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优化制度安排

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优化制度安排

一、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最优制度安排(论文文献综述)

张菀庭[1](2021)在《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价格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家庭或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预期,进而改变经济行为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价格型货币政策以间接调控为主,政策传导机制链条较长,外部影响因素也较多,调控效果有时不尽如意。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前面临的国内外问题,运用封闭经济体和开放经济体框架下的数理模型,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得出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根据外部经济情况发生改变,那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否也有可能随经济发展而调整?目前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多数都遵循1994年提出的经典泰勒规则,将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作为政策调控目标。但泰勒规则没有清晰的定义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在政策操作中的对应指标。后续文献应用泰勒规则时,大多从统计学意义构建指标,而忽略了其经济学内涵。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入理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经济含义向“解决不平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两项长期经济规划靠拢,重新构建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并刻画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为拓展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具体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1章对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梳理,阐释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原因,明确后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第2章从全局视角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览式分析,通过拓展泰勒规则的数理模型推导,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两项经典最终目标,产出和通胀。随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不同经济波动阶段内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产出和通胀目标间的权衡与侧重。结果发现,在经济高波动阶段,我国中央银行更侧重对产出缺口的调控,而在经济低波动阶段,则更偏向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由此可见,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那么,这种规则切换背后的政策逻辑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第3章房地产价格波动、第4章资本账户开放以及第5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三种情境下,分别研究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观察异同,以印证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第3章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运用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产出和消费”的传导机制,通过对比DSGE数值模拟结果和VAR实证脉冲图,提出房地产价格会通过“消费品渠道”而非“抵押品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Bernanke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契合度并不算高。与美国的次级贷款情况不同,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一直执行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不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相反的,由于家庭没有适宜的理财投资渠道,而把房地产当作投资和储蓄的惯常模式,价格型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催生房地产泡沫,降低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流转,使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灵。第4章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本章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首先通过蒙代尔—弗莱明经典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三者间的理论关系,随后运用包含交互项和虚拟变量的回归方程对理论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开放经济体框架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进而造成产出和通胀的变动。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关联紧密,但与汇率制度关系不大。因此,我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可能会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造成经济体不必要的震荡波动。第5章研究“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引入国际货币政策冲击,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国常规货币政策会引起我国利率政策的联动变化,影响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产出。一方面利率政策不能自由调整,另一方面经济波动加剧,两者叠加,将使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效。因此,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应更加重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溢出效应,努力提高政策响应的独立性,进而缓解政策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从第3、4和5章的研究可以看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错综复杂。这能够解释,第2章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面对不同领域的经济问题,政策与经济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链条均有所不同,因此政策调控的偏好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第6章和第7章聚焦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中,通胀目标的指标重构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刻画。通过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拓展,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调控提供助力。第6章提出用“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替代传统通胀目标,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盯住目标。本章在包含八部门异质性特征的价格扭曲模型中引入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用以刻画不同部门物价波动的福利损失,并据此估计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中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以及“居住”部门存在较强的劳动扭曲,“交通和通信”以及“教育文化和娱乐类部门”存在较强的价格扭曲,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比例高于它们在CPI中的支出份额。核心通胀指标构建的意义在于,不以单一的物价稳定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而是以减少物价波动对居民生活实际影响为标准制定通胀调控目标。盯住这一指标,能使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中涵盖各部门的物价扭曲信息,使政策调控能够真实的改善消费、投资、就业等领域的实际经济问题。第7章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作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本章通过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金融摩擦→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数值模拟与SVAR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金融摩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研究与通货膨胀不同,由于潜在产出不存在固定值,其与经济要素间的关联也会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结果指标,而应是过程指标。也就是说,从经济学意义上,经济增长目标不应仅关注稳定产出,也应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依赖于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创新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金融摩擦。金融摩擦越大,企业R&D投资就越少,进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因此,若想提高经济增速,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应聚焦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蒲诗璐[2](2021)在《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毋庸讳言,政府债务已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融资手段或者调控工具,无论是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还是为调整经济结构、熨平经济周期,抑或改善融资渠道,政府债务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政府债务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累积水平过高以致于超过政府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可能成为引爆经济动荡甚至债务危机的导火索。据国际金融协会报告,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达到281万亿美元的新高,全球债务与GDP之比超过355%,这表明债务高企已成为困扰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Covid-2019疫情却又使全球债务问题雪上加霜,全球经济正在债务上走钢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纷纷预测,爆发世界性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印度是新兴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其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经济增长明显提速。但是,伴随工业化的急速推进,印度政府债务规模也在持续攀升,在当前全球债务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印度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印度政府债务究竟有没有风险,其可持续性状况到底如何?是否真正潜伏着危机?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加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加强财政管理和债务管理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印度政府债务的演变、风险及可持续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弄清印度政府债务演变的特征、问题及其成因。更重要的是试图探讨印度政府债务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一般性规律,以期为中国政府如何防范债务风险、增强债务可持续性、提升债务资金的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绪论部分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明确指出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边界和研究意义。在全球债务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以印度政府债务的风险及可持续性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丰富经济学和财政学中有关政府债务风险及可持续性问题的理论探索,还可以在实践上为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债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第二章从政府债务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功能,政府债务与国家财政的关系,政府债务的经济效应,政府债务风险理论,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文献梳理。逻辑上层层递进,既明确了本文关于印度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范围,也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任务和目标,为全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思路引导、以及方法(论)指导。第三章从宏观上对印度政府治理体制、财政分权关系、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演进进行了详细梳理,同时还对印度近年来的财政收支情况和莫迪政府财税改革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剖析,旨在为本文关于印度政府债务风险及可持续性演变特征提供制度维度的解释。研究认为,财权和事权不断从中央向地方分散;政府债务积累是长期推行扩张性投资政策、快速增加非生产性支出、对各邦援助、以及国内外非债务性资源动员不足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融资管制不断放松;为防范债务危机政府也加强了关于财政和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第四章研究了两方面内容,一是从总量和结构上对印度内债和外债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别揭示了印度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变化特征;二是采用债务评估单一指标法分别对印度政府内债和外债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论认为:(1)内债。快速增长开始于8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达到峰值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内债始终是拉动政府债务变化的主导力量;主要原因可能有经济增长缓慢、税收和非税收入的拓展空间有限、五年发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过大、财政支出中非发展性支出占比过高等等;内债风险主要集中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2003年前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三个时段。(2)外债。快速增长集中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峰值16.3%出现在1991年);外债增长不仅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而且跟对外贸易状况有直接关系;主权外债占比较低、多边主权债务占比较高、币种安排较为分散表明印度外债的潜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数样本年份里外债风险相对较小,而外债风险相对较大年份主要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即印度债务危机爆发时期。第五章以Romer(2005)跨期预算约束理论为基础,构建政府内债动态方程(35)b(28)pd-s(10)b(r-g)和政府外债动态方程Df(28)z(10)(ex-i)*e,分别从“质”和“量”的维度对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1)内债的不可持续性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从“质”来看,经济增速慢于债务利率导致内债的不可持续;从“量”来看,财政赤字规模的持续扩大导致内债的不可持续。