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H·法评价葡萄籽提取物自由基猝灭方法的研究

DPPH·法评价葡萄籽提取物自由基猝灭方法的研究

一、DPPH·法评价葡萄籽提取物淬灭自由基的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心健,杨震峰,戚向阳,陈秋平[1](2021)在《体外模拟消化体系中油茶多酚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文中提出为了研究油茶蒲提取物在消化过程中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本研究以油茶蒲为原料,研究模拟人体体外消化过程中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体外消化的前后油茶蒲提取物总酚含量稍有下降,而HPLC分析中多数酚类物质出现增长,其中鞣花酸增长了4.56倍。体外抗氧化体系中,DPPH·和ABTS·与总酚含量变化一致,呈下降趋势,而·OH的清除能力出现明显增长。综上,研究发现经体外消化油茶蒲提取物总酚含量会降低,而小分子酚酸增长,有利于后续的吸收,同时也使其对·OH的清除能力增加。

林继辉,蔡爱平[2](2020)在《芦荟凝胶浴用香波设计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提取库拉索芦荟凝胶原汁与几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互配,研制出一款具有抗氧化性的浴用香波.按冷、热稳定性以及发泡性等指标对设计出的香波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基础配方,然后对其所包含的几种表面活性剂进行正交实验设计,按上述相同指标筛选,找出最佳产品配方.再往最佳配方中添加芦荟凝胶原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添加芦荟凝胶原汁后的香波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效果,并对国家轻工业标准规定的相关指标及性能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最优配方中各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能,经过24 h冷、热稳定性测试,未发现变色以及分层的现象;当芦荟凝胶原汁的添加量为10%时,所制的浴用香波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约为47.25%,是未加芦荟凝胶原汁的6.85倍,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经理化指标检测得出其pH值为7.13;通过改进型罗氏泡沫仪测定其泡沫体积为495.24 mL;有效物含量为32.68%;经过48 h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沈清[3](2020)在《中国传统菜肴“梅干菜扣肉”的特征风味和抗油脂氧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梅干菜是一种中国南方传统的干态发酵腌制蔬菜,通常选用芸苔属十字花科九头芥菜(雪里蕻,Brassica juncea Coss.var.multiceps Tsen et Lee)为原料经腌制和干制两道主要工艺加工而成,风味独特、滋味鲜美,是制作我国传统经典菜肴“梅干菜扣肉”不可或缺的原料。本论文围绕“梅干菜扣肉”的特征风味和抗油脂氧化机理研究展开,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法和化学方法等,探究了梅干菜对梅干菜扣肉的营养成分、感官品质和保质期的影响,鉴定了梅干菜原料和烹饪后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解析了“梅干菜扣肉”最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来源,并深入研究了梅干菜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抗油脂氧化能力,探寻了梅干菜延长梅干菜扣肉保质期的作用机理,为梅干菜扣肉的工业化生产和梅干菜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梅干菜对蒸猪肉的营养成分、感官品质和保质期的影响梅干菜能降低梅干菜扣肉中蒸猪肉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增加蒸猪肉的氯化钠含量。梅干菜对梅干菜扣肉的感官品质(色泽、气味、滋味和质地)具有重要贡献,且适中的梅干菜添加量(猪五花肉质量的40%)使得蒸猪肉具有最佳的感官品质。梅干菜还能显着降低蒸猪肉的油脂氧化程度,具体表现为:(1)梅干菜能显着降低蒸猪肉油脂的TBARS和POV值;(2)梅干菜能抑制蒸猪肉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显着提高蒸猪肉油脂的UFA/SFA比值;(3)梅干菜还能够抑制蒸猪肉内与油脂氧化相关的蛋白质氧化程度;(4)在相同的诱导温度下,随着梅干菜添加量的增加,蒸猪肉的氧化诱导期也逐渐增加。梅干菜的抗油脂氧化作用是梅干菜延长梅干菜扣肉保质期的重要原因。(2)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抗氧化能力5种梅干菜中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烷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杂环化合物和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物共9种类别;其中,醛类和酯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多、含量较高且阈值较低,是梅干菜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此外,杂环化合物、酸类、酮类和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物对梅干菜的风味贡献也较大。具体地,梅干菜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苯乙醇等21种化合物。