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坝及废石场边坡复垦新方法

尾矿坝及废石场边坡复垦新方法

一、尾矿坝及废石场边坡复垦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谭力[1](2021)在《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铜矿采选业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浆料法(HDS)酸性废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各大铜矿得到广泛应用,造成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其堆存量大、综合利用率低,以德兴铜矿为例,酸性废水底泥年产生量约60万吨,导致大量宝贵的矿山空间被占用和土地破坏,对矿区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土壤扰动小、操作便捷、修复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土壤修复,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以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酸性水处理厂产生的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底泥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找出利用底泥进行生态复垦的关键因素,为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的改良与修复提供依据;通过堆土种植试验和现场工程应用等手段,开展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生长形态指标,筛选出适于在底泥基质上生长的优势植物,另一方面改良底泥的理化性质,解决其盐碱度高、易板结、有机质等常规养分含量低等技术难题,以实现工程化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底泥中各项危害成分指标均低于《GB 5085.3-2007》和《GB 5085.1-2007》规定浓度限值,且底泥浸出液p H在6~9之间,属于Ⅰ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底泥含水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5.01%、0.266 g/kg、1.690 mg/kg、17.100 mg/kg、4.150 g/kg,底泥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含量极为匮乏。底泥呈弱碱性(p H=7.63),电导率为245 ms/m,属于轻盐碱化土壤,易板结、龟裂。(2)在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与客土配比为4:1的混合土中,进行了九种植物堆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草本植物中玉米草和黑麦草发芽率分别为88.67%、98.33%,成活率分别为90.6%、97.90%,60天的株高分别为83.53 cm、21.70 cm,相比于平车前更适于在底泥上生长,可做为底泥生态复垦的先锋植物;灌木中红叶石楠成活率高,60天株高增量更大,更适合在底泥生境条件下生长;三种乔木中成活率依次为刺槐>毛白杨>湿地松,60天株高增量依次为刺槐>毛白杨>湿地松,刺槐和毛白杨更为适合在底泥生境条件下生长。(3)根据堆土种植试验研究成果,结合课题组其他研究成果,选用采用玉米草、黑麦草作为先锋草本植物,红叶石楠、大叶女贞、小叶女贞、刺槐、毛白杨套种进行为期3年的现场工程化试验,验证底泥替代完全客土作为植物生长基质进行矿山生态复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植物长势良好,经两年植物覆盖率达到100%。草本植物玉米草、黑麦草逐渐被演替;灌木基本成片,株高为181.4 cm~213.8 cm、冠幅为92.2 cm~109.5 cm;乔木基本成林,株高为581.3 cm~603.2 cm、冠幅为157.3 cm~237.0 cm。(4)试验区建立3年后底泥各项理化性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底泥的综合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底泥电导率下降1.15%~5.40%,含水率下降16.90%~24.36%,底泥p H值变化幅度较小。有机质含量除毛白杨种植区以外皆为CK组的1.17~1.57倍;全氮含量仅在刺槐种植区域出现提升,对比对照组提升26.50%;全磷含量提高了11.89%~20.75%;全钾含量提高了31.54%~311.53%,红叶石楠、毛白杨、刺槐对于底泥有效磷含量改良效果更为明显,对比对照组上升了15.19%、14.99%、4.91%。

冯耀员[2](2020)在《柴河铅锌矿尾矿库生态封闭复垦治理措施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柴河铅锌矿已采取不同措施的尾矿库复垦治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采样、实地试验、样品分析等方法,研究尾矿库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尾矿库复垦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复垦治理措施实施7年以来:(1)6种不同覆土处理条件下,表层覆盖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大小依次为:SC(0.21mm/min)<SL(0.39mm/min)<SG(0.39mm/min)<CT(0.40 mm/min)<SLS(1.32mm/min)<SP(1.39mm/min)。总的来说覆盖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较大,在覆盖土壤层底部设置不透水的土工膜等有效的隔离层措施防止雨水入渗是必要的,或在土源丰富的地区考虑厚层覆土措施以吸纳雨水。表层土壤持水量分别为:SC(25%)、SLS(25%)、SG(24%)、CT(24%)、SL(23%)、SP(22%)。实地调查表明覆盖土壤及其构造措施对紫穗槐等灌草的生长还是适宜的,各个处理区紫穗槐、表层草被和落叶层良好,对防止库区的水流冲刷侵蚀及风力侵蚀的效果非常好。(2)不同复垦措施的方式下,2019年复垦土壤的p H处于6.08-7.13之间。设置石灰和石灰石隔离层的SLS和SL复垦措施区的复垦土壤的p H略高于其它处理措施,未见对表层土壤p H产生较大影响,p H仍处于适宜植被的生长范围。2015-2019各复垦措施区土壤重金属全量Pb、Zn、Cd的含量都有所增加,SL复垦措施区分别为73.20、184.97、2.13mg/kg。但基本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一些措施区Cd含量较高,认为与周边山坡原有尾矿颗粒的反方向风蚀影响有关。(3)SLS和SG复垦措施的植被长势较好。复垦治理区生长的植被以紫穗槐灌木林为主,平均株高约1.94m;复垦治理措施实施7年来灌木林中逐渐演化出一些乔木,目前侵入较多的措施区的杨树、柳树、榆树等乔木约占25%,平均株高约3.06m。(4)SG复垦措施区中紫穗槐叶片中Zn、Pb、Cd的含量分别为34.87mg/kg、6.58mg/kg、0.04mg/kg,明显低于其它措施区。CT措施区紫穗槐叶片中Zn、Pb、Cd含量较高,分别达到了47.68mg/kg、8.63mg/kg、0.25mg/kg。(5)根据分析测定数据,进行尾矿库暴雨径流分析计算,认为原设计渠道尺寸过大,会导致过多占用土地并增加了材料及施工费用。今后排水系统应该进一步考虑修正计算与设计。(6)对于深层淋滤污染扩散防治效益;CT能减少库区54%的渗滤液产生量,效益为3230.24万元/a;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重金属污染扩散。SC减少渗滤液产生量达75%,效益为3404.46万元/a;6种覆土与植被措施的径流侵蚀扩散防治效益分别为SC(180.74)、SG(73.80)、SL(168.10)、SLS(115.33)、SP(135.35)、CT(204.99)万元/a。

