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畅享互联网新世界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畅享互联网新世界

一、踏上信息高速路 畅游网络新天地(论文文献综述)

汪黎黎[1](2015)在《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90-2013) ——一种基于媒介地理学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是对上海——这座背负暧昧历史身份、指向中国未来、飘浮在全球化最前沿的城市发起的种种“想象的地理”,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面相,又有各自不同的“地图”。本文基于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借鉴媒介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分别从生产地理、空间、时间、地方等维度考察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探寻其背后潜藏的权力关系和文化意义,揭示“上海想象”和全球化语境及都市变革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当代中国电影置身于电影生态剧变的背景和消费社会的游戏规则之中,始终在“商业性-艺术性”、“全球化-本土化”、“传统-现代”、“历史-当下”等多重夹缝中探索着“上海想象”的多种可能性。这种探索虽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仍在纷繁芜杂的语境中努力重构着“上海”——这个中国最特殊的“地方”的意义。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力、散发着自由气息、又独具魅力的“上海”在影像文本中呼之欲出。一种自由、平等的启蒙意识,以及更具普世意义的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在影像中滋生、蔓延,这就是当代中国电影“上海想象”的革命性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在简要描述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史和转型期中国电影“上海想象”的语境和背景之后,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目前的研究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系统性欠缺、狭隘的地方文化主义立场等问题,并提出了本文基于“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第一章“‘上海想象’的生产地理”主要从“影像生产”的角度,勾勒“上海想象”生产环境上的地理变迁及其文化意义。首先,就影像生产资本从本地性到跨国(地)性的地理变化,分析“上海想象”自“本土化”到“边界模糊”的总体面貌变迁;其次,由不同创作群体各异的地理身份出发,勾勒、解读“上海想象”的几种主要路径。第二章“‘上海想象’中的空间建构:都市变革的显影”分别从“空间整体与混杂的博弈”、“空间流动”、“空间拼贴与戏仿”三个方面分析“上海想象”的空间范式及其与都市变革的关系。“上海想象”通过空间整体性与混杂性的博弈,勾勒出迥然不同的都市空间体验,折射出转型期中国多元的意识形态和各种权力间的碰撞与角力;“流动性”普遍存在于“上海想象”的空间建构中,这是对先天混杂、又时处急剧变革中的上海空间的真实反映,更是影像媒介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上海空间的一种主动性建构;“上海想象”还通过拼贴、戏仿等方式对空间进行碎化、移植和重组,这既是后大都市时代空间经验的影像化呈现,也是对后现代城市空间的一种媒介化生产。第三章“‘过去’—‘未来’:‘上海想象’的时间危机”从“时间”维度对作为大众文化的“上海想象”进行批判性解读。“上海想象”通过“将时间空间化”、用时尚符码制造“现在”的狂欢等策略,填平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深度,停止了大众对时间、生存的追问。关于“时间”的共同经验被再造成碎片化、模式化、感官化的“空间感”,从而制造出指向消费的“城市认同”。这种“认同”由于缺乏内在支撑的文化肌理和真切的体验、记忆,显得虚幻、脆弱。这是作为大众文化的“上海想象”难以摆脱的时间困境,它正是以此为代价,参与到消费社会“媒介地理”的生产之中。第四章“多地性:全球化中的‘上海’重构”将视线对准“上海想象”在地理维度上的一个重要标识——多地性,即在一个影像文本内部,通过迁徙、交通、通信、想象等各种途径,使某一个地点与其他地点之间互相连通,并以此构建起叙事基本框架的策略。通过对“多地性”的聚焦式研究,分别梳理了“上海想象”中三种主要的多地性建构模式,即“上海-海外”、“上海-港台”、“上海-内地”,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规律,进而解析“多地性”为“上海”——这个作为“地方”的概念注入新鲜活力的方式,揭示“上海想象”在全球化中艰难定位自身和重构“地方”的路径。结语“大写‘上海’:‘全球-本土城市’与‘传奇之城’”将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放置在“全球-本土”的尺度范畴内,分别从“地方记忆的文化召唤”、“全球经验中的地方认同”和“自由开放的流动枢纽站”三个层面总结“上海想象”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书写“上海”的能动性策略。在“本土性”对“全球性”多种形式的回应与调适过程中,“上海”被大写为“全球-本土城市”和“传奇之城”。正是在“全球”与“本土”的裂痕和缝隙中,一种有关自由的启蒙意识,一种更具普世意义的平等、民主的价值观逐渐滋生和蔓延,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大写“上海”的革命性意义。

宋振超[2](2012)在《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既是一种价值的回归,也是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研究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这一课题是在社会正在发生且不断加速信息交往实践的现实要求和历史进程下应运而生的。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改革与创新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在一个更广阔和更深度的背景中,积极探究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探索“科技理性”与“教育伦理”辩证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体系构建之路,实现“技术理性”与“伦理理性”的合理链接。这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旨归,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旨趣。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研究方法,从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迁的现实出发,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宽广平台,在全面认识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生态变迁的基础上,探寻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并试图着力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之道,寻求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基础平台,为研究奠定基本的研究框架和论述空间。