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干热风防治措施

优质小麦干热风防治措施

一、优质小麦干热风的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董艳华[1](2021)在《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全程绿色保优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分析了目前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优质弱筋小麦全程绿色保优栽培技术提质增效,包括精选品种、绿色田间管理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收获与贮藏加工等技术,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科学防灾减灾,保证优质优价。

刘瑞刚[2](2021)在《菏泽优质小麦绿色生产的问题及栽培技术措施》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优质小麦绿色生产,本文作者分析了影响小麦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土壤资源条件、品种、机械化及栽培技术的现状和问题,并就小麦栽培技术提出解决方案,指导优质小麦绿色生产。

黄琴[3](2020)在《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植物激活蛋白(Verticillium dahliae Asp-f2 Like,缩写为VDAL)小麦种子包衣和春季不同苗龄喷施对高产冬小麦群体生长动态和发育、产量的形成进程和籽粒形成的影响,以期为VDAL的冬小麦高产调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于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以藁优2018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北省藁城市梅花镇刘家庄村开展了 VDAL种子包衣、普通包衣、光籽不包衣为主区,春生第4、5、6叶龄及齐穗期喷施VDAL和不喷施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小麦群体总茎(穗)数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动态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在起身期总茎数达到最高峰,在孕穗期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起身期VDAL种子包衣处理的茎数高于普通包衣与种子无包衣。以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以获得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最大茎(穗)数。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起身期的差异较小,拔节后变化趋势表现为增长较快,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孕穗期达到最大值,以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叶面积指数较大。2.不同时期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花后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随生育进程的进行先升高,在花后14天达到最高,开花21d后迅速下降,花后28d旗叶SPAD值均表现为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净光合速率(Pn)在花后13天达到最高,而后逐渐降低,其中花后13天和18天以春生第4与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花后21天,以春生第4、6与齐穗期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小麦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表现为随开花时间的后移呈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喷施激活蛋白水平花后旗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显着性差异,花后以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最大,说明喷施激活蛋白可以影响旗叶光合特性。3.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开花后灌浆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在花后21天达到最大,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获得最大灌浆速率。不同时期喷施VDAL激活蛋白的冬小麦千粒重增长过程是先缓慢增长,后快速增长,呈“S”型曲线变化,春生第4~6叶喷施激活蛋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千粒重。3种水平下的理论最高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一致,在花后18d左右达到最大,喷施激活蛋白增大了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总小穗数和穗粒数以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千粒重表现为春生第4-5时期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籽粒产量以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最高,其次是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4.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继续积累达到最大值。3种包衣下各处理的氮素积累总量和茎鞘氮素含量均以春生第4叶最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成熟期各器官含氮量,籽粒>茎鞘>叶片>穗轴。3种包衣水平下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茎鞘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以春生第4或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茎鞘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较高。说明越早喷施激活蛋白能够有利于提高成熟期和开花期氮素积累量。5.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3种包衣水平下分别以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拉伸长度、湿面筋与容重较大,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较长。基于以上内容,得出本文的结论:使用VDAL种子包衣,并在春生第4叶龄喷施可以获得最多的穗数,最高的产量,维持较高的花后光合能力,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春生第5叶龄喷施VDAL可以获得最高的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利于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因此,VDAL种子包衣,且在春生第4-5龄叶面喷施是冬小麦增产的有效技术途径。

董玉新[4](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李瑜玲,李夕军,宋晓[5](2018)在《石家庄市冬小麦高产抗倒节水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研究》文中指出概述了冬小麦高产抗到节水标准化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推广措施及产生的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为石家庄市区域内的小麦生产提供借鉴。

袁阳[6](2018)在《南阳市小麦干热风防治技术要点》文中提出干热风是我市小麦生育后期容易发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它可使小麦失去水分平衡,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使千粒重明显降低,导致小麦显着减产。因此,防御小麦干热风已经成为实现我市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1危害症状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干热风强度和持续时间外,还与种植制度、小麦生育期早晚、品种、生态型等有很大关系。在高温、干旱、风大的气象条件

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曹廷杰,陈渝[7](2017)在《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文中指出依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出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介绍了部分适宜河南省生产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近两年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及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解锋[8](2016)在《灾害性气候对关中平原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抗灾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灾害性气候发生频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气候条件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文章以关中平原小麦生产为例,分析灾害性气候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总结出关中平原小麦增产、抗灾的策略。

