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的“习得”与“学”

浅析语言的“习得”与“学”

一、语言的"习得"与"学习"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耿芳[1](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王美君[2](2019)在《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1215年《大宪章》号称英国“宪政之母”,而时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芬兰顿(Stephen Langton,1150-1228年)有着《大宪章》之父的说法。在西方学界,对这一说法的考证和研究已成为一个饶有兴致的议题,而这点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本文系国内首篇对兰顿大主教政治思想及其教俗实践活动的系统研究。兰顿的政治思想并未超脱出中古西欧政治思想发展的总体特点,仍是在其神学思想的基本理路中,构建其充满“限权”色彩的政治理念,并通过其后教俗两界的实践活动,影响13世纪英格兰政治的发展进程。13世纪初期英格兰教俗政治发生两大重要事件:一是英格兰教会法的发展和完善;二是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及其重颁。经过考察,这两大事件与斯蒂芬·兰顿皆存在密切关联。兰顿的思想形成构成本文的第一章内容。兰顿的神学着述是他在巴黎大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写就的,主要包括《教义问答》、《布道词》、《圣经》注释以及其它“散落着述”,这些材料可集中反映兰顿的神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同时,兰顿受到来自前人和同时代学者的思想启发,这为其政治思想的形成提供直接的养分。第二章的内容是探讨兰顿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这是本文开展下一步研究的重要基础。“权力的有限性”是兰顿政治思想的内核。“教会说”、“王权说”、“法律说”是权力有限说的中心内容。首先,教会的头是基督,并非教皇;教会所指并非“教皇为首的高级神职人员的教会”,而是包含平信徒在内的信仰集体的教会。其次,兰顿将其“教会说”投射至世俗社会中,形成“有限王权说”。兰顿对“国王产生”、“王的本质”认识统摄于他的神学思想之下:上帝在愤怒中立王,国王统治要尊“神法契约”;国王在本质上是属恶的;在诸多恶行中,国王对赋税或金钱的贪婪是典型表现,兰顿倡导以“需要原则”限制国王征税。以摩西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神法在权力面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王权和教皇权皆在神法下。最后,与众多中古西欧思想家一样,兰顿提出别具特色的“双剑论”,认为代表着“统治权力”的两把剑皆是教会从上帝手中接过,并由代表教会“集体”利益的高级神职人员交到世俗国王手中,背后隐含着罗马法中的“涉及众人之事由众人决断”原则。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是二元独立的。从这个意义上,兰顿的“双剑论”丰富了中古教会学者们引发的关于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论争。本文从第三章开始聚焦兰顿由思想家转向政治家的过程,即兰顿当选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王与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之间的权力角逐,是整个中古盛期教权与王权之争的典型,争夺焦点是兰顿大主教的授职权问题。结果,教皇成功将兰顿推到英格兰教会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当选大主教,为兰顿影响13世纪初期英格兰政治发展进程拉开序幕。入主坎特伯雷,兰顿便着手开始英格兰教会的领导工作。对此问题的分析构成本文第四章。厘定英格兰成文教会法是兰顿的重要贡献。兰顿拟定的教会法既继承了中古英格兰早期教会法的主要特点,又具有因政治状况和教俗关系变化带来的特殊性。这些都具体表现在1213/1214年《坎特伯雷教区宪章》以及1222年《奥斯内教会法》之中,并为之后英格兰教会改革事业奠定基础。在分析这两份《教会法》内容的基础上,可帮助我们认识中古西欧教会法的形成、发展和独立过程以及兰顿与1215年《大宪章》之间的关系,学界在这个问题的分析上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第五章论及兰顿大主教与121 5年《大宪章》的关系,这既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既有研究,观点各异。结合前述相关章节的分析,本章从兰顿政治思想及其教俗实践活动的史实入手,发现兰顿对《大宪章》的影响体现在行为和思想上:兰顿既是国王与贵族间的调停者、平衡者、和平制造者,又是《大宪章》基本精神(教会选举特权、法律审判原则、王国集体意识)的注入者。即便《大宪章》遭教皇废黜后,兰顿仍坚持维护其基本精神,最终促成1225年《大宪章》重颁。最后在第六章,本文认为兰顿是中世纪西欧众多思想家中思与行结合的典范,这是他个人的特殊标记。究其一生,他在中世纪西欧历史中的地位可归结为三句话:“经院神学”的阐释者、英格兰教会独立事业的改革者、“宪政主义”的倡导者。

史湘洁[3](2019)在《曼涅托《埃及史》研究》文中认为曼涅托是埃及祭司与史家,生活于希腊化时代早期的托勒密王朝(约公元前3世纪)。他以希腊语着述的三卷本《埃及史》,记述了从远古时期至亚历山大征服前夕的埃及历代诸王。该书在流传过程中散佚,经不同时代不同史家的转述,其中的年表与少量叙事内容得以传世。尽管如此,曼涅托《埃及史》中的年表部分对古埃及历史年代的构建影响重大。西方学界对曼涅托《埃及史》的关注素有传统,但古典学者与埃及学家的研究重点与成果始终泾渭分明。国内学界对曼涅托及其《埃及史》的研究相对有限,迄今未见《埃及史》的汉译本或评注本,也没有研究专着出版。本文拟从古典学研究角度,以存世残篇和相关文献为基础,对曼涅托的《埃及史》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梳理《埃及史》在古代的流传,介绍现代学者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论文主旨。正文主要分为四章,分别探究曼涅托的生平、着作与时代背景,《埃及史》的史料来源、内容特征以及“希腊化”倾向。其中第一章述及曼涅托作为祭司与廷臣的双重身份、文化教育背景等生平信息,以及史家在托勒密二世统治时期亦即希腊化时代早期撰写的希腊文相关着作。第二章主要探究《埃及史》的史源。据公元1世纪的犹太史家约瑟夫斯记载,曼涅托所着《埃及史》系源自“圣籍”与“传说故事”,即古代埃及神庙所藏的祭司记录与其他文献。而通过梳理古代埃及与古代希腊的史学传统,可看出曼涅托《埃及史》具有埃及王表和希腊史着的双重来源。