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和实验诊断方法分析

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和实验诊断方法分析

一、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及实验诊断方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洪涛[1](2021)在《旋毛虫Serpin蛋白和P46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内广泛分布。旋毛虫宿主范围极广,可感染人和150多种动物。人主要因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肌幼虫的肉类及肉制品而感染。人感染旋毛虫后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上诊断难,重症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因并发症而死亡。旋毛虫病不仅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应用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建立ELISA诊断方法,对抗旋毛虫抗体Ig G进行检测,是诊断旋毛虫病的首选免疫学方法。然而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在检测血清时,由于“窗口期”的存在易产生假阴性结果,同时ES抗原也易与其它寄生虫的感染血清产生交叉反应。因此,需要筛选易于大量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猪旋毛虫病新型诊断抗原。本研究首先对旋毛虫Serpin蛋白进行分段表达,利用Western blot验证各段蛋白的反应原性。然后将全蛋白序列利用DNAStar中Jameson-Wolf模块进行抗原表位分析,抗原表位分析结果结合Western blot结果预测强反应原性的肽序列。将该序列设计合成不同的短肽,利用点杂交实验验证各短肽反应原性。将具有强反应原性的表位进行串联合成,通过点杂交、间接ELISA方法评价其反应原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erpin蛋白中的Ser2片段和Ser5片段可以与旋毛虫感染猪血清发生反应。选择S149-Y205片段设计9个候选短肽,依次为:S149-A、A154-A、I159-V、I164-H、S169-K、F174-P、T179-K、F184-T和S190-Y。点杂交验证候选短肽的反应原性显示,有2个短肽反应原性较强,分别为F174-P和F184-T。将F174-P和F184-T串联得到Serpin EFP-63,通过点杂交验证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利用Serpin EFP-63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猪弓形虫感染血清和猪囊虫感染血清无交叉反应。与ES抗原相比,检测血清样品的阳性符合率为72.7%,阴性符合率为94.7%。将实验室保存的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 ET30a-P46进行诱导表达,获得P46重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方法验证P46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利用DNAStar中的Jameson-Wolf模块对P46蛋白主要的抗原表位进行筛选与验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46重组蛋白反应原性良好。用P46重组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猪弓形虫感染血清和猪囊虫感染血清无交叉反应。与ES抗原相比,检测血清样品阳性符合率为27.2%,阴性血清符合率为100%,表明P46重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但检测效果低于ES抗原。经抗原表位分析,共得到9个候选短肽,经点杂交验证,有2个短肽具有反应原性,其序列分别为D287-M和S373-C。本研究成功鉴定出了旋毛虫Serpin蛋白和P46蛋白反应原性较强的表位肽,并以Serpin蛋白的抗原表位串联成Serpin EFP-63多肽,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为猪旋毛虫病诊断提供了候选抗原。

薛杨继[2](2021)在《刚地弓形虫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初步应用及抗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的制备、分析》文中认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导致人畜共患病弓形虫病,又称弓体病。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报道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一项分析显示,我国普通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20%。普通人感染弓形虫多为自限性,少部分出现亚临床症状,此后长期呈隐匿性感染状态。但免疫抑制患者如肿瘤、艾滋等病人可导致不良预后。孕妇感染后可经胎盘传给婴儿导致先天性弓形虫病,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死胎。现我国孕妇优生优育产前TORCH五项检测中已包含弓形虫抗体检测。但弓形虫抗体检测无法准确的判断现状感染情况,为疾病的诊断与干预治疗带来不便。因此,开发具有诊断价值的弓形虫循环DNA和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分别从弓形虫的循环DNA分子检测和循环抗原的免疫检测两部分进行探究。弓形虫的分子检测,主要以B1、529-RE(Repeat element)等多拷贝基因为靶点。其中529-RE在弓形虫基因组中有200-300拷贝数而被认为是最优的检测靶点。新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可在1小时内将数个拷贝扩增至109,而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PCR扩增技术的高效分子扩增检测技术。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侧流试纸条(Lateral-flow-dipstick)结合,设计成为LAMP-LFD一体化核酸扩增检测装置。LAMP-LFD装置将常规LAMP扩增产物与核酸探针杂交,使分子产物检测转化为胶体金免疫检测,同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而有效避免气溶胶污染,探索一种更为简单、高效、特异的弓形虫分子检测方法。弓形虫的抗原检测,主要以免疫学方法筛选制备特异性抗体检测膜表面抗原等弓形虫中丰都较高的靶标。弓形虫膜表面抗原1(Surface antigen 1,SAG1)在弓形虫速殖子表面高表达,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检测靶标之一。本研究中,采用骆驼科动物血清中天然存在的单重链抗体(Heavy chain antibodies,HCAb)的重链可变区,即纳米抗体(Nanobody,Nb),结合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并制备抗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为弓形虫循环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目的1.建立弓形虫LAMP-LFD分子检测方法,采用LAMP-LFD方法对浙江省五座城市流浪猫犬血液样本中弓形虫进行检测,统计浙江省五市流浪猫犬中弓形虫阳性率。2.原核表达弓形虫SAG1抗原,免疫骆驼,构建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文库,淘选获得高亲和力的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并表达鉴定。方法1.