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脸与奴隶意识

官脸与奴隶意识

一、官员面子与奴才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1](2021)在《灶王传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楔子说来话儿长。从哪里说起呢?从我知道的历史,记忆和经历,今天,昨天,还是一个故事的高潮,让我感觉震颤的部分?从我成为灶王的那一刻,蔚州城隍在一纸任命上写下我的名字,"告诉你说,这是一个特别的恩赐,有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它责任重大,你可不能有半点儿的懈怠。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

雷月荣[2](2020)在《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文中认为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思想体系中一颗尚待开采的明珠。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主要体现为对国民健全独立人格的培育,倡导通过个人改造与社会制度改造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人格的建构。当前社会道德建设仍存在一种忽略独立人格、批判意识和责任精神的价值取向,仍存在一种重视人的改造,忽视制度建设的“单项决定论”倾向。历史上那些被猛烈批判过的国民素质问题,亦或国民劣根性问题如今在国人身上仍然有迹可寻。可以认为,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于改革学校道德教育,对于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提高国人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造就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人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终极目标。健全独立人格主要表现为独立批判态度、自由冒险精神与责任意识。胡适基于健全独立人格,在国民性批判、国民性建构、国民性改造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阐释。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上,经由对“国民”的批判发展到对“人”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以“个人本位”的国民性改造内容。培养个人本位意识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核心内容,据此,胡适对女子问题、贞操文化、传统孝道、封建礼俗、家族个人主义等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理想国民性的建构上,经由“现代国民”到“现代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健全独立人格”的国民性改造目的。“健全独立人格”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价值基点与目标归宿,它要求现代人应具备两个特点:其一,个人“要有自由意志”,其二,个人须“当干系、负责任”。在如何改造国民性问题上,经由“单项决定论”到“双向互动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制度与人”的双向互动国民性改造途径。双向互动改造包括以教育、文学为主的“人的改造”和以“民主制度”为主的“制度改造”两个方面。而民主制度的改造思路重点体现为民主制度之“民主”基础、“人权”核心、“宪政”实质、“法治”表征、“渐进改良”过程及“个人权利与自由”目的等方面。同时,胡适对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改造路径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改造路径进行了有针对性、有力度的批判。“国民性改造问题”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问题”,包括两大关键主题:其一,国民性改造的“立国”与“立人”问题,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中的“集体”取向和“个人”取向问题;其二,国民性改造的“单项”和“双向”路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前者关乎“造就什么样的人”,后者关乎“如何造就这样的人”。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勾勒出一条以“权利与责任”为旨要,以“双向互动”为路径的具有重大现实价值的国民性改造思路,实现了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反思和超越,对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平衡和弥合。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外在方面体现为现代性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两难兼顾。近代中国面临现代性与建立民族国家的双重任务。胡适引进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时,不自觉带入了民族、国家意识,他一方面宣扬“个人价值”,试图“解放个性”,另一方面迫于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任务,其改造国民性的目的更多是强调强国护民,“解放个性”被弱化。二者的两难兼顾成为了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一大悖论。内在方面体现为中国自由主义自身问题:诸如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由西方引入,而非本土生发;改造主体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改造方式以批判为主调,建设性较弱;实验主义自身内在限度等。当前,中国人的现代化仍未完成,国民劣根性仍有迹可寻。基于对中国人现代化的现状分析和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整全性阐释,并且立足当前我国教育的实践,一种依循于健全独立人格的“公民教育”理念应该成为未来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关注对象。