第三章探讨《埃及史》的内容与特征。《埃及史》分为三卷,逐一记述了先后统治埃及的三十个王朝,且全书涉及约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历史以及300多位国王。曼涅托在此书中首创以王朝划分埃及历史的原则,又把埃及传统的王表结构与希腊史学的述史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记史方式。第四章论及《埃及史》的“希腊化”倾向或其体现出的希腊化时代特征。该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埃及史》在撰史方式、所记内容及部分价值取向方面受到了古希腊传统史学的直接影响,曼涅托记载了古代埃及与希腊“对照性人物与同时性事件”并不自觉地融入到当时的希腊史学发展中,与之同时,其记述又表现出明显的托勒密王朝的政治文化立场与希腊化时代的思想观念。总之,曼涅托及其《埃及史》具有鲜明的早期希腊化时代特征,它不仅是托勒密王朝治下埃及本土文化与古典希腊文化开始融合发展的产物,并且与同时期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希腊化趋势密切相关。

刘玉萍[4](2019)在《汉语母语者与非母语者的汉字饱和研究》文中指出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长时间地注视某个汉字或多次重复书写某个汉字时会感到原来熟悉的汉字变得不熟悉了,这就是“汉字饱和现象”。对于汉字饱和现象的实质,目前主要存在3种假设,第一种假设为“语义加工阶段说”或“语义饱和说(semantic satiation)”。第二种假设为“知觉加工衰减说”或“字形饱和(Orthographic satiation)”。第三种假设为“知觉表征-语义联接阶段假说”或“字形与语义联结通道的饱和”。为了验证汉字饱和现象的实质,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类型(字形相近且语义相关、字形相近且语义无关、字形不同且语义相关)的汉字单字词作为实验材料,参考Tian、Huber(2010)和Balota&Black(1997)的实验逻辑和实验范式,设计高低重复程度的启动刺激的汉字类别匹配实验范式,并以汉语母语者和非汉语母语者为被试对汉字单字词的饱和效应的实质进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多部件的汉字单字词作为实验材料的条件下,汉语母语者在语义加工中表现出了稳定的饱和效应,而在字形加工中未表现出饱和效应,汉语母语者的饱和效应是一种“语义饱和”。(2)汉字饱和现象不是母语者所独有,汉语高度熟练的留学生也会发生汉字饱和效应,同汉语母语者一样,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者在加工汉字时也会出现语义饱和效应。

龙玙琦[5](2019)在《现代汉语“向+NP+VP”结构变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语,其“向+NP+VP”结构中VP的范围与当前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要宽泛得多。在普通话中只能用介词“跟”或者“和”的来引介名词性成分的,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中,多能用“向”。有研究认为这是属于“介词窜用”,所谓的“窜用”,其本质是认为新、马华语中的这种现象是语言的负迁移造成的偏误。但是我们考察早期现代汉语,也会发现这样的用法。本文通过梳理从1919年起至今的百年现代汉语中的“向+NP+VP”结构语料,主要从汉语配价语法的角度来考察该结构中VP范围的变化情况,并且在“全球华语”的视域中,对比中国台湾地区现代汉语、马来西亚华语、新加坡华语等多个华语变体中“向+NP+VP”结构在VP范围上的整体差异。最后,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主,并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东南亚华语对华裔学生“向+NP+VP”结构使用的影响,从而更清楚地认识东南亚华人习得华语的传承语性质。

杨杨[6](2019)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文中指出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即理想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课程理念、计划到课程在具体课堂上的呈现都得经过领悟课程阶段,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本科目的发展,更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每门学科课程都具有独特的学科本质与特点,因而教师对每门学科课程的理解理念、思维方式等都各具差异。再者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都因阶段所异,其体现自然不同。基于此,本论文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实然状况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除了对基础理论的文献分析以外,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再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收集回的资料、教师教案、课堂实录和访谈的基础上,并参与其他学者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理论概述。首先对课程理解与教师课程理解的概念进行梳理及界定,并阐述了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分析出教师对课程理解的必然性,为教师对课程的应然理解提供方向。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理解现状,并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化与标签化、教学参考书的过分依赖、课程实施忠实化、评价方式主要体现为以知识为主的测评等。第三章: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再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分析。主要从课程观体现为“知识理性”为主、教师职业情感缺失、课程培训缺乏效度、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原因的论述。试图深层次地去探究教师对课程理解产生问题的缘由,为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提供支撑依据。第四章:基于上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改进对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策略方面。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促发教师内在激励等;二是教师间协作策略方面。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师文化、构建教研共同体;三是教师外部的支持性策略方面。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培训应用性、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明晰度等。