(2)独立以来,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较好和可持续性较差的年份大体相当,可持续性较差的时段集中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90年代末到2003年前后两个时段。(3)外债的不可持续也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从“质”来看,外贸出口增长率(外债资金的出口创汇能力)小于美元外债的利率;从“量”来看,外贸处于进口大于出口的逆差状态。(4)1970-2018年间大多数年份里印度外债可持续性较差,而80年代初到1992年前后又是印度外债可持续性最差的时段,导致印度外债可持续性较差的主要因素是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第六章依据“财政疲劳”理论构建印度财政反应函数,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测算出印度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上限及财政空间,进而设计四种研究情境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研究结论认为:(1)印度政府负债率的理论上限为80.3%,历年实际负债率处于37.7%-82.1%之间,多数年份实际负债率低于负债率的理论上限,这表明印度政府债务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1990年前后和2003年前后两个时段,实际债务率超过债务率理论上限的年份较多,表明这两个时段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最差。(2)采用工具变量数值情境模拟方法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缺口、债务偿付利率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成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率、经济产出缺口与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根据前文研究得出五点结论,即印度财权和事权分权趋势明显但监管力度加大,债务扩张导致其风险放大但态势总体可控,债务规模和资金效率共同作用债务可持续性,经济增长、财政支出规模、债务利率水平等因素及其波动情况等宏观变量对债务可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据此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或建议:加强财政支出和赤字管理,合理确定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或危机;防范政府债务因经济下滑而出现较大风险;推动金融和债务管理改革,降低政府债务成本和风险;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当以防范政治风险而非债务风险为主。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债务可持续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单一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无法对一国债务可持续性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本文对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研究,既有描述性分析,也有单一指标评估,还通过自建模型对其可持续性进行测度,此外还从相关政策或制度维度对其可持续性的演变特征进行解释,这种研究视角有助于研究任务同时发力和研究结论相互佐证,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二,使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全新的政府内债可持续性动态测度模型:(35)b(28)pd-s(10)b(r-g)和外债可持续性动态测度模型:Df(28)z(10)(ex-i)*e,从“质”和“量”的维度对政府内债和外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又以跨期预算约束理论、财政反应函数理论、“疲劳财政”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上限阈值测度和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识别的实证模型,是对债务可持续性指标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第三,得出了新的研究结论。如,本文认为带给印度政府债务风险最大的是外债而不是内债;又如,本文认为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较好与较差的年份大体相当,目前印度政府债务具有一定可持续性,风险总体可控,但政府进一步提高债务水平的财政空间越来越小。

陈新立[3](2020)在《关于保险公司偿二代下风险管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偿一代及偿一代下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和保险行业监督监管体系已无法适应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要求,也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016年,风险导向的偿二代正式实施,给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本文将介绍和分析中国偿付能力发展的历程,偿二代及其下阶段的完善,偿二代与其它国际偿付能力监管方法的比较,偿二代的影响及保险公司的转型,偿二代下的资本和资本收益优化,着重研究了偿二代下的风险管理和实务,以及偿二代下的偿付能力不足管理。研究发现在偿二代下对保险公司在资产端的风险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重点在于管理资产配置、降低资本需求、有效管理利率和市场风险、充分与负债端联动、优化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负债端的风险管理则是充分优化利润、资本和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着力于优化并调整产品结构,平衡投资能力和风险,提高股东的资本效率;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则应该加强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和治理结构,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以实现更效率的资本利用效率。在偿二代下风险管理已经完全不同于偿一代,其大大提高了在治理架构、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流程、内部控制、自有偿付能力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另外偿二代的实施对不同规模保险公司的影响也是非常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更加差异化的保险公司经营,包括差异化的行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资本管理能力、投资能力等,特别是过去处于事后的风险管理,更应走向事前、事中,包括深入到保险公司的战略规划、预算等领域,更具体的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制度和流程、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研究同样发现偿二代的实施不是一个孤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性的管理,本文也分析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以及如何就偿付能力管理与中国的会计准则等有效结合以提高监管效率。

徐耶加[4](2019)在《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被确定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将产业升级转移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突破口之一,而产业的转移又与劳动力的转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作为依附在劳动力之上的京津冀社会保障协同发展的问题就显然非常重要和紧迫了。京津冀社会保障协同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由于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又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的复杂背景下,京津冀社会保障协同发展的问题变得十分复杂。目前,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和领域对京津冀社会保障协同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而且大多是从定性角度论述京津冀社会保障协同发展面临的障碍及提出相应的粗线条政策建议,系统论述京津冀社会保障协同发展的相关文献非常缺乏。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理论上解释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必要性,系统论述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现实中的顺利推进。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构成京津冀养老制度协同发展研究的逻辑基础。在本部分中,首先论述京津冀协同发展机理,先构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理论模型,再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然后分析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相互关系,同样先建立数理模型进行分析,再借助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相互关系;在第二部分,先借助社会保障的基本涵义和扩展涵义这一定义,提出了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和高级协同这一概念,再完成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模式的基础设计,具体包括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基本框架、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阶段划分、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帐户对接模式和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帐户对接模式等;在第三部分,分析了如何进行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首先论述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的内涵,再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分析人口—利率双随机条件下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接下来分析如何进行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先阐明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的内涵,再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和系统学方法分析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势在必行,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必须大力破除北京对河北的“虹吸效应”、京津冀在产业结构上必须统筹规划和重新布局等;第二,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迫在眉睫,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在当前正在推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大京津冀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加快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的协同建设等;第三,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模式主要包括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和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其中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对应着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第一阶段,主要体现为京津冀三地养老保险基金的调剂有无,也即由养老保险基金结存较为富余的地区支持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暂时较大的地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与异地结算平台、在京津冀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上迈出实质步伐、借鉴欧盟社保法令中关于最后接管的有效经验等。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与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相对应。在第二阶段,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主要任务是找到一个最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方案,从而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在第三阶段,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趋同,人口结构稳定,这时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也基本趋同,因此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将进入一种稳定的理想状态。与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设计科学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方案、分阶段实现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趋同等。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建立了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理论解释模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产生给出理论解释,并通过实证检验来证明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第二,从定量角度(而非传统的定性角度)论述了经济协同发展和社会保障协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借助社会保障的基本涵义和扩展涵义这一定义,提出了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和高级协同这一概念,二者共同构成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发展模式。本论文研究结果的意义体现在:第一,研究成果是对现有社会保障协同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第二,该研究成果以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第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经济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该研究能够对区域发展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同时,对策建议的有效实施又能够促进京津冀地区劳动力的流动和生产力的提高,能够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李劲松[5](2013)在《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收支的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和热钱流入等因素影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激增,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3.31万亿美元,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文章在梳理外汇储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现状、特点以及储备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测算与研判,得出结论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测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大超过合理水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并探讨其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单一,资产结构过于集中于美元债券,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通过风险价值对外汇储备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进行测度,发现持有英镑、日元和欧元的风险分别是美元的2.64倍、2.24倍、1.61倍,因此从实证的角度表明了我国持有规模过大的美元资产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配置方面,本文结合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权重。而在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配置方面,以美元资产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应在保证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本前提下,适当提高对美国AAA级公司债券的投资额,从而提高整体资产组合的收益率。此外,由于股权投资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与转变,因此适当提高股权投资比例也是美元储备资产的调整方向之一。本文认为只有在源头上保持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增长,并把富余的非储备性质外汇储备进行多样化的实物资产组合,这样才能减小难以控制的风险。因此,文章的最后根据全文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外汇储备的优化路径及对策选择,具体包括: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增加黄金实物储备、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

