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锅炉运行常见问题及预防

热水锅炉运行常见问题及预防

一、热水锅炉运行的常见问题及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程超[1](2021)在《浅谈对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原理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文中认为针对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原理性问题,提出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出从锅炉设计角度认识问题,从锅炉运行角度发现问题,从热力系统整体性角度解决部分性问题的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过程加以说明。为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供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以期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保证锅炉安全、节能、环保运行。

张翔[2](2020)在《锅炉受热面积灰监测及吹灰模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锅炉的智能运行优化已成为智慧电厂中的热门研究方向,其中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研究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受热面积灰结渣会使锅炉运行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升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腐蚀管壁,引发爆管事故。本文基于国内合作电厂运行过程中的积灰结渣实际问题,针对人工固定吹灰周期模式存在的蒸汽浪费严重、管壁磨损等缺点,首先对炉膛燃烧积灰结渣开展仿真研究,详细分析煤粉粒径对炉膛受热面积灰结渣的影响规律,然后建立了基于热平衡的低温过热器灰污热阻监测机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小波分析和SVR的灰污热阻在线预测代理模型,最后利用模糊控制系统制定了吹灰策略。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锅炉受热面积灰监测和吹灰模糊控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CFD-DPM方法构建了超超临界锅炉炉膛积灰结渣仿真模型,量化不同煤粉粒径下各个受热面积灰结渣的规律特性,研究不同粒径煤粉在炉内的颗粒运动轨迹、各个受热面沉积颗粒数、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最高燃烧温度等,寻找出该1000MW超超临界锅炉的最佳煤粉燃烧粒径范围在50um附近。(2)依据烟气侧和蒸汽侧热平衡原理和多层圆管壁传热模型,建立以灰污热阻为清洁指标的对流受热面积灰监测机理模型,并通过电厂运行数据对积灰监测机理模型进行了有效验证,分析了固定吹灰周期模式存在的弊端。(3)结合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各自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SVR的受热面灰污热阻在线预测代理模型,实现对低温过热器积灰状况的预测;通过Visu Shrink软阈值去噪方法对受热面灰污热阻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结果显示4层小波分解的去噪效果最优,其对应的SNR和RMSE分别为31.8和0.000865;同时使用SVR模型建立了20个输入特征参数和去噪后的受热面灰污热阻之间的映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SVR模型预测精确度在98%以上。(4)综合考虑灰污热阻、主蒸汽流量和排烟温度三种影响因素,建立基于Mamdani型模糊控制规则的吹灰控制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模糊控制仿真模型的吹灰方案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其能够准确的给出吹灰操作建议。

邹凯然[3](2020)在《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文中指出锅炉作为消耗燃料向外输出热能的密闭设备,在发电、传热、供汽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为防止腐蚀造成的严重事故,要求锅炉运行环境的pH在保持10以上,这使得锅炉,尤其是热水锅炉(进水和补水管控不严)在运行过程中传热面易产生结垢问题,垢层在传热面上沉积会降低传热效率,极大增加锅炉能耗。因此,评价锅炉结垢程度和开发性能优异的锅炉阻垢剂对锅炉的安全、节能、保护环境及确保工业设备维持高效稳定的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锅炉结垢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垢重法和垢层测厚法,测量过程都需要锅炉停炉所以无法实现对锅炉结垢程度的实时测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参考用于测量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设备结垢程度的污垢热阻原理,建立了一种通过测量传热界面的污垢热阻,进而实时评价锅炉结垢程度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的锅炉模拟传热装置,建立传热模型并用污垢热阻法测量不同水质下传热过程中污垢的沉积。结果表明:模拟装置加热器传热面上的污垢热阻随控温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垢行为最终达到沉积-脱附平衡,经计算此时的污垢热阻为7.24=10-3m2·K/W。这之后污垢热阻处于上升下降的往复循环,不在有大幅度的上升。然而根据锅炉标准要求,当污垢热阻超过8.4=104m2·K/W时,则说明锅炉结垢严重,已达清洗要求。由此可见该模拟装置能很好模拟锅炉结垢过程,且污垢热阻法适用于锅炉结垢的评价。为验证污垢热阻法在实际锅炉体系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小型电加热锅炉的实际运行,通过测量加热管壁温变化来监测其结垢行为。绘制了不同温度下污垢热阻随温度升高和降低的变化曲线,以评价不同实验条件下(pH值、硬度)污垢热阻的变化。结果表明,拟合曲线能较好地表征污垢沉积随加热时间的变化且与模拟装置的监测结果一致,当水质pH维持在10左右时,促进锅炉结垢。污垢热阻法相对于传统的锅炉结垢测量方法具有无侵入性、操作简单和可实时测量等优点。为解决当锅炉给水pH>10所导致的锅炉结垢问题,通常需要加入阻垢剂,利用阻垢剂的螯合、分散作用减缓垢层的沉积形成。聚环氧琥珀酸(PESA)及其衍生物以其无毒无害、绿色可降解和优异的阻垢性能得以在锅炉阻垢方面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以L-胱氨酸改性PESA,合成一种新型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L-Cystine-PESA),表征了新型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探究了L-Cystine-PESA的阻垢性能、分散性能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L-Cystine-PESA的用量为12mg/L时阻碳酸钙垢率可达96.85%、阻磷酸钙垢率可达86.67%,均较商品级PESA有所提高;且分散氧化铁性能较PESA提高了近20%。将L-胱氨酸与牛磺酸作改性剂将氨基酸和磺酸基结构引入聚环氧琥珀酸的分子链中合成了三元共聚阻垢剂(LC-T-PESA),当PESA:L-胱氨酸:牛磺酸的质量比为8:1:1时合成产物的阻垢性能最佳,LC-T-PESA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阻碳酸钙垢率可达96.98%,阻磷酸钙垢性能也明显改善。用污垢热阻法对合成的L-Cystine-PESA和LC-T-PESA用模拟装置进行污垢热阻实验,在用量为10mg/L时阻垢率分别为58.30%和68.75%。测定的阻垢率与碳酸钙沉积法测得的相比要低30%左右,这是因为污垢热阻法的实验时间更长且随时间的推移实验体系的成垢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结果表明污垢热阻法可用于评价锅炉阻垢剂阻垢性能的优劣,且实验过程和装置设计相较于传统的碳酸钙沉积法更符合锅炉的结垢行为,理论上对锅炉的阻垢剂性能测评更具参考价值。