宗喀·益西丹佛[3](2020)在《诠释学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诠释学为视角,以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研究汉传佛教本土化的路径为参照,以丰富的藏汉文资料为依据,从制度、文化、义理及现状四个层面,考察、分析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基本内容、主要特点与现实状况,由此揭示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内在联系与合理性。本文的特点是,首先,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诸多未曾披露的史料,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理论渊源之追溯;对《见地之差别》三版本之异同比较;对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发展流变之梳理;对大小五明文化关系之探究;对藏族典型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之考察等。其次,从诠释学与藏传佛教史料结合的角度阐释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由此提出了外来佛教处境化的学理依据,这是从史论结合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亦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陈雪菲[4](2020)在《清代太监形象及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以清代太监的形象及心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代太监形象和心态的分析,阐释清代太监心态产生的原因,揭示太监心态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所代表的深刻意义。在清代的历史舞台上,太监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没有明代重要,但其仍然是清代政治的一个投影。通过研究清代太监的形象和他们与统治者的关系,既可以了解清代太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也可以从侧面管窥清代统治者的为政勤惰。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简介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进行了概念界定,简介了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第一章介绍了清代太监概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清代太监的来源及入宫前概况;第二部分介绍清代太监的品秩及日常生活。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可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清代太监的来源及他们的工作内容、日常生活等,从而对清代太监的概况有一整体性认识。第二章分析清代太监的形象。通过对《清实录》、《国朝宫史》、私家撰述、档案记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太监案例进行分析,概括出这些史料所塑造的清代太监形象。第三章分析清代太监的心态。与前代不同的是,清代晚期的太监留下了许多回忆录。这些记载了太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珍贵史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本章正是通过这些回忆录的记载,来分析太监的心理状态,并发掘出清代太监群体中所存在的一些普遍心态。主要有自卑与颓废、怨恨与孤独、自私与极端、贪婪与懒惰、抱团与排外等。第四章探究了清代太监心态的成因。主要分析了生理缺陷带来的心理缺陷、社会关系的客观刺激、来自清廷的政治压迫、社会压力等原因。生理层面上,太监群体的生理的缺陷使他们的心态、性格发生了变化;社会关系层面上,太监群体与主子、自身内部群体、家人、宫女、官员、侍卫之间的关系也充满着矛盾性和复杂性;清廷的政治压迫层面上,太监群体的法律地位较低、法律对他们的约束严格、对犯错太监的惩罚严苛;在社会压力层面上,民间的歧视、自身的养老压力都是巨大的;群体记忆层面上,社会所构建、传递的对太监群体的印象与太监群体内部所构建的对自身的印象对其心态的形成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文化水平层面上,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避免太监识字,使其更加愚昧无知。这些因素都对太监群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由于史料有限,而清代的太监数量众多,因此论文无法面面俱到地分析每一个太监的具体心态或者形象,同时,本文论述的清代太监的形象和心态,并不等于清代太监的全部形象和心态。本文采取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示清代太监的心态,以期丰富太监群体的形象及心态方面的相关研究。