王必锋[6](2013)在《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底中国开始渐进式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78年到2012年,在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GDP年均达到了9.88%的持续高增长速度。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无疑是其中的亮点。虽然1978年之后历经了多年的逆差,但自1994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连年盈余,到2007年货物贸易顺差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643.4亿美元,2008年进一步上升为2954.6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这一数值下降为1960.6亿美元,2010和2011年进一步收窄为1815.1亿美元和1551.4亿美元。2012年货物贸易差额重新上升为2311.1亿美元。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已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尽管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开出了各种“药方”,中国政府也做了各种努力,但成效不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它的趋势将会如何?本文认为中国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市场)都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要素市场扭曲始于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制度性安排;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的市场化过程中,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革存在非对称性,产品市场基本市场化,要素市场化进程则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主要是因为影响要素价格扭曲的各种体制性因素依旧存在并持续发挥惯性作用。这些体制性因素(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与土地制度密切结合的财税制度以及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干部考核晋升机制等)最终“锁定”了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因此,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本文就是基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和要素市场扭曲的特征事实来分析、建立两者间的理论传导机制并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之间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关系。为了探讨两者间的传导机制,理论方面建立了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微观和宏观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内部失衡也纳入分析框架。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发展,中国自2004年后表现出越来越凸出的外部失衡问题,即经常账户顺差和金融资本账户顺差的“双顺差”外部失衡格局。在分析经常账户和金融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形成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长期外部失衡的风险。第3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本章首先对扭曲及要素扭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了扭曲及要素扭曲的涵义。然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分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现状描述,认为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要素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机制做了分析,认为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第4章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机理分析。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扭曲降低了初次分配中的居民收入份额,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因此需要进行预防性储蓄;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改革滞后,居民无法实现消费的跨期选择,因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最终降低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内需不足。要素价格的扭曲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相当于是给企业补贴,使得企业的投资有利可图,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了产能;也正是由于中国要素市场的扭曲现象,FDI持续流入中国进行投资逐利,国内产能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加而消费不足造成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内部结构性失衡。由于中国要素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外国需求增加,企业通过出口解决剩余产能,最终导致贸易顺差过大。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流入,加上持续流入的FDI共同导致了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导致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第5章为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采用了C-D生产函数测定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在2000-2011年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其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要素扭曲、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之间的传导效应。最后,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经常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边际效应;而在资本项目顺差方程中,资本扭曲也对资本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作用力,但劳动力扭曲产生正向效应统计上是非显着的;相对于外部失衡而言,内部失衡对要素扭曲效应相对较强。资本项目顺差对要素扭曲影响统计上非显着,而经常项目顺差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要素扭曲产生统计上显着的正向效应。中国日益严峻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要素扭曲之间的恶性循环致使中国经济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表明推进要素市场化进程的紧迫性。第6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认为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才能为继续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提供政策和体制环境;而改革户籍制度、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行绿色发展及加快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则是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从而调整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可行途径。

张务伟[7](2011)在《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如何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始终是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直是非均衡的。这种非均衡的资源配置,不但影响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绩效,而且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提高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绩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平和正义,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依据非均衡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博弈论、计量模型分析等方法,分阶段研究了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特征、原因、机制、绩效,并预测了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演进趋势,最后,提出促进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的特征主要包括:国家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城乡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城乡劳动力工资存在差距;实行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是不稳定的。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的原因: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遗存和后续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城镇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劳动力结构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转换不同步,也是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原因。通过两人对称博弈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可以发现,劳动力转移成功的示范作用,带回来的信息及他们的介绍对没有转移的劳动力作出转移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家庭劳动力供给行为是基于家庭利益最大化作出的理性选择。非国有单位的资源配置行为主要是通过非国有单位与基层政府的博弈过程,使非国有单位遵守劳动力市场制度。国有单位资源配置行为主要是通过国家(包括地方政府)与国有单位的“委托—代理”来实现的。政府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就是在城镇和农村双方争夺就业岗位所得利益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冲突成本;在城镇和农村双方冲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城镇和农村双方争夺就业岗位而得到的利益。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比城乡劳动力非市场均衡阶段要高,表现为农业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公平性来看,在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社会补偿与城乡劳动力非市场阶段相比要少得多。在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城乡劳动力资源原则上采取相同的配置方式;城乡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城乡劳动力工资虽然存在差距,但是开始“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别依然较大;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程度仍在扩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的主要体现在城乡劳动力供求数量和价格方面,受资料所限,本研究分别以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程度和城乡劳动力的收入作替代。研究表明,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产生影响的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列前五位的是:是否有技术特长、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劳动者年龄、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劳动者家庭身份。对农村劳动力收入影响最大的(前五位)微观因素分别是:务工时间、受教育年限、就业地点类型、性别和是否有技术特长。对城镇劳动力收入影响最大的(前五位)微观因素分别是:受教育年限、性别、就业地点类型、就业区域和务工时间。城乡劳动力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技术特长、务工时间、婚姻状况、就业行业等方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还分别通过人力资本因素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提高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向人力资本的改善程度,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和就业稳定性;就业状况影响因子存在内在关联性。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要高于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表现为农业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了劳动力生产率。从公平性来看,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也较形成阶段公平,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组织,城镇劳动力和用人单位都能获得合理收益,并且社会补偿也比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要少得多。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阶段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幅度超过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幅度;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农业劳动力不再大规模地向非农业单向流动,而是变为双向的或多向的流动;城乡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总体上开始出现收敛;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制度因素已经取消;城乡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并不是收入差距,而可能是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的原因是农业劳动力比重减少幅度开始超过了农业产值比重减少的幅度;农业劳动力价格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价格差距开始缩小;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更大程度上是由城乡劳动者素质及其它的非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在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阶段。劳动力是“经济人”的属性进一步得到确认;用人单位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阶段的资源配置效率要高于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其公平性也比发展阶段更高。从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演进趋势来看,在今后一、二十年内,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还将继续扩大。从预测的结果看,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要到2040年前后才可能出现收敛;到2070年前后才可能实现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均衡。