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一、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城[1](2021)在《黄甜菜中甜菜黄色素的稳定性及分离纯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甜菜中的甜菜黄色素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将其开发成一种天然水溶性黄色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黄甜菜为原料,研究了黄甜菜色素的提取条件;黄甜菜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采用大孔树脂对甜菜黄色素进行分离纯化,所得结果如下:(1)在黄甜菜色素提取实验中,黄甜菜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 nm,且在提取液p H为4.0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甜菜黄素的稳定性;相比较压榨的方式,酸水浸提的可以降低黄甜菜色素的氧化程度,更好的保持黄甜菜色素溶液的色泽;黄甜菜色素易溶于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中,使用50%的甲醇溶液进行提取可以得到浓度较高的黄甜菜色素溶液(51.92±1.92 mg/L)且杂质含量少,澄清度高;乙酸乙酯对黄甜菜色素中的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采用乙酸乙酯一次萃取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黄甜菜色素。(2)在不同条件下黄甜菜色素稳定性实验中,温度对黄甜菜色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采用拟一阶动力学模型阐述了不同温度下黄甜菜色素的热降解动力学,相关系数均在0.83以上,反应速率常数k的变化程度与温度的升高趋势成正比;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的黄甜菜色素热降解的反应活化能为Ea=45.10 KJ/mol,黄甜菜色素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在天然色素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根据温度熵Q10可以看出温度对黄甜菜色素降解速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40-50oC,这可能与酶解作用有关。对不同摩尔量的7种金属离子进行了研究得到在允许添加的范围内选择0.01mol/LK+可以较好的保持黄甜菜色素的色泽并维持其稳定性。拟一阶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9种酸类添加剂和2种糖类添加剂对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在酸类添加剂中没食子酸表现出较好的效果,阿魏酸的效果最差,在糖类添加剂中壳多糖表现出较好的增强效果。由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实验得出,在短时间内添加0.2%的Vc和使用1.0%的山梨酸钾低温冷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黄甜菜色素的稳定性。(3)在大孔树脂纯化黄甜菜色素实验中,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根据树脂吸附量筛选了6种树脂,并选择XAD-4(2.879±0.156 mg/g)、XAD-16(4.025±0.142mg/g)、LH-17(4.438±0.119 mg/g)三种树脂进行静态吸附等温线实验。Langmuir方程可以更好的拟合三种树脂的静态吸附行为(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3、0.9903、0.9808),三种树脂对甜菜黄素的吸附行为更倾向于单分子层吸附。且根据最大吸附容量Qmax(10.941 mg/g)来看,LH-17树脂更有利于从黄甜菜色素粗提液中回收甜菜黄素,且拟一阶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三种树脂吸附甜菜黄素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动态吸附实验,采用1 BV/h流速进行吸附和解吸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树脂利用率和洗脱液浓度,且LH-17树脂的再生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树脂,可以用于连续生产使用。经过大孔树脂的一轮吸附和洗脱处理,黄甜菜色素回收率为37.03%、纯度为2.18%,与粗提液中黄甜菜色素的纯度相比提高了72.4%。

张瑞[2](2021)在《辣椒呈色呈味物质在不同体系中的变化及防控研究》文中提出食品的色泽和滋味与食品品质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辣椒作为重要的农业蔬菜作物、调味品作物,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红辣椒类食品的色泽主要依赖于类胡萝卜素如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和β-胡萝卜素,其滋味则主要取决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然而,食品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容易受加工或贮藏条件的影响而降解,导致颜色和辣味逐渐消失。红辣椒食品基质多样,如水体系中的辣椒汁、油体系中的火锅底料、蛋白质体系中的川味香肠等,不同基质的存在可能导致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的稳定性发生变化。因此,进行红辣椒食品中呈色呈味物质的研究,了解呈色呈味物质的降解规律,更好的控制呈色呈味物质在加工或贮藏中的变化,意义重大。但截止到目前为止,从不同基质辣椒类食品的角度出发,关于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不同加工处理下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在水体系和油体系辣椒食品中的稳定性差异,然后研究了油模型中呈色呈味物质的降解规律,最后探讨了抗氧化剂的护色护味效果,以期为实际加工或贮藏过程中辣椒食品色泽和滋味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加工处理对水体系辣椒汁和油体系火锅底料中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的影响研究。本试验从食品角度出发,以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为考察指标,研究超声、微波、热、光和贮藏温度对辣椒汁和火锅底料中呈色呈味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功率超声处理(480 W)、高功率微波处理(700 W)、高温热处理(100℃)均可导致辣椒汁中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的显着损失(p<0.05),但在火锅底料中,除高功率微波处理下辣椒素类物质大量损失外,其它加工处理下呈色呈味物质无显着降解(p>0.05)。在贮藏条件下,辣椒汁和火锅底料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与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45℃高温贮藏下,辣椒汁中辣椒素类物质显着降解(p<0.05),火锅底料中辣椒素类物质却没有显着损失(p>0.05)。因此,油体系食品中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的稳定性优于水体系。此外,绿、蓝和紫外光照射均可引起辣椒汁和火锅底料中辣椒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损失,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2、火锅底料油模型中辣椒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的热降解规律研究。