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电磁生物芯片

我国第一颗电磁生物芯片

一、我国首创电磁式生物片(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柯宣[2](2003)在《1998~2002年期间我国取得的主要重大科技成果》文中研究表明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001)在《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文中认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增加知识积累,提高综合素质,是广大中学生的迫切要求。为此,本刊特编发《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文,以飨读者。

文灏[4](2001)在《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孙海东[5](2001)在《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485位两院院士1月4日投票评选出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按得票多少,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依次是 (一)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研

李斌[6](2001)在《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文中研究说明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李斌)由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科学时报社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48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

周天[7](2000)在《业界要闻》文中指出 近日,作为国家“九五”重点集成电路科技攻关项目的12项集成电路新产品,在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一次性通过由信息产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王钧[8](2020)在《双泥龄AAO-AO工艺中试脱氮性能及亚硝酸盐积累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膜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理想,运行维护简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且能够在原有池容的基础上扩大生物量。针对我国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本文主要以传统连续流AAO-AO中试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厌氧区、缺氧区投加悬浮填料形成双泥龄系统对整体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以及在连续流工艺中实现一定比例自养脱氮的必要条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活性及高通量测序结果,T1聚乙烯填料较T2聚氨酯填料更适宜ANAMMOX的富集。R1、R2分别在运行的第93 d和第73d启动成功,经过150 d的长期运行,T1聚乙烯、T2聚氨酯悬浮填料上单位VSS的ANAMMOX的活性分别为5.70 mg/(g·h)和3.70 mg/(g·h)。T1、T2填料上ANAMMOX所属的Planctomycetes菌门增至76.92%、40.83%。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相对丰度分别为75.29%和38.23%。(2)双泥龄脱氮中试系统的脱氮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悬浮填料上的生物膜在系统脱氮贡献率中占有一定比例。系统的NH4+-N去除性能良好,好氧区HRT由7.53 h缩短为6.17 h时NH4+-N平均去除率仍可达99.06%。在低温条件下通过延长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的方式,可以有效恢复双泥龄脱氮系统的硝化活性。系统TN去除率随着反应器的运行逐渐升高,且受降温的影响不大,反应器运行的159-177d,出水NH4+-N、TN浓度可稳定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13)的A级出水水质标准,TN平均去除率为64.55%。COD的去除受升温和降温的影响存在差异,升温过程有利于系统内COD的去除,反应器运行过程中COD平均去除率为72.95%。反硝化活性批次试验表明,厌氧区、缺氧区悬浮填料在系统中的异养脱氮贡献率分别为4.22%和1.86%,共6.0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厌氧区、缺氧区生物膜中优势反硝化脱氮功能菌总占比分别为10.15%和12.15%。Parcu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Candidatus Brocadia、Armatimonadetes_gp5三种优势自养脱氮功能菌总占比分别为5.98%和4.83%。结合微生物占比及ANAMMOX速率试验的结果得知,亚硝酸盐的充足供给是系统内尚未发生自养脱氮的关键因素。(3)在连续流小试好氧池投加羟胺启动短程硝化或者在缺氧池投加乙酸钠控制碳氮比启动短程反硝化均可实现亚硝酸盐积累。在AAO的好氧池中投加羟胺(5mg/L)能够启动短程硝化,出水NAR可达70%以上。加药阶段AOB/NOB由0.93上升到1.56后继续上升到2.47,且加药对系统的脱氮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停止加药后,以好氧池中低DO策略继续运行工艺,此时短程硝化易被破坏。以长期投加乙酸钠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通过在小试AAO的缺氧池投加乙酸钠的方式可实现短程反硝化。投加量相当于使原水中SCOD/TIN由3.53提高到6.08,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缺氧池NAR平均值可达50.18%。通过不同C/N比条件下的短程反硝化活性批次试验可知,对于启动成功的短程反硝化污泥,C/N不是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最关键因素,随着C/N的提高,比NO2--N积累速率和最大NO2--N积累量也逐渐提高。

