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

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

一、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沁汶[1](2019)在《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文中认为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管理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泥石流作为典型的山地灾害,是构成山区灾害风险的重要组分。气候变化对区域灾害系统构成的影响潜在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存所需的资源,空间和场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加剧和孕灾环境加速演变,灾害风险减轻及其适应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管理者重视。在研究气候变化下的泥石流灾害风险时,需要认识不同自然-社会特性的风险构成。其中,泥石流危险性作为最主要的胁迫因子,准确评价其危险性分布和程度对风险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是影响未来泥石流的重要前提,评价泥石流危险性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因此,本研究首先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对三种全球气候模式进行降尺度,分析研究区未来50年极端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然后,在未来降水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将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资料同基于水土耦合模型相结合,探究将泥石流机制模型用于危险性评价的适用性。除了泥石流危险性这一重要因素外,山区聚落脆弱性也是影响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的另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适应性的产生根源。目前,灾害脆弱性研究通常从单个承灾体或特定维度展开,即认为脆弱性是源于受灾害胁迫区域建筑物的物理抗性,或灾害易发区的人口个体特征。但气候变化影响区域社会特性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对该假设提出挑战。本研究针对该问题,通过从人口,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建立综合脆弱性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山区聚落的泥石流灾害风险。除此之外,还针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脆弱性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时空间行为规划方案。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其结论如下:(1)选择三种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CCSM4,MIROC5,使用从强度,频次和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13个极端降水指标,评价岷江上游未来50年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可能增强,极端降水强度最大的区域是黑水河流域和寿溪河流域,其中黑水河流域一端是强降水为主,寿溪河流域的长历时强降水事件最明显。此外,三种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BCC_CSM模拟极端降水区域差异性最大,CCSM4模拟极端降水强度偏大,MIROC5极端降水最小。(2)基于水-土耦合泥石流机制模型评价泥石流危险区,结果表明,岷江上游576个泥石流潜势流域中有80~280个流域未来可能发生泥石流。泥石流发生频次最高集中于汶川,茂县部分乡镇,年遇水平可达2年一遇。大部分区域的泥石流发生频次介于5年一遇,至10年一遇,泥石流增强趋势明显。(3)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山区聚落脆弱性的认识出发,对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开展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山区聚落脆弱性综合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岷江上游聚落脆弱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局地人口聚居,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导致聚落易受灾害和影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载荷分别为42%和29%,人口结构特征会显着增加脆弱性成因复杂性。(4)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是危险性和脆弱性综合的结果。岷江上游聚落风险等级和风险构成结果显示,泥石流风险与危险性分布显着不同,说明改善聚落社会经济状况对降低泥石流风险作用明显。因此,针对不同风险构成类型的加强灾备,生计提升,强化政府管理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准备等方面的聚落适应性提升对策能够有效服务于减灾风险管理。(5)山区的交通设施和复杂地形可能增加了人员避险的空间阻力。为进一步提升聚落适应性,使用多智能体模型开展泥石流情景下人员避险路径模拟和规划研究。以Netlogo软件为分析和可视化平台,可以提供不同阶段人员避险的路径选择方案和潜在避险地,实现人员时空间行为和交通路网的交互。

卢菁怡[2](2018)在《明清时期甘肃地震与社会应对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甘肃地震频发。首先简要说明甘肃地震带的形成、现状。通过图表的方式,对明清时期发生或波及甘肃的355次地震加以梳理,展示不同时段的历史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分别论述1477年甘肃6?级地震、1556年陇右8级地震、1573年岷州6?级地震、1609年高台7?级地震、1654年天水8级地震、1718年通渭7?级地震、1879年武都8级地震后甘肃的受灾情况。这些地震因其震级高、烈度强、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对甘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场所造成了巨大破坏,给民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通过对重特大地震的分析,简单勾勒出基本框架,然后汇总资料,整体上对明清时期甘肃地震概况作详细描述。明清时期的七次大地震,给甘肃带来了深远影响,最直观的就是对人畜、资源、环境的破坏。人员不断死亡、伤残的时侯,其精神状况也倍受打击。另外,牲畜死亡,亦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其次,生态环境的破坏。山体崩塌,地表陷落,河流改道,房屋、农田、道路、水利工程等的损毁,震后社会生产、生活长期难以恢复。再次,社会组织的破坏让震区社会管理曾一度陷入瘫痪。震后的次生灾害:饥荒、瘟疫、水灾等,又在长时间内困扰着人们的生存。围绕七次大地震后,甘肃人畜伤亡、建筑物破坏、次生灾害严重等现象,来全面论述地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从中央政府的救灾措施、地方政府的灾后重建、民间社会组织的救助,这三个方面对地震的认识和思考过程出发,探讨灾区各个群体在地震中采取的救助措施,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统治者的救灾机制。

