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场庄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成效

上场庄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成效

一、上常庄小流域综合治理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李乐乐,彭可[1](2019)在《水润中原:助力谱写中原出彩绚丽篇章》文中研究表明水与人类息息相关。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从治理淮河到江河安澜,从"喝水难"到"喝好水",从牺牲环境发展到共享碧水蓝天,从"看天望收"到"连年丰产",从工程水利到"四水同治",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水利基础设施格局不断完善,民生水利普惠于民,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兴水惠民的精彩画卷徐徐展开,在谱写中原出彩绚丽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杜娟[2](2014)在《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形成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人为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现行的人为土分类主要为旱耕人为土与水耕人为土两类,都是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产生的土壤类型。目前人为土研究已有的成果多集中于土壤学视角下的对现有耕地的研究,而对历史时期诸如耕作、堆积、施肥、灌溉等农业活动对人为土的影响以及在这些措施下土壤发生的具体变化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关中平原的(?)土是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人为土类型,它区别于自然土壤的根本属性在于其具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深厚的土壤耕作层。本文以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活动为线索,采用文献记录提取与土壤剖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关中平原土壤命名与分类、土壤结构、质地、水分、肥力等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耕作、施肥、灌溉活动对土壤耕作层形成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内的对比分析。土壤的认知过程时刻相伴于农业生产活动,并在土壤利用与改良过程中相互推进。关中平原历史上的土壤命名与分类表现出明显的历史阶段性,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先秦时期以土壤外观特征及质地结构为标准的土壤分类,秦汉至明清时期立足于生产特性为目的土壤描述,近代以土壤生产性状及土壤发生学分类法相结合的土壤分类,以及新中国时期农业土壤、耕作土壤、人为土等土壤概念的产生及系统分类法的应用。关中平原(?)土具有上部人为堆垫熟化层与下部自然土层叠加的剖面结构。上部人为堆垫熟化层是自然作用下新近堆积的粉尘与农业施加土粪致使土壤耕作层逐年叠加增厚的结果。堆垫熟化层可分为现代耕作层、古熟化层、古耕层、古耕腐殖质层等多层结构。关中平原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区域,耕作土层的性状也有所差异,产生以黄土、垆土、(?)土等不同土类为主的土壤耕作层。历史上以生产工具、治田方式、耕作技术、作物种类选择为主的耕作活动是改良土壤环境,创造土壤耕作层优良结构的主要作用力。随着农业历史的演进,耕作活动对土壤耕作层扰动的频率和强度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以致越接近于近代,土壤的熟化程度越高,土壤耕作层人为化特征越明显。土粪施加是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堆垫增厚的关键环节,在关中古代的土壤培肥过程中,休耕、草肥、蚕屎、人畜粪尿、旧墙土、绿肥种植是主要方式。汉至明代,农业生产中都实行以土拌粪的施肥过程,但表现出较强的种植方式与作物选择的倾向性,在区田法以及蔬菜瓜果类经济作物的种植中才有施加土粪的记录。清至民国时期,复种指数的显着提高对地力要求更高,积制与施加土粪的过程明显增强,这也是关中(?)土上部覆盖层快速堆垫的时期。在人为堆垫过程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自然粉尘的堆积作用,但随着农业发展水平及土地生产力需求的提高,土粪在土壤耕作层成土化物质组成中的比例也会提高。关中平原水利灌溉的功效除补给水分以外,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灌溉携带的河流泥沙参与到土壤耕作层的形成与熟化过程中,促进了盐碱土、沼泽土、潮土等的改良与土壤灌淤层的形成,这在关中东部平原区表现十分明显。淤积造田、放淤压盐、引水洗盐是灌淤改良土壤的主要方式,不同水利灌区的土壤性质是决定灌淤效果的关键因素。泾水至石川水之间,盐碱土分布面积小,盐渍化程度低是灌淤成效显着的基本保障,也是引泾灌区灌溉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在石川水至洛水之间,无论郑国渠东段,还是龙首渠都未能持续利用,说明历史时期灌淤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受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与灌排技术水平的极大限制。关中平原泾、渭、洛河都属于多泥沙河流,灌淤土的形成及灌淤层厚度和灌溉活动的持续性呈正相关关系,在灌溉持续时间最长的引泾灌区,也是关中平原灌淤土分布面积广,灌淤层厚度大的区域。关中平原灌淤土形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耕、耙、耱等耕作技术及施加土粪为标志的堆垫熟化作用参与了成土化过程,耕作层的形成是灌溉淤积与人为堆垫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中西部的油土,东部的(?)土以及渭河以南的立槎土、水稻土是区域内主要的人为土类型。气候、地形、母质是造成土壤成土化过程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和影响人类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关中西部油土的熟化程度更高,主要由于关中西部较好的水热条件及悠久的耕作历史,以及粉尘沉降与施加土粪构成了以黄土类物质为主的单一成土母质,而东部较为干旱的气候及以河流泥沙沉积为主的物质来源的不断补充导致东部地区(?)土的成土化作用较弱,熟化程度较低。黄土台塬上的红油土、红(?)土的熟化程度不及阶地平原上的黑油土、灰(?)土,这与阶地平原上地形优势引起的人口密度高、灌溉条件好、作物种类多样化及肥粪运输便利等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有密切关系。

王尧[3](2011)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Land Change Science, LCS)框架下,土地退化和其影响因素研究是重要问题之一。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当地以土壤侵蚀为特征的土地退化问题严峻。因此对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和机理进行研究,确定影响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并建立流域土壤水蚀预报模型,可以为区域综合治理等宏观政策提供帮助,对当地防止土壤退化和减少洪涝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贵州省境内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GIS技术、小波分析方法、神经网络技术、RUSLE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乌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尺度效应和土壤侵蚀主控因子的影响机制,模拟预测了乌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空间格局,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研究和治理提供可靠依据。1.土壤侵蚀的尺度效应研究(1)时间尺度:利用1980—2000年乌江流域的年径流模数、降雨和输沙模数数据,通过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三者变化的周期特性。结果显示,降雨和径流模数序列具有很好的同步性(主周期为16年、次周期为4年);输沙模数的主周期为11年,次周期为5年。在4年和16年这两个尺度上,分别绘制径流、输沙和降雨3个序列的小波变换系数图,发现在这两个尺度上降雨、径流和输沙曲线变化均不同步;这些不同步与不同时期人类对乌江流域的开发特征有关。(2)空间尺度:将乌江流域内各水文站点控制区的产沙模数与面积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乌江流域在产沙模数与流域面积的关系中存在尺度效应,经对数转换后流域输沙模数与面积之间呈二次函数回归关系,输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变化的趋势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通过设定汇流面积阈值(150 km2),在乌江流域内生成189个子流域。将这些子流域作为样本分析5个土壤侵蚀影响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长与坡度因子LS、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与流域面积的回归关系。分析表明侵蚀产沙影响因子中,坡度坡向因子随流域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是决定输沙模数与流域面积关系的主要因素。选择对各个子流域的拟合误差比较小的1000 km2作为标准面积,使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制作出整个研究区乌江流域的输沙模数图,以消除尺度效应的影响。2.土壤侵蚀主控因子影响机制分析(1)降雨:利用1951—2009年降雨资料,计算乌江流域各气象台站降雨侵蚀力,发现乌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751~4349 MJ?mm/(hm2?h?a)之间,平均为2788 MJ?mm/(hm2?h?a),并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季节分布上,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夏季(5—8月),这4个月的降雨侵蚀力占年均降雨侵蚀力的90.42%。1980—2000年,各气象台站降雨侵蚀力倾向率均为正,表明整个乌江流域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使用“区域重心”概念,计算不同年份降雨侵蚀力重心的变迁及其与坡度等级重心、土地利用重心、区域几何中心和水文站点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了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对土壤流失的影响。(2)地形:乌江流域的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根据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五个等级,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在2000年土壤侵蚀分布图和30米分辨率的DEM数据叠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海拔、坡度、地表起伏度和粗糙度四个要素对乌江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地貌特征分析:从海拔角度看,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呈现明显的单峰现象,主要集中在1100~1300 m之间的黔中石质丘陵盆地区,中度及以上强度侵蚀面积集中分布在500~900 m和1300~1700 m高程左右;中度及中度以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坡度特征为单调下降趋势,强度和极强度土壤侵蚀的面积比重随着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5°左右存在一个侵蚀临界坡度;乌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随地形起伏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存在7~16 m临界起伏度;随地表粗糙度的增加均呈减小趋势,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对地形起伏度和地表粗糙度的变化均不敏感。