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东北虎豹自然保护区成立

我国第一个东北虎豹自然保护区成立

一、我国第一个东北虎远东豹自然保护区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冯华梅[1](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构建生态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构建生态网络,不仅可以满足物种生境需求,还可以满足其迁徙、自由扩散的行为需求,具有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随着高强度开发导致小兴安岭出现了森林面积和质量双重下降,进而导致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和种群数量减少等问题。西伯利亚狍作为小兴安岭鹿科动物中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维持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急需进行保护和管理。本文主要是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首先,以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为典型区域,利用长期野外调查得到的西伯利亚狍出现点,基于Max Ent物种分布模型分析小兴安岭狍生境选择特征,以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狍生境选择特征和生活习性。并且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大数据处理云平台,采用Landsat8-OLI遥感影像,结合光谱、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对小兴安岭地表覆被进行分类。然后,基于狍生境特征分析结果和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结果构建了狍四类环境因子共13个环境变量,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地表阻力面,划分了狍适宜生境等级和识别了核心生境斑块,采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小兴安岭狍生态网络。最后,从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的连接度、结构特征和保护空缺进行分析,评价小兴安岭狍生态网络的空间结构和保护现状。主要结论如下:(1)西伯利亚狍生境选择特征和生活习性:人类干扰因子对狍生境选择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是地形特征、植被特征和景观特征。总体上,狍倾向选择低海拔、坡度平缓和向阳的区域;喜欢森林和农田的景观类型,特别是农田和森林相互镶嵌的景观结构;喜欢高能量和高蛋白食物,以蒙古栎、桦树和山杨为优势树种和远离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2)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结果:从特征变量的贡献率来说,地形特征中的海拔在22个特征变量中贡献率最高;影像的光谱特征包括影像的波段以及光谱指数在影像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改进后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在小兴安岭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1.07%,Kappa系数为72.52%。地表覆被类型以林地为主,建设用地分布较少,呈现零星状分布,耕地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中部靠北的平坦地区。(3)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分布特征:小兴安岭大部分区域是西伯利亚狍适宜生境,不适宜生境在局部区域集中,且主要集中于小兴安岭南部区域。西伯利亚狍的36个核心适宜生境斑块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每个核心生境斑块都有2-5条廊道连接,共76条生态廊道,主要分布于黑河市和伊春市与其他行政区相交的区域。36个核心生境斑块和76条生态廊道共同构建了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的生态网络。(4)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特征:小兴安岭狍核心生境斑块的连接度都不高;高中心性值的核心生境斑块和生态廊道主要位于小兴安岭中部区域;小兴安岭南部的生态廊道的阻力值高于北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对狍生境的保护存在保护空缺,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北段山区、青黑山林区和小兴安岭南端山区。

张宏宇[2](2020)在《基于社区参与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设立,由此也引发了自然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一难题,本文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为研究区,基于社区参与并结合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对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力图缓解地方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首先,引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问卷与访谈,对虎豹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确认包括入口社区居民、政府部门、虎豹公园管理局、游客、旅游企业、非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团体。其次,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发现,入口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在于增加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要求公平的利益分配与补偿;政府部门希望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虎豹公园管理局希望降低人类活动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解决民生福祉问题;游客希望得到丰富的旅游体验,休闲放松以及身心上的满足;旅游企业偏向于追求较高的收益,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非政府组织希望加强生态保护以及当地社区的发展;专家学者团体则希望得到相应的信任与支持。根据实地调查和利益分析,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参与水平低且阻力大、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缺少相对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入口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构建“社区共建,多方参与,协同发展”的参与模式,逐渐提升入口社区的地位与重要性,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决策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规范的法律保障机制。以入口社区为主体,科学全面的规划生态旅游。在虎豹公园建设的不同阶段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建设初期主要发展依托入口社区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完善虎豹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逐步建立游客环境保护意识;建设中期,完善访客接待服务和特色小镇建设,并普及生态保护理念;在成熟期,生态环境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地方经济实力增强,开展休闲度假为主的城市和养生度假游。

