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筱雪[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评价研究 ——以大理市D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课堂评价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2000年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评价仍然重书面、轻口头;重认知、轻情感;重学校,轻学生;重结果,轻过程。一味地偏向于重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以是否能够通过测验、掌握基础知识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这样,不仅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新要求,也对语文课堂评价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对大理市D中学的高中语文课堂评价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大理市D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的优缺点,并结合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评价改进建议,从而指导当前高中语文课堂评价。绪论部分对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以及课堂评价进行了现状阐述,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基于核心素养语文课堂评价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对于完善我国语文课堂评价体系理论研究以及推动我国语文课堂评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一章对语文课堂评价的发展与新要求进行梳理归纳。分别从语文课堂评价的发展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语文课堂评价的新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指出为了适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和方式,构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以大理市D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大理市D中学的师生对于语文教学评价的看法,以及语文教学评价内容的发展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方式,对大理市D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理市D中学的课堂评价内容缺乏与时俱进,评价标准科学性不足,评价内容性对固定。呆板,评价方式“功利”当先,评价内容与核心素养的结合度较低,以及师生对课堂评价内容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第二章中发现的问题,第三章做出了相应的回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首先是明确评价目的、加强评价意识,第二是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第三是提高语文课堂评价与核心素养的结合度。在这些改进建议里面笔者做了相应的《课堂教学实施评价表》、《阶段性语文课堂评价表》以及《学生课堂评价内容参考指标》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最后,笔者以大理市D中学一名教师上的《阿房宫赋》为例对课堂评价进行了分析。在结语的部分,笔者梳理了传统语文课堂评价的不足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评价的作用,通过创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指标、课堂评价方法,有助于改善传统语文课堂评价的不足,更好的发挥语文课堂评价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持续改善语文课堂评价方法,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李静[2](2021)在《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学科承载着丰富的内容,语文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育人成才”“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因此,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挑战性。钱梦龙与蔡澄清的教学主要以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提升教学能力、承担教学重任、获得专业成长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为“导读派”的代表,钱梦龙和蔡澄清经过漫长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与“点拨教学法”。他们的教学方法都以“启发诱导”为主,在循循善诱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强调“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设置灵活实用的训练方式,并且注重养成学生积累的习惯。他们的课堂宽松民主,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鼓励和启发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钱梦龙和蔡澄清的语文教学为重点,分三章探讨他们的教学思想及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一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主要概述两位老师的教育思想,从形成历程和内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遵循“主体—主导”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在继承发展中与时俱进。第二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从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两个方面,对他们的教学方法、训练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归纳比较。在他们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将“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他们的教学强调“训练”,“以训练为主线”代替以“讲”为主的课堂。在教学中以鼓励、唤醒为主,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并对考试制度进行建设性的探索、改革和总结。第三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两位老师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汲取经验,学习他们对语文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与做法,借鉴他们在教材、学情、教学反思、课堂提问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中好的做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结语部分对钱梦龙与蔡澄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进行总结,对语文教育教学作出展望。

林艳萍[3](2021)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也是温润心灵的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对涵养学生美好心灵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现行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选文则是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实施审美教育,首先应挖掘析出语文学科中本身的美。对语文教材里的审美内容资源进行静态考察与分析,充分挖掘析出教材中本身的审美素材是实施语文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审美动态教学实践过程的前提准备和重要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笔者从文献梳理入手,分别从国内外两方面对前辈们关于审美教育、语文审美教育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概念、特点、功能等基本问题。其次,以统编小学语文1-6年级共12册教材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梳理、统计了教材选文中蕴藏着的丰富审美教育内容。笔者从文体的视角深入挖掘、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文本分析法将不同文体的选文分类从审美内容的存在形态、呈现形式等方面详细梳理,主要析出描述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等不同类型的审美教育内容。并总结分析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特点:一是审美内容承载于文体类别多样的选文中各显审美特质——诗歌文体主要呈现出富有韵律节奏美的语言美、各种意象组成的意境美等,散文文体则凸显出优美生动的语言美、强烈的抒情美,小说文体以刻画各种人物形象美为主,童话、神话文体则以梦幻唯美、神奇幻化的想象手法刻画主人公的形象,记叙文则是通过描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凸显出社会生活的美感内容,说明文内蕴着求真求实的科学真知美、精确简明的语言美等;二是教材中的审美内容编排顺序符合小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三是教材审美教育的内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显,凸显出立德树人的特点等。