促进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程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曹文献[8](2011)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选择与可持续性》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突发期。近年来,在为了推动经济和社会稳定向前发展、有效应对老龄化趋势加快步伐的客观背景下,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程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更是被党和政府纳入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与此同时,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中也遭遇到制度推行的困境。因此,造成了中国现阶段绝大部分农民的养老基本上还是处于正规制度缺乏的真空地带。正是出于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学术界从未停止过对农村养老保障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的探索。2009年10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10%的县(市、区)推开。因此,本论文也正是在现有研究成果上,以农村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保险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系统论与整体观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文化、经济、家庭基础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深入剖析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及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障碍及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现实,为构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本研究主要作了以下工作:(1)在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既有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文化、家庭、财力支撑等基础条件。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不能脱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中华民族养老文化应与正规养老制度有机结合,催生出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良性发展的持久动力。(2)分析了农民、政府(集体)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中的博弈均衡。对农民、集体和政府三者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财力支撑能力从总体和区域比较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其中从城乡居民收支对比数据、农村家庭收支状况和线性扩展支出系统模型以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的缴费标准几个方面分析了农民的缴费能力。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大多数居民已经具备了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而随着近年来政府财九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财政支持能力也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又表明了农村养老保障建立过程中的非趋同性。应以家庭保障为基础,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的梯度多元化发展格局。本研究根据分人群、分区域特点设计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模式。(3)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财政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尽管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但却改善了社会经济效率,提高了现在人均福利,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从财政投入能够促进城乡总福利和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两方面分析了收入再分配效应,认为应把个人帐户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与基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起来,以实现经济与农村社会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双赢格局。(4)运用经济学和保险学相关理论构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精算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帐户养老基金积累值的敏感性以及养老金收入替代率和长寿风险问题,对参数调整对个人帐户长寿风险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5)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机制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机制建设的系统框架。

张健[9](2010)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国解除资本项目下的交易与汇兑限制,融入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客观趋势的关键性措施。由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在给一国带来潜在收益的同时,也将一国的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充分暴露在外,使该国面临更多的外部冲击风险。因此,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政策搭配,合理安排政策次序,找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着力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外资本项目可兑换理论研究入手,借鉴发展中国家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金融学理论和国际金融学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相结合、一般分析和对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当前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收益与风险、核心条件、资本管制的解除、汇率制度等配套性措施作了系统性的研究。由于资本项目可兑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配套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对其研究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除导论外,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理论,这一部分主要包含概念界定、收益与风险、顺序安排、汇率制度选择等基础性内容;第二部分在结合第一部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系统研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动因、条件、时机、顺序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有关中国资本管制的内容,与第二部分的逻辑关系在于,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系统的研究我国的资本管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部分系统的论述了资本管制的理论依据,并在回顾我国资本管制制度的历史演进基础上对我国的资本管制的目标、手段、有效性作出了判断。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问题,本文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需要与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相匹配,两者的匹配程度决定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风险状况,因此,这一部分系统的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并对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制度改革后,现行汇率制度在运行中的缺陷及未来取向作了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以下几处:1.在辨析国内外学者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定义的基础上,从通货兑换权的角度,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资本管制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2.提出资本项目项目可兑换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所有的前提条件,但为了降低风险,必须要满足一个核心条件,对不同国家来说,核心条件的选择可能因经济金融的基础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本文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概念的新观点,认为对中国来说,这个核心条件就是我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的提升。3.在中国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中,必须注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与汇率制度改革的有效匹配。这两者是有内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两者的脱节将造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降低,进而带来风险的累积。本文始终认为,任何将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汇率制度改革割裂开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龚纪纲[10](2010)在《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QD11(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原始是由香港的政府部门所提出,它与CDR(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和QF11(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类似,是在实行的外汇管制下方便大陆地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便宜之计。令本国大陆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这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逐渐加快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的出现顺差,因而产生我们的外汇存底积累额增长加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QDII制度的正式上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一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报酬率。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在人民币不可以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以专用基金的模式投资到香港的资本市场。为了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持续停留在低潮的股市注入一笔新的资金.重新振作香港的经济。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不断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开设一种积极管理的投资渠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帐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I制度在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实际上QDII的思路可以追溯到1983年,台湾在针对岛内资本市场进行逐步开放的时后,为了防止形成比较大的冲击,于是对外资机构投资人实行了QFII,相对的,有一些机融学者觉得可以参考台湾的QFII机制,另外提出了QDII的想法。中国台湾、印度、智利、巴西、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的1990年代初期就设立以及实施过QFII和QDII的双“Q”制度,也从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很多的非常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的阐述了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者投资国外资本市场)这样的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述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及H市场价格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国内首批QDII基金净值表现并不好看,QDII基金净值折损创下中国基金业发展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基金QDII首发规模越发越小。迄今有24家基金公司获得QDII资格,但已发行QDII基金的只有10家,持观望态度的不在少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一批大基金公司对出海仍然执着,申报相当积极。在金融风暴中频频受挫,QDII基金选择一再收缩“战线”,将港股作为绝对主战场。偏爱在家门口炒股的QDII基金,离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期望却越来越远,投资者也开始质疑QDII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能力。本文研究的QDII制度是中国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做为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方法,也同步是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有效的政策与手段,其策略十分重要。所以研究QDII市场的现象、影响力以及QDII制度正式实施以后,H股对A股折价等种种的问题,对于学术与实务的研究,具备了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过由于QDII在国际上的研究并不多,况且国内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也还处于探讨的阶段,缺乏比较权威性或是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中国现在相关的经济资料结合相关的模型进行研究和交叉比对分析,进而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推行QDII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所发生的变化,更进一步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同时就QDII对中国现在实际上可能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冲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此外,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和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对QDII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证券市场H股折价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这些研究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带来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价值。QDII制度是我国在外汇管制状况下大陆地区的一种临时性的资本运作模式,曾造成过国内A股及B股和香港H股的几番波动。QDII制度作为一种调节外汇存底,稳定汇率的方式被提到议程并已经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的QDII被当作是中国大陆地区在稳定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加强型作法,地位十分显着。但由于QDII制度在国际上的研究很少,而且国内对QDII的研究也还处于很初步探讨的状况,缺乏比较权威或成熟的研究结果。所以本文在资料收集和撰写成文的过程中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很难找到国内外与QDII制度直接相关的专着或研究成果以作为参考和借鉴,可运用的数据也较为有限。所以因为这种状况,本文只能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中国目前相的关经济数据结合相关模型进行研究和对照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探讨出中国推行QDII制度之后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变化。