王玲娟[7](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咪蒙”公众号的女权意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着名演员Emma Waston在2014年9月于联合国演讲中心公开发表“if you believe in equality,you are a feminist”主题演讲时,全世界都在为女性取得的长足进步而欢呼。女权主义的口号与声音,从那一刻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呐喊,一句”我是女权”便可在不需验证和警惕的情况下,成为为女性呼喊的声音而备受关注。一方面,女权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较大进步,无论是女性的地位,政治参与度还是在就业中的女性力量的崛起,都让女性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女性声音也能够被听到,被关注。另一方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过载的时代特点,使得各类信息涌入人们的生活。微信的崛起,使得微信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入口之一。微信公众号的百花齐放,虽然满足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但是参差不齐甚至缺乏验证和事实证明的信息在运营者不同的传播目的下,涌向大众。同样,“女权主义”含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在各类群体的传播过程中,混杂着不同目的被传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混淆和污名化。甚至在一些大V级别的自媒体的影响下形成扭曲的价值观,造成负面的“女权意识”影响力。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以最具争议的自媒体“咪蒙”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这类性别媒介在传播价值观的过程中,其“女权意识”的传播形式,传播效果,以及传播的影响力。以求通过文本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分析,对“咪蒙”公众号作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从其整个发展兴亡史来探究和反思自媒体在“女权意识”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应有的媒体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当遵循媒体价值传播规范。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国内外关于女权主义,性别与媒介,与新媒体的研究现状,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以“咪蒙”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咪蒙”公众号作为自微信公众号诞生以来,最富盛名和争议的自媒体公众号,其名扬之初,则以“骂”出名,以文词犀利为最典型的公众号传播特点,多次在网络上掀起观点论战和引起流量关注。再加上其显着的女性媒介特点,并具备从其迅速的崛起,鼎盛,再到轰然倒塌的完整过程,这样一个典型的自媒体样本,让笔者能够从其文章特点,文章“女权意识”所涉及到的权利领域以及“咪蒙”公众号如何对“女权意识”进行编码解码进行分析,并发现其女权意识的表现具有不平等意识与反抗意识,同时也出现了女权意识的流转与嬗变。第三部分,主要基于第二部分的文本研究结果,从传播效果角度来看“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咪蒙”文本中最常见的四大题材价值观的传播为问卷内容,并进一步从受访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后的思想行为改变等角度来考察“咪蒙”公众号对受众的影响,问卷发现,受众对于“咪蒙”的态度以负面居多,对于其思想价值观的传播处于比较警惕的状态。第四部分,则根据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来探究受众对“咪蒙”态度何以变得警惕,甚至是负面居多的原因,主要从三个层面,一是媒介平台,二是媒介研究,三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来分析原因。第五部分,则是在文本分析和影响分析后,总结自媒体“咪蒙”在发展过程中“女权意识”表现出现的问题,以及从其整个兴亡史的角度来对自媒体的“女权意识”发展作出建议和反思。

高阳[8](2019)在《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英语课程对于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比较严重以及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这就使得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将构建混合学习模式并将其应用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期望该模式能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对混合学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者提出来的混合学习模式,以作业盒子作为在线学习平台,构建了课内外整合的三位一体的混合学习模式,它由课前自主交互学习、课中听说互动和课后听说实践三部分构成。基于上述模式的形成,笔者在山西省某小学四年级1班和3班(1班为实验班,3班为对照班)对该模式进行应用研究。以四年级英语教材中的两节课作为具体案例,将该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在实际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照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观察法。本研究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听力、口语的前后测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出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混合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笔者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

