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庆[1](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李莹芳[2](2020)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由“农业”向“工业”,“传统”向“现代”双重社会转型的新篇章,囿于我国户籍制度与城乡割据的特殊制度背景,“半工半耕”成为农村家庭普遍的生计模式,儿童在父母务工和教育监护的现实两难抉择下成为留守群体的大多数。留守儿童个人生命历程中极为关键的成长阶段与留守周期重叠,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亲密关系、家庭生活和社会效用的影响不可小觑。时间跨度上留守儿童进入成年并逐渐适应各自的社会角色,留守经历之于个体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被淡忘与忽略,因而本文以有留守经历的女青年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留守家庭父女关系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追踪研究,对深入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研究,拓展与丰富家庭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结合深入访谈法和过程—事件分析法,对M乡有留守经历女青年访谈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将父女关系建构的过程置于宏观社会时空场域和微观个体生命事件的关联中进行考察。聚焦于双系抚育解体后留守情境中父女互动与关系建构的过程,分析留守经历的劣势累积给成年早期的女儿造成的困境,剖析全新社会境遇下父女关系的动态演变,试图论证留守这一生命事件之于父女关系的形塑作用与特殊意义。研究发现,留守家庭内部的父亲“流动”与儿童“留守”是制度与文化双重强制的时空场域下农村家庭的自主理性决策。双系抚育的解构包含父亲缺位、母亲缺位与父母皆缺位三种形式,父女关系中重要他人的作用方式存在性别上的差异;留守情境中父女互动方式和内容的差异性建构出亲密型、矛盾型、疏远型和畏惧型的关系模式。留守期父女关系中劣势累积在女儿成年早期仍旧发挥作用,同时全新环境为留守中定型的父女关系带来新的转机,因而留守经历的累积效应与成年早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双重张力下,父女互动、父女地位、父亲评价和父女情感等维度呈现出动态性演变。

吴茵琪(Ngyanki)[3](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李丹[4](2020)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个体容易产生倦怠感,内在表现为心理上的紧张、疲惫,外在表现为对与工作和生活有关的事情失去兴趣和热情,影响组织和个体绩效的产出,阻碍了组织和个体的良性发展。职场上的工作倦怠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业缺乏动力和兴趣,对学业厌倦、不适应,学业产出效能低。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和学业倦怠关系密切,同时,在学业倦怠与众多前因变量的研究中,存在许多中间变量,如生活满意度、学业支持感、应对方式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研究范围,关注大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以北京市六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的内外向人格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所需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对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现阶段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基本状况,并且通过采用相关分析对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关系进行探究,进而借助回归模型,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并对生活满意度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方面偏向外向型人格,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但家庭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水平处于整体满意度的底端;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和学业倦怠水平在性别、年级、院校类别、专业类别、是否为学生干部、婚恋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均存在差异;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及其六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六个维度与学业倦怠以及学业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和行为不当维度呈负相关,但与学业倦怠中的成就感低维度呈正相关。此外,大学生内外向人格对学业倦怠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也对学业倦怠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且生活满意度的友谊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三个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也具有调节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基于大学生、家庭、学校三个层面,从关注大学生人格培养和提升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为缓解学业倦怠提出对策建议。

薛敏霞[5](2020)在《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 ——以M校硕士研究生为例》文中提出自杀是当前年轻人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学生群体的自杀问题呈现日益严重的态势,特别是研究生群体的自杀现象日益突出。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完善,各地高校在对研究生的大批量扩招的同时,也加剧了研究生群体的竞争,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研究生自杀、自伤的报道不绝于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许多研究更多从校园、社会层面上对研究生群体自杀现象进行分析,较少研究关注到研究生个体背后的家庭生态情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从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到后来的心理发展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从现象上看,研究生看似远离原生家庭,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他们在潜意识里仍然与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影响着他们的一生。特别是对刚进入研究生生活的研究生新生来说,新的阶段性生活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着多方面的生活事件,如果无法有效应对,将会产生心理危机和自杀风险。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本研究以M大学为试点,以动态的范式从家庭生态角度出发,通过充分搜集、阅读文献、数据整理,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全面了解研究生新生心理状况、自杀风险和相关家庭因素的基础上,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建立理论勾连,探索研究生新生家庭生态与心理健康及自杀风险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影响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的家庭因素,并讨论分析家庭生态系统需要遵循的原则,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维一体的家庭生态视角提出对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的对策。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基本框架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生自杀现象的背景和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自杀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拟定“研究生自杀”与“家庭生态”二者关系和“如何建设健康家庭生态以干预研究生自杀风险”的思路,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第二部分:文献梳理。对文章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论述,如:首先对自杀相关概念、生态系统及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家庭生态系统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理论进行界定和论述。其次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如,国外相关研究中关于自杀类型、自杀成因等研究现状,国内研究中关于研究生自杀态度和自杀风险研究、研究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家庭生态与个体心理健康研究现状,最后对总体情况进行文献评述。第三部分:研究生新生基本现状实证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研究生包括等人口学特征(包括专业、性别、婚恋状况、生源地等),相关的家庭生态系统现状(涉及家庭资源、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等),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弹性)及自杀风险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和差异分析,并对自杀风险研究生基本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男性研究生新生、理科研究生新生的自杀风险占比相对较高;有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弹性低于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有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的家庭负性事件发生率较高。第四部分:研究生新生家庭因素与自杀风险关系分析。用SPSS软件对研究生新生家庭特征与自杀风险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来深层次分析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背后的家庭生态因素。研究发现,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暴力、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有家族病史的家庭环境对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和有家族病史是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在家庭生态视角下提出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对策。在阅读已有文献、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家庭生态系统要遵循系统平衡原则、层次结构原则和动态发展原则,并根据家庭生态的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提出对研究生自杀风险的三维干预对策。其中,微观系统包括家庭子系统;中观系统包括学校及家庭系统;宏观系统包括影响家庭建设的社会系统。

