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宗教文化的独特性研究

澳门宗教文化的独特性研究

一、澳门宗教文化的独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禹洋洋[2](2020)在《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就目前形势而言,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动,日益开始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再加上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使得宗教与民族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甚至成为彼此影响的重要因素。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宗教情况集中体现在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以及港澳台的宗教问题这几方面。面临这一宗教新局面,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开展了相关宗教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活动,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工作思想。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的思想内容丰富,其中主要包含了宗教工作的本质、宗教工作的社会影响、宗教工作的发展历程、宗教工作的适应性等方面。在借鉴以往历史经验和其他地区发展成效中开辟了我国宗教工作的新局面,也总结出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工作经验。针对我国宗教的具体状况,党和政府始终坚信宗教工作在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实际事务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通过处理好多种宗教关系来稳定宗教界局面,并在不断开创新道路中寻求宗教工作的有效方法。

王霞霞[3](2020)在《回归二十周年澳门音乐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恰逢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回顾专家学者们对澳门音乐做出的相关研究,充满着对澳门音乐的执着与尊重。通过检索澳门音乐相关期刊、专着及对澳门本地图书馆相关资料的查阅,可以看出专家学者们对澳门音乐发展史、音乐教育、宗教音乐、音乐乐团、国际音乐节等都有初步研究,但是对澳门本土音乐创作及音乐人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做出相关梳理分析,作为对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的纪念。

须博[4](2019)在《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依托太湖发展而来,根据明清时期地理的完整性、经济的一体性、文化的共同性、行政区划上的一致性和人们的心理认同,地域特色明显,将其界定为明清时期的“苏南地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设计特征都从侧面反映着苏南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受到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影响,许多佛教建筑古建筑或直接被拆毁、或不按原貌修复或直接拆旧建新,因此对明清时期佛教建筑的系统化就显得迫切和需要.根据本文关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这一研究重点,首先对苏南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明确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所依托的社会背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实地测绘与数据还原,确定现状分布以及目前的保护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结构学,类型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分布特征、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通过对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研究,指出苏南佛教建筑群落空间会以同一场域中两个子场域的方式存在,并提出山林与城市、苏州府与常州府、自然与人文的三元互文并存的佛教建筑场域分布特征,并揭示出动静相济的明清苏南佛教场域精神.空间格局上采用了园林布局观体现大观之境,且不断深化的这一特征,呈现出明清空间布局特征由宽大走向紧凑的演化趋势。以及在明清苏南香山匠作系统影响下体现出的实用主义营造特征.以此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档案库.将论文中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层次放入到明清苏南这个大的时空范围内,不仅是通过共时性对建筑的设计特征做分析,还通过历时性的方式理解其演化过程。文章通过深化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社会功能的影响,士绅和僧人们的捐赠让佛教建筑在明清的延续带有书香清淡之风,香山匠人和民众及民间信仰让佛教建筑具有了实用主义的崇拜,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明清苏南地区所描绘的朴质超逸的佛教建筑场域意境。本文是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入手,以实际建筑遗存和具体测绘数据为依托,自下而上的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进行剖析。研究了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通过三元互文并存的关系存在于两种子场域中,深化了园林式的佛教建筑空间格局,并呈现出在官式外形下的具有香山匠帮精神的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归纳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呈现民间化的总体演化过程。为建筑设计形态与苏南意境的复合提供思路,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黄雁鸿,Denise[5](2018)在《澳门的“袪病”文化:庙宇崇拜与民间信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整理了澳门各庙宇历史中与"袪病"有关的内容,结合澳门历史上重大的疾病事件,疏理社会出现大型医疗危机时,民众如何透过庙宇和神名崇拜以消灾去病,以研究澳门庙宇和民间信仰中的治病元素和"袪病"文化,探讨民间信仰对社会民生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中透露的民俗文化和精神信念。