刘晓红[3](2020)在《铜街尾矿库水力开采坝体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堆积的矿山尾矿、废石、煤矸石等总量已达上百亿吨,堆存这些尾矿废石,不仅需要大量的维护费用、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且破坏生态环境,甚至会对下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尾矿回采势在必行。现滇西铜街尾矿库已经停用,已堆存的尾矿紧邻露天采场,而此尾矿库库尾部分处在露天采场的设计开采境界内,为了确保露天采场的开采安全,需对此尾矿库堆积的尾矿进行回采处理,回采过程中尾矿库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着库区的安全。本文以该项目为基础,通过实地踏勘、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尾矿回采过程中坝体的稳定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实地取样并进行室内试验,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确定尾砂类型,并通过试验运用公式计算得到相关物理参数;通过渗透试验、固结试验和直剪试验等对尾矿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其力学参数。(2)结合库区实际情况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尾矿库回采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合适的回采方案,并对回采工艺进行简要分析。(3)对回采过程中坝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堆积现状、回采至堆积坝一半、回采至初期坝顶和回采到初期坝一半四个高度进行稳定性分析;利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尾矿坝进行渗流计算和坝体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尾矿坝在回采期间不会发生管涌、滑坡等破坏,且随着回采的进行,坝体逐渐降低,坝体的安全系数也相应的逐渐增加。(4)利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建模,对不同回采阶段的坝体进行静力学分析,可知整个回采过程中坝体的应力与位移皆在可允许范围内,对坝体的影响很微小;在此基础上对尾矿坝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出四种不同工况下现状堆积坝体的安全系数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值,尾矿坝是稳定的,但在洪水及地震工况时,坝体存在微小的塑性变形,发生在堆积坝坝前坡面位置,可能会产生滑移带,所以在回采过程中要注意监测。

包一丁[4](2020)在《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排土场被投入使用。但是排土场作为巨型人造地质体,常发生毁灭性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人民生命物质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排土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攀枝花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排土场为例,以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为基础,以数值分析为主要手段,对朱家包包排土场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相关潜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归纳出各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另外对朱矿排土场潜在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了危害范围的预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取的成果如下:首先,以现场调查及实验为基础,对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的当前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工程地质概况进行了叙述。着重介绍了朱矿排土场的地形地貌,岩性组成,材料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现场调查所发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小型滑坡及拉张裂隙组合,从而对朱矿排土场当前的稳定性有一个宏观定性的认识。其次,在对排土场地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量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采用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元法。在此之前,首先结合遥感影像、DTM数据、地形分析、GIS技术处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创建可用于数值计算三维的排土场实体模型,并在模型建立完成的基础上,赋予各土层参数。然后分析各种荷载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工况包括天然工况(即无额外荷载)、地震工况、降雨工况、坡脚开挖工况及附加荷载工况,得到各种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的认识。再次,使用有限元模型对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性且前人研究较少的重要因素(裂隙深度、位置,降雨强度,土体渗透系数,地震荷载)进行了敏感性的讨论,探讨各影响因子变化下,边坡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分析它们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结果,结合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自主开发的浅水流软件SFLOW,模拟了道沟第I台阶边坡失稳后可能的灾害范围。同时还模拟了滑坡产生松散物源而发生泥石流的潜在危害范围,及谷坊建立之后对泥石流阻挡的模拟,为滑坡-泥石流灾害,或灾害链潜在范围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了一个案例模板。