通过构建三种火锅底料常用油的油模型,探究了120℃、140℃、160℃、180℃热处理下油模型颜色、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的降解规律以及与油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各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的损失量越多,其降解模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率大小为k辣椒红素>k玉米黄质>kβ-隐黄质>kβ-胡萝卜素>k辣椒玉红素,油模型间的活化能顺序为Ea牛油<Ea混合油<Ea菜籽油。色泽参数L、a、b的变化动力学级数为零,且色泽参数的变化与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三种油模型中,菜籽油模型的脂肪不饱和程度与维生素E含量(233.96±5.93μg/g)皆最高,其次是混合油模型,最后是牛油模型。模型间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率情况为k牛油>k混合油>k菜籽油,120℃下辣椒素的降解也是如此,但随着温度的升高,180℃下,辣椒素的降解速率顺序变化为:k菜籽油>k混合油>k牛油。可见,油模型的氧化性、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加热温度共同影响着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的稳定性。3、火锅底料油模型的护色护味研究。在紫外光照射试验和烘箱加速氧化测试下,研究了40、200、700 mg/kg的迷迭香提取物、200 mg/kg的维生素E和200mg/kg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对菜籽油和牛油模型中过氧化值、总类胡萝卜素、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辣椒素类物质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护色护味剂。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照下,迷迭香提取物的护色护味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两油模型中以700mg/kg的浓度效果最佳。40 mg/kg迷迭香提取物的护色护味效果薄弱,且会促进菜籽油模型中油脂的氧化以及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其余200 mg/kg迷迭香提取物、200 mg/kg的维生素E和200 mg/kg的BHT的护色护味效果差别不大。但在烘箱加速氧化测试中,200 mg/kg的迷迭香提取物已具有显着的护色护味作用(p<0.05),且效果仅次于700 mg/kg迷迭香提取物,略强于200 mg/kg的BHT。因此,此处理条件下,200 mg/kg迷迭香提取物即可适用于牛油、菜籽油模型的护色护味。可见,迷迭香提取物可有效延缓油模型中呈色呈味物质的损失,效果与其浓度、样品基质及处理条件有关。结论:从辣椒食品角度出发,发现整体上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在油体系火锅底料中的稳定性优于水体系辣椒汁;通过研究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在油模型中的热降解规律,发现呈色呈味物质的降解均符合一阶降解动力学模型,且降解规律与油模型的脂肪酸组成、抗氧化物质及加热条件等因素有关;最后通过护色护味研究发现迷迭香提取物具有潜在的护色护味作用,但具体效果与其浓度、样品基质及处理条件有关。

单辉[3](2021)在《芥菜疙瘩红色素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芥菜疙瘩(Brassica napiformis)为十字花科芸苔属常见蔬菜,在我国广泛种植,主要被加工成腌制小菜食用,急需深加工利用和开发。为了实现芥菜疙瘩的高值化加工,本论文以芥菜疙瘩为原料经过一定加工处理,提取、精制芥菜疙瘩红色素,并对芥菜疙瘩红色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芥菜疙瘩红色素的提取条件:经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及乙醇沉淀除杂的试验分析,芥菜疙瘩红色素生成的最佳加热温度为80℃、最适加热时间为3h,提取红色素的最适乙醇浓度为80%;在此条件下,芥菜疙瘩红色素粗提物的得率为(1.45±0.12)%。(2)建立了芥菜疙瘩红色素的两级精制工艺:芥菜疙瘩红色素粗提物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5%乙醇的解析,可有效除去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杂质,所得一级精制红色素的得率为(3.26±0.014)%;将一级精制红色素在含1%甲酸的30%甲醇洗脱下经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精制,得二级精制红色素;HPLC分析显示,二级精制红色素为单一色谱峰,由LC-MS/MS分析可推测芥菜疙瘩红色素中可能含有芍药花青素。(3)考察了影响芥菜疙瘩红色素稳定性的因素:芥菜疙瘩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不随p H值的变化而变化,当p H<5.0时一级精制红色素和二级精制红色素均较为稳定,当p H>5.0时,两种红色素的吸光度随着p H值的升高而降低,同时颜色也由红色逐渐变为淡黄色;p H值对红色素稳定性的时间动态变化分析显示,在2-8 h内,相同p H值条件下,红色素的吸光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两种精制红色素溶液相较于低温避光环境中,高温光照可显着降低其稳定性,而当红色素以固体形式存在时在高温光照环境中保持稳定;不同食品添加剂对红色素的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糖类添加剂和抗氧化剂对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金属离子可以显着提高其吸光度,而食品防腐剂焦亚硫酸钠会使色素的吸光度发生显着性降低。(4)证明了芥菜疙瘩红色素具有抗氧化活性:芥菜疙瘩红色素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显着的清除能力;进一步的Ha Ca T细胞实验表明芥菜疙瘩红色素可以通过提高UVB损伤细胞中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MDA含量的方式发挥抗氧化保护细胞的作用。

刘玲玲[4](2021)在《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提取、纯化、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林生茜草(Rubia sylvatica Nakai)果实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UAE)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主因素筛选(Plackett-Burman,PBD)和响应面优化(Box-Behnken,BBD)三个步骤进行提取条件优化;利用大孔树脂对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富集纯化并优化纯化工艺;采用LC-MS/MS技术对花青素组分进行鉴定;对纯化前后的花青素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并对花青素稳定性开展实验研究,以期为林生茜草果实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TA)和总酚(TP)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3.0,乙醇浓度30%,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55℃,液固比20:1(mL/g),超声时间20 min,TA(以每克干样品中花青素类化合物相当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的质量表示)和TP(以每克干样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相当于没食子酸GA的质量表示)得率分别为 22.35±0.89 mg C3G/g 和 36.08±0.11 mg GA/g。