在导论中,结合现实,阐述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缘起,指出这个问题是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时代课题。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比较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揭示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基本论域。第二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二级平台,阐明相应的概念和学理依据,并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作出相应阐释。在第一章中,从对信息交往变迁下的社会变迁的理解入手,界定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特点与现状,明确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二章从大学生与多彩信息媒介的广泛而深入接触入手,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对认识和反思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发展,确定了研究的依据,作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深入展开的前提。第三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三级平台,形成较为系统的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解论域。在论文第三章中,将主题研究推向纵深,深入研究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涵义,并从契机和挑战两个维度详细研究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从而为论文主题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和事实解析。第四层次,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实运用,将前面“三个层次”的研究运用到实证分析中。在论文第四章中,着重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提出了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等四个方面的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立足实践、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融合和提高实效的四个方面的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法。在论文第五章中,结合第一二三章中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外生态变革的理论与事实分析,紧扣第四章中提出的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一步从路径选择视角建构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技术路径,并且反思并提出了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的前提、重点和路径。第五层次,从学理层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理性属性,指出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最终意义上体现为推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论文阐释了要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前提,秉承反思与批判的理念,理性思考和进行信息社会构建,以一种自觉、自主的姿态,构建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为广大大学生自觉走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提供通路。

孙为[3](2011)在《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数字媒体艺术处于艺术学、传播学、叙事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处,超文本、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图文互涉文体;实验影像、互动影视的时空交错叙事;网络游戏、新媒体艺术的人机互动、人际互动;跨媒介传播中的媒介互动等大量出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叙事现象亟需进行理论梳理,并发现新规律;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与鉴赏不仅承继了传统美学与艺术创作规律,而且在艺术创作、文本本体、艺术鉴赏等范畴形成独特的艺术形态与语言并提出新的问题。交互性是数字媒体艺术最本质的特点之一,数字媒体的交互式叙事需要产生自己的叙事语法,总结叙事规律与特征,并一步形成数字媒体艺术系统性的叙事理论。本文从数字媒体艺术互动性叙事现象的研究出发,在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全面的认识数字媒体艺术的叙事模式与特点,在大叙事的框架下探讨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式叙事形态、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特征与审美特质,进而从叙事学的角度构建了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传播与鉴赏的理论体系。本文的第一章从媒介演进与叙事模式的转化阐述了数字媒体的交互式叙事是传统叙事的延续,新媒介与新技术扩展了当代叙事领域的范畴与话语模式;第二章从阅读、视听、体验、参与等四种交互的角度总结了交互式媒体叙事的形态,并进而阐述了交互式媒体叙事的特点与系统结构;第三章从人机交互、人际交互、媒体交互三个层面阐述了交互式媒体叙事的建构;第四章分析了交互式媒体叙事的时间观与虚拟空间隐喻,阐述了数字超文本的多种时空交互;第五章从生态学视角探讨交互式媒体叙事在多个层面对社会生态、媒体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消解与重构,从后现代美学角度阐述交互式媒体叙事的美学重构。