赵梓余[6](2020)在《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能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求,促使人内心平静、和谐,也对促进人格完善、健康发展有独特的作用。但因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功利化、趋于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等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人格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漠视生命、情感缺失;人为物役、精神匮乏;极端自我、心态失衡;缺乏责任、麻木不仁;惧怕挫折、意志薄弱等。而道家美育思想讲究心性相关,心意一体,注重内心和精神的修养,注重精神和内心的真善美相统一,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构建大学生和谐完美人格、培养大学生乐观谦逊的健康人格、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论文从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美育原则、美育目标、美育途径入手,进一步探讨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本论文总计包括六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和分析本文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之处,指明了写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为美育及人格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主要论述了美育的基本概念及功能、人格教育的基本概念、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人格需求层次理论,为论文写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道家美育思想,主要从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美育原则、美育内容、美育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目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分析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为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从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目的的启示、内容的启示、途径的启示以及道家美育思想局限性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借鉴启示入手,阐述了道家美育思想对于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第六部分为文章总结,对论文整体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进一步归纳总结道家美育思想的特性及优势以及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石莹[7](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侯宇琪[8](2019)在《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才是个体的立身之基、发展之本。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成型的关键时期,其人格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更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发展时期,受到外界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频频出现各种问题,同时这也透视出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科学对策,对解决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人格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生态化审视。立足于现实,通过对部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访谈,并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透视出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人格教育问题多元,收效甚微,总体定位模糊缺乏精确性、实施零散缺乏系统性、课程资源泛化缺乏针对性、师资不足缺乏专业性;而家庭人格教育的优势也成为弊端,影响深远却喜忧掺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格教育的影响错综复杂,良莠不齐,负面影响难以分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提出解决对策,主要从五个大方面入手。第一,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推进大学生人格教育可持续发展。第二,积极遵循耐度定律,推动人格教育教学改革。第三,努力消除限制因子,实现人格主体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第四,重视生态位的分化,积极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的人格教育共同体。第五,保持人格主体的内稳态,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人格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关爱是回归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大学生人格教育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是实施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大学生人格教育不是仅仅依靠高校就可以完成的,更需要社会、政府、家庭等多方力量的援助。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建立人格教育生态系统网络,提出科学对策,共同推动人格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任小琴[9](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李玥瑶[10](2019)在《人格特质对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影响 ——亲子依恋的调节作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受欺负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据统计初中生发生受欺负行为的比例占总体的百分之二十。受欺负行为不仅不利于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发展,而且会影响初中生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甚至会影响个体成长中的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受欺负行为已经受到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其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对受欺负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正确地认识欺负行为,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乃至到可以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对促进和谐、安全校园的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搜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没有把亲子依恋作为调节变量来探讨受欺负行为的研究。所以本研究从亲子依恋理论入手来考察人格特质对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的结果如下:1.初中生受欺负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更容易受欺负,年级越低越容易受欺负,父母婚姻不稳定的学生更容易受欺负。2.初中生受欺负行为与神经质维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精神质和内外向维度存在负相关关系。3.初中生受欺负行为与父母依恋显着相关。其中,受欺负行为与父子和母子的依恋、信任和沟通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但与父子、母子疏离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精神质人格和受欺负行为、内外向人格和受欺负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二、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2.3.2 舆论引导理论
        2.3.3 道德建设理论
