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2年《温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引文统计分析

1998-2002年《温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引文统计分析

一、《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02年引文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沛酉[1](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应艳[2](2019)在《基于CNKI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学分析》文中提出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体育学学科基础中被称之为主要的二级学科,不但在当前国内体育学发展及学校体育设置学科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而且在众多各类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中更为彰显了其突出地位。诚如所知,我国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等高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在体育学当中占较大招生比例,无论从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科研现状及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体育教育训练学在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科研情况及其科研水平层次上来看,有必要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予以计量学统计分析。为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分析法、可视化分析法、共现分析法、词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计量软件,通过CNKI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13-2018年文献予以精确检索到的8088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围绕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既绘制了知识图谱又剖析了时空分布,既整理出了学位授予单位分布又分析了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和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前沿发展。既有鉴于此,本研究根据论文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拟划为三部分结论予以分析之。第一部分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2013年到2018年期间共检索8088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中2013年的文献量最多,自2013年到2018年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年均文献发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其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以体育专业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等三类院校为主,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数量在体育院校当中为最多,而非体育类院校发文数量则少之又少。第二部分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13-2018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四到五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热点可归纳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机制、青少年身体素质及有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研究、校园足球的发展情况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和对策、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等的体育项目的发展策略和体育教学效果探析、运动训练及体育赛事等方面。第三部分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前沿分析。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前沿问题多集中于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身体的素质、体质以及健美操、体操等整套动作的编排创新,普通学校课程设置、校园足球等有关体育教育训练学各领域未来若干年研究的热点及前沿学术问题。

李铁绳[3](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4](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赵庆华[5](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郑茹[6](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吉艳艳[7](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王可园[8](2016)在《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有关建国以来农民政治行为的研究重点分为两大阶段,一是考察改革开放前国家权力建构乡村过程中,以农民为主体的底层社会的应对方式。二是考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的维权抗争行动,这方面的研究早期主要考察引发农民维权抗争的原因,近来则转向重点分析农民维权行动的事件和过程。这种研究的优点是可以对每个时段农民政治行为做出比较清析的分析,缺点则是忽略了不同时段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用“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择浙北嘉善县一个村庄——优新村作为田野调查点,结合历史档案、官方文件和相关报刊资料等,分析建国以来六十多年间,宏观的政治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微观领域农民不同的政治行为,并将个案村庄农民的政治行为融汇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探讨其政治社会效应。作为长线段的历时性分析,本文没有对每一时段农民的细小行为进行具体分析,而是重点考察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行为在政治社会领域的反馈性结果,如带来的公共政策变迁等。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每一个时段内农民政治行为的宏观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二是宏观领域的变化促成了怎样的农民政治行为;三是农民政治行为又如何引致新的宏观领域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行为逻辑正在从“为生存而行动”向“为权利而行动”转变,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并指出这种转变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历史上,优新村农民的行为主要受到生存压力的支配。频繁的自然灾害、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混乱的政治时局,都使得优新村农民不得不为生存而费尽心思。建国之后,随着共产革命的胜利和政权的新建,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在农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第一次实现了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初步缓解了农民的生存压力。