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鲁迅《生死场》序言的看法

我对鲁迅《生死场》序言的看法

一、鲁迅《生死场》序言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霍虹[1](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陈思广,黄雅兰[2](2020)在《被经典的文本与可能的阈度——“萧军现象”与《八月的乡村》的接受及经典化际遇》文中指出一、何谓"萧军现象"一般而言,人们会将一位作家在其历史时段中出现的某个悖论现象称之为"某某现象",在现当代文学中比较典型的如"何其芳现象""路遥现象"等。这一情形也许并非普遍存在于作家身上,但对于某些个案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存在,萧军即是。1935年7月,在鲁迅的鼎力助荐下,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作为奴隶丛书之二由上海奴隶社初版,署名田军。由于小说表现东北人民的抗日烽火,又有鲁迅所作的序言,出版后颇受欢迎。

林玮婧[3](2020)在《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庐隐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第一批成员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是接受男权话语启蒙而最早觉醒的现代女性作家之一。庐隐身处感伤的“五四”时代,感染了时代的悲伤情调,其大学时期又适逢新文学运动,亲身经受了“五四”文化思潮的洗礼,对“五四”新文化感同身受。庐隐响应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启蒙”号召,是以问题小说创作登上文坛,因此她的文学创作之路与“五四”时代的影响分不开。庐隐在小说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在时代思潮感召下成长起来的“五四”新女性形象,写出了女性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所遭受的不幸与悲苦,因此其作品中大都弥漫着浓厚的哀伤情感。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解读庐隐,了解庐隐创作中的时代感伤情调与意义,本文以哀感为审美视角,审视庐隐的创作历程与作品,试图探究如下问题:庐隐是如何被“五四”浪潮推动,一步步走上文坛而成为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她如何感应“五四”时代诸多社会与文化风潮,又为何加入“问题小说”创作队伍?她的作品如何书写“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男性启蒙中抒写女性?其作品与“五四”文化的契合度如何?又具有何审美特点?笔者认为:1.作为新文学第一代作家,她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旨归相一致,与“五四”新文学书写的整体性相契合,是“五四”问题小说与女性书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也感染了“五四”文学悲凉的哀伤气氛。2.其创作与“五四”文学女性解放与言说相一致,加上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女性自我感受,她的作品既具有自叙传自我感伤书写的悲悯,又成为时代哀伤呐喊的哀歌。围绕以上问题,论文将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结合“五四”文坛的悲剧氛围以及沉郁的悲剧意蕴,试图还原庐隐所处的成长环境,以探寻她如何被时代风潮感应走上文坛,及其作品如何反映时代风潮等等问题。此章以庐隐早期发表文章的报刊《小说月报》为视窗,探寻“五四”文坛的哀歌性以及文学研究会对庐隐价值观、文学观的影响。第二章以“五四”情爱小说写作传统为切入点,通过庐隐自身坎坷的爱情经历及其作品中的性爱叙事等,探究庐隐爱情的自叙性色彩与时代哀歌性之间的关联性。第三章从情绪的悲哀美、意象的凄清美以及语言的古典美三个方面解读庐隐作品的独特悲剧审美品格,并探讨其审美的悲剧品格与“五四”时代新文学悲剧审美氛围的关系。

赵玉臻[4](2020)在《《呼兰河传》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40年到2020年,距离萧红的《呼兰河传》问世已经将近80年的时间。在这80年中,随着时代、环境、政治、思潮的不断变化,人们对萧红和《呼兰河传》的评价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呼兰河传》作为萧红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考察它的接受史历程,有助于了解作品的接受角度如何发生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影响其接受历程的因素中,有批评家和文史学家对作品的阐释,也有普通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还有出版和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作品的接受产生影响,以及它们自身是否会发生变化等问题,可以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找到解答,时代背景对一部作品的接受产生的重要影响,也可以从《呼兰河传》的接受史研究中看到其缩影。本文以《呼兰河传》的接受史研究为个案,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从批评家、文学史家、普通读者的接受考察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作品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出版销售与接受历程发生的变化,通过对《呼兰河传》接受史研究的考察梳理近几十年来文学发展的特点。