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崖高边坡危岩加固及稳定性分析

燕子崖高边坡危岩加固及稳定性分析

一、燕子垭高边坡危岩加固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姬梓维[1](2021)在《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36km处,拥有“国家5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红豆峡景区为太行山大峡谷的主景区之一,位于太行山大峡谷中部,面积约6.7km2,生态优良、气候凉爽温润,潭瀑众多,景观丰富,山水辉映,具有极高的观光度假和科考价值,吸引了每年约35万游客前往观光度假。红豆峡具有极高旅游开发价值,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其独特的工程岩组性质和地质结构使景区面临着地质环境压力,尤其是景区内存在较多危岩体,坠石、崩塌等地质灾害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及隐患对景区游客人身安全、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构成严重威胁。本论文依托“山西省典型旅游资源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项目,选取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主要景区之一红豆峡景区为研究区,以“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研究内容,在系统收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红豆峡1:2000地质灾害详查。系统分析了红豆峡景区地质环境背景与灾害现状,总结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利用Arcgis软件开展红豆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易损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红豆峡景区地质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基于红豆峡景区地质灾害1:2000详查,研究区共发育地质灾害129处,其中发育崩塌105处,其中大型1处,中型30处,小型74处;滑坡24处,其中中型10处,小型14处。(2)通过对红豆峡地质灾害的野外调查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时间和空间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地质灾害具有衍生性、群发性、突发性、区域性和周期性的特征。(3)选取研究区的地质灾害现状、主控因素和诱发因素三个方面典型的危险性指标,基于GIS平台开展红豆峡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将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级危险区,分别占景区面积的11.5%、21.3%、30.6%、36.6%。(4)选取研究区的人口、物质和经济三个方面相关的易损性指标,对红豆峡景区开展地质灾害易损性分析,将景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级易损区,分别占景区面积的6.1%、19.6%、5.1%、69.2%。(5)在危险性和易损性分区的基础上,在Arcgis平台下进行栅格计算,采用GIS的自然间断法将景区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级风险区,分别占景区面积的7.8%、20.3%、33.4%、38.5%。(6)选取红豆峡高风险区典型单体崩塌地质灾害点,应用了Rocfall和Arcgis软件与野外实地调查情况结合的方式,对书画院西侧崩塌和索道北侧崩塌开展了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将落石威胁区域划分为了高、中、低三级风险区。(7)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的分析结合旅游区发展规划的需要,对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被动防治为主,主动防治为辅”的建议。通过开展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景区的风险评价,丰富了太行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的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为景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景区的发展和规划提供重要资料。

石继忠[2](2021)在《浅析水电站在人工扰动条件下的典型边坡问题与防护措施》文中指出从施工、蓄水和泄流过程凝炼典型边坡问题,基于实体工程对典型边坡问题的特征与成因,以及防护与调控策略进行阐述。分析表明:当前国内边坡问题凸显,施工期弱地质基体在开挖-支护过程作用下诱发的边坡问题、蓄水期库区边坡谷幅变形及滑坡致涌浪越坝问题、泄流期雾化雨、强冲刷作用下的边坡问题等,均需深入分析边坡稳定性和失稳机理。在边坡治理方面,需强化"分区隔离,局部加固,阻渗促排"等传统防护技术,积极拓展"水力调度,生态护坡"等新技术,是促进水电站边坡全局防护的有效路径和可行策略。

李舸,王健林,黄光球,刘春雪,张杰[3](2021)在《燕子山风电场边坡危岩治理设计简述》文中提出针对燕子山风电工程边坡处遗留的危岩,根据危岩可能存在的破坏机理,经地质调查、抗滑稳定敏感性分析,拟定危岩综合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进优化方案,保证了该治理工程的安全经济。

