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农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

论新时期农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

一、论新时期农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认为

李兴国[2](2020)在《新时期农业对外合作立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对外合作是新时期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经贸议题,法治是确保农业对外合作稳步推进的长效可靠机制,健全的法制对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农业对外合作治理体系、推进农业对外合作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农业对外合作可适用的国内相关立法不够完善。为此,应按照先行政法规后人大法律的渐进式立法路径,遵循新发展理念、投资便利化、适度扶持、产业安全等立法原则,适时出台一部系统明晰的农业对外合作专门性法规,对农业对外合作中的合作主体、合作形式、政策性扶持举措、便利化监管机制、法律责任等关键内容做出规制界定。

王倩[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垦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发展道路的“先行者”,在中国农业建设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农业建设贡献巨大。基于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在改革全面深化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其中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本文从这一逻辑主线出发,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法、依据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分阶段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改革开放以前(1945-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集体化”和“机械化”初步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揭开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序幕。改革初探阶段(1979-1995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加强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深化阶段(1996-2012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中央领导围绕“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教兴农”,立足垦区农业实现第一次飞跃后的新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3-至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规模化”与“科技兴农”为重点领导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开创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历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下,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基于对历史的梳理得出现实启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加强党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坚守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相比于既往研究,本文着重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中国共产党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的逻辑主线出发,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实践的内容。

王晓[4](2020)在《人地关系视角下华北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研究 ——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组织方式面临转型,与之相伴的是乡村生产生活空间面临加速重构。选择适宜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引导乡村空间有序重构,亟需各个领域通力合作提出方案,并开展落实工作。城乡规划学作为研究空间与功能关系的学科,对乡村空间重构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乡村空间的活动主体是“人”,活动对象是“地”,“人”、“地”是形成乡村空间的两大主体,乡村空间是“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物化结果。因此,以人地关系的视角研究乡村空间重构更具有直接针对性,从本质层面上为乡村空间的重构提出规划策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索华北平原地区适宜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适度规模,构建新时期乡村地区人地关系体系,并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为例,开展乡村空间重构规划和布局。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研判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实证分析华北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方式、运营模式,探索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及以农业企业为主的二三产业价值链延伸与增值的趋势。第二,阅读关于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和牲畜养殖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文献,综合对比,提出以家庭劳动力最大投入、综合技术效率最优分别作为适度规模下限和上限,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为70-126亩,牲畜养殖型家庭农场为500-999头生猪的适度规模区间。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极限劳动生产率检验种植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最小值和最大值,验证其合理性。第三,从人地规模关系、职能关系和空间关系三个方面构建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体系。人地规模关系,生态循环农业导向下,种植型家庭农场的种植规模为70-126亩/户,养殖型家庭农场的养殖规模为500-999头/户,种、养家庭农场数量的比例为2.2:1,村民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取55-70m2/人,外来生产服务人员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取30-50m2/人;人地职能关系,根据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职能等级,将生产生活单元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共三级单元,对应的服务半径分别为不大于2.5km、2.5-4.0km、4.0-8.0km;人地空间关系,根据人地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对人地进行空间规划布局。基于综合承载力法,构建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评价模型,探讨华北平原地区乡村资源和经济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作用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作用,为乡村空间重构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第四,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作为乡村空间重构的实证案例。基于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体系,通过ArcGIS缓冲区分析和创建泰森多边形,并综合考虑实际影响因素,完成平原县乡村空间重构规划布局。对乡村重构前、后人地关系基于人地关系评价模型分别评价,评价结果为:当前平原县的人地关系极度紧张,重构后的人地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总的来说,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构建了乡村空间重构的理论支撑体系,并进行了实例论证,可为同类型的乡村地区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陈思菁[5](2019)在《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临近,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急需解决,如农产品供给的提质、精准扶贫、农民收入渠道拓宽、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现阶段这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问题更多的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领域,因此,政策性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从农业政策性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入手,并结合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进一步阐释。