梁建华[6](2016)在《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宗教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巴哈伊教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观进行了深入分析,藉由此总结一些值得中国宗教借鉴的关于宗教自身有机成长的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把精神理想转化到社会现实,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也为我们国家的宗教政策及社会发展提供一点思考和启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论文第一章首先从新兴宗教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巴哈伊教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巴哈伊教的三个发展独特点:一是创教之初即确立了两位先知。两位先知都着述颇丰,并有亲笔着作留存于世;内容上以“上帝独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为核心,阐释了一种新的人类理想和世界秩序,构成了巴哈伊信仰的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全球教务管理体系。该体系保障了巴哈伊律法的与时俱进和巴哈伊社团的有机成长。第三是平等团结。巴哈伊教不仅在发展过程保持了多样性的统一,避免了分裂和派系;其在全球的所有社会行动也以人类的共同繁荣为目标。本章第三节分析指出了巴哈伊教不同于其他传统宗教和新兴宗教的根本之处在于其科学发展观。即巴哈伊教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法都遵循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在“通过物质生活表达和实现精神文明”这个发展的有机进程里,巴哈伊教以人为本,以“人类一体”为核心指导理念,运用科学和宗教相结合的发展方法,不仅注重个人和机构的能力培养,更是倡导团结协作,致力于共同构建一个统一的世界运行体制,以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巴哈伊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其中第二章深入解读了巴哈伊教对人类社会和宗教的有机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所做的独特阐释,即周期性演进理论。巴哈伊教用“宇宙周期”原则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人类整体的成熟与个体成员的成长经历类似,历经婴儿期、少年期和青春期,而今进入了集体成年期。同理,巴哈伊教认为宗教的发展也必然遵循宇宙法则的进化秩序之要求,有各自的“天启周期”。各个宗教所崇拜的亚伯拉罕、克利须那、摩西、佛陀、耶稣和穆罕默德等包括巴哈欧拉在内,都来自同一神圣的根源,是上帝在不同时代、人类演进的不同阶段派来的的先知,传导上帝对人类的慈爱和光辉,指引人类的前进方向。本章第二节分析了巴哈伊教周期性演进理论的现实意义。鉴往知来,指出巴哈伊教的这种对于发展的定义以及发展规律和方向的阐释值得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化掉“小我”的边界,重新构建并定位人生的坐标体系,藉此动力发掘出更多的潜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更多的奉献!第三章内容深入挖掘总结了巴哈伊教发展观的核心理论——“人类一体’思想的内涵。其一存异求同、平等团结;其二“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重新思考社会架构;其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分析了巴哈伊教所倡导的“人类一体”观念不仅仅是重塑新的个人意识从而产生群体知觉,还倡导全世界范围的教育、农业、工业、经济、法律和政治等社会体制以及道德的改良和重塑,创建正义王国、构建全球新文明。本章第二节结合中医理论分析了“人类一体”理念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第三节比较分析了“人类一体”和中国领导者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意义之共通与契合处。论文第四章探析了巴哈伊教的“智慧双翼”论——科学与宗教相结合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巴哈伊教倡导的科学与宗教和谐统一不只是体现在教义中,还表现在其社会实践紧密围绕科学、宗教和发展的主题,重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与灵性原则相结合,通过发展的话语构建和可持续社区建设行动,全面参与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农业、环境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可持续建设。文中总结了巴哈伊教发展话语构建的三个实践途径:世界正义院的审议和立法、巴哈伊国际社团对世界和平发展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持久开放的科学、宗教与发展研讨交流平台。深入分析了巴哈伊教可持续社区建设行动的模式和主要特色:第一,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第二,因小而美,积少成多;第三,授人予渔——重视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第四,独特的决策管理机制——磋商原则。本章在最后一节探讨了巴哈伊教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社区的三点启示,即个人层面的可持续教育、机构层面的可持续能力培养、社区层面的“内生式”可持续项目发展。本文第五章探讨了巴哈伊教对中国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第一节内容分析总结了巴哈伊教值得中国宗教思考借鉴的四点内容:一是团结合作、共谋善举;二是慈善活动与传教分离——为全人类服务;三是开发以能力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慈善项目;四是建立各宗教全国系统的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第二节探讨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中国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指出随着中国社会宗教团体的发展和全球化新形势的到来,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宗教慈善项目持续不断地走进民间,我们的政府机构有必要反思总结,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调整完善并制定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宗教团体管理和保护制度,加快相关的立法进度,保护宗教社会团体的健康有机成长并培养其自治能力,整合资源,鼓励引导宗教充分发挥出其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此外,笔者认为还需要加强跨宗教社会团体之间的深入对话与交流。有必要构建一个跨宗教团体联盟,对宗教以及社会发展领域的若干问题共商决策、共谋善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传播真正的大爱于人间!