张才刚[4](2011)在《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个体经验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类由此走向所谓的“数字化生存”。生存状态的改变,意味着人类在认识自我与理解世界的征程中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学艺术而言,遭遇数字化生存是挑战更是机遇,它预示着文学又一段新的旅程。在数字化生存的维度下讨论文学语言的流变,是数字时代文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厘清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之间的基本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文学形象、文学意蕴以及文学价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基于这一目标,本文借鉴传播学的信息理论、社会学的观察视角以及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在现象阐述的基础上展开理论建构,最终形成一些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初步建立起自身的理论框架。当然,整个研究过程都建立在对数字化生存的认识和解读上。本文的主题“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为了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数字化语境中人类表意需求的拓展入手,探讨文学语言发生流变的根本原因,进而解读语言流变对文学实践带来的影响。这一研究路径,始终以“文学语言”作为核心,期待以此为辨析数字时代文学其他方面的特征建构一个基础性的平台。整个论文有三个主要研究目标,构成全文的理论框架:首先,寻找文学语言流变的根源。人类生存状态的不断变化,必定会产生越来越多新的意义表达需求,从而促使文学等艺术形式在表意策略上做出必要的调整,这就是文学语言流变发生的根源。数字技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是空前的,这也就注定了数字时代文学语言流变速度的加快与流变规模的加大。找到文学语言流变的根源,对于解读数字时代文学的特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其次,理清文学语言流变的脉络。数字时代文学语言的流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流变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本文选取了数字媒介、虚拟生存、数码艺术以及数字生活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它们对文学语言产生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涵盖了数字化生存的各个层面,也是促使文学语言流变发生的主要因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旨在描绘一条相对清晰的数字时代文学语言流变的基本路径。最后,观察文学语言流变的效应。这一部分将目光转向文学实践领域,首先观察网络语言的扩张对文学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网络语言扩张的动力、网络语言进入文学文本的基本条件以及网络语言对文学产生的负面效应等,借此辨析网络文学的发生程式。其次,观察传统作家在数字时代的语言策略,主要探讨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隐喻策略之间的关系,辨析传统作家在数字化语境中语言风格的形成,以及数字时代传统作家文学语言的基本趋向。文学语言的流变,不仅催生了轰轰烈烈的网络写作,也对传统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基本观点:数字时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推动了表意需求的全面拓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学语言发生的流变,由此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图景。这一观点,已在数字时代文学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展现出人类生存状态对文学语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了这一基本立场,我们将能够更加清晰地描绘数字时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刘菊芳[5](2010)在《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使我国媒介产业正朝着全媒体数字化的方向发展。2009年是出版业的春天,金融危机的寒潮使出版业生机再现,数字出版蓬勃发展,产业文化进一步提升。在整个数字传媒语境下,全媒体时代的出版融合,成为数字出版业的核心理念。数字出版业产生有多种推动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技术、经济、政治和市场因素。这几大因素共同起作用,在数字出版发展的航道上创造机遇,掀起数字时代出版高潮。对于一个既不能脱离传统出版业又欣欣向荣的朝阳行业来说,数字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必然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变化。它打破传统出版思维定势,对出版业传播理念进行洗牌重组,成为出版业改革的领跑者。然而,任何产业在其发展初期都不会一帆风顺。就数字出版业而言,版权问题、融资赢利问题以及人才问题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出版业的良好机遇成功改制,成功实现“融合”,成为出版社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析、解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数字出版业全媒体出版前景做预期展望,力求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蔡炳育[6](2011)在《iSchool网络平台的IA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深刻意思。新型经济形态下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的浪潮也席卷全球。开放下的网络使信息的发布、传播、利用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2004年以来,“iSchool”成为Web2.0时代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iSchool建设的核心要素就是信息、技术与人,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人与信息的联系。美国建筑师Richard.Saul.Wurman提出了“information Architect”一词,简称“IA”。IA是关于如何对信息进行组织、表达和阐释的科学和艺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IA的发展方向分为信息构建与信息架构。本文在iSchool网络平台的研究中将按照IA发展的两个方向,即理论分支信息构建与技术分支信息架构这样两个方向,分别探讨iSchool网络平台的信息构建和信息架构问题,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IA建构研究。运用信息构建理论与信息架构方法,并将这两者进行有效整合,力图设计出易于管理和方便使用的信息平台。本文的研究以点带面,针对贵州本地的现实状况,运用信息构建的理论,探究贵州本地iSchool网络平台上的教育资源与学习社群整合的建构模式与方法,为贵州省本地的iSchool在培养适应科学、商业、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必然需要,把握所有类型信息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人才方面奠定坚实的网络技术基础。研究过程中遵循信息构建的状态变化模型,按照信息构建的直接目标,建立一个清晰的、易于理解的信息资源结构,借助开放式网络平台建设,并最终提供给信息用户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空间环境。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方式,通过课程体系目录建设,推进教育资源共享,为网络化环境下贵州本地教育资源的发展拓展新的路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Web2.0网络环境的发展,强调以用户为核心,在iSchool平台上把信息服务由原来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双向的互动交流,赋予用户更多的对信息内容的控制力。本文采用了系统的分析方法、文献调研等方法,确立iSchool是人与信息的联系,是一个从个人信息构建到社群信息构建的发展过程。在构建人与信息联系的过程中,探究一个适合于iSchool网络平台的学习社群整合模式,并与资源整合紧密结合,为网络环境下贵州本地学习型社群的发展探索新的机制。

