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为何难?

出口退税为何难?

一、出口退税缘何难?(论文文献综述)

付国峰[1](2019)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问题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信息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稳步增长,世界各国开始把竞争焦点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由此引发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与贸易模式的变革。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亟需深化改革开放的探索,促进经济转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自由贸易港(下文简称“自贸港”)正是国家由此背景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它既是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枢纽,又是统筹多边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平台,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故此,面对自贸港这种全新的开放平台,作为国家规划的首个自贸港,海南需要借鉴以往经验,但不可照搬国内自由贸易区(下文简称“自贸区”)做法。因自贸港不同于自贸区,亦不是其简单的升级版本。两者虽都要求制度创新,但后者重点是为了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经验,而自贸港主要为对接国际先进贸易标准,实现高水准开放。此外,亦不可将国外自贸港的政策与措施照搬适用,每个自贸港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经济结构不同,自贸港目标、功能定位、独特优势不同,建设过程宜采取的方略亦会有所不同。以海南为例,很多方面可向香港、迪拜与新加坡等成熟“自由港”借鉴,如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发展离岸金融、创新监管模式等,因这些方面是上述地区建设过程中所总结的成熟经验。但香港、新加坡代表的自贸港是顺应国际制造业全球化所带来的制造业与货物贸易的需求而兴起,最初其主要功能便是集中于转口贸易与加工制造,后来随着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功能开始转型。海南自由贸易港兴建的时代背景不同于上述两者,其发展依托的是以信息化、数据化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走“数字化”的道路,这样方可将自身优势与国际趋势相结合。因此,其发展建设不能仅依赖现有的管理模式与法律制度,而应创造性地将国外成熟自贸港的经验、国内自贸区可复制成果与海南特有优势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走“中国特色”道路,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法律问题。国际建“区或港”通常采取“先立法,后设区”的模式,即率先对整个管理框架以法律方式进行确定,完善顶层设计,然后具体政策根据经验与实践过程碰到的新问题逐步完善。这里存在制度衔接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国内法律制度向自贸港法律制度的转变过程,而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就是该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自贸港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税收法律制度与政策是建“港”初期吸引国外投资和促进贸易的基础,低廉的税负与优良的税收环境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时间成本,带动生产发展,而不合理的税收政策不仅无法吸引投资落地,且会导致经济管理混乱,不利于自贸港建设。因此,如何制定契合的税收制度,营造简单、高效、透明、便利化的税收环境是建设自贸港的应有之意。现阶段海南实行的税收制度还有部分不适应自贸港建设,需要对该部分进行调整与修改。而其他自贸港的税收制度也存在不适应海南本地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此外,将适合海南的税收制度借鉴过来也要考虑施行步骤的把握问题。因此,面对此类问题,需要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进程有所了解,以此为基础按实际情况颁布税收制度。本文从上述问题出发,对现阶段国务院以及各部委针对海南颁布的税收政策与海南当地政府依经济特区变通权等颁布的税收政策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以此为基础,根据初步掌握的信息,设计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大纲,结合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掌握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整体把握税收环境现状,并从税负水平、税收政策变化程度、税收服务便捷性等多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海南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此外,了解与税收政策关联最密切的税务部门和企业对于这些政策的态度与这两类人群对未来税收环境的期许。

王婷婷[2](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制度考察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刺激境外旅客前往台湾境内购物,我国台湾地区适时推出了离境退税政策,并通过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退税条件的合理安排、退税程序的便利设置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随着离境退税政策在我国大陆的试点推广和海峡两岸旅游经济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经验,从加强离境退税的市场化建设、完善程序分流机制和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完善我国大陆离境退税制度。