张中近[3](2017)在《电力设施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系统包括发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是生命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旦遭受破坏,将严重影响震后应急救援、灾民生活和灾后重建。因此,对电力设施在地震中遭受的地震破坏和经济损失进行快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震害资料,如有关发电厂易损性、快速评估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变电站、输电线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功能失效或者其具体组成部件的易损性,尚缺乏系统、完整的震害快速评估模型。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较为成熟,但其评估模型无法直接应用于国内的震害评估中。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易损性的电力设施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方法,以地震烈度作为主要输入参数,根据电力系统各部分的造价、易损性、损失比,结合全国基础数据库,分别对其进行经济损失评估,建立电力系统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阐述了电力系统基本构成,概括介绍了电力设施在地震中的震害情况,总结了国内外目前电力设施震害评估研究现状、相关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2)在综合了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探索了省市级电网设施财产数据匹配到县区级的方法,并由此建立了可供应急评估的以县区为单位的全国电网基础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全国2856个区县的电网详细资产分布、地形地貌类别以及滑坡次生灾害危险性程度信息,是在无详实电网数据情况下进行灾区电网快速经济损失评估的基础。(3)集成、补充了国内外电力设施易损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了适合国内快速评估的各类电力设施易损性曲线。其中,补充了变电站室内设备易损性曲线并尝试给出了GIS变电站易损性曲线;火电厂、水电站由于国内研究处于空白且无相关震害资料,易损性曲线主要引用国外成果;变电站室外高压电气设备、输电线路的易损性则主要是通过对汶川地震的震害资料研究得来。(4)根据电力设施各部分的造价、易损性(损失比),将变电站分为室外高压电气设备、室内设备和房屋建筑,建立了单体变电站有详实资产、结构类型、设防条件信息和无详实信息下的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模型;建立了单体输电线路考虑地震地质灾害风险的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模型;建立了单体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站较为简易的快速评估模型。通过对汶川地震变电站样本资料的检验,验证了普通变电站总体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模型的合理性。(5)结合建立的电网基础数据库,利用本文的评估模型,计算出了全国县区在地震烈度分别为6度、7度、8度、9度、10度下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总体经济损失,并将结果用ArcGIS专题图表达出来。为电力行业和政府部门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工作提供参考。

韩颖[4](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姚立军[5](2008)在《地震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及修复技术》文中认为我国是地震多发区,尤其是水利工程集中的川滇地区。震灾可能导致大坝整体性降低,引起大量裂缝、滑坡、沉陷和位移、地基液化,致使坝体失稳,重者可致垮坝;震灾对泄水建筑物也会造成一定危害。震灾不仅危及水利工程本身,而且给工程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地震对水利工程尤其是土石坝可能产生的危害,分析总结了在地震灾害中受损水利工程的典型案例,特别是总结了一部分实用的及时补救措施及修复技术,并建议根据水利工程的重要程度建立相应的突发事故预警和应对修复机制。

王艳梅,李俊,杨铁英[6](2003)在《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峰市“8· 16”地震是赤峰市历史上 71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GBI80 36 - 2 0 0 1) ,赤峰市北部的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等地区设计地震烈度为小于 6度区 ,被划为工程非设防区 ,而“8· 16”地震恰恰发生在区划图的非设防区 ,震级为 5 .9级 ,地震烈度为 7~ 8度 ,由于作为基础设施的水利工程均处于无设防状态 ,因此在此次地震中给地区工程造成了损害 ,其中尤以乌尔吉沐沦河流域水利工程受灾情况最为严重。地震后及时对震区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测 ,对震害影响较大的骨干工程 ,根据发生的地震级别、设计地震烈度进行安全复核 ,对工程抗震不安全建筑物及震后损害建筑物采取应急工程措施 ,防止震害进一步扩大 ,使震害损失降至最低