结合LAMP和LFD方法,优化反应体系,设计LAMP-LFD分子检测装置,建立弓形虫LAMP-LFD分子检测方法,鉴定LAMP-LFD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2.利用建立的LAMP-LFD方法对浙江省五座城市流浪猫犬的318份血液样本中弓形虫循环DNA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浙江省流浪猫犬中弓形虫阳性率。3.构建pET-28a-Sag1载体,原核表达弓形虫SAG1抗原,纯化、复性、鉴定后免疫骆驼,利用巢式PCR技术扩增骆驼淋巴细胞中VHH序列,构建抗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文库。4.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抗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并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免疫杂交分析、鉴定。结果1.成功建立了LAMP-LFD方法检测弓形虫529-RE,通过LFD试纸条读取LAMP反应结果,可在1 h内最低检出1 fg弓形虫全基因组中的529-RE,且与猪隐孢子虫、利什曼原虫、间日疟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伊氏锥虫等寄生虫无交叉反应。建立的LAMP-LFD方法检测弓形虫529-RE序列的灵敏度是PCR是PCR方法的100倍。LAMP-LFD检测浙江省五座城市318例流浪猫犬血液样本中弓形虫,其中流浪猫血液样本105份,流浪犬血液样本213份,分别检出率为4.76%(5/105)、4.69%(10/213)。2.成功原核表达了弓形虫SAG1蛋白,并免疫骆驼,制备了3.2×108菌库库容的抗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文库。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8个阳性的Anti-SAG1-Nbs,Western Blot显示均能与重组的弓形虫SAG1抗原反应。其中一株Anti-SAG1-Nb-5能同时与重组的弓形虫r SAG1抗原、天然弓形虫抗原反应,测定其与重组r SAG1抗原之间的亲和常数为1.66×10-9 mol/L。结论1.成功构建了弓形虫循环DNA的LAMP-LFD的分子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该检测装置具备良好的气密性和便携性,适用于弓形虫的简便、高效的分子检测。2.利用LAMP-LFD方法对浙江省五市流浪猫犬血液中弓形虫进行检测,弓形虫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3.成功制备了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文库,并筛选、表达出具有高亲和力的纳米抗体,为弓形虫的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刘道华,汪天平[3](2021)在《弓形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弓形虫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本文综述了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衍生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等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王敏,李明俊[4](2021)在《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概述》文中认为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较为普遍,全国猪弓形虫平均感染率为40%左右。猪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猪感染弓形虫不仅危害猪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也是人感染弓形虫的一个重要源头。因此,弓形虫病的防控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李国婧[5](2021)在《基于SAG2和GRA7弓形虫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其引发的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已经被证实可作为良好的弓形虫诊断抗原的膜表面蛋白2(SAG2)和致密颗粒蛋白7(GRA7)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弓形虫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选择了更敏感的SAG2为诊断抗原,检测了2 673份动物血清,其中藏羊(Tibetan sheep)血清907份、牦牛(Yak)血清663份、奶牛(Cow)血清205份、鸡(Chicken)血清500份、猪(Pig)血清337份和马(Horse)血清61份,结果显示,被检动物体内弓形虫总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1%(1 179/2 673)和18.0%(469/2 612);IgG和IgM均为阳性的占14.9%(389/2 612),单IgM阳性占3.0%(80/2 612),单IgG阳性占30.0%(790/2 673)。以受检动物物种分类猪的IgG阳性率最高(90.2%,304/337),其次是藏羊(50.7%,460/907)、鸡(45.8%,229/500)、牦牛(21.1%,140/663)、奶牛(18.5%,38/205)和马(13.1%,8/61)。IgM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动物为猪(41.8%,141/337),其次为藏羊(21.2%,191/907)、奶牛(15.1%,31/205)、鸡(12.4%,62/500)和牦牛(6.6%,44/663)。以不同海拔高度分类后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综上所述,青海地区经济动物弓形虫的感染率较高,本项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本地区弓形虫病的流行规律和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

张静[6](2020)在《弓形虫GRA7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猪弓形虫病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作为单细胞寄生虫,它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弓形虫通过侵染宿主有核细胞,从而引起宿主多种组织、器官发生损害和病变。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3的人口感染弓形虫病。除了人类,弓形虫还能感染200多种动物并致其发病,其中猫科动物为弓形虫唯一终末宿主,猪的弓形虫感染率最高。中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弓形虫感染率在4.8%~85.7%之间,且地域差异较大,该病大规模在猪群及畜禽厂中的传播,给畜牧业尤其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我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作为弓形虫重要的中间宿主,在弓形虫的传播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防控弓形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保护实际生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的质粒pET-28a-GRA7原核表达了重组GRA7蛋白,通过试验证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特异性;免疫BALB/c小鼠,取脾脏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通过复检与亚克隆后选取了4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A3D,B6G,F9B及KIF,其中B6G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最高,为2.24×105。