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全固态变送器

多用途全固态变送器

一、一种多用途的全固态发射机(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妮[1](2018)在《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无线电高度表是飞机、导弹等飞行器上的重要导航设备,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准确测量飞行器相对于地面或海面的真实高度,以保障飞行器执行有关任务。目前使用的无线电高度表大多使用模拟分立器件,主要功能由硬件电路实现,对于飞行器上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而言,无线电高度表难于集成,资源无法共享。近年来,随着扩频技术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伪码测距体制的新型数字式无线电高度表,采用了FPGA+DSP架构模式,实现了板卡型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测高范围宽、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且重构型设计加强了核心软件的集成,实现了资源共享,系统可灵活配置每项功能的运行通道,便于机上软件管理、升级、维护。论文首先简要描述了伪码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基于伪码测距体制的无线电高度表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论述了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的软硬件设计,描述了各组成部分(发射天线、接收天线、ALT接收/激励模块、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硬件实现原理框图、主要器件的选型;ALT模块软件和ALT功能软件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然后对设计实现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具体包括:(1)为实现系统的资源共享,采用了重构设计方法;(2)为适应500m/s的跟踪速率,采用了多通道并行处理的高速跟踪技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室测试;(3)为解决飞机的编队飞行,提出了随机换码技术,并描述了实现过程;(4)针对外界信号的强弱变化,阐述分析了AGC控制设计的实现过程及工程实现中中频控制字的选取原则。最后,简要描述了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的应用,对实验室测试情况和外场试飞数据进行了分析,证实基于伪码测距体制的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工作稳定、可靠,满足总体的研制要求。

贾金伟[2](2016)在《一种宽频带大功率固态发射机的可靠性设计》文中指出介绍了影响固态发射机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及提高发射机可靠性的应对措施,为发射机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在综合考虑可靠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宽频带、大功率、固态发射机可靠性设计的方案,对固态发射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杨涛[3](2014)在《MIMO雷达波形设计与实时处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雷达是目前雷达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特点是每个发射天线可以独立发射不同的波形,与相控阵雷达所有阵元发射相同的波形相比,MIMO雷达的波形分集能力带来更多的发射自由度。可以通过设计发射波形灵活地设计期望发射方向图的形状。同时,MIMO雷达的波形分集能力是提高雷达资源利用率、实现雷达资源自适应分配调度的重要手段。本论文结合具体科研任务,主要围绕窄/宽带MIMO雷达的波形设计、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和新型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等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窄带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针对窄带MIMO雷达在给定的期望发射波束方向图情况下,如何在线快速设计具有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的发射波形问题,提出了基于协方差矩阵空时构造的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将发射波形矩阵分解为空域方向矩阵和时域信号矩阵。然后通过一组发射导向矢量构造空域方向矩阵,通过利用MUSIC方法获得这组发射导向矢量的指向角度,而时域信号矩阵是由(0,1)矩阵和离线设计的正交波形集构造获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迭代和优化过程,与已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相近的发射方向图综合性能,但其计算复杂度明显降低。第二部分研究了宽带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首先针对一维均匀线阵宽带MIMO雷达,提出了一种一维宽带MIMO雷达频率不变发射方向图快速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均匀线阵的发射方向图与发射波形的频谱具有一维傅立叶变换的关系,去除了发射方向图与发射波形频率的相关性;然后建立了具有恒模约束条件的时域波形最优匹配频率响应的代价函数;最后采用交替优化的思想求解出恒模发射波形。为了匹配二维宽带MIMO雷达系统给定的期望发射方向图,将一维均匀线阵情况下提出的方法进行扩展,通过空域、频域变量的代换及二维逆傅立叶变换去除了发射方向图与波形频率的相关性。并且通过交替优化求解得到具有恒模性质的时域宽带发射波形。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宽带MIMO雷达发射波束方向图频率色散问题,并且避免了多维优化问题中复杂的多维搜索,明显降低了运算复杂度,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第三部分研究了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针对导向矢量失配和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导致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束域导向矢量估计的稳健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期望信号角度失配区域的补集构造波束域转换矩阵,克服了当样本协方差矩阵中存在期望信号分量时现有算法出现有用信号对消的缺点。其次推导出波束域导向矢量估计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包含恒模约束的非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然后采用半正定松弛规划估计实际的波束域导向矢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第四部分研究了新型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针对新型雷达系统(如MIMO雷达,认知雷达等)的结构特点,首先对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通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的开放式雷达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简化了复杂的异构多模块互连方式,有助于提高任务分配、软件设计和调试的效率,并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雷达系统。然后在此系统架构下,设计了一种新型通用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机,该信号处理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处理能力强,维护扩展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最后结合MIMO数字阵雷达系统的具体应用,设计了核心算法节点的任务分配方案,包括窄带MIMO接收处理、宽带波束形成和ISAR成像,并且分析了任务分配方案的实时性能。由于设计的新型通用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机具有良好的体系架构,通过配置不同的处理功能模块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实时信号处理场合。

