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

环保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

一、用环境友好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绚莺[1](2021)在《己内酯低聚物制备ε-己内酯的工艺及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ε-己内酯是用于合成各种高性能材料的化工中间体,全球对ε-己内酯的需求量非常大,而我国生产ε-己内酯的能力及技术又非常有限,因此,我国主要还是依靠国外资源来弥补国内对ε-己内酯需求的缺口。所以,更深一步的探索ε-己内酯的生产技术对以后我国工业化量产ε-己内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重点研究了从环己酮制备ε-己内酯的过程中产生的己内酯低聚物中回收己内酯的工艺,该工艺主要经过碱洗、脱水、解聚、环合等步骤合成ε-己内酯。首先,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法得出20 g己内酯低聚物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碱洗温度为60℃,1%Na OH溶液用量为150 g,碱洗时间为2 h,脱水温度为120℃。又根据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了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三种解聚剂各自最佳的解聚条件,结果发现正丁醇的解聚效果最好。在解聚温度为70℃,正丁醇与己内酯低聚物的质量比为8,催化剂用量为2%,解聚时间为2 h的条件下,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率达到98.68%,ε-己内酯收率为44.58%,6-羟基己酸丁酯含量为48.02%。其次,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离子改性的TS-1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解聚产物的环合反应中,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N2adsorption-desorption)、红外光谱(IR)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技术手段表征催化剂改性前后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5%Co2+/TS-1催化剂的孔径和BET比表面积最大,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在环合温度为300℃,催化剂用量为5%,绝压1.3 KPa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将ε-己内酯的收率提升到68.5%。该工艺的探索对ε-己内酯的工业生产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为我国ε-己内酯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方向。最后,我们根据整个工艺路线设计了1000吨/年ε-己内酯生产装置的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将整个工艺流程划分为8个工艺单元、27个分析节点,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HAZOP)对每个工艺单元进行风险识别,并提出控制措施,以确保整个工艺生产的安全性达到要求。

曾谦[2](2020)在《双功能离子液体强化的长链酯合成反应萃取过程》文中认为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类原料在食品、香料、添加剂、药物合成等行业的需求处在高速增长,其绿色高效合成也广受关注。长链酯的合成一般以浓硫酸为酸催化剂,在反应蒸馏过程中通过Fisher酯化反应合成,一方面会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特点,在制备过程中常发生醚化、碳化等副反应产生多种副产物,导致产品酯纯度低、着色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浓硫酸在酯相中的溶解和其强腐蚀性,导致催化剂回收困难,产品酯的后续处理复杂并会产生酸性废液,成为生产过程的潜在安全隐患,增加对环境的危害。离子液体作为一类新型绿色溶剂,既可用作催化剂,又可用作萃取溶剂;而反应萃取作为典型的过程强化方法在提高反应转化率的同时,强化目标产物的进一步分离与提纯。因此基于离子液体合成长链酯的反应萃取过程强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快速获得兼具酸催化功能和萃取功能的离子液体,解决酯化反应中依赖经验大量实验探究合成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存在的盲目性和费时费力低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综合考虑COSMO-RS热力学指标、特定功能性、物性预测和可获得性指标用于酯化反应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方法。以己酸和丁醇、异丁酸和异丁醇的酯化反应体系为例,在热力学指标中设定综合性分离指标Smix为筛选目标,以离子液体对酸醇酯水的溶解能力、离子液体在酯相中的溶解损失为限制条件;而在离子液体特定功能性指标中设定对离子液体酸性功能基团、绿色可持续性、副反应的考虑;离子液体物性预测时设定对熔点、黏度限制;以及最后对离子液体的实际可获得性的考虑。经过这一系列步骤,能够将综合性分离指标Smix好但是可能与酯化反应体系组分反生副反应、物性欠佳、以及实际相对难以获取的离子液体进行排除,从而筛选出分离性能好、具有酸性催化、且可实际获取的离子液体,验证了筛选方法的可行性。对筛选出来的离子液体[BMIm][HSO4]进行实验验证,分别通过热力学液液相平衡和动力学实验来对离子液体的萃取作用、酸催化作用进行考察。在己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实例中,液液相平衡实验证明[BMIm][HSO4]在反应体系中起到了萃取剂作用,不同离子液体用量下的对比酯化反应则证明了[BMIm][HSO4]具有催化剂功能。基于这两种功能的考虑,优化了己酸丁酯合成的反应萃取条件,然后探讨了离子液体强化己酸丁酯合成的反应萃取机理。[BMIm][HSO4]用于异丁酸和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实例中,其双功能特征得到了实验验证,包括三元液液相平衡中离子液体与异丁酸异丁酯的分相,对异丁酸、异丁醇的萃取作用,以及对反应的催化作用。同时还对异丁酸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该反应体系的NRTL模型参数,为其后续的热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从酯化反应受化学平衡限制的特点,以及离子液体具有潜在酸催化性能和萃取性能的特点,对以离子液体强化长链酯的反应萃取合成过程进行了概念设计。在此概念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对[BMIm][HSO4]用于异丁酸异丁酯合成的酯化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研究,对该体系的反应萃取流程进行了设计与模拟。[BMIm][HSO4]催化异丁酸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相平衡计算和分析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反应前的体系{[BMIm][HSO4]+异丁酸+异丁醇}是均相体系,而反应发生后[BMIm][HSO4]的亲水性和疏酯性可以起到将水和酯隔离的作用从而以分相的形式将酯移出反应体系,实现移动化学平衡来强化反应过程。