焦庆磊[4](2020)在《降雨条件下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铁路在中西部山区建设,伴随着隧道建设规模和数量与日俱增,而隧道进出口段往往存在着“坡-隧”相互作用,为灾害易发地段。隧道的开挖破坏了边坡的应力平衡,大大降低边坡的稳定性,如遇降雨,会加剧边坡失稳。反过来,滑坡推力又作用于隧道衬砌上,致使隧道衬砌受剪破坏,轻则开裂变形,重则坍塌破坏。我们都知道在隧道修建过程中,一直存在“进洞难,出洞难”的说法,因此本文以大坪滑坡群孙家崖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自主研制降雨及地下水渗流作用下隧道多功能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为综合性试验平台,由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地下水渗流模拟装置、隧道开挖模拟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可进行不同降雨过程的雨水入渗模式及“坡-隧”相互作用机理研究。2.以大坪滑坡群孙家崖隧道典型滑坡为工程背景,开展了三组降雨条件下隧道-滑坡体系相互作用的大型模型试验,获得了降雨过程中坡体含水率、土压力、渗压力、位移等变化规律,揭示滑坡失稳对隧道衬砌变形破坏影响规律,提出隧道在有无支护条件下进行开挖隧道-滑坡体系的破坏模式。3.通过开展三组降雨条件下隧道-滑坡体系相互作用的大型模型试验,获得了隧道-滑坡体系分别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相互作用的破坏模式,揭示了隧道开挖、滑坡失稳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规律,总结出了降雨入渗造成边坡失稳破坏机理。4.通过数值模拟,揭示降雨过程中隧道-滑坡体系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探讨降雨条件下滑坡失稳对隧道衬砌的影响规律,揭示降雨过程中隧道-滑坡体系稳定性演化机理,进一步验证了模型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论文有图89幅,表4个,参考文献138篇。

徐岗[5](2020)在《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震会造成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也会造成坡体震裂损伤,使岩体变得松动,完整性被破坏,从而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大量震裂损伤的坡体是震后次生灾害发生的主要源头,对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因此,合理的评价震裂斜坡的岩体质量,对坡体的安全治理尤为重要。本文以九寨沟地震震后130余个震裂斜坡为基础,分别对震裂斜坡的震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分类,总结震裂斜坡结构面的变化特征,以及震裂岩体的宏观变形特征。分析现有的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法RMR和SMR方法,参考CSMR法的修正方式,结合震裂斜坡的震后特征,提出了适合震裂斜坡的岩体质量评价ESMR法。对九寨沟震后典型的顺层、反倾以及斜向震裂斜坡调查分析,将震裂斜坡的裂缝特征划分为横坡型、贯穿型、顺坡型以及表面型四种类型,其主要分布于斜坡顶部、陡缓交界处以及山脊部位,震裂缝一般具有延伸性较长,张开度较大的特点。震后斜坡的渗透性增强,属于强透水段。震裂斜坡结构面张开程度普遍增大,结构面间为无填充或少量填充碎屑,随着高程的增加无填充型结构面的数量逐渐增加。分别对不同岩性的试样进行室内动单轴试验,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其强度折损逐渐增大,但不同岩性的试样,强度折损不同。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不同地层岩性坡体的位移以及加速度响应规律,得到了软岩的位移以及放大系数均大于硬岩坡体。设计地形地貌的中坡高、坡度、坡面形态以及临空面等因素的拟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斜坡的位移以及放大效应特征,得到各因素对坡体变形量的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坡度>坡高>坡面形态>临空面。采用层次分析法,由坡体的高度、地形坡度、坡面形态、临空面、地震烈度、坡体结构以及地层岩性等因素,建立了斜坡震裂损伤评价体系ESSD,进而引入了震裂损伤修正系数α。由震裂斜坡的结构面特征,修正原有的结构面系数β。最后,在SMR法的基础上,由震裂损伤修正系数和结构面修正系数,提出了适合震后坡体岩体质量评价ESMR法,并采用九寨沟地震震后地灾调查样本进行校验,ESMR法的评价结果更接近边坡的真实状态。