庄文永[7](2014)在《澳门的西方宗教艺术》文中提出自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允许葡萄牙人在澳门通商居住以来,就有大批传教士陆续来澳门传教,开始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西方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在澳门兴建了爲数不少的教堂,促进了澳门西方宗教艺术的産生。教堂建筑成爲澳门西方宗教艺术的一大亮点,也是西方文化在澳门的见证。本文重点介绍澳门教堂建筑与雕刻的艺术风格,以及教堂中各种宗教绘画的文化价值,并说明西方宗教艺术在澳门的历史意义。

黄亦琳[8](2014)在《妈祖民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福建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为例》文中认为2009年09月30日世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湄洲祭奠、陕西黄帝陵祭奠与山东曲阜祭奠并称中国三大国家级祭奠活动。妈祖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妈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妈祖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吸附的赖以表现的体育元素及其配生文化的总和。妈祖是中国沿海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中最具影响的海上女神,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延续、发展面临着同质化、功利化、边缘化的挑战。因此,妈祖民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是一个极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海洋学等学科理论,遵循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发展研究四位一体、相互促进的研究思路,着重对妈祖民俗体育的发源地福建莆田湄洲的妈祖民俗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发展对策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妈祖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主要包含对妈祖民俗文化、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及相关概念、定义、文化特征、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对妈祖民俗和妈祖民俗体育文献的梳理。通过剖析典型个案,实证探析妈祖民俗体育元素的内涵和外在表现,科学详实评定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结合专家代表的权威性访谈,初步构建妈祖民俗体育的基础理论框架。其次,妈祖民俗体育的历史研究主要包含对妈祖民俗体育的史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考研,妈祖信俗及其妈祖民俗体育文化源流的考证。通过对妈祖民俗体育的历史脉络的诠释,揭示其存在的土壤、环境和动力源。再次,妈祖民俗体育的现状研究主要包含对妈祖民俗体育在世界的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审视和汇总妈祖民俗体育现代理论体系。妈祖民俗体育在欧美及西方发达国家有被边缘化和涵化的趋势;东南亚等滨海国家的妈祖民俗体育文化持续互动发展;中国大陆、港澳台及华人聚集的地区是妈祖民俗体育活动开展最普及、最活跃、最重要的地区。然后,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研究主要针对妈祖民俗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原生态信仰民俗文化与现代民俗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提升;外来民俗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间的冲突和适应;妈祖信俗地间的妈祖民俗文化联谊互动的合力;妈祖民俗体育的形式与内容、规模与开发,经营初衷与目标的矛盾;妈祖民俗体育与大中华民族体育的交融等诸多环节的困惑进行深度探讨。最后,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的发展对策的研究。民俗体育发展对策的构建和选择应当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和周期选择不同的发展对策。妈祖民俗体育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理论体系的构建,本研究认为:所谓妈祖民俗体育发展对策是指对付影响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各个元素和相关环节的策略或办法。它遵循依附性、并轨性、独特性的原则。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归结为:1.政策体系的支持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发展最重要保证;2.信仰、休闲、经济、娱乐一体化发展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发展关键节点;3.百花齐放,培养特性、扶持发展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最自然选择;4.妈祖民俗体育网络构建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5.发展与回馈互动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实现价值回归的重要手段;6.专业团队科学运作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7.学校发展民俗体育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最基本模式;8.节日文化的节庆发展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主战场;9.全民参与是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最佳主线;10.竞技化和大众社会化双轨制的发展是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总路径;11.学习和借鉴相交织的发展是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必要补充。