(2)采用大孔树脂法对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进行富集纯化,确定LX-8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吸附平衡时间3 h;最佳工艺条件:吸附及解吸液pH 2.0,解吸剂乙醇浓度70%,吸附与解吸流速均为0.5 mL/min,解吸剂用量60 mL。纯化后色价77.53±0.26,纯度(质量分数)37.99±0.33%。(3)采用LC-MS/MS技术鉴定出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中主要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飞燕草色素-3-O-芸香糖苷、牵牛花色素-3-O-芸香糖苷等四种组分。(4)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和总自由基清除能力(TRAP)]结果表明: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且纯化物>粗提物。(5)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在酸性、低温、避光环境中较为稳定;Na+、K+、A13+、Mg2+的加入对其稳定性无不良影响,Ca2+、Fe2+对其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氧化还原剂(Na2SO3、H2O2)对花青素具有破坏作用;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加热条件下,花青素的稳定性与所添加糖(蔗糖、葡萄糖)和有机酸(草酸、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抗坏血酸)的质量浓度相关。

孙婷婷[5](2021)在《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和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辣椒红素是从红辣椒中提取的一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类天然色素,具有色价高、安全无毒、着色能力强等优点。辣椒红素被多种国际国内组织认定为无限制性使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被我国列为天然色素的重点发展对象,在食品工业、仿真食品、化妆品、药品、饲料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但辣椒红素的水溶性极差,生物利用率低,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良以提高辣椒红素的水溶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本实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色素的色价为指标,优化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制备时所需的丙三醇的添加量、皂化后的辣椒红素添加量、载体的浓度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三醇的添加量为66%,水的添加量为34%,皂化后的辣椒红素添加量为0.065 g/m L,载体的浓度为1.6%,最终测得的产品的色价为73.71。(2)制备所得的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色价为73.71;粒径为187 nm;外观呈现辣椒红素特有的红色且红色分布均匀;离心后无色素上浮现象发生,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显微观测中看到液滴分布较为均匀,分散度较高;长时间放置外观无分层现象发生。(3)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稳定性良好,在100℃的条件下加热1.5 h色素保存率为78.82%;耐酸性强,碱性环境下辣椒红素降解加快;Ca2+、Na+、Mg2+、K+对产品的影响较小,Zn2+对产品以及色素原液均无明显的破坏作用,但产品对Fe2+、Fe3+、Cu2+较敏感;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光性。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产品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在胃液反应阶段,制备样品的粒径由185 nm增长到375 nm,外观有轻微的聚结现象发生,经过2 h的胃部消化后,粒径虽然稍有增加但依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在小肠的消化过程中已经能明显的看到絮凝现象,粒径明显增大,色素保存率下降显着。(4)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抗氧化活性评价。辣椒红素具有抗氧化的性质,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显着的清除率,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DPPH清除率高于脂溶性色素38.62%;ABTS自由基清除率高于脂溶性色素35.44%。

邢金锋,王稳航[6](2021)在《天然色素的来源、分类、稳定化及其在可食包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天然色素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因其出色的着色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作用,在食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分别按照天然色素的来源、溶解性、色调以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类,尤其是按化学结构,将其分为异戊二烯类、卟啉类、类黄酮类和氮杂环类等4类,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理化性质;总结了提高这4类天然色素的稳定化技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天然色素与食品大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列举了天然色素在食品涂层、可食膜、可食墨水印刷以及在食品3D打印等领域的新应用。最后,对天然食用色素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在食品包装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李泉岑,王佳奇,伍子涵,焦清波,王国相,张智涛,王莹,张雨晴[7](2020)在《天然植物色素稳定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天然植物色素的功能和重要性逐渐凸显,但维持其稳定性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构鉴定进行综述,并对天然色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鲍杰[8](2019)在《微胶囊化对玫瑰花渣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玫瑰(Rosarugosa)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与药用价值的花卉,但工业中提取玫瑰精油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废弃花渣。从玫瑰花渣中提取天然可食用色素,并采用微胶囊技术提高色素稳定性,既可提高玫瑰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降低了天然色素的开发成本。