孙杨丹[3](2019)在《地方政府创新的迭代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基于Z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进入深水区,地方政府创新面临新形势与新困境,并产生与以往不同的创新实践。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解释变量,理论界对地方政府创新的研究通常集中在内涵、类型、动因、方式、策略、持续性、扩散性等,将创新首先假定为简单线性过程进行各要素的研究;随着理论界与实务界从过程视角的深入,政府创新动态循环过程的研究逐步兴起,但尚未深化。本文一借管理学企业管理领域中的系统创新理论,建立地方政府创新过程与系统环境的互动模型试图深化创新动态过程的研究。将公共管理领域研究中的地方政府创新过程视作创新系统中的转化系统,与输入系统、输出系统、反馈系统共同构成地方政府创新的过程模型;二借迭代创新理论,解释这一模型在动态循环基础上的迭代现象与过程,对地方政府创新过程进行再认识,以期深化地方政府创新过程研究,提供一个未来破解地方政府创新黑箱之谜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对压力型体制与竞争性政府、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理论、地方政府创新过程理论以及创新系统理论、迭代创新理论的梳理,为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提出地方政府创新语境下迭代创新的三个基本内涵:试错、阶段改进与优势累积,并提出研究假设、进行案例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极具标志性、政策试验方式中极具典型性的创新新方式。本文以Z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例验证假设、分析讨论其创新过程的内在机理。Z市自贸区建设是Z市承担的几大国家重大创新战略之一,也是其历年来创新空间与创新力度最大的最新政策试验项目。自贸区建设作为Z市地方政府创新过程的阶段性节点,本文以实地调研与大量资料的梳理为基础,在历史维度上对其建设主题的演进进行研究、在纵深层面上对其建设过程的推进进行剖析,分别从试错表现、阶段改进的表现、优势累积的表现三方面展示这一地方创新案例中内在因果联系的过程,揭示地方政府创新迭代的实现方式,并论证得出地方政府创新领域会在此迭代过程中不断聚焦,被聚焦的优势项目会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两个结论。对实务界的新现象进行理论归纳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理论发展与指导实践。不同于以往学者着重对地方政府创新各要素的研究以及近几年对地方政府创新过程的初探,本文着眼于系统视角下的政府创新过程,构建了地方政府在动态的创新过程中与系统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并探讨了系统创新过程中的迭代现象、过程与内在机理,从而为地方政府创新理论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观察视野与一个可供讨论与探究的新现象。另外,文章根据迭代发展趋势的结论,试图就地方政府创新问题从国家层面与地方政府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国家可适当放开创新自由度,着力于对地方政府创新特色产业、项目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地方政府可在发展全球视野、设立高标准的要求下,加快创新迭代的步伐,因地制宜探索出特色产业与项目。

彭申惠[4](2018)在《论我国离境退税立法的完善》文中指出离境退税,作为一种被全世界广泛采用的税收制度,对于刺激境外旅客购物消费,推广本土产品品牌,促进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升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确立了离境退税制度,但该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欠缺合法性依据,离境退税领域“政策多于法律”的问题也没有有效改进。并且,与离境退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相比,现阶段离境退税立法的内容则相对滞后,不仅退税旅客范围的界定、退税率及起退点的确定、退税代理机构的资质等税制要素规定不合理,主管部门管理权责的界定以及离境退税骗税行为的处罚等内容也没有在立法中得到体现,从而难以应对我国今后越发复杂多变的退税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为此,笔者通过研究英国“增值税零售出口方案”和新加坡“旅客退税方案”的立法实践,建议将离境退税纳入增值税立法当中,进一步确认其合法性;并采取立法为主、政策为辅的方式对离境退税加以调节;同时,在相关立法中明确税务机关和海关的权责以及离境退税骗税行为的处罚。此外,还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合理地设计离境退税税制要素,并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惟如此才能够确保离境退税立法的科学、完善,更大程度地发挥这一制度的积极效应。

赵薇薇[5](2017)在《全球离境退税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消费额屡创新高,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入境游人数和消费额持续走低,这其中离境退税政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世界上有先进经验的部分欧盟成员国和亚洲国家的离境退税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离境退税政策的发展和现状,并就完善我国离境退税政策提出了建议。

黄亮[6](2017)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要素与模式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地方政府创新是全球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近年来,创新动力不足成为各国政府创新实践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关地方政府创新的晚近研究几乎都会涉及创新动力的讨论。这些研究在讨论创新动力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倾向于穷尽创新的动力要素,另一种则更多地关注单一动力要素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这些研究在发现创新的动力要素、创新动力的类型学分析以及揭示部分创新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已经做出了较多贡献。但是,已有研究尚无法提供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全局性解释。本文借鉴了制度变迁理论的部分概念,构建了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综合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假设地方政府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之中,根据创新的动力是否来自于地方政府内部,将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分为间接动力和直接动力。间接动力是触发地方政府创新意愿的外部要素,根据其影响力强弱,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强制性动力和诱致性动力;直接动力则是地方政府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之后,对特定创新的主动推动力。如果预期的创新收益大于成本,地方政府往往会选择开展这一创新,即产出新的制度安排;如果预期的创新收益低于成本,则会偏向于维持现状。同时,为了检验分析框架的结构效度和理论解释力,我们以浙江省为例展开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我们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分析框架进行了部分修正。修正后的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综合分析框架具备了较好的结构效度和理论适切性,够较好地反应现实的地方政府创新动力。进一步地,我们根据地方政府创新受到强制性动力要素的影响更多还是诱致性动力要素的影响更多,以及地方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的主动程度不同,尝试构建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分类模型,归纳了八种主要的动力模式:命令指派型创新、内部竞标型创新、央地互动型创新、应景响应型创新、主动探索型创新、专家推动型创新、技术驱动型创新、压力回应型创新等。本文的可能贡献在于:第一,运用了制度变迁理论解释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第二,提出并验证了系统化、分层次的地方政府创新动力分析框架;第三,基于分析框架的分类方式,构建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分类模型,总结了八种主要的动力模式。

