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汉语词汇的变迁

新时代汉语词汇的变迁

一、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谢静[1](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双语的比较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语料库语言学也已成为应用语言学的常规研究方法,但使用语料库来进行焦点搜索,把不同语言的异同现象转化为直观可视的数据对比,还属于目前语言学界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针对小语种的语料库研究更少。韩国与中国毗邻而居,韩语借用了很多汉语词汇,但在句法层面却相差甚远。韩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需要大量的助词来明确,汉语的助词也在表达结构、时态和语气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二者进行归类总结与比较有助于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与共性,同时为双语翻译工作提供借鉴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近十年精选六部韩剧中韩语汉语文本近400万字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对韩语和汉语助词的用法进行分类分析与比较,以期获得两种语言中助词功能与占比的直观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语义分析,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建议。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通过使用语料库词性标注软件及搜索与统计软件,对韩语汉语助词用法及功能表达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总结,针对其中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过程分为收集语料、整理语料、按照主要助词分类搜索、分析语料,得出结论并总结展望。主要结论和启发有:一、助词在中韩两种语言中均起到重要杠杆作用,韩语助词在总文本中占比小,但功能更多样,汉语助词占比更大且功能集中;二、中韩助词功能的差异影响着各自句法的总体特征,表现为韩语显性汉语隐性。三、韩汉互译时应遵循目的语导向,熟悉助词的译法有助于快速实现语码转换。

范妮[2](2020)在《《元曲选》成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代处于近代汉语萌芽的关键时期,在整个汉语史的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而元曲向来被认为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可是元曲虽然在元代非常兴盛,但是在当时却是“下里巴人”,流传至今的不过一百六十余种。《元曲选》是明人臧晋叔所编,他选取了一百种杂剧,故此书又名《元人百种曲》。可见《元曲选》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元代文学的钥匙,“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正是《元曲选》的价值。这部书所收剧目的作者很多,绝不单一,覆盖南北,所用语言又带有明显的口语性,集中体现了当时的语言面貌,时代性极强,是研究近代汉语很有价值的语料。本文主要是将《元曲选》中出现的991个成语从语法结构、语形变化特点及原因来进行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其次概述前人对《元曲选》研究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研究的空间,接下来是语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元曲选》成语概说。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学界对于“成语”这一概念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界定成语的五个标准,并根据这个标准统计出《元曲选》中的成语共991个。其次对《元曲选》中成语的特点进行概括性的阐述,介绍其概貌及本文确定成语数量的标准。第三部分,《元曲选》成语的语法结构。本文将《元曲选》成语的语法结构分为八类:联合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连谓结构、兼语结构和紧缩复句结构,并据此对《元曲选》中成语的每一类结构关系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分析。第四部分,《元曲选》成语语形的演变。在这一部分中,将《元曲选》中的成语和先前文献中的定型成语的形式进行比对,找出语形上发生变化的成语,也探究了一些出自《元曲选》的成语语形的演变,并对成语语形演变的类型、原因进行阐述。最后一部分,结语。

车勒格尔[3](2020)在《敦煌变文成语研究》文中提出敦煌变文是一批在敦煌发现的故事和佛经的讲唱底本,其极具口语化、宗教化特征的语言成为了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其中继承和产生了丰富地成语材料,对这些成语的探究可以让我们对唐五代时期的语言概貌和文化内蕴有所窥探。本文以张涌泉、黄征编着的《敦煌变文校注》一书为材料来源,对敦煌变文中引用和首创地成语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一章对敦煌变文成语的概况进行了介绍,首先对成语进行界定,其次介绍敦煌变文的构成情况与主题内容,然后对敦煌变文中的成语进行数据统计;第二章对敦煌变文成语进行溯源,将敦煌变文中所引成语的主要来源分类,再例说引用的方式;第三章将来源于敦煌变文的成语进行分析,考察其形成方式和结构;第四章在对敦煌变文中成语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其对辞书编纂的价值。通过对敦煌变文中使用和产生成语的讨论和探究,可以发现敦煌变文中成语的使用不仅反映着对前代成语继承和发展的情况,还反映着唐五代时期语言发展的状况,同时我们也能从中窥探到汉语发展的脉络。