二、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1.2.2 聚落泥石流灾害的脆弱性评价
        1.2.3 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区概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岷江上游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2.1 研究方法
        2.1.1 气候变化降尺度原理
        2.1.2 统计降尺度方法
        2.1.3 极端降水指标提取
        2.1.4 参数数据集构建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降水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2.2.2 极端降水指数时空格局与分析
        2.2.3 山区地形和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2.2.4 极端降水的不同GCM模式对比
        2.2.5 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岷江上游泥石流发育特征数据库构建
        3.1.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3.1.3 水土耦合模型
        3.1.4 参数与数据
    3.2 危险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未来50a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
        3.2.2 泥石流小流域降水阈值分析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区聚落脆弱性评价
    4.1 山区聚落脆弱性
        4.1.1 山区聚落脆弱性概述
        4.1.2 山区聚落脆弱性成因分析
        4.1.3 评价指标体系
        4.1.4 脆弱性评价数据与参数
    4.2 脆弱性成因分析
        4.2.1 规模指标
        4.2.2 联通度指标
        4.2.3 公共服务水平指标
    4.3 脆弱性成因主成分分析
        4.3.1 描述性分析
        4.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4.3.3 脆弱性综合指数空间分布
        4.3.4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区聚落泥石流风险评价
    5.1 泥石流风险评价
        5.1.1 风险评价方法
        5.1.2 风险评价参数与数据
    5.2 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泥石流风险空间分布
        5.2.2 泥石流风险构成
        5.2.3 泥石流风险与历史资料对比
        5.2.4 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泥石流灾害适应对策
    6.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研究
        6.1.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概述
        6.1.2 适应对策的低悔模式
    6.2 泥石流风险区适应对策
        6.2.1 中危险区人口脆弱型
        6.2.2 中危险区自然资源脆弱型
        6.2.3 中高危险区农业脆弱型
        6.2.4 中高危险区工业脆弱型
    6.3 基于多智能体的聚落适应对策
        6.3.1 应急疏散规划模型概述
        6.3.2 ABM模型相关参数设置
        6.3.3 ABM模型结果输出与可视化
        6.3.4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与结论
        7.1.1 结论
        7.1.2 本文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明清时期甘肃地震与社会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史料汇编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第三节 研究区域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存在问题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肃地震时空分布
    第一节 甘肃地震带分布
        一、天水地震带
        二、河西走廊地震带
        三、西海固原地震带
    第二节 明清时期甘肃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
        一、明代甘肃地震时间分布分析
        二、清代甘肃地震时间分布分析
        三、明清时期甘肃地震空间分布分析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肃重特大地震分析
    第一节 明代重特大地震概况
        一、成化十三年甘肃地震
        二、嘉靖三十四年陇右地震
        三、隆庆六年岷州地震
        四、万历三十七年高台地震
    第二节 清代重特大地震概况
        一、顺治十一年天水大地震
        二、康熙五十七年陇西地震
        三、光绪五年武都大地震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肃地震造成的危害
    第一节 人畜伤亡惨重
        一、人员伤亡
        二、牲畜伤害
    第二节 生存环境的破坏
        一、自然环境方面
        二、社会环境方面
    第三节 次生灾害现象严重
        一、山崩地裂
        二、滑坡
        三、瘟疫
        四、水灾
        五、地震造成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甘肃地震社会应对
    第一节 中央政府救助
        一、报灾勘灾
        二、自我反省
        三、派官赈灾
        四、拨款赈济
        五、蠲免赋税
    第二节 地方政府救助
        一、官员捐俸
        二、修缮建筑
        三、以工代赈
    第三节 民间自救
        一、自救互救
        二、僧人救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电力设施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震害评估研究现状
        1.2.2 常用快速评估方法
    1.3 我国电力系统概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全国电网资产分布研究
    2.1 引言
    2.2 电网资产全国分布情况
    2.3 数据分配与全国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2.3.1 分配方法
        2.3.2 分配原则
        2.3.3 全国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2.4 变电站造价及各类资产占比
    2.5 输电线路造价
    2.6 全国电力资产分布图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系统易损性
    3.1 引言
    3.2 普通变电站
        3.2.1 室外高压电气设备
        3.2.2 室内设备
        3.2.3 房屋建筑
    3.3 输电线路
        3.3.1 资产损失比曲线
        3.3.2 杆塔破坏比曲线
    3.4 火电厂
    3.5 水电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易损性的电力设施快速评估模型
    4.1 引言
    4.2 普通变电站
        4.2.1 室外高压电气设备经济损失评估
        4.2.2 室内设备经济损失评估
        4.2.3 房屋建筑经济损失评估
        4.2.4 总评估流程
        4.2.5 算例检验
    4.3 GIS变电站
        4.3.1 经济损失评估
        4.3.2 评估流程
    4.4 输电线路
        4.4.1 经济损失评估
        4.4.2 输电塔破坏数评估
        4.4.3 评价单元内输电线路的损失评估
        4.4.4 评估流程
    4.5 火电厂
        4.5.1 经济损失评估
        4.5.2 评估流程
    4.6 水电站
        4.6.1 经济损失评估
        4.6.2 评估流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国电网经济损失预测
    5.1 引言
    5.2 算例
    5.3 电网经济损失预测
    5.4 电网经济损失比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三、群众互助互济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小结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小结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一、表彰奖励
        二、税收激励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小结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6)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8·16”地震概况
2 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
3 震后应急措施
    3.1 震后监测、检测及运行管理措施
    3.2 应急工程措施

四、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D]. 李沁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2]明清时期甘肃地震与社会应对研究[D]. 卢菁怡.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3]电力设施地震经济损失快速评估[D]. 张中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7(03)
  • [4]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地震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及修复技术[A]. 姚立军. 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8
  • [6]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J]. 王艳梅,李俊,杨铁英. 内蒙古水利, 2003(04)

标签:;  ;  ;  ;  ;  

赤峰市“8·16”地震对震区水利工程的危害及应急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