张暖[5](2020)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称谓词语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朝末年着名的白话小说之一。该书细致的描写了当时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口语化程度比较高,称谓词语含量丰富,因此对该书称谓词的归纳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朝末年称谓词语的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延续千年的封建帝制即将灭亡,中西文化不断地碰撞交流。这些变化使得当时的词汇在整个词汇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所使用的或新产生的称谓词语,基本上体现这一特点:在沿用古代汉语的称谓词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用法甚至出现一些新的称谓词。本文穷尽式收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的称谓词语,按照把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小说中出现的称谓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共分为三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引言,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概况,然后将学术界称谓词语的研究作简要的概述,用以确定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称谓词语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然后指出了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最后确定了称谓词语的分类标准。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本章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亲属称谓词语做了穷尽式统计,并且把结果分为“父系”、“母系”、“夫妻系”、“合称”四大类,对每一类中的称谓词语都结合例证进行描写,在静态描写过后又通过动态比较力求探究出亲属称谓词语的特点。第三章也是论文的主体。本章主要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称谓词语中的社会称谓词进行分类,并且对重点词语进行释义,同时指出《汉语称谓大词典》中漏收的词汇或者义项。最后是结语部分,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尹建浩[7](2019)在《鲁迅“自由谈”杂文中的权力解剖》文中认为鲁迅“自由谈”杂文主要是指鲁迅1933年1月至1934年11月之间陆续发表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的短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解剖了权力的运作。梳理鲁迅“自由谈”杂文,批评的重点先后为政治、社会和文化,一方面是言论政策压制所迫,一方面是鲁迅解剖中国之恶及其背后原因的层层深入。在大量而典型的解剖中,鲁迅从政治权力、社会权力、文化权力三个层级,揭露了权力生产运作的网状结构,文化、社会、政治由内到外、层层交织对人进行了思想和身体上的权力规训。政治权力是权力系统中最表象的一环,鲁迅通过破译当权者及其帮闲的话语密码,对当权者及其御用文人进行了讽刺和批判,揭露了他们的假面。社会权力是权力系统中较为隐性的一环,也最能揭示权力的网状结构。鲁迅通过对社会众生相中细小行为的解剖,将权力的规训和权力的生产展现了出来。文化权力是权力系统中最根深蒂固的一环,鲁迅通过解剖中国历来的文字文化系统,揭示了文字所蕴含的强大权力。鲁迅又以由“风月”而“风云”的言语实践,挑战中国传统的文字权力体系。

王力英[8](2019)在《史密斯《中国人的气质》与鲁迅杂文对读 ——关于民族主体性的建构问题》文中提出史密斯是一位来华传教士,他所写的《中国人的气质》一书,将中国人的特性分为20多种,并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相比其他研究中国的外国作家来说,史密斯的分析是最为详实的,因此他的这本书不仅向西方打开了了解中国的窗口,也给近代启蒙者带来深刻影响,对国民性思想在中国的展开具有推动作用。而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研究鲁迅绕不开的问题便是国民性思想。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因90年代后出现的西方“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话语,而受到质疑,摩罗先生、冯骥才先生等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是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完全来自于史密斯《中国人的气质》。他们否认了鲁迅国民性思想的独特性、历史性、现实性及其思想中的自剖性,更未认识到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以史密斯为切入点,通过“对读”比较鲁迅与史氏思想间的联系与差异。所谓“对读”,是在鲁迅与史密斯之间进行文本细读,这样,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面子与“诚”、保守思想与主体意识缺乏、品行与良知、行为价值取向上的局限等四个方面,对其出处、渊源、概念(观念)的界定,尤其是基本内涵和特性予以辨析,既对比它们的联系,更力图发掘二者的差异,力图将二者之间纷繁复杂的生动关系揭示出来。通过对读,我认为,二人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史密斯的考察是描述性的,为西方人(主要为传教者)提供某种参考,所以其有限的中西比较往往取了一种虽非西方中心主义,却是局狭而傲慢的立场。鲁迅的“国民性改造”是一种主人翁姿态,以大胆而果敢的、反思的和自省的视角,以(自觉的)现代“人”为判断尺度,而其高远的目标则是“民族主体性的建构”。换言之,二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所谓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是西方殖民主义“眼光”,就成为一种“皮毛之谈”。