Western Blot和IFA实验证明四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重组GRA7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终选择单克隆抗体B6G进行阻断ELISA方法建立。逐步优化阻断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经过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发现所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符合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用该方法对临床28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该批样品中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1.46%,与MAT复检阳性重合率为84.9%,表明该方法能用于临床样品中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赵少伟[7](2020)在《吉林省马主要寄生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马作为最早被驯养的一种家畜,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目前,养马业的快速发展,也加大了对马的卫生防疫需求。寄生虫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马业生产危害严重。如不及早发现,及时遏制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一旦爆发将会对养马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解吉林省马感染泰勒虫、驽巴贝斯虫、伊氏锥虫、弓形虫及新孢子虫等情况,本研究对采自吉林省的辽源市、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及延边州等共192份马抗凝血,采用PCR、nest PCR等方法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并进行测序、系统进化分析,以及按照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模式、不同性别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自5个地区的192份马血液样本中,马泰勒感染率为28.1%,弓形虫感染率为8.9%,未检测到伊氏锥虫、驽巴贝斯虫及新孢子虫。马泰勒虫阳性率白城地区最高,为43.3%,其次为通化32.0%,之后为延边26.4%、吉林23.3%、辽源20.0%;马泰勒虫在不同地区、不同饲养模式及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检测到的马泰勒虫主要有A型和E型两种基因型,其中E型为主要流行株。弓形虫检测结果显示,辽源阳性率最高为14.3%;吉林最低为3.3%;马弓形虫在不同地区和饲养模式之间阳性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本次调查丰富了吉林省马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实施科学有效的马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参考。

王华琳[8](2020)在《弓形虫诊断抗原的筛选》文中认为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的人畜共患寄生虫。先天性弓形虫病是一种原发性感染,与胎儿患有颅内钙化、脑积水、发育迟缓或其他神经缺陷病密切相关。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719个孕妇中,约有213个人感染过弓形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3的人患有此类疾病,而我国人均感染率为10%47.3%。而在猪的生产养殖中,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毒十分相像,容易出现误诊,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早期检测、预防和鉴别此类疾病尤为重要。弓形虫在宿主体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速殖子、缓殖子和子孢子时期。不同阶段蛋白质谱表达存在巨大的差异,往往造成漏检,这对弓形虫的预防与治疗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目前国内检测弓形虫感染的免疫技术有很多种,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测等技术为主,虽然检测弓形虫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成本高并且操作复杂,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并不适宜推广。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和灵敏性高等特点。本研究通过纯化的弓形虫His标签重组蛋白质MIC3(分泌型蛋白)、SAG1(速殖子特异性蛋白)和BAG1(缓殖子特异性蛋白)作为弓形虫诊断抗原,应用ELISA方法分别对1166份人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不同诊断抗原对同一批样品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检出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AG1:10.5%(123/1166)、SAG1:5.6%(65/1166)、MIC3:5.5%(63/1166),三种抗原共检出弓形虫阳性血清总数为153份,总阳性率为13.12%(153/1166)。为进一步验证三种抗原检测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了弓形虫感染诊断金标准—MAT方法对1166份样本进行了复检,结果发现279份血清呈阳性。这表明联合抗原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仍存在漏检现象。综上所述,三种抗原联合ELISA检测,虽不能完全检测出人群中隐性弓形虫感染,但相比于单一抗原检测的漏检率更低。为进一步准确、特异性地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人群中弓形虫隐性感染提出理论依据。

陈世林[9](2019)在《湖南省猪的三种人畜共患病感染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衣原体、弓形虫和布鲁氏菌是三种严重威胁人类和多种动物生命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猪在这三种病原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这三种病原体的共同易感宿主,对于这三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不同规模的猪场猪衣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848份猪血清样品中衣原体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6.98%。按区域划分,湘南、湘北、湘中、湘西4个地区的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63%、22.65%、32.78%、18.81%,局部地方以怀化最高,达61.67%;一年中,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97%、25.40%、42.58%、48.81%,不呈现季节性;仔猪、育肥猪、种公猪、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0.90%、28.64%、48.39%、33.63%,其中仔猪的阳性率最低,种公猪的阳性率最高。