李欣[3](2019)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C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和东北豹(Pantherapardua orientails)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关键。然而,截至2019年,东北虎仅存数十只在中俄、中朝边境地区游荡,由于森林的过度采伐、土地的过度利用和偷捕滥猎等行为,导致曾在我国东北广泛分布的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个体约36只,野生东北豹个体约48只,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虎和东北豹的保护工作,并于2016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和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战略背景下,本研究为解决人虎冲突和东北虎豹生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借鉴系统学和协同学的思想,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置于宏观的系统视野中,统筹EEES复合系统的原则、模式、内涵,研究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演化机理,对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目标、特征、机理、效应进行深入剖析。在微观层面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将复合系统各子系统内元素、主体行为的分析纳入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研究中,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的构建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其次,构建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状态参量测度体系。本研究在收集和比对大量指标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稳定性、科学性、普遍性等原则,根据复合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各子系统的逻辑关系为前提,从复合系统不同视角和层次来构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状态参量测度体系。再次,在构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态参量体系的基础上,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水平、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况、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分别进行测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生态环境方面得出2007-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2013-2016年增长幅度较大,从0.243上升到0.438,年均增长4.87%;经济社会方面得出2007-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2008-2009年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93%。在分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亲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对EEES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得到除了 2008年复合系统的耦合处于磨合阶段,其他年份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有较高的紧密度,但在2007-2010年间,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处于失调状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子系统接近无序发展,在2011-2016年间协同发展度逐渐提升,处于低度协同阶段,复合系统的投入产出逐渐趋于合理,复合系统的主要行为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宏观测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入手,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进行测度,得出2007-2016年间复合系统的综合效度均小于1,非有效,复合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效应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但在2014-2016年的综合效度逐渐趋于1,要素结构和投入产出规模均有所改善,尤其在2015-2016年的协同效度为1,要素结构合理,但发展非有效,复合系统的投入产出规模仍需要改进。最后,根据测度结果,提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基于复合系统主体行为博弈和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测度结果,提出复合系统主体层面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清晰界定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建立政府间的协作机制。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测度结果,提出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建立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的管护机制的保护措施;根据经济子系统的测度结果,提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的协商、分配、补偿、监督和特许经营等保护措施;根据社会子系统的测度结果,提出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增加社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志愿者服务等保护措施,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褚新文[4](2018)在《守护虎豹啸山林——珲春林业东北虎豹保护纪实》文中提出中华十大名山长白山脚下,图们江下游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有一颗镶嵌的绿色明珠熠熠生辉。她叫珲春林区,中国万众瞩目的东北虎之乡正坐落于此。珲春林区经营面积405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森工局。她所在的珲春市,历史悠久,区位独特,山水秀美,风光旖旎。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满族的祖先肃慎族在此繁衍生息,唐朝时渤海国曾迁都至此,当时,海上交通也相当发达,从珲春经图们江可进入日本海,素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珲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处祖国东北边陲,被称为"大东胜地"。