        2.3.4 理性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4.2 同伴关系因素
        4.2.1 不良交往对象
        4.2.2 不良交往内容
    4.3 家庭因素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4.4 学校因素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4.4.3 教育管理缺位
    4.5 社会环境因素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4.6 网络社会因素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4.7 本章小结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5.3 本章小结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6.4.5 净化网络空间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父女关系相关研究
        1.2.2 留守经历相关研究
        1.2.3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群体研究
        1.2.4 既有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父女关系
        1.3.2 留守经历
        1.3.3 成年早期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方法
        1.5.3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双重强制: “流动”与“留守”的时空场域
    2.1 M乡的资源与生活机会
    2.2 留守个案概况
    2.3 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强制
        2.3.1 制度: 城乡二元割据
        2.3.2 文化: 流动中的父权
    小结
第3章 父亲外出与“双系抚育”的解构
    3.1 双系抚育的解构
        3.1.1 父亲缺位
        3.1.2 母亲缺位
        3.1.3 父母皆缺位
    3.2 留守场域中父女关系的“重要他人”
        3.2.1 “女性”重要他人
        3.2.2 “男性”重要他人
    小结
第4章 留守场域中的父女互动与关系建构
    4.1 亲子分离状态下的父女互动
        4.1.1 互动方式
        4.1.2 互动内容
    4.2 留守中父女关系的建构与情感体验
        4.2.1 亲密型:亲密而有“间”
        4.2.2 矛盾型:爱在心而口难开
        4.2.3 冷漠型:熟悉的“陌生人”
        4.2.4 畏惧型:敬而远之的“严”父
    小结
第5章 留守累积效应与父女关系的动态演变
    5.1 留守期父女关系的劣势累积
        5.1.1 不均衡的亲子相处模式
        5.1.2 理性而被动的情感表达
        5.1.3 异性交往观念消极
        5.1.4 婚育迟疑与焦虑
    5.2 留守终止后的父女关系新格局
        5.2.1 从“留守”到“流动”的女儿
        5.2.2 数字媒介下的“缺位”与“在场”
        5.2.3 父女角色的重新定位
        5.2.4 留守经历的综合性解读
    5.3 双重张力下的父女关系动态演变
        5.3.1 父女互动:亲子隔离到缺位在场
        5.3.2 父女地位:亲子依附到亲子平等
        5.3.3 父亲评价:依赖“他人”到自我确认
        5.3.4 父女情感:感性主导到理性主导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与讨论
        6.1.1 结论
        6.1.2 讨论
        6.1.3 对策与建议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3)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2.4 研究内容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分析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第五章 建议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英文缩略词
个人学习经历
致谢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参考文献

(4)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过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相关的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学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学业倦怠的缘起与发展
        2.1.2 国内外关于学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2.1.3 学业倦怠的测量维度与测量工具
        2.1.4 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2.2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
        2.2.1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概念界定
        2.2.2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测量维度
        2.2.3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研究进展
    2.3 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2.3.1 生活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2.3.2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维度
        2.3.3 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2.4 内外向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2.4.1 内外向人格特质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2.4.2 内外向人格特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2.4.3 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2.5 文献综述小结
        2.5.1 学业倦怠研究存在的不足
        2.5.2 内外向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测量工具
    3.3 统计工具
    3.4 变量选择
    3.5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6 数据来源
    3.7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3.7.1 量表的信度分析
        3.7.2 量表的效度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4.1.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4.1.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4.1.3 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4.2 不同人口统计学因素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4.2.1 不同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2.2 不同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2.3 不同院校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2.4 不同专业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2.5 不同学生干部任职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2.6 不同婚恋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2.7 不同独生子女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2.8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4.3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4.3.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4.3.2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4.3.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4.4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和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4.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4.4.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内外向人格的回归分析
        4.4.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4.5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4.5.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
        4.5.2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
5 研究结果讨论
    5.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现状分析
    5.2 差异性分析
        5.2.1 不同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2 不同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3 不同院校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4 不同专业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5 是否有学生干部任职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6 不同婚恋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7 不同独生子女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8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3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相关关系分析
