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市长选举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纪要

“两票制”市长选举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纪要

一、“两票制”镇长选举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梁俊山[1](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李元勋[2](2019)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胎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起来的,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力量介入高位推动的中国特色的基层直接民主形式,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及有效方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在农村的民主实践和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发韧于农村的由村民创造的民主改革实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国家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对这种民主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使之上升为制度化的基层民主形式和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又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甚至文字表述都会发生某些变化。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实现了从村民自治向乡村治理话语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十八大后要求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便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现了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与具体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概括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并梳理了本论文的理论渊源。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萌生。本章对村民自治产生前的乡村治理作了梳理与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深度剖析,这些背景主要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包产到户的推行、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等因素。梳理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从建立第一个村委会到在全国的普及,村民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得以全面建立。第二章是村民自治的发展。本章对村民自治活动的发动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作了论述,这一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为起点的,主要是开始建章立制,推进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和选举模式的创新。第三章是村民自治的深化。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进行了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背景下,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开展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和选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第四章是村民自治的提升。在这一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村民自治为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实践场域,开启了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始了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广大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各地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基层民主协商的探索与实践。在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对“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五章是村民自治的成效和历史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成效显着,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各项民主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基本得以实现。通过考察村民自治40年的进程得出了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制度革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道路。

王敏[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苏东剧变后,海外很多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很快也会步苏东后尘,“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但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制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政局大体稳定的双重奇迹。越走越宽广的中国道路引起了海外学界的高度关注。一些海外学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是解读中国奇迹的钥匙。因此,在沉寂了近20年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学界发出了“把中国共产党带回来”的呼声,对党的研究逐渐升温。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视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四个伟大”互相嵌套,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亦成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涌现。本文关注的对象是海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研究,旨在系统总结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学界的研究议题、基本观点、研究范式和方法,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国内党建研究质量提供借鉴。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的框架、内容主要建立在阅读海外学者的论文和专着的基础之上。海外学者在中共党建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本文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围绕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某一研究议题,尽量搜罗各家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是现实经验与理论视角双向交流的产物。海外学者擅长使用理论框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娴熟,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具备较强的学理色彩。他们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有着突出的现实关怀。他们对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些举措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来研究中共党建,有可能掉入理论陷阱,得出有悖于经验事实的结论。地域、语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加了他们获取资料的难度,因此在资料的使用上存在欠缺。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学者群体还比较狭小,研究成果也呈现不均衡性。本文对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范式进行了初步提炼,提出了海外中共党建研究所使用的五大范式,即市民社会范式、法团主义范式、权威主义范式、合法性范式以及政党适应性范式。在这五大范式中,既有解释力比较强大的范式,也有解释力较弱甚至起误导作用的范式。政党适应性范式、法团主义范式的解释力较强,权威主义和合法性范式居中,市民社会范式的解释力最弱。一个范式的解释力取决于其与中国经验的距离,距离越近,则解释力越强,距离愈远,则解释力愈弱。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加强党的建设有如下启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改善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改善干部任命、选拔和培训机制;在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保持充分信心的同时,不断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民主政治中国模式,从而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海外中共党建研究对国内党建研究的启示有: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性;构建党建研究的中国范式,确立国内党建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自主性与话语权。