绪论简要阐述《呼兰河传》接受史研究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近几十年来《呼兰河传》文学批评的梳理与归纳,发现其在文学阐释史批评中的方向。第一章以时间为线索,对《呼兰河传》的接受历程进行梳理,这部分主要以批评家、文史学家的阐释为主,详细考察作品出版后海内外研究者的研究阐释历程。探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作品如何被评价以及产生这种评价的原因。第二章以《呼兰河传》的出版与阅读为中心,以普通读者的阅读为主,考察与分析《呼兰河传》的在特定时期的出版以及销售状况、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教育制度等一系列问题。第三章以“萧红热”现象中的《呼兰河传》接受史为考察对象,对“萧红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萧红热”现象中《呼兰河传》的接受历程。第四章通过反思《呼兰河传》的接受历程,发现《呼兰河传》接受史研究中尚且存在的问题。在媒体推波助澜的作用下,“萧红热”现象中对《呼兰河传》的研究与阐释出现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对阐释的阐释,探讨的问题也并非学术生长点,这种现象带给研究者一定的反思与启示。结语通过总结《呼兰河传》接受史研究时代变化特征,得出《呼兰河传》对当下文学作品接受研究的借鉴意义。

张彬彬[5](2018)在《萧红小说的女性身体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以萧红的生命体验作为切入点,对其小说中的女性身体书写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关注的是萧红自身的身体经验。在短暂的三十一年的人生中,承受了来自生活的种种磨难,无论是身体亦或心灵,萧红都伤痕累累。亲人之死、生育之苦和丧子之痛等深刻而沉重的生命体验为萧红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切身的素材并使之成为自我创作的重要内容。其次,萧红小说中有不少关于男性视角观察女性身体的描写,本文以此将男性角色视线之内与之外的女性身体书写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分析萧红眼中的传统父权/男权体制塑造下的女性阉割。而后借助文本解读,考察萧红小说所描绘的女性与女性之冲突,由此探究女性与女性之间冲突对立的产生条件和其中所隐藏着的女性性别本身的阴暗色彩和冷酷特质以及导致女性之间冲突对立的罪魁祸首——男性统治下女性地位的低微。进而,本文通过对鲁迅和萧红共有的“故乡”情结进行分析,讨论二者以塑造精神故乡实现灵魂上的回返之余并以故乡为舞台构建的身体书写表达。同时将二者的身体书写从不同性别立场的角度进行区分和对比,寻找萧红小说中女体身体书写的独特意义所在。本文认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身体书写的表达和诉求的深层意义在于:女性的觉醒、独立与反抗并不只局限于颠覆男权/父权,女性为此踏出的第一步应当是表达自我。萧红正是通过对女性身体的描写与刻画、对女性私密的倾诉、对女性隐秘欲望的诉求,非常强烈地体现女性的独特性和女性置于社会环境中的立场和价值。虽然萧红在小说中竭力展示贫穷、困苦和社会体制对女性身体的折磨和扭曲,但其诉求并非将构筑于其上的日常生活推翻,而是通过身体书写构建女性话语,以此寻求解决女性乃至人类本身生存与生活难题的方法。萧红试图塑造的“身体”并非单一的指向或性别代表,而是人的生存状态与困境的表达;由其女性身体书写所展现的是她基于女性意识和直觉但又不受局限的精神自由的视线;对于政治、文化和经济,萧红也并非真的充耳不闻,而是以更加细微、更加低微、更加贴近于底层人民的形象观照着“个人”和“人”。

王骄[6](2016)在《萧红评价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在命途多舛的生命和短暂的文学生涯中创造了不朽的文学成绩,在文坛上产生了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却一直没有定论。本论文以时间为轴线,以各个时期的萧红评价史为基础,在扎实系统广泛收集各个时期的萧红评价内容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其不同评价背后的评价机制。从整个文学史上萧红评价的嬗变发现其中的问题即萧红评价现象产生的原因,真正认识萧红的视角,还原萧红作家身份和创作历史现场。具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以三、四十年代为背景,分析萧红成长的历史现场与身份的被想象,主要以鲁迅、胡风、茅盾、石怀池等对萧红的评价为主,他们的观点奠定了萧红评价的基础。第二章以“十七年”文学为背景,分析“元”历史和萧红“新”身份的书写,主要以建国后《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和《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三部重要的文学史为主,它们对萧红的评价既有共同点又有特殊性。第三章以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为研究背景,分析萧红研究的多角度拓展和具体作品的前后评价变化,以文学史、传记等为主。第四章以八、九十年代为背景,主要从评价视角上分析萧红评价在这一时期的祛魅和重构。第五章以新世纪时期为背景,在新左翼思潮的基础上展开评论。第六章是主要讨论萧红评价史呈现出来的文学与政治、感性个体的生命哲学等几个具体文体。第七章通过对萧红域外评价史的梳理,与大陆萧红评价史形成呼应。