本研究以玫瑰花渣为原料,探究其色素的不同提取方法,并优化微胶囊制备的工艺条件;通过感官评价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玫瑰花渣色素及其微胶囊进行形态表征,对其水分含量、密度、吸湿性、溶解性及流动性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其物质结构的键合作用;最后,以总黄酮保留率为指标,探究玫瑰花渣色素及其微胶囊的稳定性、降解动力学及模拟胃肠道消化特性。主要结论如下:从玫瑰花渣中提取出的天然玫瑰色素,根据其紫外吸收光谱及显色反应,可初步鉴定为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双水相萃取法得到天然色素的提取率为11.58%,显着高于酸性水溶液提取法与乙醇提取法。双水相萃取法可以实现色素和糖的差向分离,具有初步纯化的作用,其上相色素的回收率达93.70%。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玫瑰花渣色素的纯度可达79.20%。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玫瑰花渣色素微胶囊,以麦芽糊精为壁材的微胶囊包埋率最高,可达84.25%;复合壁材的微胶囊中,麦芽糊精与阿拉伯胶组合壁材的包埋率和感官状态均最优。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总固形物含量20%,芯壁比5:1、壁材比4:1,玫瑰花渣色素的包埋效率可达98.34±0.40%。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均显示负载花渣色素的微胶囊为新的物相,证明色素微胶囊形成。花渣色素微胶囊样品色泽为浅粉色粉末,颗粒细腻均匀,无杂质,略发黏;冲调其复原溶液呈深橙色,与喷雾干燥前基本一致,溶液均匀稳定无结块。微胶囊经喷雾干燥后形成单个球形颗粒,颗粒尺寸变大,约为1~10 μm,产品表面完整,无裂缝或孔洞,部分有凹陷。复合壁材的微胶囊表面相对光滑,具有更好的包埋性能。微胶囊的水分含量约4%,为未包埋色素的1/3;密度约0.5 g/mL,约为未包埋颗粒的2.5倍;吸湿性有所降低,溶解度略有提升,流动性降低。玫瑰花渣色素不耐光和热,且对氧气与pH敏感,微胶囊化可显着提高色素的稳定性。在4℃、25℃、37℃的贮藏温度下,玫瑰花渣色素及其微胶囊中的总黄酮含量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降解速率常数k随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玫瑰花渣色素微胶囊的k值远远低于未包埋色素,且半衰期显着增加,表明包埋过程可以稳定并延长花渣黄酮色素含量的保质期。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包埋壁材,其微胶囊具有最低的降解速率及最长的半衰期。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微胶囊中玫瑰花渣色素的释放速率明显降低,且复合壁材微胶囊的释放率最低,说明微胶囊具有缓释的效果。

肖正春,张广伦[9](2014)在《我国植物食用色素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人们使用的着色剂都是天然产品,除少数矿物颜料外,主要是植物源色素。我国古代就有以红曲米作为着色剂利用的习惯;在高等植物方面,生产蓝色、黄色、绿色的颜料的高等植物种类不少,大多沿用至今。自19世纪中叶以后,人工合成色素以着色牢固、鲜艳、成本低廉等特点,迅速占领了印染、食品等许多行业,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表明,一般合成色素都有程度不等的毒性,特别是化学结构含偶氮型的色素有可能在人体内成为致癌物。同时,在色素合成的过程中,还有可能污染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因此,合成色素越来越使人们感到不安全。从20世纪50年代的100多种人工合成色素用于食品着色,到20世纪末,已有6070余种被禁用了,而植物食用色素在食品行业中成为主要着色剂。近年来又涌现出多种有价值的高等植物源色素,我们选择其主要一些植物种类做些介绍,供有关方面参考。

缪少霞,王鹏,徐渊金,孙健,李昌宝,李丽[10](2012)在《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色调自然,安全性高,有些兼具营养和药理作用,目前已逐渐替代人工合成色素。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从植物源天然色素的发展历史、分类、性质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取与纯化方法、分析鉴定及筛选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以期为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深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二、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甜菜中甜菜黄色素的稳定性及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天然色素
        1.2.1 天然色素的分类
    1.3 甜菜的种类及甜菜色素的研究进展
        1.3.1 甜菜作物简介
        1.3.2 甜菜色素的种类、性质及功能
        1.3.3 甜菜色素的提取纯化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黄甜菜色素的提取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原料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分析方法
        2.2.2 黄甜菜色素粗提液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黄甜菜中甜菜碱的最佳测定波长和p H的确定
        2.3.2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甜菜色素的影响
        2.3.3 不同溶剂对黄甜菜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4 小结
3 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3.1 仪器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黄甜菜色素热降解动力学分析
        3.2.2 不同金属离子对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2.3 食品添加剂对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黄甜菜色素热降解动力学分析
        3.3.2 不同金属离子对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3 酸类和糖类添加剂对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4 抗氧化剂对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5 防腐剂对黄甜菜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4 小结
4 大孔树脂对黄甜菜色素的初步纯化
    4.1 材料与设备
        4.1.2 实验用树脂
    4.2 实验方法
        4.2.1 树脂预处理
        4.2.2 树脂最适吸附p H和洗脱剂的选择
        4.2.3 静态吸附和解吸筛选树脂
        4.2.4 静态吸附等温线实验
        4.2.5 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
        4.2.6 动态吸附和洗脱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树脂最适吸附p H和洗脱剂的选择
        4.3.2 静态吸附和解吸筛选树脂
        4.3.3 静态吸附等温线实验
        4.3.4 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