刘丹鹤[7](2004)在《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探讨和回答两个问题:1、在现实世界和赛博空间可以自由游弋的网络时代,自我角色的互换带来了新的哲学问题,即我们应如何认识和理解“此在”在虚实世界里的存在;2、赛博空间延伸了人类存在的时空界域,拓展了人类交互的内容和形式,但也导致了生活世界的异化危机,我们应如何面对和解决这种危机。 国内学界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伦理角度展开,本文试图从对象化和工具论层面考察赛博空间和网际互动,反思主体存在和交互的本质。本文既从“解放”、“异化”、“控制”等宏大叙事阐释网络技术,又从具体生活情境和个案展开微观现象层面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赛博空间、虚拟实在、网际互动的现象与本质,指出在赛博空间中存在是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另一真正模式;接着,从后现代角度考察了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认为赛博空间主体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体”,而是一类由网络系统交互而联系起来的群体,并在网际互动这一“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方式中呈现出后现代“碎片性”和“自我”消解特征,但走向人性化趋势的网络技术在为人类交往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异化危机;最后,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视角提出并阐释了赛博空间的控制问题,并结合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对自律与他律的学理探讨,从伦理、法律和技术等层面探究了克服生活世界危机的途径。

孟威[8](2002)在《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照亮了另一个生活世界,交往就是人们走向这一世界的通道。而网络交往中的诸多变化和趋势都与网络互动这种传播方式本质地、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网络互动不仅日益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蕴藏着希望和前景,意味着新观念和新文明的崛起。 与以往的、技术的观察角度不同,本文力图展现传播学的视野,以全景式的扫描系统地探讨网络互动,描述它的特征,诠释它的内涵,发现它对人们交往行动、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论文以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反馈与网络互动的相关度贯穿,围绕网络互动这一核心问题,主体部分比较地探讨和研究了网络互动的含义、特点、类型、过程、环境、个体用户与组织的使用与控制、诸种效果,并对各自的相关特点做出具体细致的分析,而后上升为对取得良好互动效果的合理规则的思索,使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每一种媒介及其传播方式的发展都会受制于某些规律,论文在分析网络互动的影响时也没有回避这样几个问题:1、它提升、放大了什么?2、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把什么推至显赫的地位?3、它再现了过去的什么东西,在刚刚过去的领域中再现了什么?4、当它在未来达到潜力极限时,会成为什么东西? 在吸收和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阐述了一些个人研究所得的新观点、新看法,并在导论中给予集中的反映和归纳。

二、踏上信息高速路 畅游网络新天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踏上信息高速路 畅游网络新天地(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90-2013) ——一种基于媒介地理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电影“上海想象”史概述
    二、1990年以来中国电影“上海想象”的背景和语境
    三、研究对象及文献综述
    四、“上海想象”:一种媒介地理学的审视
    五、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上海想象”的生产地理
    第一节 本土制作:海派文化的历史守望
        一、海派文化与“海派电影”传统
        二、传承描述(1990-2001):语言革新的都市生活白描
        三、式微描述(2002-2013):生态骤变与本地生产的沦陷
    第二节 跨国(地)制作:“上海”边界的模糊
        一、“上海想象”生产资本的扩张版图
        二、资本流动与渐趋“边界模糊”的“都市想象”
    第三节 创作者的“地理-文化”身份与想象“上海”之路径
        一、上海导演:个体化的“地方感”体验
        二、香港导演:身份寻找中的自我投射
        三、外地导演:“外来进入者”视角下的都市凝望
        四、异域导演:基于另类“东方奇观”的“他者”想象
第二章 “上海想象”中的空间建构:都市变革的显影
    第一节 “空间转向”、电影媒介空间与都市空间
        一、“空间转向”
        二、媒介空间与电影媒介空间
        三、都市空间
    第二节 “整体”与“混杂”:都市空间构建的博弈
        一、“国际大都市想象”:现代化理想与乌托邦美学
        二、“‘移民之城’想象”:“可交流的城市”与“后现代沙漠”
        三、“‘异托邦’想象”:若隐若现的“城市之镜”
    第三节 空间流动:当代上海的视觉律动与形态质感
        一、漫步、兜风与漂流:影像上海的“流动式绘图”
        二、出入“上海”:地域流动与“跨界的人”
        三、信息概念-流动的虚实:被凸显的“无形之城”
    第四节 空间拼贴与戏仿:作为后现代镜像的“上海”
        一、“区隔空间”拼贴:“阐释”与“去中心”的都市故事
        二、地标空间与“去地域化”叙事拼贴:作为景观的平面“上海”
        三、空间戏仿:文本游戏与都市狂欢
第三章 “过去”—“未来”:“上海想象”的时间危机
    第一节 “过去”的怀想:断面、回忆与镜像
        一、断面:“美好往昔”的沉湎
        二、回忆:个体化的城市记忆
        三、镜像:间离、反思与叙事游戏
    第二节 “未来”的风景:被缝合的消费社会拟像
        一、浮夸的消费之都
        二、个体感性的“小”世界
        三、“缝合”的策略
        四、“拟仿”的逻辑
    第三节 “现在”的狂欢:城市历史与深度的消解
        一、时间危机与大众文化
        二、“空间格调”与历史性的隐退
        三、时尚与城市时间的“伪流通”
        四、感官消费与脆弱的“城市认同”
第四章 多地性:全球化中的“上海”重构
    第一节 地方:一个从凝固到流动的概念
        一、独特与边缘:作为“全球化”对立面的“地方”
        二、多元、流动与“全球地方感”:“进步”的“地方”
        三、文化杂糅、都市罪恶与“优越感”:审视上海地方性的历史路径