戈弋[4](2013)在《微波铁氧体材料自旋波线宽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微波铁氧体材料(MWFM)的发展已有50多年历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中。而在雷达系统中常用的高功率铁氧体器件,如加外磁场使铁氧体工作在恒定磁化条件下的环形器和移相器等,其功率容量由材料的第一阶非稳定性限制,超过临阈功率值后自旋波在高功率下非线性激发会带走电磁场能量。所以自旋波线宽的测量对于高功率器件设计以及铁氧体材料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但是高功率微波源及相关器件非常昂贵,所以建立一套经济的在相对低的功率下测量大范围自旋波线宽的系统是非常实用的。本文对国内外的自旋波线宽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了解,结合系统指标要求,综合比较各种测试方法,最终选用平行泵大功率注入谐振腔法,以TE104模矩形谐振腔为测试夹具,测定自旋波非线性激发的高功率临阈值,计算自旋波线宽。目前成熟的方法是腔体固定,调整源使之达到谐振,然后调节功率确定波形畸变起始点以确定临阈值。本系统采用了固定源的频率,调整谐振腔使之谐振,由反射式衰减器改变功率,然后微调静磁场来确定畸变的起始点。以此出发,本文首先对自旋波非线性激发的原理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推导了测试原理。依据测试原理,设计并制作了工作频率9362±50MHz的可调谐振腔。然后研制了测试系统中需要的关键性微波器件,如高方向性双向定向耦合器,040dB连续精密可调衰减器等。并根据测试原理,对大功率微波源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所需源的指标。再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组建了一套用大功率注入谐振腔法在常温下对微波铁氧体多晶材料测试的自旋波线宽测试系统。最后利用组建的系统对标定线宽值的样品进行了测试,标样测试数据与标定值吻合。并对系统的误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各项误差源对系统造成的影响,给出了测试误差范围。

张毅,张勇[5](2010)在《输出功率可调的P波段固态发射机设计》文中提出介绍了一种应用于P波段,具有输出增益可调的固态发射机。它是建立在其他输出功率可调发射机的基础上,运用了输入功率相位可调,输出功率矢量合成的原理。文中首先分析了其技术指标、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发射机可工作于最大脉宽300μs,最大占空比15%。在无相位差的条件下,可获得4.5kW的峰值功率。通过调节前级放大器中的移相器的相位,输出端可获得20dB的动态增益范围。实际测试数据与理论数据基本一致。