王昆[5](2019)在《尾矿库溃坝演进SPH模拟与灾害防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尾矿库溃坝灾害应急响应时间短、潜在威胁巨大,往往造成惨重人员伤亡与巨额财产损失。尽管我国大力推进尾矿回收利用,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尾矿库总数仍高达8869座,其中1425座被列为高危险性“头顶库”(系指下游一公里内有居民区、工业厂房或其他重要设施的尾矿库)。本文以溃坝泥浆演进模拟研究这一议题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利用了光滑无网格粒子法(SPH)、无人机摄影测量、全生命周期分析(LCA)等学科交叉新方法,研究溃坝泥浆在下游真实地形上演进的模拟预测方法,消除传统溃坝模拟中因忽略地形、相似比、大变形网格畸变而带来的误差,并列举出溃坝灾害防控改进措施,利用LCA计算揭示出尾矿湿排与干排工艺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差异,指明工艺改进主攻方向。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通过实验室缩尺物理模拟与溃坝事故案例验证,表明SPH方法能够胜任此类问题计算。修改开源SPH求解代码,结合卫星遥感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在高性能计算集簇上实现了尾矿库溃坝泥浆向下游演进的大规模模拟计算与验证。(2)DSM结合SPH的尾矿库溃坝演进模拟方法的提出与应用。超前预测“头顶库”设计库容下溃坝泥浆在下游真实地形上的演进过程,并揭示了坝高、溃口宽度、泥浆黏度影响因素对于溃坝演进后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布置类型拦挡坝防护效果。(3)尾矿库无人机摄影测量及其与SPH模拟融合的实现。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重建得到高精度正射影像与DSM模型,实现库区及周边区域的全方位监测巡查,精度最高达到2.63cm/pixel,并结合SPH算法实现了更高分辨率的溃坝演进预测。(4)提出溃坝灾害防控改进措施,揭示不同排放工艺实施过程的环境负担。以华北某铁矿为工程背景,利用LCA计算工艺流程全生命周期环境指标差异,并据此分别指出工艺改进的重点方向。SPH数值计算是一种强大且先进的方法,适合尾矿库溃坝泥浆演进的模拟研究,建议推广于国内外尾矿库溃坝灾害防控与应急管理中。

叶先坤,邓世学[6](2016)在《露天矿山废石场的复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废石场复垦的必要性,介绍废石场排弃要求及复垦措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做到边排弃边复垦,选择适应的复垦方案;同时,将废石场的复垦纳入矿山规划中,使废石场符合环保要求。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6)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非煤矿山转型升级提高安全环保节约质效管理水平的意见》文中指出鲁政办字[2016]9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2011年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矿山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扎实开展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和攻坚克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5年年底,

程宝成[8](2015)在《露天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恢复治理研究 ——以豫西夹沟矿区为例》文中提出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是河南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河南铝土矿资源有力地支撑了河南省铝工业的发展,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露天开采形成的采坑及堆渣场破坏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地形地貌景观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大,还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选择豫西地区代表性矿山夹沟矿区为研究样本,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论文系统分析了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查明了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滑坡、崩塌、生态景观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矿渣堆积占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与破坏等。并对这些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危害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研究。为克服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遇到的单个矿山容易形成滑坡群和矿山小范围内岩土力学参数不一致的特点,提出和初步运用复合数值法分析矿山边坡稳定性。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在综合分析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及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对研究区进行综合防治分区,并对于目前正在开采矿坑所存在的滑坡、崩塌等灾害点进行治理设计,对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针对目前夹沟矿区所存在的矿渣堆污染、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适宜于当地经济条件的保护与治理方案。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论文以促进矿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发展为主线,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矿山管理的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探求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

