5.1 跨海通道建设前后可达性水平的变化
    5.2 跨海通道建立前后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变化
        5.2.1 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5.2.2 对外经济联系总量的变化
    5.3 环渤海地区城市陆路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空间的叠加分析
        5.3.1 可达性与城市经济联系叠加分析
        5.3.2 可达性与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叠加分析
6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公路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作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王筱欣,付思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12)
  • [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23)
  • [3]基于多尺度sDNA模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空间特征研究[J]. 周亮宇,张勃,唐伯明,齐宏娇,吴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2)
  • [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J].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5]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陆路交通视角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结构与交通网络特征研究[D]. 王琦.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呈秋.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9]城市群内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为例[D]. 唐懿.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10]环渤海地区城市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其经济联系强度分析[D]. 马强.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公路交通在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