王燕[9](2019)在《《金瓶梅词话》中应伯爵帮闲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万历年间,“奇书”《金瓶梅词话》问世。这部以描绘市井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通过商人西门庆及其家庭的荣枯兴衰,串连起晚明时代丰赡繁富的社会关系内容,可视为一部十六世纪中国社会“风俗史”,开世情小说之先河。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应伯爵这一帮闲人物就是刻画的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堪称天下第一帮闲,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极高的文学价值。论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概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问题。第一章梳理“帮闲”概念、起源及存因,并对《金瓶梅词话》中的帮闲群像作综合描述,为后文的论述做铺垫。第二章论述应伯爵的身世经历、性格特点和帮闲心理;第三章对应伯爵的帮闲之术进行总结归纳。第二、三章旨在说明应伯爵集古今帮闲之大成的形象特征。第四章探讨应伯爵与寄主西门庆的关系,着重分析应伯爵在与西门庆交往过程中的冷热变化。第五章首先分析作者的写作态度,认为作者对应伯爵既是辛辣讽刺又是同情为怀的;其次论述应伯爵形象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小说塑造这一帮闲形象,意在揭露道德沦丧的世风,表达作者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沉感慨;最后讨论应伯爵形象的文学价值,并将应伯爵与明清小说中的帮闲形象作比较,论述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杨丽霞[10](2019)在《“士”与“卒”之间 ——论抗战中的老舍》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取得胜利的伟大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和象征。同时,民族危亡催生中国文化裂变与新生,抗战促进现代文学由启蒙的“精英姿态”到人民性转变,文化导向发生变化。改造“隐忍”、“谦和”的国民精神,开掘新的、鲜活的“刚性”文化力量以抗击暴敌,成为抗战的重要内容。老舍是中国抗战时期众多作家的典型之一,抗战前的自由知识分子老舍,于战争全面爆发后,毅然投身抗战革命洪流,特别在“家”“国”矛盾、“尽忠”与“尽孝”、“新文学”与“旧文艺”的两难选择中,他做出非比常人的决定。正是这样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作家其转变历程更具代表意义,老舍以自己最具长处的“笔”服务抗战,为抗战第二条战线胜利做出一个作家、一个国民应尽的责任。本论文试图在以往优秀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抗战中老舍的启蒙思想与民族精神建构,开掘抗战中老舍“士”“卒”转变的机制与心路历程,揭示老舍个体生命体验对文本创作潜在规约作用,从而再现一个“士卒”合一的老舍形象。老舍处在“传统”和“现代”融合非常复杂的时代,他接受“五四”以“个性解放”为中心的启蒙思想,对中国国民性格进行反思和批判,期望以西方文明来烛照东方人格。而抗战改变了老舍的生活境遇与创作理念,为他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提供机缘。他把目光聚焦到开掘传统文化精华上来,挖掘民众几千年“礼”文化规范下所形成的“谦和”、“隐忍”人格中潜藏的无限战斗力量。老舍把“五四”启蒙志士建构的文化批判路径与“改造民族灵魂”主题延伸到抗日救亡“大时代”,救亡亦即启蒙。本文以老舍投身抗战的心理困境——在抗战中突围——《四世同堂》正好印证抗战中老舍思想的理路设置框架。老舍完成对民族国家的曲折体认,由新文学自由知识分子转变为抗战文艺界“小卒”,从疏离政治到亲近政治、参与抗战宣传到建构抗战文艺,在政治和抗战文艺实践中,其思想产生了“现代”和“传统”二元纠缠的复杂关系,老舍在“士”与“卒”之间、“政治”与“国家”之间、新文学与旧通俗文艺之间徘徊纠结。但老舍毕竟是有强烈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尽管在抗战中,他饱含情感激越与思想犹疑,却无法阻挡他“舍予”为国的脚步。他对启蒙进行创作性转化,启蒙是实现现代性手段,而救亡又是另类形式的“启蒙。”在“国家至上”这意义层面上,老舍又完成“自由知识分子”到抗战“小卒”的沟通,即“卒”也是“士”,为新文学向“功利性文学”转化提供可行性通道,同时成功从思想禁锢、政治困境、文学规约的泥沼中突围。抗战中的老舍,既是“士”也是“卒”,在沟通“士卒”的基础上,表达对民族文化建构与民族精神更新的思考。《四世同堂》即是老舍抗战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以小说人物由“士”到“卒”而“士卒”统一的艰难历程,折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抗战时期老舍的心理困境与人生突围,并寄予他们启蒙大众的先锋期待。从老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士”大夫文化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裂变与重生;能够感受到其文化心理演变的轨迹,譬如觉醒与怀旧,追求与失落,保守与激进、困惑与挣扎。抗战中老舍思想纠结与转变,归根到底,属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范畴。传统文化现代化主要包含“继承而扬弃与改造并创新”两个路径,传统文化是根脉,现代化则是灵魂。老舍创造性地把以“个体觉醒”为基点的“五四”启蒙理路,转向“群卒”为主体的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在知识精英引领下,开掘“刚性”精神与“猎人文化”特质,打破文化“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模式,强调文化融通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在现代性与传统性融合基础上,衍生出切合中国实际的民族文化,更新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人民主体精神建构,完成由个体“士”带动“群”的道德轨迹进而达到人人皆可为“卒”的伦理站位。

二、官员面子与奴才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官员面子与奴才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灶王传奇(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一大火烧毁了豆腐房
二我们救下了龙王
三求见魏判官
四重新安排
五在困苦、恶臭和咒骂中间(上)
六在困苦、恶臭和咒骂中间(下)
七围绕于厨房
八一一造访
九堆满山脚的记录簿
十放心不下
十一迎接上天来使
十二求见龙王
十三叫他小冠,还是王鸠盈?
