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古庄乡卫生院调研报告

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古庄乡卫生院调研报告

一、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顾庄乡卫生院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郭海鞍[1](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万海玲[2](2017)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对政治主体的意识和感情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政治认同的标准有区别,而且不同成员对政治主体的认同度也是不同的。当代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不断累积,社会成员的利益与价值观趋向多样化,随之而来的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我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的政治认同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根基。本文以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厘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其次,在阐述政治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对农民政治认同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与政治认同理论的统一性进行了学理分析,指出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间的渗透、影响,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变量不仅是引发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认同考察的核心议题,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为本文研究农民政治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论述了社会转型必然对农民政治认同产生影响:即一方面社会转型使得农民政治认同主体从“臣民”向“公民”身份转化,另一方面推动了政治认同客体的政治现代化步伐。接着在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不仅从农民政治认同的表现维度即农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以及政治参与方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的积极方面,同时探讨了农民政治认同弱化的表现。再次,运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阐述了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即“利益-制度-价值”,探讨了影响农民政治认同各结构性要素的内在关系,指出不仅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不能有效地保障农民利益,而且农村社会组织也不能更好地为农民实现和维护自身权益提供组织保障;不仅农村现行制度的缺陷是农民受到不公正对待的重要原因,而且农民参政权的缺位也影响农村制度与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不仅基层政府和党组织在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没有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较少也使得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困难重重。最后,从如何提高农民政治认知、培养政治情感,端正政治态度以及规范政治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对策,以强化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归属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坚实的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根基,实现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论文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以政治认同理论和“国家-社会”研究框架的统一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进行了新的尝试。本文在运用政治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把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研究放在国家与社会彼此互动的场域中加以考察,这样的“政治-社会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将农民政治认同问题放在因社会转型引起的农村社会变迁转型的大背景下审视,不仅有助于拓展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内容和视野,而且有助于在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之间寻求合理的张力,凸显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理论理性和价值理性特质,避免单纯政治学研究和经验社会学研究的片面性和抽象性,遵循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合理平衡,以更好地探索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路径。第二,拓展了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内容,初步建构了一个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一般机理模型。即政府治理现代化、农民政治有序参与制度化、国家意识形态主导化、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等“四化协同,义利并举、体用统一”的对策体系。笔者把政治认同理论与“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统一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上,指出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实质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辩证关系的调整与处理,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变量不仅是引发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政治认同考察的核心议题,二者的统一为研究农民政治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这一理论框架,笔者在分析影响农民政治认同各结构性要素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利益因素与农民政治认同的提升不是绝对的正向关系,强调了社会公正在增强农民政治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如何提高农民的政治认知,培养农民的政治情感、端正农民的政治态度以及规范农民的政治参与,构建了一个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对策体系。这样的研究内容不仅是对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拓展,同时也是对农民政治认同进一步深入、系统化研究的尝试。

张健[3](2008)在《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治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着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决定着乡村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社区公共资源的动员与调控,也与国家的稳定紧密相连,是学者不能回避的研究领域。古代社会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并没有构成显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只是随着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和农民才构成了社会和政治问题,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化启动后,作为传统因子的农村和农民问题显得格外突出。1949年后的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与过去的断然决裂,但是农村和农民仍是现代化进程的“买单者”。所以,目前中国乡村的治理状况并不是当代“问题意识”的产物,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传统与现代“倾轧”的结果。因此,透视当下乡村社会,只把视角局限于“问题”,无疑是西医疗法,不能本质上认识乡村社会,实现乡村善治。这样,过滤千年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国家治权、乡村精英和农民的“乡村在场”为分析框架,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治理、近代社会乡村治理、集体化时期的乡村治理和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反思性考察。笔者认为,千年中国乡村治理过程中,国家治权、乡村精英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四种乡村治理模式:专制——自治模式、独裁——剥夺模式、集权——政治运动模式和乡政——村治模式,并分析了四种模式乡村治理绩效,得出了两个结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取决于国家治权的配置方式、乡村精英的权威基础以及农民的行动逻辑;乡村社会经济状况取决于国家治权的目标、乡村精英的品性和农民经济活动的自主性。最后预设了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为“有限主导——合作”模式。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共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进行了简要评析,介绍了研究方法,各章安排,并提出了预期目标。正文包括四章,从时间维度进行表述:第二章对传统社会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中央君主集权专制(despotism)的国家政体是传统社会乡村治理的基点;(2)专制国家乡村治理的工具是“权力的文化网络”(culture nexus of power)和“权力的制度网络”;(3)乡村精英具有乡土性和国家政治依附性;(4)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酿制了小团体性乡村自治表象;(5)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模式是“专制——自治”(self—determination)式;(6)乡村社会表现出了稳定性和停滞性。第三章对近代社会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近代乡村危机与民族国家的建构是近代社会乡村治理的背景;(2)民国政权的地方自治导致了国家政权内卷化;(3)乡村精英发生了质变;(4)农民流离失所;(5)近代社会乡村治理模式是“独裁(dictatorship)——剥夺”式;(6)乡村社会一片衰败。第四章对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土地改革和乡村政权建立后的农民国家观念是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的基点;(2)集体化后的乡村社会呈现着集权化特征,政治运动强化着这种集权;(3)国家完成了乡村精英同质化;(4)农民依附于社、村、队组织之中;(5)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模式是“集权——政治运动”式;(6)乡村秩序可控,经济增长不可计划。第五章对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1)乡村经济自主性增长和乡政村治结构的形成是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的起始点;(2)压力型体制下的乡镇政府具有强科层化特征;(3)村干部处于多重角色的冲突之中,权力资源化,权威逐渐消解;(4)农民自主性增强,自我性更甚;(5)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模式是“乡政——村治”式;(6)乡村矛盾层出不穷,经济总量阶段性上升,农民收入不稳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第六章结语通过对前面四种乡村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得出了基本结论:国家治权、乡村精英、农民是乡村治理三要素,三者在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权能配置状况决定着乡村治理模式。其中,国家及其政府组织在乡村的权力配置、运行目标对于治理状况起着决定作用;乡村精英和农民在乡村治理中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理性”使他们会不时扩张国家权力甚至超越国家政权规制,一旦国家政权放松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乡村“自治”就会生长并发育。同时,还预设了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是“有限主导——合作模式”。