郎朗[9](2013)在《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澳门,以面积计算的确只是中国的一个“小地方”。然而,考察其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澳门其实并不“小”。在三四百年前的地图上,当像新加坡等着名港口城市还未标注时,澳门早已是享誉世界的重要的亚洲城市。现如今的澳门是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享有“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等的特殊待遇。澳门城市的独特韵味,源于它是中国较早允许西方人定居的半岛,亦是唯一一个延续四百年的,以西方人及西方管理模式为主导的城市。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核心,假如隔断城市文化的延续,那城市发展就会陷入千篇一律的发展浪潮中,再也无法挽回。澳门拥有独特的“边缘文化”,拥有其它城市无法效仿的财富。澳门政府在保护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让它在良好的环境中向着健康的方向自由发展。本文以多个澳门具体保护项目为依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的发展现状。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背景入手,以典型实例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保护策略和特色保护工作对于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探讨城市特色保护的重要性,为国内的保护规划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论文由四个章节和结语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论文的组成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第二章从历史城市保护学角度入手,介绍了历史城市保护学的发展概况及澳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现况。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澳门的历史城市的发展概况及成因,分析了澳门的文脉渊源,并对澳门城市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四章比较了我国大陆地区历史城市保护与澳门地区历史街区的管理状况,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介绍了澳门半岛地区的历史街区、古建筑、广场等的保护工作。结语总结了澳门城市形态特色的保护价值和成就,展望澳门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对国内相关历史城市保护工作可提供参考作用。

王春霞[10](2013)在《当前澳门华商群体的宗教信仰》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32位澳门华商的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了澳门华商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显示澳门华商信仰天主教者很少,信仰佛教较多,大多数无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间能够和平相处,但中西不同宗教间仍存在隐性的争夺;宗教信仰观念错综复杂,但在世俗化和宗教越来越"融合"的形态下,并不会影响澳门和谐的宗教文化环境。

二、澳门宗教文化的独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宗教文化的独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难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重点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四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三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四 综合研究法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思想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 当代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
        一 宗教的世界性传播
        二 宗教日益世俗化
        三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交织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宗教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 深刻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二 牢牢把握宗教问题的群众性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宗教问题的特殊性
        一 港、澳、台的宗教问题
        二 大陆宗教问题的新情况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思想的相关理论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问题的阐述
        一 马克思关于宗教的论述
        二 恩格斯在宗教方面的观点
        三 列宁思想中的宗教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宗教工作思想
        一 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教工作思想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教工作思想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教工作思想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一节 我国宗教工作在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一 全面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政策
        二 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第二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 在宗教工作中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不动摇
        二 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法制化水平
        三 坚持辩证地看待宗教的社会影响
        四 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引导作用
    第三节 正确认识与处理有关宗教的几对关系
        一 党和政府与宗教的关系
        二 社会与宗教的关系
        三 各宗教之间的关系
        四 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
        五 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思想的独特性
        一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思想适应我国的新情况新特点
        二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思想引领我国宗教问题正确解决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思想的意义
    第一节 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一 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属性
        二 严格遵循宗教的发展规律
        三 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 有力推进了我国宗教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 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二 坚持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三 构建健康和谐的宗教关系
    第三节 明确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总体布局
        一 积极应对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对宗教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二 明确新时代宗教工作的主流方向和突破创新之处
        三 做好新时代宗教方面新闻舆论宣传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3)回归二十周年澳门音乐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澳门音乐的历史贡献
二、澳门音乐的基础研究进展
    (一)音乐教育
        1. 社会音乐教育
        2. 学校音乐教育
    (二)宗教音乐
    (三)国际音乐节
三、澳门音乐研究展望