郑平,何雪君,杨璨瑜[7](2012)在《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瓶颈和要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集装箱海铁联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国港口年吞吐量已达到1.45亿TEU,海铁联运比重却不到2%,严重制约集疏运的效率。从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管理体制、协调组织机制、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综合效益以及铁路和港口部门等方面深入探讨其发展的瓶颈,从而找到海铁联运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海铁联运未来发展的要点。

刘孟泽[8](2010)在《税务代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税务代理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行业,主要是在涉税市场业务中接受纳税人的委托,代理从事各项涉税事务,具体贯穿于税收征纳的整个过程。随着我国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需要税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完善予以保证。目前我国税收征管体系面临着改革的契机和迫切需求,具有深远的发展前景。本文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本文第二部分对税务代理做了一般性的叙述。主要介绍了税务代理的基本内涵、原则和主要功能;其次阐述了税务代理在我国产生的必要性,以及税务代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特别强调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第三部分真实反映了我国税务代理的现状。以河北保定市为例指出目前我国税务代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针对我国税务代理的现状,提出发展我国税务代理事业的总体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即对外要在法制建设、税制改革、自身宣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上下功夫;对内要在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行业建设、开展新型业务、采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完善。以此来推动我国的税务代理事业不断前进。第五部分为结论。

张乃政[9](2009)在《我国开征燃油税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征燃油税是个极其热门的话题,不管是政府官员、高校的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各抒己见。然而国内目前针对开征燃油税的课题多是一些浅显的探讨,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第一部分首先对费与税、养路费、燃油税与“费改税”的概念界定,并说明了研究本文的经济理论基础,外部性等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从税费比例严重失调,收费项目繁杂,费用征管不规范,征收成本过高,收费负担不公平,我国道路运输的现状,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现状及预测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开征燃油税的政策背景;介绍了燃油税的改革历程;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角度分析了开征燃油税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国家的燃油税实践相关情况以及分析了对我国开征燃油税的借鉴。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燃油税改革面临的困境:国际油价问题,利益格局的调整问题,税收制度设计的技术问题等方面;接着从利益集团的视角分析燃油税改革面临的利益选择,揭示了不同主体间的不同利益诉求;最后提出了我国开征燃油税的战略建议:深刻认识燃油税改革,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妥善处理职能部门的利益,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调整汽车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用油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油品市场管理,合理设置税率。本文将通过总结社会各方面对燃油税的观点,运用科学的管理研究方法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既注重理论分析,也要到工作实践和文献中去查找例证,作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辩证的看待所研究的问题,文中将着重分析开征燃油税正、负面的效应,并对国外燃油税的相关情况加以介绍,希望能对中国的燃油税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李振伟,乔霞[10](2008)在《国棉厂路在何方》文中研究指明一建设路、棉纺路像沉重的铁链横亘在郑州的大西郊。郑州几个国棉厂的大门在这里呈一字排开,有了它们的"点缀",仿佛整个的西区的时间也凝滞了。与东区热火朝天的开发相比,西区步调明显要稍逊一筹。但刚修建起的宽阔的棉纺路多少还是给它们裹挟来些许生气,而那些依旧矗立并有着红色柱子的中式大门,像迟暮中的老卫兵,守望着今日的西区。