刘锦[4](2020)在《直流式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开发与实验》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市面上主流应用的固体蓄热电锅炉,在充分利用低谷电量、节约运行费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依然存在着运行费用高、占用空间大的缺点,存在一定的改造和提升空间。本文旨在研究设计一种直流式固体蓄热电锅炉,该锅炉具有与常规固体蓄热电锅炉不同的换热机理,摒弃了常规固体蓄热电锅炉的蓄热体-风机-外置式换热器的热量传输结构,提出了蓄热体-内置式换热管道的直流式结构。常规固体蓄热电锅炉在放热时,首先通过风机带动空气流动,将蓄热体的热量传递给空气,再由空气在外置气/水换热器中将热量传递给的水循环系统。而本课题所研究设计的锅炉,在炉膛内的结构设计为将受热面置于蓄热体内(受热面与蓄热体之间隔有空气层),通过直接换热的方式将蓄热体的热量传递给水循环系统。利用此种方式,可使锅炉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占用空间,并且可以节约约2/3的运行费用。本文首先设计了锅炉的组成结构,然后详细介绍了炉膛内的换热结构和换热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炉膛结构进行了热力计算,热力计算的任务是根据锅炉的额定供热参数计算出受热面的布置参数,使得锅炉的供水温度与设计参数相一致。热力计算采用“供需平衡”的原则,令每排受热面与蓄热体之间的换热量等于其所承担的锅炉热功率,从而通过合理的换热计算式,得到炉膛中受热面的并联管道数与受热面的受热部分长度的关系,根据锅炉房的空间大小,在此关系曲线上选取合理的布置尺寸。另外作为安全备份措施,在锅炉出水管顶部上设置了大气连通管,当锅炉中发生汽化时,气体可以通过大气连通管及时排除,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为保障锅炉水循环正常运行,本文对锅炉的循环回路进行了合理设计,进出水管与集箱、集箱与受热面的连接都采用了U型连接方式,由此可缓解因“集箱效应”带来的并联管路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锅炉采用强制循环,通过对锅炉进行水动力计算,得到炉膛内最不利环路的循环压降,以此作为选择锅炉循环水泵扬程的依据,给锅炉水循环提供充足的动力,可以有效避免锅炉出现循环停滞、倒流等现象,保障锅炉水循环的正常运行。最后,本文搭建了一个5k W的实验锅炉,将其接入系统中验证其性能,通过对锅炉运行工况进行观察分析,并记录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数据,最终完成了对锅炉多个性能参数的评估。通过观察锅炉运行工况发现,锅炉可达到设计出口温度,并能保持稳定供热,当出口温度超过95℃时会发生局部汽化现象,应在设计时降低锅炉的设计出口水温;通过计算锅炉的性能参数发现,锅炉的热效率为95%,升温速率约为2℃/min,锅炉的释蓄热量比为70%,锅炉外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为9.4℃,实验结果说明锅炉的热效率高,升温速率快,释蓄热量比良好,保温效果良好,锅炉的运行具有可靠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丁凤珠[5](2020)在《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末开始,国内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院建设工作大规模展开,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更高效、舒心、安全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民生工程的核心质量。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一直以来在医院的运行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医院的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愈加庞大,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组织与建设便成了更加复杂、重要的工作项目。医院后勤保障服务主要负责为医院各项工作、科研、教学和生活的稳定开展提供各类支撑,主要有提供水、暖、电的建筑设备支撑、提供医疗活动所需的医疗设备支撑、存放各类物资的医疗保障支撑、以及提供饮食、被服及垃圾、污水处理的其他后勤保障支撑。但是作者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工作中,发现如今西安地区的医院建筑设计主要把重心放在医院的主要医疗服务空间上(如:门诊、医技、综合住院部),而医院后勤保障部分往往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西安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医疗资源发展仍有些许不足。并且在我国,对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将通过资料研究、实地走访等方法着重探索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医院案例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经验,并结合当下及未来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工艺的发展,使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建设水平得以提升,从而更好的顺应未来医疗服务发展需求,为西安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本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相关因素,从宏观政策、后勤管理模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来探究对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的影响,并对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从中发掘问题;第三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从综合医院总体布局规划角度,研究医院后勤保障用房与风向、水文等自然的关系,以及详细地分析各类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