贾海波[4](2005)在《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与完善》文中研究指明农地产权制度是国家土地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基础与核心。现阶段我国的农地产权表现为在一个主体不明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下,农产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简易制度。本文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土地产权的界定、归属及有效保护进行研究、分析和诊断,探究制度设计的缺陷成因、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和制度改良的努力方向,对我国农地产权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得出淡化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赋予农民享有“私有化”的农地使用权的结论,并就农地产权制度的权利体系、权利功能以及权利保护诸方面作出设计,同时就相关制度提出改革的设想。

江苏省兴化市政协联谊会医药卫生组[5](2000)在《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顾庄乡卫生院的调查报告》文中提出

兴化市政协联谊会医药卫生组[6](2000)在《顾庄乡卫生院实行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江苏省兴化市政协联谊会医药卫生组一行9人,于1999年12月24日前往顾庄乡卫生院调查。原意是总结该院施行股份合作制的经验,以便进一步推广。但了解之后,发现该院的股份合作制已经搁浅,并且发现了一些政策上、理论上、实践上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顾庄乡卫生院于1997年初拟订了《股份合作制实施方案》和《股份合作制章程(草案)》,对实施股份合作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股权设计、分配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

二、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顾庄乡卫生院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顾庄乡卫生院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2.5 小结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3.6 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6.2.1 推演的概念
        6.2.2 推演的作用
        6.2.3 推演的方法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6.3.1 容错的概念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7.5 小结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8.3.1 原结构加固
        8.3.2 新框架支撑
        8.3.3 安全核植入
        8.3.4 拆解再构造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8.4.1 形体隐于自然
        8.4.2 场所融于生活
        8.4.3 空间谋于发展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8.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论
        2.1.1 政治认同的基本内涵
        2.1.2 政治认同的特点
        2.1.3 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
        2.1.4 政治认同的作用
    2.2 农民政治认同的概念及其表现维度
        2.2.1 农民政治认同的概念
        2.2.2 农民政治认同的表现维度
    2.3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2.3.1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演变
        2.3.2 “国家-社会”研究框架的可行性
    2.4 国家-社会关系与农民政治认同的关系
        2.4.1 国家-社会关系与政治认同的统一: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2.4.2 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带来政治认同的变化
        2.4.3 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与农民政治认同的互动
第3章 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
    3.1 社会转型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及其对农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3.1.1 社会转型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
        3.1.2 社会转型对农民政治认同的影响
    3.2 社会转型期农民政治认同的积极变化
        3.2.1 农民政治认知水平逐步提升
        3.2.2 农民的政治情感倾向相对稳定
        3.2.3 农民的政治态度相对积极
        3.2.4 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
    3.3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弱化的表现
        3.3.1 农民政治认知水平与农民权利意识增长不相适应
        3.3.2 农民政治态度上的冷漠与疏离并存
        3.3.3 农民政治文化心理层面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3.3.4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增多
第4章 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分析
    4.1 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
        4.1.1 利益认同—绩效的显着性
        4.1.2 制度认同—制度的公正性
        4.1.3 价值认同—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4.2 转型时期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的基本特征
        4.2.1 强调利益的满足是提升农民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
        4.2.2 强调社会公正在增强农民政治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4.2.3 国家宏观制度输出与农民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
        4.2.4 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结构性要素涉及多个层面
第5章 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对策
    5.1 提高农民政治认知,奠定农民政治认同的认识基础
        5.1.1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5.1.2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搭建有利于政治文化传播的平台
    5.2 培养农民政治情感,端正农民政治态度,强化农民政治认同的心理倾向
        5.2.1 保障农民经济利益,满足农民对民生福利的需求
        5.2.2 规范基层政权的权力运作,提升基层政权运作的制度化水平
        5.2.3 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5.3 规范农民政治参与,强化农民政治认同的实践环节
        5.3.1 保障农民参政权,以强化农民制度性的政治参与
        5.3.2 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基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1.3.1 国家政权(基层政权)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1.3.2 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研究
        1.3.3 农民与乡村治理研究
        1.3.4 中国当代乡村治理理论研究