本文试图综合性的运用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科学性较准确的研究结论。主要来说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互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的模式:1、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分析在中国实施QDII制度这个事件点的前后中国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变化,从而量化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影响。2、基于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日交易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对H股折价的现象进行了描述,进一步结合模型,系统地检验我国证券市场H股相对A股折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一是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等协整检验方法验证两地市场的互动关系,二是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造成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本文实证部分主要是基于QDII推出前后的沪深300指数与恒生指数等等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大陆境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相关系数的变化,进一步而得出QDII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国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的相关性的结论。可以由此得出,QDII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国内投资人将资产投资到海外的目的以及资金分流的愿望。本文根据与遵照理论、实证、对策研究的基本概念,一共分为七大部分,研究架构与思考模式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的研究主题、相关的背景以及其积极的意义,与文献综和叙述、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安排及创新。第二章,QDII制度概述,包括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台湾、韩国、智利等国实施QDII制度的国际比较。第三章主要包括国内QDII政策里程碑记录、QDII制度发展历经的过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等。第四章主要包括对QDII制度对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的探讨、QDII制度对我国国内股票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影响、QDII制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安全的影响等的定性分析。第五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的定量分析及QDII制度对A股市场风险的定量分析。第六章包括市场分割与多重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差异,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以及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股H股价差的影响。文章最终,透过总结QDII制度在国内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列争议与问题,提出了可能可以建立与更进一步完善我国QDII制度的政策和建议,并对中国大陆地区未来在QDII制度的发展未来前景上提出了展望。对于中国大陆地区金融市场的角度来说,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时间点、开放的速度以及开放的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说,由于政治与经济体制都不同于其他国家,如何保证经济能够有秩序的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哪一种模式与策略来放开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QDII制度不单纯只是一种创新,那更是一种可能可以实现我国大陆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明智选择。不过在QDII制度的施行甚至到整个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都必须必须始终能够贯穿谨慎的、坚定的以及积极的执行原则。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带来实证研究和理论这方面的价值。

二、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最优制度安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最优制度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1.1.2 国内外冲击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1.3 价格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测度
    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货币超发的理论争鸣
        1.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1.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分析
        1.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3.1 论文结构
        1.3.2 论文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主要创新
第2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分段调控
    2.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1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梳理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规则特征分析
    2.2 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与调控规则的理论推演
        2.2.1 约束条件
        2.2.2 福利损失函数
        2.2.3 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方程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区制转移特征研究
        2.3.1 价格型货币政策简化方程
        2.3.2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法介绍
        2.3.3 区制转移的实证结果分析
        2.3.4 稳健性检验
    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
        2.4.1 非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2.4.2 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2.5 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2.5.1 稳定与非稳定区制的福利损失对比
        2.5.2 严格利率规则反应方程估计
        2.5.3 分段与严格利率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1.1 传导机制的理论文献梳理
        3.1.2 传导机制的实证文献概述
    3.2 房地产价格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3.3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及数值模拟
        3.3.1 参数校准
        3.3.2 开启与关闭抵押品渠道的数值模拟
    3.4 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分析
        3.4.1 房地产价格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3.4.2 房地产价格与通胀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3.4.3 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断点检验
    3.5 房地产价格影响利率调控效果的渠道分析
        3.5.1 房地产价格对利率调控效果影响的脉冲分析
        3.5.2 稳健性检验
    3.6 房地产价格、实体经济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4.2 二元悖论理论模型构建
    4.3 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标构建
    4.4 二元悖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4.4.1 回归方程说明
        4.4.2 包含交互项的参数估计
        4.4.3 引入“全球避险情绪”的参数估计
    4.5 稳健性检验
        4.5.1 针对“产出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4.5.2 针对“资本帐户开放度测算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1.1 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研究
        5.1.2 汇率渠道研究
    5.2 蒙代尔—弗莱明理论分析框架
    5.3 SVAR模型构建与计量处理
        5.3.1 SVAR模型的构建
        5.3.2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期选取
    5.4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5.4.1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5.4.2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胀目标构建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6.2 八部门异质性价格扭曲理论模型的构建
        6.2.1 个体的生产与消费
        6.2.2 消费和价格指数
        6.2.3 模型的一阶方程与对数线性化
        6.2.4 社会总福利损失函数构建
    6.3 异质性价格粘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6.3.1 价格粘性测算
        6.3.2 劳动的收入份额测算
    6.4 不同异质性特征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估计
        6.4.1 参数校准
        6.4.2 多种异质性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创新效率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控机制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7.1.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7.1.2 金融摩擦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制研究
        7.1.3 金融摩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7.2 经济增长目标调控的理论模型构建
    7.3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和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比
        7.3.1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
        7.3.2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7.3.3 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政府债务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功能
        2.1.1 政府债务的内涵
        2.1.2 政府债务的特征
        2.1.3 政府债务的类型
        2.1.4 政府债务的功能
    2.2 政府债务与财政的关系
        2.2.1 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
        2.2.2 政府债务与财政的关系以及“财政疲劳”理论
    2.3 政府债务的经济效应
        2.3.1 政府债务有害论
        2.3.2 政府债务中性论
        2.3.3 政府债务有益论
        2.3.4 政府债务的非线性效应论
    2.4 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2.4.1 政府支出扩张及预算约束理论
        2.4.2 债务危机风险
        2.4.3 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
    2.5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
        2.5.1 政府债务可持续的内涵
        2.5.2 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理论
        2.5.3 一般均衡条件下政府债务跨期预算理论
        2.5.4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测度
        2.5.5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2.6 文献综述
        2.6.1 政府债务理论沿革综述
        2.6.2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研究综述
        2.6.3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研究综述
        2.6.4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2.6.5 文献评析
    2.7 核心概念界定
        2.7.1 财政赤字
        2.7.2 赤字财政政策
        2.7.3 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2.7.4 发展性支出与非发展性支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印度财政体制及债务管理制度的变迁
    3.1 印度国家治理体系
        3.1.1 宪法及政治体制
        3.1.2 国家权力三权分治
    3.2 印度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3.2.1 央、地事权划分
        3.2.2 央、地财政支出责任划分
        3.2.3 央、地税收权力划分
    3.3 财政收支运行状况
        3.3.1 央、地财政收入情况
        3.3.2 央、地政府财政支出状况
        3.3.3 财政盈余/赤字及债务状况
    3.4 印度政府债务管理
        3.4.1 政府债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能
        3.4.2 政府债务管理的目标
        3.4.3 印度国债市场的演变
        3.4.4 《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2003)》
    3.5 莫迪政府财税改革
        3.5.1 财税改革背景
        3.5.2 财税改革目标
        3.5.3 财税政策及改革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印度政府债务、演变趋势及风险描述性分析
    4.1 印度政府内债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
        4.1.1 印度政府内债的规模分析
        4.1.2 印度政府内债的结构分析
    4.2 印度政府外债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
        4.2.1 印度政府外债规模分析
        4.2.2 印度政府对外债务结构分析
    4.3 印度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4.3.1 印度内债风险分析
        4.3.2 印度外债风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5.1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1.1 理论分析框架
        5.1.2 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方法
        5.1.3 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方法
        5.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5.2.1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测度
        5.2.2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分析
        5.2.3 印度政府内债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与分析
        5.3.1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测度
        5.3.2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分析
        5.3.3 印度政府外债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
    6.1 “财政疲劳”及政府债务上限问题研究
