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人类白细胞抗原 DRB 等位基因的夫妇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共享人类白细胞抗原 DRB 等位基因的夫妇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一、夫妇共享人类白细胞抗原DRB等位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莹,张若鹏[1](2020)在《HLA基因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复发性流产(RSA)是指连续2次或超过2次的自然流产,其病因尚不明确。大量研究指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多个基因位点与RSA关系密切,如HLA-A、HLA-G、HLA-DQ、HLA-DP等,尤其是HLADQ及HLA-DP在RSA患者中常呈现出高表达,现就该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王春艳[2](2019)在《miRNA-27a及Leptin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自然流产是临床上育龄妇女常见的妊娠并发症,近些年的研究显示,RSA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RSA病因复杂,涉及到遗传、生殖道结构、内分泌、免疫等多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将关注点转向微小RNA(microRNA 和瘦素(Leptin)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表明microRNA和Leptin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迄今为止,鲜有研究报道Leptin与不孕之间的关系,关于复发性流产(RSA)与miRNA-27a和Leptin基因的多态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根据既往研究资料显示miRNA-27ars895819A/G及Leptin rs779039 G/A位点基因突变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上述基因位点突变,拟探索miRNA-27a rs895819A/G及Leptin rs779903G/A基因的多态性对复发性流产(RSA)发病风险的影响,揭示miRNA-27ars895819A/G及Leptn rs7799039 G/A基因多态性对RSA的作用和意义。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38名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作为RSA组,并收集同时期来我院诊治的142名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空腹抽取5ml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血清miRNA-27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研究中的所有基因型的测定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DHPLC)法进行。研究中的连续性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对于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用百分比或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之间率的差别。本研究中通过χ2检验来鉴定两组样本是否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向前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到比值比(OR值)以及它的95%可信区间(95%CI),从而估计复发性流产与miRNA-27a及Leptin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RSA组与对照组间miRNA-27ars895819A/G及Leptinrs7799039 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差异,说明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研究人群具有代表性。2.在miRNA-27ars895819 A/G的多态性中,RSA 组的 GG 型、AG+GG 型以及G等位基因型均高于对照组;在Leptin rs7799039 G/A的多态性中,RSA组的AA型、GA+AA型以及A等位基因型均高于对照组。3.miRNA-27a基因 rs895819 A/G 的多态性和 Leptin基因 rs7799039 G/A 的多态性能够增加RSA的发病风险。4.对miRNA-27a rs819 A/G及/Leptin rs7799039 G/A 的基因组合与 RSA间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携带GG-AA和AG-AA基因型的人群较AA-GG基因型的人群其发生RSA的风险显着增高。5.在miRNA-27ars895819 A/G方面,RSA患者中具有G等位基因和非G等位基因的患者间的临床表现不同;在Leptin rs779039 G/A方面,RSA患者中具有A等位基因和非A等位基因的患者间的临床表现不同。6.在miRNA-27ars895819 A/G多态性的AA型和AG+GG型的人群中,对照组与病例组总的表达量间具有差异;在Leptin rs7799039 G/A多态性的GG型和GA+AA型的人群中,对照组与病例组总的表达量间具有差异。研究结论:1.miRNA-27a rs895819 A/G的G 基因突变和Leptin rs7799039 G/A的A 基因突变可以增加RSA的发病风险。2.与具有miRNA-27a rs895819 A/G位点和Leptin rs7799039 G/A 位点的AA-GG基因型个体相比,具有GG-AA和AG-AA组合基因的个体其RSA的发病风险更高。

韩贞艳,陈建林,关红琼,张程圆,韦秋圆[3](2019)在《海南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HLA-DRB1基因共享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海南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母婴HLA-DRB1基因的共享率。方法使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SBT)对HLA-DRB1进行基因分型。检测50对祖籍海南的HDP母亲及婴儿(HDP组)和50对正常妊娠母亲及婴儿(对照组)的HLA-DRB1等位基因,比较其基因共享率。结果按抗原和等位基因母婴HLA-DRB1共享,HD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分别有0、45和5例共享0、1和2个DR抗原,对照组分别有1、44和5例共享0、1和2个DR抗原。结论海南地区HDP患者母婴HLA-DRB1基因共享率与健康母婴可能无差异。