周昕兰[4](2018)在《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选举制度真正形成始于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显示其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是各种政体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行方式和基础。现代选举制度渐趋完善,是人类在社会政治领域形成的一项文明成果。各意识形态的不同阶层,都为选举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代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通常被归纳为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原则、秘密原则四项。不同国家在这些原则确立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虽然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具体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大致相近。我国现行县市长选举制度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它与时代变迁的同步逻辑递进过程既体现出历史进步的轨迹和民主进展的艰难,也刻画着不同时期思想的滞后和体制的弊端。该基本框架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数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虽然该套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显着推动了民主的进步发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起到了积极稳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环境更加开化包容,现行县市长选举制度与当今政治经济环境的发展相匹配显得过于保守。我国选举制度在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凸显出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如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党对候选人的产生方式尚需改进;人大为保证党员代表名额,对选区的划分过度行政化;缺乏独立的选举机构;人大代表非专职化,且党员领导干部所占比例过重;选举不注重选举人宣传和候选人之间的竞争,选举政治的发展体现出非对抗特征;间接选举的中间环节过多等。另外最大的问题则是地方政府领导人的选举没有充分体现基层民主的宗旨,甚至产生了由党委领导、人大主办、各方面配合的变通选举现象。这样的环境打击了选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给选举暗箱操作留下极大的空间,容易滋生贿选等选举腐败。表现在选举过程和结果方面,则人民意志难以充分体现,监督机制难以实施监督,不利于实现选举的民主原则。在此局面下改革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县市政务基本实现了全面公开;加之经济建设不断突破新高,互联网信息资讯的飞速发展,公民权利意识增强;并且基层民主大力发展,村民委员会已经实现了直选,乡镇长进行了直选试点改革,党内公推直选政策卓有成效。蓬勃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无不彰显着,进行县市长选举制度改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推行县市长直接选举时机正好。县市长实行直接选举制度也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县市长选举“两轮两票备案”的选举模式,进一步完善选举法,成立独立选举委员会,合理划分选区进行选民登记,更民主广泛的提名候选人,强化候选人竞争意识,切实进行选举监督。这些举措,都将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迈出一大步。随着县市长直选的实行,公民参政广泛而有序地铺开,我国的选举制度必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更加紧密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展现出独特的制度魅力。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李辉勇[5](2018)在《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跟踪研究 ——基于对广东省18个获奖项目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地方政府创新日益成为满足民众利益诉求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方式,地方政府创新逐渐成为推进我国政治发展和制度变革的不竭源泉。广东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省份,不仅是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大省,还是地方政府创新质量的强省。为了及时全面了解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状况,本论文基于广东省历届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18个获奖项目,开展了一次跟踪研究。本研究对18个获奖项目的内容详情进行梳理,发现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项目不仅类型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集聚性特征、均衡性特征、阶段性特征和延续性特征。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可以表现为地方政府创新项目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是否仍然存续。结合本次跟踪调查在对获奖项目所发放的调查问卷和新闻媒体对获奖项目的报道情况,可以将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的持续性类型划分为全面终止型、本地持续运行型、局域扩散型和全国扩散型。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和综合效益,是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的前提条件。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的可持续性状况不仅取决于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支持,还取决于良好的工作环境、包容的舆论环境和良好健全的政策环境。政府权力的流向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单向度流向,这种权力关系决定着政府体系内部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纵向政府间的良性互动。当上级领导和中央高层官员肯定和称赞时,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就容易得到推广扩散;当上级领导和高层官员制止和叫停时,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则全面终止。此外,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公众参与、制度环境和地方干部。

范拥军[6](2016)在《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政之道以农为先,农村承载着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厚重的内涵,是民族存续根脉、国家发展根基、人类衣食之源。郡县治则天下安,乡级政权机关是国家与农村社会联系的桥梁纽带,具有基础性、直接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特征。乡级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没有乡级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为基础,吸收当代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在对中国传统治理理论扬弃的基础上,结合对“百村千户”(263个村2617户)农民的调查和对一些乡镇干部的调查访谈,深入剖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其对乡级治理的诉求,结合中国乡级政治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现状,从四个维度对乡级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乡级治理的历史变迁。任何治理创新都不能脱离历史文化和已有的治理路径。在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经历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演变。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孕育了皇权、族权和绅权三权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乡村治理特质。近代以来,为救亡图存从清末乡镇自治制度创设到民国时期乡村建设派的实践,其虽有历史局限性,但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富民强的有益尝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成功开展乡级民主治理。苏区民主治理从选举法创设到实践探索卓有成效。抗日根据地乡级民主选举富有特色,创造了画圈法、投豆法等选举办法。建国初期普选产生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并由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级人民政府,乡级政府有效地开展土改和社会经济文化管理。