        1.3.5 对以往研究的反思
    1.4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分析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公元前221~1912)
    2.1 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2.1.1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
        2.1.2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职能
        2.1.3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基础
    2.2 君主专制国家的乡村治理:权力的文化网络和权力的制度网络
        2.2.1 君主专制国家乡村“权力的文化网络”
        2.2.2 君主专制国家乡村“权力的制度网络”
    2.3 地方精英的乡村治理:乡土性与国家政治依附性
        2.3.1 家族长老
        2.3.2 乡里组织领袖
        2.3.3 绅士
        2.3.4 乡间豪民
    2.4 传统乡村农民的行动逻辑
        2.4.1 小农经济
        2.4.2 场域伦理
        2.4.3 传统乡村农民的行动逻辑
    2.5 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模式:专制——自治式
        2.5.1 学界的认识
        2.5.2 一种理论构架:专制——自治模式
    2.6 传统社会乡村治理绩效
        2.6.1 自闭稳定的乡村秩序
        2.6.2 停滞的乡村社会
第三章 近代社会的乡村治理(1912~1949)
    3.1 现代化启动后的乡村危机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
        3.1.1 现代化启动后的乡村危机
        3.1.2 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
    3.2 中华民国政权的地方自治
        3.2.1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3.2.2 北洋军阀的地方自治
        3.2.3 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农村合作运动
        3.2.4 国家政权内卷化
    3.3 近代地方精英的乡村治理
        3.3.1 宗族的衰落与变异
        3.3.2 乡村绅士质变
        3.3.3 乡村商人自利行为
        3.3.4 村长、保长、甲长的赢利行为
        3.3.5 知识分子乡村治理的失败
    3.4 近代乡村农民:自卫、互助和离村
        3.4.1 农民的乡村自卫
        3.4.2 农民的互助合作
        3.4.3 农民离村
    3.5 近代乡村治理模式:“独裁—剥夺”式
    3.6 近代乡村治理绩效
        3.6.1 乡村失序
        3.6.2 乡村经济衰败
第四章 集体化时期的乡村治理(1949~1978)
    4.1 土地改革、乡村政权重建与农民国家观念
        4.1.1 土地改革
        4.1.2 乡村政权的重建
        4.1.3 农民国家观念
    4.2 整体性乡村社会的形成
        4.2.1 乡村集体化
        4.2.2 乡村政治运动
        4.2.3 整体性乡村社会的形成
    4.3 乡村精英同质化与权威基础权力化
        4.3.1 乡村传统权势阶层堙灭
        4.3.2 乡村干部政治社会化
        4.3.3 乡村干部权威基础权力化
    4.4 农民的组织性依附
        4.4.1 生产生活集体化
        4.4.2 日常生活政治化
        4.4.3 组织性依附
    4.5 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模式:集权——政治运动式
    4.6 集体化时期乡村治理绩效
        4.6.1 可控的乡村秩序
        4.6.2 不可计划的乡村经济增长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1978~2002)
    5.1 土地分户经营和“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5.1.1 土地分户经营
        5.1.2 经济活动自主化
        5.1.3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5.2 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的行为特征
        5.2.1 权力代理
        5.2.2 政权经营
        5.2.3 科层化特征
    5.3 村干部的多重角色
    5.4 农民自我意识增强
        5.4.1 农民阶层分化
        5.4.2 农民去政治化
        5.4.3 农民参与公益活动的惰性
    5.5 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政—村治式
    5.6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绩效
        5.6.1 总体稳定,矛盾层出不穷
        5.6.2 经济总量阶段性上升,农民收入不稳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第六章 乡村治理模式比较及未来走势
    6.1 乡村治理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6.2 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展望
        6.2.1 现有的主流观点
        6.2.2 未来中国乡村治理模式:有限主导——合作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目的和意义
    1.3 农地产权的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2.1 农地产权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2.2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
第三章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其影响
    3.1 农地所有权的产权地位严重缺失
    3.2 农地使用权的产权地位名不符实
    3.3 农地产权体系残缺不全
    3.4 相关制度对农地产权的干扰和制约
第四章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安排
    4.1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遵循路径依赖规律、打破固有的体制锁定
    4.2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必须着眼于提高农业绩效
    4.3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明晰产权界定,赋予农地产权完整权能
    4.4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与相关制度改革同步协调
第五章 完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结论性建议
    5.1 明确界定农地产权,提高产权制度效率
    5.2 加强农地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强制变迁
    5.3 加快相关制度建设与改革,促进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顾庄乡卫生院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2]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万海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2)
  • [3]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D]. 张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4]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 贾海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5]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顾庄乡卫生院的调查报告[J]. 江苏省兴化市政协联谊会医药卫生组. 卫生经济研究, 2000(12)
  • [6]顾庄乡卫生院实行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J]. 兴化市政协联谊会医药卫生组. 中国卫生经济, 2000(04)

标签:;  ;  ;  ;  ;  

股份合作制为何搁浅?——古庄乡卫生院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