刘馨逸[7](2016)在《萧红小说艺术的情绪与节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上世纪40年代文学的主流叙事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宣传,那些围绕阶级斗争、剥削压迫、革命反抗的文学表达往往成为抽象的、空洞的口号,而女作家萧红则注意将笔锋落在现实生活中阴沉的故乡日常生活和问题上。萧红,从地主的女儿沦为可怜的流浪者,在靠写作能够约摸维持生计的时候,萧红常常被贫穷和疾病折磨。即使后期小说创作使萧红有一定的稿费收入,战争和疾病还不能让她的生活条件有着更好的改善。萧红自觉运用自身的经验和视角去进行小说创作,从现实生存的维度上充分而自觉地来倾注关怀她的写作对象。萧红的平常生活几乎全部笼罩在战争中,萧红的小说创作在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大叙事上存在吻合之处。但是萧红在具体处理宏大叙事的切入角度和表达范式上是非常个人化的。正如萧红所认定的最为常见的逃亡也是战争时期的具体表现,在经过她处理后的文字材料并不是革命叙事的观念先行,而是萧红自己对自身正常生活的感情提炼。本文从萧红小说艺术的情绪节奏的角度切入,切入到萧红对生活常态的个性化提炼方式。文章简略介绍萧红小说研究的方法局限和重新思考,阐明现阶段萧红小说艺术研究的可能方向。文章主体内容是从感情基调、意象结构、叙事节奏三部分展开对萧红小说艺术的情绪节奏的具体分析,首先第一部分从荒凉落寞的自然环境土壤、自身创伤哀婉的经验气质、苦难疮痍的时代氛围三方面,在自然、自身、家国背景下展开萧红小说经验表达的感性层面的情绪基调。接着萧红小说的意象结构体系的分析则构成文章的第二部分,从乡土记忆、童年情境、精神冲突三类意象的展开方式特点,具体分析萧红小说构筑的独特意象体系。文章最后第三部分,主要从缓滞的速度、隐微的力度、浓郁的密度三个维度对萧红小说叙事节奏的快慢、经验的叙述、感情的张力进行细致探讨。结语部分对萧红小说艺术的情绪节奏进行总的梳理,指出萧红个性禀异的眼界和思维,并以情绪节奏的角度作为突破口切入萧红小说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

曹晓岑[8](2015)在《论萧红小说的乡土性》文中研究指明萧红,中国现代着名女作家,在现代文坛上备受关注。出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萧红,在短短三十二岁的人生历程中,仅有十年左右的创作经历,而且多数作品都是她在流亡途中完成的。在这十年左右的创作生涯中,她将自己的回忆与期许写进了作品,也将20世纪3、4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状杂糅到了作品之中。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萧红的名字曾名噪一时,她的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她不平凡的一生也饱受热议,但学术界对她的艺术成就未给予恰当的定位。近年来,随着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与宣传,萧红再次受到来自各界的普遍关注。但笔者发现文学界对她的作品的阐释与定位,也有失偏颇。本文在充分细读萧红小说作品的基础上,对萧红小说的乡土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萧红小说的研究现状等。第一章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主体、叙事风格三个方面对萧红小说中的乡土性展开论述。萧红运用儿童的视角、诗化的语言叙述她的童年生活,构建了一个童话般的乡土世界。第二章着重论述萧红小说中的呼兰河意象及其成因。萧红小说中的呼兰河意象是萧红遵从于她自己的内心而营造的一个精神家园。第三章主要探究萧红小说的乡土性的情感因素。萧红通过作品向外界倾诉了她的亡国亡省的情绪,向读者展示了她在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的内心世界。结语部分总结了萧红小说中的乡土性的成因,以及这种带有泥土芬芳的乡土风情给文学界带来的影响。

李奕霏[9](2015)在《入选语文教材的萧红作品选文及教材编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萧红并不占据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中心位置,但这并不妨碍萧红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萧红是中国20世纪的一流作家,是一个少有的文学天才,她被鲁迅认为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80年代以来,萧红不断得到更多的关注,“萧红热”也在文坛延续。语文教育界自新课改以来亦开始重视萧红。苏教版、人教版、沪教版、北师大版等版本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均增录了她的作品。作为教研者,我们有必要整合教材中萧红作品资源,在思考其艺术价值和语文教育价值的同时,反思现阶段萧红作品选文以及教材编写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不仅对进一步开启萧红作品群体阅读时代有着重要意义,更能在比较中发现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对萧红作品的不同解读。这也为我们研究萧红作品语文价值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而不同版本对于其作品的开掘力度与深度也体现出萧红作品可被学生接受的程度。本论文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共包括三部分。