从1958年到1983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这一治理模式超越了生产力,违背农民的意愿,扼杀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乡政府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文化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历史性变革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大农业的历史性变革,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在农村较为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也要求政府为其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农村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新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农村企业主、职业农民、农民工、村干部、传统农民等社会阶层,不同阶层利益诉求不同,新兴阶层参政愿望较强;农村大规模人口流动使农村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深深地影响着乡级治理;农民的民主素养、法律素养、文化素养显着提高,对乡级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整体讲,农村生产力、生产方式、人口结构、社会阶层、农民素养等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既为乡级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乡级治理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要求构建治理主体多元化、权力生成民主化、权力运行法治化、利益表达制度化、绩效考核科学化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培育建设现代农村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现代治理能力。第三部分:剖析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入21世纪,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确立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取消农业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逐渐凸显,在农村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由于制度路径依赖,治理理念、治理体制机制没有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变化而创新,乡级治理仍然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如下: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一是治理主体单一,农民、新型社会组织处于被治理状态,缺乏参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乡级治理权力分割为“七站八所”,碎片化严重,缺乏整体性、协调性。二是考评体制不科学,治理客体评价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群众监督缺乏平台和制度保障。三是农民利益表达非制度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四是乡政府和村委会之间法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扭曲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五是县乡关系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呈现“随意性”“人治化”。六是乡级官员权力产生机制存在缺陷。目前一些地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形式上是由党代会和人代会选举产生,实际上是由上级党政领导任命,造成了一些乡镇领导唯上级领导命令是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一是部分乡镇干部素质低,服务意识、奉献精神有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不够,组织协调能力较差,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甚至少数乡镇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重。二是乡级治理主体在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能力不强。三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政治权益能力有待提升。四是供给公共产品能力不足,发展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精神家园能力较差。五是保护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村镇,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不够。第四部分:从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构建多元治理机制,为农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参与乡级公共事务管理、监督的平台和制度保障;科学界定乡级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责和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能力;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备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让群众成为考评乡镇干部的主体;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民主恳谈制度,维护群众的话语权和正常利益诉求;依法界定县乡政府间权责,实现权责法定;理顺乡级政权机关与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构建现代国家和社会关系。乡级治理的中枢是乡级党委政府,推进乡级党政领导干部权力生成体制改革,是完善乡级治理体系、提升乡级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以下路径:提升乡级干部的学习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依法治理的能力;提升乡级治理主体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具有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体系的美丽特色村镇的能力;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政治文明的能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涵养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精神家园的能力;维护乡村治安、化解乡村矛盾,应对乡村突发事件,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的能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综上所述,要通过创新乡级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多元、民主、法治、透明、高效的现代化乡级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美丽村镇建设,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相得益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

李芳云[7](2013)在《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是党内民主质量优化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过程,是党内选举理念更开放包容、党内选举制度更民主完善、党内选举程序更合理规范的过程。对于党员干部群众把握党内选举的内在规律、满足党内选举参与需求、增强党内选举心理认同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是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有效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先进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有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阐明选题的依据及意义;评述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选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介绍选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实证调研的方法是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以党内选举理念、党内选举制度、党内选举程序的有机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始终。首先,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一般理论;其次,从横向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选举的理论与实践对比考察;再次,从纵向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然后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改革路径。具体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一般概念,重点从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内涵、构成机制、政治功能,对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评价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第二章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选举的理论论述,以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裂变为反面案例,以越南共产党党内选举革新为正面案例,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理念的理论创新,要重视党内选举制度和程序的建构、落实;党内选举科学化必须以党内团结为前提。