        4.3.5 动态吸附和洗脱实验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附录2 不同酸类和糖类添加剂条件下黄甜菜色素保留率
附录3 不同抗氧化剂条件下黄甜菜色素的颜色变化
附录4 不同防腐剂条件下黄甜菜色素的颜色变化
附录5 不同防腐剂条件下黄甜菜色素保留率

(2)辣椒呈色呈味物质在不同体系中的变化及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辣椒概述
        1.1.1 辣椒简介
        1.1.2 辣椒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2 辣椒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1.2.1 辣椒类胡萝卜素概述
        1.2.2 辣椒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3 辣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
        1.3.1 辣椒素类物质概述
        1.3.2 辣椒素类物质的研究现状
    1.4 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加工处理对辣椒汁和火锅底料中呈色呈味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试验方法
        2.1.5 辣椒色素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2.1.6 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超声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的稳定性的影响
        2.2.2 微波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2.2.3 热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2.2.4 光照对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2.2.5 贮藏温度对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辣椒呈色呈味物质在火锅用油模型中的热降解规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1.5 油模型初始脂肪酸组成和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3.1.6 色泽参数的测定
        3.1.7 酸值和过氧化值测定
        3.1.8 辣椒色素的提取及测定
        3.1.9 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及测定
        3.1.10 降解动力学分析
        3.1.11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初始牛油、菜籽油和混合油模型的脂肪酸组成和维生素E含量
        3.2.2 油模型中辣椒类胡萝卜素的热稳定性研究
        3.2.3 油模型中辣椒素类物质的热稳定性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抗氧化剂对火锅用油模型中辣椒呈色呈味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实验方法
        4.1.5 辣椒色素的提取及测定
        4.1.6 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及测定
        4.1.7 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4.1.8 过氧化值测定
        4.1.9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紫外光照下油模型中的过氧化值变化
        4.2.2 紫外光照下油模型中的辣椒类胡萝卜素变化
        4.2.3 紫外光照下油模型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变化
        4.2.4 烘箱测试下油模型中的过氧化值变化
        4.2.5 烘箱测试下油模型中的辣椒色素变化
        4.2.6 烘箱测试下油模型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3)芥菜疙瘩红色素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简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天然红色素的结构类型
    1.2 天然红色素的提取
    1.3 天然红色素的纯化
    1.4 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
        1.4.1 pH对天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4.2 光照对天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4.3 金属离子对天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4.4 食品添加剂对天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4.5 提高天然红色素稳定性的方法
    1.5 天然红色素的生物活性
        1.5.1 抗氧化活性
        1.5.2 抗肥胖
        1.5.3 抗肿瘤
        1.5.4 抗糖尿病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1.6.3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提取
        2.4.2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精制
        2.4.3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稳定性
        2.4.4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2.4.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提取
        3.1.1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光谱性质
        3.1.2 芥菜疙瘩红色素提取的最佳温度
        3.1.3 芥菜疙瘩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加热时间
        3.1.4 芥菜疙瘩红色素提取的最佳乙醇浓度
        3.1.5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得率
    3.2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精制
        3.2.1 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量
        3.2.2 糖和蛋白质的去除
        3.2.3 乙醇浓度对解吸附效果的影响
        3.2.4 5%解吸液效果的验证
        3.2.5 芥菜疙瘩一级精制红色素的得率
        3.2.6 通过制备型液相色谱仪对一级精制红色素进行精制
        3.2.7 芥菜疙瘩精制红色素的纯度检测
    3.3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稳定性