胡敏[4](2018)在《CD44v6在复发性流产滋养细胞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影响到世界上大约1%的生育能力的夫妇。虽然大量基础研究已经阐明了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但目前仍有约有一半的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病因不明。由于其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许多患者及家庭遭受了很大的痛苦。在妊娠的的建立和维持中,滋养层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报道,滋养层细胞功能受损与复发性流产有关,但潜在的机制仍然未知。CD44变体结构域6(CD44v6)是数十年来已知表达于胎盘的跨膜糖蛋白。本实验研究CD44v6、NFκB在复发性流产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研究了 CD44v6-NFκB通路对滋养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CD44v6对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因稽留流产或计划外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患者的流产组织,进行如下分组:①实验组:具有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流产史患者,此次妊娠经B超确诊为胚胎停育,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10例,并排除以下情况:夫妻双方任何一方有染色体或基因方面缺陷或恶性肿瘤病史;母体有子宫结构异常,或有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梅毒等的感染、或有抗凝脂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病史及药物治疗史的患者;②对照组:无不良孕产史且此次妊娠为正常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患者10例。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流产组织中CD44v6、NF κ B的表达水平。培养滋养细胞HTR-8/SVneo,并分为两组:①实验组:通过LipofectamineTM 2000向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转染CD44v6特异性siRNA;②阴性对照组:通过LipofectamineTM 2000向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转染空载体;③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脂质体的HTR-8/SVneo细胞。检测各组细胞转染后CD44v6、NFκB的表达水平,并行细胞克隆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滋养细胞增殖及侵袭功能,同时行免疫荧光实验确定各组细胞CD44v6、NF κ B的定位及定量情况。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表明,与正常妊娠患者人工流产的绒毛组织相比,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组织中CD44v6的和NF-κ B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2)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向滋养细胞HTR-8/SVneo转染CD44v6特异性siRNA可以显着降低CD44v6的mRNA水平,人滋养细胞CD44v6基因沉默表达模型成功建立。(3)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向滋养细胞HTR-8/SVneo转染CD44v6特异性siRNA可以显着降低NFκB的mRNA水平(P<0.05);(4)细胞克隆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向滋养细胞HTR-8/SVneo转染CD44v6特异性siRNA后滋养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向滋养细胞HTR-8/SVneo转染CD44v6特异性siRNA后滋养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6)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当CD44v6在滋养层HTR-8/SVneo中被特定的siRNA降调节时,NFκB的细胞核内聚集被显着削弱了。结论1、复发性流产患者滋养细胞CD44v6及NF κ B表达下降,CD44v6及NF κ B的异常调节与复发性流产相关;2、人滋养细胞中CD44v6表达水平的下降可引起NFκB表达的下降,人滋养细胞中存在CD44v6-NF κ B信号通路;3、人滋养细胞中CD44v6表达水平的下降可导致滋养细胞增殖、侵袭能力降低,并使及NFκB的细胞核聚集明显下降,提示CD44v6可能通过调控人滋养细胞NFκB表达及细胞核聚集水平,从而影响人滋养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最终导致复发性流产。