考虑到离子液体的溶剂效应和催化活性,采用基于活度的拟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异丁酸异丁酯的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而基于NRTL模型和拟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反应萃取流程模拟表明,该流程实现了从整体上使异丁酸、异丁醇按照化学计量系数比1:1来反应,具有较高的全程转化率(异丁酸转化率为99.3%),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主产物异丁酸异丁酯(质量分数为99.03%),同时也将副产物水移出了系统。最后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HSO4]在异丁酸异丁醇酯化反应体系的腐蚀性,失重法得到的纯离子体系以及酯化反应体系中的腐蚀动力学表明,304和316L两种不锈钢金属材料在这两组体系中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腐蚀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腐蚀前后的不锈钢金属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表明316L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腐性,在较长时间(18天)的酯化反应体系中,316L不锈钢金属试样仍能维持较为完整的表面形貌,对于酯化反应体系而言是很好的耐腐材料。

刘艳[3](2020)在《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反应精馏过程设计与优化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利用Aspen Plus及Aspen Dynamics软件对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的反应精馏工艺进行系统研究,通过酯交换途径将乙酸甲酯与异丁醇反应可以实现前者的高值化利用,同时反应得到的另一产物甲醇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但该路径具有较不利的相对挥发度排序且反应过程受酯交换平衡限制,反应转化率不高导致常规反应精馏(RD)过程能耗大。为进一步取得反应精馏技术的经济优势,在遵循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对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常规RD工艺的强化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热集成变压反应精馏工艺、反应精馏隔壁塔工艺以及差压隔壁塔反应精馏工艺,并以年度总费用(TAC)为目标研究了各流程的节能力度,引入±20%进料流量以及5%进料组成变化对其动态控制策略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剩余曲线对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的反应精馏过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的常规RD工艺,获得了最优操作参数下的TAC为1334.63×103$/year。针对常规RD工艺设计了组成加温度控制结构,其在±20%进料流量和5%进料组成扰动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常规流程控制难度不大、易于实现鲁棒性控制。对热集成变压反应精馏(PST-RD)过程采用严格的换热模块进行稳动态优化设计。操作压力被视为优化过程中影响TAC变化的重要决策变量之一,优化结果表明PST-RD过程的最小TAC为878.18×103$/year;与常规RD流程相比,可获得42.32%的能耗节省以及34.20%的TAC降低。针对最优PST-RD工艺提出了双温控制结构以及压力/组成串级控制结构两种控制策略,其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是面对何种扰动改进后的压力/组成串级控制结构均更易实现PST-RD过程的有效外部热量集成。最后利用三塔模型对提出的反应精馏隔壁塔(RDWC)及其改进工艺差压隔壁塔反应精馏(DP-RDWC)进行了稳态优化与动态控制策略的研究。以TAC为目标的优化结果表明两流程的最小TAC分别为1161.32×103$/year以及906.80×103$/year;与常规RD流程相比,RDWC工艺可获得22.66%的能耗节省以及12.99%的TAC降低;而其进一步的改进工艺——DP-RDWC过程可获得36.02%的能耗节省以及32.06%的TAC降低。针对经济性最佳的DP-RDWC工艺提出三种不同的动态控制策略,其动态响应结果表明三种控制策略均可获得鲁棒性控制效果,但组成/温度串级控制结构CS3所需的稳定时间更短且产品纯度偏差更小。通过比较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的三种强化工艺不难发现热集成变压反应精馏工艺表现出最佳的稳态经济性而差压隔壁塔反应精馏工艺略次之;但若从经济性和可控性双方面进行权衡,后者应为最佳选择。

曲雅男[4](2019)在《低碳醛经Tishchenko反应一步制低碳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碳酯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作有机反应及化工生产中的溶剂和萃取剂,也是合成杀虫剂、药物、增塑剂等有机物的重要中间体。低碳醛经Tishchenko反应合成低碳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产品品质高等优点,被视为一类高效、经济、绿色环保的合成路线。本文制备了异丁醇铝、丙醇铝、正丁醇铝等系列醇铝催化剂,研究和优化了醇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并采用FT-IR、TG-DTA等方法对异丁醇铝、丙醇铝、正丁醇铝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n(Al):n(低碳醇)=1:5,MCl为催化剂,n(MCl):n(Al)=1:10,反应温度=110 ℃的条件下,可实现醇铝催化剂的高效合成。将异丁醇铝、丙醇铝、正丁醇铝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异丁醛、丙醛、正丁醛的Tishchenko反应,并通过FT-IR、GC-MS和1H NMR方法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生成异丁酸异丁酯体系中,以异丁醇铝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探究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m(异丁醇铝):m(异丁醛)=1:10,MCl为助催化剂,m(MCl):m(异丁醇铝)=1:10,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3.5 h时,异丁酸异丁酯的产率为96.00%。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以丙醇铝为催化剂催化丙醛Tishchenko反应时,丙酸丙酯产率为70.19%;以正丁醇铝为催化剂催化正丁醛Tishchenko反应时,丁酸丁酯产率为78.54%。醇铝催化剂虽然在低碳醛Tishchenko反应中表现出较优的催化性能,但其易失活,不能循环利用。因此,本文首次采用乙酰丙酮金属盐和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用于催化低碳醛Tishchenko反应,并探究其催化活性及重复利用性能。