二、出口退税缘何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口退税缘何难?(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问题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一)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二)探索新的税收模式
    三、文献综述
        (一)对国际着名自贸港的成熟经验总结
        (二)对其他自贸区的税收制度分析与评价
        (三)对中国其他地区建设自贸港的设想
    四、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调研方法
        (三)研究过程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部分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梳理
    一、国务院有关海南税收政策的规定
        (一)《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二)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海南地方关于税收政策的规定
        (一)降低民营企业税负
        (二)所得税核定征收
        (三)税收营商环境
    三、特殊税收政策
        (一)离岛免税政策
        (二)离境退税政策
第二部分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问题的调研分析
    一、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目标
        (二)调查问卷样本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深度访谈
        (一)访谈目标与访谈设计
        (二)海南XX税务局某某工作人员访谈记录
        (三)海南XX酒店某某财务会计访谈记录
        (四)访谈分析
    三、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局限性
        (一)设计问卷与访谈大纲的局限性
        (二)样本局限性
        (三)调研分析能力局限
第三部分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问题
    一、政策调整幅度有限,税收体制缺乏竞争力
    二、地方税收立法权存在限制
    三、税收服务体系不完善
    四、税收政策协调与衔接问题
        (一)海南各地区税收政策协调问题
        (二)“区转港”税收制度衔接问题
    五、离岛免税、离境退税政策有待完善
        (一)离岛免税政策之完善
        (二)离境退税政策之完善
第四部分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构建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体系
    二、优化税制结构,减少税种,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三、降低税负,减轻企业负担
        (一)完善关税和出口退税政策
        (二)降低所得税税率,加大优惠力度
        (三)完善海南特定行业税收政策
    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五、建设“数字化”税收监管体系
    六、完善离境退税政策,探索服务贸易的离境退税
    七、部分地域试点突破,“税制建设”先试先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政策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问题采访提纲(税务局版)
    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问题采访提纲(企业版)
后记

(2)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制度考察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立法规定和实施条件
    (一) 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实施的一般条件
    (二) 我国台湾地区纳入离境退税范围的商品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离境退税商店要求
    (四) 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税率及计算
    (五) 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实施程序
二、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实施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一) 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实施特点
        1. 采用政府主导型的离境退税模式。
        2. 小额现场退税制度带来了退税便利。
        3. 离境退税带来的消费投资促进效应愈发明显。
    (二) 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存在的问题
        1. 市场主导的离境退税产业发展活力不足。
        2. 离境退税实施的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3. 离境退税政策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政策的启示
    (一) 实施离境退税应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
    (二) 实施离境退税应做好程序分流设计
    (三) 实施离境退税应做好旅游竞争力的提升

(3)地方政府创新的迭代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基于Z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压力型体制与竞争性政府
        二、创新与创新系统
    第二节 地方政府创新过程研究述评
        一、国内外地方政府创新研究概况
        二、从过程视角研究政府创新
    第三节 创新系统视角研究述评
        一、反馈机制的作用
        二、迭代创新的概念
    第四节 地方政府创新过程的再认识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理论假设
    第一节 地方政府迭代创新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的正向推进与反馈机制
        二、反馈机制与迭代创新的形成
    第二节 地方政府创新语境下迭代创新的内涵与理论假设
        一、迭代创新的内涵
        二、提出假设:迭代创新的规律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Z市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为观照
    第一节 案例背景
        一、Z市地方政府创新背景
        二、Z市地方政府创新的有限资源
    第二节 Z市在创新过程中试错的表现
        一、试错的过程:产业战略的变化
        二、试错改进的关键:国家战略
    第三节 Z市在创新过程中阶段改进的表现
        一、阶段改进的过程:特色产业的产生
        二、改进新阶段的关键:政策突破
    第四节 Z市在创新过程中优势累积的表现
        一、优势累积在特色产业战略定位上的表现
        二、优势累积在自贸区建设措施上的表现
        三、形成优势累积的关键:三个内在机制
第五章 研究讨论:政府迭代创新的假设论证与研究发现
    第一节 政府迭代创新的两个趋势
        一、创新存在横向迭代,在产业领域上不断聚焦
        二、创新存在纵向迭代,在聚焦项目上不断深化
    第二节 政府迭代创新的推进过程
    第三节 创新聚焦点的探索与开拓会再次发生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理论回应:本文发现对创新理论的推进
        一、深化对创新过程理论的认识:迭代创新
        二、补充现有创新内在机理的研究:优势累积
    第二节 政策建议:迭代创新对指导政府创新的意义
        一、国家层面:适当放开创新自由度、统筹培育地方特色创新
        二、地方层面: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建立迭代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附录: Z市争取到省市出台的《建设实施方案》配套目录
致谢