王慧[9](2019)在《利用记忆宫殿和N-back研究训练对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记忆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要素之一。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训练是提高个体认知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之前对工作记忆训练的实验缺乏与策略性记忆训练的对比分析;多为网上训练平台,没有人工监督参与;对于工作记忆训练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行为学研究,缺乏对大脑神经活动的研究。本文采用经典的N-back训练方法和记忆宫殿训练方法进行比较,探究训练前后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的变化。本研究有效健康被试共29名,平均分为记忆宫殿组、N-back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分组依据是韦氏智力测验结果,保证这三组被试在年龄、性别和初始认知水平上有着相似分布。训练的行为前后测有:瑞文推理测验、工作记忆容量测试和听觉数字记忆广度;磁共振扫描前后测有:N-back任务、Stroop任务、词汇记忆任务。行为实验主要得到行为数据,磁共振实验得到行为数据和扫描时脑影像数据。记忆宫殿组通过空间路线特征物和自适应词汇记忆软件进行记忆训练,N-back组通过经典的自适应视听觉双任务进行训练,空白对照组不接受训练,两个训练组被试每天训练30分钟,一周训练5天,连续训练4周(共20天)。对六项任务前后测的行为结果进行3(组别)×2(前后测)的组间组内方差分析。分析实验的行为数据得出存在显着的组别×前后测的交互效应的任务是最高n值水平。对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三组整体的影像学前后测结果对比中,N-back任务的主要差异脑区是在额顶区,海马,颞中回;Stroop任务为额顶区,枕中,舌回;词汇记忆为额叶,脑岛,楔前叶。每种条件的激活变化中,除了4back,6back条件下,记忆宫殿组的变化情况与N-back组相反,其他任务条件训练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在多数任务条件下,空白对照组的变化情况与训练组都呈现相反的趋势,整体结果的激活变化符合三组综合结果。挑选每项任务中的激活脑区峰值点和ROI点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与行为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在N-back条件下,行为结果与BOLD信号相关性较大的区域是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中央前回,右侧枕上回,右侧顶上回,右脑岛;在Stroop任务条件下,行为结果与与BOLD信号的相关性较大的是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枕下回,右侧颞中回;在词汇记忆条件下,行为结果与信号的相关性较大的是左侧颞下回,左侧额中回。本研究表明记忆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习得的,两种训练方式对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程度提高,N-Back任务结果最好。训练前后的大脑神经活动发生变化,具有可塑性,不同组别前后测扫描下也有激活增强,激活减弱,激活重排等模式的激活改变。

高君[10](2017)在《互动语用理论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互动语用理论视角对言语行为进行研究,考察我国英语学习者多人讨论场景下的异议话语使用特征。基于默认-框架礼貌视角(Terkourafi,2001,2005)和会话分析理论(Schegloff,2006),本文对互动语用理论框架进行建构。该理论框架研究特定语境下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互动资源和语用资源,这些互动语用资源由三个维度构成:话轮管理、语用策略和话题延展。“话轮管理”主要指交际双方言语行为的话轮建构特征,概括为言语行为的直接程度;“语用策略”主要指交际双方言语行为的自我表征方式,由语力修饰语实现;“话题延展”主要指交际双方言语行为的序列构建,体现在序列结构上。基于上述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多人讨论场景下的异议话语进行互动语用特征分析,并通过参照英语本族语者异议表达特征,探究我国英语学习者的互动语用能力,从而为二语学习和教学提供指导。具体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在直接程度方面具有哪些特征?(2)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在语力修饰语使用方面具有哪些特征?(3)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在序列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特征?这三个研究问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别从话轮内部结构和话轮外部结构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和会话分析的方法,将质化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合。我国英语学习者语料来自某外语院校学生的英语多人讨论语料库,参与者为该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语料库容量为107,542词。