李晓东[6](2008)在《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研制》文中认为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体制雷达,如雷达-电子战-通信一体化、多波束雷达等,它们对固态功率放大器都提出了宽带、线性、大功率等需求。本课题正是在这种需求的牵引下提出的,旨在研制一种L波段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由于该功放要求工作频带宽,线性度较高,且能脉冲或连续波工作,因此在理论设计上笔者采用了宽带匹配、功率回退、漏极电源调制等技术。考虑到放大器输出功率可控,还讨论了自动功率控制技术。在实践中精心设计电路,并且配合EDA软件仿真,最终达到所要求的指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尤其是在大信号条件下,它的非线性特征,这是设计线性功放必备的基础;接着介绍了当今一些前沿的功放线性化方法,例如预失真和前馈技术;然后详细讨论了宽带匹配技术;最后具体叙述了本课题功放的具体设计、各个模块的功能的实现,并给出了功放的测试结果。

高峰[7](2008)在《弹道修正弹飞行姿态角磁探测技术及其弹道修正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某型弹道修正弹为应用背景,对基于地磁探测的姿态角探测技术及其弹道修正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地磁学基本理论,结合从地磁软件获得的数据,以我国领土范围为例对地球磁场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基于地磁信号测量实现弹丸姿态角解算的基本条件。研究了各种模拟和数字式磁传感器性能特点及其在弹道修正引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地磁探测系统。研究了基于地磁探测的弹道修正弹姿态角解算方法,分偏航角可忽略和偏航角不可忽略分别求解,推导出了各种情况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图解法证明了解析解的正确性,针对弹丸的摆动干扰和地磁信号测量误差进行了姿态角误差分析及仿真。从定义出发得到了直线弹道滚转角的解算方法。根据带修正力的6自由度弹道模型,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仿真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二维弹道修正脉冲力起始时间、修正级数和作用角度对不同初速和射角条件下弹丸落点修正效果的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脉冲修正效能的影响情况。提出了几种基于地磁探测的姿态角辨识系统电磁兼容性控制措施;深入分析弹体材料及其结构对其内置地磁传感器的影响情况,采用近似法计算弹体的磁屏蔽效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弹体磁屏蔽效能进行了仿真验证。设计了初始信息装定系统。进行了滚转角辨识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展了磁阻传感器的不等位电压实验,用两种方法验证其不等位电压。最后设计了两种姿态角标定方法,并利用滚转角辨识系统电路板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弹道修正弹姿态角探测的需要。

张光甫[8](2004)在《瞬态天线及其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瞬态天线在超宽带通信、超宽带雷达、探地雷达、电磁兼容等瞬态电磁场领域获得了大量的应用,瞬态天线的性能就体现在其辐射或接收快速变化的瞬态脉冲信号的能力上。研究瞬态天线辐射或接收的波形变换和畸变规律,对特定应用的成功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会充实和发展瞬态电磁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内容。 本文围绕瞬态天线及其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这个主题,从理论和技术上不同程度地探讨了瞬态辐射理论、瞬态天线设计、超宽带雷达系统设计、目标瞬态散射数值计算及测量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从时域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利用位势理论,探讨了一般时空源分布近远场瞬态辐射的特点和规律,瞬态辐射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其时序性。瞬态辐射可以用源分布的投影变换来描述,辐射特性可用其冲激辐射特性来表征。辐射场持续时间有限,决定于源分布投影分布范围和激励信号的时间宽度。 (2) 研究设计了三种不同形式的TEM喇叭天线,通过数值计算、电磁仿真和实验测量等手段获得了这些天线的反射和辐射特性,并在此实践基础上,探讨了TEM喇叭天线设计与传统窄带天线设计的异同。 (3) 基于应用要求,研制了200~800MHz超宽带雷达实验系统,完成了系统设计、器件研制和系统调试,实现了600MHz超宽带信号的采集、变换和恢复。实验系统接收机采用模拟正交解调采样接收方案,降低了宽带系统对A/D采样率的要求,还不损失接收信号的幅相信息,完全能够从正交两路采集信号中恢复出接收信号。 (4) 构建了实验室条件下目标散射时域测试系统,并测量了球、平板、圆柱体、导弹模型和几种飞机模型等金属目标的瞬态散射,获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目标瞬态散射特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结合通用建模软件和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几种简单和复杂目标的瞬态散射,与理论预测和实验测量的对比显示这些计算结果真实可信。