李玥桦,朱启英[5](2014)在《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统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胎儿体内有一半是父源性基因,着床时,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侵入母体子宫蜕膜段与母体内免疫活性细胞接触,产生免疫耐受。若此免疫平衡被打破,将导致妊娠失败或病理妊娠。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在调节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研究表明,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刘文霞[6](2012)在《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on pregnancy,HDCP)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可伴有心、脑、肝、肾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特点是:妊娠20周后出现持续性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并于分娩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产后12周消失。其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发生于首次接触绒毛组织的妊娠者;母体与绒毛组织接触过多的妊娠者,如双胎、葡萄胎、糖尿病等;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遗传倾向者。关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一直都是围产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公认的发病机制有:滋养细胞功能异常学说、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母-胎界面免疫失衡学说、遗传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免疫遗传机制在子痫前期中的发病作用。子痫前期的发生与母体免疫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且其特征性病理变化就是子宫螺旋小动脉生理性铸障碍,出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和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异常相似。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作为免疫学上一个重要的免疫遗传因子,其多态性的研究也是生殖免疫和遗传学的热点,则其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子痫前期过去往往被认为是孕妇单方面的疾病,其实正常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现象,携带有父源性基因的胎儿作为半同种移植物植入母体内并没有发生母胎排斥现象,反而形成一种免疫耐受,说明免疫机制在妊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母体对胎儿所携带的父源性HLA基因的免疫识别作用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并且以往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发现:(1)父源性HLA-DRB1*04基因可能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相关;(2)夫妇间的某些特定HLA-A基因配伍模式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本实验主要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及其配偶免疫功能及遗传背景的研究来探讨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经临床确诊的92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收集到丈夫血液的37例为病例组。诊断标准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妇产科学》,所用研究对象均排除内分泌疾病、慢性高血压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炎症等,且所有子痫前期患者均随访至产后12周。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正常健康孕妇95例,其中38例收集到丈夫血液为对照组,均因社会因素进行剖宫产。两组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河南汉族人、无异族通婚史、无血缘关系、无内科合并症。2方法2.1标本采集于住院分娩前采集夫妻外周静脉血各2m1,采用3.8%枸橼酸钠抗凝(EDTA),-80℃冰箱冻存待检。2.2基因组DNA提取采用上海莱枫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哺乳动物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出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及纯度,DNA纯度A260/A280值为1.6-1.9,浓度调整至100ng/μl,-20℃保存备用。2.3HLA-B基因分型流式反向特异序列寡核苷酸探针(PCR-SSO)基因分型技术,试剂由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公司提供的优诺基HLA-SSO分型试剂盒。原理为:将大量基因探针包被于纳米大小的微珠上,与扩增的DNA片段杂交后在Luminex分析仪上读取,属于一种液体基因芯片技术。实验过程:(1)样本扩增:将样本DNA用无菌双蒸水稀释20-100ng/μl,纯度在1.65-2.0。取稀释DNA溶液,2μl,并加入Dmix缓冲液3.8μl, Primer(引物)4μ1及Taq酶0.2μ1,贴好封口膜震荡混匀,放入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条件如下:96℃3min1个循环,95℃20s,60℃20s,72℃20s,5个循环,95℃10s,60℃15s,72℃20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扩增完成后,以2%琼脂凝胶、取3μ1扩增产物电泳检测扩增效果。80-100V电泳约20min。PCR扩增片段大小B位点:440bp。(2)样本杂交:在扩增好的DNA中加入BM(磁珠)和HM(磁珠缓冲液),震荡均匀后加入50μlSAPE(荧光液)在PCR仪上60℃孵育6min。反复洗涤后放入Luminex分析仪上读取样本。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直接计算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用四格表法进行χ2检验,n≥40且理论频数(T)≥5,用普通卡方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的卡方检验;n<40或T<1时,Fisher精确概率。以a=0.05为检验水准。由于每例患者的HLA-B位点均有两个等位基因,故等位基因频率=观察基因数/2N,N为观察样本数。结果1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平均年龄(30.62±5.80)岁;平均孕周为(32.68±6.23)周;子痫前期组配偶的平均年龄为(32.95±6.73)岁。正常晚孕产妇平均年龄(29.39±5.08)岁,,平均孕周为(38.22±1.96)周;正常晚孕组配偶的平均年龄为(32.47±5.01)岁。两组研究对象除了孕妇的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孕妇年龄、配偶的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孕妇HLA-B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正常晚孕组95例和子痫前期组92例共检出34个HLA-B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中HLA-B13(9.47%),-B46(9.47%),-B51(8.95%)基因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子痫前期组中HLA-B13(16.30%),-B61(9.24%)、-B62(8.70%)基因占较高频率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配偶HLA-B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两组配偶中共检出28个HLA-B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配偶中以HLA-B13(15.79%)、-B38(9.21%)、-B35(7.89%)、-B61(7.89%)基因频率最高;子痫前期配偶中则以HLA-B13(22.97%)、-B51(9.46%)、-B58(6.76%)-B60(6.76%)基因频率最高,但两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夫妇间HLA-B等位基因配伍频率分析选择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HLA-B13、-B46、-B51)等位基因,分析该基因在夫妇间的配伍情况发现:子痫前期组妇携带而夫不携带HLA-B13基因频率(35.14.81%)显着高于正常晚孕组(2.63%),P<0.05;子痫前期组夫妇均不携带HLA-B13基因频率(21.62%)显着低于正常晚孕组(63.16%),P<0.05。结论1父方因素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夫妇间HLA-B13基因配伍模式与子痫前期的易感性和抗性相关。