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猪场普遍存在衣原体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湖南省8个市(州)不同规模的猪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259份猪血清样品中猪弓形虫阳性样品为13份,抗体阳性率仅为1.03%,仔猪、育肥猪、种公猪、母猪均发现弓形虫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0%、0.28%、4.26%、2.43%,以种公猪最高。结果表明,湖南省猪弓形虫感染程度较低。本研究第三部分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不同规模的猪场进行猪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344份猪血清样品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出59份抗体阳性,进一步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诊,仅检测出1份育肥猪血清为阳性样品,阳性率为0.0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检测出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0.09%,其中1份仍是育肥猪,另1份为母猪。调查表明湖南省猪布鲁氏菌的感染率很低,基本呈零星发生,未造成大面积传播,这与湖南省采取的严厉防控措施有关,即发现1例立即销毁1例。以上研究结果对湖南省猪场三种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雷雪珍[10](2019)在《广东省宠物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人兽共患病,其可在多种动物中寄生。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宠物养殖量逐年增多,人和宠物的接触更加密集,这极大的增加了弓形虫从宠物传播到人的风险。然而目前国内对宠物弓形虫流行病学研究数据依然匮乏。为了掌握广东省宠物犬猫弓形虫的流行特点,本研究在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从广东省主要宠物养殖地区广州,深圳,佛山,江门和汕头收集到犬猫血液样品990份,流浪犬猫血液样品32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对宠物犬猫和流浪犬猫的弓形虫Ig G抗体和核酸检测发现,宠物犬和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6%和3.64%,流浪犬和流浪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和86.67%,说明整体宠物感染率低,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流浪犬猫的感染率显着高于宠物犬猫,说明流浪犬猫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病原学检测发现,宠物犬猫的阳性率分别为0.91%和2.28%,检出率和比Ig G抗体检出率低,但趋势一致,说明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能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更多依据。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和不同年份的抗体检出水平比较发现,不同地区和年龄的犬猫的感染水平有一定差异,即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广州深圳宠物感染率相对较低,年龄较大的犬犬猫感染阳性率明显升高。不同季节和年份的犬猫感染在抗体水平上水平差异不大。快速检测方法是动物疫病诊疗过程中的必备手段,本研究基于临床的检测需求,选择弓形虫检测最特异和灵敏的基因529 bp重复序列作为检测的靶标,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特异性更高的弓形虫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为100%,能够覆盖目前基因库中绝大多数弓形虫重复序列,为已知检测引物中覆盖率最高的。该方法稳定性好,标准曲线R2值在0.999以上。另外,本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 copies/μL,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以上,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在临床宠物样品的检测验证中效果良好,为宠物和其他物种弓形虫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二、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及实验诊断方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及实验诊断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旋毛虫Serpin蛋白和P46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旋毛虫病
    1.2 诊断抗原
    1.3 病原学检测方法
        1.3.1 压片镜检法
        1.3.2 集样消化法
    1.4 免疫学诊断方法
        1.4.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4.2 蛋白质免疫印迹(WB)
        1.4.3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
        1.4.4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
        1.4.5 乳胶凝集试验
    1.5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1.5.1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1.5.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1.5.3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1.5.4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基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多肽抗原的筛选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和血清
        2.1.2 主要材料
        2.1.3 试剂及配制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5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分段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1.6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分段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2.1.7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全长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
        2.1.8 候选短肽的点杂交
        2.1.9 串联多肽的点杂交
        2.1.10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优化