贾中璐,马兴胜,牟文智[9](2003)在《一种多用途的全固态发射机》文中指出介绍了新研制成功的宽频带线性高功率全固态发射机 ,该发射机既可以连续波方式工作也可以脉冲方式工作。在脉冲方式工作时 ,其脉冲宽度和工作比都任意可变 ,灵活组合。发射机输出连续波线性总功率高达 10kW以上 ,若在无线性要求条件下使用 ,输出功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喻腊梅[10](2002)在《国外低空近程三维雷达研制动态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国外已有的部分低空近程三维雷达产品 ,并对目前国外这方面的研制动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一种多用途的全固态发射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多用途的全固态发射机(论文提纲范文)

(1)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无线电高度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伪码测距原理及无线电高度表总体设计方案
    2.1 伪码测距基本原理
    2.2 无线电高度表总体设计方案
    2.3 无线电高度表数字接收机通道设计方案
        2.3.1 伪码的捕获跟踪环路
        2.3.2 载波的捕获跟踪环路
    2.4 伪码的选择与产生
        2.4.1 伪码的选择
        2.4.2 m序列的产生
        2.4.3 m序列特性仿真
第三章 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的功能、技术要求
        3.1.1 功能
        3.1.2 主要技术要求
    3.2 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的硬件设计
        3.2.1 发射天线
        3.2.2 接收天线
        3.2.3 收发同轴电缆
        3.2.4 ALT接收/激励模块
        3.2.5 功能模块
第四章 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总体设计
    4.2 ALT模块软件
        4.2.1 ALT模块软件总体设计流程
        4.2.2 模块BIT设计
        4.2.3 AD数据采样设计
        4.2.4 定时处理设计
    4.3 ALT功能软件
        4.3.1 ALT功能软件总体设计流程
        4.3.2 ALT功能上电初始化设计流程
        4.3.3 ALT功能功能BIT设计流程
        4.3.4 ALT功能信号处理设计流程
        4.3.5 ALT功能高度计算流程
        4.3.6 ALT功能异步串口处理流程
        4.3.7 ALT功能定时处理流程
第五章 设计实现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5.1 重构技术
        5.1.1 设计方法
        5.1.2 重构技术控制时间分析
        5.1.3 设计实现
    5.2 高速跟踪技术
        5.2.1 设计分析及实现
        5.2.2 实验室性能测试
    5.3 随机换码技术
        5.3.1 问题的来源
        5.3.2 解决方法
        5.3.3 设计实现
    5.4 AGC控制设计
        5.4.1 中频信号AGC设计
        5.4.2 功率AGC设计
第六章 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测试及验证
    6.1 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的测试方法
    6.2 实验室测试情况
        6.2.1 温度循环筛选试验
        6.2.2 振动试验
        6.2.3 交付试验
    6.3 外场试飞情况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一种宽频带大功率固态发射机的可靠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影响固态发射机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3 提高发射机可靠性的主要措施
    3.1 放大链设计
    3.2 发射机电源设计
    3.3 控保设计
4 2GHz~6GHz频段200W固态发射机可靠性设计实例
    4.1 发射机指标
    4.2 放大链设计
    4.3 电源设计
    4.4 控保设计
5 结语