但党与农民之间短暂的蜜月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农业集体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像全国其它很多地方农民一样,优新村农民也面临饥饿甚至死亡的威胁。面对日渐沉重的生存压力,优新村农民选择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反行为”或“弱者的武器”作为应对。农民对集体化的抵制性行为所带来的制度变迁虽在五十年代即已出现,但至六十年代初基本陨落,整个毛泽东时代农村政策都未再发生新的重大变迁。真正的转变自改革开放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包产到户获得重生,农民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获得了王地,农民与国家进入了第二次“蜜月”时期。人民公社固有的弊端导致公社的组织权威不可避免地衰落,促使它们最终解体。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和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农民的生存境遇逐渐改善。但是,公社体制的解体,政治权力向上收缩,在向社会释放空间的同时,也使原本由公社负责的村庄公共事务陷入困境。虽然优新村的干部在分田到户之后仍关心村庄事务,但集体经济的窘迫却令他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民不得不开始自主管理的实践,他们集资、筹劳以修桥、修路,填补了公社解体之后留下的空间。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在八十年代末得到官方的正式回应,村民自治制度应声落地,实现了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村民自治所实现的政治赋权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退出村庄后的无奈之举,没能在农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农民权利缺乏有效保障,导致出现大量的农民维权抗争行动。九十年代,农民的维权抗争主要集中于“税费”领域。乡镇政府将收税任务下派给农村干部,至于农村干部用何种方式完成任务则并不多问,这给农村干部提供了一条侵犯农民权利的绿色通道,农民反抗在所难免。这一时期,与全国其它许多地方农民主要因税费过重而发起抗争维权行动不同,优新村农民在“税与费”之间摇摆不定,他们认可国家的农业正税,但对此之外的附加收费则想方设法进行抵制。相对来说,此时的农民政治行为相对缓和。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优新村农民因在“征地拆迁”中权利受到侵害而发起了多轮上访,直到走上“进京”上访之路。全国性的农民体制外维权行动弱化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使中央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取消了在中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对农民的土地权利进行了再确认,缓解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取消农业税等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恢复了农民的政治认同,但农民生存压力的彻底解除,促使他们有更多的诉求。只有政治上的深化赋权,才有可能更进一步促进农民的政治整合。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干部能够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农民希望有更多的民主权利以制约干部的行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基层民主经历了一个从参与到选举的扭曲发展历程,在优新村,农村基层民主已经从选举向监督迈进,并更进一步向参与和协商回归。赋予农民监督村庄精英权力的权利,和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机会,提高了农民对村庄公共权力的认可和信任,以及他们对村庄共同体的归属感,有效促进了农民的政治一体化,使一度“天下大乱”的优新村重新恢复秩序。对优新村建国以来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与一般人们认为生存诉求主导了农民的行动不同,农民的政治行为逻辑经历了一个从“为生存而行动”到“为权利而行动”的转变。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促成了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以国家权力从农村社会退出为主要特征的体制变革带来了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农民生活空间的转换,特别是农村一些公共空间的形成,助推了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农民能够超越村庄而接触来自更广领域的信息,这些现代性因素的导入对农民的权利政治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民政治行为逻辑的转变在三个层面上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有积极影响。宏观上来看,农民的权利政治有助于促进党和国家权力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换,中观上则会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对农民个人来讲,农民的公民能力将会在维权行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张娜[9](2014)在《2003-2012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竞技健美操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健美操运动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民间健美操竞技的热情日益高涨。但竞技健美操一直是非奥运会项目,为了使竞技健美操早Q进入奥运会的大门,提高竞技健美操科研水平,对竞技健美操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很有必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宄方法,对2003—2012年十年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137篇竞技健美操科研论文及937篇引文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研宄结果如下:1、十年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竞技健美操科研论文的数量共有137篇,平均每年发文13.70篇。基金项目和获奖论文共有17篇,没有国家级基金课题,以省级基金项目为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刊载竞技健美操方面的基金论文数最多共有7篇;湖南师范大学负责的基金课题最多共5项,其中4项由周建社教授主持。2、竞技健美操科研论文发表时滞主要集中在2—9个月,平均每篇论文的时滞为7.95个月,比国外一般连续性期刊的出版时滞6-7个月高,与国外连续出版物中的核心期刊的3-4个月有很大差距。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的论文发表速度最快,平均在2个月以内。3、平均每篇载文使用3种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的使用。4、在研究主题方面,对技术动作和竞赛规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共61篇,主要集中于对难度动作方面的研宄,但是对能为比赛中获得高分和好名次增加砝码的难度组合动作的研宄很少只有1篇;对教练员的研宄也比较少只有1篇;5、竞技健美操科研工作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45岁之间,占总数的80.80%。工作单位大多集中在体育专门院校和非师范类高校的体育院系,共占74.46%。来自广东、北京、江苏、湖南、湖北、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作者占60.59%;核心作者主要分布在广州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专门的体育院校,共占43.48%。6、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竞技健美操科研论文有引率为100%,篇均引文数7篇左右,引文类型以期刊、图丨5为主占77.59%?7、我国竞技健美操科研论文的最人引文年限是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年,与普赖斯的“最大引文年限”相符。8、竞技健美操科研方面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丙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影响力较大的核心作者是张晓莹、周建社、杜熙茹、胡飞燕、金逵、李遵、宋波等。