单体建筑与各个医疗部分、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将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分为建筑设备用房、医疗设备用房、医疗保障用房及其他后勤保障用房三大类,并且从具体的每一类建筑用房进行较为细致的建筑单体设计研究;第五章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提出初步建议及相关材料支撑,从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后勤保障用房发展方向、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到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各类后勤保障功能用房规模占比,以及新技术在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中的运用等多方面,对未来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的发展进行初步论述;第六章结论,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张民康[6](2020)在《区域集中式供暖系统的全局优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而当前最具节能潜力的就是建筑节能。在中国,集中供暖行业的供热效率低,能耗巨大,其平均建筑面积的能耗最高达到发达国家的3倍,所以节能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针对供热质量差等问题对控制方案进行优化;然后利用峰谷电价差,在系统中添加储能装置,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节能潜力,而且能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本文首先基于传热学和能量守恒基本原理,建立了区域集中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的拟合,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利用热容量质点法建立了电锅炉的数学模型;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储水箱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板式换热器内流体的能量进行分析,建立了简化的数学模型;基于现有数据以及对模型的理解,推导出了仅与供回水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关的二阶惯性加时滞的房屋模型。模型验证的结果表明,建立的系统模型能够很好的跟踪系统动态。然后,基于系统模型设计了基于Smith预测器的双闭环PI控制结构。首先对原有的滞环控制方案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在不考虑时滞环节下,设计了双闭环PI控制结构;其次,对时滞环节进行介绍,并分析时滞环节对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利用Smith预测器对时滞环节进行补偿,并仿真分析了Smith预测器的补偿效果,最后设计了基于Smith预测器的双闭环控制器。并利用Simulink搭建了系统不同控制模型,对不同的控制方案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在仅考虑系统稳态,忽略瞬态特性下,设计了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供热系统储能寻优方案。首先将房屋的能耗需求模型合理等效为仅与环境温度相关的函数以及与用户侧进回水温度相关,并对建立的系统的其他数学模型进行相应的简化和采样处理。其次对遗传算法进行介绍,考虑到标准遗传算法在大范围解空间搜索上的局限性,采用了多种群遗传算法。算法实现中,先对储能寻优进行了相应的数学描述,再描述了储能寻优中存在的系统约束,最后设计了多种群遗传算法储能寻优方案,并对寻优的结果进行分析。

高鹤元[7](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认为船舶辅锅炉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产生饱和水蒸气。船舶辅锅炉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对船舶安全,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和船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装备的故障诊断和状态识别领域逐渐成为惹人关注的研究热点。但船舶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特征多种多样,现阶段获取全面的故障样本的难度较大,所以船舶辅锅炉的燃烧故障诊断的研究应用尚处于不成熟的研究阶段。神经网络方法近几年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将其引入到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考虑船舶辅锅炉的运行特点,选取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开展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并针对相应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从而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本文选取大连海事大学研发的DMSVLCC大型油船轮机模拟器为试验平台,模拟D型水管辅锅炉正常运行,燃油供给泵磨损,燃油预热器脏堵,点火油泵故障,风机故障的工作过程。提取样本数据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预处理,用作后续故障诊断方法的验证研究。利用获取的实验数据训练SOM神经网络进行初步诊断,由于神经网络的局限性和不足导致诊断结果不够理想。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使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其权值向量的更新过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通过分析实验的诊断结果及优化算法的优势和缺陷,本文再结合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LVQ)弥补算法在竞争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更深一步的算法研究。最后,利用系统运行仿真出的样本数据,验证所构建的PSO-SOM-LVQ的混合神经网络算法故障诊断模型。依据3种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故障诊断结果与实际状态一致,相比于前两种算法的准确率有了显着提高,充分验证了该算法在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智能诊断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王博[8](2019)在《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现有医院建筑存量巨大,因医院建筑的功能、对环境的要求具有特殊性,使医院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远高于一般公共建筑,每年消耗大量的能源,成为医院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随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医疗行业节约经营成本的需要,如何降低不合理的能源消耗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对不符合节能设计规范的医院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成为实现医院建筑节能,降低医院能源支出目标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实践中部分医院的节能改造项目因种种原因造成项目结果的不理想,有的节能不节费,有的影响了医院的正常使用功能。