(3)土地利用:通过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格局之间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程度大小为裸岩石砾地<其他林地<建设用地<有林地<水域<水田<低覆盖度草地<灌木林地<高覆盖度草地<疏林地<中覆盖度草地<旱地。旱地、中覆盖度草地和疏林地是流域发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从不同侵蚀等级的发生区域看,各强度类型侵蚀都集中分布在植被覆盖度50%~60%的地区,侵蚀存在50%~60%的植被覆盖度临界值。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发生及强弱受限于土层厚度,与非喀斯特地区随着植被盖度降低,侵蚀强度逐渐增大的规律不同。3.土壤侵蚀模拟与预测基于GIS平台,应用RUSLE模型计算乌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结果和以往土壤侵蚀调查估计的结果比较吻合。但由于RUSLE模型不包括重力侵蚀,因此仍与实测输沙模数有出入。潜在土壤侵蚀模数方面,90年代比80年代为高,潜在土壤侵蚀呈增加趋势,其中三岔河流域和马蹄河/印江河流域年均潜在土壤侵蚀模数最高。三种主要土地覆被类型中,林地的土壤保持量最大,耕地次之,草地最少,这与非喀斯特地区在水土保持效果上通常林地>草地>旱地的结论有所不同。构建BP神经网络,基于80年代和90年代土壤侵蚀模数及各影响因子数据,预测乌江流域2001—2010年土壤侵蚀模数。结果显示,21世纪前10年,土壤侵蚀模数大幅降低,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90年代的2313 t/(km2·a)降低为101 t/(km2·a),年均土壤侵蚀量由115.18×106 t/a下降为5.03×106 t/a。三岔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黔西、金沙、息烽、修文、贵阳、平坝、思南、石阡、沿河和松桃等县市应是十二五期间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对象。

朱雯[4](2011)在《流域水污染防治法中的制衡原则》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治理流域水污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大量治理资金的投入,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但是效果不佳,水污染状况仍在加剧。目前,涉及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是实际上这些法律法规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法律规定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人民政府,一个流域内的全部行政区划单位,都有保护流域环境,执行环境法的职责。但是,在目前行政分权的情况下,处于流域内的行政区更多的是争相从流域索取而怠于环境管理纵容排污,这是造成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不力的根本原因。笔者研究认为,明晰流域内行政区政府的责任,建立流域内政府相互制衡的机制,可以提高地方政府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动力,是治理流域水污染的有效方式。以往学者们并没有把制衡宣布为流域水污染防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制衡却是流域水污染防治尤其是跨界水污染防治的应有之义,并且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自身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制衡的手段。构建流域内政府间制衡机制,使流域内地方政府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各种制约力量寻求流域整体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平衡点,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效果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在水污染治理上的技术、法律等措施和防治效果欠佳的矛盾进行考察,同时总结学者官员们对于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原因的分析。其次,以流域的整体性特征、流域水污染的整体性特征为出发点,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散性不能应对这种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对提高水污染防治的效能的常规方法和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政府间相互制衡的办法,提高地方政府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动力。最后,对制衡原则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以运行制衡机制的设想。

黄东升[5](2011)在《武汉市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不仅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更是未来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经济资源以及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它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社会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作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排放物的承载体,其污染问题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导致的严重缺水问题,都使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本文根据武汉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对武汉市水资源环境质量现状、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调查研究,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等理论,贯彻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战略,提出了水资源科学保护、统一管理、高效利用、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主要阐述水资源保护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科学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等水资源管理及利用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下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外水资源的发展进程及管理现状谈起,然后就我国水资源的现行保护政策及存在问题与国外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与启发,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第四章介绍了武汉市工业和农业中存在的水资源问题以及政策法规的实行和效果,并对武汉市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深入探讨水资源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制约。最后以武汉市汉江、东湖等为例,探讨现行治理模式的优缺点。第五章从上章的分析入手,利用第二章介绍的水资源方面的基本理论对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对策建议,并从整体上对武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出建议。力求从源头上改善武汉市水质性缺水的状况。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

梁流涛[6](2009)在《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经济利益驱动以及对生态环境价值的忽视等原因,造成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复合型污染和生态资源退化,并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已经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大量的研究表明,农村生产活动、农村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准确、系统地把握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是有效控制与管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改变城乡环境现状和管理的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目前对农村发展影响下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理以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断面分析和系统考察均不多见。因此,本文在对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态资源生态价值变化、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通过实证的方式详细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演变规律。文章综合应用总结和归纳的方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模型、农村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计量经济分析模型、统计调查法与投入产出法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排放量的估算方法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即不断改善的城市环境质量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农村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的自身污染加剧以及城市工业放任的梯度转移所引起的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二是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设计二元化,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污染防治投资绝大部分投放在城市,农村环保设施非常少且利用率不高。(2)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三方面构建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作用机理分析框架。