再次,通过对析出内容的系统分析找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审美教育内容本身存在的欠缺、不足之处,厘清析出与利用审美教育内容的问题所在。如教材选文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较为隐晦,不易被感知;重点突出强调语文要素的达成,对审美教育的目标相对模糊;教材中蕴藏的审美教育因素分布零散又交融并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的局限、语文本体性教学潮流的回归导致审美等非本体性教学的淡化、审美教育内容类别本身的复杂、多元等。最后,通过对统编小学1-6年级12册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描述,结合其特点、存在的缺欠与原因等,从四个方面对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组织与运用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一是要关注审美主体,提升师生自身的审美素养,包括提升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二是语文审美教育应立足语文的学科特性,深深根植于语文的土壤之上实施审美教育,明确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素养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审美教育的要求,加强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管理。三是要遵循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特点,根据不同文体的审美特质提取教材审美教育因素,同时把握小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促进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在此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以美化人。四是依托校本教学研究,构建系统化的语文审美教育实施保障机制。具体从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如何组织、计划、评价等方面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保障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资源得到充分析出与利用,实现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徐钰琪[4](2021)在《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生命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刚升入初中,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的阶段,是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而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可以帮助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树立学生生命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本论文致力于对生命教育在七年级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其次是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生命教育进行内涵界定并大致梳理其发展历程,对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主要依据进行阐述。第二章通过选取信阳地区市、县、乡三所中学,以七年级语文学科的师生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秉持着调查样本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准确性的原则,随机抽取了部分师生分别进行访谈和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有效地梳理与总结。调查结果显示,七年级师生整体上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不足,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不到位,缺乏过硬和专业的生命教育素养和生命教育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对于生命的独特性及人生价值认知模糊,他们的学习目的和方式存在偏差。第三章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不同的主体来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其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时应遵循“尊重自然性、生活性、人文性”的教学原则,还应将学思行结合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学生则应主动在“对话”中丰富自身情感体验,从而在快乐学习中获得生命的成长。第四章则通过列举相关教学案例,来为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相关研究与分析进行一个概括和总结。

周易之[5](2021)在《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学生的成长是既短暂又漫长的,并不是一个受到教师与家长灌输的过程,而是对世界的自我认识、学习、教育和创造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是营造一个“爱和自由”的环境,协助学生个性化成长,从而使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非凡的创造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知识、过程、情感等方面进行设计,使彼此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体验式教学法已被国内外广泛运用于体育、心理学、会计等学科,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需要制定相应详细的教学教案。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体验式教学在其中的应用现状,并且通过调查分析与随堂观察的方式,从中分析学生与教师的学习与教学现状,从而进行教学反思,完善教学设计,并提出教学活动的实施措施与评价机制。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归纳的基础上,总结构建主义教育教学理论、皮尔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情景教学理论,阐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提出提升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建议。结合理论与教学实际,从教学原则、教学活动设计、体验式教学与传统语文课堂融合等方面,研究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应用措施,为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提供参考。

张玉杰[6](2021)在《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当前素质教育的提高,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精神价值和广泛内涵的优秀文化,对学生人文学科修养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基于当前国家对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视度以及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本论文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着力探究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分布和培养目标。同时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出当前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本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和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此部分从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融入语文教学的现实依据和价值意义着手,将其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分为爱国精神、积极进取、尊礼尚德、为民情怀、仁爱孝敬、贵和尚中六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从人格、审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更好的树立学生理想人格,提升人文素养。第二章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情况,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设计问卷,通过分析找出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原因主要涉及到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第三章是对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针对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特点以及多重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四个方面,结合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选篇提出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这不仅帮助教师更好的实施传统文化教学,也为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感提供了强有力的作用。第四章是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策略,主要从创新教学评价形式、教学评价主体、合理甄选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引导教师发现自身不足,以便及时做出调整,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提供现实可行的帮助。总之,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融入,不仅能更好的凸显当前语文教材教书育人的教育价值,也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理念的发展要求。