如何在适应医院特殊需求的前提下,仍能保证医院建筑节能改造满足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是所有医院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作者认为关键是要提高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本文致力于通过分析研究,找出提高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的办法。作者对医院建筑节能改造的概念特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提出了医院建筑节能改造设计应在满足医院特殊功能和意图的前提下开展。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对医院节能改造项目的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罗列了影响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和常见问题。并提出要提高项目的质量,需要从全面质量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全要素管理三个方面持续改善。文章沿着这个思路,提出了要提高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质量,就要在设计决策和施工过程的组织架构、设计原则、施工管理方法等方面制定可行合理的解决办法。同时创新性的提出,医院节能改造项目要实现质量的提高,需要将项目质量管理延伸至运行管理阶段,以医院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以能源使用问题为导向,建立全寿命周期的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全寿命周期内对各要素的质量控制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效果。文章最后通过北京某三级医院建筑节能改造实际案例验证全寿命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仇存,柳乾相,石常青[9](2019)在《工业锅炉水质检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工业生产进程中,锅炉作为热动力装置,需要在高温高压状态下持续性工作,锅炉运行的同时也会伴随着高能耗与高污染现象,水质检验工作将关系到锅炉的运行效率。基于此,文章以水质检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锅炉在水质检验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水垢处理、腐蚀处理与设备验收管理等解决措施。

郎晨曦[10](2019)在《沈阳市泉源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评价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沈阳市目前锅炉运行中普遍存在排烟温度过高、锅炉热效率低等问题,以沈阳市惠天公司所属泉源锅炉房内1#锅炉为例,对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对该公司的7座大型热源厂内所属的15台29MW及以上的锅炉供热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采暖的耗煤量指标平均值为47kg/m2,测试锅炉的排烟温度区间在150℃~300℃,锅炉热效率在59%~80%之间,存在较大的节能改造空间。从国家政策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论证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的可行性。其次,对泉源锅炉房4台锅炉进行热工测试,测试结果为4台锅炉的排烟温度均在204℃左右,均高于额定烟温140℃,有较大的余热回收空间;热平衡效率均在60%左右,说明在满足供水温度参数的同时煤炭单耗增高,造成资源浪费。第三,对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进行分析和测试,发现排烟热损失q2明显降低,排烟平均温度从改造前的平均烟温204℃降低到改造后的平均烟温159℃,降幅50℃左右。平均热效率从改造前的62.81%提高至71.74%,提高幅度近10%。最后,对改造工程进行节能、经济及环保效益分析,对比改造前后的煤耗节省率均为4.06%左右,电耗节省率为4.33%左右。改造后节约燃料费282750元.节约电费2.4万元,预计回收期为7年。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随着电价和煤炭价格的增长,此工程的节能收益越高。S02的排放量减少了 7.59%,NOx的排放量减少了 8.03%,C02的排放量减少了5.17%,烟尘排放量减少了 9.68%。通过泉源锅炉增设烟气余热回收设备,该锅炉的热效率得到显着提升,排放的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二、热水锅炉运行的常见问题及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水锅炉运行的常见问题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对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原理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从设计角度认识问题
2 从运行角度发现问题
3 从整体性角度解决部分性问题
4 应用实例
    4.1 锅炉基本情况及水处理系统简介
    4.2 泄漏发生过程问询情况简介
    4.3 腐蚀情况简介
    4.4 腐蚀情况分析判断
    4.5 综合性分析
    4.6 对使用单位的建议及要求
5 结 语

(2)锅炉受热面积灰监测及吹灰模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炉膛燃烧积灰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2 对流受热面污染在线监测研究现状
        1.2.3 智能吹灰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与章节安排
2 基于CFD-DPM的炉膛积灰结渣数值模拟
    2.1 引言
    2.2 基本控制方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2.3 能量守恒
    2.3 流动模型
        2.3.1 气相湍流模型
        2.3.2 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
    2.4 辐射模型
    2.5 燃烧模型
        2.5.1 挥发分气相燃烧模型
        2.5.2 焦炭燃烧动力扩散模型
    2.6 基于CFD-DPM的炉膛流场分析和积灰结渣研究