        2.1.11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cut-off值的确定
        2.1.12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及交叉反应分析
        2.1.13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品的检测
    2.2 实验结果
        2.2.1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分段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2.2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分段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2.2.3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全长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
        2.2.4 候选短肽的点杂交
        2.2.5 串联多肽的点杂交
        2.2.6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优化
        2.2.7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cut-off值的确定
        2.2.8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及交叉反应分析
        2.2.9 多肽抗原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品的检测
    2.3 讨论
第三章 P46 蛋白的反应原性分析及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与血清
        3.1.2 主要材料
        3.1.3 试剂及配制
        3.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5 P46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3.1.6 P46 重组蛋白的的纯化
        3.1.7 P46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3.1.8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优化
        3.1.9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cut-off值确定
        3.1.10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及交叉反应分析
        3.1.11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品的检测
        3.1.12 P46 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及鉴定
    3.2 实验结果
        3.2.1 P46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3.2.2 P46 重组蛋白的的纯化
        3.2.3 P46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3.2.4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优化
        3.2.5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cut-off值的确定
        3.2.6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及交叉反应分析
        3.2.7 P46 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品的检测
        3.2.8 P46 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及鉴定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刚地弓形虫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初步应用及抗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的制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刚地弓形虫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初步应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与建议
第二部分:抗弓形虫SAG1 纳米抗体的制备、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及参考文献 弓形虫病分子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学术交流

(3)弓形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核酸分子杂交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1 常规PCR
    2.2 巢式PCR
    2.3 荧光定量PCR
    2.4 原位PCR
    2.5 多重PCR
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4 基因芯片技术
5 基因测序技术
6 结语

(4)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部分地区猪弓形虫流行病学
2 临床症状
3 猪弓形虫病临床诊断技术
    3.1 弓形虫病诊断技术概述
    3.2 常用弓形虫感染诊断方法优点与缺点分析
    3.3 临床常用诊断方法概述
4 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的发展现状
    4.1 弓形虫病诊断方法常用诊断抗原
    4.2 目前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的不足与可能的改进措施

(5)基于SAG2和GRA7弓形虫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弓形虫和弓形虫病
    1.2 弓形虫病的诊断
    1.3 本研究的目的
第2章 弓形虫的体外、体内培养
    2.1 目的与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ELISA诊断方法的验证
    3.1 目的与意义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青海地区部分动物弓形虫病检测
    4.1 目的与意义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弓形虫GRA7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猪弓形虫病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弓形虫概述
        1.2.2 弓形虫速殖子-缓殖子转换及抗原的分析研究
        1.2.3 弓形虫诊断方法的研究
        1.2.4 猪弓形虫病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质粒、菌株、虫株与血清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刚地弓形虫pET-28a-GRA7 重组蛋白的表达
        3.2.2 GRA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2.3 IFA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3.2.4 阻断ELISA的建立
        3.2.5 改良凝集试验(MAT)