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促进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正向作用,即便是面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依然适合。其次,通过实证分析了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对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在支持粮食收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脱贫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成效显着,并形成了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做法和特色,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河南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业务覆盖范围不够、支持保障政策不完善、金融产品创新不够、信贷风险加大、信贷业务人员信贷投放趋于保守的现象。最后,针对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拓展农发行业务经营范围、加强产品创新、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及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

史彰民[6](2019)在《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短板与补偿机制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体系内,我国农村地区因生产方式落后和产业结构单一,使得生产力与生产水平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脱贫与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任何短板或者盲区都将影响上述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鉴于此,文章从多个层面给出相对应的补偿机制,希望借此为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田野[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一成就的根基在乡村,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开展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过程为我们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重要基础,并且乡村发展也成为我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过程进行反思,可以使我们更加明晰这段历史进程的发展变迁,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理性、科学的对待乡村治理问题,从而为我们未来的乡村建设提供思路。本研究通过扣住权力的运作过程来回顾与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进程,通过构建“蓝图—施工—修缮”的工程框架来分析“中央—地方—农村”的权力运行过程,分阶段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进程。从1978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初兴时期。从蓝图看,我们建立起了“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这一格局奠定了改革开放40年乡村治理的基本蓝图。从施工看,这一时期的治理任务有征收税费、计划生育工作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等,施工者主要由乡镇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构成,施工过程就体现在这几大主体之间权力的相互作用。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农业发展问题、两委矛盾问题、乡村矛盾问题、干群矛盾问题、宗族问题和乡村伦理危机问题。从1990年到2002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困境时期。从蓝图看,中央政府在1990年组织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旨在通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来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一会议规划了 90年代乡村治理工程的蓝图。从施工看,这一阶段的治理任务依然是征收税费、完成计划生育指标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此外,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维稳工作成为乡村治理新的也是突出的任务。这一阶段的施工者依然是乡镇政府、村干部与普通村民,在村干部群体中,“两委合一、交叉任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尽管这一阶段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但是乡村治理却矛盾频出,“三农”问题逐渐引起中央和社会的关注,学者将之概括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2002年到2012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调整时期。从蓝图看,中央政府在新世纪伊始就进行了农业税费改革并最终取消了农业税,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这一调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蓝图。从施工看,土地管理、维稳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依然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此外,申请和实施项目、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这一阶段的施工者除了乡镇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外,县级政府和帮扶人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在项目制下,存在资源不合理使用和资源俘获问题;在农业发展上,依然存在政策滞后问题,并且还面临严峻的耕地面积下降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乡村伦理危机进一步演进。从2012年到2018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加速时期。从蓝图看,十八大后,我们国家开始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在政策理论与实践经验积累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当前和今后的乡村建设规划了宏伟蓝图。从施工看,土地管理、精准扶贫、环境治理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施工者除了县乡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外,帮扶人员数量在增加,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存在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的双重矛盾,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大形势下,农民增收也开始放缓。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普遍的形式主义问题,驻村工作队也面临资源能力有限、乡村排斥等帮扶困境,村级组织建设面临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生态与社会问题依然困扰着乡村发展。四十年来,乡村地区不仅为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巨大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同时乡村地区本身的现代化进程,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也成为我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这种成就,与我们在设计乡村治理蓝图上坚持中央政策与地方经验、工业与农业、区域与整体发展、城市与乡村几个方面的互相协调,在施工上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对乡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发动体制内外人力资源对乡村发展进行帮扶,在问题反馈与修缮上不断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审查与考核,为施工者畅通反馈渠道,坚持“小修小补”与“大刀阔斧”并行等等分不开。当然,在这些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未来的乡村治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从蓝图、施工、修缮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完善。