第三章详尽回顾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发展的历史,揭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结合当前中国独特的政治生态环境,对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市党委、中央委员等层级的党内选举创新状况进行案例调研和实证分析,阐述党的十六大后以竞争性差额选举为主要发展趋势的党内选举科学化探索成就。第四章透视党内选举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内选举理念创新性不足、党内选举制度系统性缺乏、党内选举程序民主性偏失、党内选举的组织控制功能过于凸显等;分析历史传统因素、制度化因素、党内选举民主素质因素、对民主集中制运用的偏差因素是影响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深层原因。第五章论证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改革战略。营造适宜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是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坚持“顶层设计”下的自下而上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发展,是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宏观路径;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配套制度体系,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中观路径;完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具体措施,是党内选举科学化改革的微观路径。在结语部分,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需要无止境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中的问题不容回避。但只要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选举实践中付出勇气和努力,党内选举科学化一定会逐渐从理论建构转化为政治现实。

马得勇,王正绪[8](2012)在《竞争与参与——中国乡镇民主发展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乡镇民主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中共在乡镇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态度也随之经历了"消极"、"观望"和"支持"的转变历程。"公推直选"、"公推公选"两种常见的制度创新模式是"选举"和"选拔"之间的差别。文章从"候选人的竞争性"和"投票人的参与性"两个角度分析了10余年来乡镇基层民主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指出乡镇基层民主发展总体上呈现"迂回前进"的趋势,同时显示出"党内民主"优先于"人民民主"、"竞争"优先于"参与"两个基本特征;而现有的乡镇民主发展和乡镇领导干部任用制度面临在竞争和参与之间保持平衡的困境。

毛铖[9](2012)在《地方政府创新的续航力与制度问题研究 ——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分析》文中提出改革与创新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地方政府创新作为政府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创新因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而备受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自200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设立至今,地方政府创新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有关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研究也进行了十余年。地方政府对于创新的热情在不断高涨,社会公众对于地方政府创新关注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然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背后,地方政府创新却饱受诟病。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2000年到2011年举办的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为分析对象,对五届入围的114个地方政府创新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分析。将十多年来地方政府创新所关注的问题归纳为三大热点领域。认为地方政府创新有其普遍性的特点存在。在这些普遍性特点的背后,地方政府创新之所以难以逃离“短暂的宿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内在深层原因,也有外在多重阻力的阻挠。但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创新缺乏续航力。这种续航力缺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导致这种续航力缺乏的原因也是复杂多重的。但占据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地位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地方政府创新难以制度化。因此,如何有效及时地将好的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是解决创新缺乏续航力的关键。地方政府创新必须沿着创新过程制度化和创新成果制度化两个基本向度,在满足深化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打破人为导向束缚两个基本前提下,通过适当的分权,合理定位地方政府职能,使创新成为地方政府能力提升的最终目标;制定专门的地方政府创新实施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创新成果评选体系和制度化法定程序,将创新列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要内容;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创新成果推广机制,在此基础上,实施先“试点”再普及的推广途径,并辅助必要的配套措施,方能实现制度化,克服创新缺乏续航力的关键问题,真正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陈世伟[10](2011)在《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文中认为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基础。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乡村社区为对象,考察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的关联,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村社会由相对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经济边界、组织边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在土地集体产权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运行环境逐步瓦解,居民对村委会等传统组织的认同感下降,关系纽带日益松弛,所有这些都对村社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第一章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土地政策主要围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允许土地流转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以后,进一步强调保障并扩大土地流转,农地流转更加迅速和普遍。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和实践历程,概括并评析几种土地流转的代表性模式,然后重点考察不同时期镇海的土地流转情况,最后对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第二章考察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重点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的影响,认为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第三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进行考察。土地流转和人员流动使传统相对封闭的城乡二元社会走向城乡一体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农村社区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子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第四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进行分析。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的需要,镇海把构建具有农村社区化特色的组织网络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之外建立了新兴的融合性社会组织。新兴组织的出现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主政给村社治理增添了新的变量,改变了社区的权力结构。第五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进行考察。镇海推行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社区这个平台,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国家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合理划定社区规模、搭建服务平台、建设社工队伍、构建服务机制,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自愿者服务、市场商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在实践运作中,镇海创造性的形成了“81890”服务模式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区运作、社会参与、需求导向的基层合作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模式。