    第二节 上海-海外:“全球性”的曲折复归
        一、人格分裂的“他者”:矛盾中的拒斥
        二、海外离散者的“回家”:文化冲突与“反思式”寻根
        三、双向认同的地方:“全球性”的弥散
    第三节 上海-港台:国族政治话语中的“地方”
        一、“泛中国性”的植入:作为国族化身的“上海”
        二、全球性文化资本的胜利:穿越国族政治烟云的“上海”
        三、现代性的浪漫同构:港台主动连接内地的“去中心”版图
    第四节 上海-内地:“两极落差”中的标榜与反思
        一、光荣与梦想:强大完美的“磁场上海”
        二、互补与融合:乡土文化反哺下的都市上海
        三、否定“上海”:反向书写的几种路径
结语 大写“上海”:“全球-本土城市”与“传奇之城”
    一、上海的“地方性”书写:集体记忆的文化召唤
    二、“全球-本土城市”:全球经验中的地方认同
    三、“传奇之城”:自由与开放的“流动枢纽站”
参考文献
附录: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主要影片
后记

(2)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与特征
    第一节 信息交往实践变迁视阈下的社会变迁
        一、信息交往实践的元素构成:信息
        二、信息交往实践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
        三、信息交往实践的发展状态:信息化
        四、信息交往实践的现实平台:信息社会
    第二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与特征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二、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三、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第二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多彩信息媒介与影响
    第一节 多彩信息媒介正以何种形象和方式出场
        一、黑色媒介形象
        二、白色媒介形象
        三、红色媒介形象
        四、黄色媒介形象
    第二节 多彩信息媒介影响大学生的何以能和替代效应
        一、多彩信息媒介影响发生的理论支撑
        二、多彩信息媒介影响成立的过程
        三、多彩信息媒介影响的替代效应
    第三节 新凸显的话语权——信息化视阈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一、认知方式的拓展与重解
        二、行为选择的建构与解构
        三、道德取向的碰撞与融合
第三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契机与挑战
    第一节 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契机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涵义
        二、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契机
    第二节 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挑战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信息化视阈下大学生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
        三、信息化视阈下信息科技理性与信息伦理的冲突与契合
第四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
        二、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
        三、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
        四、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
    第二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法
        一、立足实践: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实践之基
        二、着眼长远: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和合之道
        三、突出重点: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现实诉求
        四、注重融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和谐律动
        五、提高实效: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目标指向
第五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与评价
    第一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出场路径
        一、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视角,更新教育理念
        二、立足于教育者主体素质建设视角,强化教育手段
        三、立足于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视角,整合教育资源
        四、立足于信息伦理嬗变与审思视角,拓宽教育渠道
    第二节 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
        一、把好三个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前提
        二、实现三个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重点
        三、实施三个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路径
结语
    一、信息交往实践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价值
    二、走向信息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3)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二、理论基础分析
    第三节 本文研究架构
        一、媒介演进与媒体叙事的发展
        二、交互式媒体叙事系统
        三、交互式媒体叙事的建构
        四、交互式媒体叙事时空
        五、交互式媒体叙事与生态重构
第一章 媒介演进与媒体叙事的发展
    第一节 媒介演进与叙事模式
        一、口语传播与在场叙事
        二、文字传播与书写叙事
        三、电子媒体与影像叙事
        四、数字媒体与互动叙事
    第二节 媒介演进带来认识叙事的新视角
        一、元叙事与叙事传统的延续
        二、新媒介与叙事领域的扩展
        三、新技术与叙事话语的转变
        四、新媒体艺术与叙事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交互式媒体叙事系统
    第一节 交互式媒体叙事的形态
        一、阅读叙事
        二、视听叙事
        三、体验叙事
        四、参与叙事
    第二节 交互式媒体叙事的特点
        一、连接性
        二、非线性
        三、交互性