向鑫[8](2019)在《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益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协调作为现代政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既是巩固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和社会风险加剧,如何正确处理好不同阶层成员的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都有满意的获得感,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遇到的现实挑战。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从深层次分析来看,可理解为利益问题。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促使2020年我国现行贫困线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民心基础和执政道义。利益协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中心”、利益共享和公平正义的原则,通过把握主体要素(谁来协调)、客体要素(协调谁)、价值要素(为何协调)、环境要素(在哪协调)和过程要素(如何协调)之间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利益协调内在的对立统一性,从分析、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利益协调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协调观中为新时代的利益协调提供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是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以及积极吸收、辩证借鉴国际减贫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时代实践。以利益协调为切入点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战略,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经验,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利益协调先后经历了(1978年——1985年)以体制改革推动的大规模扶贫救济阶段、(1986年——1993年)以区域瞄准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年——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专项推进的扶贫攻坚阶段、(2000年——2011年)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2012年——2020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阶段,取得了世界性成就,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脱贫攻坚与利益协调的全球贫困治理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采取了多种协调手段,正确处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积累了利益协调相关经验。当前,我们还面临主体因素(党作为利益协调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制衡主义、贫困户对扶贫的心理依赖)、价值因素(“零和博弈”思维、权益共谋心理、利益扩张心理、传统私德观、乡村公共精神削弱)、环境因素(利益协调与农村社会、政治格局融合难)、过程因素(贫困群体利益诉求表达低效、党员干部利益协调方式不当、利益协调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等现实挑战,制约着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有序推进。如何改进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扶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实现利益协调的全面领导,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利益协调的合力效应;建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问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监督机制,促进利益协调方式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促进党的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利益协调的实效性;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化运行机制,促进利益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李如潇[9](2019)在《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户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户自主经营制度下,农户重新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由于消除了监督成本而迸发出比其他形式更高的制度效率,极大的调动了个体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我国农业产出水平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后遗症”。具体表现为:第一,小规模的家庭分散经营,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第二,小块田地分散经营,阻碍农业机械化推广,不利于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第三,农地产权确权不明,缺乏土地自由处置权,限制农民自由择业;第四,分散的小农经营无法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交易成本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性,难以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深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户自主经营制度的制度效率日益递减,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困难重重。因此,通过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与变革,采用商品化、工业化的发展理念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在于“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然而在由“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这一传统单一的农业经营制度向新时期农业经营制度进一步创新的变迁过程中,由于旧制度的自我强化、转换成本的壁垒效应、利益相关方的非合作博弈以及非正式制度层面的阻滞等因素影响,其变迁过程体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与市场化的改革理念难以得到有效推行。为降低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本研究结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对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创新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探究路径依赖的形成机理,构建起较为系统的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效率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应采取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承包地产权制度改革,强化政府在农村基本工作以及转变思想观念、克服意识黏性等具体措施,积极探索超越新时期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相关对策建议,以尽快实现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创新驱动发展及农村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本研究共包括八章内容,其主要内容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其次,对关于农业经营制度与路径依赖的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再次,介绍了本研究的具体思路、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对涉及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问题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产权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路径依赖理论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形成过程。第3章,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历程、动因与路径依赖。本章首先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回顾,总结性的将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过程划分为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人民公社化时期高度集中统一的农业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户自主经营制度以及新时期农业经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四个具体阶段。随后,在总结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根据西方经济学的“需求-供给”分析模型对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动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在分析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历程的具体特征与变迁动因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初始形成与自我强化。第4章,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影响因素。