郭忠林,王洋喆,杨东奕[9](2015)在《2014年云南采矿年评》文中研究说明根据2014年云南矿业期刊和云南采矿界在全国矿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以及有关云南矿业发展的论文,对矿业可持续发展等12个方面进行评述。

易雨晟[10](2015)在《某矿业公司“十三五”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及治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某矿业公司属国有大型企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实现“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跨越式发展,体现大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某矿业公司提出了“十三五”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及治理方案预研任务,本项目选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某矿业公司环境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某矿业公司所属企业现场踏勘、环境监测、资料收集、科室走访、专家座谈等方式,以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标准为依据,采用现场调查法、资料分析法、项目类比法、实验分析法等手段,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某矿业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十二五”期间,废水、废气治理率100%,烟尘、粉尘、NOx、SO2(脱硫系统运行后)、COD、NH3-N、均能达标排放,土地复垦率达到57%。与国内同类矿山企业相比,环境保护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产能分析和新增污染源预测表明,“十三五”期间矿业公司原矿产量增长18.5%、铁精矿产量增长23.8%、球团矿产量增长47.%、活性石灰产量增长26.7%、轻烧白云石产量增长 30%;排污基数变化率 SO2为-51.1%、NOx为-17.8%、COD 为 20.8%、NH3-N 为 34.1%、烟尘为42.7%、粉尘为42.7%。其中,SO2、NOx在产能增加的情况下形成负增长,其原因是在2014年开展项目研究时,现场调研的统计数据是以2013年数据为基础,当时某F球团厂和某A铁矿脱硫系统均处于建设阶段,还未投产运行。预测“十三五”SO2、NOx排放基数时,考虑某F球团厂和某A铁矿脱硫系统计划在2014年底和2015年投入运行,其脱硫脱硝削减的污染量不纳入“十三五”排放基数。3)通过对新旧标准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分析,采选工艺烟尘、粉尘排放严格了 80%;球团工艺烟尘、粉尘排放严格了 50%,SO2排放严格了 90%。标准升级使某矿业公司“十三五”期间污染物达标排放面临巨大挑战。4)依据新标准对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结合矿业公司“十二五”环境保护现实情况,提出了“十三五”矿业公司环境保护关键问题,一是除尘系统改造、升级换代及确保烟尘、粉尘达标排放问题;二是维护三大球团工艺脱硫系统良好运转,确保SO2、NOx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三是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推进清洁生产。5)矿业公司“十三五”环境保护目标:①污染治理目标,废水、废气治理率100%、并达标排放(新标);②总量控制目标,在“十三五”排放基数基础上,SO2排放量削减68%,排放总量低于3256吨/a,NOx排放量削减27%,排放总量低于1020吨/a,COD排放量削减26%,排放总量低于74吨/a,NH3-N排放量削减36%,排放总量低于7.0吨/a;③清洁生产目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④生态恢复目标,厂区绿化率达到35%、矿区土地复垦率达到80%。6)依据某矿业公司“十三五”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和环境保护目标,提出了污染治理方案,即废水治理方案、废气治理方案、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总量控制方案和生态建设方案。为矿业公司“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尾矿坝及废石场边坡复垦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尾矿坝及废石场边坡复垦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铜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2.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植物修复技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调理剂的确定
    2.1 前言
    2.2 研究区概况
    2.3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产生工艺简介
    2.4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理化性质检测与分析
        2.4.1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样品采集方法
        2.4.2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理化性质分析
    2.5 调理剂组分的确定与效果验证
        2.5.1 调理剂组分的确定
        2.5.2 调理剂效果实施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适生植物筛选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草本植物筛选
        3.3.2 灌、乔木筛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应用研究
    4.1 杨桃坞排土场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建立
    4.2 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植物生长变化情况