        四、涌现性
        五、可编程性
        六、沉浸性
        七、流动性
    第三节 交互式媒体叙事的系统
        一、故事:话题、场景、故事线
        二、作者:多身份的自由书写
        三、读者:角色、化身、参与者
        四、结构: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
        五、规则:情节设定与链接修辞
        六、解码:读者的赋权与文本阐释
第三章 交互式媒体叙事的建构
    第一节 界面与操控——人机交互
        一、弹性界面
        二、人机对话
    第二节 角色转变——人际交互
        一、个体身份的叙事建构
        二、终端身份的交互
        三、作者/读者的对话与合作
    第三节 跨媒介叙事——媒体交互
        一、复调叙事:多媒介的众语喧哗
        二、意义生产:媒介叙事的互文性
        三、跨媒体叙事:叙事作品的媒介转换
第四章 交互式媒体叙事时空
    第一节 破碎——叙事时间
        一、故事-时间永远分岔
        二、叙述-让时间获得自由
        三、阅读-与时间互动
    第二节 对视——叙事空间
        一、记忆宫殿: 赛伯空间的隐喻与转喻
        二、边界消失:远程交互的意义
        三、空间并存: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
    第三节 混合——时空交互
        一、文本时空与阅读时空的交互
        二、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交互
        三、虚拟时空与真实时空的交互
    第四节 游移——时空节点的位置交互
        一、故事的迷宫
        二、身体的游牧
        三、思想的航行
        四、位置叙事
第五章 交互式媒体叙事与生态重构
    第一节 交互式媒体叙事与人文生态重构
        一、媒体生态重构:媒介失语与自我的媒体化
        二、社会生态重构:意义消解与“异托邦”建构
        三、精神生态重构:生存的非本真与主体的精神胜利
    第二节 交互式媒体叙事与美学重构
        一、原作解构与拼贴美学
        二、意义流变与随机美学
        三、结构隐喻与链接美学
        四、距离消亡与交互美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数字时代的文学存在与文学观念
    二、数字时代的文化思考与文学研究
    三、现代文学语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四、本文的基本研究路径与理论框架
第一章 数字化生存的哲学意义与人文价值
    第一节 数字技术与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
        一、人的自然生存与技术生存
        二、数字技术对人的生存的基本影响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数字化生存的解读
        一、尼葛洛庞帝眼中的"数字化生存"
        二、西方学者对数字化生存的哲学思考
        三、西方学者对数字化生存的文化解读
    第三节 数字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一、数字化生存是自我超越的延续
        二、数字化生存是人化世界的重构
        三、数字化生存是创造能力的延伸
        四、数字化生存是个性展示的平台
第二章 数字化语境中的表意需求及其影响
    第一节 数字化语境中人类表意需求的拓展
        一、数字时代的信息环境与表意需求
        二、数字时代的生存维度与表意需求
        三、数字时代的生活方式与表意需求
        四、数字时代的社会关系与表意需求
    第二节 数字化语境中文学语言的表意优势
        一、意义的生成过程以及语言表达
        二、语言符号与人的生存的"诗意契合"
        三、文学语言在数字化语境中的表意优势
    第三节 数字时代文学语言表意功能的延伸
        一、数字传播技术与文学语言"互文性"的扩张
        二、数字媒介环境与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加速
        三、数字信息交流与文学语言"个性化"的突显
第三章 数字化语境中文学语言的流变
    第一节 数字媒介与文学语言流变
        一、文学活动中的媒介选择及其修辞效应
        二、数字媒介修辞效应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三、从"手机文学"看数字媒介的修辞功能
    第二节 虚拟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一、虚拟空间的身体存在与文学书写
        二、虚拟生存与数字时代的艺术风格
        三、从"玄幻小说"看虚拟生存对文学书写的影响
    第三节 数码艺术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一、图像与文学的基本关系辨析
        二、图文互读与文学语言的图像化
        三、从"剧本小说"看数码艺术对叙事风格的影响
    第四节 数字生活与文学语言的流变
        一、数字技术与社会群体结构的改变
        二、群体写作与"身体语言"的突出
        三、从"韩白之争"看文学群体的话语冲突
第四章 网络语言的扩张及其文学效应
    第一节 网络语言的扩张动力和基本形态
        一、网络语言扩张的基本动力
        二、网络语言的生成过程
        三、网络语言的主要形态
    第二节 网络语言对文学生产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进入文学文本的基本条件
        二、网络语言对文学生产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网络文学的发生及其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一、网络文学的发生程式解读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第五章 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的语言策略
    第一节 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的隐喻策略
        一、隐喻的生存与文学语言的隐喻功能
        二、数字化语境中的隐喻及其对文学语言的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与传统作家隐喻方式的形成
    第二节 数字化语境中传统作家的语言探索
        一、传统作家对个性语言的追求:以王蒙为例
        二、传统作家对语言技巧的探寻:以孙甘露为例
        三、传统作家对底层话语的关注:以陈村为例
        四、传统作家对古典语言的坚守:以贾平凹为例
    第三节 数字化语境中传统作家的语言趋向
        一、新闻化:信息环境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二、影视化:数码艺术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三、媚俗化:消费主义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四、类型化:市场需求对传统文学语言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数字出版业传媒景况分析
    1.1 众说纷纭的数字出版
    1.2 数字出版业现状分析及评估
第2章 数字出版业发展推动力分析
    2.1 技术因素:技术催生出版产业革命
        2.1.1 全媒体技术诱发"数字出版"