严恺[7](2012)在《乙肝疫苗应答及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遗传度的双生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估计1岁幼儿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弱无应答及CD4+与CD8+淋巴细胞亚群的遗传度大小,通过调查分析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的围产期及生命早期的环境因素。方法:采用双生子研究设计,经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来自乌鲁木齐市5家医院且年满1周岁的健康双生子172对,并做好知情同意。收集研究对象包括一般家庭情况、父母亲生活习性尤其是吸烟与酒精摄入、产妇孕期及分娩状况、出生时状况等病案信息。并在对象满1周岁时通知其亲属进行1周岁体检。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体格发育指标依照《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标准进行检测。确定研究对象在被进行血样采集前已空腹8小时。利用EDTA-K3抗凝试管静脉采集血样2ml,所采集血样通过流式细胞术来测定外周血CD4+与CD8+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数值,另外4ml血样使用普通非抗凝真空负压管采集,并保证血样在4小时内送至实验中心进行分离保存。分离后血清应用荧光免疫法来定量测得乙肝表面抗体浓度。最后通过微卫星DNA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卵型鉴定。应用stata11.0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Mx软件,应用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来估计乙肝表面抗体(有序分类变量,定义成弱/无应答与有效应答)和CD4+与CD8+淋巴细胞亚群表型的遗传度大小。结果:研究对象包括82对(47.67%)同卵双生子和90对异卵双生子。在有序表型乙肝表面抗体遗传度估计中,包含加性遗传效应(A)与非共享环境效应的(E)的AE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得到最终的遗传度高达91%,另外,非共享环境效应大小为9%。而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遗传度,最终也选择AE模型得到最终幼儿体内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遗传度分别为62%(95%CI:38%75%)与57%(95%CI:35%70%)。结论:1岁幼儿乙肝疫苗弱无应答的遗传度为91%,高于同类成年人群研究,而外周血CD4+与CD8+T淋巴细胞遗传度各自分别为62%与57%。除了无法改变的遗传因素外,社会与幼儿双亲需要在围产期及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就关注幼儿健康,以减少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发生。

李静,张琳琳,张展[8](2010)在《HLA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10%[1,2],是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抽搐、昏迷等一系列与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有关的临床症状,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但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产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遗传和免疫学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的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本文就HLA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