        5.3.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分析
        5.3.2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分析
        5.3.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分析
    5.4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回归结果分析
        5.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回归结果分析
        5.4.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内外向人格的回归结果分析
        5.4.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回归结果分析
    5.5 生活满意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和学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5.5.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分析
        5.5.2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大学生层面
        6.2.2 家庭层面
        6.2.3 高校层面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介绍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大学生人格、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调查问卷

(5)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 ——以M校硕士研究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假设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假设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
        2.1.1 自杀相关概念
        2.1.2 生态系统及家庭生态系统理论
        2.1.3 家庭生态系统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理论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与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调查工具
    3.3 统计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3.4.2 不同专业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3.4.3 不同性别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3.4.4 不同婚恋状况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3.4.5 不同生源地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3.4.6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症状自评结果及各因子统计分析
        3.4.7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心理弹性及各因子统计分析
    3.5 讨论
        3.5.1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专业差异分析
        3.5.2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性别差异分析
        3.5.3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婚恋状况差异分析
        3.5.4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生源地差异分析
        3.5.5 有无自杀风险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第四章 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与家庭生态调查分析
    4.1 不同家庭环境研究生自杀风险差异分析
    4.2 家庭生态与自杀风险的相关分析
    4.3 家庭生态与自杀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4.4 讨论与分析
        4.4.1 父母感情不和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4.4.2 家庭暴力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4.4.3 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4.4.4 有家族病史与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分析
第五章 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对策
    5.1 家庭生态系统原则
        5.1.1 系统平衡原则
        5.1.2 层次结构原则
        5.1.3 动态发展原则
    5.2 家庭生态视角下对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干预的三个维度
        5.2.1 微观层面:构建健康的家庭子系统
        5.2.2 中观层面:家校协同共促学生发展
        5.2.3 宏观层面:社会支持介入家庭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美育及人格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
    2.1 美育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2.1.1 美育的基本内涵
        2.1.2 美育的功能
    2.2 人格及人格教育的基本概念
        2.2.1 人格的基本概念
        2.2.2 人格教育及大学生人格教育
    2.3 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2.3.1 美育促进人格教育的完善
        2.3.2 美育满足大学生人格教育发展需求
    2.4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人格需求层次理论
        2.4.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2.4.2 人格需求层次理论
3 道家美育思想
    3.1 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1.1 老子崇尚自然无为
        3.1.2 庄子追求自由逍遥
        3.1.3 列子体味贵虚空蕴
    3.2 道家的美育思想原则
        3.2.1 “道法自然”的适性美育原则
        3.2.2 “上善若水”的超功利美育原则
        3.2.3 “天人合一”的重和谐美育原则
    3.3 道家的美育目标
        3.3.1 主张“素朴之美”以培养审美趣味
        3.3.2 推崇“中和之美”以提升审美意境
        3.3.3 追求“和谐之美”以树立审美理想
    3.4 道家的美育思想途径
        3.4.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我感悟途径
        3.4.2 “坐忘心斋”的释放解脱途径
        3.4.3 “乘物游心”的自在实践途径
        3.4.4 “贵形重生”的生命超越途径
4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
        4.1.1 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使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4.1.2 促进大学生人格稳定,达到物质与精神平衡
        4.1.3 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统一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
        4.2.1 重智力教育轻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缺乏责任
        4.2.2 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使大学生惧怕挫折
        4.2.3 理性与感性教育相割裂,使大学生人为物役
    4.3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功利化
        4.3.2 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片面性
        4.3.3 大学生人格教育缺乏系统性
5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5.1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原则的启示
        5.1.1 “超功利”引导大学生实现自身真善美的统一
        5.1.2 “重和谐”引导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2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目标的启示
        5.2.1 “中和之美”的审美境界促进大学生实现人格自由
        5.2.2 “生气之美”的审美感悟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
        5.2.3 “素朴之美”的审美意味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格
        5.2.4 “无象之美”的审美思维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
    5.3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途径的启示
        5.3.1 “心斋坐忘”的释放解脱引导大学生平衡心态,实现精神自由
        5.3.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我感悟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5.4 道家美育思想的局限性