首先,阐明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笔者将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教育、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要求,对萧红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第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三,对本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研究。第二章(《萧红作品的艺术特色与语文教育价值》)注重基础研究。艺术特色方面重点关注萧红作品的“不屈的女性意识”、“呼唤温暖的生命意识”和“浑穆拙朴、意趣天成的美学风格”。以萧红的艺术价值为立足点,结合当代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笔者认为“文质兼美的汉语表达典范”、“坚强不屈的女性意识”、“呼唤温暖的生命意识教育”、“独立自省的批判精神”是萧红作品的四个教育价值。第三章(《萧红作品选文分析研究》)主要以各版本语文教材选文相对集中的《火烧云》、《祖父的园子》、《回忆鲁迅先生》三篇文章为代表进行评述。旨在分析出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对于萧红作品选文的优缺点。此外,又以苏教版的《春意挂上了树梢》、人教版的《小团圆媳妇之死》两篇做个案分析,探索萧红作品在中学阶段被解读的深度。第四章(《萧红作品选文编写参考》)注重应用研究。该章将综合运用一、二、三章的研究成果,选取萧红作品中尚未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但有着重要艺术价值的作品——《手》、《桥》《小城三月》三篇文章,进行教材编写与综合性学习——萧红研究专题的编写。结语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阐释萧红作品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的意义。

马俊丽[10](2014)在《执着于民族魂灵改造的大智勇者 ——论萧红的国民性书写》文中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是一位颇具才气的女作家,在短短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独一无二的苦难经历,女性细腻敏感的笔致,为我们勾勒出了30年代东北农村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在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萧红短暂的三十年的生命中,为后人留下了近百万的文字精华,这些文字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打磨之后,仍然受到了后世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不管是《生死场》的深沉坚韧,还是《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的清新淡雅,甚或是《马伯乐》的幽默嘲讽,这些作品中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贯穿萧红创作生涯始终的国民性改造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战乱年代的女性作家,萧红能以自己纤弱的肩膀担负起关于民族、国家的历史重任,不管结果如何,这样的勇气亦是很多同时代的男性作家不能匹及的。以往萧红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萧红的身世、苦难的经历以及与萧军、端木蕻良之间的分分合合上,或者是萧红作品中呈现的女性主义,甚或是萧红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但是对萧红创作中国民性思想这一重要的指导性思想,却没有作一个比较系统、详尽的梳理和论述,虽然也有不少研究者谈论过萧红创作中的国民性主题,但他们大多从萧红对鲁迅的国民性思想的继承方面展开论述的,却没有发现她在“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因此,本文欲以萧红的国民性思想为中心论点,并对她在创作中的具体实践展开论述,进而确立萧红国民性书写的创新性和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目前学术界关于萧红国民性思想的研究现状,其次针对国民性这一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梳理国民性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进而引出萧红国民性思想的渊源。第二章,主要论述萧红国民性思想的来源,主要针对萧红对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行论述,萧红能顺利进入中国作家行列,与鲁迅的帮助分不开,他对萧红的深刻影响存在于萧红的整个的创作生涯中。萧红作为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她担负着先生未完成的历史任务,但在继承其国民性思想的同时,她在很多方面又有了与鲁迅不一样的地方,甚至在一些方面她做了鲁迅不曾做的事情。鲁迅国民性批判的着力点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对国民灵魂的毒害上,然而萧红在国民性批判上不仅仅继承了鲁迅,还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她把批判的视角聚焦在了由于历史的惰性力量而产生的“集体无意识,,以及由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彻底性导致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化断裂,这是萧红在国民性书写方面的独特性。第三章,主要对萧红创作中国民性书写进行论述。