(3)MIMO雷达波形设计与实时处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MIMO 雷达波形设计
        1.2.2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1.2.3 数字化阵列雷达与实时处理技术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窄带 MIMO 雷达发射波形设计
    §2.1 引言
    §2.2 窄带 MIMO 雷达发射方向图模型
    §2.3 基于半正定规划的发射方向图设计与循环算法
    §2.4 基于协方差矩阵空时构造的发射波形快速设计方法
        2.4.1 构造空域方向矩阵
        2.4.2 构造时域信号矩阵
        2.4.3 发射波形设计方法
    §2.5 接收处理流程比较
    §2.6 仿真实验
    §2.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宽带 MIMO 雷达发射波形设计
    §3.1 引言
    §3.2 一维宽带 MIMO 雷达波形设计
        3.2.1 一维宽带 MIMO 雷达发射方向图模型
        3.2.2 一维发射方向图综合与波形设计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2.4 计算时间
    §3.3 二维宽带 MIMO 雷达波形设计
        3.3.1 二维宽带 MIMO 雷达发射方向图模型
        3.3.2 二维发射方向图综合与波形设计
        3.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波束域导向矢量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4.1 引言
    §4.2 信号模型
    §4.3 典型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4.3.1 基于最差性能最优化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4.3.2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4.4 基于波束域导向矢量估计的算法
        4.4.1 波束域 Capon 波束形成
        4.4.2 波束域导向矢量估计
        4.4.3 基于波束域导向矢量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4.4.4 收敛性能分析
        4.4.5 仿真实验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型通用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新型通用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机
        5.2.1 基于交换的开放式雷达系统架构
        5.2.2 新型通用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机系统组成
        5.2.3 多通道光纤处理板
        5.2.4 高性能通用处理板
        5.2.5 高速大容量存储板
    §5.3 实时处理任务分配
        5.3.1 宽带波束形成
        5.3.2 ISAR 成像处理
        5.3.3 处理任务分配
    §5.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内容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语对照表

(4)微波铁氧体材料自旋波线宽测试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自旋波线宽测试原理
    2.1 自旋波非线性激发的原理
        2.1.1 平行泵激励下的临阈磁场 hc
        2.1.2 临阈磁场 hc与外加静磁场 Hc的关系
    2.2 测试原理
        2.2.1 自旋波线宽测试原理
        2.2.2 谐振腔内微波磁场的计算
        2.2.3 注入功率的计算
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研制
    3.1 测试系统的组成
    3.2 矩形谐振腔的研制
        3.2.1 谐振参数
        3.2.2 尺寸优化
        3.2.3 仿真及实物测试结果
    3.3 微波器件的研制
        3.3.1 定向耦合器
        3.3.2 可调衰减器
        3.3.3 功率分配器
        3.3.4 其他器件
    3.4 大功率微波源
        3.4.1 主要技术指标
        3.4.2 微波源组成和关键技术
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集成
    4.1 组成测试系统的子系统
        4.1.1 大功率微波源
        4.1.2 电磁铁和直流源
        4.1.3 通用仪器
        4.1.4 主信号通道和测试腔
        4.1.5 子系统的集成
    4.2 通道插损检测
    4.3 注入谐振腔的功率测试
    4.4 自旋波线宽计算软件
    4.5 测试流程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5.1 样品制备
    5.2 测试结果
    5.3 误差分析
        5.3.1 误差源
        5.3.2 误差计算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测试误差的推导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输出功率可调的P波段固态发射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系统组成
    1.1 前级放大器组件
    1.2 末级组件
    1.3 大功率合成网络
2 结果分析
3 结束语