张睿[5](2017)在《基于历史资料中国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1950-2010)》文中指出目前,针对物种分布的研究较多,研究中的物种分布基础信息的获得大多通过动物志、植物志、出版的书籍及调查报告,且统一作为现在的分布数据。物种的历史分布变化研究较少且分布数据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新研究方法来补充历史分布的基础信息,即新方志作为数据来源资料。用新方志中记录的自然资源概况获取物种分布信息,由于新方志的编撰特性,本文获得的物种分布信息不仅可以按年代划分而且覆盖范围广泛。通过查询全国的新方志,以较好辨别的五种濒危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1950-2010年的历史分布变化趋势,由此提出保护建议并为其他物种的分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方志可以作为物种历史分布信息的重要补充资料。通过提取地方志的时间信息进行年代划分,区分不同年代的动物分布点和数量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极少人采用,但却行之有效。本文选取地方志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共查询25485本电子版新方志,筛选出共计2431本新方志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资料。相比其他类型数据资料,新方志具有持续时间长、研究范围广的优点,对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年代划分,可较全面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情况。以水獭1950年代分布信息为例,新方志获得的信息共757条,而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总和只有28条。(2)五种濒危哺乳动物在中国60年间的分布发生很大变化,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与50年代相比,到2000年后五种物种的记录点数量分别减少了:虎,94.0%;豹,85.1%;水獭,85.3%;猞猁,83.7%;紫貂,79.3%。而物种记录数量出现急剧变化的时间节点是80年代。到2000年以后,虎和豹鲜有踪迹发现,水獭、猞猁和紫貂只出现在深山和自然保护区等人迹罕至的区域。(3)以气候因子为基础通过物种分布模型模拟东北地区紫貂种群的历史潜在分布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紫貂种群的历史分布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变化相关。在东北地区小尺度范围内,气候因子的变化会引起物种分布变化的改变。在气候因子小范围的变化的影响下,大兴安岭地区和小兴安岭地区的紫貂种群倾向于向北和低海拔地区分布(与50年代相比,分布中心分别迁移了 147.90km、66.55 km,海拔分别下降了 63.55 m、23.91m),长白山地区的紫貂种群倾向于向南和高海拔地区分布(分布中心迁移了 195.38km,海拔上升了 270.93m)。除气候因子外,其他因素,如人口数量、土地利用类型等人类活动因子也会对物种分布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新方志可以作为补充物种历史分布数据的重要资料,在1950-2010年间五种中国濒危哺乳动物(虎、豹、猞猁、水獭、紫貂)种群呈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本论文结合社会学科资料,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了研究物种历史分布的新方法,基本展示了濒危哺乳动物历史变化的趋势,并提出当前物种保护建议,其结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为研究物种历史分布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朴正吉,宗玉柱[6](2016)在《长白山 北半球幸存的温带森林》文中指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的一座高山花园。生长在海拔2500-4000米地带的高山杜鹃,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及内蒙古一带,花色乳白或淡黄,娇嫩艳丽,晶莹欲滴。高山杜鹃不仅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高山花卉,而且开放时间最早,铺满整个坡谷。摄影/宗玉柱全球最丰富的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长白山森林以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植被类型。温带针阔混交林曾经一度覆盖中国东北、西伯利亚沿海、朝鲜南部和日本中部等地。如今,大部分针阔混交