这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以萧红创作中的三部重要的小说为依据,对作品中的国民性思想进行论述。其中《生死场》中为我们呈现的是类似于动物般的对牛命的集体的漠视,《呼兰河传》则是在对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的平静的描述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本性纯良但却充满愚昧和惰性的无意识杀人团体,《马伯乐》则让我们在主人公充满喜剧性的性格和悲剧性的命运中体味到“阿Q精神”的无所不在。透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大致对萧红创作中的国民性思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四章,主要论述萧红国民性批判的独特视角和历史贡献。萧红作为一位沦陷区的流亡女作家,她能很好地把女性独有的细腻敏感和自我的女性经验融合在国民性批判之中,不仅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判视角,不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也在现代文学史中对国民性这一文化课题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萧红以其对国民性问题的持久关注也赢得了评论家的赞赏,并且承接了五四先贤们开启的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可以说萧红对国民性理论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鲁迅《生死场》序言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生死场》序言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2.1 发生期(1917—1927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2.2 发展期(1928—1937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2.3 延续期(1937—1949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结语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被经典的文本与可能的阈度——“萧军现象”与《八月的乡村》的接受及经典化际遇(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萧军现象”
二、被经典的文本
三、可能的阈度

(3)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庐隐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二、庐隐创作哀感论研究的基本设想
第一章 初涉文坛与感染时代的哀歌
    第一节 时代的哀歌与“五四”问题小说
    第二节 感应时代的哀歌:庐隐与文学研究会
    第三节 回应时代的哀歌:《小说月报》与庐隐初涉文坛
    第四节 续写时代的哀歌:同声相应的文学观与问题小说创作
第二章 庐隐情感经历与爱情叙事的哀歌
    第一节 “五四”时代情爱叙事风尚
    第二节 庐隐自身恋爱的曲折与悲哀性
    第三节 庐隐爱情叙事的自叙性与哀歌性
第三章 庐隐哀歌的悲剧审美品格
    第一节 庐隐哀歌的情绪悲哀美
    第二节 庐隐哀歌的传统古典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呼兰河传》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呼兰河传》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20世纪40年代:《呼兰河传》的研究定调期
    第二节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呼兰河传》的接受冷遇期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至今:《呼兰河传》的研究展开期
第二章 《呼兰河传》的出版与阅读
    第一节 《呼兰河传》的出版与销售
    第二节 《呼兰河传》的普通读者群体
第三章 “萧红热”现象中的《呼兰河传》接受史
    第一节 “萧红热”出现的原因
    第二节 “萧红热”现象中《呼兰河传》的接受
第四章 《呼兰河传》接受史反思
    第一节 《呼兰河传》接受历程中的“阐释停滞”
    第二节 《呼兰河传》接受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萧红小说的女性身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本论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界定
    二 本论题相关研究综述
    三 本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身体经验作用下的萧红小说
    第一节 身体上的病痛
        一、怀孕与分娩:疼痛的生育母体
        二、食不果腹的日常:身体的饥饿书写
        三、病痛折磨:悲惨的病体
    第二节 情感上的苦难
        一、家的断绝
        二、爱的幻灭
第二章 性别之下的“身体”
    第一节 来自“他”——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身体
    第二节 女性与女性的内部对立
        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二、“第三者”和“婆媳关系”
第三章 萧红与鲁迅的身体书写之比较