4 结果与分析
    4.1 重组pET-28a-GRA7 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
        4.1.1 SDS-PAGE电泳检测
        4.1.2 Western-Blot检测
    4.2 单克隆抗体制备结果
        4.2.1 杂交瘤细胞的选择
        4.2.2 杂交瘤细胞的效价检测
        4.2.3 腹水的纯化
        4.2.4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检测
    4.3 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4.3.1 抗原包被及单克隆抗体稀释浓度的选择
        4.3.2 最佳封闭时间的选择
        4.3.3 最佳血清稀释度的选择
        4.3.4 血清反应时间的选择
        4.3.5 单克隆抗体反应时间选择
        4.3.6 酶标二抗作用浓度选择
        4.3.7 酶标二抗作用时间的选择
        4.3.8 临界值的选择
        4.3.9 阻断ELISA反应程序
        4.3.10 交叉反应试验
        4.3.11 符合率试验
        4.3.12 重复性试验
        4.3.13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5 讨论
    5.1 抗原蛋白的选择与表达
    5.2 阻断ELISA结果分析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吉林省马主要寄生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马梨形虫和梨形虫病
        1.1 我国马梨形虫病流行现状
        1.2 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征
        1.3 诊断
        1.4 防治
    2 伊氏锥虫和伊氏锥虫病
        2.1 病理和流行病学特征
        2.2 伊氏锥虫病诊断
        2.3 伊氏锥虫病流行现状
    3 弓形虫和弓形虫病
        3.1 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特征
        3.2 弓形虫病诊断
        3.3 弓形虫病流行现状
    4 新孢子虫和新孢子虫病
        4.1 病原学
        4.2 流行病学
        4.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4 诊断方法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样本
        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1.3 仪器
    2 方法
        2.1 马全血基因组DNA提取
        2.2 血液DNA的PCR扩增
        2.3 目的基因克隆
        2.4 质粒DNA的提取与鉴定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2.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马血液中不同寄生虫检测结果
    2 马泰勒虫生物信息学及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2.1 EMA-1基因的克隆与重组质粒鉴定
        2.2 pMD18-T- EMA-1重组质粒的测序与编码蛋门分析
        2.3 18SrRNA基因序列扩增及系统进化分析
        2.4 马泰勒虫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3 马弓形虫系统进化及感染因素分析
        3.1 进化树分析
        3.2 马弓形虫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讨论
    1 马泰勒虫调查结果分析
    2 马弓形虫调查结果分析
    3 马新孢子虫调查结果分析
    4 马伊氏锥虫调查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发表论文

(8)弓形虫诊断抗原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弓形虫的概述
        1.1.1 弓形虫的生活史
        1.1.2 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特点
        1.1.3 弓形虫的致病机理
        1.1.4 弓形虫的毒力研究
    1.2 弓形虫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概述
    1.3 弓形虫的检测方法以诊断及抗原的研究进展
        1.3.1 染色实验
        1.3.2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1.3.3 改良凝集实验
        1.3.4 乳胶凝集实验
        1.3.5 蛋白质印迹法
        1.3.6 间接免疫荧光
        1.3.7 蛋白质芯片技术
        1.3.8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3.9 新型检测方法的应用
    1.4 弓形虫诊断抗原的应用
        1.4.1 速殖子粗抗原
        1.4.2 基因重组抗原
        1.4.3 联合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1.5 预防措施
第二章 弓形虫抗原的表达载体构建以及鉴定
    2.1 材料
        2.1.1 感受态细胞与载体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虫体的收集
        2.2.2 虫体RNA的提取
        2.2.3 基因扩增和克隆载体的构建
    2.3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以及纯化
        2.3.1 重组蛋白质的小量表达
        2.3.2 重组蛋白质的纯化和验证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目的基因扩增及双酶切验证
        2.4.2 三种His标签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纯化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不同诊断抗原检测弓形虫感染率差异的研究
    3.1 主要材料
    3.2 主要试剂
    3.3 主要仪器
    3.4 溶液配置
    3.5 实验步骤
        3.5.1 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包被浓度及一抗稀释浓度
        3.5.2 交叉反应检测
        3.5.3 阳性结果判定
    3.6 统计学分析
    3.7 结果
        3.7.1 ELISA诊断方法中包被抗原最佳浓度的确定
        3.7.2 交叉反应检验结果
        3.7.3 不同诊断抗原阳性检出率的对比分析结果
    3.8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三种抗原联合应用检测弓形虫感染率的研究
    4.1 材料
    4.2 主要试剂
    4.3 主要仪器
    4.4 溶液配置
    4.5 实验步骤
    4.6 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包被浓度以及一抗稀释浓度
        4.6.1 交叉反应检测
        4.6.2 阳性结果判定
        4.6.3 统计学分析
    4.7 结果
        4.7.1 重组抗原ELISA包被抗原浓度确定
        4.7.2 交叉反应检验
        4.7.3 ELISA结果与MAT结果的比较分析
    4.8 讨论