张恺[6](2020)在《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危岩体调查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危岩体崩塌作为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具有广泛性、快速性、隐蔽性、强致灾破坏性的基本特点。每年各种危岩崩塌、落石事件比比皆是,严重影响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事前对危岩体的开展调查,分析潜在危岩体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危岩体调查手段会受到现场地形地貌的限制部分区域难以到达,使用绳索攀岩前往又会使这一工作过于危险。本文从无人机航空摄影出发,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危岩体拍摄流程,并对比了市面上的图像处理软件,总结归纳了各软件的优势和劣势;基于无人机摄影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以浙江上虞某废弃采石场为试验场地提出了一套危岩体几何信息的解译计算方法并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运用赤平投影法及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危岩体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对危岩的稳定性情况进行了评价;最后,作者将该技术应用于天台山“琼台仙谷”景区电梯竖井工程的地质调查中,并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基础的工程地质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计算机视觉原理,对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岩体三维重构技术进行了概述和归纳,提出了规范化的危岩体拍摄流程,主要包括(1)无人机的选用标准;(2)在进行拍摄前,需要对飞行场地进行踏勘;(3)针对危岩体的发育形态提出“缓坡网格型”和“陡崖网格型”两种飞行航线规划方法;(4)应尽量布置3~5处地面控制点。通过这些工作可以使拍摄可操作性更强、提高危岩体三维重构的成功率和点云质量。(2)以界面操作难易度、视觉效果、点云密度和点云精准度四个指标对比市面上四款图像处理软件及激光扫描获取点云的性能发现Visual SFM四个指标表现均差与其他三款商业软件,不建议用于研究;Pix4d Mapper具有简单的操作逻辑且点云精准性好,但点云密度不均匀,噪点过多;Context Capture的操作逻辑稍显复杂但综合能力较强,无论是点云视觉效果、点云密度还是点云精准度都十分出色;Photo Scan的性能较为均衡,但精准度一般。(3)在上虞老鹰山的试验表明基于对点云坐标的提取可以实现危岩体尺寸的量测,并与地面控制点坐标进行比较证明了点云量测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通过对结构面产状几何关系的数学分析,提出了基于点云数据的结构面产状计算方法。实践中可以利用“三点拟合法”或“多点拟合法”对危岩体的结构面进行提取拟合。通过与地质罗盘的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结构面提取计算产状方法的可靠性。(4)结合上虞老鹰山试验场地对其南宕WY1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其中通过赤平投影方法发现WY1危岩体上具有不利于稳定的结构面组合,具有较大的崩塌可能;通过力学计算法发现WY1危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稳定性系数为0.9,处于不稳定的状态。(5)在天台山“琼台仙谷”景区电梯竖井工程中实际利用了本文研究的调查技术,并对所发现的危岩体进行了几何信息解译和稳定性分析。

王星[7](2019)在《隧道洞口落石冲击风险评价及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研究》文中提出落石灾害是我国三大地质灾害之一,而隧道洞口段属于落石灾害的频发区,一旦发生后果将更为严重。本文采用理论推导、概率分析、数值模拟、软件编程、实例验算等方法,对隧道洞口段落石崩塌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落石冲击运动轨迹的预测、冲击力及侵彻深度的准确计算以及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的设计和优化等开展研究。(1)首先结合“落石潜能”、“落石历史事件”两方面构建出落石风险初步评判卡。其次考虑结合“地形因子”、“地质因子”、“气象水文因子”、“危石因子”、“公路因子”5个方面建立了落石崩塌风险评价的RRES评价系统。采用AHP-FUZZY模糊评判法建立了隧道洞口段落石灾害的“崩塌-冲击”风险评价体系,其中包含“坡体危岩崩塌的评价体系”及“已崩塌的落石冲击至隧道洞口段的评价体系”。给出了落石击中隧道洞口段7种承灾体的概率及损失计算方法。考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建立了隧道洞口段落石冲击灾害导致生命损失的“S-N判断法”及导致经济损失的“J-M判断法”。编制了《隧道洞口段落石灾害预测-风险评价-损失评估系统》(DRLSRTES V1.0软件系统)。(2)以关宝树算法为基础,采用正弦积分算法得出了隧道洞口段落石冲击力及侵彻深度的正弦积分算法解。给出了落石冲击棚洞垫层土体的冲击力及侵彻深度的空腔膨胀算法解和能量守恒算法解。考虑垫层材料、垫层厚度、落石质量、落石下落速度因素的影响,共进行了120组落石冲击模拟实验,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关宝树算法结果进行比较获得冲击力放大系数,给出了冲击力的LS-DYNA算法表达式。(3)提出了落石对棚洞顶板冲切破坏的四个阶段。采用理论算法推导了棚洞顶板最大应力算式。在顶板形成贯穿块的基础上,推导了棚洞顶板最大冲板内配筋阻滞作用的表达式。采用LS-DYNA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棚洞主体结构(包括顶板结构+立柱结构+立柱结构基础+侧墙基础+横向系梁)的力学响应规律。研究了不同的落石冲击速度、冲击时间、冲击位置、入射角度情况下,棚洞顶板与立柱结构的力学响应情况。(4)采用LS-DYNA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砂土+EPE+顶板”、“砂土+EPE+顶板+橡胶支座”复合型棚洞结构,在不同落石冲击工况和不同结构组成下的力学特性。(5)给出了隧道洞口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的设计流程、设计工况划分及建议参数,并将其应用于依托工程中。