    第一节 萧红小说与鲁迅小说之异同
    第二节 不同性别立场与视角下的身体书写及其表达、诉求
结语 萧红小说对当代中国女性身体书写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6)萧红评价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三、四十年代——萧红成长的历史现场与身份的被想象
    1.1 萧红作家身份完成的历史现场
    1.2 萧红身份的被想象
        1.2.4 石怀池《论萧红》
        1.2.5 骆宾基《萧红小传》
        1.2.6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
    1.3 本章总结
2 “十七年”文学时期——元历史与萧红“新”身份的书写
    2.1 元历史
    2.2 “新”身份的书写
        2.2.1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2.2.2 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2.2.3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2.2.4 其他文学史
    2.3 本章小结
3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被想象身份的继承与突破
    3.1 黑暗的逝去与萧红研究的再次开启
    3.2 萧红研究的多角度拓展
        3.2.1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持续升温
        3.2.2 创作角度
        3.2.3 艺术特色角度
        3.2.4 与鲁迅的关系角度
    3.3 《马伯乐》的春天
    3.4 肖凤《萧红传》
    3.5 文学史
        3.5.1 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3.5.2 弢《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其他文学史
    3.6 本章小结
4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历史身份的祛魅与重构
    4.1 女性主义批评
    4.2 多元化评价视角的浮现
        4.2.1 化批评视角
        4.2.2 比较文学视角
        4.2.3 美学风格视角
        4.2.4 综述研究视角
    4.3 文学史
        4.3.1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4.3.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4.4 本章小结
5 新世纪时期——新左翼思潮与“萧红热”
    5.1 左翼文学与新左翼思潮
    5.2 新左翼文学下的“萧红热”
        5.2.1 批评理论与萧红评价
        5.2.2 文学价值与萧红评价
        5.2.3 综合梳理与萧红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关于萧红评价史的几个具体问题
    6.1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6.2 外部研究——政治与主义
    6.3 内部研究——感性与个体的生命哲学
7 萧红域外评价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萧红小说艺术的情绪与节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方法
2 萧红小说的感情基调
    2.1 荒凉落寞的自然环境
    2.2 哀婉感伤的性格气质
    2.3 悲怆苦难的家国时局
3 萧红小说的意象结构
    3.1 乡土记忆的情怀
    3.2 童年情境的徊想
    3.3 心理冲突的焦灼
4 萧红小说的叙事节奏
    4.1 压抑滞缓的叙事推进速度
    4.2 底层书写背后的情感张力
    4.3 感伤悲情的思想密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论萧红小说的乡土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儿时的乡土记忆
    一、儿童视角的切入
    二、人物群像的书写
    三、语言风格的诗化
第二章 呼兰河意象的建构
    一、东北黑土地的缩影
    二、呼兰河意象的构成
    三、故乡家园的追忆
第三章 亡国情绪的倾诉
    一、流亡生活的记述
    二、生命意识的呼唤
    三、国民性格的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入选语文教材的萧红作品选文及教材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理由与意义
        (一) 对萧红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二) 对各版本教材中萧红作品选文及助读系统进行分析
        (三) 萧红作品选文及助读系统编写参考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 对萧红生活道路的研究
        (二) 萧红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社会价值研究
        (三) 对萧红作品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研究
        (四) 萧红与其它作家的比较研究