十四仿佛热锅上的蚂蚁
十五百叟宴上见到了玉皇
十六查抄了曹府
十七未能送别
十八再次重新安排

(2)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历史资源:众多历史先贤国民性问题探索成果
        (二) 现实关照:社会转型背景下国民素质提升需求
        (三) 认知盲点:“熟悉的陌生人”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胡适思想研究概况
        (二) 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三)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的主要论题
        (四)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演进与形成
    一、胡适生平
        (一) 绩溪岁月(1891—1904):“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我是我父亲的儿子”
        (二) 上海求学( 1904—1910):“受到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
        (三) 美国留学(1910——1917):“杜威教授是对我有终身影响的学者之一”
        (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7—1926):“新文化运动领袖”
        (五) 大革命时期(1926—1930):“人权的斗士”
        (六) 抗战前夕(1931——1937):“战乱阴影下的北大文学院长”
        (七) 抗战期间(1937——1946):“驻美大使”
        (八) 内战时期(1946—1948):“北大校长”
        (九) 落日余晖( 1949—1962):“坚持为自由而战的老斗士”
    二、背景:从民族危机到文化自觉
        (一) 辛亥革命后的文化反思思潮
        (二) 新民派先驱者的思想渗透
        (三) 留美求学后认识深化
    三、溯源:从中国传统到西方文化
        (一) 隐性的暗合: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显性的自觉:西方文化的影响
    四、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 上海求学(1904-1910):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发轫时期
        (二) 留美七年(1910-1917):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初步形成时期
        (三) 归国以后(1917—1962):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深化时期
第二章 国民性批判:从“国民批判”到“人的批判”
    一、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分析
        (一)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历程
        (二) “现代国民”、“现代人”等概念分析
    二、“无国民意识”:留美前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一) “立足救亡而兼顾启蒙”:20世纪前后国民性思想基本格调
        (二) “中国人总是一盘散沙”:留美前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三、“无个人意识”:留美及归国后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一) “超越贤妻良母”:对女子问题的批判
        (二) 人格应该高于贞操:对贞操文化的批判
        (三) “父母无恩”:对传统孝道的批判
        (四) “无后主义”:对家族个人主义的批判
        (五) 丧礼改革:对封建礼俗的批判
        (六) 对“时间观念淡薄、懒惰、知足”等劣根性的批判
第三章 国民性建构:从“现代国民”到“现代人”
    一、“现代国民”:留美前胡适国民性改造理想
        (一) “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20世纪前后国民性建构理想
        (二) “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国民”:留美前胡适国民性建构理想
    二、“现代人”:留美及归国后胡适国民性建构理想
        (一) “健全独立人格”:“个人有自由意志”与“个人当干系、负责任”
        (二) 真假个人主义辨析
    三、“健全独立人格”的具体表现
        (一)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须有独立批判的态度
        (二) “造就有意义的新生活”:须有自由冒险的精神
        (三) “把人人都看作同力合作的伴侣”:须有与社会协进的观念
第四章 国民性改造:从“单向决定论”到“双向互动论”
    一、“单向决定论”:留美前胡适“思想革新”式个人改造
        (一) 从新民派到新文化运动先驱的国民性改造路径
        (二) “人的改造”:留美前胡适国民性改造路径
    二、“双向互动论”:留美及归国后“制度与人”双向互动式改造
        (一) 人的改造:教育与文学
        (二) 制度改造:民主制度
    三、新文化运动后期对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批判
        (一) 对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批判
        (二) 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批判
    四、留美前后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转变之原因
        (一) 社会价值的近代转换
        (二) 所处时代的主要矛盾不同
        (三)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
        (四) 留美前后胡适受教育经历不同
第五章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贡献、局限及教育启示
    一、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贡献
        (一) 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反思和超越