①农村经济发展是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规模效应反映的是经济总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任何经济生产活动都要消耗资源,产生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结构效应反映的是不同产业产出份额的变化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不同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同,生产过程和工艺不同,单位产出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技术效应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定产出的总量和结构,采用的技术不同,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会有很大的差异。②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产量以及污染物种类大幅度增加,但传统的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仍然是直接排放和随意堆放,而农村分散居住的状况改观不大,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困难,进一步加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③制度安排方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社会机制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变化产生影响。(3)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①我国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众多、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省市,这些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化肥和畜禽养殖业污染,应是重点控制的污染类型。②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演变趋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目前大部分省市的人均GDP都低于临界点,并且仍然有较大差距,将长期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趋势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处在EKc的不同阶段,在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中应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④农业结构的演化、技术进步、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演变的重要因素,这几方面也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4)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①我国农村工业的高速增长是以高强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并且农村工业污染区域分异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部分中部地区。②江苏省农村工业主要污染物随经济增长演变趋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和趋势也存在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处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已经或者即将出现转折点,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正处于EKc曲线的上升阶段,经济增长中将伴随着农村工业污染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处在初级产品加工阶段)正处在EKC曲线左部的低端,对环境影响较小。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受农村工业经济规模、工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制度执行力度和执行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5)农村生态资源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1989-2007年间我国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1996年以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较为严重,主要是由耕地和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造成的。农村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较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生态资源的退化普遍存在,不仅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并且已经开始在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蔓延,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广东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型;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市主要表现为林地退化型;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型,不同区域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6)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趋势。1990-2006年间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指数逐步增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村工业较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如浙江、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江苏和山东等省市,同时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压力的来源差异也较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生产、人口压力、区域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等方面。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思路是: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重视农村生态功能区规划。具体来说,主要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技术进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战略定位;划定农村生态功能区,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特别重视激励类政策工具的应用;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等。

史小红[7](2009)在《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相违背,成为新世纪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发端于浙江省的“强县扩权”改革在实践上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域系统的融合发展。其成功实践,使得强县扩权成为当前诸多省市寻求突破城乡二元经济达到协调发展的一种途径。然而,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理论上予以分析和完善,实践上予以总结和验证。本文围绕强县扩权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和效应问题,以公共管理学的组织变革与集分权理论、人文地理学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县扩权”对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从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两大方面,开展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1)当前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在于市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权限而失去发展经济的活力与动力。因而,激励县级政府积极性的方法就是给予原属于县级政府的发展经济的自主权,提升县级政府的市场、法律地位,促进市县之间平等地位的形成。这种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成以县域为代表的乡村与以地级市为代表的城市形成各种竞争合作关系而达到协调发展。当然这种机理分析隐含着两个前提假设,一是假定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短腿,并且县域经济发展短腿的主要原因是县级政府相应的管理权限缺乏;二是假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仍然是政府,即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既是“划浆者”又是“掌舵者”。事实上,这个假设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是一致的。(2)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有条件的,离开了这些条件,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可能也很难实现。这些条件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较好的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城乡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态势、民主化的、分权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以及比较明晰的省市县之间的权责约束机制。当然现阶段,这些条件自身仍在发展完善,并且不可能同时获得满足,因而当前的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存在诸多问题。然而,改革就是要消除这些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3)由于扩权改革进行的时间较短,要想全面、科学的评价扩权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具体效应仿佛比较困难。但扩权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有其效应,本文在假定其他因素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既定的前提下,认为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效应可以简单的通过扩权前后扩权县经济发展若干指标的变化,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协调度增加和差异度缩小等方法来衡量。。(4)总结、分析了当前全国十几个省市正在进行的扩权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做法,梳理出当前扩权改革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为深化此项改革、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铺垫。