        2.6.1 锅炉物理模型
        2.6.2 边界参数设定
        2.6.3 速度分布
        2.6.4 组分分布规律
        2.6.5 煤粉颗粒运动轨迹
    2.7 本章小结
3 对流受热面积灰监测机理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锅炉受热面积灰和结渣的形成机理分析
    3.3 基于热平衡的受热面积灰结渣监测模型
        3.3.1 低温对流受热面污染监测模型
        3.3.2 高温对流受热面污染监测模型
    3.4 基于热平衡的低温过热器灰污热阻机理模型
        3.4.1 研究对象数据采集
        3.4.2 灰污热阻监测机理模型的分析与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小波分析和SVR的受热面积灰在线预测研究
    4.1 引言
    4.2 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4.2.1 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
        4.2.2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
        4.2.3 去噪效果评价标准
    4.3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原理
        4.3.1 支持向量回归机
        4.3.2 核函数
    4.4 基于小波分析和SVR的灰污热阻在线预测代理模型
        4.4.1 基于小波分解的受热面灰污热阻去噪分析
        4.4.2 基于SVR的热受热面灰污热阻在线预测代理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模糊系统的吹灰控制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模糊逻辑系统原理
        5.2.1 模糊产生器和反模糊化器
        5.2.2 模糊规则库和模糊推理机
        5.2.3 隶属函数
    5.3 基于模糊系统的吹灰控制模型
        5.3.1 吹灰模糊控制模型设计步骤
        5.3.2 吹灰模糊控制模型的结构
        5.3.3 基于Simulink的模糊控制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3)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锅炉及锅炉结垢
        1.2.1 锅炉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1.2.2 锅炉水垢的形成、分类及危害
        1.2.3 锅炉结垢测量方法
    1.3 锅炉水处理
        1.3.1 锅炉水处理分类
        1.3.2 锅炉内加药处理
    1.4 水处理剂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1.4.1 阻垢剂的分类
        1.4.2 阻垢机理
    1.5 聚环氧琥珀酸及其衍生物
        1.5.1 聚环氧琥珀酸改性方法
        1.5.2 氨基酸在水处理剂中的应用
        1.5.3 阻垢性能测量方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设备
    2.2 污垢热阻实验
        2.2.1 污垢热阻测评装置污垢热阻动态监测装置
        2.2.2 污垢热阻法
        2.2.3 测评装置的稳定性评价
        2.2.4 阻垢性能的测量
        2.2.5 壁温记录方法
        2.2.6 锅炉实际运行测评
    2.3 L-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
        2.3.1 N-马来酰-L-胱氨酸的合成
        2.3.2 聚L-胱氨酸-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2.4 L-胱氨酸-牛磺酸-环氧琥珀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2.4.1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2.4.2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2.5 PESA衍生物结构及性能测定
        2.5.1 聚合物分子量测定
        2.5.2 聚合物结构表征
        2.5.3 聚合物阻垢率测定
        2.5.4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定
3 污垢热阻法测评锅炉结垢行为及验证
    3.1 动态测评装置的传热模型建立
    3.2 污垢热阻动态测量数据拟合分析
        3.2.1 装置稳定性评价
        3.2.2 结垢趋势监测及可行性分析
        3.2.3 污垢热阻分析
    3.3 锅炉实际运行验证污垢热阻法
        3.3.1 实际运行稳定性评价
        3.3.2 污垢热阻的变化分析
        3.3.3 污垢热阻计算分析
    3.4 小结
4 新型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4.1 L-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
        4.1.0 N-马来酰-L-胱氨酸与L-胱氨酸-PESA的红外表征
        4.1.1 N-马来酰-L-胱氨酸与L-胱氨酸-PESA的核磁表征
        4.1.2 L-胱氨酸-PESA分子量的测定
        4.1.3 L-胱氨酸-PESA的阻垢率
        4.1.4 分散氧化铁性能
        4.1.5 L-胱氨酸-PESA的缓蚀性能
        4.1.6 阻垢机理分析
    4.2 三元水处理药剂的合成与阻垢性能研究
        4.2.1 三元水处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4.2.2 三元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4.2.3 LC-T-PESA的分子量测定
        4.2.4 LC-T-PESA阻垢性能的测定
    4.3 污垢热阻法评价阻垢剂性能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及
附件

(4)直流式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开发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锅炉本体的结构设计
    2.1 传统固体蓄热电锅炉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2.2 锅炉结构的提出思路
    2.3 锅炉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
        2.3.1 锅炉的基本构造
        2.3.2 锅炉的工作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锅炉本体的设计计算
    3.1 热力计算
        3.1.1 计算目的
        3.1.2 计算过程
    3.2 锅炉水循环
        3.2.1 并联管组的热偏差和流量偏差
        3.2.2 水循环动力
    3.3 其他结构及附件
        3.3.1 大气连通管