(4)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现状
        1.2.2 与佛教建筑相关的研究方法现状
        1.2.3 苏南及周边地区佛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中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5.1 研究方法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
    2.1 苏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2.1.1 苏南水体概况
        2.1.2 苏南的地貌
    2.2 苏南文化的历史渊源
        2.2.1 苏南三市古邑起源
        2.2.2 吴文化的时空渊源
        2.2.3 苏南政权、经济文化特征
        2.2.4 明清前苏南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
        2.2.5 宗教名山的形成
    2.3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社会背景
        2.3.1 明清时期苏南行政区划
        2.3.2 明清时期吴地建筑文化的强盛
    2.4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文化特征
        2.4.1 明清时期佛教是苏南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形式之一
        2.4.2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的建筑帮派与建筑典籍
    2.5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基本概况
    3.1 现存建筑遗产的调研情况
        3.1.1 调研的范围及内容
        3.1.2 调研的方法及过程
        3.1.3 苏南佛教建筑遗产考证
        3.1.4 相关保护措施及保护名录
        3.1.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3.2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类型及分布
        3.2.1 明代“禅、讲、教”的分明
        3.2.2 清代的“诸宗合一
        3.2.3 明清时期的苏南两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3.2.4 明清时期的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3.3 解放后苏南佛教建筑遗存概况
        3.3.1 苏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3.3.2 无锡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3.3.3 常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3.3.4 苏南寺塔类建筑、建筑艺术文物遗存
    3.4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4.1 苏南传统佛教建筑群落的场域特征
        4.1.1 苏南佛教建筑的场域共性特征
        4.1.2 同一场域内的两种场域空间
        4.1.3 两种场域空间的共有关系
    4.2 苏南滨湖山地场域佛教建筑群落的空间分布关系—叠加式
        4.2.1 环太湖山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具体分布情况
        4.2.2 苏南山势向心静态空间特性
        4.2.3 苏南佛教建筑求心动态空间分布特征
        4.2.4 聚散有序、层次分明的网络状群落结构
        4.2.5 沿湖地区佛教建筑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叠加式
    4.3 内陆平原地区场域的佛教建筑群落空间形态—以苏州府和常州府为例
        4.3.1 内陆平原场域的地理生长情境
        4.3.2 苏南两府城市要素特征之同质性
        4.3.3 明清苏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一
        4.3.4 明清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二
        4.3.5 同质性的苏南内陆区域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5.1 苏南佛教建筑明以前空间格局的形成
        5.1.1 初期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5.1.2 南宋时期的寺院格局
    5.2 明清苏南园林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5.2.1 廊院式布局观的形成
        5.2.2 巧借山地境致的园林佛教建筑
        5.2.3 造补之平原园林寺院
    5.3 博约折中的空间组合关系
        5.3.1 塑造序列空间
        5.3.2 院落围透空间关系灵活多变
        5.3.3 特殊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5.3.4 正殿建筑体量与庭院空间比例关系特征
    5.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的特征演化
        5.4.1 明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5.4.2 清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样式及技术特征
    6.1 明清时期的香山匠作系统
        6.1.1 明清香山帮与香山匠人
        6.1.2 苏南佛教建筑的香山帮营造及影响
    6.2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大木构造及特点
        6.2.1 明清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平面特征
        6.2.2 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梁架结构特征
        6.2.3 苏南佛教建筑牌科的主要特点
    6.3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造型艺术特色
        6.3.1 寺院殿庭建筑外观形态
        6.3.2 苏南佛教建筑中砖石建筑的艺术特色
    6.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小木装折的朴质特征
        6.4.1 外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6.4.2 内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6.5 小结
第七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下的时空发展
    7.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全面”世俗化
        7.1.1 与官府的关系
        7.1.2 与施主的关系
        7.1.3 书香清淡之风的形成
    7.2 由“自然”到“自我”的互文共生场域语境
        7.2.1 三元并存的互文分布关系
        7.2.2 分布关系中的的趋势特点
    7.3 “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的园林式布局
        7.3.1 因借与造补的空间格局
        7.3.2 博约与折中的空间组合
        7.3.3 由宽大到紧凑的格局演化
        7.3.4 城市园林语境的强化
    7.4 “实用功利”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营造方式
        7.4.1 简化与实用的大木构
        7.4.2 质朴的小木装折与造型艺术特色
        7.4.3 贯穿始终的香山匠帮建筑营造精神
    7.5 “朴实超逸”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
        7.5.1 实用崇拜的儒释道合一
        7.5.2 合于自然—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格局观
        7.5.3 境与性会—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意境
    7.6 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 苏南地区寺观建筑遗存测绘及调查案例
附录3: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附录4: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嘉靖)
附录5: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乾隆)
附录6: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附录7: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成化)
附录8: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康熙)
附录9: 常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附录10: 无锡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附录11: 苏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5)澳门的“袪病”文化:庙宇崇拜与民间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澳门的庙宇与民间信仰
二澳门庙宇崇拜中的袪病神只
三重大疫情与庙宇及民间信仰的袪病事件
结论:庙宇与民间信仰和澳门民俗文化