        3.3.1 pH值对精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2 光照对精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3.3 食品添加剂对精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4 芥菜疙瘩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3.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
        3.4.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
        3.4.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
        3.4.4 芥菜疙瘩红色素对HaCa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3.4.5 UVB照射对HaCa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3.4.6 芥菜疙瘩红色素对UVB光损伤的HaCaT细胞中SOD、MDA、GSH水平以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提取、纯化、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林生茜草研究概况
        1.1.1 林生茜草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及生境分布
        1.1.2 林生茜草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1.1.3 林生茜草的药理作用及研究价值
    1.2 花青素简介
        1.2.1 花青素的化学结构
        1.2.2 花青素理化性质
        1.2.3 花青素生物活性
    1.3 植物源花青素
    1.4 花青素提取方法
        1.4.1 溶剂浸提法
        1.4.2 超声波辅助提取
        1.4.3 微波辅助提取
    1.5 花青素纯化方法
        1.5.1 高速逆流色谱法
        1.5.2 大孔树脂法
        1.5.3 膜分离法
    1.6 花青素分析方法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优化提取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林生茜草果实预处理
        2.2.2 测定方法
        2.2.3 单因素实验
        2.2.4 PBD筛选主要变量
        2.2.5 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BBD)
        2.2.6 最佳提取参数及其验证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3.2 PBD筛选主要变量
        2.3.3 响应面优化法提取林生茜草果实TA与TP
        2.3.4 最佳提取参数及其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富集纯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大孔树脂预处理
        3.2.2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提取
        3.2.3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测定
        3.2.4 大孔树脂筛选
        3.2.5 静态吸附及解吸附检测
        3.2.6 动态吸附及解吸附检测
        3.2.7 花青素色价及纯度测定
        3.2.8 LC-MS/MS技术测定林生茜草花青素成分
        3.2.9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大孔树脂筛选
        3.3.2 动态吸附及解吸附条件
        3.3.3 纯化效果
        3.3.4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定性分析
        3.3.5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各组分的鉴定
    3.4 本章小结
4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纯化前后抗氧化活性测定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溶液制备
        4.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2.3 AJBTS~+·清除能力测定
        4.2.4 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
        4.2.5 总自由基清除能力(TRAP)测定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PPH·清除能力
        4.3.2 ABTS~+·清除能力
        4.3.3 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
        4.3.4 总自由基清除能力(TRAP)
        4.3.5 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5.2.2 环境因素对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5.2.3 添加剂对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环境因素对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5.3.2 添加剂对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和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辣椒色素的概述
        1.1.1 辣椒色素的分类
        1.1.2 辣椒红素的检测方法
        1.1.3 辣椒红素的应用
        1.1.4 辣椒红素应用的局限性
    1.2 溶解性的改良方法
        1.2.1 包埋技术
        1.2.2 纳米乳液技术
        1.2.3 载体化技术
        1.2.4 其他方法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1 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试剂
    2.3 试验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产品制备的工艺优化
        2.4.2 产品的表征
        2.4.3 产品的稳定性
        2.4.4 抗氧化活性评价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工艺
        3.1.1 载体共价接枝度的测定
        3.1.2 产品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3.1.3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
    3.2 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表征
        3.2.1 不同处理对辣椒红素水溶性的影响
        3.2.2 产品的全波长扫描
        3.2.3 产品的粒径以及色价
        3.2.4 产品的外观形态
        3.2.5 产品的光学显微观察
        3.2.6 产品的流变学特性
    3.3 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稳定性
        3.3.1 贮藏时间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3.3.2 贮藏温度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3.3.3 pH对稳定性的影响