第六章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则是不确定的,或者说规则是被不断“选择性执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第七章对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变迁的机制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解释土地制度、产权流动与村治变迁的机制机理;二是认为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使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产权边界、组织边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存在冲突与共生的关系;三是从共产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和调整来考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揭示乡村土地政治的本质。最后是结论和展望,认为随着人地流动的加剧,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无法满足居民的民主诉求和民生需要,为此,需要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村社治理模式。作为未来可能的新型乡村治理形式,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民自治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政权整合乡村社会的平台和载体。要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顺利转型,就要在尊重居民自身需求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着力在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上下功夫。

二、“两票制”镇长选举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票制”镇长选举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理论视角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样本选取原则
        (二)样本基本概况
        (三)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萌生
    一、1949-1978 年乡村治理的简要回顾
        (一)农民协会和乡—村政权组织
        (二)合作化时期的乡村治理
        (三)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治理
    二、村民自治产生的背景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
        (二)包产到户的推行
        (三)农村管理出现组织真空与公共权力缺位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逐步建立
        (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与第一个村委会的成立
        (二)由点到面建立村民委员会
        (三)民主选举的初步探索:“海选”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
    一、村民自治制度化的初步探索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二)“莱西会议”促进村级组织的健全
        (三)初步建章立制
        (四)民主选举的进一步探索
    二、开展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
        (一)推进达标示范活动的急迫性
        (二)开展达标示范活动的进程
        (三)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的成效
    三、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推进
        (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二)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
        (三)选举模式的创新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深化
    一、村民自治的全面实践
        (一)《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
        (二)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
        (三)依法罢免民选村官
        (四)民主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二、制度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一)从国家到地方对制度的逐步规范
        (二)民主选举的进一步规范与超越
        (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挑战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提升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诉求
        (二)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
    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一)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
        (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
        (三)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成效
    三、“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探索
        (一)治理有效提出的背景
        (二)打造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三)“三治合一”治理模式的实践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成效与历史经验
    一、村民自治的成效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推动着中国政治发展
        (二)村民自治的法制保障不断完善
        (三)民主实践不断规范
        (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法制观念增强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二)依法治理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法理基础
        (三)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四)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
        (五)推进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为什么海外要重新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一)中国模式的兴起
        (二)华盛顿模式的困局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调适
    二、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概况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五、研究意义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一)海外
        (二)中国学
        (三)海外中共学
        (四)海外中共党建研究
    七、写作框架
第一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调适
        一、毛泽东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国梦”
        二、“四个全面”
    第三节 意识形态内化机制
        一、党内学习制度
        二、党内集中教育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组织建设
    第一节 组织构成
        一、技术官僚
        二、党员
        三、新社会阶层入党问题
    第二节 组织制度
        一、干部任命制
        二、干部考核制
        三、干部选拔标准
        四、干部培训
    第三节 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纪委
        三、基层党组织
        四、党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反腐败斗争
    第一节 腐败成因及对策
        一、腐败成因
        二、反腐对策
    第二节 对十八大之前反腐的评价
        一、选择型反腐
        二、打个“平手”
    第三节 对十八大以来反腐的评价
        一、真反腐vs选择型反腐
        二、反腐动因
        三、反腐之道
        四、反腐成效、影响及前景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之执政前景
    第一节 悲观主义
        一、社会力量的增强
        二、体制衰朽
        三、悲观主义观点简评
    第二节 乐观主义
        一、出色的政党适应性
        二、强大的治理能力
        三、丰富的执政资源
        四、乐观主义观点简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化
        一、走向西式民主
        二、走向中国特色民主
        三、几种可能的民主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范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范式