(6)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 新兴之星——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究
    第一节 新兴宗教的出现和特点
    第二节 巴哈伊教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第三节 巴哈伊教的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观浅析
        一、巴哈伊教的独特点
        二、浅析巴哈伊教的发展观
第二章 周期演进——巴哈伊教的有机发展进程理论解读
    第一节 巴哈伊教的周期性演进理论
        一、宇宙周期说
        二、天启周期说
    第二节 探讨巴哈伊教周期性演进理论之现实意义
第三章 人类一体—一巴哈伊教的发展观之核心理念探析
    第一节 巴哈伊教“人类一体”理念的内涵
        一、存异求同、平等团结
        二、“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重新思考社会架构
        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
    第二节 “人类一体”理念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分析
    第三节 “人类一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内涵的契合与共通
第四章 智慧双翼——巴哈伊教的发展方法和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智慧双翼——科学与宗教
        一、科学与宗教的历史关系
        二、科学与宗教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三、智慧之双翼—巴哈伊教的科学与宗教和谐统一论浅析
    第二节 巴哈伊教的社会发展方法和实践途径探析
        一、发展的话语构建
        二、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行动
    第三节 巴哈伊教的实践经验对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启示
        一、个人层面的可持续教育
        二、机构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三、社区层面的“内生式”可持续项目发展
第五章 共谋善举—巴哈伊教对中国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巴哈伊教带给中国宗教的经验思考
        一、团结合作、共谋善举
        二、慈善活动与传教分离——为全人类服务
        三、开发以能力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慈善项目
        四、建立各宗教全国系统的管理和教育培训体系
    第二节 如何充分发挥中国宗教的社会公益慈善能力浅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澳门的西方宗教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澳门宗教美术的産生
二、教堂的建筑与雕刻
    (一) 教堂建筑
        1. 圣安多尼教堂 (别称花王堂)
        2. 圣老楞佐教堂 (别称风顺堂)
        3. 望德堂 (别称圣母望德堂)
    (二) 教堂雕刻
        1. 圣保禄教堂雕刻
        2. 独特的中西文化交融
三、教堂壁画
    (一) 圣母雪地殿教堂的壁画
    (二) 圣安多尼教堂壁画
    (三) 圣老楞佐教堂壁画
四、教堂玻璃窗画
    (一) 圣弥额尔小堂玻璃窗画
    (二) 主教座堂 (大堂) 玻璃窗画
    (三) 圣老楞佐教堂玻璃窗画
五、圣经插图与圣像画