        3.3.4 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
        3.3.5 光照对稳定性的影响
        3.3.6 H_2O_2 对稳定性的影响
        3.3.7 模拟体外消化
    3.4 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3.4.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4.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4.3 FRAP法还原能力的测定
4 讨论
    4.1 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制备
    4.2 水溶性辣椒红素产品的稳定性
    4.3 模拟体外消化
    4.4 抗氧化活性评价
    4.5 创新点
    4.6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天然色素的来源、分类、稳定化及其在可食包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色素的分类及其性质
    1.1 按来源分类
        1.1.1 植物
        1.1.2 动物
        1.1.3 微生物
        1.1.4 矿物质
    1.2 按溶解性质分类
    1.3 按色调分类
        1.3.1 暖色调
        1.3.1.1 红色
        1.3.1.2 橙黄色
        1.3.2.1 绿色
        1.3.2.2 蓝紫色
        1.3.3 其他色调
        1.3.3.1 黑色
        1.3.3.2 白色
        1.3.3.3 棕褐色
    1.4 按结构分类
        1.4.1 类胡萝卜素
        1.4.2 叶绿素
        1.4.3 花青素
        1.4.4 甜菜色素
        1.4.5 其他
2 天然色素的稳定化
    2.1 异戊二烯类—类胡萝卜素的稳定化
    2.2 吡啉类—叶绿素的稳定化
    2.3 类黄酮类—花青素的稳定化
    2.4 含氮杂环类—甜菜色素的稳定化
3 天然色素与食品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1 水溶性天然色素与大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2 脂溶性天然色素与大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天然食用色素在可食包装中新应用
    4.1 天然食用色素在食品涂层中的应用
    4.2 天然食用色素在可食膜制备中的应用
    4.3 天然食用色素在可食墨水印刷中的应用
    4.4 天然食用色素在3D打印中的应用
5 展望

(7)天然植物色素稳定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1 p H值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2 光照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3 温度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4 氧化剂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5 食品添加剂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6 金属离子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 天然色素结构鉴定
3 天然色素的应用前景
    3.1 天然色素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3.2 天然色素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3.3 天然色素在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4 结语

(8)微胶囊化对玫瑰花渣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玫瑰花渣及其色素资源
        1.1.1 玫瑰花渣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1.2 玫瑰花渣色素的研究现状
    1.2 天然色素的性质与提取
        1.2.1 天然色素的性质特点
        1.2.2 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1.3 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1.3.1 微胶囊技术的概述
        1.3.2 微胶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玫瑰花渣色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玫瑰花渣色素的不同提取方法
        2.2.2 玫瑰花渣色素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2.2.3 玫瑰花渣色素提取率的计算
        2.2.4 双水相萃取的相比、分配系数、回收率计算
        2.2.5 玫瑰花渣色素的纯化工艺
        2.2.6 玫瑰花渣色素纯化液的理化性质测定
        2.2.7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玫瑰花渣色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2.3.2 玫瑰花渣色素的提取效果
        2.3.3 玫瑰花渣色素纯化液的理化性质
    2.4 本章小结
3 玫瑰花渣色素的微胶囊制备工艺及优化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喷雾干燥法制备玫瑰花渣色素微胶囊
        3.2.2 微胶囊的评价指标
        3.2.3 不同因素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3.2.4 响应面优化试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壁材组成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3.3.2 总固形物含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3.3.3 芯壁比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3.3.4 壁材比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3.3.5 响应面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玫瑰花渣色素微胶囊的形态及性质表征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及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微胶囊的感官评价
        4.2.2 微胶囊的微观形貌
        4.2.3 微胶囊的水分含量测定
        4.2.4 微胶囊的密度测定
        4.2.5 微胶囊的吸湿性测定
        4.2.6 微胶囊的溶解度测定
        4.2.7 微胶囊的流动性测定
        4.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2.9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微胶囊的感官评价
        4.3.2 微胶囊的微观形貌
        4.3.3 微胶囊的物理性质
        4.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玫瑰花渣色素及微胶囊的稳定性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