        6.1.1 “财政疲劳”与政府债务可持续
        6.1.2 基于“财政疲劳”理论的债务上限问题研究
    6.2 研究模型构建
        6.2.1 理论模型构建与推导
        6.2.2 实证模型构建及标准设定
    6.3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检验
        6.3.1 变量、样本与数据说明
        6.3.2 检验结果及分析
        6.3.3 政府债务上限测度
    6.4 印度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影响因子识别
        6.4.1 研究情境设计
        6.4.2 影响因子识别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结论
        7.1.1 财权和事权分权趋势明显但监管力度加大
        7.1.2 债务扩张导致其风险放大但态势总体可控
        7.1.3 债务规模和资金效率共同作用债务可持续性
        7.1.4 宏观经济变量与债务可持续性的关联
    7.2 对中国的几点启示或建议
        7.2.1 加强财政支出和赤字管理
        7.2.2 防范政府债务因经济下滑而出现较大风险
        7.2.3 推动金融和债务管理改革
        7.2.4 在印度的中资企业应主要防范和规避政治风险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关于保险公司偿二代下风险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一、文献综述
        二、相关理论
第二章 偿二代及风险管理监管体系发展
    第一节 偿付能力监管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节 偿二代的介绍
        一、偿二代体系整体框架
        二、偿二代下的各项主要监管指标
        三、偿二代的最新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偿二代与国外监管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主要市场偿付能力监管概述
        一、资本制度的总览
        二、技术规格比较
    第二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偿二代对公司的影响和最新发展
    第一节 偿一代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偿二代对行业的影响
        一、偿二代对寿险产品的影响和预期
        二、偿二代对渠道发展的影响和预期
        三、偿二代对财产险和再保险的影响
        四、偿二代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和预期
        五、偿二代下对投资方面的风险管理的影响
        六、偿二代下对保险公司资产流动性管理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偿二代下的资本和资本收益优化
    第一节 资本管理框架和方法
        一、构建全面的资本管理框架
        二、保险资金优化方法
        三、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监管如何做到和保险会计准则之间的协同
        四、偿二代下资本占用最低和收益率目标的结构调整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分位数回归
        二、实证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偿二代下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管理策略和框架
        一、风险管理策略和框架
        二、公司风险偏好及考虑
    第二节 案例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偿付能力不足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
    第一节 偿付能力不足的管理
        一、自有风险和偿付能力评估(ORSA)最佳实践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佳实践
    第二节 案例分析
第八章 论文总结及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图
    1.7 创新点
2 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及社会保障协同理论简介
    2.1 经济协同发展机理
        2.1.1 经济协同发展的含义
        2.1.2 经济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2.1.3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2.2 社会保障协同
        2.2.1 社会保障协同概念的界定
        2.2.2 社会保障协同相关理论
3 京津冀及国际国内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简介
    3.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3.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现状及障碍
    3.3 国际国内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经验
        3.3.1 欧盟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协同
        3.3.2 国内“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协同
4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发展研究的逻辑基础
    4.1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机理
        4.1.1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理论模型
        4.1.2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4.2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相互关系
        4.2.1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
        4.2.2 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和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5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模式设计
    5.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基本框架
        5.1.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原则和目标
        5.1.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的基本思路
    5.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阶段划分
        5.2.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阶段划分的依据
        5.2.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阶段判定
    5.3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模式设计
        5.3.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5.3.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
        5.3.3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
6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
    6.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的内涵
    6.2 人口—利率双随机条件下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初级协同
        6.2.1 人口—利率双随机条件下的京津冀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平衡
        6.2.2 人口—利率双随机条件下的京津冀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帐户平衡
7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
    7.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的内涵
    7.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的内容
        7.2.1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的理论基础
        7.2.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方案的基本模型
        7.2.3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高级协同方案的效果评价
        7.2.4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趋同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8.2 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发展政策建议
    8.3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评述
        1.3.2 国内研究评述
        1.3.3 研究文献评价
    1.4 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1 美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2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3 欧元区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4 挪威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5 英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6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7 对中国的启示
    1.5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1.5.1 论文结构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 研究的重点
        1.6.2 研究的难点
        1.6.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4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国际储备
        2.1.2 外汇储备
        2.1.3 外汇汇率
        2.1.4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演变
    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
        2.2.1 比例分析法
        2.2.2 成本-收益法
        2.2.3 回归分析法
        2.2.4 协整分析法
        2.2.5 定性分析法
    2.3 储备货币币种选择理论
        2.3.1 资产组合理论
        2.3.2 Heller-Knight模型
        2.3.3 Dooley模型
第三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3.1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现状
        3.1.1 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增长现状
        3.1.2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特点
        3.1.3 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变化趋势
    3.2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3.2.1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经济基础
        3.2.2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长期双顺差是直接原因
        3.2.2.1 经常项目顺差
        3.2.2.2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3.2.3 我国外债余额的不断增加是客观原因
        3.2.4 国内投资小于储蓄是理论原因
        3.2.5 人民币升值及热钱流入是市场性原因
        3.2.6 逐步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外资流入创造了条件
    3.3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的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4.1 基于比例分析法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
        4.1.1 基于特里芬比例法的分析
        4.1.2 基于“盖杜蒂-格林斯潘法则”的分析
    4.2 基于阿格沃尔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
        4.2.1 阿格沃尔模型介绍
        4.2.2 阿格沃尔模型的修正
        4.2.3 相关数据的选取与参数的确定
        4.2.4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4.2.5 结果分析
    4.3 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度的研判
    4.4 外汇储备规模过度的影响分析
        4.4.1 外汇储备增长的正面影响
        4.4.2 外汇储备增长的负面影响
    4.5 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4.5.1 数据选择及处理
        4.5.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5.3 VAR模型的估计及分析
        4.5.4 脉冲响应分析与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现状及其风险研究
    5.1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分析
        5.1.1 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5.1.2 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5.1.3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5.1.4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估算
    5.2 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分析
    5.3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5.3.1 币种结构和外汇储备职能需求不匹配
        5.3.2 美元比例过大面临的汇率风险
        5.3.3 资产配置单一导致的外汇储备收益偏低
        5.3.4 保值风险
        5.3.5 投资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5.4 外汇储备结构面临汇率风险的实证研究
        5.4.1 计量模型的选择
        5.4.2 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分析
        5.4.3 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分析
        5.4.4 各币种的在险价值(VaR)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6.1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理论
        6.1.1 外汇储备币种选择的三大原则
        6.1.2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管理原则
    6.2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6.2.1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
        6.2.2 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的运用
        6.2.3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6.3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6.3.1 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结构
        6.3.2 美元资产结构的收益率分析
        6.3.3 美元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优化路径及对策选择
    7.1 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
        7.1.1 调整外贸政策,优化外资结构
        7.1.2 加强对引进外资的管理,提高引资质量
        7.1.3 放宽国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平衡资本与金融项目
        7.1.4 扩大内需,适当控制外贸顺差
        7.1.5 改善贸易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2 渐进式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7.3 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优化资产结构