(6)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线性功率放大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
2 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分析
    2.1 概述
    2.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3 功率放大器的大信号模型
    2.4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2.4.1 幅度非线性失真
        2.4.2 调幅-调相转换效应
        2.4.3 偏置调制效应
    2.5 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
    2.6 功率放大器的过激励状态
3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
    3.1 概述
    3.2 功率回退法
    3.3 负反馈法
    3.4 预失真法
    3.5 前馈法
4 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
    4.1 概述
    4.2 宽带匹配网络设计
        4.2.1 多节并联导纳匹配法
        4.2.2 渐变线匹配法
        4.2.3 1/4波长多阶梯阻抗变换器匹配法
        4.2.4 变阻滤波器匹配法
        4.2.5 传输变压器法
5 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的研制
    5.1 概述
    5.2 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3 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5.3.1 功率晶体管的选择
        5.3.2 采用回退法提高晶体管线性性能
        5.3.3 宽带匹配电路设计
        5.3.4 漏极馈电电路设计
        5.3.5 栅极偏置电路设计
        5.3.6 漏极电源调制电路设计
        5.3.7 自动功率控制电路设计
    5.4 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的实现和测试
        5.4.1 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的实现
        5.4.2 线性功率放大器的测试方法
        5.4.3 线性功率放大器的测试结果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弹道修正弹飞行姿态角磁探测技术及其弹道修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常规弹药制导化的研究进展
        1.2.1 制导弹药工程概述
        1.2.2 常规弹药制导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3 弹道修正引信的研究进展
        1.3.1 弹道修正弹概述
        1.3.2 弹道修正引信的发展现状
    1.4 弹道修正弹飞行姿态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常规姿态角探测方法的不适用性
        1.4.2 地磁探测在制导弹药领域的应用
        1.4.3 GPS/地磁复合简易制导模式的提出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2 地磁场分析与地磁传感器优选
    2.1 引言
    2.2 地磁场概述
    2.3 地磁场数学模型
        2.3.1 球谐分析法
        2.3.2 球冠谐分析法
        2.3.3 泰勒多项式分析法
    2.4 炮弹射程内的地磁场分析
        2.4.1 地磁场随高度的变化
        2.4.2 地磁场随经纬度的变化
    2.5 磁传感器性能及其优选
        2.5.1 模拟输出磁传感器
        2.5.2 数字输出磁传感器
        2.5.3 基于单片机的三维地磁探测系统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磁探测的弹道修正弹飞行姿态角辨识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曲线弹道姿态角解算方法
        3.2.1 坐标系的定义
        3.2.2 姿态角的定义
        3.2.3 偏航角可忽略时弹道修正弹姿态角解算算法
        3.2.4 偏航角不可忽略时弹道修正弹姿态角解算算法
        3.2.5 弹丸的摆动及地磁信号测量引起的误差分析
        3.2.6 仿真分析实例
    3.3 直线弹道滚转角辨识方法研究
        3.3.1 直线弹道滚转角辨识模型
        3.3.2 补偿角的数学模型
        3.3.3 滚转角辨识工程算法
    3.5 本章小结
4 脉冲式二维弹道修正效能分析与仿真
    4.1 引言
    4.2 弹道修正弹弹道模型的建立
    4.3 弹丸的转速对脉冲力修正效率的影响
    4.4 弹道修正起始点的选择
    4.5 二维脉冲修正效能分析与仿真
        4.5.1 均匀设计法原理
        4.5.2 二维脉冲修正效能回归模型
        4.5.3 二维脉冲修正效能分析与仿真
    4.6 本章小结
5 弹丸姿态角辨识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仿真
    5.1 引言
    5.2 电磁干扰传播途径
        5.2.1 传导耦合
        5.2.2 辐射耦合
    5.3 姿态角辨识系统电磁干扰三要素分析
    5.4 姿态角辨识系统电磁兼容性控制措施
    5.5 弹体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5.5.1 弹体材料概述
        5.5.2 弹体对电磁波的屏蔽效能分析与计算
    5.6 弹体对地磁场屏蔽效能的近似计算
        5.6.1 圆柱腔内的静磁场屏蔽效能近似计算公式
        5.6.2 矩形截面屏蔽盒的低频磁屏蔽效能近似计算公式