本族语者语料来自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的电视讨论口语语料,语料库容量为44,215词。本研究根据以上互动语用理论框架,利用重新设计的标注系统和标注工具,对标注结果进行统计和会话分析。本研究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多人讨论场景下的异议话语使用在直接程度、语力修饰语、序列结构三个方面都与英语本族语者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特征。具体如下:(1)在异议的直接程度方面,我国英语学习者不如英语本族语者高,言语争论框架建构不足。首先,我国英语学习者争论中少用话轮打断,缺少对所争论话题的参与度和热情。其次,我国英语学习者多使用人称代词you的泛指用法,争论的人称指向性不明确,妨碍了双方观点的有效交流和互动。第三,除了人称衔接方式,我国英语学习者少用内容衔接方式,不会使用“对抗形式”,不仅不利于突出反驳内容,还削弱了上下文衔接和人际参与度。第四,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异议规约提示语极其匮乏,look、wait a minute等提示异议即将出现的规约表达在学生语料中均未曾出现。最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异议辅助行为语使用不足,异议表达往往只停留在为了反驳而反驳,而没有在反驳发出后做进一步的阐释和辩解,从而缺乏为论点辩护的能力。此外,我国英语学习者过度依赖话语标记语but来表达异议,与英语本族语者异议话语中多项策略并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2)在异议的语力修饰语使用方面,我国英语学习者比英语本族语者显着多用缓和语,从而使得其异议表达的总体语力效果趋向缓和。通过观察语力修饰语的导向性功能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缓和语明显趋于说话人导向和内容导向,这说明学习者对所陈述观点多持保留意见,立场过于暖昧、不够鲜明。同时,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表述中没有出现英语本族语者语料中所呈现的明显的说话人导向增强特征,这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者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一定的主观投入,不愿承担权威责任,影响了其论辩的说服力。(3)在异议的序列结构方面,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基本上呈现出与英语本族语者相一致的序列特征,即三语步基本序列,但是缺乏后续序列的构建和延展,即话题延展度有待加强。从语步3的话语指向性上看,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步3异议通常为支持己方语步1观点,争论倾向于局限在“自说自话”,较少延展他人的话题,缺少与对手的互动。另外,我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插入序列限制了连续基本序列的形成,阻碍了矛盾双方形成连续的、直接的互动空间。同时,这些插入序列多为结盟和协商语步,亦即我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体现出合作、趋同式交互的特点,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趋异式讨论形成对比。本研究结果对如何提升我国英语学习者的互动语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语境意识。适当的对抗在某些情境下是必要的,对抗的目的是促进相互理解以及消除分歧,最终达到和谐的目标。二语学习者不单要学会如何表达礼貌,还要学会适时有效地提出并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学会与人争辩,维护个人身份。其次,要培养学生恰当的语用意识。例如,要在争论中与对方建立合理的人际距离,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注意避免过分集中使用单一的互动语用资源等。

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的"习得"与"学习"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2)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基本简写表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
    三、论文思路
    四、史料基础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兰顿早期及思想形成
    第一节 早期经历
    第二节 思想继承
        一、教父思想
        二、“巴黎学派”
        三、法学基因
第二章 思想内核
    第一节 论教会
        一、教皇权
        二、教会观
        三、双剑论
    第二节 论王权
        一、国王的产生
        二、王权即“罪恶”
        三、需要原则
    第三节 论法律
        一、神法即自然法
        二、神法即摩西律法
        三、王权与神法的关系
第三章 当选坎特伯雷大主教
    第一节 12-13世纪的法律、政治背景
        一、英格兰的古老习俗和法律
        二、王权、贵族与教会的博弈
    第二节 当选大主教之路
        一、教皇任命
        二、国王认可
第四章 兰顿对英格兰教会的立法
    第一节 13世纪前的英格兰教会法
    第二节 兰顿的教会立法活动
        一、《坎特伯雷教区宪章》(1213/1214年)
        二、《奥斯内教会法》(1222年)
    第三节 兰顿教会立法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兰顿对《大宪章》的影响
    第一节 兰顿与《大宪章》关系的学术争论
    第二节 行为影响
        一、舆论宣传
        二、调停之路
    第三节 思想影响
        一、教会独立
        二、王在法下
        三、王国集体
    第四节 持续践行
        一、“法律审判”与拒交罗彻斯特城堡
        二、“教会特权”与对抗教宗使节
        三、1225年《大宪章》重颁
第六章 评价
    第一节 经院神学的阐释者
    第二节 教会独立的改革者