彭琳[4](2020)在《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称谓语具有系统性和民族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与文化现象。作为标记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的语言现象,亲属称谓语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各民族语言的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的亲属称谓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称谓系统中对于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血亲与姻亲、男性与女性、年长与年幼等所有亲属关系都精确描述,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如此细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无法比拟的。英语亲属称谓系统不仅称谓词数量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性别与辈分外,内外、长幼、亲疏都不区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不同语言的称谓语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折射,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亲属称谓的系统梳理,并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民族文化,为今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为语言学习与教学,语际的翻译研究提供帮助。本文以既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为指导,结合笔者收集的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资料,详细比较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面称和背称、英汉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以及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是汉语称谓语的独具特色的现象,当今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特别突出。本文通过对比考察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现象,充分展示英汉文化的差异,民族价值观的不同。着眼语言和社会的共变,探索隐藏于亲属称谓语背后的深层文化,这是本文的特色创新之处。本文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系统各层面的异同,希望本项研究能对英汉文化与语言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实践等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袁耀辉[5](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6](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罗敏学[7](2019)在《现代汉语三音节名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着重选取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统称《现汉》)中的三音节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该版辞书中三音节名词的基本概况,尝试从三音节名词的构成类型和方式、语义特征和成词原因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从共时和历时、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对三音节名词进行描述与分析,通过认知三音节名词的自身特点,进而把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对三音节名词进行全面审视,统计第七版《现汉》中三音节名词的各项数据,探讨韵律结构、语法功能、语义分布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了解三音节名词的来源。其次,从动态和静态的层面研究三音节名词的构成类型与方式,力求系统地归纳三音节名词的结构。接着,从三音节名词的结构入手,进一步探讨其语义特征。最后,根据三音节名词的语义分布及来源情况,分析三音节名词形成出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牟玉华[8](2016)在《新时期汉语发展的理论自觉》文中指出语言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在网络信息新时期,汉语系统中出现了许多新元素以及突破原语言规则的异化现象。这些微观言语变异现象看似偏离或违反传统语言系统的规则,实则遵循了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普遍原理,如语言类推机制、语言接触同化发展、繁简协调发展等规律,推动现代汉语在稳定中不断发展前行。

程荣[9](2015)在《语汇学的研究对象与新语的类型特点》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新词语平均长度为3.28字,从音节韵律的视角可以看到新语在当代汉语中的强劲发展势头。语汇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各类固定短语和半固定短语,并涵盖广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块,需防止在语汇学分立时把"语"的范围限定过窄。新媒体时代产生的新语丰富多彩,汉外融合式、语模式、修辞式等新语类型,既体现传统构语方式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传统与创新构语方式的结合,这些新语现象应当在语汇研究中受到充分重视。

姚俊怡[10](2015)在《汉语语汇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汉语语汇是汉语中所有的语的总汇,它囊括了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惯用语等一系列由词和词组合成的,结构相对固定、具有多种功能的叙述性语言单位,掌握语汇的具体读音、意义和用法是语言习得必须经历的过程。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成语、谚语等语汇单位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目的语等多种因素的正负迁移影响,因此如何向留学生教授这些复杂多样的语汇单位便成为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现今认可度较高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汇单位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从汉语语汇的性质、范围和系统性特征等角度分析当下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不同阶段留学生进行语汇教学的主要策略和设想。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三章、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一、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语汇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二、汉语语汇本体研究。分别从语的分类与结构、语汇和语汇学的基础理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三、教材中语汇的调查与分析。本章对教材中所选的语汇单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设置语汇环节的建议。四、留学生汉语语汇学习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留学生在第二语言语汇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偏误类型并进行分析。五、汉语语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针对以上做出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意见,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阐述一些自己的方法和建议。六、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内容及要点,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