张宽,成启航,丁选星,汪少杰[8](2019)在《岩质高陡边坡关键剖面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江口隧道边坡是灰岩夹泥灰岩的岩质高陡边坡,陡崖处存在两处由多组不规则卸荷裂隙围限出的危岩体,危及拟建隧道及桥梁的安全。为确保隧道施工过程和运营的安全,以小江口隧道为原型,选取关键剖面评价局部危岩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隧道出口岸坡与上游侧陡崖边坡的坡体应力状态相同,均呈现坡脚位置应力集中,陡坡面存在受拉区的高山峡谷应力分布特征,易在边坡底部出现剪切破坏以及高位陡岩发生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隧道出口段南侧陡崖的破坏模式为渐进式倾倒破坏,上游侧陡崖的破坏模式是错落式破坏。

刘陆毅[9](2019)在《川九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川九路”在“8.8”九寨沟地震后,沿线边坡不良地质发育,灾害问题突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本论文以“川九路”沿线具有典型地质灾害的边坡为研究背景,研究该线路上典型边坡(崩塌、滑坡、危岩)的稳定性以及防护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查沿线边坡不良地质特征,找出了失稳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边坡稳定性常用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发现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方法可以较好满足沿线边坡的针对性研究需求。(2)对比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数值模拟可靠性,通过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分析研究了强度折减法中参数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各坡度下边坡安全系数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都呈增大趋势,但粘聚力影响更为敏感;坡角的变化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也较大;内摩擦角与粘聚力比值对安全系数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不大。(3)对典型灾害类型边坡建立相应数值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K32+224K32+415段土质滑坡:安全系数1.02;X方向最大位移出现在原坡脚挡墙处位置,最大位移量为67.7cm;Y方向最大沉降有13.8cm,坡脚处(即内侧路基)有较大的隆起。K9+725K9+785段岩质节理破碎带边坡:安全系数1.05;X方向边坡最大位移出现在坡脚凹岩腔的上部,最大位移达74cm,凹岩腔上部岩体整体位移都偏大,易发生倾倒脱落;Y方向在强风化节理破碎带处有较大竖向位移,最大值36cm,坡脚处有隆起现象,局部有顺层滑动趋势。(4)介绍了边坡工程中常用的防护技术及其使用范围,针对沿线不良地质特征及生态防护需求,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建议,并对不同支护类型边坡建立相应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其稳定效果及地震工况稳定性评价,选出较优支护措施。得到分析结果,K32+224K32+415段土质滑坡:选取了综合效果更好、扰动小、更利于边坡局部稳定的锚杆+格构梁支护方案,通过地震工况稳定性验算,满足稳定性要求;K9+725K9+785段岩质节理破碎带边坡:选取了变形位移量和塑性区范围更小、安全性更好的切坡支护,通过地震工况稳定性验算,满足稳定性要求。