采用系列均相催化剂乙酰丙酮金属盐(乙酰丙酮镁、乙酰丙酮铝、乙酰丙酮锌和乙酰丙酮锆),用于催化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较佳的反应条件。研究表明乙酰丙酮锆在该反应中具有较优的催化性能,m(乙酰丙酮锆)=5%m(异丁醛)、异丁醇为溶剂、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0.75 MPa,反应时间=6.0 h时,异丁酸异丁酯产率为77.88%。为实现乙酰丙酮锆的循环再利用,将乙酰丙酮锆固载于硅胶载体上,制备了负载型乙酰丙酮锆/硅胶催化剂,采用FT-IR、BET及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应用于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中,在确定的m(乙酰丙酮锆/硅胶)=10%m(异丁醛)、异丁醇为溶剂、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0.75 MPa、反应时间=6.0 h较佳工艺条件下,异丁酸异丁酯的产率为73.27%,且该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仍保持较高的活性。将乙酰丙酮锆/硅胶催化剂应用于催化丙醛和正丁醛的Tishchenko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丙酸丙酯和丁酸丁酯产率分别达到52.25%和67.67%。本文设计合成了4种碱性离子液体[ODBU]OH、[ODBU]Im、[BDBU]OH、[BDBU]Im,并将其应用于催化异丁醛的Tishchenko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较弱的[ODBU]OH离子液体在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异丁酸异丁酯的选择性为48.36%。[ODBU]OH在4次循环使用过程中,异丁酸异丁酯产率几乎保持不变,说明[ODBU]OH在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成晴[5](2019)在《酶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α-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α-芳香酸类手性药物是一类重要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药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通常只有(S)-对映体有药理活性,而(R)-对映体几乎没有药理活性或具有毒副作用。单一对映体给药可以提高药效,减小毒副作用。目前,此类药物多以外消旋形式销售,因此,手性拆分α-芳香酸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酶催化水解方法对2-苯基丁酸、2-(3-氯苯基)丙酸和2-苯基丙酸三种对映体的拆分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构建了酶催化水解拆分2-苯基丁酸对映体的反应体系,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被筛选为最佳的酶,2-苯基丁酸己酯为最佳的底物。在体系中加入羟乙基-β-环糊精(HE-β-CD)使总转化率提高了1.5倍。考察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HE-β-CD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酶催化拆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底物浓度为30 mmol/L,酶浓度为50 mg/mL,HE-β-CD浓度为60 mmol/L,pH值为6.5,反应温度为83°C,反应时间为18小时。在最佳条件下产物的光学纯度和总转化率分别为96.05%和27.28%,与模型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为0.7704%和6.156%。2.构建了酶催化水解拆分2-(3-氯苯基)丙酸对映体的反应体系,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被筛选为最佳的酶,2-(3-氯苯基)丙酸庚酯为最佳的底物。在体系中加入聚乙二醇(PEG 400)使总转化率提高了88%。考察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PEG 400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酶催化拆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酶浓度为15 mg/mL,底物浓度为20 mmol/L,PEG 400含量为30%,pH值为6.5,反应温度为70°C,反应时间为36小时,在此条件下产物的光学纯度和总转化率分别为99.02%和42.09%。同时,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确定该体系中的产物庚醇对酶产生抑制作用,并符合反竞争抑制机制。根据反应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并考虑水解反应的逆反应,得到了(S)-对映体水解反应的速率方程。利用Matlab程序对时间-浓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通过模型验证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3.构建了酶催化水解拆分2-苯基丙酸对映体的反应体系,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被筛选为最佳的酶,2-苯基丙酸异丁酯为最佳的底物。考察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酶催化拆分的影响。基于界面反应机理并考虑水解反应的逆反应,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S)和(R)-对映体水解反应的速率方程。利用Matlab程序对时间-浓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通过模型模拟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酶浓度为20 mg/mL,底物浓度为30 mmol/L,反应温度为55°C,pH值为6.0,反应时间为26小时,在此条件下获得产物的光学纯度和(S)-对映体的转化率分别为99.59%和91.12%,与模型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为0.0100%和1.166%。

李阳孟[6](2018)在《异丁醇脱氢法制备异丁酸异丁酯的研究》文中认为异丁酸异丁酯主要用于香料、香精的调制,是菠萝香精的主要成分;它也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干燥油漆脱除剂、萃取蒸馏添加剂。目前工业上传统的酯化法仍是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异丁醇脱氢法合成异丁酸异丁酯,其主要优点是:脱氢法仅用异丁醇为原料,避免了异丁酸对反应设备的腐蚀;异丁醇的市场价格低于异丁酸,仅以异丁醇为原料市场利润较大;异丁醇与异丁酸异丁酯沸点相差大,易于精馏提纯分离,降低生产成本;脱氢法生成的氢气当压力足够时,可以直接用于其他加氢反应。首先,本文对于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含量决定催化剂的活性及产品的收率;锆在低压条件下明显提高产品选择性并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制备的铜含量30%,锆含量22%的铜锆铝锌催化剂,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65℃,反应压力1.0MPa,液空速1.0h-1时,异丁醇的转化率为53.2%,异丁酸异丁酯的选择性为99.9%,异丁酸异丁酯的收率为53.1%。催化剂使用寿命为1500小时。作为一个应用型的催化剂,使用寿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求。本文重点考察了催化剂使用寿命,所得催化剂具备实用价值。其次,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对于反应结果的影响。运用假设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异丁醇转化率的模型值与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为6.0%。最后,使用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催化剂颗粒表面晶型结构进行分析,基本证实了催化剂评价实验及反应动力学模型所获得的结论。