        4.2.1 试验区草本植物种植90 天涨势情况
        4.2.2 试验区灌木种植180 天长势情况
        4.2.3 试验区乔木种植180 天长势情况
        4.2.4 试验区建立两年后各类植物生长状况
        4.2.5 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植被演替情况
    4.3 试验区不同植物修复区域底泥理化性质改良效果
        4.3.1 植物修复对底泥电导率及pH改良效果
        4.3.2 植物修复对底泥含水量改良效果
        4.3.3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氮改良效果
        4.3.4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磷/有效磷改良效果
        4.3.5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钾/速效钾改良效果
        4.3.6 植物修复对底泥有机质改良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柴河铅锌矿尾矿库生态封闭复垦治理措施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有色金属尾矿库复垦治理技术措施
        1.2.2 有色金属尾矿库土地复垦与环境治理效果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2 研究区复垦治理措施
    2.3 土壤样品采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样品分析测定方法
        2.4.2 土壤颗粒组成测定方法
        2.4.3 土壤的水分入渗特征参数测定方法
        2.4.4 土壤最大持水量的测定方法
        2.4.5 土壤pH的测定方法
        2.4.6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2.4.7 紫穗槐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区的土壤水分特性
        3.1.1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3.1.2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颗粒组成、土壤容重与最大持水量
    3.2 尾矿库径流计算与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3.3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土壤PH值
    3.4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3.5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3.6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紫穗槐株高
    3.7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紫穗槐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
    3.8 不同复垦治理措施的生态环境效益估算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铜街尾矿库水力开采坝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尾矿库回采及坝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国外尾矿库回采及坝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尾砂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分析
    2.1 尾矿库工程背景
        2.1.1 尾矿库库区概况
        2.1.2 尾矿库工程地质概况
        2.1.3 尾矿库库区水文地质概况
    2.2 尾砂物理性质试验研究分析
        2.2.1 尾砂颗粒分析试验
        2.2.2 尾砂界限含水率试验
        2.2.3 尾砂密度试验
    2.3 尾砂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分析
        2.3.1 尾砂变水头渗透试验
        2.3.2 尾砂固结试验
        2.3.3 尾砂直剪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尾矿库尾砂回采分析
    3.1 尾矿库回采分析
        3.1.1 开采方式的选择
        3.1.2 回采工艺的选择
    3.2 尾矿库水力开采方法
    3.3 回采参数的计算
        3.3.1 干滩区冲采设备的选择
        3.3.2 水枪冲采造浆+漂浮式砂泵船回采
        3.3.3 漂浮式砂泵船回采
        3.3.4 采场需水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尾矿库回采坝体稳定性二维研究分析
    4.1 洪水过程的推算
        4.1.1 设计暴雨计算
        4.1.2 产流、汇流计算
    4.2 尾矿库的调洪演算
        4.2.1 排洪设施泄流能力计算
        4.2.2 调洪演算
    4.3 尾矿坝渗流稳定性分析
        4.3.1 渗流计算的基本原理
    4.4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4.4.1 确定性分析方法
        4.4.2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4.3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尾矿库回采坝体稳定性三维研究分析
    5.1 Midas GTS NX软件简介
    5.2 三维静应力场数值分析
        5.2.1 回采1255m~1238m阶段
        5.2.2 回采1238m~1220m阶段
        5.2.3 回采1220m~1210m阶段
    5.3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
        5.3.1 正常工况
        5.3.2 洪水工况
        5.3.3 特殊工况I:洪水水位+强降雨
        5.3.4 特殊工况II:洪水水位+地震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排土场边坡破坏机制
        1.2.2 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
        1.2.3 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1.2.4 排土场边坡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构造特征