    第三节 宪政主义的倡导者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斯蒂芬·兰顿大事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曼涅托《埃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曼涅托的生平、着作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曼涅托的生平
    第二节 曼涅托的着作
    第三节 曼涅托写作的时代背景
    小结
第二章 《埃及史》的史源
    第一节 古代文献中所见的《埃及史》史源
    第二节 古代埃及的王表
    第三节 古代希腊的着史传统
    小结
第三章 《埃及史》的内容与特征
    第一节 《埃及史》内容与王朝划分
    第二节 《埃及史》的王表与年代学
    第三节 《埃及史》的历史叙述
    小结
第四章 《埃及史》的“希腊化”倾向
    第一节 《埃及史》与古希腊传统史学
    第二节 《埃及史》所记“对照性人物与同时性事件”
    第三节 《埃及史》体现出的希腊化时代立场与思想观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汉语母语者与非母语者的汉字饱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母语者文字饱和研究
    1.2 非母语者的文字饱和效应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案
    2.1 对现有汉字饱和研究的分析
    2.2 对现有非母语者“汉字饱和”研究的分析
    2.3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2.4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案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仪器与实验程序
    3.4 数据处理方法
4 研究一:汉语母语者汉字饱和现象研究
    4.1 实验 1a:“字形相近且语义相关”汉字类别匹配
    4.2 实验 1b:“字形相近且语义无关”汉字类别匹配
    4.3 实验 1c:“字形不同且语义相关”汉字类别匹配
    4.4 研究一综合讨论
    4.5 研究一结论
5 研究二:非汉语母语者汉字饱和现象研究
    5.1 实验 2a:“字形相近且语义相关”汉字类别匹配
    5.2 实验 2b:“字形相近且语义无关”汉字类别匹配
    5.3 实验 2c:“字形不同且语义相关”汉字类别匹配
    5.4 研究二综合讨论
    5.5 研究二结论
6 总讨论
    6.1 汉字饱和的影响因素
    6.2 汉语母语者与非汉语母语者的汉字饱和实质综合分析
7 本文的结论与不足
    7.1 本研究的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7.4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现代汉语“向+NP+VP”结构变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本体研究
        1.2.2 应用研究
    1.3 前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
    1.4 研究的理论背景
2 “向+NP+VP”结构近百年来的变化
    2.1 “向+NP+VP”结构的内部差异及分类
    2.2 “向+NP+VP”结构VP范围近百年来的演变
        2.2.1 “NP为非核心格”向字结构中VP的变化情况
        2.2.2 “NP为核心格”结构中VP的变化情况
    2.3 小结
3 大华语视域中“向+NP+VP”结构的跨变体对比
    3.1 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华语中的“向+NP+VP”结构
    3.2 当前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的“向+NP+VP”结构
    3.3 “向+NP+VP”与其他结构的竞争
    3.4 小结
4 东南亚华人学生习得“向+NP+VP“结构情况调查与分析
    4.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向+NP+VP”结构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1.1 东南亚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使用情况概述
        4.1.2 东南亚学生与西方学生使用情况对比
    4.2 测试及问卷
        4.2.1 对象的基本情况说明
        4.2.2 答题情况分析
        4.2.3 新加坡马来西亚调查结果
    4.3 结论
5 结语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现存问题的思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二)国外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第一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概述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理解
        (三)教师课程理解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解释学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三)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三、教师课程理解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四)课程评价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调查现状及分析
        (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课程实施的理解
        (四)课程评价的理解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调查结论
        (一)课程目标理解的问题表现
        (二)课程内容理解的问题表现
        (三)课程实施理解的问题表现
        (四)课程评价理解的问题表现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问题表现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理解的价值层面
        (一)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知识理性为主