        7.3.1 有效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
        7.3.2 适当调整美元资产结构
    7.4 适时增加黄金实物储备
        7.4.1 黄金的价格趋势分析
        7.4.2 黄金序列的平稳性及ARCH效应检验
        7.4.3 构造GARCH模型
    7.5 加快推进外汇制度改革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
附录2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各变量指标值

(6)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特点研究
    1.3.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成因研究
    1.3.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调整路径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的创新
    1.6.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
2.1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简单回顾
    2.1.1 货物贸易总量名列世界前茅
    2.1.2 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1.3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2.1.4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2.1.5 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较大进展
2.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
    2.2.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突出特征是“双顺差”
    2.2.2 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2.2.3 FDI 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2.2.4 巨额储备资产项目差额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的累积
    2.2.5 错误和遗漏项目主要是管制外资金的短期流动
2.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风险分析
    2.3.1 加剧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2.3.2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2.3.3 累积巨额外汇储备威胁到经济金融稳定
    2.3.4 大量实际资源让渡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2.3.5 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
    2.3.6 阻碍服务业快速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原因:要素市场扭曲
3.1 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
    3.1.1 扭曲的定义及其类型
    3.1.2 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涵义
    3.1.3 要素价格扭曲形成的原因
    3.1.4 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资源配置效率
3.2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
    3.2.1 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
    3.2.2 资本市场状况
    3.2.3 土地市场扭曲状况
    3.2.4 能源和水资源价格扭曲状况
    3.2.5 环境成本扭曲状况
3.3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路径
    3.3.1 要素市场扭曲的初始制度安排
    3.3.2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过程
    3.3.3 要素市场扭曲的制度变迁
    3.3.4 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影响的机理分析
4.1 无要素市场扭曲的情况
    4.1.1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4.1.2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4.1.3 宏观经济均衡
    4.1.4 完全竞争市场与宏观经济均衡
    4.1.5 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
4.2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
    4.2.1 劳动力市场扭曲定义
    4.2.2 资本市场扭曲定义
    4.2.3 能源等要素市场扭曲定义
4.3 要素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4.3.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4.3.2 资本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4.3.3 其它要素扭曲与消费不足
4.4 要素市场扭曲与投资过度
    4.4.1 要素扭曲与投资过度的数理模型
    4.4.2 要素扭曲与产业选择
    4.4.3 其它要素扭曲与过度投资及产业选择
4.5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
    4.5.1 要素市场扭曲与经常项目顺差
    4.5.2 要素市场扭曲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4.5.3 经常项目顺差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5.1.1 扭曲测度定义
    5.1.2 扭曲测度方法比较
    5.1.3 扭曲测定
5.2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5.2.3 经验检验
    5.2.4 研究结果说明
    5.2.5 研究结论
5.3 本章小节 第6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
6.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6.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1.2 大力发展服务业
    6.1.3 努力增加消费以扩大内需
    6.1.4 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6.2 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
    6.2.1 转变政府职能
    6.2.2 改变政府官员政绩观
    6.2.3 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关系
6.3 继续理顺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消除要素市场扭曲
    6.3.1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6.3.2 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6.3.3 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
    6.3.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发展
6.4 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6.4.1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6.4.2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
6.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 1.3
    论文的内容体系 1.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研究综述 2.1
    均衡理论 2.2
    非均衡理论 2.3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理论 2.4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研究 3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式 3.1
    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3.2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 3.3
    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和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 3.4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研究范式 3.5
    小结 4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形成 4.1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的特征 4.2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的原因 4.3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的机制 4.4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形成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绩效 4.5
    小结 5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发展 5.1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的特征 5.2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原因 5.3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机制 5.4
    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绩效 5.5
    小结 6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演进趋势 6.1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收敛之展望 6.2
    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演进趋势 6.3
    小结 7
    促进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绩

(8)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选择与可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思路、内容、分析框架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分析框架
        2.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简要评述
    1 养老保障制度相关概念界定
        1.1 养老与养老保障
        1.2 养老方式、养老模式及养老体系
    2 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2.2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3 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3.1 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3.2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的理论
    4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理论
        4.1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4.2 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3 社会保障本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5 国外关于养老保障问题及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研究
        5.1 国际组织关于养老保障问题的相关研究
        5.2 国外学术界关于养老保障问题的相关研究
        5.3 国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相关研究
    6 国内关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进展
        6.1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6.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6.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与构想
        6.4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6.5 关于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责任
    7 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第三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及现状分析
    1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过程考察
        1.1 以家庭保障为主阶段
        1.2 集体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阶段
        1.3 家庭保障为主与多种养老方式并存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阶段
    2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和经验总结
        2.1 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
        2.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主要经验总结
    3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3.1 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覆盖面小
        3.2 农村养老保障总体水平低
        3.3 养老保障意识薄弱
        3.4 城乡养老保障财政投入不对等
        3.5 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发展的区域差异
第四章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及其启示
    1 典型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比较
        1.1 典型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考察
        1.2 典型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
    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及特征
        2.1 农村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
        2.2 农村非缴费型养老金保障制度
        2.3 非正规养老保障制度
    3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3.1 强化政府责任,确保制度规范有序运行
        3.2 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效益
        3.3 确定合理保障水平,保证经济支持能力可持续性
        3.4 继承传统文化内核,发挥非正规保障功能
第五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选择与设计
    1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1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定位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选择的制度文化基础
        2.1 制度基础
        2.2 文化基础
    3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选择的家庭基础
        3.1 农民概念的中外比较
        3.2 家庭规模的变动趋势
        3.3 家庭养老内容的多层次性
        3.4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关系
    4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财力支撑
        4.1 农民个人缴费能力分析
        4.2 集体补助能力分析
        4.3 财政支持能力分析
    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主体的博弈均衡
    6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设计
        6.1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6.2 具体模式的设计
第六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
    1 财政投入于基础养老金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的影响