莫莉莉[7](2021)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校的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思政任务,把握本学科的思政优势,使各门学科的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齐头并进,“同向同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各个学科都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课程育人”的协同作用,促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合力,提升育人成效。“课程思政”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利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思想性的特点,蕴含大量的思政素材,是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学科。因此,探究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及实施对策,对于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思政作用,促进课程思政大中小学的衔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理清本文的基本概念,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及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其次,进一步探究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的思政效力被削弱、教学目标的思政要求被忽略、教学内容的思政资源被闲置、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被弱化、教学评价的思政作用被影响。再次,针对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从社会文化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教师思政素质、家庭教育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找到实施对策。即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独特思政效力、充分突出初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思政价值、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各种思政资源、充分彰显初中语文各种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充分重视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导向作用。

白雪[8](2020)在《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升级表达,语文核心素养依据个人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明确指出对于语文的学习应是一个由外显至内隐,再到层级发展与内在逻辑提升的生命内化的实践过程。由此,语文教育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进阶(境界)教育的过程。境界一词虽内蕴丰富,但生命价值的实现维度等同于人生境界的达成高度,生命的真谛无非始终处于意志、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新解构,顺势建构的无限更迭之中。将语文学科赋予境界说教育,能够对中学语文产生新的实践意义,弥补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不足以更好培育中学生意志、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反观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发现仍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语文依旧身陷传统教学桎梏: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片面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忽略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合理关照。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始终都围绕高考开展,教师往往依照教参对教材进行简单解读,难以挖掘教材资源中所隐含的文化生命精神;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围绕考纲进行设计,忽视对达成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视;教学过程内容大多仍套用固定陈旧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人生境界的培养,即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也多侧重以成绩为主的结果性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特生命情感体验的人生境界的关照。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育的境界指向,立足当下语文教学的问题,故借助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在挖掘教材资源方面,将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作为解读教材和研讨课后思考题的新思路。第二,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充实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观念(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为基础融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找到教学目标与境界说的契合点以求达到进阶目的),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中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人生境界的逐层递进过程,设计以磨砺意志、提升思维、索引情感的人生进阶(境界)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过程内容方面,充实模板化教学过程内容,利用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依托不同文体内容和特点的阅读教学、多种主题意向和素材的作文教学、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来落实中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第四,在教育评价方面,转变单一教育评价模式,增加意志磨砺评价、增设思维训练评价、增添情感索引评价。根据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环节的各项具体实施意见,以期对中学语文培育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有所助益。

曲平[9](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认为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白雪晴[10](2020)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不断发展,美育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热议的话题。学生的情感与审美能力会在高中阶段迅速发展,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又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情感认知的重要途径。因此,将美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结合对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美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调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绪论部分梳理了美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进而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梳理了美育、语文美育和高中语文美育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美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关系,通过对美育和高中语文教学概念的梳理,指出二者的差异性与同向性以及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形成高效高质课堂教学、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归纳总结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第四章针对上一章中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尝试提出应对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师范类院校美育教育,增加在职教师的美育培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深入挖掘语文课堂审美资源,建立有效的美育评价标准;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立体有机的美育大环境四项对策。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评价研究 ——以大理市D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1、教学评价研究现状