刘辉,刘涛[10](2019)在《云居寺石经山不稳定斜坡治理分析》文中指出国内山体众多,且大多存在由严重风化引起的不稳定斜坡,这极易发生滚石、滑坡等险情。论文以北京市云居寺石经山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其治理方案基础上,对不稳定斜坡治理前后进行稳定性计算,并与后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治理后的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二、燕子垭高边坡危岩加固及稳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燕子垭高边坡危岩加固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1 灾害危险性研究
        1.2.2 承灾体易损性研究
        1.2.3 灾害风险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2 气象与水文条件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红豆峡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
    3.1 地质灾害类型
    3.2 地质灾害特征
        3.2.1 崩塌
        3.2.2 滑坡
    3.3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1 空间分布特征
        3.3.2 高程分布特征
        3.3.3 坡向坡度分布特征
        3.3.4 时间分布特征
    3.4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第四章 红豆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概述
    4.2 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选取结果
    4.3 危险性评价指标量化
        4.3.1 灾点密度
        4.3.2 坡向
        4.3.3 坡度
        4.3.4 地层岩性
        4.3.5 距断层距离
        4.3.6 距水系距离
        4.3.7 人类工程活动
        4.3.8 降雨
    4.4 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5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第五章 红豆峡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5.1 易损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选取结果
    5.2 易损性评价指标量化
        5.2.1 人口流量
        5.2.2 道路等级
        5.2.3 建筑物密度
        5.2.4 旅游资源密度
        5.2.5 投入成本
    5.3 易损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4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评价
第六章 红豆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6.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6.2 地质灾害风险性分区评价
    6.3 高风险区典型崩塌单体风险评价
        6.3.1 Rocfall运算原理
        6.3.2 建模及参数确定
        6.3.3 典型崩塌单体风险评价
    6.4 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6.4.1 灾害治理面临的挑战
        6.4.2 防治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浅析水电站在人工扰动条件下的典型边坡问题与防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典型的边坡问题
    1.1 施工诱发边坡问题
    1.2 蓄水诱发边坡问题
    1.3 泄流诱发边坡问题
2 边坡问题的稳定性分析和防控措施
    2.1 传统工艺的边坡处理技术
    2.2 生态护坡技术
3 结语