        一、市民社会
        二、法团主义
        三、权威主义
        四、合法性
        五、政党适应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
        二、田野调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一、贡献
        二、不足
    第二节 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启示
        一、对加强党的建设的启示
        二、对提升党建研究质量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4)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选举的基本理论概要
    2.1 选举制度的本源
    2.2 西方经典理论家的选举探索
    2.3 马克思主义倡导者的选举理念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近现代县市长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
    3.1 晚清选举意识的启蒙
    3.2 北洋政府联省自治运动的施行
    3.3 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考试制度的形成与缺陷
    3.4 中共土地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的考察
    3.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长选举制度的确立
    3.6 新中国成立后县市长选举制度的变迁
    3.7 小结
第4章 域内外县市长选举程序之比较
    4.1 选民资格认定
    4.2 县市长候选人资格及提名权
    4.3 选举机构
    4.4 选举程序
        4.4.1 选区的划分
        4.4.2 选民登记
        4.4.3 选举经费
        4.4.4 选举宣传
        4.4.5 选民投票
        4.4.6 开票计票
        4.4.7 选举结果的确认
    4.5 小结
第5章 政治团体对选举的一般性影响
    5.1 地方派系与选举制度
        5.1.1 地方势力对地方选举制度的影响
        5.1.2 地方派系与选举政治冷漠
    5.2 政党对选举的影响
        5.2.1 政党与选举权
        5.2.2 他国(地区)政党对选举的操纵
    5.3 中国共产党对选举的引导作用
    5.4 小结
第6章 我国现行体制下县市长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6.1 候选人产生方式单一
    6.2 预留代表名额
    6.3 选区划分行政化
    6.4 间接选举方式中间环节过多
    6.5 非完全竞争机制
    6.6 人大代表难以充分履行职责
    6.7 小结
第7章 我国县市长直接选举的可行性分析
    7.1 改革县市长选举制度的必要性
        7.1.1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7.1.2 保持社会稳定
        7.1.3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7.2 县市长选举制度法治化的理论基础
        7.2.1 马克思主义关于直接选举的民主理论
        7.2.2 宪政理论解析
    7.3 推行县市长直接选举的条件
        7.3.1 县市政务公开
        7.3.2 公民权利意识增强
        7.3.3 经济基础建设的完备
        7.3.4 村民委员会直选
        7.3.5 乡镇长选举改革
        7.3.6 党内公推直选政策
    7.4 小结
第8章 我国县市长直接选举的具体制度设计
    8.1 完善选举法
    8.2 成立独立选举委员会
    8.3 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
    8.4 选举模式与候选人提名
    8.5 候选人介绍
    8.6 引入竞选机制
    8.7 选举监督
    8.8 宣誓与述职
    8.9 罢免
    8.10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跟踪研究 ——基于对广东省18个获奖项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评述
        一、创新和政府创新
        二、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内涵
        三、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
        四、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要素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理论基础
        一、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概念界定
        二、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理论内涵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个案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跟踪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方政府创新的案例选取介绍
    第二节 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具有集聚性特征
        一、创新的地区集中程度高
        二、创新集聚在地市、县区层级
    第三节 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的创新类型具有均衡性特征
        一、政治改革类
        二、行政改革类
        三、社会治理类
        四、公共服务类
    第四节 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具有阶段性特征
        一、获奖项目的数量在年份分布上有阶段性特征
        二、获奖项目的创新类型在年份分布上有阶段性特征
    第五节 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具有延续性特征
        一、相同创新类型中各个创新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延续性
        二、不同创新类型中各个创新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延续性
第三章 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现状
    第一节 调查研究过程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研究过程介绍
        二、调查方法介绍
    第二节 地方政府创新的持续性情况
        一、地方政府创新的交流推广情况
        二、地方政府创新的持续性类型
    第三节 地方政府创新的效益情况
        一、地方政府创新对本辖区本系统产生的影响大
        二、地方政府创新对所在部门产生的影响
        三、地方政府创新对社会公众应对未来的预期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情况
        一、地方政府创新的内部环境
        二、地方政府创新的舆论环境
        三、地方政府创新的政策环境
第四章 广东省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上级政府的态度是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的首要因素
        一、上级政府的肯定和称赞有利于创新项目的推广扩散
        二、上级政府的制止和叫停直接导致创新项目的全面终止
    第二节 公众参与认可是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制度环境是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地方干部是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广东省历届申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项目汇总
附录2:广东省历届申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项目情况
附录3: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跟踪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
        (二) 乡级治理、乡村治理、农村城镇化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理论
        (三) 国外基层治理理论
第一章 乡级治理的历史沿革
    一、传统社会农村乡级治理及其特征
        (一) 夏商至隋唐乡官治理模式
        (二) 唐宋至清末的职役制模式
        (三) 传统社会乡级治理的特征
    二、清末至民国的乡级自治
        (一) 清末乡级自治的尝试
        (二) 民国时期的乡级治理
    三、中国共产党乡级治理的发展
        (一) 革命根据地的乡级治理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级治理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级治理
第二章 当前农村社会变革对乡级治理的影响
    一、农村生产力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一)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 非农产业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影响
        (一)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二)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积极影响
        (三)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级治理的消极影响
    三、农村社会阶层变化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四、农民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一) 农民法律素养增强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二) 农民民主素质提升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三) 农民文化素养提高对乡级治理现代化的诉求