二、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于语料库的对比语言学
    第二节 韩语、汉语助词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韩语汉语助词的对比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语料及方法
    第一节 语料的介绍
    第二节 语料库搜索软件的介绍
    第三节 数据分析步骤
第四章 韩语助词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一节 韩语间接引语引用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二节 韩语定语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三节 韩语主格助词、宾格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四节 韩语副词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五节 韩语添意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助词用法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一节 汉语结构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二节 汉语时态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三节 汉语语气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元曲选》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元曲选》成语概说
    (一)成语的界定
    (二)《元曲选》成语概貌
二、《元曲选》成语的语法结构
    (一)联合结构
    (二)主谓结构
    (三)动宾结构
    (四)偏正结构
    (五)述补结构
    (六)连谓结构
    (七)兼语结构
    (八)紧缩复句结构
三、《元曲选》成语语形的演变
    (一)《元曲选》成语语形演变的类型
    (二)《元曲选》成语语形演变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敦煌变文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敦煌变文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敦煌变文成语概况
    (一)成语概念界定
    (二)敦煌变文成语的语义概貌
    (三)敦煌变文成语数据统计
二、敦煌变文成语溯源
    (一)敦煌变文成语的来源
    (二)敦煌变文成语的引用方式
三、来源于敦煌变文的成语
    (一)来源于敦煌变文的成语的生成方式
    (二)来源于敦煌变文的成语的结构
    (三)来源于敦煌变文的成语的文化内涵
四、敦煌变文成语研究对辞书编纂的价值
    (一)补充失收的词条
    (二)提前滞后的书证
    (三)补充未收的释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考察范围与研究现状
        1.2.1 考察范围
        1.2.2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特色与研究创新
第二章 称谓语的性质和类型
    第一节 称谓语的性质
        2.1.1 称谓的概念
        2.1.2 称谓语与文化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2.2.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2.2.2 英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2.2.3 英汉亲属称谓语分类的异同
第三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概观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比较
        3.2.1 英汉基本亲属称谓系统
        3.2.2 英汉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3.2.3 英汉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3.2.4 英汉父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3.2.5 英汉母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3.2.6 英汉祖父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3.2.7 英汉祖母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3.2.8 英汉丈夫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3.2.9 英汉妻子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
        3.3.1 血亲和姻亲的差异
        3.3.2 宗族内外的差异
        3.3.3 长幼和辈分的差异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原因
        3.4.1 社会性质的不同
        3.4.2 宗族观念的不同
        3.4.3 等级观念的不同
        3.4.4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第四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4.1.1 汉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4.1.2 英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词义比较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词义的异同
        4.3.1 相同点
        4.3.2 不同点
第五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
    第一节 面称与背称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系统
        5.2.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5.2.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5.2.3 外亲称谓语(异姓)
        5.2.4 姻亲称谓语(异姓)
        5.2.5 夫妻系称谓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背称系统
        5.3.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5.3.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5.3.3 外亲称谓语(异姓)
        5.3.4 姻亲称谓语(异姓)
        5.3.5 夫妻系称谓(异姓)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面称背称的异同
        5.4.1 相同点
        5.4.2 不同点
第六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第一节 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
    第二节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比较
        6.3.1 英汉亲属称谓语泛化的表现
        6.3.2 英汉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特点
    第五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语法特征
        6.5.1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特征
        6.5.2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法特征
    第六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异同
        6.6.1 相同点
        6.6.2 不同点
    第七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成因
        6.7.1 传统社会结构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
        6.7.2 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6.7.3 社会发展的需要
        6.7.4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第七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与社会语言学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表现
        7.2.1 英汉核心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7.2.2 英汉父系母系称谓的性别差异
        7.2.3 英汉夫妻之间称谓的性别差异
        7.2.4 英汉从他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7.2.5 英汉亲属称谓排序的性别歧视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原因
        7.3.1 宗法观念与家庭结构
        7.3.2 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义的影响
第八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与文化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文化差异的表现
        8.2.1 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
        8.2.2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8.2.3 中西方经济制度的不同
        8.2.4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
第九章 结语
    9.1 基本认识
    9.2 本文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致谢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语料来源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2.1 新词界定
        2.1.1 语言学界定
        2.1.2 新词语的界定
    2.2 新词语的产生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2.2.3 新词语的特征
    2.3 网络新词语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3.4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4.3 小结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5.6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1 语言与文化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2 汉语和汉文化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6.5 小结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现代汉语三音节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三音节词及三音节短语界定问题的研究
        (二)三音节词声音形式及韵律的研究
        (三)三音节词语法结构及功能的研究
        (四)三音节词语义特点的研究
    三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章 第七版《现汉》中三音节名词概况
    一 三音节名词的分布与主要特点
        (一)韵律结构
        (二)语法功能
        (三)语义分布
    二 三音节名词的来源
        (一)新造词
        (二)文言词
        (三)方言词
        (四)外来词
第三章 三音节名词的构成类型与方式
    一 三音节名词的构成类型
        (一)单纯词
        (二)合成词
    二 三音节名词的构成方式
        (一)语素叠加
        (二)语音模拟
        (三)语法增删
        (四)借助修辞
第四章 三音节名词的语义特征
    一 三音节名词的语义
        (一)三音节名词的理性义
        (二)三音节名词的色彩义
    二 三音节名词的语义结构
        (一)三音节名词语义结构的划分依据
        (二)三音节名词语义结构分类
第五章 三音节名词的成因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 国际之间的交流
    三 地域之间的融合
    四 历史的传承
    五 语汇的发展
    六 造词法的演进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新时期汉语发展的理论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推机制
    (一) 词法类推
    (二) 句法类推
二、语言接触同化发展
    (一) 借词的本土化
    (二) 借词的语素化
三、繁简协调发展
    (一) 繁化是语言社会性的必然结果
    (二) 简化是语言工具性的总体要求
四、结语