    2.4 地层岩性
    2.5 地震
    2.6 气象
    2.7 植被
    2.8 物理地质现象
第3章 朱矿排土场工程地质特征
    3.1 排土场地形地貌特征
    3.2 排土场台阶崩滑特征
    3.3 排土场区域内裂隙特征
        3.3.1 1#裂隙组合
        3.3.2 2#裂隙组合
        3.3.3 3#裂隙组合
    3.4 排土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3.4.1 弃渣体物理力学参数
        3.4.2 残坡积层物理力学参数
        3.4.3 基岩性质
    3.5 小结
第4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
    4.1 模型建立及预设置
        4.1.1 三维排土场边坡模型的建立
        4.1.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单元法
        4.1.3 排土场裂隙模拟
        4.1.4 其他设置
    4.2 边坡稳定性计算
        4.2.1 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4.2.2 地震工况边坡稳定性计算
        4.2.3 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4.2.4 开挖坡脚边坡稳定性计算
        4.2.5 附加荷载边坡稳定性计算
    4.3 小结
第5章 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5.1 拉张裂隙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2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3 地震动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滑坡的潜在灾害范围预测
    6.1 SFLOW基本理论
    6.2 排土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模拟
        6.2.1 滑坡灾害模拟
        6.2.2 泥石流灾害模拟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尾矿库溃坝演进SPH模拟与灾害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尾矿库溃坝灾害防控现状及发展态势文献综述
    2.1 尾矿库安全监测国内外现状
        2.1.1 安全监测国外现状及前沿进展
        2.1.2 安全监测国内现状及前沿进展
    2.2 尾矿库溃坝灾害预警国内外现状
        2.2.1 尾矿库溃坝灾害预警国外现状
        2.2.2 尾矿库溃坝灾害预警国内现状
    2.3 尾矿库应急管理及溃坝演进研究国内外现状
        2.3.1 尾矿库应急管理国内外现状
        2.3.2 尾矿库溃坝演进研究国内外现状
    2.4 尾矿库安全管理国内外现状
        2.4.1 尾矿库安全管理国外现状
        2.4.2 尾矿库安全管理国内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尾矿库溃坝泥浆演进SPH模拟实现与验证
    3.1 溃坝泥浆演进SPH模拟方法及实现
        3.1.1 SPH方法
        3.1.2 SPH求解实现与代码介绍
        3.1.3 运算执行环境
    3.2 实验室缩尺物理模拟试验验证
        3.2.1 秧田箐尾矿库工程背景
        3.2.2 试验装置构成
        3.2.3 SPH模拟工作流程
        3.2.4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3.3 巴西Fundao溃坝事故SPH模拟与验证
        3.3.1 事故案例背景
        3.3.2 SPH模拟验证流程
        3.3.3 DSM数据来源
        3.3.4 下游地形粗糙度表征
        3.3.5 结果分析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PH模拟的尾矿库溃坝灾害超前预测与防治
    4.1 “头顶库”溃坝灾害超前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4.1.1 工程背景
        4.1.2 SPH模拟条件设定
        4.1.3 模拟结果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溃坝泥浆拦挡坝防护效果模拟
        4.2.1 溃坝泥浆防护拦挡坝设计
        4.2.2 SPH模拟条件设置
        4.2.3 未采取防护措施情况下的模拟结果
        4.2.4 拦挡坝效果与分析
        4.2.5 拦挡坝工程应用讨论
    4.3 SPH模拟工程应用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4.3.1 SPH模拟计算效率与精度
        4.3.2 卫星遥感DSM地形数据分辨率
        4.3.3 未考虑尾矿分层性状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尾矿库摄影测量监测及其与SPH模拟的融合
    5.1 UAV摄影测量的实现
    5.2 UAV摄影测量尾矿库应用实践
        5.2.1 工程应用背景
        5.2.2 UAV尾矿库外业测量
        5.2.3 摄影测量重建及结果
        5.2.4 重建模型精度分析
    5.3 结合摄影测量重建结果的SPH模拟
        5.3.1 SPH建模与运算求解
        5.3.2 结果与分析
    5.4 尾矿库UAV摄影测量不足与改进
        5.4.1 存在的不足
        5.4.2 改进方法
    5.5 UAV摄影测量在尾矿库监测应用前景
        5.5.1 尾矿库巡查监测
        5.5.2 坝体高程监测
        5.5.3 指导尾矿库生产规划
        5.5.4 结合数值仿真动态评估溃坝灾害风险
    5.6 本章小结
6 尾矿安全堆存工艺的全生命周期分析
    6.1 全生命周期LCA方法
        6.1.1 LCA ISO基本框架
        6.1.2 LCA方法特征
        6.1.3 LCA方法应用难点
    6.2 尾矿堆存工艺
        6.2.1 尾矿湿式堆存工艺
        6.2.2 尾矿干式堆存工艺
        6.2.3 干式堆存工艺优点
        6.2.4 干式堆存工艺缺点
    6.3 尾矿排放工艺LCA评估
        6.3.1 目标和范围定义
        6.3.2 数据收集准备
        6.3.3 情景分析
    6.4 结果与解释
        6.4.1 尾矿排放工艺LCA对比分析
        6.4.2 情景一:尾矿湿式排放工艺LCA评价
        6.4.3 情景二:尾矿干式排放皮带运输LCA评价
        6.4.4 情景三:尾矿干式排放卡车运输LCA评价