        (二)教师职业情感缺失
        (三)教师文化隔离
        (四)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不足
    二、课程理解的外部支持层面
        (一)语文课程标准不够明晰
        (二)课程培训效果缺乏
        (三)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四)学校课程管理以科层管理模式为导向
        (五)教学任务繁重
第四章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对策
    一、基于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方面
        (一)增强教师课程意识
        (二)促发教师自我激励
        (三)践行课程反思行动
        (四)提升文学知识底蕴
        (五)加强文本的意义建构
        (六)加强师生视域融合
    二、基于教师间协作方面
        (一)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
        (二)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的交流
        (三)构建教研共同体
    三、基于外部支持性方面
        (一)增强语文课程标准的明晰度
        (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三)提升课程培训的应用性
        (四)实行民主的课程管理模式
        (五)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传播学视角下“咪蒙”公众号的女权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框架
2 “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文本编码分析
    2.1 “咪蒙”公众号文本分析
        2.1.1 文章特点
        2.1.2 权利领域
        2.1.3 广告特征
    2.2 “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文本编码
        2.2.1 暴力中的不平等
        2.2.2 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
        2.2.3 经济中的不平等
        2.2.4 健康中的不平等
        2.2.5 教育中的不平等
3 “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解码与流转
    3.1 “咪蒙”粉丝对“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解码
        3.1.1 消费主义式的女性独立
        3.1.2 自我认同消解于男性审美矛盾性
        3.1.3 两性不平等转向两性对抗
    3.2 普通受众对“咪蒙”公众号的女权意的解码
        3.2.1 用户对“咪蒙”公众号的认知
        3.2.2 用户对“咪蒙”公众号价值观的态度与行为
        3.2.3 对“咪蒙”和女权意识的认知
4 “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的解码产生嬗变的原因
    4.1 媒介平台对“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舆论偏向
    4.2 媒介研究对“咪蒙”公众号研究趋势
    4.3 女性性别实践对女性媒介的意识形态塑造
5 针对“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发展问题与建议
    5.1 “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发展问题
        5.1.1 性别形象刻板化
        5.1.2 消费女权主义
        5.1.3 女权主义污名化
        5.1.4 缺乏文明传播规范底线
    5.2 从“咪蒙”公众号女权意识发展对自媒体女权意识发展的警示建议
        5.2.1 多元化展示媒介性别形象
        5.2.2 合理传播女权主义价值观
        5.2.3 注重可行性与进步性
        5.2.4 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研究文本标题汇总

(8)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混合学习的诞生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混合学习
        二、混合学习模式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作业盒子在线学习平台
第三章 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设计
    第一节 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可行性
        二、现实可行性
    第二节 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原则
    第三节 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设计
    第四节 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设计内容
        一、前端分析
        二、学习过程设计
        三、学习评价设计
第四章 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实验前期准备
    第二节 实验过程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
        二、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创新之处
    第四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问卷
致谢

(9)利用记忆宫殿和N-back研究训练对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1 记忆
        1.1.2 工作记忆
        1.1.3 工作记忆训练
    1.2 功能磁共振成像