杜慧丽[7](2018)在《反应精馏合成丙酸乙酯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溶剂,在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的丙酸乙酯生产工艺都是间歇或半连续的,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反应釜或固定床中进行酯化反应,后经中和、水洗、精馏得到成品。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大、后续的产品提纯也比较困难。而反应精馏能实现连续化生产,原料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故本课题选用反应精馏技术来合成丙酸乙酯。本文在筛选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 45为较佳催化剂后,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对酯化法合成丙酸乙酯的本征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搅拌转速、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建立拟均相反应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动力学数据,获得反应动力学方程。将动力学方程作为基础数据输入化工设计软件中,对反应精馏合成丙酸乙酯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得到的优化结果为:精馏塔的精馏段、反应段、提馏段板数分别为8、20、3,丙酸和乙醇分别从反应段的顶部和底部进料,进料酸醇摩尔比为1.3:1,塔顶酯相部分回流,酯相回流比为1.8。搭建不锈钢催化精馏塔进行酯化法合成丙酸乙酯实验,反应段装载催化剂包,精馏段、提馏段装填Φ3×3 mm的不锈钢θ网环填料。在模拟所得最佳条件下,研究进料位置、进料酸醇摩尔比、酯相回流比等因素对产品纯度的影响。最终确定全塔共有24块板,丙酸从第7块板进料,乙醇从第21块板进料,进料酸醇摩尔比为1.3:1,酯相回流比为1.8。在此条件下,乙醇转化率为93.13%,塔顶产品中丙酸乙酯含量为89.97%,经分相器分离出水和乙醇后,丙酸乙酯含量可达95.88%,且丙酸含量符合产品的工业标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模型选取准确可靠。

丁慧[8](2017)在《新型固体磺酸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体酸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容易分离和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突出,将可再生生物资源转化为生物能源、生物化学品和生物材料如生物质炭基酸催化剂已成为21世纪研究的热点。利用各类生物质,特别是农林废弃物等原料作为炭源,制备出在酸催化反应中具有优异性能的生物质炭磺酸催化剂在近十年更是在催化领域备受瞩目。5-磺基水杨酸中存在酚羟基、羧基和磺酸官能团,与生物质炭基磺酸催化剂具有相同的酸催化活性中心。本论文首先考察了5-磺基水杨酸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类的催化活性,为后续木质素炭磺酸催化性能实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磺基水杨酸在合成乙酰丙酸酯类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显示了固体炭磺酸催化剂在乙酰丙酸酯类合成反应中具有良好催化效果的可能性。论文接着以蒙脱土和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为原料,经过炭化-磺化制备一种新型蒙脱土基木质素炭磺酸催化剂,以乙酰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作为探针来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反应时间3 h,催化剂用量为乙酰丙酸质量的8%,丁醇与乙酰丙酸摩尔比为1.4:1,带水剂环己烷用量8 mL条件下乙酰丙酸的转化率可达76.1%,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之后,乙酰丙酸的转化率为57.0%。由于制备的蒙脱土基木质素炭磺酸催化剂磺酸量较低,探针反应中原料乙酰丙酸转化率在优化条件下仍有待提高。第四章中对蒙脱土基木质素炭磺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加以改进,提高了催化剂酸量。改进后的蒙脱土基木质素炭磺酸催化剂在乙酰丙酸丁酯的合成反应中大大提高了乙酰丙酸的转化率。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乙酰丙酸的转化率几乎高达100%,催化剂重复使用9次之后,乙酰丙酸的转化率仍达86.1%。论文也针对反应路径和可能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朱彬,王天丽[9](2015)在《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羧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传统醇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浓硫酸存在许多缺点,因此开发高效环保型绿色催化剂代替传统催化剂硫酸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作者对近年来国内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每一种催化剂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俞善信,文瑞明,刘美艳[10](2011)在《合成丙酸异丁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评述了硫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磺酸铁、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苯膦酸锆、六水三氯化铁、树脂负载三氯化铝、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钛、硫酸铈、硫酸镓、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钼镍粉催化剂、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分子筛和离子液体等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的合成方法.