        6.4.5 应用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尾矿库溃坝灾害防控与应急管理措施建议
    7.1 尾矿库溃坝灾害防控与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7.1.1 中小型尾矿库比例高
        7.1.2 灾害预警模型准确度低,缺乏实践验证
        7.1.3 矿业经济下滑,矿山安全形势恶化
        7.1.4 缺乏应急管理措施有效评价
        7.1.5 “头顶库”溃坝灾害应急响应时间有限
    7.2 尾矿库溃坝灾害防控与应急管理改进建议
        7.2.1 减少尾矿产量,提高回收利用率
        7.2.2 科学划分尾矿库安全等别,规范主体变更程序
        7.2.3 正视事故原因,积极总结教训
        7.2.4 普及灾害应急知识,提高监测装备水平
        7.2.5 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具体与完善
        7.2.6 尾矿堆存新工艺的改进与推广实施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全国“头顶库”统计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露天矿山废石场的复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复垦措施
    2.1 按进度合理选择土场复垦位置
    2.2 耕植土的贮存
    2.3 待复垦土场的安全措施
        2.3.1 待复垦废石场安全措施
        2.3.2 废石堆存注意事项
    2.4 植被
        2.4.1 植被筛选
        2.4.2 栽植
    2.5 复垦机具
3 结语

(8)露天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恢复治理研究 ——以豫西夹沟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
        1.2.1 国外矿山环境治理现状及特点
        1.2.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1.2.3 夹沟矿区地质、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夹沟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
        2.1.1 位置、交通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2 社会经济
    2.3 地质环境背景
        2.3.1 地层岩性
        2.3.2 矿区构造
        2.3.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3.4 工程地质条件
第3章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3.1 采矿引发地质环境问题概述
    3.2 采矿引发地质灾害
        3.2.1 滑坡现状与分析
        3.2.2 崩塌现状与分析
    3.3 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
        3.3.1 概述
        3.3.2 矿区生态环境现状
        3.3.3 矿区景观结构的影响
        3.3.4 露天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3.3.5 露天开采对矿区土壤的影响
    3.4 露天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破坏
        3.4.1 矿山废水排泄情况及影响
        3.4.2 露天开采对地表水的影响
        3.4.3 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3.5 矿山废渣对矿区环境影响
        3.5.1 废渣排放概述
        3.5.2 矿山废渣对环境的影响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与分区
    4.1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标准
        4.1.1 评价原则
        4.1.2 评价思路
        4.1.3 评价指标体系
        4.1.4 评价因子的取值和分级标准
        4.1.5 评价单元
    4.2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4.2.1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4.2.2 BP人工神经网络的改进
        4.2.3 LMBP人工神经网络在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4.2.4 评价单元的积分计算和分级
    4.3 矿山环境综合分区
        4.3.1 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
        4.3.2 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
        4.3.3 矿山环境影响一般区
        4.3.4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述
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5.1 夹沟典型铝土矿矿坑地质灾害治理
        5.1.1 夹沟矿坑 503-2 采坑各帮治理方法
        5.1.2 夹沟典型铝土矿矿坑滑坡、崩塌治理方法
        5.1.3 典型矿坑滑坡治理方法(联合支护法)
    5.2 夹沟典型铝土矿生态环境恢复方案
        5.2.1 夹沟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
        5.2.2 河南典型铝土矿露天开采生态环境保护
    5.3 夹沟典型铝土矿矿山废渣综合治理
        5.3.1 夹沟矿区废渣处理
        5.3.2 河南典型铝土矿废渣处理
    5.4 夹沟典型铝土矿矿山废水综合治理及利用
        5.4.1 夹沟典型铝土矿矿区废水处理措施
        5.4.2 河南省典型铝土矿矿山废水综合治理
第6章 露天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及建议
    6.1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
        6.1.1 扩大矿业用地复耕还田规模
        6.1.2 加强对矿区水资源的保护治理
    6.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政策建议
        6.2.1 提高全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意识