        1.1 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1.2 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2 财政投入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2.1 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2.2 财政投入对城乡总福利的影响
        2.3 财政投入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3 个人帐户养老基金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
        3.1 基金的投资收益分析
        3.2 个人帐户基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第七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个人帐户可持续运行的相关数量分析
    1 个人帐户精算模型的优化选择
        1.1 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
        1.2 个人帐户精算模型的构建
        1.3 个人帐户精算模型的比较
    2 相关影响因素对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值的敏感性分析
    3 个人帐户养老金收入替代率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精算模型
        3.2 参数设定与测算结论
    4 长寿风险对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的定量分析
        4.1 长寿风险对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的精算模型与实证分析
        4.2 参数调整在降低个人帐户长寿风险中的定量分析
    5 小结
第八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可持续运行机制建设
    1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筹集机制
        1.1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
        1.2 明确界定集体补助责任
        1.3 筹资渠道拓展
    2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机制
        2.1 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2.2 建立独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
        2.3 建立规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3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3.1 明确保险基金投资主体选择标准
        3.2 选择保险基金投资领域
    4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保障机制
        4.1 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法规体系
        4.2 法律规范家庭养老,强化家庭养老保障的基础地位
        4.3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立法,确保养老保险基金有效运作
    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风险的担保机制
    6 建立城乡养老保障的衔接机制
    7 建立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的长效机制
        7.1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7.2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创收能力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作者简历

(9)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已有文献回顾
        1.2.1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
        1.2.2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模式及顺序
        1.2.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机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及基本结论
        1.3.1 研究方法
        1.3.2 框架结构
        1.3.3 基本结论
2.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理论
    2.1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货币可兑换
        2.1.2 经常项目可兑换
        2.1.3 资本项目可兑换
    2.2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般理论
        2.2.1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理论基础
        2.2.2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保持管制的论争
        2.2.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收益与风险
    2.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排序理论
        2.3.1 有关排序的理论支持
        2.3.2 有关排序的否定意见
        2.3.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排序问题
    2.4 资本项目可兑换下的汇率制度选择
        2.4.1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2.4.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克鲁格曼永恒三角形
        2.4.3 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的汇率理论
3.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3.1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动因
        3.1.1 来自内部的动因
        3.1.2 来自外部的动因
    3.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般条件与核心条件
        3.2.1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般条件
        3.2.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核心条件
    3.3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顺序安排
        3.3.1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本原则
        3.3.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顺序安排
4.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
    4.1 资本管制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4.1.1 资本管制的含义
        4.1.2 资本管制的理论依据
    4.2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演进与现状
        4.2.1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演进
        4.2.2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现状
    4.3 对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评价
        4.3.1 对中国资本管制目标的评价
        4.3.2 对中国资本管制手段的评价
        4.3.3 对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评价
    4.4 中国放松资本管制进程中的政策配合
5. 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5.1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制度
        5.1.1 资本项目可兑换要求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5.1.2 汇率制度安排影响资本项目可兑换
        5.1.3 汇率稳定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统一与矛盾
        5.1.4 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改革具有内在一致性
    5.2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
        5.2.1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5.2.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5.2.3 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
    5.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
        5.3.1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分期
        5.3.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汇率制度(1949-1952年)
        5.3.3 计划经济时期的汇率制度(1953-1980年)
        5.3.4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94年)
        5.3.5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的汇率制度(1994-2005年)
        5.3.6 2005年后的汇率制度
    5.4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存问题
        5.4.1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
        5.4.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
    5.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取向
        5.5.1 走向弹性化的汇率制度
        5.5.2 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协同推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国外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合述述
    1.2.2 国内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1.2.3 A股H股价差的国外文献综述
    1.2.4 A股H股价差的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1.3.1 本文结构安排
    1.3.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国际比较
第一节 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
第二节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2.2 资产组合理论
    2.2.3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2.2.4 金融深化理论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
    2.3.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造就了大批富裕阶层和理财需求
    2.3.2 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人民币存在较大升值压力
    2.3.3 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2.3.4 繁荣香港市场的要求
第四节 QDII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2.4.1 韩国QDII制度的实践
    2.4.2 台湾QDII制度的实践
    2.4.3 智利QDII制度的实践 第三章 QDII发展现状及治理措施
第一节 QDII政策大事记
第二节 QDII的发展历经程
第三节 QDII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
    3.4.1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3.4.2 基金系QDII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3.4.3 银行系QDII投向以成熟市场为主,区域相对分散
第五节 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的定性分析
第一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
    4.1.1 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的投资路径,降低投机行为发生率
    4.1.2 有利于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4.1.3 为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带来全方位的投资机会
    4.1.4 有助于培养国际级投资者队伍,推动投资理念与模式的逐步成熟
第二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消极影响
    4.2.1 导致国际游资跨境频繁流动
    4.2.2 引起市场萎靡
    4.2.3 证券市场的资金分流,可能导致股市动荡 第五章 QDII制度对A股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施QDII制度前各地股市风险溢价比较分析
第二节 QDII对A股市场风险收益的实证分析
    5.2.1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的计量方法
    5.2.2 各地股市间相关系数的计算 第六章 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B、H股价差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
    6.1.1 影响H股和A股价格差异的因素分析
    6.1.2 QDII制度和A股、H股市场分割的消除
第二节 A股和B股市场波动性、有效性比较及其整合研究
    6.2.1 研究方法
    6.2.2 实证研究结果
    6.2.3 基本结论与评论
第三节 QDII制度对A股、H股价差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6.3.1 资料与研究方法
    6.3.2 最优滞后步长P的确定
    6.3.3 平稳性检验
    6.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回归拟合
    6.3.5 实证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7.1.1 资本项目和证券市场应逐步开放
    7.1.2 投资者确立合理的风险和收益预期
    7.1.3 培育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
    7.1.4 对进出资金严格监控
第二节 论文的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一 QDII开放投资台湾之规定
附录二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
附录三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办法
附录四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五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最优制度安排(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D]. 张菀庭.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印度政府债务的演进、风险及可持续性研究[D]. 蒲诗璐. 四川大学, 2021(12)
  • [3]关于保险公司偿二代下风险管理的研究[D]. 陈新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0)
  • [4]京津冀养老保险制度协同发展研究[D]. 徐耶加.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D]. 李劲松. 云南大学, 2013(02)
  • [6]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D]. 王必锋. 辽宁大学, 2013(11)
  • [7]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 张务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8]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选择与可持续性[D]. 曹文献.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
  • [9]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D]. 张健.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10]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 龚纪纲. 南开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优化制度安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