刘芳[7](2016)在《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虎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对森林是否健康、生态系统是否良性循环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野生东北虎是我国特有虎,属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当前世界上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个国家级的虎豹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虎活动最频繁、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该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罗斯维克和巴斯维亚虎豹保护区接壤,其地理位置不仅成为了东北虎从俄罗斯、朝鲜向我国境内扩散的种源地,而且也成为了东北虎通往汪清自然保护区、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森林的必经之道。因此,本研究以吉林省珲春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参加珲春地区野外东北虎巡护工作等实地调查,并结合3S技术以及生态位模型,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技术手段,对珲春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为东北虎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管理等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林业调查资料、遥感影像资料以及与东北虎出现点等相关资料的支撑下,利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以及GIS地图代数法对野生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为干扰要素最大,权重值达0.493,植被要素次之;综合分析后得出东北虎生存的栖息地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马滴达、杨泡营林站东南部,以及青龙台林场东部、北部,西北沟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均与俄罗斯虎豹保护区相接壤,是东北虎可自由穿行的林区;在保护区外围区域的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珲春的河山林场,解放林场西部、大荒沟林场西北、西部林区以及三道沟、五道沟相交接的林区带,在春化西南部、敬信南部,西南部有少量分布,适宜分布区面积达到了157146.73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31.25%;次适宜区分布于珲春大部分地区,且相对集中成片,面积达到了250752.28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49.87%;不适宜区主要是城镇、建筑用地、农田大片区域,占研究面积的18.88%。2、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3S技术对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珲春地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及南部范围内;在珲春西南部的密江境内、春化镇境内以及中部的哈达门乡境内均有潜在分布区,这些区域均属于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且这些区域与栖息地适宜分布区地理位置几乎相同,同时对东北虎向我国境内广袤森林迁移起到了重要的廊道作用。3、通过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理论、最小耗费距离模型、GIS建模以及密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预测东北虎从珲春东北虎国家自然保护区向我国境内的汪清、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林区扩散和迁移时的最佳廊道路径的空间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廊道主要分布于珲春地区春化--青龙岗一带、大荒沟--解放林场一带以及西北沟--五道沟林场一带,通过路径的密度分析预测出廊道集中分布区域与东北虎活动较为频繁区域几乎相一致,说明在该区域内存在建立廊道的条件4、对珲春地区的现状调查了解到,林蛙养殖、林区放牧以及参地开垦种植已经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日常活动造成了干扰。从保护区内水网的分布现状与林蛙养殖场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林蛙养殖进行分析,通过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向河流两侧进行500m缓冲,且假设该缓冲区内全部是人为活动地带,则统计出该区域面积占据了保护区的60%以上,加之林蛙场呈分散状分布于保护区内,则推断出林蛙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同时蛙场的家犬捕猎野生动物现象较频繁,粗放散养的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的破坏明显,植被结构发生改变,牲畜与野生食草性动物发生食物竞争,并对野生小动物的活动带来了干扰;参地的开垦改变了森林的结构形态,同时降低了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综上所述,提出几点保护建议:通过减少人类在林区的活动,实行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移民等措施,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完善补偿机制,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巡护工作,及时清理栖息地范围内的猎套等,以此来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郭子良[8](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黄沛琳,肖文宏,杨海涛,周博,赵小丹,武红艳,冯利民,王天明[9](2015)在《东北梅花鹿种群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是评价野生动物种群状态的重要参数.本研究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对东北梅花鹿(Cervus nippon mantchuricus)种群的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全年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双峰趋势,主要在晨昏前后活动,且日活动节律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两季的活动强度较大,秋季次之,冬季的活动强度最小且持续时间最短;监测期内梅花鹿的平均集群大小为(1.42±0.03)只,集群大小和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在全年及各个季节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12个个体出现的频次最高,主要集群类型为雌性单个个体和雄性单个个体,其次为雌性群和母子群.梅花鹿的行为表现差异受生活史特征、气温、日照长度和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变化等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兰存子,田瑜,靳勇超[10](2015)在《我国东北虎的保护现状与制约因素》文中认为东北虎是我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种和伞护种。20世纪由于受到多种人为活动的影响,东北虎种群数量锐减,分布区严重萎缩。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东北虎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部分绝迹分布区再次监测到东北虎活动信息,部分地区种群数量略有上升。本文详细整理并介绍了我国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特点,分析制约其种群快速增长的因素,对生境丧失、退化和破碎、猎物匮乏及人虎冲突等外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东北虎的保护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保护建议。

二、我国第一个东北虎远东豹自然保护区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第一个东北虎远东豹自然保护区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动物生境研究进展
        1.2.2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动植物资源
    2.2 数据来源
        2.2.1.遥感影像
        2.2.2.西伯利亚狍出现点数据
        2.2.3.其他数据
第3章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境因子选择
    3.1 研究方法
        3.1.1 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狍生境选择特征的研究方法
        3.1.2 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研究方法
    3.2 西伯利亚狍生境选择特征与生活习性分析
        3.2.1 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狍生境选择特征分析
        3.2.2 狍生境选择特征与生活习性分析
    3.3 小兴安岭地表覆被分类结果
        3.3.1 特征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3.3.2 分类结果
    3.4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境因子
        3.4.1 地形因子
        3.4.2 景观特征因子
        3.4.3 植被特征因子
        3.4.4 人类干扰因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地表阻力面构建
        4.1.2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构建
    4.2 西伯利亚狍适宜生境与核心生境斑块空间特征
        4.2.1 狍适宜生境空间分布特征
        4.2.2 狍核心生境斑块空间分布特征
    4.3 西伯利亚狍生态廊道空间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评价与对策
    5.1 研究方法
        5.1.1 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
        5.1.2 生态网络结构评价
        5.1.3 保护空缺评价
    5.2 生态网络连接度分析
    5.3 生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5.3.1 生态网络重要性分析
        5.3.2 生态廊道阻力分析
    5.4 保护空缺分析
    5.5 管理和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着)及科研成果