方莹[9](2020)在《提升高中生演绎与推理能力的生物学教学研究 ——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文中认为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课程变革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其中就包括了着重对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关于中学生生物学演绎推理能力的研究较少也不够细致。而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水平普遍较低。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如何将演绎与推理的思维方式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养成。本研究选取“光合与呼吸”为主要内容编制前测试题,以山西省长治市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4个班级共21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生物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高中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水平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演绎推理思维的内涵及发展,本研究采取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四种教学模式,分别对生物学教材中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四节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结合专家访谈和文献研究明确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完成教学设计之后,本文进行了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升高中生演绎推理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并通过“遗传与进化”为主要内容的后测试题对学生教学干预后的思维水平进行检测。研究发现,教学干预前,四个班级的演绎推理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演绎推理能力的三个子维度中,预测结果、联系旧知、获取信息的思维能力依次降低。而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生物演绎推理能力的提升有帮助作用。其中,教学干预对普通班获取信息、预测结果、总成绩三方面的提升效果较明显。相较于男生,女生在联系旧知、获取信息及演绎推理总成绩方面提升更显着。结合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对今后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注重演绎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对不同水平班级、不同性别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不可忽视演绎推理与其他思维的紧密联系;紧随时代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同时提出了研究反思和展望,以期为今后提升高中生生物演绎推理能力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孙欣欣[10](2019)在《生物传感器的“中国梦”——记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建国》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建国积极带领生物传感器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发挥生物传感器的优势基础,不断开拓工业过程检测技术领域,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二、我国首创电磁式生物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首创电磁式生物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双泥龄AAO-AO工艺中试脱氮性能及亚硝酸盐积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1.3.1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1.3.2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流程
    1.4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1.4.1 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
        1.4.2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PN/A)
        1.4.3 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
        1.4.4 生物膜技术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1 ASBBR反应器
        2.1.2 所选填料特性
        2.1.3 批次试验装置
        2.1.4 双泥龄脱氮中试装置
        2.1.5 连续流AAO反应器
    2.2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2.2.1 试验用水
        2.2.2 接种污泥
    2.3 分析方法与仪器
        2.3.1 常规检测项目和方法
        2.3.2 单个填料上活性生物膜量的计算方法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4 高通量测序
        2.3.5 厌氧氨氧化脱氮贡献率计算
        2.3.6 NO_2~--N积累率(NAR)
        2.3.7 NO_3~--N到NO_2~--N的转化率(NTR)
第3章 填料比选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3.1.2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3.1.3 单个填料ANAMMOX氮去除速率测定试验
        3.1.4 典型周期内测定指标
    3.2 两个反应器的启动及稳定运行
        3.2.1 不同阶段反应器各氮素及化学计量数的变化情况
        3.2.2 两反应器COD去除特性及脱氮贡献率
    3.3 稳定运行时两反应器的典型周期对比
    3.4 稳定运行时两种填料的单个填料氮去除速率及活性比较
    3.5 两种填料上生物膜的SEM表征
    3.6 不同时期填料上所挂污泥菌群特性研究
        3.6.1 门水平下不同时期T1、T2填料上的微生物种群丰度比较
        3.6.2 不同时期T1、T2填料上生物膜α多样性指数比较
        3.6.3 属水平下不同时期填料上脱氮功能菌丰度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泥龄AAO-AO工艺中试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4.1.2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4.1.3 单个填料ANAMMOX氮去除速率测定试验
        4.1.4 悬浮污泥及悬浮填料的反硝化速率测定试验
    4.2 中试双泥龄脱氮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污染物去除特性分析