        3.3.2 蓄热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台搭建
    4.1 实验台搭建目的
    4.2 实验台设计
    4.3 实验台安装
        4.3.1 实验材料准备
        4.3.2 实验台安装过程
    4.4 实验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5.1 锅炉运行工况记录分析
        5.1.1 蓄热工况记录分析
        5.1.2 放热工况记录分析
    5.2 锅炉性能参数
        5.2.1 蓄热工况实验数据
        5.2.2 放热工况实验数据
        5.2.3 锅炉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院发展的影响
        1.1.2 综合医院的建设发展趋势
        1.1.3 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在综合医院中的作用
        1.1.4 国家相关医院建设新政与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关系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内容及对象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访谈研究法
    1.6 小结
2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及西安地区现状
    2.1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
        2.1.1 宏观医疗政策的影响
        2.1.2 医院后勤运营管理模式
        2.1.3 医疗设备与技术发展的影响
        2.1.4 医院的建设模式
    2.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2.2.1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旧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
        2.2.2 西安市第三医院(新建大型综合医院)
    2.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2.3.1 改扩建医院
        2.3.2 新建医院
3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
    3.1 特定用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1.1 与风向的关系
        3.1.2 与水文地质、地表水系的关系
        3.1.3 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关系
    3.2 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与医院建筑模式的关系
        3.2.1 高度集中型
        3.2.2 半密集型
        3.2.3 分散型
    3.3 后勤保障用房在医院建设中的总体布局规划
        3.3.1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疗服务部分之间的关系
        3.3.2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
        3.3.3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院外部的联系
    3.4 本章小结
4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
    4.1 主要建筑设备用房
        4.1.1 锅炉房
        4.1.2 柴油发电机房
        4.1.3 变配电室
        4.1.4 制冷机房
        4.1.5 水泵房
    4.2 主要医疗设备用房
        4.2.1 负压吸引站
        4.2.2 中心供氧站
        4.2.3 空气压缩机房
    4.3 医疗保障用房
        4.3.1 病案库
        4.3.2 药库
        4.3.3 太平间
        4.3.4 信息中心机房
    4.4 其他后勤保障用房
        4.4.1 总务库
        4.4.2 餐饮服务中心
        4.4.3 洗衣房
        4.4.4 污水处理站
        4.4.5 垃圾废弃物收集站
    4.5 本章小结
5 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建议
    5.1 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建设发展趋势
    5.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未来发展方向
        5.2.1 西安老旧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5.2.2 西安新建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5.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规划优化建议
    5.4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规模占比优化建议
    5.5 部分后勤保障用房发展建议
    5.6 绿色节能技术在后勤保障体系的应用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访谈录(摘录)
致谢

(6)区域集中式供暖系统的全局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供热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供热系统建模的研究现状
        1.2.2 系统控制方案研究现状
        1.2.3 系统储能寻优方案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集中供热系统建模
    2.1 电锅炉模型
    2.2 储水箱模型
    2.3 板式换热器模型
        2.3.1 板换介绍
        2.3.2 板换模型参数拟合及验证
    2.4 热用户模型
        2.4.1 热用户介绍
        2.4.2 热用户模型参数拟合及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优化控制方案
    3.1 控制系统及常见控制方案介绍
        3.1.1 控制系统整体介绍
        3.1.2 常见控制方案介绍
    3.2 双闭环PI控制器设计
        3.2.1 PID控制器原理
        3.2.2 积分抗饱和结构
        3.2.3 双闭环PI控制结构
        3.2.4 控制器设计及效果分析
    3.3 基于模型的Smith预测器设计
        3.3.1 时滞系统控制稳定性分析
        3.3.2 Smith预测器补偿原理
    3.4 基于Smith预测器的双闭环控制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储能寻优方案
    4.1 储能中的系统模型
        4.1.1 房屋能耗需求模型
        4.1.2 储水箱模型
        4.1.3 锅炉模型
        4.1.4 板换模型
    4.2 多种群遗传算法