(9)语汇学的研究对象与新语的类型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语汇学的研究对象
    2.1 “叙述性”对“语”的限定问题
    2.2 “语”的“成句功能”问题
    2.3专名词语的归属问题
    2.4三字以上新语与新词的划界
三新语的类型特点
    3.1汉外融合式新语明显增多
        3.1.1单音节音译成分作为语素组构的新语
        3.1.2两个音译语素组构的新语
        3.1.3音译缩略语素组构的新语
    3.2语模式新语呈高产系列性
    3.3修辞式新语多彩多姿
        3.3.1带有比喻色彩的新语
        3.3.2带有借代色彩的新语
        3.3.3谐音式新语
四余论

(10)汉语语汇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语汇研究现状
        1.2.1 作为词汇组成部分的“熟语”研究
        1.2.2 在“语词分立”基础上的语汇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汉语语汇本体研究
    2.1 语的分类与结构
        2.1.1 语的分类的两个层面
        2.1.2 语的雅俗之分
        2.1.3 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类型
    2.2 语汇和语汇学的基础理论
        2.2.1 汉语语汇的性质、范围
        2.2.2 汉语语汇的系统性
        2.2.3 汉语语汇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第三章 教材中语汇的调查与分析
    3.1 教材的选取
        3.1.1 所选取教材的类型
        3.1.2 所选取教材中语汇教学环节分析
    3.2 教材中语汇的调查分析
        3.2.1 教材中语汇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3.2.2 教材中语汇的出现频率分析
    3.3 对教材中设置语汇环节的建议
第四章 留学生汉语语汇学习的问卷调查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1 汉语语汇及题型的选定及依据
        4.1.2 调查设想及调查对象
        4.1.3 调查问卷的答卷数据分析
    4.2 调查问卷分析
        4.2.1 偏误类型与分析
        4.2.2 偏误产生原因分析
第五章 汉语语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5.1 汉语语汇在教学中应遵循的规律
        5.1.1 精讲多练原则
        5.1.2 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原则
        5.1.3 关注不同语言语汇差异原则
    5.2 汉语语汇教学的具体策略
        5.2.1 帮助学生建立个性的“语汇词典”
        5.2.2 加深对汉语语汇“原义”的理解
        5.2.3 关注生活实际及实用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四、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D]. 谢静.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元曲选》成语研究[D]. 范妮.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3]敦煌变文成语研究[D]. 车勒格尔.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 彭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7]现代汉语三音节名词研究[D]. 罗敏学. 湖北师范大学, 2019(08)
  • [8]新时期汉语发展的理论自觉[J]. 牟玉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9]语汇学的研究对象与新语的类型特点[J]. 程荣. 世界汉语教学, 2015(04)
  • [10]汉语语汇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分析[D]. 姚俊怡. 山西大学, 2015(02)

标签:;  ;  ;  ;  

新时代汉语词汇的变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