        6.2.2 全面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6.2.3 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6.2.4 建立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多元投入机制
        6.2.5 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信用体系
        6.2.6 实行措施减缓矿山环境压力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认识与成果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2014年云南采矿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矿业可持续发展
2矿山地质灾害及复垦
3地下开采
4露天开采
5排土场
6地下及边坡工程稳定
7矿井通风
8矿山安全
9工程爆破技术
10矿山机械
11尾矿库
12数值模拟分析

(10)某矿业公司“十三五”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及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委托合同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矿山环境保护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某矿业公司生产概况
    2.1 某A铁矿
    2.2 某B铁矿
    2.3 某C铁矿
    2.4 某D矿
    2.5 某E铁矿
    2.6 某F球团厂
第三章 环境保护现状调查与评估
    3.1 某A铁矿
        3.1.1 产污环节
        3.1.2 排污状况
        3.1.3 治理设施
    3.2 某B铁矿
        3.2.1 产污环节
        3.2.2 排污状况
        3.2.3 治理设施
    3.3 某C铁矿
        3.3.1 产污环节
        3.3.2 排污状况
        3.3.3 治理设施
    3.4 某D矿
        3.4.1 产污环节
        3.4.2 排污状况
        3.4.3 治理设施
    3.5 某E铁矿
        3.5.1 产污环节
        3.5.2 排污状况
        3.5.3 治理设施
    3.6 某F球团厂
        3.6.1 产污环节
        3.6.2 排污状况
        3.6.3 治理设施
    3.7 污染物总量控制现状
    3.8 绿化与生态建设现状
    3.9 环保现状评估
第四章 “十三五”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分析
    4.1 基于产能变化的新增污染源及排放基数预测
        4.1.1 产能变化预测
        4.1.2 新增污染源及排放基数预测
        4.1.3 排放基数变化分析
    4.2 环境标准的升级对达标排放的影响
        4.2.1 当前执行标准
        4.2.2 新旧标准对比
        4.2.3 标准升级对达标排放的影响
    4.3 “十三五”应重点解决的环保关键问题
第五章 “十三五”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5. 1环保目标
    5.2 指标体系
    5.3 指标值
    5.4 先进性与可达性分析
第六章 治理方案及措施
    6.1 总量控制方案
        6.1.1 某A铁矿
        6.1.2 某B铁矿
        6.1.3 某C铁矿
        6.1.4 某D矿
        6.1.5 某E铁矿
        6.1.6 某F球团厂
        6.1.7 矿业公司指标合计
    6.2 废气治理方案与措施
        6.2.1 某A铁矿
        6.2.2 某B铁矿
        6.2.3 某C铁矿
        6.2.4 某D矿
        6.2.5 某E铁矿
        6.2.6 某F球团厂
    6.3 废水治理方案与措施
        6.3.1 某A铁矿
        6.3.2 某B铁矿
        6.3.3 某C铁矿
        6.3.4 某D矿
        6.3.5 某E铁矿
        6.3.6 某F球团厂
    6.4 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
        6.4.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6.4.2 综合利用潜力分析
        6.4.3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案
        6.4.4 矿业公司固废综合利用合计指标
    6.5 绿化与生态建设方案与措施
        6.5.1 绿化与生态建设方案
        6.5.2 绿化与生态建设措施
        6.5.3 矿业公司复垦绿化合计指标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尾矿坝及废石场边坡复垦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D]. 谭力.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柴河铅锌矿尾矿库生态封闭复垦治理措施的效果分析[D]. 冯耀员.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铜街尾矿库水力开采坝体稳定性研究[D]. 刘晓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D]. 包一丁. 吉林大学, 2020(08)
  • [5]尾矿库溃坝演进SPH模拟与灾害防控研究[D]. 王昆.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6]露天矿山废石场的复垦探讨[J]. 叶先坤,邓世学.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09)
  • [7]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非煤矿山转型升级提高安全环保节约质效管理水平的意见[J].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19)
  • [8]露天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恢复治理研究 ——以豫西夹沟矿区为例[D]. 程宝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9]2014年云南采矿年评[J]. 郭忠林,王洋喆,杨东奕. 云南冶金, 2015(02)
  • [10]某矿业公司“十三五”环境保护关键问题及治理方案研究[D]. 易雨晟. 湖北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尾矿坝及废石场边坡复垦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