    5.1 材料与设备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及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光照对色素及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5.2.2 温度对色素及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5.2.3 氧气对及其色素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5.2.4 色素及微胶囊的贮藏试验与降解动力学分析
        5.2.5 色素及其微胶囊的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光照对色素及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5.3.2 温度对色素及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5.3.3 氧气对色素及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
        5.3.4 色素及微胶囊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5.3.5 色素及微胶囊的模拟胃肠道消化特性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我国植物食用色素资源开发利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利用植物色素资源的历史举例
2化学合成色素的有碍健康与回归自然的呼声
3我国食用植物色素资源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其评价
    3. 1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 苋科)
    3. 2甜菜Beta vulgaris L. ( 藜科)
    3.3红甘蓝Brassica oleraea var.capitata L.(十字花科)
    3. 4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 马钱科)
    3. 5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 菊科)
    3. 6大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 L. ( 菊科)
    3. 7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 Poiret( 葫芦科)
    3. 8姜黄Curcuma longa L. ( 姜科)
    3. 9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茜草科)
    3. 10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 ( 锦葵科)
    3. 11紫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 ( 旋花科)
    3. 12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紫草科)
    3. 13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 var. edulis Turcz.ex Herd. ( 忍冬科)
    3. 14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 茄科)
    3. 15冻绿Rhamnus utilis Decne( 鼠李科)
    3. 16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 茜草科)
    3. 17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 ( 禾本科)
    3. 18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 ( Nees) O. Kuntze( 爵床科)
    3. 19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 ( 菊科)
    3. 20乌饭树Vaccinium beacteatum Thunb. ( 杜鹃花科)
4我国植物食用色素的利用现状与展望
    4. 1我国植物食用色素发展的现状
    4. 2对植物食用色素发展的展望
        ( 1) 植物食用色素的保健价值是植物色素发展重要方向
        ( 2) 加强植物色素提取技术的研究,改善产品质量
        ( 3) 研究开发新的植物食用色素,以满足市场需求

(10)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概况
2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分类
    2.1 吡咯色素
    2.2 多烯色素
    2.3 酚类色素
        2.3.1 花青素类
        2.3.2 花黄素类
        2.3.3 鞣质
    2.4 醌类色素
    2.5 其他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
3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性质特点及适用范围
4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与纯化
    4.1 粉碎法
    4.2 浸提法
    4.3 酶反应法
    4.4 微生物发酵法
    4.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6 超声波提取法
    4.7 微波辅助提取法
5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分析鉴定及筛选
    5.1 天然食用色素的分析鉴定
    5.2 天然食用色素的筛选
6 结束语

四、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甜菜中甜菜黄色素的稳定性及分离纯化技术研究[D]. 李治城. 烟台大学, 2021(11)
  • [2]辣椒呈色呈味物质在不同体系中的变化及防控研究[D]. 张瑞. 西南大学, 2021(01)
  • [3]芥菜疙瘩红色素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 单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林生茜草果实花青素提取、纯化、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D]. 刘玲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水溶性辣椒红素的制备和稳定性研究[D]. 孙婷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6]天然色素的来源、分类、稳定化及其在可食包装中的应用[J]. 邢金锋,王稳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13)
  • [7]天然植物色素稳定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李泉岑,王佳奇,伍子涵,焦清波,王国相,张智涛,王莹,张雨晴. 现代食品, 2020(22)
  • [8]微胶囊化对玫瑰花渣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鲍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9]我国植物食用色素资源开发利用评价[J]. 肖正春,张广伦.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01)
  • [10]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缪少霞,王鹏,徐渊金,孙健,李昌宝,李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07)

标签:;  ;  ;  ;  ;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