马丽君[10](2012)在《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气候与旅游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旅游研究者在旅游气候资源评价与开发、气候变化对旅游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目的地客流量接待及旅游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旅游气候舒适度是气候与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相关研究多为现状的分析和评价,没有从一个较长时间尺度上考察气候舒适度的变化及其规律,且就气候论“气候”,较少将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年内变化联系起来,探讨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年内变化的关系。本文以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了城市气候舒适度的现状评价及30年来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分析、游客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其对出游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相关关系分析、气候舒适度变化对客流量的影响分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安市居民年内气候变化感知与实际年内气候变化状况基本一致。西安市居民年内气候变化感知与出游季节偏好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气候最舒适的季节是居民最愿意出游的季节,最不舒适的季节是居民最不愿意出游的季节,说明气候舒适性是影响游客出游时间选择的重要因素。气候是影响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居民偏好于气候舒适的旅游目的地。气候是影响居民旅游项目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季节居民对旅游项目的偏好不同,春季和秋季居民对不同旅游项目的偏好较为一致,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偏好程度相差不大,夏季和冬季居民对不同旅游项目的偏好波动较大。(2)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城市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随纬度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说明城市年气候舒适度随纬度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长江流域城市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呈一下降趋势,城市年气候舒适度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纬度的降低,1-2月和12月气候舒适度升高,3-5月和10-11月气候舒适度先升高后降低,6-9月气候舒适度降低。依据城市综合气候舒适指数的年内变化,可以将46个城市划分为倒“V”形、倒“U”形、“M”形和宽“U”形4种类型。依据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可以将46个城市划分为夏适型、冬适型、春秋适型和四季型4种类型。(3)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收集30个旅游城市游客网络关注度,分析其年内时空变化状况,按游客网络关注度年内变化,将30个城市划分为13种类型。在游客网络关注度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的基础上,采用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相关模型,分析气候舒适度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的相关关系,长春、北京、西宁和海口游客网络关注度月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分别为0.542、0.46、1.182和0.8,长白山、八达岭长城、周庄古镇、张家界武陵源游客网络关注度月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分别为0.333、0.632、0.438、0.324。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游客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综合气候舒适指数每变化1个单位,游客网络关注度将增加(或减少)0.641万次。(4)气候舒适度是影响客流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收集2005-2007年26个城市各月入境客流量,分析其年内时空变化状况,将其年内变化分为4种类型。在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的基础上,采用虚拟变量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4个城市入境旅游客流量月指数模拟模型,哈尔滨、大连、北京、海口入境游客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分别为0.666、0.372、0.625、1.227。同时收集了4个城市2005-2007年各月国内客流量以及4个景区的客流量数据,对国内客流量与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北京、海口、张家界和昆明国内游客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分别为0.1221、1.069、0.401、0.763,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和广汉三星堆游客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分别为2.337、0.831、0.421、0.816。利用旅游资源丰度、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气候舒适指数3个因素,建立其与入境及国内客流量地域分布的统计关系,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每变化1个单位,入境客流量将增加(或减少)2.17万人,国内客流量将增加(或减少)30.72万人。(5)全球气候变化使城市气候舒适度发生了改变。30年来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主要受地理纬度的影响,重庆以北绝大部分城市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上升,旅游气候舒适度升高,重庆以南绝大部分城市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下降,旅游气候舒适度降低。纬度较高的城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综合气候舒适指数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纬度较低的城市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春季纬度较高的城市气候舒适度上升,纬度较低的城市气候舒适度有所下降;夏季绝大多数城市气候舒适度降低,且随纬度的降低城市气候舒适度下降幅度有所减小;秋季绝大部分城市气候舒适度下降,且随纬度的降低气候舒适度的下降幅度在增大;冬季除济南外,南昌及其以北城市气候舒适度均上升,且随纬度的降低气候舒适度上升的幅度在减小。30年来45个城市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共上升了26.8,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但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升温,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下降的城市将进一步增多,下降的幅度将进一步增大,对旅游业的促进将逐渐转变为抑制。极端天气气候对旅游业有重大的影响,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客流量基数(本底值)成正比,游客损失率与2008年本底值(基数)成反比,损失量和损失率两者均与受灾程度存在一定的成正比关系。(6)气候舒适度变化对目的地客流量接待产生了影响。