第三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一、乡级治理体系缺乏现代化特质
        (一) 乡级治理结构单一化和碎片化
        (二) 乡级治理职权界定不够规范化
        (三) 乡级治理权力生成不够民主化
        (四) 利益表达回应机制缺乏制度化
        (五) 信息公开缺乏真实性和常态化
        (六) 乡级官员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化
        (七) 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关系行政化
        (八) 县乡治理主体关系有待法治化
    二、乡级现代治理能力弱化及其表征
        (一) 一些乡级干部素质差行为失范
        (二) 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不足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低
        (四)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能力欠缺
        (五)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能力不够强
第四章 推进乡级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
    一、构建农村乡级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
        (一) 构建乡级现代多元治理体制
        (二) 科学界定乡级治理主体职能
        (三) 健全乡级权力民主生成机制
        (四) 构建群众利益表达回应机制
        (五) 健全乡级政务信息公开机制
        (六) 完善乡级民主监督检查机制
        (七) 构建乡级多元并重考评机制
    二、构建治理主体层级间现代运行机制
        (一) 构建乡村之间良性互动机制
        (二) 构建县乡间法治化运行机制
第五章 推进乡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干部素质、培育现代治理能力
        (一) 提升干部素质优化干部队伍
        (二) 培养乡级干部现代治理能力
    二、培育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能力
        (一) 打造现代特色宜居农村城镇
        (二) 构建农村城镇现代产业体系
        (三) 建设农村城镇现代服务体系
    三、培育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
        (一) 培育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二) 提升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能力
        (三) 建设农民精神文化家园能力
        (四) 培育建设现代美丽乡村能力
        (五)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六) 涵养乡级依法依规治理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基本问题
    一、党内选举的一般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相关概念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与党内民主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内涵、构成机制与现实功能
        (一)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内涵
        (二)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构成机制
        (三)党内选举科学化的现实功能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评价标准的理论分析
        (一)价值理性标准
        (二)工具理性标准
        (三)选举技术的可行性标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选举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选举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内选举的理论论述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理论的发展
    二、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裂变轨迹
        (一)以任命制代替选举制的无奈之举
        (二)干部任命制的绝对化
        (三)干部更换制的浅尝辄止
        (四)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历史倒退
        (五)党内选举改革的无功而返
        (六)苏联共产党党内选举的教训
    三、越南共产党党内选举的探索性改革
        (一)坚持一党领导体制不动摇
        (二)杜绝干部职务终身制
        (三)提高党内高层差额选举的比例
        (四)注重候选人提名程序的多样化
        (五)开展基层与地方试点党委书记直选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选举实践的历史启示
        (一)必须重视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
        (二)党内选举科学化必须坚持党内团结
        (三)党内选举科学化必须结合特定国情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历史发展与科学化创新
    一、第一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的逐步确立与形成
        (一)建党之初党内选举的初步尝试
        (二)大革命时期党内选举的初步形成
        (三)局部执政时期党内选举的进一步实践
    二、第二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在曲折中发展
        (一)建国初期至八大前后党内选举的充分发展
        (二)“左”倾错误占主导地位时期党内选举的严重扭曲
    三、第三个三十年阶段:党内选举与改革开放互动共进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内选举的恢复与重建
        (二)党的十三大后党内差额选举的制度化
        (三)党的十六大后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四、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创新案例
        (一)村党支部书记党内选举模式的创新
        (二)乡镇党委“公推直选”党内选举模式创新
        (三)地方县市委书记党内选举模式创新
        (四)中央政治局与中央委员党内选举模式创新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中的问题透视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一般流程
        (一)中央层级党内选举流程
        (二)地方层级党内选举流程
        (三)基层党内选举流程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一)党内选举理念创新性不足
        (二)党内选举制度系统性缺乏
        (三)党内选举程序民主性偏失
        (四)党内选举的组织控制功能过于凸显
    三、影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历史传统方面的原因
        (二)制度化方面的原因
        (三)党内民主选举素质方面的原因
        (四)民主集中制运用偏差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改革战略构想
    一、改革的条件:营造宜于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
        (一)推进党内选举文化的创新,改善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政治文化环境
        (二)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展党内选举科学化的协商讨论环境
        (三)加强对党内“一把手”的制约,保障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民主监督环境
    二、改革的宏观路径:坚持“顶层设计”下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发展
        (一)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渐进式发展
        (二)自下而上的递进发展
        (三)自上而下的推动发展
        (四)“顶层设计”主导下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发展的实现方式
    三、改革的中观路径: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配套制度体系
        (一)制定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总则条例》
        (二)建立专职的党内选举工作管理机构
        (三)改革基层党内选举中的选区划分制度
        (四)建立党内选举监督制度
    四、改革的微观路径:完善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改进党内选举候选人提名办法
        (二)变革候选人介绍方式
        (三)调配党代表的结构比例
        (四)推动县级层面的党内直接选举
        (五)落实党内竞争性差额选举
        (六)严格实行党内领导干部任期制
        (七)明确禁止不规范的选票设计和投票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竞争与参与——中国乡镇民主发展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回顾
二、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
三、乡镇民主发展现状评估
四、结论:如何平衡竞争与参与?