(2)基于社区参与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2.3 数据来源
第三章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3.3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3.4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特征
第四章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4.1 入口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识别与界定
    4.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4.3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5.1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构建
    5.2 虎豹公园入口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保障机制
    5.3 科学规划生态旅游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C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国家公园知识图谱分析
        1.3.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研究现状分析
        1.3.3 EEES复合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1.3.4 EEES祸合协同研究现状分析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2 EEES复合系统协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公园的概念
        2.1.2 EEES概念界定
        2.1.3 耦合协同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耦合理论
        2.2.3 耗散结构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2.5 自组织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7 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2.2.8 博弈论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现状分析
    3.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和环境(EE)发展现状
        3.1.1 自然条件
        3.1.2 生物多样性
        3.1.3 保护现状
    3.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经济(E)发展现状
        3.2.1 土地权属
        3.2.2 经济发展
    3.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社会(S)发展现状
        3.3.1 周边社区居民现状
        3.3.2 科研现状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构成及其协同发展分析
    4.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特殊性分析
        4.1.1 生态子系统特殊性
        4.1.2 环境子系统特殊性
        4.1.3 经济子系统特殊性
        4.1.4 社会子系统特殊性
    4.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内涵与主体构成
        4.2.1 复合系统的定义
        4.2.2 复合系统的特征
        4.2.3 复合系统的原则
        4.2.4 复合系统的主体构成
    4.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3.1 复合系统关系确定
        4.3.2 复合系统的结构
        4.3.3 复合系统的功能
    4.4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
        4.4.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
        4.4.2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
        4.4.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
        4.4.4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内在逻辑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机理
    5.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分析
        5.1.1 子系统内部的协同发展
        5.1.2 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
        5.1.3 复合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
    5.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内各主体间互动机理
        5.2.1 EEES复合系统内部各主体间耦合互动机理
        5.2.2 子系统及其主体间耦合互动机理
    5.3 基于熵流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耦合演化机理
        5.3.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5.3.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熵函数模型分析
        5.3.3 基于熵流的复合系统耦合演化阶段
    5.4 基于logistic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
        5.4.1 基于Logistic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过程分析
        5.4.2 基于序参量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主体行为分析
    6.1 复合系统主体行为分析
        6.1.1 利益主体界定
        6.1.2 利益主体分类
        6.1.3 主要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及原因分析
        6.1.4 主要利益主体利益冲突及原因分析
    6.2 复合系统主体间混合策略动态博弈
        6.2.1 动态博弈解析
        6.2.2 主体行为选择
    6.3 本章小结
7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7.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的逻辑思路
    7.2 状态参量测度体系构建及数据获取
        7.2.1 构建状态参量测度体系的意义与原则
        7.2.2 状态参量的选取及计算
        7.2.3 数据处理及来源说明
    7.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水平及复合系统整体测度
        7.3.1 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7.3.2 基于耦合协同发展度模型的复合系统整体测度及分析
    7.4 基于DEA模型的复合系统子系统间及系统整体协同发展效应测度
        7.4.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方法
        7.4.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分析模型
        7.4.3 复合系统多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度测度
    7.5 多角度测度结果综合分析
    7.6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6.1 生态和环境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7.6.2 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7.6.3 EEES复合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7.7 本章小结
8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保障措施
    8.1 基于复合系统主体层面的保护措施
    8.2 生态和环境子系统协同发展保护措施
    8.3 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保护措施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4)守护虎豹啸山林——珲春林业东北虎豹保护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希望的土地
使命的召唤
虎豹回家
新的征程