        4.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及概念
        4.2.2 遗传算法的数学模型及流程
        4.2.3 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4.3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储能寻优
        4.3.1 储能寻优的数学描述
        4.3.2 储能寻优的系统约束
        4.3.3 储能寻优的算法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本文创新之处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动态及方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主要方法
    1.3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分析
    2.1 船舶辅锅炉组成结构
        2.1.1 锅炉本体组成
        2.1.2 锅炉辅助系统及设备
    2.2 锅炉燃烧设备及系统
        2.2.1 锅炉燃烧器及供应系统
        2.2.2 MISSION~(TM) D型锅炉燃油供给系统
    2.3 辅锅炉燃烧过程与故障分析
        2.3.1 辅锅炉的燃烧过程
        2.3.2 辅锅炉故障特点分析
        2.3.3 辅锅炉燃烧故障可能原因
    2.4 本章小结
3 船舶辅锅炉故障特征获取与数据处理
    3.1 主成分分析法
        3.1.1 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
        3.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3.2 锅炉燃烧故障特征获取方案
        3.2.1 辅锅炉仿真模型验证
        3.2.2 辅锅炉故障数据提取
    3.3 数据预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4.1 神经网络简介
        4.1.1 人工神经元模型
        4.1.2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4.2 SOM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4.2.1 SOM网络结构模型
        4.2.2 SOM网络运行原理
        4.2.3 SOM网络的学习算法
        4.2.4 SOM的优势和局限性
    4.3 应用SOM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
        4.3.1 SOM网络参数的设定
        4.3.2 训练SOM网络
        4.3.3 测试SOM网络
        4.3.4 BP神经网络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粒子群优化SOM的故障诊断研究
    5.1 粒子群优化算法
        5.1.1 粒子群算法概述
        5.1.2 粒子群算法原理
    5.2 设计基于PSO-SOM的故障诊断模型
        5.2.1 PSO-SOM组合算法思想
        5.2.2 PSO-SOM算法流程
    5.3 应用PSO-SOM算法的故障诊断研究
        5.3.1 训练PSO-SOM网络
        5.3.2 测试锅炉诊断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
    6.1 LVQ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6.1.1 LVQ网络结构
        6.1.2 LVQ网络的学习算法
    6.2 设计混合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
        6.2.1 设计SOM-LVQ网络
        6.2.2 故障诊断模型的整体设计
    6.3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
    6.4 神经网络诊断算法对比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可行性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现状
        1.2.2 国内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医院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 医院的概念
        2.1.2 医院的构成
        2.1.3 医院的特点
    2.2 建筑节能改造的概念及其特点
        2.2.1 建筑节能改造的概念
        2.2.2 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特点
        2.2.3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特点
    2.3 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2.3.1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概念
        2.3.2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发展
        2.3.3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3.1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全面质量的内涵
        3.1.1 节能改造决策质量的含义
        3.1.2 设计质量的含义
        3.1.3 施工质量的含义
        3.1.4 运行质量的含义
    3.2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全过程质量管理分析
        3.2.1 决策设计阶段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3.2.2 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3.2.3 运行管理阶段质量管理问题
    3.3 影响医院建筑节能改造质量的因素分析
        3.3.1 人的因素
        3.3.2 材料因素
        3.3.3 机械因素
        3.3.4 方法因素
        3.3.5 环境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4.1 节能改造项目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
        4.1.1 决策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4.1.2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4.1.3 运行管理阶段的质量管理
    4.2 节能改造项目的全要素质量管理
        4.2.1 人的质量管理
        4.2.2 材料的质量管理
        4.2.3 机械的质量管理
        4.2.4 方法的质量管理
        4.2.5 环境的质量管理
    4.3 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4.3.1 PDCA循环的内涵