(9)地方政府创新的续航力与制度问题研究 ——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现状、理论综述
        (一)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二) 国内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方政府创新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一、 地方政府创新内涵的界定
        (一) 地方政府含义
        (二) 政府创新含义
        (三) 地方政府创新内涵
    二、 地方政府创新的热点领域
        (一) 政治改革类
        (二) 行政改革类
        (三) 公共服务类
    三、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呈现的特点
        (一)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政治需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目标
        (二)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三) 呈现地域性层级性偏差
        (四) 公共服务类创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章 地方政府创新缺乏续航力问题研究
    一、 地方政府创新续航力的内涵
        (一) 续航力含义
        (二) 地方政府创新续航力内涵
    二、 地方政府创新续航力缺乏的表现
        (一) 地方政府创新难以坚持
        (二) 地方政府创新难以推广
    三、 地方政府创新缺乏续航力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地方政府创新缺乏续航力的主观原因
        (二) 地方政府创新缺乏续航力的客观原因
        (三) 创新难以制度化是最根本原因
第四章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的内涵
        (二)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的两个基本向度
        (三)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的意义
    二、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的前提
        (一) 深化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 打破人为导向束缚走向法治
    三、 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 地方政府创新过程制度化
        (二) 地方政府创新成果制度化
        (三) 配套的政策措施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一) 制度和产权的视角
    (二)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三) 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及改革方向
    (四) 土地制度改革及对乡村社会政治的影响
三、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本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的简要说明 第一章 土地流转的政策与实践
一、土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 1982~1983年底:不允许土地流转
    (二) 1984~1991年:初步允许土地流转
    (三) 1993年~至今:土地流转日趋规范化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代表性模式
    (一) 以两田制为特征的山东平度模式
    (二) 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广东南海模式
    (三) 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浙江嘉兴模式
    (四) 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天津模式
    (五) 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特征的成都温江模式
三、镇海土地流转概况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地流转开始起步
    (二) 20世纪90年代:土地流转加速
    (三) 本世纪以来:土地流转全面铺开
四、进一步的讨论
    (一) 土地流转是否必然带来规模经营?
    (二) 如何看待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三) 为什么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热衷于土地流转?
五、几点启示
    (一) 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二) 土地流转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 第二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
一、传统农业升级换代
二、农民就业日益多元
三、产业结构显着优化
四、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
五、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第三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建构
二、社会结构的艰难转型
三、社会阶层变动与形塑
    (一) 社会分层的理论诠释
    (二) 建国后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三) 个案呈现 第四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一、镇海的村社组织体系
    (一) 传统组织
    (二) 新兴组织
二、社区内部组织关系
    (一) 传统"三驾马车"的相互关系
    (二) 村民委员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
    (三) 村民委员会与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三、乡村组织关系
    (一) 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的关系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四、进一步的讨论
    (一) 社区工作站会不会导致村委会虚化和边缘化?
    (二) 如何监督"一权独大"的村党组织书记?
    (三) 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主政的能人治理模式? 第五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
一、"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
二、"国家单方供给":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困境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模式的路径依赖
    (二) 农村公共服务"国家单方供给"的制度困境
三、"多元合作治理":社区服务体系的重构
    (一) 社区公共服务
    (二)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介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三) 农村社区化管理: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的有效衔接
    (四) "81890"服务模式:多元合作治理的范例 第六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稳定
一、土地流转的利益冲突
二、土地流转对乡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七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
一、土地制度、产权流动:村治的变迁
    (一) 土地改革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建
    (二) 合作化、集体化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组
    (三) 家庭联产承包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变革
    (四) 土地流转及其对乡村治理的挑战
二、土地流转与村社边界:开放与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一) 经济边界开放
    (二) 社会边界封闭
三、土地、农民与国家:乡村土地政治
    (一) 国家建构与阶级解放:土改时期国家与农民
    (二) 全面控制与依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三) 国家赋权与公民权的生长: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结论与展望
一、村社治理转型的演进逻辑
    (一) 村社治理转型的逻辑起点:什么农村与谁在创造?
    (二) 村社治理转型的方向: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
二、村社治理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一) 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
    (二) 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三) 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两票制”镇长选举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2]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D]. 李元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海外学者的视角[D]. 王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研究[D]. 周昕兰. 湖南大学, 2018(06)
  • [5]地方政府创新可持续性的跟踪研究 ——基于对广东省18个获奖项目的分析[D]. 李辉勇. 深圳大学, 2018(07)
  • [6]乡级治理现代化研究[D]. 范拥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7]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科学化研究[D]. 李芳云. 曲阜师范大学, 2013(01)
  • [8]竞争与参与——中国乡镇民主发展评估[J]. 马得勇,王正绪. 政治学研究, 2012(04)
  • [9]地方政府创新的续航力与制度问题研究 ——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分析[D]. 毛铖. 延安大学, 2012(05)
  • [10]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D]. 陈世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两票制”市长选举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