        (二) 对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平衡和弥合
    二、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限度
        (一) 外在:现代性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两难兼顾
        (二) 内在:中国自由主义内在问题
    三、公民教育: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 中国人的现代化仍未完成,国民劣根性仍有迹可寻
        (二) 培养合格公民:中国人现代化之集中体现
        (三) 公民性: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之主要特征
        (四) 公民教育: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之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3)诠释学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理论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从哲学诠释学的维度看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第一节、从方法论诠释学到哲学诠释学
        第二节、哲学诠释学的逻辑起点与藏传佛教本土化的契合处
    第二章: 近代以来汉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及借鉴意义
        第一节、冯友兰
        第二节、汤用彤
        第三节、陈寅恪
制度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吐蕃王朝及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松赞干布时期
        第二节、赤松德赞时期
        第三节、赤热巴巾时期
    第二章: 上部阿里地方及藏传佛教分治时期
    第三章: 卫藏社会及藏传佛教后弘期
        第一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理论渊源考述
        笃补巴《山法了义海论》中的“三身”理论探源
        1, 总述大乘之佛果位
        2, 分论法、报、化“三身”理论
        3, “二谛”与“三身”
        4, 法、报、化“三身”之间的关系
        5, “三身”与如来藏之间的关系
        6, “三身”与“四智”的关系
        第二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历史渊源考述
        (一) 史书中关于活佛转世、化身的记载
        1, 《红史》
        2, 《青史》
        3, 《贤者喜宴》
        4, 《土观宗派源流》
        5, 总结
        (二) 藏传佛教金瓶掣签制度的形成与实践
        (三) 金瓶掣签在雍和宫的首次实施
义理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藏传佛教与苯教的关系
        第一节、止贡巴·玖丹贡布关于佛苯关系之“三阶段”论
        第二节、土观·罗桑确吉尼玛对“三阶段”论的引用和评判
    第二章: 藏传佛教语境下的般若中观思想流变
        第一节、印度佛教发展大势
        1, 《般若经》与龙树中道观之形成演变
        2, 般若中观思想在中国藏传佛教中的译传变化
        第二节、对敦煌本《见地之差别》中所蕴含的义理分析
        1, 智军对印度佛教中观论的梳理与命名
        2, 智军对“三身”、“四智”概念的分析与研判
        第三节、三种版本《见地之差别》的异同比较
        第四节、对法成《大乘稻芊经随听疏》之中观论探究
文化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内容的讨论
        第一节、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印度佛教经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三节、大乘中观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四节、大乘唯识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二章: 藏传佛教中对大小五明文化的阐述与发挥
        第一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中的诸要素总论
        第二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的演变和形成
民间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群加藏族乡宗教信仰结构体系评介
        第一节、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藏传佛教信仰现状
        1, 家庭佛堂
        2, 村社嘛呢康
        3, 乡镇桑丹楞寺
        4, 县城塔尔寺
        5, 文昌庙
        6,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文昌帝君在藏族民间的信仰方式及其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论文、科研成果

(4)清代太监形象及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清代太监概况
    一、清代太监的来源及入宫前概况
    二、清代太监的品秩及日常生活
第二章 清代太监的形象
    一、正面形象
    二、负面形象
第三章 清代太监的心态
    一、普遍自卑与消极颓废
    二、个人内心怨恨与人际交往孤独
    三、极度自私与易走极端
    四、欲望上的贪婪与行为上的懒惰
    五、群体性的抱团与排外
第四章 清代太监心态形成的原因
    一、生理缺陷带来的心理缺陷
    二、社会关系的客观刺激
    三、来自清廷的政治压迫
    四、无远弗届的社会压力
    五、群体记忆对清代太监心态的影响
    六、文化水平低对清代太监心态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称谓词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简介
    1.2 汉语称谓词语研究概述