(8)妈祖民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福建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探究妈祖民俗体育存在的危机及其发展需要
    1.1.2 传统文化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相关研究回顾
    1.4.1 关于妈祖的研究
    1.4.2 关于妈祖民俗体育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田野调查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理解
    3.1.1 文化及文化视野
    3.1.2 妈祖信俗
    3.1.3 民俗体育
    3.1.4 妈祖体育文化
    3.1.5 妈祖民俗体育
3.2 妈祖民俗体育的文化透析
    3.2.1 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特征
    3.2.2 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功能
3.3 妈祖民俗体育的背景
    3.3.1 妈祖民俗体育的起源
    3.3.2 妈祖民俗体育之源流
3.4 妈祖民俗体育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概况
    3.4.1 美国、加拿大及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妈祖民俗体育已经被边缘化态势
    3.4.2 日本国及周边地区的东亚妈祖民俗体育发生涵化现象
    3.4.3 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岛国妈祖民俗体育的持续性互动发展
    3.4.4 粤、港、澳妈祖体育文化密不可分的积极参与者
    3.4.5 台湾地区的妈祖民俗体育流播发展是最普及、最活跃、最重要的地区之
    3.4.6 独树一帜的以天津为轴心的环渤海湾妈祖信仰文化
    3.4.7 底蕴浓厚的宁波温州为代表发达的江浙商业经贸区的妈祖民俗体育
    3.4.8 福建及周边地区妈祖民俗体育发展最强有力的基础保证
3.5 妈祖民俗体育活动的个案举例(耍刀轿、摆棕轿、妈祖健身功)
    3.5.1 耍刀轿
    3.5.2 摆棕轿
    3.5.3 妈祖健身功
3.6 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基本状况调查
    3.6.1 被调查人的人口结构
    3.6.2 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需求调查
3.7 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发展与困惑
    3.7.1 原生态信仰民俗文化与现代民俗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提升
    3.7.2 外来民俗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间的冲突与适应
    3.7.3 妈祖信俗地间的妈祖民俗文化联谊互动的合力
    3.7.4 妈祖民俗体育的形式与内容、规模与开发、经营初衷与目标存在的矛盾
    3.7.5 妈祖民俗体育与大中华民族体育的交融
3.8 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发展对策
    3.8.1 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对策
    3.8.2 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发展路径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建议 5.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时间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历史资料分析
    1.5.1 国内外对澳门城市历史形态的研究
    1.5.2 国内外对澳门城市历史文脉的研究
    1.5.3 国内外对澳门城市历史形态保护的研究 第二章 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学相关研究及现状
2.1 历史城市保护学概论
    2.1.1 “城市遗产保护”的由来与发展
    2.1.2 城市遗产保护的内容
    2.1.3 城市特色的维护
2.2 澳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现况
2.3 小结 第三章 澳门城市特色维护与城市历史形态演进
3.1 澳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
    3.1.1 地理因素
    3.1.2 地貌形态因素
    3.1.3 政治环境因素
3.2 澳门原有城市形态研究(开埠前)
    3.2.1 澳门原貌和本土文化
    3.2.2 外来人群的侵入
    3.2.3 澳门早期“城”与“市”的形成
3.3 澳门受西方文化侵入后城市形态研究(开埠后)
    3.3.1 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播中心的形成
    3.3.2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的体现
    3.3.3 比较中葡两国的海洋文化
    3.3.4 比较中葡两国的城市规划特色
3.4 澳门城市形态现状
    3.4.1 现代拓展与城市路网分析
    3.4.2 城市街道空间与建筑风格特色分析
    3.4.3 现实中存在的城市矛盾
3.5 小结 第四章 保护与经营历史文化城市遗产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4.1 澳门历史城区的保护策略与发展
    4.1.1 澳门政府相关法规制度概况
    4.1.2 澳门文化遗产各项管理情况
    4.1.3 实际项目分析
4.2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4.2.1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的法制建设
    4.2.2 我国大陆地区建筑遗产中的“保护性破坏”
    4.2.3 我国大陆地区人们文保意识普遍较淡薄
4.3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保护和经营
    4.3.1 尊重历史、加强保护、合理规划、谨慎建设、宣传教育
    4.3.2 结合合理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3.3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经营—品牌效应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当前澳门华商群体的宗教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出生于澳门的华人;
    (二) 工商服务业创办者或大中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二、澳门华商的宗教信仰情况
    (一) 天主教信仰情况
    (二) 佛教信仰情况
    (三) 儒家传统与民间宗教信仰
三、澳门华商的宗教信仰分析
    (一) 不同宗教信仰的和平共处
    (二) 中西宗教信仰间的隐性争夺
    (三) 不同的宗教观念错综复杂

四、澳门宗教文化的独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的思想研究[D]. 禹洋洋. 郑州大学, 2020(03)
  • [3]回归二十周年澳门音乐研究综述[J]. 王霞霞.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
  • [4]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D]. 须博. 江南大学, 2019(07)
  • [5]澳门的“袪病”文化:庙宇崇拜与民间信仰[J]. 黄雁鸿,Denise. 中国文化研究, 2018(04)
  • [6]新兴巴哈伊教的发展观探析[D]. 梁建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7]澳门的西方宗教艺术[J]. 庄文永. 国学学刊, 2014(04)
  • [8]妈祖民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福建莆田湄洲妈祖民俗体育为例[D]. 黄亦琳. 西南大学, 2014(09)
  • [9]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研究[D]. 郎朗. 广东工业大学, 2013(S1)
  • [10]当前澳门华商群体的宗教信仰[J]. 王春霞. 观察与思考, 2013(04)

标签:;  ;  ;  ;  ;  

澳门宗教文化的独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