本章主要是对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形成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从制度变迁的成本壁垒、利益相关方非合作博弈、互补制度变迁困境的黏性阻滞以及非正式制度因素的约束效应四方面的共同作用详细剖解了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形成机理。第5章,基于路径依赖的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效率评价与实证分析。本章主要是对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效率评价体系模型,利益数据包络(DEA)分析算法对四个阶段的农业经营制度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路径依赖是影响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效率的根源所在。其次,借助专家咨询法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对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对信息解释量较大的几个主成分进行重点剖析。第6章,典型国家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历程与经验借鉴。本章主要介绍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典型国家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并对其变迁过程与效果进行述评,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研究分析,提出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第7章,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超越路径依赖的相关对策建议。本章首先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之后在前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政府职能、利益主体等不同角度提出具有时效性与可操作性的相关对策建议。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相关问题做出研究展望。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方法创新。将经济学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采取计量分析法,综合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前景理论、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基础,以路径依赖为前提约束条件,借助专家咨询法量化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形成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拟合综合评价函数方程。第二,研究选题与分析视角创新。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学者重视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与发挥作用,并且对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理论研究大多停留于描述性分析阶段,缺乏一个能够精确度量数理模型,这使得理论结果不能得到验证,损害了理论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充分利用“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的理论指导,创新性的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历程进行深入分析,借助以路径依赖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分析影响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成分因子,实现路径依赖与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之间的计量模型构建,力图揭示出路径依赖在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的具体发生机理与形成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力求提出具有时效性的实现路径依赖超越的对策建议,不仅旨在全面提高农业经营制度实施的效率水平,还要以完成农业供给侧改革任务为导向,实现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创新驱动发展及农村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第三,研究观点创新。通过文章的量化模型与数据规律分析后,根据不同阶段农业经济效益曲线走势总结出每个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的运行均伴随着路径依赖阻滞现象的存在,结合路径依赖所建立起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农地产权制度、沉淀成本、政府把控性、价值观念以及禀赋效应是形成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重要影响因子。

王通[10](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二、论新时期农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新时期农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期农业对外合作立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农业对外合作国内立法现状评析
    (一)现有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缺乏直接调整农业对外合作的明确法律条款
    (二)农业对外合作偏重于传统的政策文件调控,缺乏适应法治规制要求的行政立法依据
三、新时期对农业对外合作进行专项立法的意义
    (一)有助于践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完善当代中国农业法律体系
    (二)有助于规制农业对外合作主体行为,保障农业对外合作良性推进,建立农业对外合作长效机制
    (三)有助于保障农业境外投资安全,防范境外投资风险
四、农业对外合作专项立法的路径及原则
    (一)立法路径
    (二)立法原则
        1.践行新发展理念原则
        2.适度扶持及投资便利化原则
        3.产业安全原则
五、农业对外合作专项立法的主要规制内容
    (一)农业对外合作形式及对外合作主体
        1.农业对外合作形式
        2.农业对外合作主体
    (二)农业对外合作的扶持措施
        1.信息及咨询服务
        2.资金及融资扶持
        3.税收待遇
        4.农业对外合作保险
        5.争议救济
    (三)农业对外合作的监管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
        1.农业对外合作监管机制
        2.法律责任
六、结语

(3)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个体化”到“集体化”、“机械化”: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1945-1978)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
第三章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改革初探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79-1995)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实现农业“第一次飞跃”
        一、“包、定、奖”责任制的恢复与改进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广
        三、家庭农场掀起农业生产关系改革高潮
    第二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
        一、第一批农业现代化试点的建立
        二、垦区科研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第四章 “规模化”、“产业化”与“科教兴农”:改革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96-2012)
    第一节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探索农业“第二次飞跃”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稳步推进
        二、新的土地承包制度的陆续出台
        三、农业产业化局面的逐渐形成
    第二节 科技引领下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一、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提出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的实施
        三、“科教兴农”战略的纵深发展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第五章 以“规模化”和“科技兴农”为核心:改革全面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2013-至今)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冲刺农业“第二次飞跃”
        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部署
        二、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三、土地承包制度的逐渐完善
    第二节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落实
        二、“藏粮于地”战略的有序实施
        三、数字农业的迅速兴起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展望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新时期展望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