        (五) 语文教学层面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萧红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与语文教育价值
    第一节 萧红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绝望中女性的呐喊
        二、“乐观”与“悲观”相容的生命意识
        三、浑穆拙朴、意趣天成的美学风格
        (一) 景物与情感的水乳交融
        (二) 浅白与深刻的相辅相成
    第二节 萧红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
        一、文质兼美的汉语表达典范
        二、坚强不屈的女性意识
        三、呼唤温暖的生命意识教育
        四、独立自省的批判精神
第二章 萧红作品选文及编写分析
    第一节 各主要版本语文教材选编萧红作品的情况
        一、被选作品相对集中,选文所处学段相对集中
        二、萧红作品在语文教材编选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第二节 《火烧云》选文编写分析
    第三节 《祖父的园子》选文编写分析
    第四节 《回忆鲁迅先生》选文编写分析
        一、以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为主要目标
        二、以仔细品味萧红的语言美为重点
        三、以平和的鲁迅形象为主要关注点
        四、欠缺对于萧红其人以及其与鲁迅关系的介绍
    第五节 《春意挂上了树梢》、《小团圆媳妇之死》选文编写分析
        一、以抒情的散文豁人耳目——《春意挂上了树梢》
        二、以独立的女性意识震撼心灵——《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三章 萧红作品选文编写补充建议及综合性学习设计
    第一节 萧红作品选文编写补充建议
        前言:何人绘得萧红影
        一、命运的烙印——《手》
        二、连接还是阻隔——《桥》
        三、春天的悲歌——《小城三月》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设计:萧红专题研究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流程
        三、成果整理
        四、参考书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成果发表情况

(10)执着于民族魂灵改造的大智勇者 ——论萧红的国民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萧红国民性思想的研究现状
    1.2 国民性的基本概念
    1.3 国民性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发展
第二章 萧红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2.1 吸收和借鉴
    2.2 创新和发展
第三章 萧红国民性改造视野下的生命群体
    3.1 《生死场》群体动物般的生命意识
        3.1.1 《生死场》主题的多重性
        3.1.2 “生死场”的群体生命状态
    3.2 《呼兰河传》中的集体无意识杀人团
        3.2.1 “大泥坑”边的众生相
        3.2.2 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
    3.3 《马伯乐》:讽刺笔调下的知识分子阶层
        3.3.1 《马伯乐》独特的思想性
        3.3.2 马伯乐的“逃跑主义哲学”
        3.3.3 《马伯乐》影射的战争中的国民性劣根性
第四章 萧红国民性书写的独特性和意义
    4.1 萧红国民性批判的独特性
        4.1.1 群体性
        4.1.2 女性视角
    4.2 萧红国民性书写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鲁迅《生死场》序言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
  • [2]被经典的文本与可能的阈度——“萧军现象”与《八月的乡村》的接受及经典化际遇[J]. 陈思广,黄雅兰.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6)
  • [3]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D]. 林玮婧.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呼兰河传》接受史研究[D]. 赵玉臻.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萧红小说的女性身体书写[D]. 张彬彬.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6]萧红评价史研究[D]. 王骄. 海南大学, 2016(03)
  • [7]萧红小说艺术的情绪与节奏[D]. 刘馨逸.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8]论萧红小说的乡土性[D]. 曹晓岑. 中南民族大学, 2015(03)
  • [9]入选语文教材的萧红作品选文及教材编写研究[D]. 李奕霏.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执着于民族魂灵改造的大智勇者 ——论萧红的国民性书写[D]. 马俊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我对鲁迅《生死场》序言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