        2、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3、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1、研究意义
        2、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语文课堂评价的发展与新的时代要求
    (一)语文课堂评价的发展
        1、语文课堂评价概念
        2、语文课堂评价理念发展历程
        (3)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
        3、语文教学课堂评价的学科特色
        4、语文课堂评价分类
    (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语文课堂评价的新要求
        1、重视语文课堂评价是新的时代要求
        2、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评价
三、大理市D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大理市D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的调查设计
        1、调查的目
        2、调查对象
        3、研究方法
        4、资料收集与整理
    (二)大理市D中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的调查分析
        1、现有的语文课堂评价内容
        2、现有语文课堂评价内容的特点
        3、对现有课堂评价的功能重要性的认识
        4、大理市D中学对教师课堂评价的培训情况
    (三)大理市D中学语文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语文课堂评价内容本身问题
        2、师生对语文课堂评价内容认识的问题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评价的改进建议
    (一)明确评价目的、加强评价意识
        1、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明确符合语文学科的评价目标
        2、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意识
        3、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课堂评价依据
        2、完善课堂评价指标
        3、课堂评价方式多元化
        4、熟悉课堂评价操作规范
    (三)提高语文课堂评价与核心素养的结合度
        1、提高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结合度
        2、提高语文课堂评价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结合度
        3、保障语文课堂评价过程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达成的结合度
    (四)以《阿房宫赋》为例的课堂评价案例分析
        1、教师对《阿房宫赋》的课堂评价
        2、对《阿房宫赋》课堂评价示例的改进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评价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评价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评价访谈提纲(教职人员用)
附录四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评价访谈提纲(学生用)
致谢

(2)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第一节 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一、钱梦龙语文导读思想的形成
        二、“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的内涵
    第二节 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一、蔡澄清点拨教学法形成
        二、“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内涵
    第三节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比较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二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
    第一节 因势利导,启发教学——语文教学方法比较
        一、钱梦龙善用导读法
        二、蔡澄清长于点拨教学法
        三、二者教学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练习迁移,深化提高——语文训练比较
        一、钱梦龙以“学生自能读书”为目的
        二、蔡澄清以“总结提升”为目的
        三、二者教学训练比较
    第三节 激励启发,综合考查——语文教学评价比较
        一、钱梦龙教学评价以鼓励、唤醒为主
        二、蔡澄清教学评价以双向反馈、点拨归纳为主
        三、二者教学评价的比较
第三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博学慎思——对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教材分析能力
        二、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第二节 授业解惑——教学方法创新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教师要提问有方,理答有法
        二、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实践
        三、教师要注重反思,促进自身成长
    第三节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导学生合作学习
        三、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国家出台系列美育政策重视其重要作用
        2.当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
        3.审美教育与语文教育的融合是应然走向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创新点
一、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2.审美教育
        3.语文审美教育
        4.审美教育内容
    (二)语文审美教育的特征
        1.形象性
        2.情感性
        3.愉悦性
    (三)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
        1.内在审美功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外在工具功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分析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整体文体概况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具体析出与描述
        1.文学美的析出与描述
        2.文章美的析出与描述
    (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特点分析
        1.文体丰富多样,不同文体凸显出不同的审美特质
        2.顺序编排合理,契合小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
        3.内容凸显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析出利用存在的问题与辨析
    (一)审美教育内容析出利用存在的问题
        1.审美教育内容较为隐晦,缺乏直接感知性
        2.突出强调语文要素,审美教育目标相对模糊
        3.审美教育内容分布杂糅零散,缺乏系统性
    (二)审美教育内容析出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辨析
        1.教材呈现方式的局限导致审美教育内容缺乏直接感知性
        2.本体性教学思潮声起造成审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淡化
        3.审美内容类别的复杂多元致使分布零散且交融并存
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组织与运用建议
    (一)关注审美主体,增强师生自身的审美素养
        1.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加强审美感受能力
        2.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动性
    (二)立足语文学科特性,强化语文美育教学的目标管理
        1.基于核心素养,把握语文美育教学方向