利用综合气候舒适指数及40个城市的相关气候和旅游客流量数据,构建国内外旅游气候模型,分析气候舒适度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结果显示综合气候舒适指数每变化1个单位我国入境及国内旅游客流量将增加或减少1.852万人次和35.263万人次,重庆以北绝大部分城市年接待客流量增加,重庆以南绝大部分城市年接待客流量减少,30年来40城市国内及入境旅游客流量分别增加540.7万人次和28.4万人次。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分指数的权重,建立了一个新的旅游气候舒适性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直接反映客流量的年内月变化,而且还有可加和等特征。(2)构建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及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相关模型,揭示旅游气候舒适度弹性。传统的研究多以气候论“气候”,较少将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年内变化联系起来,探讨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年内变化的关系;本文系统收集城市客流量及游客网络关注度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并将其与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规律相对比,构建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及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相关模型,揭示旅游气候舒适度弹性。(3)本文揭示了极端天气气候对旅游业影响的动力机制,并借助本底趋势线理论,分析了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的影响,发现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客流量基数(本底值)成正比,游客损失率与2008年本底值(基数)成反比,损失量和损失率两者均与受灾程度存在一定的成正比关系。(4)构建旅游气候模型,估算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游客旅游需求和目的地客流量接待影响的研究多以其中一种或几种气候要素为变量,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因为大多数气候要素对旅游业的影响均存在“过犹不及”的现象。本文以综合气候舒适指数为变量,构建旅游气候模型,从气候舒适度视角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二、《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02年引文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02年引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
        二、组织转型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一、文献考察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延伸个案法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组织文化整合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一、国家的逻辑
        二、科层制的逻辑
        三、市场的逻辑
        四、教育的逻辑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基于CNKI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体系一般情况
    2.2 文献计量之科学知识图谱相关分析
    2.3 相关国内外体育学文献计量学研究
    2.4 有关体育教育训练学论文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文献计量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共现分析法
        3.2.6 词频分析法
        3.2.7 聚类分析法
        3.2.8 可视化分析法
        3.2.9 专家访谈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文献分布
        4.1.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分布
        4.1.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分布
    4.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4.2.1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关键词频共现分析
        4.2.2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4.2.3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4.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主题演化路径分析
        4.3.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前沿趋势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一、郡城天后宫
        二、北港朝天宫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一、信仰风俗
        二、祭祀仪式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一、参与公益事业
        二、移民精神安慰
        三、同乡联系纽带
        四、教育教化民众
        五、军事战略防御
        六、处理族群纠纷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小结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8)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一) 核心概念
    (二) 理论资源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四、分析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 分析框架
    (二)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个案择取
一、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海外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二) 国内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综述
    (三) 国内学术期刊相关研究综述
    (四) 文献评价与本文思路
二、研究样本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样本
    (二)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权利之前:生存压力及其对农民政治行为的塑造
一、农民生存压力的自然历史根源
    (一) 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 落后的生产条件
    (三)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四) 混乱的政治时局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生存压力的缓解
    (一) 革命胜利与政权新建
    (二) 土地改革的宣传与发动
    (三) 农民“身心”的初步解放
三、集体化、人民公社与农民生存压力之复杂变奏
    (一) 从互助组到高级社:农业集体化的启动与加速推进
    (二) 人民公社:“大跃进”引来的歧路
    (三) 集体化时期农民生存压力的复杂变奏
四、生存压力与农民政治行为的多重面相
    (一) 生存压力下农民的政治行为
    (二) 农民的政治行为和制度变迁的兴起与陨落 第三章 接触权利:自主管理与政治赋权的最初尝试
一、农民与国家的第二次“蜜月”
    (一) 包产到户的重生
    (二) 短暂的第二次“蜜月”
二、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
    (一) 难以避免的弊端
    (二) 组织权威的衰落
    (三) 公社制度的终结
三、农民的自主管理实践和初获赋权
    (一) 困境中的村级公共事务