(4)降雨条件下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模拟降雨条件下隧道-滑坡相互作用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2.1 模型试验系统功能及组成
    2.2 模型试验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降雨条件下施工期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3.1 工程背景
    3.2 降雨条件下隧道未支护开挖模型试验
    3.3 降雨条件下隧道支护下开挖模型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降雨条件下运营期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4.1 降雨条件下运营期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4.2 基于Midas GTS NX的降雨条件下运营期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震裂岩体研究现状
        1.2.2 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典型震裂斜坡基本特征
    2.1 顺层斜坡震裂特征研究
        2.1.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2.1.2 岩体结构特征
        2.1.3 震裂斜坡变形特征
    2.2 反倾斜坡震裂特征研究
        2.2.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2.2.2 岩体结构特征
        2.2.3 震裂坡体变形特征
    2.3 斜向坡震裂特征研究
        2.3.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2.3.2 岩体结构特征
        2.3.3 震裂坡体变形特征
    2.4 震裂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2.4.1 震裂缝特征研究
        2.4.2 震裂岩体特征
    2.5 章节小结
第3章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岩石强度
        3.1.1 岩石动单轴力学强度试验
        3.1.2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分析
    3.2 岩体结构
    3.3 地层岩性
        3.3.1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3.2 模拟结果分析
    3.4 地形地貌
        3.4.1 因素分析
        3.4.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4.3 模拟结果分析
    3.5 结构面特征
        3.5.1 结构面的张开
        3.5.2 结构面的填充
    3.6 地震作用
    3.7 地下水作用
    3.8 章节小结
第4章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
    4.1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体系简介
        4.1.1 RMR分级体系
        4.1.2 SMR分级体系
        4.1.3 CSMR分级体系
        4.1.4 分级体系适用性分析
    4.2 震裂岩体质量评价修正系数
        4.2.1 不连续结构面修正系数
        4.2.2 震裂损伤程度修正系数
    4.3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ESMR)
        4.3.1 分级体系指标分析
        4.3.2 ESMR体系的建立
    4.4 章节小结
第5章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5.1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分级对比分析
        5.1.1 震裂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1.2 分级结果评价
    5.2 工程实例的应用
        5.2.1 老虎嘴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2.2 熊猫海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2.3 树正斜坡岩体质量分级
    5.3 章节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危岩体调查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在地质灾害调查领域的应用
        1.2.2 危岩体的分类及变形失稳模式研究现状
        1.2.3 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2 技术路线
2 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岩体三维重构技术
    2.1 引言
    2.2 计算机视觉基础知识
        2.2.1 基本坐标系
        2.2.2 对极几何
        2.2.3 基于SfM法的三维重构方法流程
    2.3 岩质边坡三维点云获取
        2.3.1 危岩调查环境特点
        2.3.2 危岩体三维点云模型规范化拍摄流程
    2.4 三维重构软件对比分析
        2.4.1 图像处理软件介绍
        2.4.2 拍摄过程
        2.4.3 生成密集点云及视觉效果对比
        2.4.4 点云体积密度对比
        2.4.5 点云准确性对比
        2.4.6 对比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危岩体几何信息解译
    3.1 引言
    3.2 危岩体调查内容
    3.3 试验场地概况
        3.3.1 地形地貌
        3.3.2 地层岩性
        3.3.3 水文条件
    3.4 试验点云的获取
        3.4.1 现场踏勘及航线规划
        3.4.2 图像处理
    3.5 点云预处理
        3.5.1 点云去噪及重新采样
        3.5.2 坐标转换
        3.5.3 划分ROI区域
    3.6 危岩体几何尺寸提取
        3.6.1 尺寸量测
        3.6.2 精度评定
    3.7 危岩体结构面产状提取
        3.7.1 结构面的产状要素
        3.7.2 基于点云的结构面产状计算原理
        3.7.3 结构面提取方法
        3.7.4 精度验证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4.1 引言
    4.2 基于赤平投影的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4.2.1 结构面的空间组合与稳定性的关系
        4.2.2 老鹰山南宕边坡WY1危岩体赤平投影分析
    4.3 基于力学计算的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4.3.1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
        4.3.2 老鹰山南宕边坡WY1危岩体力学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某景区电梯竖井工程危岩体调查应用
    5.1 引言
    5.2 工程概况
    5.3 研究区域点云数据获取
    5.4 研究区域危岩体几何信息解译