        2.研习课程标准,明确语文美育课程目标
    (三)遵循教材审美内容特点,灵活运用教材美育资源
        1.根据不同文体审美特质,提取教材美育因子
        2.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促进教学过程审美化
        3.瞄准立德树人主风向标,培育学生审美能力
    (四)依托校本教学研究,构建系统化实施保障机制
        1.拟定研究主题,开展理论学习
        2.观摩名师课例,走向专业评课
        3.深钻语文教材,实施协同备课
        4.借助集体智慧,完善评价体系
五、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标准类
    (五)其他类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依据
    第一节 生命教育
    第二节 生命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要求的契合
    第三节 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七年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特殊需求
第二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学思行并重,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养
    第三节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
    第四节 学生应主动在“对话”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第四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举隅
    第一节 生命教育指引下的单篇课文教学
    第二节 生命教育指引下的群文阅读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七年级语文教师访谈提纲——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附录 B:七年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认知调查问卷
致谢

(5)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二)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二、研究的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四、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三、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的教育教学理论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三)情景教学理论
    四、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点
第二章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一)对象的确定
        (二)调查方式的确定和实施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原则
        (一)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
        (二)愉悦轻松的体验原则
        (三)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原则
    二、教学实施策略
        (一)朗诵: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
        (二)互文阅读
        (三)生活经验的回忆与再现
        (四)其他艺术形式引入(如音乐、绘画)
        (五)游戏活动
        (六)教师的讲与提问相结合
        (七)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八)体验式作业设计
    三、设计案例
        (一)课堂实录
        (二)课例分析
    四、教学活动的实施措施与评价机制
        (一)教学活动的实施措施
        (二)教学活动实施的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初中语文教师体验式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6)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与培养目标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依据及价值意义
        一、现实依据
        二、价值意义
    第三节 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析
        一、爱国精神
        二、积极进取
        三、尊礼尚德
        四、为民情怀
        五、仁爱孝敬
        六、贵和尚中
    第四节 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的培养目标
        一、人格培养
        二、审美培养
        三、价值观培养
第二章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调查
        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问卷调查概况
        二、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调查结果
    第二节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淡薄
        三、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单一化
    第三节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薄弱
        二、教师受教研和升学压力影响
        三、教师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不足
第三章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传统文化融入课内阅读
        二、传统文化融入课外阅读
    第二节 传统文化融入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二、引经据典,提升写作品质
        三、接轨生活,深化写作体验
    第三节 传统文化融入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专题教学,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二、巧设活动情境,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第四节 多重方式加强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一、提升教师专业文化素养
        二、推行研学旅行活动
        三、集体、社会、文化一体的活动教育
第四章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分析
    第一节 创新教学评价形式
        一、形成性评价为主体,检验教学成果
        二、依托互联网技术,完善评价体系
    第二节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一、教师评价
        二、学生评价
        三、家长评价
    第三节 合理甄选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一、学校考试反馈
        二、多维方式考察
        三、日常行为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B: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7)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方法路线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方法及路线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的相关概述
    2.1 本研究基本概念
        2.1.1 思政课程
        2.1.2 课程思政
    2.2 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
        2.2.1 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
        2.2.2 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
    2.3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2 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思想
        2.3.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论述
        2.3.4 隐性教育与协同育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取得的成绩
    3.2 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3.2.1 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思政效力发挥得不够充分
        3.2.2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思政要求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3.2.3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思政资源利用率不高
        3.2.4 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2.5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作用被忽视