二、用环境友好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环境友好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己内酯低聚物制备ε-己内酯的工艺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ε-己内酯的概述
        1.1.1 ε-己内酯的性质
        1.1.2 ε-己内酯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1.2.1 环己酮路线
        1.2.2 非环己酮路线
        1.2.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己内酯低聚物的预处理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正交实验分析法
        2.3.2 凝胶渗透色谱法
    2.4 实验过程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预处理结果分析
        2.5.2 GPC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己内酯低聚物的解聚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3.3.1 实验过程
        3.3.2 产物分析方法
    3.4 解聚影响因素的确定
    3.5 以正丁醇为解聚剂
        3.5.1 反应机理
        3.5.2 解聚温度的影响
        3.5.3 正丁醇与己内酯低聚物质量比的影响
        3.5.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5.5 反应时间的影响
    3.6 以异丁醇为解聚剂
        3.6.1 解聚机理
        3.6.2 解聚温度的影响
        3.6.3 异丁醇与己内酯低聚物质量比的影响
        3.6.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6.5 反应时间的影响
    3.7 以叔丁醇为解聚剂
        3.7.1 反应机理
        3.7.2 解聚温度的影响
        3.7.3 叔丁醇与己内酯低聚物质量比的影响
        3.7.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7.5 反应时间的影响
    3.8 GC分析结果
    3.9 本章小结
4 解聚产物的环合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表征方法
        4.3.1 X射线粉末衍射
        4.3.2 N_2吸附-脱附
        4.3.3 红外光谱
        4.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3.5 气相色谱
        4.3.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4.4 实验过程
        4.4.1 催化剂的制备
        4.4.2 环合实验过程
    4.5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4.5.1 XRD结果分析
        4.5.2 IR结果分析
        4.5.3 N_2吸附-脱附结果分析
        4.5.4 UV-Vis结果分析
    4.6 反应因素对解聚产物环合反应性能的影响
        4.6.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4.6.2 环合温度的影响
        4.6.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6.4 压力的影响
    4.7 产物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4.7.1 GC-MS定性分析
        4.7.2 GC定量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己内酯低聚物制备ε-己内酯工艺放大设计及安全性研究
    5.1 引言
    5.2 工艺系统说明
        5.2.1 工艺原理
        5.2.2 工艺流程
        5.2.3 物料衡算
        5.2.4 主要设备的规格设计
        5.2.5 工艺单元的划分
    5.3 HAZOP分析过程
    5.4 风险判别准则
    5.5 HAZOP分析结果汇总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风险矩阵
    附件2 中试放大PID设计图
    附件3 HAZOP结果汇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2)双功能离子液体强化的长链酯合成反应萃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酯类的合成方法
        2.1.1 羧酸和醇的直接酯化反应
        2.1.2 酯交换反应
        2.1.3 醛的缩合反应
        2.1.4 醇的脱氢歧化反应
        2.1.5 羧酸/烯烃的加成反应
    2.2 直接酯化反应合成酯过程的催化剂
    2.3 过程强化技术在酯合成过程的应用
        2.3.1 反应精馏技术
        2.3.2 反应萃取技术
    2.4 离子液体概述
        2.4.1 离子液体的发展过程
        2.4.2 离子液体的种类和性质
    2.5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方向的研究
        2.5.1 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应用
        2.5.2 离子液体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2.5.3 离子液体在其他有机反应和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2.6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2.6.1 离子液体在共沸体系分离中的应用
        2.6.2 离子液体在含复杂芳香族与脂肪族化合物体系中分离应用
        2.6.3 离子液体在生物分子提取中的应用
        2.6.4 离子液体在稀土金属的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2.7 离子液体的腐蚀
        2.7.1 金属腐蚀
        2.7.2 离子液体的腐蚀性
    2.8 文献总结
第3章 用于长链酯合成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离子液体性质的预测热力学模型COSMO模型
        3.2.2 用于酯化反应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方法
    3.3 酯化反应体系的离子液体筛选实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液体用于己酸丁酯体系的反应萃取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4.2.3 COSMO-RS分析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离子液体[BMIm][HSO_4]的三元液液相平衡
        4.3.2 离子液体的催化剂功能的验证
        4.3.3 己酸丁酯反应萃取合成的条件优化
        4.3.4 离子液体在酯化体系的反应萃取机理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子液体用于异丁酸异丁酯合成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液液相平衡
        5.3.2 COSMO-RS分析
        5.3.3 选择性和分配系数分析
        5.3.4 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拟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离子液体用于异丁酸异丁酯反应萃取过程设计