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实践上运作较好的且有代表性的当属浙江、河北、吉林三省的改革实践,因而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即浙江省的“强县扩权、三化推进”,吉林省的“放授结合、整体推进”,河北省的“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等模式,其他各省在实施扩权政策改革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应自己的发展模式。通过对若干典型模式分析,提出实践中应当遵循顺势而为、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监管四大原则。(5)由于扩权改革本身也是一项尝试性实践,因而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当前各省在扩权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有:部分政策落实较难、部分政策缺乏可行性、对扩权县监督约束机制缺乏、扩权县配套改革措施滞后以及市级政府协调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深化对扩权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扩权决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相应配套改革以及协调市县之间的利益关系。(6)为验证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结合河南正在实施的强县扩权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得出,河南强县扩权改革实践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效应是明显的,因而有必要深化此项改革,扩大扩权力度和扩权范围,推动河南城乡一体化快速健康发展。最后,还提出了进一步实施扩权政策的措施和建议。总之,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涉及省市县三个层面的协调,而且涉及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域系统地在政策制度上的融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长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

李艳峰[8](2008)在《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规划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类21世纪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湖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地表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地表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严重制约了湖北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对地表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考虑其保护问题,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水资源尤其是地表水资源是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本文在目前国内外关于地表水资源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现状,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湖北省地表水资源规划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目前湖北省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全面负责全省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治理,尽快完成水体的截污工程,截断水体恶化的外源。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尤其是排污大户)环境保护意识,让公众成为地表水资源保护的主体,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湖北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本论文旨在为湖北省政府部门制定地表水资源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案时提供一个参考,为实现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地表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奠定基础。

李瓅[9](2008)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首轮补贴到期的背景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有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欲从制度创新入手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后续政策落实机制并综合考虑了后续政策实施所需的外部环境,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需要有相关理论作指导。针对解决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便为我国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现行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法规应当调整。提出了一些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及配套政策落实的新设想与方法,存在与现行法规政策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对现有制度的调整,建立切合实际、完备的后续政策法规体系,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健康发展。第三、首次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现行政策为基础,营造注重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退耕还林工程投资动力,以区域划分为基础选择最有效的退耕还林工程对象,分类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助政策和后续产业扶持政策是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现实选择。研究表明,主体享有由法律认可和保护的独立权利是主体独立性的根本体现,进而是激发主体最大效率、杜绝寻租行为、规范工程运行的根本保障。第四、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是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从新的视角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运营目标的多元性、效益的外部性、退耕还林工程后林木资产配置市场机制调节的软弱性,理清了退耕还林工程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关注的侧重点,得出了培育后续产业维护经营主体利益、调动经营主体的内在动力是后续政策关键的结论。第五、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重点是合理确定退耕还林工程区域。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粮食生产能力以及耕地资源的特点,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确定土地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合及适宜程度。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退耕可能造成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改变土地用途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应采取的对策。第六、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难点是确立投资标准。从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及地方政府的成本和效益入手,针对现行政策缺乏在不同地域范围的投资标准、存在不公平和难操作的具体问题,提出后续政策必须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分区域具体投资标准数据库,这既是客观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效果的依据,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环节。一项制度安排的成本与收益分配结构直接决定其实施效果。第七、制度保障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形成与实施的前提。全面系统地从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和实施两个领域探讨后续政策体系的形成与落实机制,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形成必须由多主体参与的基本结论。研究提出了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消除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不利因素的制度优化策略。第八、必须建立个人信用约束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经营者内在信用责任制度,形成信誉与风险约束。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经营主体的信用登记制度,强化法律监督与制裁效力,健全市场与社会对退耕还林工程主体的外在信用约束,最终建立信誉与风险约束条件下的内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第九、提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必须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的总体思路。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国家对退耕还生态林的“林权”收购制度等手段,有效保障退耕农户的现实权益和长远权益,达到协调退耕还林工程各个利益主体的理性思维,从而使各自的行为结果同政策设计的预期目标相一致。