(5)基于历史资料中国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历史数据研究
        1.2.1 历史数据
        1.2.2 地方志
        1.2.3 新方志
    1.3 物种分布研究
        1.3.1 中国濒危物种研究概况
        1.3.2 五种濒危物种分布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地方志的收集
    2.2 物种分布点的确定
    2.3 分布点年代的划分
    2.4 物种分布记录信息的补充
    2.5 物种记录点制图
    2.6 叠加图层分析
3 新方志作为新数据源的特性
4 基于新方志资料的物种历史分布变化
    4.1 虎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2 豹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3 水獭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4 猞猁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5 紫貂的历史记录分布变化
    4.6 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
5 以气候因子模拟东北地区紫貂种群的历史潜在分布
    5.1 研究意义及背景
        5.1.1 研究意义
        5.1.2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5.2.1 研究内容
        5.2.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年代紫貂种群分布变化
        5.3.2 不同区域紫貂分布变化
        5.3.3 致危因素
    5.4 讨论
        5.4.1 模型的限制性
        5.4.2 随时间变化的生物地理特征
        5.4.3 保护建议
6 结论
    6.1 地方志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6.2 五种濒危动物的分布在近60年来呈现急剧缩小的变化
    6.3 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紫貂种群的历史分布变化不同
    6.4 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可能是造成动物濒危的因素
7 讨论和展望
    7.1 讨论
        7.1.1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7.1.2 物种种群保护
    7.2 本研究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东北虎种群演变及分布格局
        1.1.2. 我国东北虎所面临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野生东北虎研究概况
        1.2.2. 野生东北虎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与交通概况
        2.1.4. 人虎冲突现状
    2.2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3.1.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2.3.2.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2.3.3.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2.3.4.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4 研究方法
        2.4.1. 3S技术与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与GIS地图代数理论
        2.4.3. 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原理)模型分析方法
        2.4.4.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2.5 技术路线
3.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3.1. 栖息地生境适宜性概述
    3.2. 研究方法及过程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评价因子选择与单因子生境分析
        3.2.4.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GIS综合评价
    3.3. 结果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4.1. 生态位模型概述
    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4.2.1. 最大熵原理(MaxEnt)模型及检验
        4.2.2. 数据准备与模型应用
    4.3. 模型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1. MaxEnt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2. MaxEnt预测结果环境变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5.1. 景观连接度(connectivity)的概述
    5.2.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原理
    5.3. 潜在廊道预测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准备
        5.3.2. 潜在廊道预测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6.1 概述
    6.2. 林蛙养殖的影响分析
        6.2.1. 林蛙养殖现状
        6.2.2. 数据准备与处理过程
        6.2.3. 水系缓冲区处理与结果分析
    6.3. 放牧对保护区的影响
    6.4. 参地种植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东北梅花鹿种群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我国东北虎的保护现状与制约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现状
    1.1种群数量
    1.2地理分布
2我国目前野生东北虎种群增长的制约因素
3我国东北虎保护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4我国东北虎保护建议

四、我国第一个东北虎远东豹自然保护区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和评价小兴安岭西伯利亚狍生态网络[D]. 冯华梅. 西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社区参与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张宏宇. 延边大学, 2020(06)
  •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C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19(12)
  • [4]守护虎豹啸山林——珲春林业东北虎豹保护纪实[J]. 褚新文. 绿色中国, 2018(13)
  • [5]基于历史资料中国五种濒危动物历史分布变化(1950-2010)[D]. 张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长白山 北半球幸存的温带森林[J]. 朴正吉,宗玉柱. 森林与人类, 2016(11)
  • [7]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D]. 刘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8]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东北梅花鹿种群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J]. 黄沛琳,肖文宏,杨海涛,周博,赵小丹,武红艳,冯利民,王天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10]我国东北虎的保护现状与制约因素[J]. 兰存子,田瑜,靳勇超. 四川动物, 2015(05)

标签:;  ;  ;  ;  ;  

我国第一个东北虎豹自然保护区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