        二、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三、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
        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加强党对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坚守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
        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
第七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人地关系视角下华北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研究 ——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探索新时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适度规模
        1.2.2 构建新时期乡村人地关系体系和评价模型
        1.2.3 提供农业产业化转型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模式
    1.3 研究对象和范畴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调查和文献阅读相结合
        1.5.2 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相结合
        1.5.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5.4 GIS空间分析法与图解分析法相结合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文献研究综述
        2.1.1 人地关系的研究
        2.1.2 乡村空间重构的研究
    2.2 概念内涵界定
        2.2.1 人地关系内涵
        2.2.2 乡村空间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概念界定
        2.2.3 人地关系与乡村空间重构
    2.3 典型地区调研与分析
第3章 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研究
    3.1 新时期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
        3.1.1 美国农业产业化模式
        3.1.2 荷兰农业产业化模式
        3.1.3 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
        3.1.4 中国农业产业化模式
        3.1.5 小结
    3.2 我国人地关系背景
        3.2.1 传统时期人地关系分析
        3.2.2 当前时期人地关系分析
    3.3 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体系
        3.3.1 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规模关系
        3.3.2 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职能关系
        3.3.3 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空间关系
        3.3.4 乡村人地关系评价模型
第4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平原县乡村空间重构规划
    4.1 平原县乡村空间规模重构规划
        4.1.1 平原县乡村人地规模关系现状
        4.1.2 平原县乡村空间规模重构规划
    4.2 平原县乡村空间职能重构规划
        4.2.1 平原县乡村人地职能关系现状
        4.2.2 平原县乡村空间职能重构规划
    4.3 平原县乡村空间布局重构规划
        4.3.1 平原县乡村人地空间关系现状
        4.3.2 平原县乡村空间布局重构规划
    4.4 平原县乡村地区人地关系评价
    4.5 平原县乡村空间重构保障机制
        4.5.1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适应的土地流转政策支持
        4.5.2 创办多种经营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4.5.3 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说明
        5.1.1 研究结论
        5.1.2 创新点说明
    5.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5)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创新之处和不足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基础理论
    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理论
        2.1.1 市场失灵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农业经济学的农业弱质论
        2.1.4 国家干预理论
    2.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定位
        2.2.1 弥补农村金融的市场失灵
        2.2.2 完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建设
        2.2.3 逆向选择与择机而退
    2.3 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发展的理论分析
        2.3.1 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2.3.2 有效保障农民收入的增加
        2.3.3 补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2.3.4 助力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3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3.1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基本情况
        3.1.1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的网络布局
        3.1.2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涉农服务领域
        3.1.3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涉农贷款产品
    3.2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涉农信贷业务开展现状
        3.2.1 涉农贷款规模发展情况
        3.2.2 涉农业务结构情况
    3.3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方面
        3.3.1 保障粮食企业的资金供应
        3.3.2 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3.3 多模式支持精准脱贫攻坚战
        3.3.4 以绿色信贷为重点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3.4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做法和启示——基于个案的分析
        3.4.1 为粮食收购企业融资增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3.4.2 以棚户区项目改造为契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4.3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战
        3.4.4 结合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将绿色金融与其他领域相融合
4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业务领域有缺位
    4.2 金融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不配套
    4.3 金融产品创新不够,支农项目拓展有难度
    4.4 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规避与管理难度大
    4.5 信贷人员在开展信贷业务方面趋于保守
    4.6 涉农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优
5 河南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农村经济支持的对策建议
    5.1 拓宽业务范围,调整发展思路
    5.2 健全制度保障,完善配套政策
    5.3 加强产品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5.4 加强风控管理,化解不良资产
    5.5 优化金融生态,健全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短板与补偿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谱系
    1. 土地改革释放了农业生产力。
    2. 家庭联产承包激活了农村经济。
    3. 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了农业地位。
    4. 现代经济体系促进了农业开发。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短板
    1. 劳动力短板。
    2. 科技短板。
    3. 金融短板。
    4. 要素配置短板。
三、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短板补偿机制的构建
    1. 借助教育培训补偿劳动力短板。
    2. 借助互联网弥补科技短板。
    3. 借助信贷政策补偿金融短板。
    4. 借助产业创新补偿要素配置短板。