    6.1 引言
    6.2 反应萃取过程的概念设计
    6.3 研究方法
        6.3.1 基于NRTL模型的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6.3.2 基于实验的反应动力学测定
        6.3.3 基于gPROMS-Aspen联用的酯化反应反应萃取流程的设计
    6.4 结果与讨论
        6.4.1 酯化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6.4.2 酯化反应体系动力学
        6.4.3 酯化反应反应萃取流程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离子液体在异丁酸异丁酯合成反应体系中的腐蚀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仪器
        7.2.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腐蚀动力学
        7.3.2 金属表面微观形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反应精馏过程设计与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合成乙酸异丁酯的研究背景
        1.1.1 催化剂的选型
        1.1.2 合成路径的开发
        1.1.3 合成工艺的进展
    1.2 反应精馏及其强化技术简介
        1.2.1 反应精馏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
        1.2.2 反应精馏技术发展概况
        1.2.3 反应精馏强化技术
        1.2.3.1 热耦合反应精馏技术
        1.2.3.2 特殊精馏耦合技术
    1.3 反应精馏及其强化技术的过程开发
        1.3.1 可行性分析
        1.3.2 稳态模拟与优化
        1.3.3 动态控制策略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2 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常规反应精馏的优化与控制
    2.1 动力学及热力学方法
        2.1.1 反应动力学模型
        2.1.2 热力学模型
    2.2 RD过程可行性分析
    2.3 基于序贯迭代法的稳态经济优化
        2.3.1 过程经济性评价模型
        2.3.2 RD过程经济优化
    2.4 常规RD过程控制
    2.5 本章小结
3 热集成变压反应精馏工艺的设计优化与控制
    3.1 PST-RD过程压力配置
        3.1.1 塔压对反应与分离过程的影响
        3.1.2 塔间热集成的可行性
    3.2 PST-RD过程稳态经济优化
        3.2.1 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3.2.2 优化结果比较
    3.3 PST-RD过程动态控制策略
        3.3.1 控制板选取
        3.3.2 双温控制结构
        3.3.3 压力/组成串级控制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反应精馏隔壁塔及其改进工艺的设计优化与控制
    4.1 RDWC及其改进工艺设计
        4.1.1 工艺流程描述
        4.1.2 三塔等效模型
    4.2 RDWC及其改进工艺经济优化
        4.2.1 RDWC过程优化
        4.2.2 RDWC改进工艺过程优化
        4.2.3 优化结果比较
    4.3 RDWC改进工艺动态控制策略
        4.3.1 控制板选取
        4.3.2 基础控制结构(CS1)
        4.3.3 Q/F前馈控制结构(CS2)
        4.3.4 组成/温度串级控制结构(CS3)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4)低碳醛经Tishchenko反应一步制低碳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低碳酯的生产及应用
        1.1.1 低碳酯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1.2 低碳酯的发展状况
    1.2 低碳酯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1.2.1 醇酸酯化法
        1.2.2 醛Tishchenko反应法
        1.2.3 醇脱氢歧化法
        1.2.4 酸/烯加成法
    1.3 低碳醛Tishchenko反应研究概况
        1.3.1 发展背景
        1.3.2 Tishchenko反应机理
        1.3.3 醛Tishchenko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 碱性离子液体研究进展
        1.4.1 碱性离子液体概述
        1.4.2 碱性离子液体的应用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 醇铝催化制备低碳酯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醇铝的制备
        2.2.3 低碳酯的制备
        2.2.4 催化剂及产物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参数对催化剂异丁醇铝制备的影响
        2.3.2 异丁醇铝催化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研究
        2.3.3 其它低碳酯的合成研究
        2.3.4 产物表征结果
        2.3.5 催化剂表征结果
        2.3.6 催化剂后处理方法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乙酰丙酮金属盐催化制备低碳酯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催化剂的固载化制备
        3.2.3 低碳酯的制备
        3.2.4 表征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乙酰丙酮金属盐催化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研究
        3.3.2 负载型乙酰丙酮锆催化异丁醛Tishchenko反应研究
        3.3.3 其他低碳酯的合成研究
        3.3.4 催化剂表征结果
        3.3.5 产物表征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
        4.2.3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碱性离子液体的pK_b值
        4.3.2 红外表征
        4.3.3 核磁表征
        4.3.4 热重分析
        4.3.5 碱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探究
        4.3.6 碱性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性能探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酶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α-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
    1.2 手性药物
        1.2.1 手性药物及其分类
        1.2.2 手性药物的研究意义
        1.2.3 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手性拆分方法
        1.3.1 结晶拆分法
        1.3.2 化学拆分法
        1.3.3 膜拆分法
        1.3.4 色谱拆分法
        1.3.5 手性液-液萃取法
        1.3.6 生物拆分法
    1.4 脂肪酶
        1.4.1 脂肪酶简介
        1.4.2 脂肪酶的结构及催化特性
        1.4.3 脂肪酶的选择性