李静[9](2010)在《父源性HLA-A基因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它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HIP)的一种类型,发病率我国为9.4%,国外报道7%-12%。临床上以妊娠20周以后出现血压≥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h或(+)为特征,常常累及心、肝、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成为当前妇产科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提出了以下几种学说:①免疫学说;②胎盘滋养细胞缺血缺氧学说;③氧化应激学说;④遗传学说。随着现代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免疫遗传学说被广泛认可,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妊娠可被视为一次成功的同种半异体移植。某些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可出现类似于急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急性血管炎等病理改变。同种移植排斥反应乃是针对同种异体组织抗原所产生的免疫应答,最重要的组织抗原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基因编码的产物,人的MHC称为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编码基因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P21.31,全长3600kb,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3000,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具多态性的基因复合体。该复合体不仅含有多个基因座位(locus),而且同一HLA基因座位具有多个等位基因(allele),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具有人种、民族和地域的差异。HLA基因可分为3类:①经典HLA基因,包括经典的HLA-Ⅰ类基因(HLA-A、-B、-C)和经典的HLA-Ⅱ类基因(HLA-DR、-DP、-DQ);②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包括血清补体成分(C2、C4、B因子)编码基因、抗原加工提成相关基因:如抗原肽转运物(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TAP)、巨大多功能蛋白酶体(large multifunctional proteasome, LMP)、HLA-DM、HLA-DO等以及非经典HLA-Ⅰ类基因(如HLA-E、-F、-G等)和炎症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等);③免疫无关基因,包括21羟化酶(CYP21)基因等。HLA-A基因属于经典的HLA-Ⅰ类基因,其基因位点显示多态性,广泛分布于全身有核细胞表面,是参与抗原提呈的关键分子,也是引发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它将内源性的多肽呈递给CD8+毒性T细胞,与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尤其相关。HLA复合体是紧密连锁的,这些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在遗传过程中,HLA单倍型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而人是双倍体动物,任何一个个体所携带的两个HLA等位基因必定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带有父方异体抗原成分的胚胎对母体来说是一个移植物,母体免疫系统对此进行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正常妊娠时,母体对胎儿形成免疫耐受,对胎儿起保护作用的应答反应增强,对胎儿起排斥作用的应答反应降低。一旦父方抗原发生改变,那么母体产生的具有封闭效应的特异性很强的抗体便失去了保护作用,携带一半父方基因的胎儿就易被母体排斥,从而产生诸如子痫前期之类的免疫性疾病,由此提示:父源性基因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本课题在河南省郑州地区汉族子痫前期患者及其配偶和正常晚孕孕妇及其配偶中采集血液样本,借助PCR-SSP技术进行HLA-A等位基因分型,探索父源性HLA-A基因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以阐明父方免疫遗传学背景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并为预测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等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河南省郑州地区在我院经临床确诊的子痫前期患者及其配偶53对。按照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七版的诊断标准确诊病例。孕妇平均年龄为(30.49±5.03)岁,平均孕周为(35.98±3.04)周。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住院待娩的正常健康孕妇及其配偶51对为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为(29.97±4.80)岁,平均孕周为(37.45±1.51)周。两组孕妇均无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及肝病病史,无输血及骨髓移植史,无免疫治疗史。两组孕妇均为汉族,无血缘关系,无异族通婚史。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实验方法2.1标本采集于无菌操作下分别采集53对子痫前期组孕妇及其配偶和51对正常晚孕组孕妇及其配偶外周静脉血2ml,以3.8%枸橼酸钠抗凝,分组编号后,置-20℃冰箱冻存待检。2.2基因组DNA提取采用盐析法。取冰冻全血室温解冻,裂解红细胞后在离心沉淀的白细胞中加入白细胞裂解液,混匀,55℃水浴30min,冷却至室温,经饱和氯化钠盐析后加无水乙醇充分颠倒混匀,见絮状析出,离心,取上清液加入70%的乙醇,洗涤,离心弃上清,室温至干,加无菌三蒸水溶解,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其含量及纯度。调整DNA浓度至100ng/μl,-20℃保存备用。2.3 HLA-A基因分型采用PCR-SSP法。根据1995年公布的HLA-Ⅰ类核苷酸序列,按Bunce等的方法设计24对HLA-A特异性引物。另外设计一对内参照引物,来检测反应体系是否正常进行,内参照引物序列上游为5’-TGC CAA GTG GAG CAC CCA A-3’;下游为5’-GCA TCT TGC TCT GTG CAG AT-3’。所有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公司合成。PCR的反应体系为25μl,包含基因组DNA1μl、10×buffer缓冲液2.5μl、2mM的dNTP 2.5μl、5μM的HLA-A引物2μl、5μM内对照引物2μl、Taq DNA聚合酶0.7U、无菌三蒸水12.8μl。PCR的扩增条件如下:96℃5min;96℃30s,64℃50s,72℃50s,循环5次;96℃30s,62℃50s,72℃50s,循环5次;96℃30s,60℃50s,72℃50s,循环10次;96℃30s,55℃50s,72℃50s,循环15次;最后72℃延伸10min。取6μl PCR产物直接加入2%的琼脂糖泳槽中,设定电压140V,电流90mA,电泳20min,紫外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下观察并拍照。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钦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采用四格表法进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P值,有显着性差异时计算疾病优势比(oddsratio, 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 Cl), OR值越大,表明危险性越大,与疾病的关联越大。对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较高或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显着性差异者(P<0.05),分析该基因在夫妇间的配伍情况,以α=0.05为检验水准。由于每个患者的HLA-A位点均有两个等位基因,故计算基因频率以总基因数(即患者或对照人数×2)为分母,以等位基因数为分子。结果1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51例正常晚孕组孕妇和53例子痫前期组孕妇的年龄和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孕妇HLA-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51例正常晚孕孕妇和53例子痫前期孕妇中共检出14个HLA-A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孕妇以HLA-A2 (19.61%)、-A24 (15.69%)、-All (14.71%)基因频率最高;子痫前期组孕妇以HLA-A2 (26.42%)、-A11 (16.04%)、-A24 (10.38%)基因频率最高。两组孕妇间HLA-A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配偶HLA-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所有受试者配偶共检出13个HLA-A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配偶中以HLA-A24 (18.63%)、-A2 (16.67%)、-A11 (13.73%)基因频率最高;子痫前期组配偶中以HLA-A2 (20.75%)、-A11 (15.09%)、-A24 (5.66%)基因频率最高。子痫前期组配偶HLA-A24基因频率低于正常晚孕组(P<0.05),OR=3.050,95%CI(1.236-7.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HLA-A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配偶间无明显差异。4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夫妇HLA-A等位基因配伍频率分析选择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等位基因频率较高或两组间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的HLA-A等位基因(HLA-A2、-A11、-A24),分析该基因在夫妇间的配伍情况。子痫前期组夫妇均携带HLA-A11基因的频率显着高于正常晚孕组(P<0.05);子痫前期组妇不携带而夫携带HLA-A24基因的频率,显着低于正常晚孕组(P<0.05);子痫前期组夫妇均不携带HLA-A24基因的频率,显着高于正常晚孕组(P<0.05)。结论1父方因素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2父源性HLA-A24基因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抗性因子。3夫妇均携带HLA-A11基因或均不携带HLA-A24基因时,子痫前期的易感性增加。