王曼莉[9](2015)在《浅谈临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临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该地区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仪小梅[10](2014)在《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干热风抗性鉴定》文中认为干热风是一种不可预知的气象灾害,当其来临再防治为时已晚,因此,选育、种植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是抵御干热风胁迫、减少产量损失的最好方法。所以,确立黄淮麦区小麦干热风抗性评价指标并据此筛选出抗干热风品种,对小麦抗干热风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与品种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淮麦区推广的91个小麦品种为供试品种,分两年种植。于灌浆期对其设置温室模拟干热风处理,研究干热风胁迫对小麦植株形态特征、产量性状、重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主要营养成分积累的影响,分析不同干热风抗性小麦品种的性状表现,旨在确立黄淮麦区小麦干热风抗性评价指标并据此筛选出抗干热风品种,为小麦抗干热风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以及品种布局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的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干热风处理前大田生长环境一致,仅在小麦花后十天对处理组设置高透光温室,采用智能风控温控系统模拟干热风处理,处理十天后移除温室,恢复自然条件。本试验提供了作物生长环境的真实模拟,系统内部光照、温度、湿度、风速等条件十分接近自然干热风环境,获得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2.干热风胁迫破坏叶绿素,使小麦植株的地上部分明显黄化、萎蔫、青枯,绿光标准化值降低。干热风抗性强的品种黄化程度低,绿光标准化值无显着性下降;干热风抗性低的品种黄化、青枯严重,绿光标准化值显着下降。3.小麦灌浆期干热风胁迫对穗长、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均无显着性影响,对旗叶功能期、绿光标准化值和千粒重影响显着。确立千粒重与旗叶功能期两个指标分别从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衡量小麦干热风抗性,绿光标准化值作为田间形态指标参考。千粒重与旗叶功能期显着相关。4.确定以千粒重抗逆指数和旗叶功能期抗逆指数作为干热风抗性鉴定指标。筛选出高抗干热风的品种包括山农23号、良星77、洛旱7号、长4738等;干热风敏感品种包括济南17、济麦20、师栾02-1、周麦24等。两年重复种植的五个品种,山农23号、良星77、山农20、济麦20、济南17号等5个品种干热风抗性表现稳定,干热风模拟温室和鉴定指标可行可靠。5.不同部位的粒重受到干热风胁迫均显着下降。花后913天受到干热风胁迫的品种,基部小穗和中部小穗上位粒粒重下降最显着,受到干热风胁迫影响最大;花后1415天,基部小穗单粒重、顶部小穗单粒重、中部小穗上位粒单粒重和中部下位粒单粒重均下降,且下降幅度无显着差异。6.干热风胁迫对比重无显着性影响,收获时种子成熟充分,干热风胁迫使籽粒干瘪,体积减小。干热风能够显着增加籽粒的蛋白质相对含量,抗干热风的品种蛋白质增加的幅度普遍偏低,干热风抗性较低的品种蛋白质增加的幅度偏高,干热风胁迫能够显着降低籽粒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干热风抗性较高的品种淀粉含量降低的幅度普遍较低,抗性较低的品种淀粉含量降低的幅度较高。

二、优质小麦干热风的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小麦干热风的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全程绿色保优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中存在问题
    1.1 目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难满足市场需求
    1.2 品种少
    1.3 栽培技术不规范
2 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全程绿色保优栽培技术
    2.1 耕地环境
    2.2 精选品种
    2.3 内外沟配套
3 优质弱筋小麦稀播、半精量播种
    3.1 选择适宜播期
    3.2 播种技术
4 优质弱筋小麦绿色田间管理技术
    4.1 出苗期至越冬期绿色田间管理技术
    4.2 返青期至抽穗期绿色田间管理技术
    4.3 抽穗期至成熟期绿色田间管理技术
5 优质弱筋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5.1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
    5.2 测土配方施肥
    5.3 氮肥前移技术
6 优质弱筋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6.1 生物防治
    6.2 绿色防治条锈病
    6.3 绿色防治赤霉病
    6.4 绿色防治纹枯病
    6.5 绿色防治白粉病
    6.6 绿色防治虫害
7 农机农艺相融合,优质弱筋小麦收获与贮藏加工。
    7.1 农机农艺相融合
    7.2 保证优质优价
8 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科学防灾减灾
    8.1 科学防治冬季冻害
    8.2 科学防治早春冻害与晚霜
    8.3 防治倒伏
    8.4 防治干热风
    8.5 科学防治渍害