    (二) 自主管理在行动
    (三) 赋权农民的最初尝试 第四章 徘徊与反复: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一、贫困的农民权利及其成因
    (一) 权利贫困下的农民
    (二) 农民权利贫困的多种成因
二、权利贫困与农民的体制外维权行动
    (一) 摇摆于“税与费”之间的农民
    (二) “征迁”引发的“上京”行动
    (三) 体制外维权与农民政治认同弱化
三、农民的体制外维权与农村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一) “千年”农业税的取消
    (二) 农民土地权利的再确认 第五章 朝向权利:政治赋权与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一、从参与到选举:农村基层民主的兴起与扭曲
    (一)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 民主在农村基层的兴起
    (三) 被扭曲的农村基层民主
二、深化赋权:拓展的农村基层民主及其回归之路
    (一) 从选举到监督:拓展中的农村基层民主
    (二) 从监督到协商:重新迈向民主的本质
三、赋权农民及其政治一体化
    (一) 农民的政治一体化
    (二) 农村政治秩序的重建 第六章 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与意义
一、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动力
    (一) 经济发展与农民生存政治的消逝
    (二) 体制变革与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三) 生活空间的转换与农民维权行动的展开
    (四) 现代因素的导入对农民权利政治的促进
二、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的政治学意义
    (一) 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转换
    (二) 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
    (三)农民公民能力的提升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文着作、论文;博、硕论文;网络及报刊资料
第二部分 英文着作、论文、博士论文
第三部分 个案相关资料(档案、史志、文件选编及其它) 附录
一、优新村行政(村域)变迁
二、访谈提纲
三、访谈顺序及访谈对象概况
四、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9)2003-2012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竞技健美操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核心期刊的定义
        1.3.2 文献计量学定义
        1.3.3 文献计量学的形成与发展
        1.3.4 文献计量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1.3.5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1.3.6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1.3.7 我国竞技健美操科研文献分析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文献计量学方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3.1 载文分析
        3.1.1 载文量分析
        3.1.2 基金项目及获奖论文分析
        3.1.3 载文时滞分析
        3.1.4 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3.1.5 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3.1.6 载文作者情况分析
    3.2 引文分析
        3.2.1 有引率及引文量分析
        3.2.2 引文类型分析
        3.2.3 引文语种分析
        3.2.4 引文学科分析
        3.2.5 竞技健美操科研论文最大引文年限分析
    3.3 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的研究
        3.3.1 对十五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引文率的分析研究
        3.3.2 对十五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被引频次的分析研究
        3.3.3 对十五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影响力较大的期刊的分析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旅游气候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1.5.1 样本选择
        1.5.2 数据来源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模型与评价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气候
        2.1.2 旅游气候学
        2.1.3 旅游气候舒适度
        2.1.4 游客网络关注度
        2.1.5 月指数
    2.2 相关理论与模型
        2.2.1 重心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2.2.2 本底趋势线理论
        2.2.3 虚拟变量与回归分析
    2.3 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
        2.3.1 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
        2.3.2 温湿指数
        2.3.3 风寒指数
        2.3.4 着衣指数
        2.3.5 综合舒适度
        2.3.6 气候宜人度
    2.4 综合气候舒适指数模型构建
第3章 气候感知及其对出游决策的影响:以西安为例
    3.1 气候要素、气候变化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3.2 研究方法与样本构成
    3.3 西安市年内气候变化、旅游季节划分及居民气候感知
        3.3.1 西安气候要素年内变化分析
        3.3.2 西安旅游季节划分
        3.3.3 西安居民年内气候变化感知分析
    3.4 气候感知对居民出游决策的影响
        3.4.1 气候感知对居民出游时间选择的影响
        3.4.2 气候感知对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3.4.3 气候感知对居民旅游项目选择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4.1 典型城市的选取及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
    4.2 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4.2.1 城市温湿指数
        4.2.2 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
        4.2.3 城市综合气候舒适指数
    4.3 气候舒适期、适游城市、气候类型及空间变化规律
        4.3.1 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期年内分布及各月适游城市
        4.3.2 城市旅游气候舒适类型划分
        4.3.3 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南北差异及变化规律
        4.3.4 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东西差异及变化规律
    4.4 典型省区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4.4.1 黑龙江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4.4.2 新疆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4.4.3 青海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4.4.4 广西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相关分析
    5.1 游客网络关注度及其与客流量的关系