    5.5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7)隧道洞口落石冲击风险评价及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洞口落石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2.2 隧道洞口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3.1 关于隧道洞口落石崩塌风险评价体系
        1.3.2 关于隧道洞口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隧道洞口落石崩塌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1.4.2 隧道洞口段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研究
    1.5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洞口落石灾害风险评价系统研究
    2.1 概述
    2.2 隧道洞口落石崩塌灾害风险评价
        2.2.1 建立落石崩塌风险初步评判卡
        2.2.2 基于危岩稳定性系数评价
        2.2.3 危岩落石灾害RRES评价系统(Rockfall Risk Evaluating System)
        2.2.4 隧道洞口危岩崩塌风险模糊评价
        2.2.5 崩塌危岩冲击至隧道洞口区域模糊评价
    2.3 落石击中隧道洞口段承灾体概率及损失计算
        2.3.1 静止车辆及司乘人员损伤计算
        2.3.2 运动车辆及司乘人员损伤计算
        2.3.3 运动火车及司乘人员损伤计算
        2.3.4 下部行人损伤计算
        2.3.5 交通设施损伤计算
        2.3.6 交通阻塞损失计算
        2.3.7 建筑物损伤计算
    2.4 建立(S-N)、(J-M)事故灾害等级评估体系
    2.5 隧道洞口段落石灾害预测-风险评价-损失评估系统(DRLSRTES V1.0)开发
    2.6 RRES与“崩塌-冲击”评价系统验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隧道洞口落石冲击力及侵彻深度的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
    3.1 概述
    3.2 基于球形空腔膨胀的理论算法
        3.2.1 微元体受力分析
        3.2.2 弹性区力学分析
        3.2.3 塑性区力学分析
        3.2.4 冲击力的理论计算
        3.2.5 侵彻深度的理论计算
    3.3 基于能量守恒的理论算法
        3.3.1 柱形空腔表面应力计算
        3.3.2 落石冲击过程中能量耗散规律
        3.3.3 侵彻深度的理论计算
        3.3.4 落石冲击力的理论计算
    3.4 基于正弦积分的理论算法
        3.4.1 冲击力的理论计算
        3.4.2 侵彻深度的理论计算
    3.5 基于LS-DYNA的落石冲击力模拟研究
        3.5.1 LS-DYNA简介
        3.5.2 本构模型选取
        3.5.3 垫层土体的力学响应机理
        3.5.4 LS-DYNA模拟结果验证
        3.5.5 落石最大冲击力的数值模拟
        3.5.6 冲击力的LS-DYNA修正算法
    3.6 算例验证
        3.6.1 经典算法
        3.6.2 冲击力对比验证
        3.6.3 侵彻深度对比验证
        3.6.4 接触半径对比验证
        3.6.5 冲击力-侵彻深度对比验证
        3.6.6 能量耗散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落石冲击下棚洞防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4.1 概述
    4.2 隧道洞口落石灾害的棚洞防护措施论证
    4.3 棚洞防护结构抗落石冲切性能理论分析
        4.3.1 顶板冲切破坏四个阶段
        4.3.2 顶板极限抗冲切承载力
        4.3.3 最大冲击应力的理论算法
        4.3.4 配筋阻滞作用的理论算法
    4.4 落石冲击棚洞结构的LS-DYNA数值模拟分析
        4.4.1 建立棚洞结构计算模型
        4.4.2 棚洞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4.5 落石冲击棚洞顶板的应力与位移特性
        4.5.1 回填土体侵彻深度
        4.5.2 落石冲击加速度
        4.5.3 顶板腹部正中单元应力
        4.5.4 顶板腹部正中单元Y向位移
        4.5.5 顶板腹部正中单元X向位移
    4.6 落石冲击棚洞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
        4.6.1 顶板腹部特征单元应力
        4.6.2 顶板腹部特征单元Y向位移
        4.6.3 顶板腹部特征单元X向位移
        4.6.4 立柱结构特征单元应力
        4.6.5 立柱结构特征单元Y位移
        4.6.6 立柱结构特征单元X位移
        4.6.7 控制性落石对棚洞结构安全影响探讨
    4.7 不同入射角度对棚洞结构受力特性影响
    4.8 不同冲击位置对棚洞结构受力特性影响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PE+橡胶支座复合型耗能减震棚洞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5.1 概述
    5.2 EPE缓冲垫层特性与变形破坏特征
        5.2.1 EPE缓冲垫层特性
        5.2.2 EPE材料变形破坏特征
    5.3 EPE+砂土+顶板复合型棚洞结构特性
        5.3.1 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5.3.2 EPE垫层材料厚度敏感性分析
        5.3.3 EPE垫层材料强度敏感性分析
        5.3.4 落石冲击位移及冲击加速度
        5.3.5 讨论
    5.4 EPE+橡胶支座复合型棚洞力学响应机理
        5.4.1 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5.4.2 棚洞顶板应力及位移
        5.4.3 立柱结构应力及位移
        5.4.4 落石冲击位移与冲击加速度
        5.4.5 顶板腹部正中控制性单元应力及位移
    5.5 EPE垫层与橡胶支座力学响应机理
        5.5.1 EPE垫层力学响应机理
        5.5.2 橡胶支座力学响应
        5.5.3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洞口耗能减震棚洞结构设计
    6.1 概述
    6.2 耗能减震棚洞结构设计流程
    6.3 耗能减震棚洞结构设计工况
    6.4 耗能减震棚洞结构设计参数
    6.5 拱柱棚洞设计推荐参数
    6.6 Y隧道工程应用实例
        6.6.1 依托工程概况
        6.6.2 隧道洞口落石灾害预测-风险评价-损失评估模块
        6.6.3 棚洞结构强度验算模块
        6.6.4 耗能减震棚洞结构设计模块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岩质高陡边坡关键剖面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工程概况
2 关键危岩剖面稳定性分析
    2.1 计算参数及工况设计
    2.2 隧道出口段陡崖边坡稳定性分析
        2.2.1 初始地应力条件下稳定性分析
        2.2.2 破坏模式分析
    2.3 上游侧陡崖边坡稳定性分析
        2.3.1 初始地应力条件下稳定性分析初始地应力作用下上游侧陡崖边坡的坡体应力状态与隧道出口
        2.3.2 破坏模式分析由图16~图18可知,上游侧陡崖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错落式破坏。
3 结论