    3.3 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课程思政有序开展
        3.3.2 管理制度因素束缚课程思政有效实施
        3.3.3 教师思政素质制约课程思政稳步发展
        3.3.4 家庭教育因素阻碍课程思政向前推进
    3.4 本章小结
4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独特思政效力
        4.1.1 转变应试教学理念将开阔语文课程思政新视野
        4.1.2 融入思政教学理念将提升语文课程思政新境界
    4.2 充分突出初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思政要求
        4.2.1 探索“知识与技能”目标广阔的思政前景
        4.2.2 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策略的思政指导
        4.2.3 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的思政方向
    4.3 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各种思政资源
        4.3.1 深入挖掘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隐性的思政资源
        4.3.2 努力发现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丰富的思政范本
        4.3.3 全面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多彩的思政元素
    4.4 充分彰显初中语文各种教学方式的思政优势
        4.4.1 运用作文教学的思政主题搭建思政教育平台
        4.4.2 洞察朗读教学的思政素材抓住思政教育契机
        4.4.3 捕捉阅读教学的思政因素拓宽思政教育渠道
    4.5 充分重视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导向作用
        4.5.1 把握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评价方向
        4.5.2 建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思政评价制度
        4.5.3 采用语文教学与思政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8)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境界的概念
        3.1.2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基本认识
        3.1.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联系
        3.1.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课程标准之间的理论联系
4.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2 问卷编制的确立
    4.2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4.2.1 学生问卷分析
        4.2.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4.3 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3.1 解读教材创新不足,学生自我觉解能力有待提升
        4.3.2 教学目标设计观念略显陈旧,学生意志教育有所不足
        4.3.3 教学内容实施过程略微固定,学生思维教育有待充实
        4.3.4 教学评价模式轻微单一,学生情感评价有待渗透
5.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
    5.1 冯友兰境界说之多角度解读文本
        5.1.1 巧借教材重塑澄明本心
        5.1.2 运用课后思考题研讨人生境界新路径
    5.2 冯友兰境界说之充实三维教学目标设计
        5.2.1 立足自然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自然境界,磨砺意志
        5.2.2 突破功利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道德境界,提升思维
        5.2.3 超越道德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天地境界,索引情感
    5.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拓充模板化教学内容
        5.3.1 强化阅读教学训练力度
        5.3.2 拓展作文教学训练环节
        5.3.3 丰富口语交际活动训练项目
    5.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转变单一教学评价模式
        5.4.1 增加意志磨砺评价
        5.4.2 增设思维训练评价
        5.4.3 增添情感索引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4.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1.创造性
        2.研究性
        3.智慧性
        4.生成性
        5.民主性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内容
        3.研究工具
    (二)研究实施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10)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美育研究综述
        (二)语文美育研究综述
        (三)高中语文美育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搜集法
        (二)调查问卷法
        (三)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高中语文美育的特点及意义
    一、美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一)究竟什么是美育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四)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二、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
        (二)推动课堂教学实现高质量、高效率
        (三)潜移默化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现状
        (一)一线教师能够普遍认识和了解美育,但重视程度不够
        (二)一线教师能够进行美育渗透,但并未达到自觉性和常态化
        (三)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审美活动,但自主审美能力较差
        (四)不同学生的审美水平不同,语文教学中并未关注差异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存在的问题
        (一)一线教师并未真正理解美育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
        (三)美育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形成僵化的形式
        (四)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一线教师美学与美育理论学习不足
        (二)语文课堂中传统师生关系并未完全改变
        (三)应试教育对美育实施与评价的制约
        (四)教师对课堂内外的审美要素挖掘不够
第四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美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范类院校美育教育,增加在职教师的美育培训
        (一)加强师范类院校的美育教育
        (二)增加在职教师的美育培训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
        (一)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
        (二)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深入挖掘语文课堂审美资源,建立有效的美育评价标准
    四、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立体有机的美育大环境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评价研究 ——以大理市D中学为例[D]. 张筱雪. 大理大学, 2021(08)
  • [2]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D]. 李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内容的析出与利用研究[D]. 林艳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D]. 徐钰琪.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周易之.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6]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D]. 张玉杰.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D]. 莫莉莉.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白雪.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9]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D]. 白雪晴.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