        5.1.1 游客网络关注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5.1.2 游客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相关关系
    5.2 典型城市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分析
    5.3 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相关分析
        5.3.1 节假日和庆典虚拟指数的设定
        5.3.2 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游客网络关注度时间相关分析
    5.4 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空间相关分析
    5.5 典型景区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相关分析
        5.5.1 长白山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相关分析
        5.5.2 八达岭长城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相关分析
        5.5.3 周庄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相关分析
        5.5.4 武陵源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游客网络关注度相关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1 客流量年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6.2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入境客流量相关分析
        6.2.1 典型城市入境客流量年内变化
        6.2.2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2.3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入境客流量空间相关分析
    6.3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国内客流量相关分析
        6.3.1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3.2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国内游客空间相关分析
    6.4 典型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4.1 九寨沟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4.2 青城山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4.3 都江堰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4.4 三星堆旅游气候舒适度年内变化与客流量相关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气候变化与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7.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7.2 30年来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7.2.1 30年来典型城市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变化
        7.2.2 30年来典型城市综合气候舒适指数变化
        7.2.3 30年来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期及舒适类型的变化
        7.2.4 30年来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的南北差异及变化规律
        7.2.5 30年来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的东西差异及变化规律
    7.3 典型省区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7.3.1 30年来黑龙江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7.3.2 30年来新疆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7.3.3 30年来青海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7.3.4 30年来广西主要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7.4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动态分析
        7.4.1 50年来西宁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动态分析
        7.4.2 50年来哈尔滨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动态分析
        7.4.3 50年来北京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动态分析
        7.4.4 50年来福州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动态分析
        7.4.5 50年来海口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动态分析
    7.5 2008年南方雪灾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7.5.1 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7.5.2 极端气候事件旅游影响机制及评价方法
        7.5.3 基于本底线2008年雪灾对受灾省区旅游业的影响
        7.5.4 基于本底线2008年雪灾对受灾城市旅游业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30年来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对城市客流量影响的估算
    8.1 旅游气候模型构建
        8.1.1 入境旅游气候模型构建
        8.1.2 国内旅游气候模型构建
    8.2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对入境旅游影响的估算
    8.3 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对国内旅游影响的估算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
    9.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四、《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02年引文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2]基于CNKI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学分析[D]. 应艳.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3]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7]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从生存政治到权利政治:农民政治行为逻辑变迁研究 ——以1949-2014年间的浙北优新村为个案[D]. 王可园.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9]2003-2012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竞技健美操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 张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10]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D]. 马丽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标签:;  ;  

1998-2002年《温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引文统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