四、结束语

(7)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分析框架: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工程初兴: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体系的变革1978-1990
    第一节 蓝图:乡政村治格局的初步建立
        ―、自下而上的生成逻辑:村民自治的发生及其案例
        二、自上而下的推动逻辑:国家的视角与髙层政治精英的推动
    第二节 施工:乡政村治格局与乡村权力结构变迁
        一、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治理任务与施工者
        二、乡政村治格局下的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二、两委矛盾问题
        三、乡村矛盾问题
        四、干群矛盾问题
        五、宗族的复兴
        六、伦理危机初显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工程困境:“三农”问题与乡村治理的徘徊1990-2002
    第一节 蓝图:莱西会议与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目标确立
        一、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二、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动村民自治深化发展
    第二节 施工:乡村权利结构的进一步变迁
        一、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二、施工过程:乡村权利主体的互动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农业真危险”:农业经济发展困境
        二、“农民真苦”:税费增长与农民抗争
        三、“农村真穷”:城市化进程、农地征用与乡村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四、乡村治理内卷化
        五、宗族问题的消长
        六、乡村伦理危机加剧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工程调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逻辑转换2002-2012
    第一节 蓝图:由税费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税费改革与农业税的废除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
        三、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政策
    第二节 施工: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权力结构与乡村治理
        一、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二、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项目制下的治理困境
        二、农业发展若干问题
        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四、乡村伦理危机的演进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加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2012-2018
    第一节 蓝图:由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施工:新时代的乡村权力结构与乡村治理
        一、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精准扶贫下的治理困境
        二、村级组织建设困境
        三、农业发展若干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一、40年乡村治理取得的成就、经验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工程分析框架对于农村研究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三、乡村治理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理论分析及必要性
    第一节 利益协调理论分析
        一、利益协调的概念
        二、利益协调的原理
        三、利益协调:政党的内在职能
        四、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协调理论
    第二节 脱贫攻坚理论分析
        一、贫困理论
        二、传统扶危济困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第三节 脱贫攻坚视阈下党利益协调的必要性
        一、全球贫困治理的时代趋势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在要求
        四、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 利益协调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扶贫救济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78 年——1985 年)
        一、以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
        二、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三、以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以工代赈扶贫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第二节 扶贫开发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86 年——1993 年)
        一、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
        二、建立专项区域帮扶计划
        三、确立贫困县为扶贫瞄准单位
    第三节 扶贫攻坚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94 年——2000 年)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综合扶贫攻坚
        二、以多元互促模式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三、重新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第四节 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01 年——2010 年)
        一、在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中形成大扶贫格局
        二、在“一体两翼”战略中建立农户参与式扶贫
        三、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四、在“两轮驱动”中提高贫困人口生活保障
    第五节 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11 年——2020 年)
        一、主要措施
        二、主要特征
        三、主要成绩
        四、主要经验
第三章 利益协调的现实挑战
    第一节 主体因素:利益协调主体单一化
        一、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
        二、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
        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第二节 价值因素:共享式利益协调难度增大
        一、“工具理性”思维
        二、传统私德观
    第三节 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对利益的争夺
        一、贫困群体制衡主义
        二、贫困户虚荣心理
    第四节 环境因素:与农村格局的融合较难
        一、与农村社会格局的结合较难
        二、与农村政治格局的融合较难
    第五节 过程因素:利益协调过程运转不畅
        一、利益表达低效
        三、利益协调方式不当
        四、利益评估机制不健全
        五、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
第四章 利益协调的路径指向
    第一节 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的利益协调合力
        一、充分加强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形塑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二、增强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
        三、树立贫困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公德观
    第三节 加强利益协调制度建设
        一、问责机制
        二、容错纠错机制
        三、监督机制
    第四节 促进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加强党组织对新乡贤的领导
        二、增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
        三、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第五节 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运行机制
        一、健全多元、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
        二、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塑造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估机制