周小彬[10](2006)在《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危害及其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泥石流分布较广泛的、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山区经济的开发和交通线路的延伸,公路铁路中的桥梁涵洞等工程设施遇到泥石流灾害的情况亦随之增加,因而对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 本文对泥石流灾害的危害及其形成条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水源条件、土源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分析入手,对水力类泥石流与土力类泥石流形成的微观临界条件公式与宏观判别函数作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泥石流灾害对桥梁工程的危害方式,查清了各种危害方式的破坏形式与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桥梁工程建设时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来避免或减轻泥石流灾害的损失与危害。对与泥石流灾害有关的桥梁工程选址、墩台基础、桥下净空设计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就桥梁墩台如何防护泥石流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方案。 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专门对我国与桥梁工程有关的道路泥石流灾害的防治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论述,并就交通线路与工程设施(如桥梁、涵洞工程)绕避泥石流灾害方案的适用条件与范围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泥石流灾害监测的方法手段与监测内容,并以铁路泥石流预报体系为例,列举了各种泥石流报警方法与形式,并对各类报警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其次,对防治泥石流灾害所采取的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逐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剖析了各种防治措施的适用范围与特点,详细阐述了每种措施的利弊优缺,并列举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资料与图片来加以说明,这对于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对本文中有待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二、上常庄小流域综合治理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常庄小流域综合治理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水润中原:助力谱写中原出彩绚丽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补短板:兴利除害“硬件”“软件”两手发力
惠民生:粮食满仓水润农田润心田
强监管:守住“红线”共建和谐美丽中原
美颜值:生态嬗变碧水青山扮靓中原

(2)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形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关选题的解说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时空设定
    第二节 土壤学几个概念的说明
        一、农业土壤
        二、人为土
        三、土壤耕作层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一、土壤学领域的研究
        二、历史学领域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叙述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叙述框架
第二章 前人对关中土壤的命名、分类及性状描述
    第一节 先秦时期关中土壤种类及性状描述
        一、《禹贡》及《周礼》中的土壤种类
        二、《管子·地员》篇中的土壤种类
        三、《吕氏春秋》中的土壤种类
    第二节 汉魏时期关中土壤描述
        一、《泛胜之书》中的土壤描述
        二、《齐民要术》中的土壤描述
    第三节 唐至元时期农书中的关中土壤描述
    第四节 明清时期农书中的关中土壤描述
    第五节 近代关中平原的土壤分类
    第六节 新中国的土壤系统分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结构:耕作表层及古耕层
    第一节 关中平原的土壤耕作表层
        一、黄土
        二、垆土
        三、塿土
    第二节 古耕层:历史上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遗迹
        一、古耕层及存在形式
        二、关中塿土剖面中古耕层的判别
    第三节 关中平原塿土剖面
        一、塿土剖面结构
        二、塿土剖面的人为化特征
        三、农田基本建设与塿土剖面的变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平原耕作活动与土壤细熟过程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农具使用与土壤的碎化
        二、耕、耨、稷、耱、蔺技术与土壤结构改良
        三、耕地时节与土壤水、热、气协调
        四、畎亩法、代田法、区田法
        五、主要作物的种植与土壤环境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整地农具改良与耕作效率的提高
        二、耕-耙-耢耕作体系的建立与土壤结构的细化
        三、秋耕、转耕、深浅耕与土壤细熟保墒
    第三节 唐宋元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耕具、作物与土壤熟化
        二、耕、耙、耢、锄等耕作技术的沿用
    第四节 明清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耕作深度、耕作时节与土壤抗旱保墒
        二、耕、耙、耱的土壤细熟过程
        三、种植制度、作物与土壤熟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的人为堆垫过程
    第一节 古代关中平原的土壤培肥措施
        一、先秦时期的土壤培肥
        二、汉魏时期的土壤培肥
        三、唐至明代的土壤培肥
        四、清至民国的土壤培肥
    第二节 “以粪和土”:土粪的积制与施用
        一、“以粪和土”
        二、“以土垫圈”与“墙土、炕土”
    第三节 施加土粪与土壤耕作层的形成
        一、土壤耕作层人为堆垫的时间变化
        二、土壤耕作层人为堆垫的空间变化
        三、填土人为堆垫层性质的变化
        四、有关塿土覆盖层“自然堆积”和“人为堆垫”的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的灌溉改良
    第一节 关中主要水利灌区的地貌及土壤
        一、泾洛灌区
        二、引渭灌区
    第二节 “泽卤之地”的改良
        一、淤积造田
        二、放淤压盐
        三、引水洗盐
    第三节 浑水灌溉与灌淤层的形成
        一、关中平原的土壤灌淤层
        二、灌淤层物质来源补充的持续性问题
        三、土壤灌淤层之熟化过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第一节 关中西部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一、渭北黄土台塬的红油土
        二、河流阶地上的黑油土
    第二节 关中东部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一、红塿土
        二、灰塿土
        三、灌淤土
    第三节 关中渭河以南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第四节 关中土壤耕作层形成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关中东、西部土壤耕作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黄土台塬与河流阶地土壤耕作层形成之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际土壤侵蚀模拟研究进展
        1.3.2 我国土壤侵蚀模拟研究近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选取
        2.1.1 研究区选择
        2.1.2 基于 DEM 数据流域水文地貌特征提取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位置与范围
        2.2.2 地质和地貌
        2.2.3 水文与气候
        2.2.4 土壤与植被
    2.3 社会经济情况
第3章 乌江流域水文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3.1 小波分析原理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3 降雨时间序列的小波分析
    3.4 降雨、径流和输沙周期判断
    3.5 降雨、径流和输沙周期变化特征
    3.6 降雨、径流和输沙尺度变化关系
    3.7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乌江流域侵蚀输沙的尺度效应研究初探
    4.1 流域输沙及影响因素尺度效应分析
        4.1.1 流域输沙尺度效应分析
        4.1.2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尺度效应分析
    4.2 尺度效应校正
        4.2.1 校正方法
        4.2.2 制作输沙模数图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降雨侵蚀力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5.1 乌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5.1.1 研究数据和方法
        5.1.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1.3 降雨侵蚀力的季节变化
        5.1.4 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
        5.1.5 小结
    5.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重心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5.2.1 研究数据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乌江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地貌特征研究
    6.1 研究数据
    6.2 乌江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6.3 乌江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地貌特征分析
        6.3.1 地貌分析专题图层生成
        6.3.2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高程特征
        6.3.3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坡度特征
        6.3.4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起伏度特征
        6.3.5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粗糙度特征
    6.4 小结
第7章 乌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7.1 多时相 Landsat MSS/ETM 土地覆被分类
        7.1.1 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1.3 分类结果
    7.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7.2.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7.2.2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转移
    7.3 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耦合关系
        7.3.1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7.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强度分布
        7.3.3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植被覆盖度特征分析