    1.3 选题意义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
    1.5 称谓词语的界定和分类
2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亲属称谓词语研究
    2.1 父系类亲属称谓词语
    2.2 母系类亲属称谓词语
    2.3 夫妻系亲属称谓词语
    2.4 亲属称谓词语的合称
    2.5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亲属称谓词语历时比较
3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社会称谓词语研究
    3.1 关系类称谓词语
    3.2 职业类称谓词语
    3.3 官场类称谓词语
    3.4 情感类称谓词语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鲁迅“自由谈”杂文中的权力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政治权力
    第一节 当权者、帮闲及其话语
    第二节 破译、讽喻与对话
第二章 社会权力
    第一节 众生相
    第二节 类型、俗语与古例
第三章 文化权力
    第一节 文字、文学与文化
    第二节 借“风月”谈“风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史密斯《中国人的气质》与鲁迅杂文对读 ——关于民族主体性的建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史密斯及《中国人的气质》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史密斯的生平及其着作
    第二节 史密斯在中国
        一、史密斯来华的经历
        二、史密斯中国观的改变
    第三节 《中国人的气质》一书的出版及其影响
    第四节 鲁迅看《中国人的气质》
第二章 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与鲁迅杂文对读
    第一节 面子与“诚”
    第二节 保守思维与主体意识缺乏
    第三节 品行与良知
    第四节 行为价值取向上的局限
结语 民族主体性的建构——“立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金瓶梅词话》中应伯爵帮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帮闲”概念及其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帮闲”概念
    第二节 帮闲的起源、发展与存因
    第三节 《金瓶梅词话》中的帮闲群像
第二章 应伯爵的性格特征与帮闲心理
    第一节 应伯爵的身世
    第二节 应伯爵的性格特征
    第三节 应伯爵的帮闲心理
第三章 应伯爵的帮闲手段
    第一节 帮闲的基本功
    第二节 应伯爵的特殊本领
第四章 应伯爵与西门庆的关系
    第一节 应伯爵与西门庆的相互依赖
    第二节 应伯爵与西门庆的冷热效应
第五章 应伯爵形象塑造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作者的写作态度
    第二节 应伯爵形象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应伯爵形象的文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士”与“卒”之间 ——论抗战中的老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从“士”到“卒”的心理困境
    2.1 老舍对民族国家的曲折体认
        2.1.1 蛮夷——满族——中华民族
        2.1.2 “国家”意识与实体的认知差异
    2.2 在国家和政治之间
        2.2.1 “国家至上”的生命选择
        2.2.2 非权力欲望的参与
    2.3 抗战文艺界“小卒”的苦痛
        2.3.1 从“艺术家”到“战士”
        2.3.2 激情狂热中独味“苦痛”
    小结
第三章 从“卒”到“士”的人生突围
    3.1 启蒙思想在抗战中坚守
        3.1.1 启蒙方式的差异
        3.1.2 启蒙精神的创造性转化
    3.2 “我就是抗战派”
        3.2.1 “舍予”与“舍文”
        3.2.2 “卒”的担当
    3.3 抗战与文艺的双向互动
        3.3.1 抗战对文艺的要求
        3.3.2 “文以载道”的现代转化
    小结
第四章 《四世同堂》:一个“士卒”的抗战故事
    4.1 从“隐士”到“战士”
        4.1.1 闲适文化与钱默吟
        4.1.2 “士”到“卒”转变的内在规定性
    4.2 从“家”“国”到“国家”
        4.2.1 家庭的精神牵绊
        4.2.2 “尽忠”与“尽孝”
        4.2.3 “文化濡化”下的“国”之殇
        4.2.4 民族败类的逆向“家”“国”关系
    4.3 “士卒”抗战——战时国民意识新凝成
        4.3.1 从个体抗争到群体觉醒的曲折
        4.3.2 “卒”的抗争到“士卒”觉醒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官员面子与奴才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灶王传奇[J]. 李浩. 芳草, 2021(06)
  • [2]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 雷月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诠释学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个案研究[D]. 宗喀·益西丹佛.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清代太监形象及心态研究[D]. 陈雪菲. 西南大学, 2020(01)
  • [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称谓词语词研究[D]. 张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鲁迅“自由谈”杂文中的权力解剖[D]. 尹建浩. 深圳大学, 2019(10)
  • [8]史密斯《中国人的气质》与鲁迅杂文对读 ——关于民族主体性的建构问题[D]. 王力英. 青岛大学, 2019(02)
  • [9]《金瓶梅词话》中应伯爵帮闲形象研究[D]. 王燕. 青岛大学, 2019(02)
  • [10]“士”与“卒”之间 ——论抗战中的老舍[D]. 杨丽霞. 河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官脸与奴隶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