(2)菏泽优质小麦绿色生产的问题及栽培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小麦优质绿色生产的问题
    1.1 自然气候条件
        1.1.1 冻害
        1.1.2 干热风
    1.2 土壤资源条件
    1.3 品种
    1.4 农业机械化
    1.5 栽培技术
        1.5.1 播种量偏大
        1.5.2 轻视有机肥的使用
        1.5.3 肥料一次性使用
        1.5.4 田间管理粗放
        1.5.5 病虫害重治轻防
2 栽培技术措施
    2.1 土壤及播前准备
        2.1.1 基本条件
        2.1.2 茬口选择及整地
        2.1.3 施肥要求
    2.2 品种选择和播种质量
        2.2.1 品种
        2.2.2 播种质量
    2.3 病虫草害防治
        2.3.1 草害防治
        2.3.2 蚜虫防治
        2.3.3 病害的绿色防治

(3)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0 激活蛋白的研究概括
        1.2.1 激活蛋白对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1.2.2 激活蛋白对小麦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1.2.3 激活蛋白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1.2.4 叶面喷肥对小麦籽粒参数的影响
        1.2.5 叶面喷肥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
        1.2.6 激活蛋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田基本情况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基本苗与总茎数
        2.3.2 干物质积累分配和叶面积指数(LAI)
        2.3.3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测定
        2.3.4 旗叶光合作用
        2.3.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3.6 旗叶面积的测定
        2.3.7 灌浆速率测定
        2.3.8 粒重增长的模型建立
        2.3.9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2.3.10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2.3.11 籽粒品质参数指标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3.1.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茎(穗)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1.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变化的影响
    3.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2.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
        3.2.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3.2.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前后干物质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3.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3.3.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面积的影响
        3.3.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3.3.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3.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荧光特性的影响
    3.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3.4.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千粒重增长过程的影响
        3.4.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模型参数的影响
        3.4.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3.4.5 VDAL激活蛋白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氮量积累转运的影响
        3.5.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3.5.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3.5.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3.5.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后氮素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3.6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6.1 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参数的影响
        3.6.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粉制仪参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4.2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光合的影响
    4.3 关于叶面喷施对冬小麦氮素转运的影响
    4.4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稿件录用通知单
附件

(4)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生育时期记载
        2.3.2 气象资料
        2.3.3 土壤养分测定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2.3.6 土壤温度测定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2.3.13 考种及测产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3.1.8 小结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1 小结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3.3.9 小结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2 讨论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5 主要创新点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石家庄市冬小麦高产抗倒节水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冬小麦高产抗倒节水标准化生产技术
    1.1 推广高产抗倒节水优质品种, 实施生物节水技术
    1.2 深松土壤, 提高小麦抗倒能力
    1.3“双晚技术”, 推迟小麦适播期
    1.4 等行全密播种技术
    1.5 播后镇压技术
    1.6 推迟春一水灌溉时间
    1.7 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新技术
    1.8 实施秸秆还田,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 冬小麦高产抗倒节水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
    2.1 制定技术推广方案
    2.2科技服务带动, 培训项目促进
    2.3 构建高标准示范田, 促进技术推广
    2.4 技术推广实施措施
        2.4.1 技术培训。
        2.4.2 田间技术指导。
        2.4.3 现场观摩。
        2.4.4 宣传报道。
        2.4.5 发放技术资料。
3 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
    3.1 直接经济效益
    3.2 社会效益

(6)南阳市小麦干热风防治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危害症状
2 综合防治
    2.1 生物防御
    2.2 农业技术防御
        2.2.1 品种选择
        2.2.2 合理施肥
        2.2.3 整地播种
        2.2.4 精细播种
    2.3 田间管理
        2.3.1 冬前管理
        2.3.2 春季管理
        2.3.3 后期管理
        2.3.4 收获

(7)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利用原则和布局意见
    1.1 河南省中北部麦区, 包括许昌、郑州及黄河以北的水浇地
    1.2 河南省中东部麦区, 包括驻马店中北部、漯河、周口、商丘、平顶山东部等地的中高产麦区水浇地
    1.3 南阳盆地麦区, 包括南阳市和驻马店的泌阳县
    1.4 豫南稻茬麦区, 包括信阳、驻马店南部及南阳桐柏等地的稻茬麦区
    1.5 豫西、豫西南、豫北旱作麦区, 包括洛阳、三门峡、济源、平顶山、安阳等浅山丘陵地区
2 适宜河南省种植的部分优质强筋和优质中强筋品种介绍及利用意见
    2.1 郑麦366
    2.2 新麦26
    2.3 西农979
    2.4 郑麦7698
    2.5 丰德存麦5号
    2.6 郑麦3596
    2.7 隆平518
    2.8 存麦8号
    2.9 郑麦583
    2.1 0 郑麦379
    2.1 1 周麦32
    2.1 2 郑麦119
    2.1 3 周麦30
    2.1 4 淮麦30
    2.1 5 西农509
    2.16西农529
3 部分新审定小麦品种介绍及利用建议
    3.1 德研麦16
    3.2 恒进8号
    3.3 泉麦890
    3.4 丰德存麦12
    3.5 濮兴5号
    3.6 沃德麦365
    3.7 瑞华麦523
    3.8 洛麦28
    3.9 豫农186
    3.1 0 中育1211
    3.1 1 洛麦31
    3.1 2 百农4199
    3.1 3 天民184
    3.1 4 豫信11
    3.1 5 宛麦21
4 国家黄淮南片水地区域试验苗头小麦品种
    4.1 轮选66
    4.2 郑育麦16
    4.3 中金13
    4.4 郑麦618
    4.5 郑麦369
    4.6 涡麦66
    4.7 新科麦169
    4.8 高麦6号
    4.9 新麦36
    4.1 0 西农511
    4.1 1 周麦36号
    4.1 2 淮核12013