        7.3.4 不同土壤侵蚀强度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7.3.5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方式的耦合关系分析
    7.4 石阡县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模拟
        7.4.1 石阡县概况
        7.4.2 研究数据
        7.4.3 研究方法
        7.4.4 结果与讨论
        7.4.5 小结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GIS、RUSLE 和ANN 乌江流域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8.1 基于RUSLE 模型计算乌江流域土壤侵蚀量
        8.1.1 研究数据
        8.1.2 研究方法
        8.1.3 现实土壤侵蚀量
        8.1.4 潜在土壤侵蚀量
        8.1.5 土壤保持量
    8.2 基于BP 神经网络模拟预测乌江流域土壤侵蚀
        8.2.1 研究方法
        8.2.2 网路训练模拟结果与分析
        8.2.3 预测结果与分析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流域水污染防治法中的制衡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我国江河湖泊水污染防治的不足及其原因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措施有力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
    第三节 关于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原因的探讨
第二章 从流域观点看我国水污染防治效果欠佳的原因
    第一节 流域的整体性
    第二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散性
        一、立法的分散性
        二、水污染控制的条块分割
        三、法律执行困难重重
    第三节 防治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不能有效实施
        二、执法部门没有从严执法的热情
第三章 提高水污染防治效能的办法
    第一节 常规思路的办法
        一、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
        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改革政府考核机制
        三、推行“河长制”,建立水污染防治责任制
    第二节 制衡的办法
第四章 贯彻制衡原则完善水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 制衡原则分析
    第二节 现行流域制度不能保证制衡机制有效运行
        一、现行流域管理机构不能承担保障制衡机制有效运行任务
        二、流域内地区政府间协调机制无力保障制衡机制有效运行
    第三节 制衡机制的运作平台——流域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武汉市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第2章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和涵义
    2.2 资源科学理论
        2.2.1 资源产业的内涵
        2.2.2 资源科学理论的研究进展和任务
        2.2.3 水资源比较优势理论
    2.3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1 水资源需求理论
        2.3.2 水资源供给理论
第3章 国内外水资源研究现状及启示
    3.1 国内水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
    3.2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
    3.3 借鉴与启示
    3.4 武汉市水管理介绍
        3.4.1 水资源管理
        3.4.2 水环境管理
第4章 武汉市水环境现状与水污染问题
    4.1 武汉市水环境现状
        4.1.1 武汉市水资源量
        4.1.2 武汉市水质调查
        4.1.3 武汉市水质分析
    4.2 武汉市水污染问题分析
        4.2.1 武汉市工业特点
        4.2.2 武汉市工业废水排放状况
        4.2.3 武汉农业概况及用水情况
        4.2.4 武汉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4.3 水资源问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第5章 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
    5.1 工业污染防治及环保对策
    5.2 农业水资源保护对策
    5.3 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第6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2.2 农村生态环境演变机制研究
    2.3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及政策创新研究
    2.4 简要述评
第3章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辨析
    3.1 城乡环境二元结构:我国生态环境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
    3.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3.2.1 农业面源污染
        3.2.2 农村工业污染
        3.2.3 农村生活污染
        3.2.4 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3.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3.1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3.3.2 人口压力诱发并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3.3.3 城乡生态环境管理的二元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框架
        4.1.1 相关理论的考察
        4.1.2 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的分析框架
    4.2 农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4.3 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4.4 制度安排对农村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4.4.1 市场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4.4.2 政府干预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4.4.3 社会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演变
    4.5 经济发展阶段与农村生态环境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
    5.1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
        5.1.1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方法选择
        5.1.2 产污过程调查与单元产污系数
        5.1.3 农业面源污染核算
    5.2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5.2.1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5.2.2 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
    5.3 农业面源污染演变规律分析
        5.3.1 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5.3.2 EKC面板数据模型
        5.3.3 农业面源污染EKC曲线假说检验
        5.3.4 计量检验结果分析
    5.4 农业面源污染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4.1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4.2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4.3 模型回归及计量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研究
    6.1 我国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6.1.1 农村工业污染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6.1.2 农村工业污染时序变化趋势
        6.1.3 农村工业污染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6.2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规律研究
        6.2.1 江苏省农村工业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6.2.2 江苏省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和趋势分析
        6.2.3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路径与趋势差异分析
        6.2.4 区域农村工业污染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7.1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价值变化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7.2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7.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概述
        7.2.2 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7.2.3 农村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7.3 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7.3.1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时序演变分析
        7.3.2 农村生态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分析
    8.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8.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8.1.2 突变级数法
    8.2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定量评价
        8.2.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2 突变模型的构建
        8.2.3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分级标准
    8.3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时空演变趋势分析