(4)论我国离境退税立法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2 我国离境退税立法的概况
    2.1 离境退税的概念及特征
        2.1.1 离境退税的概念
        2.1.2 离境退税的特征
    2.2 离境退税立法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条件
        2.2.1 离境退税立法的理论分析
        2.2.2 离境退税立法的现实条件
    2.3 离境退税政策法规的发展及其特点
        2.3.1 离境退税政策法规的发展
        2.3.2 离境退税政策法规的特点
3 我国离境退税立法存在的问题
    3.1 离境退税欠缺合法依据
    3.2 离境退税政策多于法律
    3.3 离境退税要素设计不合理
    3.4 离境退税管理权责界定不明
    3.5 离境退税骗税处罚完全空白
4 国外离境退税立法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1 英国“增值税零售出口方案”立法实践
    4.2 新加坡“旅客退税方案”立法实践
    4.3 国外离境退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5 完善我国离境退税立法的建议
    5.1 将离境退税纳入增值税立法
    5.2 以法律为主政策为辅进行调节
    5.3 合理设计离境退税税制要素
    5.4 界定税务机关和海关的权责
    5.5 明确离境退税骗税行为的处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全球离境退税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国离境退税政策浅析
    (一)欧盟
        1. 法国。
        2. 德国。
    (二)亚洲国家
        1. 新加坡。
        2. 日本。
        3. 泰国。
二、我国离境退税政策的发展和现状分析
    (一)海南初试莺啼
    (二)全国正式启动
        1. 基本内容。
        2. 具体流程。
        3. 政策对比。
    (三)政策成效显着
三、完善我国离境退税政策的建议
    (一)降低退税门槛
    (二)实现方便快捷的电子退税模式
    (三)加强离境退税政策的宣传

(6)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要素与模式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创新
        1.2.2 政府创新
        1.2.3 动力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2 文献述评
    2.1 政府创新研究五十年
        2.1.1 西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历史演进
        2.1.2 当代中国政府创新研究的兴起与转型
    2.2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
        2.2.1 分层次的动力研究
        2.2.2 列举式的动力研究
        2.2.3 单一动力要素的研究
    2.3 已有研究的评价
        2.3.1 理论分析工具的缺失
        2.3.2 核心分类向度的模糊
        2.3.3 具体与抽象间的断裂
3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一个分析框架
    3.1 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创新
        3.1.1 什么是制度
        3.1.2 什么是制度变迁
        3.1.3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3.1.4 制度创新与政府创新的关系
    3.2 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3.2.1 制度研究的简明发展史
        3.2.2 新制度主义的三个流派
        3.2.3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动力理论
    3.3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的分析框架
        3.3.1 分析概念与理论模型
        3.3.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4 分析框架的检验与修正: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方法与问卷设计
        4.1.1 实证方法
        4.1.2 问卷设计
    4.2 数据采集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4.2.1 问卷发放
        4.2.2 描述性统计结果
    4.3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4.4 间接动力要素的因素分析
        4.4.1 间接动力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4.4.2 间接动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4.5 直接动力要素的因素分析
        4.5.1 直接动力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4.5.2 直接动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4.6 分析框架的修正
5 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模式:基于多案例的分析
    5.1 从动力要素到动力模式
    5.2 动力模式的分类向度与模型建构
    5.3 动力模式的案例分析
        5.3.1 命令指派型
        5.3.2 内部竞标型
        5.3.3 央地互动型
        5.3.4 应景响应型
        5.3.5 主动探索型
        5.3.6 专家推动型
        5.3.7 技术驱动型
        5.3.8 压力回应型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地方政府创新动力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瓶颈和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现状
2 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瓶颈分析
    2.1 集装箱海铁联运体制方面的瓶颈
    2.2 集装箱海铁联运协调组织的瓶颈
    2.3 集装箱海铁联运基础设施的瓶颈
    2.4 海铁联运服务水平和技术的瓶颈
    2.5 铁路方面的瓶颈
3 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要点
    3.1 加强集装箱海铁联运宏观管理协调
    3.2 加快集装箱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
    3.3 改善集装箱海铁联运支撑体系
    3.4 解决港口与铁路运输脱节的问题
    3.5 改变铁路的集装箱运输状况