刘国成,王泽华[10](2006)在《HLA-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Ⅱ(histocompatibicity leukocyte antigen classⅡ,HLA-Ⅱ)类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50对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组(GDM组),随机选择与研究组同期入院的正常健康孕妇及其新生儿50对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采用饱和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GDM组DRB1*0405、DRB1*0301、DRB1*0601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7.4%、16.3%1、1.8%,显着高于对照组(9.1%7、.7%、3.8%),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其中DRB1*0405等位基因的风险值最高(RR=4.6,95%CI 4.14.8);DRB1*0317基因频率(4.9%)显着低于对照组(15.6%),差异显着(P<0.05)。GDM组DQB1*0203、DQB1*0306等位基因的频率(20.5%、17.9%)显着高于对照组(6.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QB1*0203等位基因的风险值最高(RR=5.3,95%CI 5.15.7)。DQB1*0402基因频率(3.8%)显着低于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脐血中DRB1*0301、DQB1*0201的频率(17.2%、15.6%)显着高于对照组(5.3%、7.2%)(P<0.05)。DRB1*0315-DQB1*0203、DRB1*0405-DQB1*0306单倍型与GDM患者血糖呈正相关关系(r=0.8,P<0.05)。结论HLA-DRB1/BQB1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DRB1*0301、DRB1*0405、DRB1*0601、DQB1*0203、DQB1*0306可能是GDM的易感基因,DQB1*0402、DRB1*0317可能是GDM的保护性基因。

二、夫妇共享人类白细胞抗原DRB等位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夫妇共享人类白细胞抗原DRB等位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LA基因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LA的定义与结构
2 HLA-Ⅰ类基因与RSA的相关性研究
    2.1 经典HLA-Ⅰ类基因与RSA的相关研究
    2.2 非经典Ⅰ类基因与RSA的相关研究
3 HLA-Ⅱ类基因与RSA的相关性研究
    3.1 经典HLA-Ⅱ类基因与RSA的相关研究
    3.2 非经典HLA-Ⅱ类基因与RSA的相关研究
4 HLA-Ⅲ类基因与RSA的相关性研究
5 小结