        5.6.3 弹体磁屏蔽效能近似计算实例
    5.7 弹体对地磁场屏蔽效能的仿真分析
        5.7.1 静磁屏蔽有限元模型的理论基础
        5.7.2 利用ANSYS进行弹体对地磁场屏蔽效能的仿真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姿态角辨识系统设计及其标定实验
    6.1 引言
    6.2 初始信息装定系统设计
        6.2.1 装定系统原理分析
        6.2.2 装定系统硬件设计
        6.2.3 装定系统软件设计
        6.2.4 信息装定准确性实验
    6.3 滚转角辨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6.4 滚转角辨识系统软件设计
    6.5 磁阻传感器不等位电压实验
        6.5.1 测试系统简介
        6.5.2 傅立叶变换法
        6.5.3 置位/复位法
    6.6 姿态角标定方法与实验
        6.6.1 基于模拟弹的滚转角外部检测实验装置与方法
        6.6.2 高精度姿态角标定方法与实验
    6.7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7.1 本文的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8)瞬态天线及其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瞬态信号
    §2.1 瞬态信号的界定
    §2.2 瞬态信号时频域表征
    §2.3 常见瞬态信号
    §2.4 信号变换理论
        §2.4.1 空间傅立叶变换及空时谱
        §2.4.2 解析信号和Hilbert变换
        §2.4.3 Radon变换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瞬态辐射理论
    §3.1 Maxwell方程组及其滞后位解
    §3.2 体分布辐射
        §3.2.1 远区辐射特性
        §3.2.2 近区辐射特性
        §3.2.3 口径辐射
    §3.3 时域特性表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瞬态天线设计
    §4.1 瞬态天线设计的一般考虑
    §4.2 三角板喇叭天线
        §4.2.1 同轴-平板转换结构反射和传输特性分析
        §4.2.2 三角板喇叭天线辐射特性
        §4.2.3 变阻抗喇叭天线
    §4.3 平面TEM喇叭天线
    §4.4 角锥TEM双脊喇叭天线
        §4.4.1 加脊双带线的特性阻抗
        §4.4.2 阻抗渐变与匹配巴伦
        §4.4.3 CST仿真结果
        §4.4.4 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超宽带雷达实验系统
    §5.1 系统组成
    §5.2 超宽带全固态发射机
        §5.2.1 雪崩电路设计
        §5.2.2 触发电路设计
    §5.3 超宽带正交解调采样接收机
        §5.3.1 总体设计
        §5.3.2 正交解调信号恢复
        §5.3.3 接收机单元器件
    §5.4 信息处理机及信息处理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金属目标瞬态散射实验研究
    §6.1 实验配置
    §6.2 实验原理
        §6.2.1 测试步骤和原理
        §6.2.2 频域最优补偿反卷积技术
    §6.3 实验结果
        §6.3.1 金属球单站瞬态散射
        §6.3.2 金属平板单站瞬态散射
        §6.3.3 金属圆柱体单站瞬态散射
        §6.3.4 导弹模型单站瞬态散射
        §6.3.5 飞机模型单站瞬态散射
    参考文献
第七章 FDTD分析目标瞬态散射
    §7.1 FDTD概述
    §7.2 计算方法
    §7.3 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束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一种多用途的全固态发射机(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构型无线电高度表设计与实现[D]. 杨晓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2]一种宽频带大功率固态发射机的可靠性设计[J]. 贾金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16(08)
  • [3]MIMO雷达波形设计与实时处理系统研究[D]. 杨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0)
  • [4]微波铁氧体材料自旋波线宽测试系统的研究[D]. 戈弋.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5]输出功率可调的P波段固态发射机设计[J]. 张毅,张勇. 现代雷达, 2010(07)
  • [6]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研制[D]. 李晓东.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2)
  • [7]弹道修正弹飞行姿态角磁探测技术及其弹道修正方法研究[D]. 高峰.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8]瞬态天线及其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D]. 张光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02)
  • [9]一种多用途的全固态发射机[J]. 贾中璐,马兴胜,牟文智. 现代雷达, 2003(12)
  • [10]国外低空近程三维雷达研制动态综述[J]. 喻腊梅. 火控雷达技术, 2002(01)

标签:;  ;  ;  ;  ;  

多用途全固态变送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