        2.1.2 电子阅读器:全媒体技术的典型产物
    2.2 经济因素——从"危"到"机"
        2.2.1 金融危机的"口红效应"
        2.2.2 数字革命将数字出版带上轨道
    2.3 政策因素
    2.4 市场因素
        2.4.1 消费群体的大众小众化、分众化的需求
        2.4.2 按需印刷:数字信息的多样性要求
第3章 数字出版业领跑出版改革
    3.1 "内容为王"指导下的出版革新
        3.1.1 图书产品向数字化内容的转型
        3.1.2 "内容为王"的多元化输出
        3.1.3 阅读方式的转变
    3.2 出版业传播学理念更新
        3.2.1 读者"M"型分化,共享变分享
        3.2.2 话语权的回归,交互传播模式的形成
        3.2.3 短周期的浅阅读时代的到来
第4章 数字出版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4.1 版权问题探讨
        4.1.1 数字化语境下的"二八理论"受到冲击
        4.1.2 版权保护成为数字出版业生存之本
        4.1.3 版权保护解决之道
        4.1.4 EPOST平台:数字出版的"杀毒软件"
    4.2 融资赢利模式初探
        4.2.1 高等教育出版社融资赢利模式借鉴
        4.2.2 吸纳风险投资,寻求上市融资运营路径
        4.2.3 组建媒体数据库,打造自己特色的赢利模式
    4.3 人才问题初探
        4.3.1 人才是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关键
        4.3.2 加强教育,不断提高人才素质
第5章 数字出版业前景初探
    5.1 数字出版业集团化趋势
    5.2 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的融合趋势
    5.3 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业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iSchool网络平台的IA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技术线路图
2 iSchool 背景与IA 方法
    2.1 iSchool 背景
        2.1.1 iSchool 来源
        2.1.2 国内外iSchool 研究现状
    2.2 iSchool 内涵
        2.2.1 iSchool 社群整合
        2.2.2 iSchool 资源整合
    2.3 IA
        2.3.1 国内外IA 发展现状
        2.3.2 信息构建
        2.3.3 信息架构
3 iSchool 网络平台信息构建分析
    3.1 信息聚集
        3.1.1 信息片段
        3.1.2 信息聚集原理
        3.1.3 信息集合
    3.2 信息组织
        3.2.1 信息组织的方法
        3.2.2 信息组织的形式
        3.2.3 信息结构
    3.3 界面设计
        3.3.1 界面设计的概念
        3.3.2 界面设计的内涵与方法
        3.3.3 界面设计要求
    3.4 信息空间
    3.5 信息生态
4 iSchool 网络平台信息架构设计
    4.1 组织系统构建
        4.1.1 信息组织体系
        4.1.2 信息组织结构
        4.1.3 设计凝聚性的组织系统
    4.2 导航系统构建
        4.2.1 导航系统类型
        4.2.2 导航元素
        4.2.3 设计良好的导航系统
    4.3 标识系统构建
        4.3.1 建设标识系统的意义
        4.3.2 标识分类
        4.3.3 设计有效的标识系统
    4.4 检索系统构建
        4.4.1 用户检索特点
        4.4.2 检索界面
        4.4.3 设计可用的检索系统
    4.5 iSchool 网络平台的IA 评价
5 结语
    5.1 研究的主要工作
    5.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5.3 本文创新之处
    5.4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 选题意义
    2 、 研究现状
    3 、 内容与框架
    4 、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赛博空间与虚拟实在
    1.1 赛博空间释义
        1.1.1 赛博空间的界定
        1.1.2 赛博空间的技术支撑
        1.1.3 赛博空间的空间性
    1.2 虚拟实在释义
        1.2.1 虚拟实在的哲学解读
        1.2.2 虚拟实在的类别
        1.2.3 虚拟实在的本质
    1.3 赛博空间是否等同于虚拟实在
        1.3.1 赛博空间和虚拟实在的“场域”性
        1.3.2 赛博空间与虚拟实在的虚拟性
        1.3.3 赛博空间与虚拟实在的局限性
第二章 赛博空间与数字存在
    2.1 作为物的数字存在
        2.1.1 数字存在的事物特性
        2.1.2 作为工具的数字存在
    2.2 作为非物的数字存在
        2.2.1 数字存在的时空条件
        2.2.2 数字存在的可复制性和短暂性
        2.2.3 数字存在的暂时性和历史性问题
    2.3 在赛博空间中的数字存在
        2.3.1 作为身体延伸的计算机网络
        2.3.2 赛博空间中的自我和交往
        2.3.3 在赛博空间中存在的此在
第三章 从赛博空间到网际互动
    3.1 网际互动的产生与演变
    3.2 网际互动的主要形式
    3.3 网际互动:以符号为特质的文本互动
        3.3.1 网际互动的符号特质
        3.3.2 网际互动与现实互动的差异
        3.3.3 案例:MUD个案分析
    3.4 理想的互动环境:虚拟社区
        3.4.1 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
        3.4.2 虚拟社区:“群体于赛博空间中”的存在方式
        3.4.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
    3.5 徘徊于虚实生活世界之间:自我的虚构与超真实
        3.5.1 赛博自我的虚实认同
        3.5.2 赛博自我的存在方式
第四章 后现代境域中的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
    4.1 后现代与后现代特征
    4.2 后现代透视下的互联网
        4.2.1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
        4.2.2 德勒兹:边缘的游牧主体
        4.2.3 波德里亚:拟象文化
        4.2.4 波斯特:信息方式
    4.3 去中心化的网际互动
        4.3.1 网络技术的非中心化设置
        4.3.2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
    4.4 后现代视野中的赛博主体
        4.4.1 赛博主体
        4.4.2 对赛博空间主体的理性反思
第五章 网际互动的反思
    5.1 网络:走向人性化的媒介技术
        5.1.1 从技术的缘起到网络技术
        5.1.2 网络技术与人性
    5.2 网际异化:生活世界的危机
        5.2.1 异化:从机器的神话谈起
        5.2.2 作为座架的网络技术:从工具到世界的展现
        5.2.3 网际符号异化
    5.3 乌托邦:个人的解放?