        4.2.1 不同DO条件下中试双泥龄脱氮系统各氮素去除特性探究
        4.2.2 低温条件下中试双泥龄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恢复
        4.2.3 中试设备的TN及COD去除特性
    4.3 生物膜对双泥龄系统脱氮贡献率分析
    4.4 悬浮污泥与生物膜中微生物菌群特性研究
        4.4.1 接种及运行稳定后悬浮污泥中微生物种群丰度分析
        4.4.2 运行稳定后厌氧区、缺氧区生物膜中微生物种群丰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策略实现亚硝酸盐积累可行性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5.1.2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5.1.3 羟胺投加对硝化活性影响的批次试验
        5.1.4 不同泥源短程反硝化活性批次试验
        5.1.5 不同C/N条件下短程反硝化活性批次试验
    5.2 NH_2OH对硝化菌活性的短期影响批次试验
    5.3 连续流短程硝化的启动及硝化菌活性的变化
        5.3.1 NH_2OH投加启动连续流反应器短程硝化
        5.3.2 不同阶段连续流短程硝化反应器中硝化菌活性分析
    5.4 NH_2OH对微生物代谢及生理特性影响分析
    5.5 NH_2OH投加策略的优化
    5.6 不同泥源短程反硝化活性批次试验
    5.7 碳源投加启动连续流反应器短程反硝化
    5.8 不同碳氮比短程反硝化批次活性试验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提升高中生演绎与推理能力的生物学教学研究 ——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对学生科学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1.1.2 思维提升是世界各国本轮课程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1.1.3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国高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2 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
第二章 高中生演绎推理能力现状调查
    2.1 研究对象
        2.1.1 测试对象
        2.1.2 访谈对象
        2.1.3 测试卷评估专家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题法
        2.2.2 专家评估法
        2.2.3 访谈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2.4.1 前测试卷的检验
        2.4.2 前测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提升高中生演绎推理能力的生物学教学设计开发
    3.1 研究对象
        3.1.1 教学设计研究对象
        3.1.2 访谈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访谈法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抛锚式教学设计
        3.3.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随机进入式教学设计
        3.3.3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支架式教学设计
        3.3.4 “DNA的复制”的5 E式教学设计
    3.4 小结
第四章 提升高中生物学演绎推理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
    4.1 研究对象
        4.1.1 实验及测试对象
        4.1.2 访谈对象
        4.1.3 测试卷评估专家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教学法
        4.2.2 测试题法
        4.2.3 专家评估法
        4.2.4 访谈法
    4.3 数据处理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1 后测试卷质量检验
        4.4.2 后测结果的组间差异分析
        4.4.3 前、后测结果的组内差异分析
        4.4.4 教学干预实施效果的性别差异分析
        4.4.5 教学干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4.4.6 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1.1 高中生生物学演绎推理思维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联系旧知和获取信息方面
        5.1.2 通过建构主义思想指导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生物学演绎推理能力
        5.1.3 教学方式不同对不同类型学生演绎推理能力水平发展的影响有差异
    5.2 教学建议
    5.3 研究反思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演绎推理能力前测试卷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演绎推理能力后测试卷
致谢

(10)生物传感器的“中国梦”——记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建国(论文提纲范文)

从起步到国际首创
从工业应用到在线检测
牵头组建协同创新体系
未来梦想:搭建国家级平台

四、我国首创电磁式生物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1998~2002年期间我国取得的主要重大科技成果[J]. 柯宣. 中国科技产业, 2003(06)
  • [3]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J].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求学, 2001(10)
  • [4]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J]. 文灏.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 [5]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J]. 孙海东. 中国高校技术市场, 2001(Z1)
  • [6]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N]. 李斌. 新华每日电讯, 2001
  • [7]业界要闻[J]. 周天.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0(11)
  • [8]双泥龄AAO-AO工艺中试脱氮性能及亚硝酸盐积累策略研究[D]. 王钧. 青岛大学, 2020
  • [9]提升高中生演绎与推理能力的生物学教学研究 ——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D]. 方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10]生物传感器的“中国梦”——记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建国[J]. 孙欣欣. 科学中国人, 2019(18)

标签:;  ;  ;  ;  

我国第一颗电磁生物芯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