        1.2.1 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概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1 被试信息
    2.2 实验环境和记录
    2.3 韦氏瑞文量表相关性
        2.3.1 分组及训练安排
        2.3.2 前后测行为范式
        2.3.2.1 瑞文推理测试量表
        2.3.2.2 工作记忆容量
        2.3.2.3 听觉数字广度
        2.3.3 前后测磁共振范式
        2.3.3.1 单视觉N-back任务
        2.3.3.2 Stroop任务
        2.3.3.3 词汇记忆任务
        2.3.4 训练任务
        2.3.4.1 记忆宫殿训练
        2.3.4.2 N-back训练
第三章 数据处理
    3.1 行为学数据处理
    3.2 影像学数据处理
        3.2.1 磁共振数据采集
        3.2.2 磁共振数据分析
        3.2.2.1 数据预处理
        3.2.2.2 数据统计分析
        3.2.2.3 ROI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行为学结果
        4.1.1 20 天训练结果
    4.2 影像学结果
        4.2.1 三组整体前后测结果
        4.2.2 记忆宫殿组前后测结果
        4.2.3 N-back组前后测结果
        4.2.4 空白对照组前后测结果
        4.2.5 ROI分析结果
第五章 结果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互动语用理论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二语语用学
        2.1.1 概述
        2.1.2 语用能力和互动能力
        2.1.3 二语语用研究方法
        2.1.4 国内外二语语用研究
    2.2 异议话语
        2.2.1 定义
        2.2.2 本族语者异议话语研究
        2.2.3 二语学习者异议话语研究
    2.3 本研究空间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默认-框架礼貌视角
        3.1.1 产生背景
        3.1.2 主要内容
        3.1.3 应用价值
    3.2 会话分析理论
        3.2.1 话轮转换
        3.2.2 序列组织
        3.2.3 偏好结构
    3.3 互动语用理论框架
        3.3.1 直接程度
        3.3.2 语力修饰语
        3.3.3 序列结构
第四章 研究语料和方法
    4.1 本研究语料
        4.1.1 学习者语料
        4.1.2 本族语者语料
    4.2 异议的识别
    4.3 会话分析方法
    4.4 分析工具和分析依据
        4.4.1 异议直接程度标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4.4.2 异议语力修饰语的分类和标注
        4.4.3 异议序列结构的分析依据和标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异议直接程度特征
    5.1 直接程度总体特征
    5.2 直接性策略语言使用特征
        5.2.1 话语标记语
        5.2.2 话轮打断
        5.2.3 第二人称代词
        5.2.4 对抗形式
        5.2.5 规约提示语
        5.2.6 辅助行为语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异议语力修饰语特征
    6.1 异议语力修饰语总体特征
        6.1.1 总体频率特征
        6.1.2 导向性功能分析
    6.2 具体语力修饰语分析
        6.2.1 I think
        6.2.2 maybe和would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异议序列结构特征
    7.1 异议基本序列特征
    7.2 异议语步3的话语指向
    7.3 插入序列特征
        7.3.1 插入序列总体特征
        7.3.2 意义协商语步
        7.3.3 语篇组织语步
        7.3.4 协同性产出语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默认-框架礼貌视角的适用性
    8.2 本研究揭示的学习者互动语用能力
    8.3 学习者互动语用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
    9.2 研究启示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语言的"习得"与"学习"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美君. 山东大学, 2019(02)
  • [3]曼涅托《埃及史》研究[D]. 史湘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汉语母语者与非母语者的汉字饱和研究[D]. 刘玉萍. 暨南大学, 2019(02)
  • [5]现代汉语“向+NP+VP”结构变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龙玙琦. 暨南大学, 2019(12)
  •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D]. 杨杨. 北华大学, 2019(01)
  • [7]传播学视角下“咪蒙”公众号的女权意识研究[D]. 王玲娟.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8]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高阳. 天津大学, 2019(06)
  • [9]利用记忆宫殿和N-back研究训练对行为和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D]. 王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互动语用理论视域下的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研究[D]. 高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浅析语言的“习得”与“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