        5.4.1 过分关注自我
        5.4.2 过分追求“无欲则刚”
        5.4.3 过分强调自悟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践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1.1.2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1.1.3 培育大学生养成新型健康人格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1.1.4 大学生人格教育是解决大学生人格问题的现实呼唤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国内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综述
        1.3.2 关于国外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现状的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教育生态学理论与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涵分析
    2.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涵
        2.1.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概念
        2.1.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
        2.1.3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2.2 教育生态学理论解析
        2.2.1 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
        2.2.2 教育的生态环境
        2.2.3 教育的生态功能
    2.3 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践行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可行性
        2.3.1 传统人格教育的弊端日益暴露,推动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变革
        2.3.2 探寻有效的教育对策需要教育生态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化审视
    3.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原理分析
        3.1.1 基本定律法则
        3.1.2 基本效应
    3.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生态环境分析
        3.2.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
        3.2.2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部生态环境
        3.2.3 生态环境的多维镶嵌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前大学生主要人格问题
        4.1.1 心理发展滞后
        4.1.2 道德信念弱化
        4.1.3 自我中心价值倾向
        4.1.4 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高校:问题多元,收效甚微
        4.2.2 家庭:影响深刻,喜忧参半
        4.2.3 社会:错综复杂,良莠不齐
    4.3 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外部生态环境:产生限制因子
        4.3.2 内部生态环境:人格主体内部失衡
        4.3.3 生态因子作用法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探寻大学生人格教育对策
    5.1 优化教育环境:推进人格教育可持续发展
        5.1.1 完善理论制度环境,规范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地位
        5.1.2 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5.2 遵循耐度定律:推动人格教育教学改革
        5.2.1 转变教学思维,大学生人格教育思维转向主体间性
        5.2.2 坚持以师为范,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格素质
    5.3 消除限制因子:实现人格主体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5.3.1 丰富和创新人格教育的载体,在活动实践中避免“花盆效应”
        5.3.2 创建多层次课程体系,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专业课程为主体
    5.4 重视生态位分化: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人格教育共同体
    5.5 保持人格主体内稳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人格教育
        5.5.1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为人格主体内部生态稳定奠定基础
        5.5.2 积极调试心理耐度,寻找人格主体内外平衡的有效结合点
    5.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人格特质对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影响 ——亲子依恋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
        1.1.1 人格特质的概念界定
        1.1.2 人格特质的测量
        1.1.3 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
    1.2 亲子依恋的研究综述
        1.2.1 亲子依恋的概念界定
        1.2.2 亲子依恋的理论研究
        1.2.3 亲子依恋的相关性研究
    1.3 受欺负行为的研究综述
        1.3.1 受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
        1.3.2 受欺负行为的理论研究
        1.3.3 受欺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4 人格特质、亲子依恋与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关系
        1.4.1 人格特质与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关系
        1.4.2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关系
        1.4.3 人格特质与亲子依恋的关系
    1.5 问题提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工具
        2.4.2 数据的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3.2 研究对象的描述性统计
    3.3 初中生人格特质的状况及统计结果
        3.3.1 初中生人格特质的基本情况
        3.3.2 初中生人格特质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检验
    3.4 初中生亲子依恋的状况及统计结果
        3.4.1 初中生亲子依恋的基本情况
        3.4.2 初中生亲子依恋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检验
    3.5 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状况及统计结果
        3.5.1 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基本情况
        3.5.2 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检验
    3.6 人格特质、亲子依恋和初中生受欺负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3.6.1 人格特质与亲子依恋的相关
        3.6.2 人格特质与受欺负行为的相关
        3.6.3 亲子依恋与受欺负行为的相关
    3.7 初中生亲子依恋在人格特质与受欺负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3.7.1 父子依恋在人格特质与受欺负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3.7.2 母子依恋在人格特质与受欺负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讨论
    4.1 初中生人格特质的状况及成因分析
    4.2 初中生亲子依恋的状况及成因分析
    4.3 初中生的受欺负行为的状况及成因分析
    4.4 初中生人格特质、亲子依恋和受欺负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5 初中生亲子依恋的调节作用探讨
    4.6 研究启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艾克森人格量表》
    附件二:《亲子依恋量表》
    附件三:《受欺负行为量表》
致谢

四、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D]. 李莹芳.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 李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家庭生态视角下研究生新生自杀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 ——以M校硕士研究生为例[D]. 薛敏霞.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6]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D]. 赵梓余.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4)
  • [7]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侯宇琪.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9]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人格特质对初中生受欺负行为的影响 ——亲子依恋的调节作用[D]. 李玥瑶. 吉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