(9)川九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2 边坡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沿线边坡不良地质特征及失稳原因
    2.1 “川九路”沿线边坡不良地质特征
    2.2 “川九路”沿线边坡失稳原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原理
    3.1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3.2 边坡工程常用稳定性分析方法原理介绍
        3.2.1 极限平衡法
        3.2.2 有限元数值分析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路段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4.1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4.1.1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4.1.2 Midas-GTS NX工程适用性
    4.2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4.2.1 算例尺寸及物理力学参数
        4.2.2 极限平衡法(简化毕肖普法)
        4.2.3 数值模拟(强度折减法)
        4.2.4 可靠度对比验证
    4.3 边坡参数敏感性分析
        4.3.1 内摩擦角在不同坡角下的敏感性分析
        4.3.2 粘聚力在不同坡脚下的敏感性分析
        4.3.3 内摩擦角、粘聚力在不同比值下的敏感性分析
    4.4 K32+224~K32+415 段土质滑坡数值模拟分析
        4.4.1 工程概况
        4.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4.3 岩土层材料参数选取
        4.4.4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4.4.5 荷载及边界条件
        4.4.6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4.5 K9+725~K9+785 段岩质节理破碎带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4.5.1 工程概况
        4.5.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5.3 岩土层材料参数选取
        4.5.4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4.5.5 荷载及边界条件
        4.5.6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路段边坡支护方案设计与评价
    5.1 边坡工程常用防护技术
        5.1.1 工程防护技术
        5.1.2 生态防护技术
    5.2 “川九路”沿线边坡针对性防护措施
        5.2.1 崩塌、危岩
        5.2.2 滑坡、堆积体
        5.2.3 生态防护
    5.3 边坡支护方案设计与评价
        5.3.1 K32+224~K32+415 段土质滑坡支护方案设计与评价
        5.3.2 K9+725~K9+785 段岩质节理破碎带支护方案设计与评价
    5.4 地震工况稳定性评价
        5.4.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5.4.2 地震波选取及分析流程
        5.4.3 地震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10)云居寺石经山不稳定斜坡治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理措施
2 稳定性计算
    2.1 剖面1-1’加固前边坡稳定性计算
    2.2 剖面1-1’加固后边坡稳定性计算
3 监测结果
4 结语

四、燕子垭高边坡危岩加固及稳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景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 姬梓维. 长安大学, 2021
  • [2]浅析水电站在人工扰动条件下的典型边坡问题与防护措施[J]. 石继忠. 大坝与安全, 2021(02)
  • [3]燕子山风电场边坡危岩治理设计简述[A]. 李舸,王健林,黄光球,刘春雪,张杰. 土石坝技术2019年论文集, 2021
  • [4]降雨条件下隧道-滑坡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 焦庆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震裂斜坡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徐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危岩体调查技术及应用研究[D]. 张恺.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
  • [7]隧道洞口落石冲击风险评价及耗能减震棚洞结构研究[D]. 王星. 长安大学, 2019(07)
  • [8]岩质高陡边坡关键剖面稳定性分析[J]. 张宽,成启航,丁选星,汪少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9]川九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技术研究[D]. 刘陆毅.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云居寺石经山不稳定斜坡治理分析[J]. 刘辉,刘涛. 安徽建筑, 2019(04)

标签:;  ;  ;  ;  ;  

燕子崖高边坡危岩加固及稳定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