        5.3.1 网络自由
        5.3.2 技术的奴役:从显在到潜在
        5.3.3 在虚拟与现实生活世界中反思网络技术
第六章 赛博空间的控制
    6.1 控制,何以可能?
        6.1.1 伦理道德可以担当技术的仲裁?
        6.1.2 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审视网络
    6.2 赛博空间控制的两难困境
        6.2.1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赛博主体对自由的渴望
        6.2.2 网络规范的两难性
        6.2.3 网络技术发展的加速与理论研究的滞后
    6.3 赛博空间的控制途径
        6.3.1 自律与他律:学理求溯
        6.3.2 控制前提:道德自律
        6.3.3 网络伦理:自我控制
        6.3.4 网络法规:强制控制
        6.3.5 网络程序:技术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8)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传播视野中的网络——网络互动研究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 网络互动: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的内容、框架和研究路径
    三、 求证过程——网络互动的研究方法概述
    四、 对学术生长点的发掘——网络互动研究的创新所在
第一章 理解网络互动的含义
    第一节 了解传播互动:传统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承继、补充与超越:网络传播互动的新特点
    第三节 一种趋势:传统信息传收者在网络互动中地位的变化
    本章结论
第二章 网络互动的分类及过程
    第一节 从出现形式上划分互动:五种类型的差异
    第二节 从完成的时态上认识互动:同步与异步之分
    第三节 从构成的要素上把握互动:虚拟与现实的异同
    第四节 从参与者的自觉程度上区别互动:有意之举、无意之举
    本章结论
第三章 网络互动的环境——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
    第一节 对符号传播认知意义的概念化阐释
    第二节 符号化的网络“虚拟世界”
    第三节 虚拟互动的基本工具——语言文字文本
    第四节 感觉在虚拟情境中的延伸
    第五节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特殊符号——“人”的特征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网络互动中的需要与满足
    第一节 用户对网络的使用与满足
    第二节 媒介代际特征的显现——互动中的两类用户
    第三节 本我、镜中我与自我呈现
    第四节 “合群”需要的满足——互动群体“虚拟共生”的意趣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网络互动中的媒体组织:影响与控制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影响的扩散过程
    第二节 网络媒体在互动中的类别特征和作用——影响方式及社会意义
    第三节 巧妙独特的议程设置——媒体“控制”内涵在互动中的转变
    第四节 影响媒体互动质量的5要件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网络互动中的诸种效果
    第一节 网上“知识沟”:加深?弥合?
    第二节 亦虚亦实的“网络意见领袖”
    第三节 一个相反的现象——螺旋的“沉默”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网络互动规则的探讨
    第一节 直面尴尬——网络互动中的种种问题
    第二节 良好互动效果的取得——网络互动规则的探讨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踏上信息高速路 畅游网络新天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90-2013) ——一种基于媒介地理学的考察[D]. 汪黎黎. 南京大学, 2015(11)
  • [2]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宋振超. 苏州大学, 2012(05)
  • [3]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 孙为. 南京艺术学院, 2011(08)
  • [4]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 张才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5]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D]. 刘菊芳. 河北大学, 2010(12)
  • [6]iSchool网络平台的IA建构研究[D]. 蔡炳育. 贵州财经学院, 2011(06)
  • [7]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 刘丹鹤. 复旦大学, 2004(01)
  • [8]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 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标签:;  ;  ;  ;  ;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畅享互联网新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