(2)miRNA-27a及Leptin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复发性流产的概述
    二 miRNA与复发性流产
    三 Leptin与复发性流产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标准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
    1.4 实验仪器和试剂及其产地
    1.5 miRNA-27a及Leptin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1.6 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miRNA-27a rs895819 A/G及Leptin rs7799039 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
    2.2 miRNA-27a rs895819 A/G及Leptin rs7799039 G/A的基因多态性与RSA间的发病风险
    2.3 miRNA-27a rs895819 A/G及Leptin rs7799039 G/A的基因组合与RSA间的发病风险
    2.4 miRNA-27a rs895819 A/G及Leptin rs7799039 G/A的基因多态性与RSA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2.5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中miRNA-27a和Leptin的表达水平
第三章 讨论
    3.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3.2 miRNA-27a与Leptin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发病风险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海南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HLA-DRB1基因共享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DNA提取
        1.2.2 PCR扩增
        1.2.3 Sanger测序
        1.2.4 分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母婴HLA-DBR1共享 (按等位基因)
    2.2 母婴HLA-DBR1共享按抗原情况
    2.3 母婴HLA-DBR1共享 (按个数)
3 讨论

(4)CD44v6在复发性流产滋养细胞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目录
致谢

(5)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父源性HLA-G与子痫前期
3 父源性HLA-B与子痫前期
4 父源性HLA-A与子痫前期
5 父源性HLA-DB与子痫前期
6 展望

(6)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HLA和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个人简历
致谢

(7)乙肝疫苗应答及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遗传度的双生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
    3. 问卷调查
        3.1 病案调查
        3.2 一周岁生长发育及抚养状况调查
    4. 体格检查
    5. 实验室检测
    6. 卵型鉴定
        6.1 DNA 提取
        6.2 微卫星 DNA 基因分型技术
    7. 统计分析
        7.1 样本量计算
        7.2 数据录入整理及分析
        7.3 遗传度计算
    8. 质量控制
        8.1 流行病学现场阶段
        8.2 实验室阶段
        8.3 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结果
    1 卵型鉴定电泳图谱
    2 双生子一般情况
    3 双生子出生及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状况
    4 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的遗传度分析
    5 CD4~+/CD8~+淋巴细胞亚群与乙肝表面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6 CD4~+/CD8~+淋巴细胞亚群的遗传度分析
讨论
    1 乙肝疫苗接种后弱无应答的经典双生子研究与新疆地区双生子登记系统的构建
    2 1岁幼儿人群与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的遗传度
    3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非共享环境效应的存在
    4 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与 CD4 ~+/CD8~+细胞遗传度分析
    5 创新性和局限性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父源性HLA-A基因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论文部分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HLA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HLA-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研究对象:
    1.2 测定方法
        1.2.1 基因组DAN提取:
        1.2.2 PCR扩增引物: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检出率:
    2.2 HLA-DQB1位点等位基因检出率:
    2.3 新生儿脐血等位基因检出率:
    2.4 HLA单倍型与GDM临床特征的关系:
3 讨 论
    3.1 HLA-Ⅱ类等位基因多特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3.2 HLA-DRB1/DQB1基因型与GDM的关系:

四、夫妇共享人类白细胞抗原DRB等位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LA基因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王惠莹,张若鹏. 重庆医学, 2020(05)
  • [2]miRNA-27a及Leptin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 王春艳.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3]海南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HLA-DRB1基因共享率研究[J]. 韩贞艳,陈建林,关红琼,张程圆,韦秋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13)
  • [4]CD44v6在复发性流产滋养细胞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D]. 胡敏. 武汉大学, 2018(01)
  • [5]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J]. 李玥桦,朱启英. 医学综述, 2014(22)
  • [6]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D]. 刘文霞. 郑州大学, 2012(10)
  • [7]乙肝疫苗应答及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遗传度的双生子研究[D]. 严恺.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8]HLA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A]. 李静,张琳琳,张展. 首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宁波会议)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 2010
  • [9]父源性HLA-A基因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D]. 李静. 郑州大学, 2010(06)
  • [10]HLA-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 刘国成,王泽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6(06)

标签:;  ;  ;  ;  ;  

共享人类白细胞抗原 DRB 等位基因的夫妇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