    4.9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9)湖南省猪的三种人畜共患病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衣原体病
        1.1.1 病原
        1.1.2 流行病学
        1.1.3 临床症状
        1.1.4 病理变化
        1.1.5 诊断
        1.1.6 防制
    1.2 弓形虫病
        1.2.1 病原
        1.2.2 流行病学
        1.2.3 临床症状
        1.2.4 病理变化
        1.2.5 诊断
        1.2.6 防制
    1.3 布鲁氏菌病
        1.3.1 病原
        1.3.2 流行病学
        1.3.3 临床症状
        1.3.4 病理变化
        1.3.5 诊断
        1.3.6 防制
    1.4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湖南省猪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湖南省各市(州)猪衣原体感染情况
        2.2.2 不同季节衣原体感染情况
        2.2.3 不同猪群种类衣原体感染情况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湖南省部分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
        3.2.2 不同猪群猪弓形虫感染情况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湖南省猪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检测结果
        4.2.2 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结果
        4.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结果
        4.2.4 不同猪群种类猪布鲁氏菌感染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广东省宠物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或符号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绪论
    1.2 诊断方法
    1.3 人类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4 动物弓形虫病
    1.5 环境中的弓形虫
    1.6 中国的主流基因型
    1.7 疫苗的开发
    1.8 发病机制
    1.9 总结
第二章 广东省伴侣犬猫弓形虫流行情况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1.1 样品来源
        2.2.1.2 标准虫株
        2.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2 方法
        2.2.2.1 血清样品采集
        2.2.2.2 弓形虫ELISA检测方法
        2.2.2.3 弓形虫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2.3 结果及分析
        2.3.1 弓形虫IgG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
        2.3.2 弓形虫荧光定量法检测结果
        2.3.3 广东省不同地区犬猫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2.3.4 不同季节犬猫共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2.3.5 广东省不同年龄犬猫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2.3.6 广东省年份犬猫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荧光定量检测弓形虫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来源
        3.2.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2.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2.5 弓形虫RH株的传代复苏
        3.2.6 核酸的提取
        3.2.7 PCR纯化产物的连接转化
        3.2.8 重组质粒的提取
        3.2.9 重组质粒的鉴定及测序分析
        3.2.10 Real time 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3.2.11 特异性性试验
        3.2.12 灵敏性实验
        3.2.13 Real time PCR临床样品检测
    3.3 结果及分析
        3.3.1 引物设计
        3.3.2 529bp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3.3.3 Real-time PCR的标准曲线
        3.3.4 特异性实验结果
        3.3.5 敏感性实验结果
        3.3.6 临床样品qPCR分析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4.1 犬猫弓形虫病流行情况讨论
    4.2 弓形虫检测方法讨论
    4.3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及实验诊断方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旋毛虫Serpin蛋白和P46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与应用[D]. 秦洪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刚地弓形虫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初步应用及抗弓形虫SAG1纳米抗体的制备、分析[D]. 薛杨继.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2021(02)
  • [3]弓形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 刘道华,汪天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02)
  • [4]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概述[J]. 王敏,李明俊.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4)
  • [5]基于SAG2和GRA7弓形虫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李国婧. 青海大学, 2021(01)
  • [6]弓形虫GRA7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猪弓形虫病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7]吉林省马主要寄生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 赵少伟. 延边大学, 2020(05)
  • [8]弓形虫诊断抗原的筛选[D]. 王华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1)
  • [9]湖南省猪的三种人畜共患病感染情况调查[D]. 陈世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10]广东省宠物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雷雪珍.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和实验诊断方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