(8)灾害性气候对关中平原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抗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中平原小麦生育期灾害性气候
    1. 1 干旱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1. 2 冻害的发生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 3 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2措施
    2. 1 干旱预防措施
    2. 2 冻害预防措施
    2. 3 干热风的预防措施
3 结论

(9)浅谈临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播前准备
    1.1 精细整地
    1.2 合理施肥
    1.3 选用良种
2 播种技术
    2.1 适时播种
    2.2 种子处理
    2.3 适量播种
    2.4 播种深度
3 田间管理
    3.1 抓好冬前冬季麦田管理
        3.1.1 及早查苗, 补种补栽。
        3.1.2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
        3.1.3 中耕松土及镇压。
    3.2 加强春季麦田管理
        3.2.1 返青起身期管理。
        3.2.2 重施拔节肥水。
        3.2.3浇透孕穗水。
    3.3 注重后期管理
        3.3.1 适时浇好灌浆水, 增加粒重。
        3.3.2 防止后期干热风危害。
        3.3.3 及时防治病虫害。
4 及时收获、单独收获及贮藏

(10)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干热风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热风及花后高温对小麦形态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2.2 花后干热风及高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2.3 花后高温以及干热风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1.2.4 干热风与高温胁迫对生理生化的影响
        1.2.5 高温与干热风防控措施
        1.2.6 小麦高温及干热风育种展望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2.3 试验方法
        2.3.1 性状调查
        2.3.2 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图像采集
        2.3.3 小麦千粒重测定方法
        2.3.4 种子比重的测定
        2.3.5 小麦籽粒品质的测定
        2.3.6 计算机视觉的绿光标准化值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干热风抗逆系数和抗逆指数
    3.2 干热风胁迫对灌浆期小麦地上部分形态特征的影响
    3.3 干热风胁迫对性状的影响
        3.3.1 性状指标
        3.3.2 千粒重和旗叶功能期的相关分析
        3.3.3 旗叶功能期的抗逆系数和抗逆指数
        3.3.4 千粒重的抗逆系数和抗逆指数
    3.4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籽粒比重的影响
    3.5 干热风胁迫对不同部位小穗单粒重的影响
    3.6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6.1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相对含量的影响
        3.6.2 干热风胁迫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智能风控温控干热风模拟温室
    4.2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地上部分植株形态的影响
    4.3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农艺与产量性状的影响以及鉴定小麦干热风抗性的指标的确立
    4.4 干热风抗逆系数和抗逆指数及干热风抗性品种筛选
    4.5 干热风胁迫对穗部不同粒位单粒重的影响
    4.6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籽粒比重的影响
    4.7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5.1 智能风控温控干热风模拟温室
    5.2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地上部分植株形态的影响
    5.3 确立以旗叶功能期和千粒重抗逆指数鉴定小麦干热风抗性
    5.4 干热风胁迫对穗部不同粒位单粒重的影响
    5.5 干热风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四、优质小麦干热风的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全程绿色保优栽培技术[J]. 董艳华. 农家参谋, 2021(16)
  • [2]菏泽优质小麦绿色生产的问题及栽培技术措施[J]. 刘瑞刚.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4)
  • [3]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黄琴.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石家庄市冬小麦高产抗倒节水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研究[J]. 李瑜玲,李夕军,宋晓.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7)
  • [6]南阳市小麦干热风防治技术要点[J]. 袁阳.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4)
  • [7]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J]. 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曹廷杰,陈渝. 种业导刊, 2017(09)
  • [8]灾害性气候对关中平原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抗灾策略[J]. 解锋.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1)
  • [9]浅谈临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王曼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09)
  • [10]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干热风抗性鉴定[D]. 仪小梅.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优质小麦干热风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