(8)税务代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税务代理概述
    1.1 税务代理的内涵、原则和功能
        1.1.1 税务代理的涵义
        1.1.2 税务代理的基本原则
        1.1.3 税务代理的功能
    1.2 税务代理在我国产生的必要性和发展历程
        1.2.1 税务代理产生的必然性
        1.2.2 我国税务代理事业的发展历程
第2章 我国税务代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我国税务代理取得的成绩
        2.1.1 确立了税收代理理念
        2.1.2 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2.1.3 设置了较为规范的税务代理机构
        2.1.4 建立了严格的税收代理业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
        2.1.5 开展了一些税收代理业务
    2.2 我国税收代理存在的问题
        2.2.1 税务代理法制不健全
        2.2.2 税务代理业务较单一、代理率低
        2.2.3 税收环境使纳税人缺乏寻求税务代理服务的动机
        2.2.4 税务代理机构自身宣传不够,缺乏品牌意识
        2.2.5 从事税务代理行业部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2.2.6 税收征管模式不利于税务代理业的发展
第3章 发展我国税务代理事业的基本框架与具体对策
    3.1 发展我国税务代理事业的基本框架
    3.2 发展我国税务代理事业的总体思路
        3.2.1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3.2.2 借鉴国外税务代理的成功经验
        3.2.3 强化行业自律性管理
        3.2.4 牢固树立优质、高效服务意识
    3.3 发展我国税务代理事业的具体对策
        3.3.1 加快税务代理法制建设步伐,使税务代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3.2 开展税收筹划业务,扩大税收代理业务范围
        3.3.3 推行“公告制度”,增强税收代理工作的透明度
        3.3.4 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社会成员熟悉并接受税务代理服务
        3.3.5 加强税务代理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代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3.6 加强监督指导,确保税收代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3.3.7 推行网上服务,提高税务代理工作效率
第4章 结论
    4.1 本研究主要结论
    4.2 本研究未尽事宜和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开征燃油税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第1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外部性等相关理论
    1.1 资源、能源
    1.2 费与税、养路费、燃油税
        1.2.1 费与税的概念界定
        1.2.2 养路费、燃油税以及它们在经济学中的实质意义
        1.2.3 费改税的含义
    1.3 外部性等相关理论
        1.3.1 外部性理论
        1.3.2 庇古理论
        1.3.3 资源、环境价格理论
        1.3.4 政府中心论
第2章 我国燃油税政策背景分析、改革历程及影响
    2.1 开征燃油税的政策背景分析
        2.1.1 税费比例严重失调
        2.1.2 收费项目繁杂,费用征管不规范,征收成本过高
        2.1.3 收费负担不公平,导致能源浪费
        2.1.4 我国道路运输的现状
        2.1.5 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
        2.1.6 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现状及预测
    2.2 开征燃油税的改革历程
    2.3 我国开征燃油税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2.3.1 开征燃油税带来的正面效应
        2.3.2 开征燃油税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3章 国外燃油税的相关情况及其借鉴
    3.1 美国的燃油税情况
    3.2 日本的燃油税情况
    3.3 澳大利亚的燃油税情况
    3.4 国外燃油税相关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4.1 税目与税率的设定合理
        3.4.2 征税环节科学可行
        3.4.3 税收减免规范
        3.4.4 税收的征管强而有力
第4章 我国开征燃油税的博弈分析与路径选择
    4.1 开征燃油税面临的改革困境
        4.1.1 国际油价问题
        4.1.2 利益格局的调整问题
        4.1.3 税收制度设计的技术问题
    4.2 开征燃油税的利益选择
        4.2.1 汽车生产商的利益选择
        4.2.2 汽车消费者的利益选择
        4.2.3 石油企业的利益选择
        4.2.4 非车用油主体的利益选择
        4.2.5 相关政府部门的利益选择
    4.3 开征燃油税的具体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10)国棉厂路在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卖地求生,缘何难逃月亏过亿?
昨日之花
谁动了国棉的奶酪?
症结所在
痛苦来自比较之中
国棉:拿什么来拯救你?

四、出口退税缘何难?(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法律问题调研报告[D]. 付国峰.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我国台湾地区离境退税的制度考察及启示[J]. 王婷婷. 国际税收, 2019(04)
  • [3]地方政府创新的迭代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基于Z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案例分析[D]. 孙杨丹.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6)
  • [4]论我国离境退税立法的完善[D]. 彭申惠. 暨南大学, 2018(12)
  • [5]全球离境退税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赵薇薇. 国际税收, 2017(05)
  • [6]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要素与模式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D]. 黄亮. 浙江大学, 2017(11)
  • [7]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瓶颈和要点分析[J]. 郑平,何雪君,杨璨瑜. 价值工程, 2012(05)
  • [8]税务代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 刘孟泽. 河北大学, 2010(02)
  • [9]我国开征燃油税的若干问题研究[D]. 张乃政. 吉林大学, 2009(09)
  • [10]国棉厂路在何方[J]. 李振伟,乔霞. 躬耕(天下豫商), 2008(07)

标签:;  ;  ;  ;  ;  

出口退税为何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