        8.3.1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8.3.2 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压力的空间分异特征
        8.3.3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预测
    8.4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8.4.1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8.4.2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9.2.1 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战略定位
        9.2.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9.2.3 划定生态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
        9.2.4 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9.2.5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7)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1.2.2 强县扩权的内涵
        1.2.3 本文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乡一体化研究
        1.3.2 强县扩权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强县扩权的理论基础
    2.1 集权、分权与授权理论
    2.2 组织变革理论
    2.3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县扩权政策产生的背景与条件分析
    3.1 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内生性需求
        3.1.1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自治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
        3.1.2 建国后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权限的逐渐增加
        3.1.3 城乡政府地位不平等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3.2 强县扩权政策产生的条件
        3.2.1 市场经济是前提条件
        3.2.2 基础设施是实现条件
        3.2.3 经济发展是根本条件
        3.2.4 民主化趋势增强是必要条件
        3.2.5 明确的职能定位和监管机制是保障条件
    3.3 强县扩权的产生与发展
        3.3.1 强县扩权政策的产生
        3.3.2 强县扩权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分析与效应评价
    4.1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作用
        4.1.1 扩权提高了县级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4.1.2 扩权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1.3 扩权改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4.1.4 扩权促进县级政府制度创新增加
        4.1.5 扩权促进县域空间组织结构优化
    4.2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作用
        4.2.1 强县扩权使县级政府地位得以提升
        4.2.2 扩权促进城市增长极作用的发挥
    4.3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地域作用
        4.3.1 扩权促进县域内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效应
        4.3.2 扩权促进市县协调发展的效应
    4.4 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4.4.1 城乡一体化发展度评价
        4.4.2 城乡一体化差异度评价
        4.4.3 城乡一体化协调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和原则
    5.1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
        5.1.1 浙江省:“强县扩权,三化推进”模式
        5.1.2 吉林省:“放授结合,整体推进”模式
        5.1.3 河北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模式
    5.2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原则
        5.2.1 顺势而为原则
        5.2.2 循序渐进原则
        5.2.3 统筹兼顾原则
        5.2.4 协调监管原则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强县扩权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6.1 强县扩权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1 部分扩权政策落实困难
        6.1.2 部分政策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6.1.3 扩权县的约束监督不力
        6.1.4 县级政府配套改革滞后
        6.1.5 市级政府协调配合不足
    6.2 推进强县扩权顺利实施的对策
        6.2.1 转变观念,提高对强县扩权意义的认识
        6.2.2 科学决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6.2.3 调整条块管理,完善市县配套改革
        6.2.4 建立市县协调机制,加强市县协调与合作
        6.2.5 建立和完善对扩权县的约束监督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7.1 强县扩权促进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效分析
        7.1.1 促进河南城乡整体一体化发展的效应
        7.1.2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
    7.2 加大扩权力度,促进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7.2.1 必要性分析
        7.2.2 可行性分析
    7.3 加大河南强县扩权改革的模式选择与措施建议
        7.3.1 模式选择
        7.3.2 措施建议
    7.4 加大河南强县扩权改革的保障措施
        7.4.1 法律保障
        7.4.2 体制保障
        7.4.3 财政保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后记

(8)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规划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我国地表水资源的基本状况
    1.2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地表水生态系统研究
    2.1 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经济
        2.1.1 城市生态系统
        2.1.2 城市生态经济
    2.2 城市地表水生态系统
        2.2.1 湖泊生态系统
        2.2.2 河流生态系统
    2.3 水资源系统的功能分析
        2.3.1 水资源的自然功能
        2.3.2 水资源的服务功能
        2.3.3 水资源的人文景观功能
        2.3.4 水资源的灾害性能
    2.4 水生态系统健康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的整治
    3.1 地表水资源治理的技术理论
    3.2 地表水资源整治的管理理论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经济性理念
        3.2.3 安全性理念
        3.2.4 控制城市非建设用地
        3.2.5 水资源管理现状
        3.2.6 一些有价值的管理经验
    3.3 国内外地表水资源治理实例分析
        3.3.1 国外实例
        3.3.2 国外城市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经验借鉴
        3.3.3 国内实例
        3.3.4 国内城市水资源保护所犯的错误
第四章 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现状
    4.1 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自然状况
    4.2 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污染治理
    4.3 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管理状况
    4.4 湖北省水资源规划保护的原则
    4.5 湖北省水资源规划保护的目标
    4.6 湖北省地表水资源规划保护的建议
        4.6.1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4.6.2 建立和完善中水处理系统
        4.6.3 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参与意识
        4.6.4 重视示范工程作用
    4.7 案例分析
        4.7.1 武汉市地表水资源的自然状况
        4.7.3 武汉市地表水资源的治理
        4.7.3 武汉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7.4 武汉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1.4 研究基本框架
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2.1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
    2.2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2.3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2.4 经济政策学及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政策理论
    2.6 供求均衡原理及耗散结构的理论
3 我国现行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评价
    3.1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程
    3.2 退耕还林工程目标设立及政策规定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目标
        3.2.2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体系
    3.3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评价的主要内容
        3.3.1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目标评价及案例
        3.3.2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评价
        3.3.3 退耕还林工程投入政策评价
        3.3.4 退耕还林工程法律法规体系评价
        3.3.5 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安全影响的评价