        1.4.4 提高脂肪酶拆分效率的方法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酶催化动力学拆分2-苯基丁酸对映体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脂肪酶、化学试剂和仪器
        2.2.2 PBA酯的合成
        2.2.3 脂肪酶催化水解PBA酯
        2.2.4 分析方法
        2.2.5 响应面实验设计(RSM)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体系构建
        2.3.1.1 脂肪酶的筛选
        2.3.1.2 底物结构的影响
        2.3.1.3 环糊精种类的影响
        2.3.2 RSM拟合度检验及方差分析
        2.3.3 因素交互作用
        2.3.3.1 pH和温度的影响
        2.3.3.2 底物和HE-β-CD浓度的影响
        2.3.3.3 底物和酶浓度的影响
        2.3.3.4 反应时间和酶浓度的影响
        2.3.4 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2.4 小结
第3章 酶催化动力学拆分2-(3-氯苯基)丙酸对映体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脂肪酶、化学试剂和仪器
        3.2.2 CPA酯的合成
        3.2.3 脂肪酶催化水解CPA酯
        3.2.4 分析方法
        3.2.5 初始速度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酶种类的筛选
        3.3.2 温度的影响
        3.3.3 pH值的影响
        3.3.4 底物结构的影响
        3.3.5 添加剂的影响
        3.3.6 PEG浓度的影响
        3.3.7 酶浓度的影响
        3.3.8 底物浓度的影响
        3.3.9 反应时间的影响
    3.4 动力学研究
    3.5 小结
第4章 酶催化动力学拆分2-苯基丙酸对映体的研究
    4.1 引言
    4.2 动力学模型
    4.3 实验部分
        4.3.1 脂肪酶、化学试剂和仪器
        4.3.2 PPA酯的合成
        4.3.3 脂肪酶催化水解PPA酯
        4.3.4 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反应体系构建
        4.4.1.1 酶种类的筛选
        4.4.1.2 底物结构的影响
        4.4.1.3 温度的影响
        4.4.1.4 pH值的影响
        4.4.1.5 酶浓度的影响
        4.4.2 动力学参数拟合
        4.4.3 模型验证
        4.4.4 模拟和优化
    4.5 模型的应用
    4.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异丁醇脱氢法制备异丁酸异丁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物化性质及用途
        2.1.1 异丁醇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2.1.2 异丁醛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2.1.3 异丁酸异丁酯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2.1.4 异丁酸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2.2 异丁酸异丁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2.2.1 酯化法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的研究进展
        2.2.2 缩合法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的研究进展
        2.2.3 脱氢法合成异丁酸异丁酯的研究进展
    2.3 Cu/Zn/Al/Z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4 透射电镜的应用
    2.5 工作方案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3.1 实验药品
    3.2 实验设备
    3.3 催化剂的制备
        3.3.1 制备原料混合液及沉淀剂
        3.3.2 制备催化剂
        3.3.3 催化剂中各组分作用
    3.4 催化剂的活化还原
    3.5 催化剂评价装置图
    3.6 产物组分分析
第四章 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铜含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4.2.1 铜含量对异丁醇转化率X的影响
        4.2.2 铜含量对异丁酸异丁酯选择性S的影响
        4.2.3 铜含量对异丁酸异丁酯收率Y的影响
        4.2.4 铜含量对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影响
    4.3 锆含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4.3.1 锆含量对异丁醇转化率X的影响
        4.3.2 锆含量对异丁酸异丁酯选择性S的影响
        4.3.3 锆含量对异丁酸异丁酯收率Y的影响
        4.3.4 锆含量对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5.1 反应压力的影响
    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5.3 动力学模型
        5.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3.2 模型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透射电镜表征结果
    6.1 透射电镜简介
    6.2 本文催化剂TEM图片分析
        6.2.1 铜含量的影响
        6.2.2 锆含量的影响
    6.3 表征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7)反应精馏合成丙酸乙酯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丙酸乙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1.2.1 合成丙酸过程联产丙酸乙酯
        1.2.2 酯化法合成丙酸乙酯
    1.3 反应精馏概况
        1.3.1 反应精馏的特点
        1.3.2 反应精馏的基础研究
        1.3.3 反应精馏的过程模拟
        1.3.4 反应精馏在酯化反应的应用
        1.3.5 离子交换树脂型催化剂
        1.3.6 催化剂装填方式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丙酸乙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2.1.2 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2.1.3 分析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催化剂的选择
        2.2.2 搅拌转速的选择
        2.2.3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2.2.4 酸醇摩尔比的选择
        2.2.5 反应温度的选择
    2.3 动力学模型建立
        2.3.1 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2.3.2 动力学数据的拟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应精馏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3.1 物性方法的选择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3 物性数据