        4.3.2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项目的设计与决策
        5.2.1 项目策划过程
        5.2.2 设计优化过程
        5.2.3 项目可行性分析
    5.3 项目施工改造的质量管理
        5.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5.3.2 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管理
        5.3.3 施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5.4 项目运行管理
        5.4.1 建立运行管理制度
        5.4.2 运行管理人员培训
        5.4.3 使用者管理
    5.5 项目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工业锅炉水质检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锅炉水质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1.1 锅炉水质结垢问题
    1.2 锅炉腐蚀问题
    1.3 锅炉水处理设备验收问题
    1.4 水处理设备质量问题
2 工业锅炉水质检验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对锅炉水质结垢的预防和解决
    2.2 防止锅炉遭受腐蚀
    2.3 提升锅炉与水处理设备质量
    2.4 加强对锅炉水质的监督与检验
3 结语

(10)沈阳市泉源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
        1.2.1 国外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锅炉余热利用计算相关理论
    2.1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2.1.1 锅炉的工作原理
        2.1.2 锅炉的工作过程
    2.2 热水锅炉供热系统
    2.3 余热利用基本理论
        2.3.1 燃烧理论
        2.3.2 传热理论
        2.3.3 流动理论
    2.4 烟气基本参数计算
        2.4.1 烟气量计算
        2.4.2 烟气密度计算
        2.4.3 烟气粘度计算
        2.4.4 烟道抽力计算
        2.4.5 校核计算
        2.4.6 可利用余热量计算
    2.5 锅炉热效率的概念
    2.6 热工计算
    2.7 本章小结
3 热源现状调研及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
    3.1 热源供热现状调研及运行数据分析
        3.1.1 热源供热现状调研
        3.1.2 热源运行数据分析
    3.2 节能改造工程的可行性
        3.2.1 相关政策
        3.2.2 技术上的可行性
        3.2.3 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
    3.3 本章小结
4 泉源锅炉热效率测试及分析
    4.1 测试方案
        4.1.1 热效率测试方法
        4.1.2 测试的内容
        4.1.3 测试方案
    4.2 测试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泉源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锅炉房改造前情况
    5.3 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实施
        5.3.1 常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5.3.2 改造工程的设备选用
        5.3.3 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5.3.4 采暖初期运行监测数据
        5.3.5 采暖严寒期运行监测数据
    5.4 改造后锅炉热效率测试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的节能、经济及环保效益分析
    6.1 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节能效益分析
        6.1.1 设备用电量分析
        6.1.2 节能效益分析
    6.2 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6.2.1 经济效益参数及计算
        6.2.2 改造工程的初投资
        6.2.3 工程节约的运行费用
        6.2.4 投资回收期
        6.2.5 敏感性分析
    6.3 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环保效益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热源厂锅炉测试数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热水锅炉运行的常见问题及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对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原理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J]. 程超. 锅炉技术, 2021(S1)
  • [2]锅炉受热面积灰监测及吹灰模糊控制研究[D]. 张翔. 浙江大学, 2020(06)
  • [3]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D]. 邹凯然.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直流式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开发与实验[D]. 刘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2)
  • [5]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D]. 丁凤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区域集中式供暖系统的全局优化控制研究[D]. 张民康.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D]. 高鹤元.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医院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王博.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3)
  • [9]工业锅炉水质检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 仇存,柳乾相,石常青. 化工管理, 2019(30)
  • [10]沈阳市泉源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工程评价与分析[D]. 郎晨曦.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热水锅炉运行常见问题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