4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问题
        4.1.2 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问题
        4.1.3 退耕还林工程的产权政策问题
        4.1.4 后续产业政策问题
        4.1.5 配套政策落实问题
    4.2 政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4.2.1 制度设定存在缺陷
        4.2.2 多重委托代理绩效受损
        4.2.3 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产权冲突
        4.2.4 稳定农民收入的制度缺失
5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5.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状况
        5.1.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及运行政策
        5.1.2 国外公益林产权制度
    5.2 中外退耕还林工程的比较
        5.2.1 经济发展水平和目的不同
        5.2.2 面临的问题和意义不同
    5.3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5.3.1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政策特征
        5.3.2 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启示
6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6.1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
        6.1.1 建立不同主体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政策
        6.1.2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补贴政策
        6.1.3 建立可流转的退耕林(地)产权制度
        6.1.4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性保险制度
        6.1.5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扶持政策
        6.1.6 继续实施荒山荒地造林的扶持政策
    6.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优化策略
        6.2.1 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
        6.2.2 引入价格机制完善后续政策
        6.2.3 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
        6.2.4 兼顾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
        6.2.5 确定合理的退耕还林工程补贴标准
        6.2.6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源与退耕还林工程良性互动
    6.3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评价与改进机制
        6.3.1 评价思路与框架的创新
        6.3.2 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3.3 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及政策改进
7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7.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形成机制
        7.1.1 中央财政资金形成渠道的探索
        7.1.2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7.2 创新配套资金分配机制
        7.2.1 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使用策略
        7.2.2 农村能源建设实施项目管理
        7.2.3 生态移民的资金投入以稳得住不回流为底线
    7.3 完善成果巩固机制
        7.3.1 壮大乡村林业经济
        7.3.2 优化退耕还林工程地区产业结构
        7.3.3 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7.3.4 注重制度创新保障农民权益
        7.3.5 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生态文明意识
8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8.1 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多主体参与机制
    8.2 法律是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8.2.1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筹措的相关法规
        8.2.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保障
    8.3 营造风险约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环境
        8.3.1 建立信用与风险约束机制
        8.3.2 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8.3.3 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和投资标准数据库
9 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论文成果
致谢

(10)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危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泥石流灾害现状
    1.2 泥石流灾害研究情况
        1.2.1 国外泥石流灾害研究的现状
        1.2.2 我国泥石流灾害研究的现状
    1.3 泥石流灾害的危害
        1.3.1 泥石流危害链框图
        1.3.2 泥石流对桥梁的危害
        1.3.3 我国在研究泥石流危害桥梁工程方面的进展
第2章 泥石流的基本性质及特征
    2.1 泥石流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 泥石流的定义及分类
        2.1.2 灾害性泥石流的特点
    2.2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过程
        2.2.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2.2 泥石流的发展过程
    2.3 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宏观判别
        2.3.1 泥石流发生条件框图
        2.3.2 泥石流发生与否的宏观综合判别函数
    2.4 泥石流的特征
        2.4.1 泥石流的运动特征
        2.4.2 泥石流流体特征
        2.4.3 泥石流冲、淤特征
    2.5 泥石流特征值的确定
        2.5.1 泥石流流量的确定
        2.5.2 泥石流流速的确定
        2.5.3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值的确定
第3章 泥石流地区的桥梁工程应对措施分析
    3.1 泥石流对桥梁的危害方式分析
    3.2 桥梁位置的选择
        3.2.1 泥石流流通区桥位
        3.2.2 堆积区桥位
    3.3 桥墩与基础应对泥石流的措施分析
        3.3.1 桥梁墩台形式
        3.3.2 泥石流冲刷计算
        3.3.3 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力计算
    3.4 桥梁孔垮分析
    3.5 桥梁净空与梁式分析
    3.6 桥梁墩台的防护分析
        3.6.1 桥梁墩台的直接防护
        3.6.2 桥梁墩台的间接防护
    3.7 黄土地区深冲沟桥头防护
    3.8 河湾路基和桥梁的防护
    3.9 实例分析
        3.9.1 利子依达大桥泥石流损毁分析
        3.9.2 秦岭乾佑河弯道出口丁坝损毁分析
第4章 泥石流灾害的预防与预报
    4.1 泥石流防治现状及趋势
        4.1.1 道路泥石流防治现状
        4.1.2 泥石流防治的发展趋势
    4.2 泥石流防治原则及绕避方案
        4.2.1 泥石流防治原则
        4.2.2 泥石流绕避方案
        4.2.3 泥石流瞬时避险和对策
    4.3 泥石流灾害监测
    4.4 泥石流灾害预报
        4.4.1 泥石流预报类别
        4.4.2 泥石流预报体系
        4.4.3 泥石流报警
第5章 泥石流灾害的治理措施
    5.1 泥石流灾害治理的目的与原则
        5.1.1 治理目的
        5.1.2 治理原则和指导思想
    5.2 治理泥石流灾害的生物措施
        5.2.1 生物措施的类型与作用
        5.2.2 生物措施的作用
    5.3 治理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措施类型及内容
        5.3.1 控制水源的治水工程
        5.3.2 控制土源的治土工程
        5.3.3 排导工程
        5.3.4 停淤工程
        5.3.5 农田工程
    5.4 治理泥石流灾害的综合治理方案
        5.4.1 泥石流综合治理的依据与原则
        5.4.2 泥石流综合治理的方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上常庄小流域综合治理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润中原:助力谱写中原出彩绚丽篇章[J]. 李乐乐,彭可.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9(10)
  • [2]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形成过程研究[D]. 杜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8)
  • [3]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D]. 王尧. 北京大学, 2011(09)
  • [4]流域水污染防治法中的制衡原则[D]. 朱雯.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5]武汉市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黄东升. 湖北工业大学, 2011(08)
  • [6]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 梁流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7]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与效应研究[D]. 史小红. 河南大学, 2009(10)
  • [8]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规划性保护研究[D]. 李艳峰. 武汉科技大学, 2008(06)
  • [9]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D]. 李瓅.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危害及其防治[D]. 周小彬. 同济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上场庄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