        四、建构人人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及不足
        1.5.1 主要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权理论
        2.1.1 产权的内涵与构成
        2.1.2 产权的形式与效率
        2.1.3 产权的主要功能
        2.1.4 交易成本与科斯定理
    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2.2.1 不完全契约的理论模型
        2.2.2 不完全契约的实施机制
    2.3 制度变迁理论
        2.3.1 制度与制度变迁
        2.3.2 制度变迁的动因
        2.3.3 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式
    2.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2.4.1 路径依赖的定义
        2.4.2 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成因
        2.4.3 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运行机理与表现形式
第3章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历程、动因与路径依赖
    3.1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历程回顾
        3.1.1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1949-1955 年)
        3.1.2 人民公社化时期高度集中统一的农业经营制度(1956-1977 年)
        3.1.3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户自主经营制度(1978-2004 年)
        3.1.4 新时期农业经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2005 年至今)
    3.2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
        3.2.1 阶段性
        3.2.2 渐进性
        3.2.3 滞后性
    3.3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动因解析
        3.3.1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供给动因
        3.3.2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需求动因
        3.3.3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均衡分析
    3.4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初始形成与自我强化
        3.4.1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建立的初始成本效应
        3.4.2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学习效应
        3.4.3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协调效应
        3.4.4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适应性预期
第4章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影响因素
    4.1 制度变迁的成本壁垒
        4.1.1 新制度建立成本
        4.1.2 新制度实施成本
        4.1.3 沉淀成本
        4.1.4 交易成本
    4.2 依附于旧制度的利益相关方非合作博弈
        4.2.1 农户间的非合作博弈
        4.2.2 农户与公司间的非合作博弈
    4.3 相关互补制度变迁困境的黏性阻滞
        4.3.1 制度互补性模型
        4.3.2 互补制度变迁困境对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黏性阻滞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的约束效应
        4.4.1 意识形态因素的推动
        4.4.2 价值观念的影响
        4.4.3 现状偏差与禀赋效应的作用
第5章 基于路径依赖的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效率评价与实证分析
    5.1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效率与路径依赖
        5.1.1 数据包络(DEA)分析算法
        5.1.2 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效率分析
        5.1.3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效率与路径依赖
    5.2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形成的实证分析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综合评价函数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结论
第6章 典型国家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历程与经验借鉴
    6.1 典型国家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历程
        6.1.1 美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历程
        6.1.2 法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历程
        6.1.3 日本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历程
    6.2 典型国家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6.2.1 农地制度与金融环境方面
        6.2.2 政策激励与科技创新应用方面
        6.2.3 应对农业供需结构失衡方面
    6.3 对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启示
        6.3.1 应完善农业制度法规制定与实施机制
        6.3.2 应加强农业科技与教育投入,创新农业研发与培训机制
        6.3.3 应健全农村财政、金融与社会保障制度
        6.3.4 应充分重视发挥农业资源整合与配套功能
        6.3.5 应深入贯彻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3.6 应重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第7章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超越路径依赖的相关对策建议
    7.1 制定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性供给
    7.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7.3 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7.4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制度变迁推动力量
    7.5 构建动态修正平衡机制,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分配合理性
    7.6 完善相关非正式制度,营造良好软环境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章节结构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一、阶级与阶层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一、基本涵义
        二、基本内容
        三、主体构成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一、基本表现
        二、现实问题
        三、基本诉求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论新时期农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期农业对外合作立法探析[J]. 李兴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3]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D]. 王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人地关系视角下华北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研究 ——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D]. 王晓.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5]河南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陈思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5)
  • [6]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短板与补偿机制构建[J]. 史彰民. 农业经济, 2019(07)
  • [7]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D]. 田野.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D]. 向鑫.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对策研究[D]. 李如潇. 吉林大学, 2019(10)
  • [10]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论新时期农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