    3.4 模拟流程的建立
    3.5 反应精馏塔的优化
        3.5.1 精馏段理论板数的优化
        3.5.2 反应段理论板数的优化
        3.5.3 提馏段理论板数的优化
        3.5.4 酸醇摩尔比的优化
        3.5.5 酯相回流比的优化
        3.5.6 塔内温度和塔板上汽液相组成分布
        3.5.7 模拟优化条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应精馏实验
    4.1 实验仪器与装置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装置
    4.2 实验步骤
        4.2.1 前期准备工作
        4.2.2 实验操作步骤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进料位置的影响
        4.3.2 酸醇进料摩尔比的影响
        4.3.3 酯相回流比的影响
    4.4 实验值与模拟值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新型固体磺酸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乙酰丙酸酯类的合成研究进展
    1.3 典型固体磺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常见固体磺酸材料的催化应用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5-磺基水杨酸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类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催化性能考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底物糠醇不同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2.3.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2.3.3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2.3.4 正丁醇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2.3.5 不同底物醇类对产率的影响
        2.3.6 不同当量水对产率的影响
        2.3.7 不同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
        2.3.8 酸催化糠醇醇解制备乙酰丙酸酯类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蒙脱土基木质素炭磺酸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类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催化性能考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3.3.2 催化制备乙酰丙酸酯类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进后的蒙脱土基木质素炭磺酸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类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催化剂的表征
        4.2.4 催化剂性能考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4.3.2 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磺酸量的影响
        4.3.3 催化制备乙酰丙酸酯类结果讨论
        4.3.4 产物选择性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属无机盐催化剂
    1.1 Na HSO4·H2O催化剂
    1.2 F e C l3·6 H2O、N H4F e (S O4) 2·1 2 H2O、F e2 (S O4) 3·H2O催化剂
    1.3 Sn Cl2·2H2O、Sn Cl4·5H2O催化剂
    1.4 Cu SO4·5H2O催化剂
    1.5 Al2 (SO4) 3·18H2O催化剂
    1.6 无水Ca Cl2催化剂
2 固体酸催化剂
    2.1 分子筛催化剂
    2.2 杂多酸催化剂
    2.3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2.4 天然基负载酸催化剂
    2.5 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3 离子液体催化剂
4 结语

(10)合成丙酸异丁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磺酸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
2 无机物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
    2.1 三氯化铁
    2.2 三氯化铝
    2.3 铁铵矾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
    2.4 硫酸钛
    2.5 硫酸铈
    2.6 硫酸镓
    2.7 一水硫酸氢钠 (钾)
    2.8 钼-镍粉
3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
4 杂多酸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
5 分子筛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
6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丙酸异丁酯
7 结束语

四、用环境友好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己内酯低聚物制备ε-己内酯的工艺及安全性研究[D]. 程绚莺.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双功能离子液体强化的长链酯合成反应萃取过程[D]. 曾谦.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酯交换合成乙酸异丁酯反应精馏过程设计与优化控制[D]. 刘艳.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低碳醛经Tishchenko反应一步制低碳酯研究[D]. 曲雅男.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5]酶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α-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D]. 成晴. 湖南理工学院, 2019
  • [6]异丁醇脱氢法制备异丁酸异丁酯的研究[D]. 李阳孟.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7]反应精馏合成丙酸乙酯的工艺研究[D]. 杜慧丽.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8]新型固体磺酸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类[D]. 丁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新型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朱彬,王天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10]合成丙酸异丁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俞善信,文瑞明,刘美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标签:;  ;  ;  ;  ;  

环保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