5种梅干菜的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最高的是咕咕鲜梅干菜(GGX),总含量最低的是2种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梅干菜(JTA和JTB),且3种产自杭州的梅干菜(GHW、JTA和JTB)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和种类组成较为相似。此外,总酚是梅干菜中最主要的抗氧化物质,GGX的总酚含量最高(83μmol GAE/g dw),约为其他4种梅干菜的2倍;且ABTS、FRAP、DPPH和ORAC这4种评价方法均表明GGX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冠华王梅干菜(GHW),而咸亨梅干菜(XH)和JTA抗氧化能力相当,抗氧化能力最弱的是JTB。(3)烹饪对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同烹饪处理的GGX梅干菜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呋喃甲醛、5-甲基呋喃醛和2-乙酰基吡咯这3种化合物在烹饪后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与未烹饪的梅干菜样品相比,常压蒸和高压蒸能保持或增加梅干菜挥发性物质的总含量,而微波和水煮显着降低了梅干菜挥发性物质的总含量。常压蒸15 min或高压蒸5 min能使梅干菜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具有最大值。此外,不同烹饪处理对梅干菜的总酚、总黄酮和总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相一致,即高压蒸对梅干菜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保留最有利,其次是常压蒸,而水煮和微波却能显着降低梅干菜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综合烹饪对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高压蒸5 min是烹饪梅干菜的最佳方式。(4)梅干菜提取物的制备和主活性物质鉴定梅干菜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中等极性的酚类化合物,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最大,显着高于乙醇粗提物和其他有机溶剂萃取物,并且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乙酸乙酯相的响应值高且峰个数最多。梅干菜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鉴定出42种化合物,主要包含以酚酸及其衍生物和类黄酮物质为主的28种酚类化合物(占67%),2种硫代葡萄糖苷类化合物,8种杂环化合物,以及少量氨基酸、酯类和盐类。其中,以芥子酸、阿魏酸、p-香豆酸为主的酚酸及其衍生物和山奈酚及其衍生物是梅干菜乙酸乙酯萃取物最主要的化学成分。(5)梅干菜提取物对大豆油氧脂素形成的抑制作用脂肪酸主要以酯化的形式存在大豆油中(>99%),甘油三酯是油脂氧化的主要前体物质,并且加热会促进甘油三酯降解生成游离脂肪酸,也会促进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分别氧化产生酯化的氧脂素和游离的氧脂素。大豆油在100℃加热24 h的过程中,单位前体物质单位时间内氧化产生的酯化的氧脂素比游离的氧脂素更多,使用总的(游离的+酯化的)氧脂素含量可作为食品或油体系中更精确的油脂氧化标记物。运用该大豆油氧化模型发现,梅干菜乙酸乙酯萃取物比梅干菜乙醇粗提物的抗油脂氧化能力强,但均比相同浓度(0.02%)的TBHQ弱,梅干菜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3-HODE、9-HODE、13-HOTr E和9-HOTr E这4种总的(游离的+酯化的)氧脂素含量的抑制效果分别是同浓度TBHQ的22%、19%、21%和31%。抗氧化剂TBHQ和梅干菜提取物对由亚油酸和α-亚麻酸衍生的13-和9-单羟基脂肪酸(13-HODE、9-HODE、13-HOTr E和9-HOTr E)以及13-和9-氧代(酮类)脂肪酸(13-oxo-ODE、9-oxo-ODE)抑制效果较好,对双羟基脂肪酸(Di HOMEs)和环氧化脂肪酸(Ep OMEs)无明显抑制作用。

吴静[4](2019)在《罗非鱼冷藏调理食品关键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分工程度的深化,人们在准备或制作食物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这使得社会对方便食品的需求剧增。调理食品是方便食品主要存在方式之一,可直接进行烹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厨房菜肴加工。我国是罗非鱼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目前我国罗非鱼深加工程度较低,解决限制罗非鱼深加工的关键工艺对于罗非鱼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原因。基于此,本文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深加工过程中的减菌和脱腥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为罗非鱼冷藏调理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1)研究了二氧化氯水溶液处理不同时间(0、5、10、15和20 min)对罗非鱼鱼片菌落总数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5 min时,可以引起菌落总数的显着下降(p<0.05),在处理10 min时,鱼肉无菌落检出。二氧化氯水溶液处理可以影响罗非鱼的理化特性。二氧化氯处理可以引起罗非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显着增大(P<0.05)以及蛋白质巯基含量的显着减少(p<0.05)。此外,随着二氧化氯处理时间的延长,鱼片硬度、L*值、b*值逐渐增大,而鱼片a*值逐渐减小,pH和保水性变化不明显(p>0.05)。(2)利用我国家庭厨房常用去腥食材(姜、蒜、香菜)制备去腥剂,结合AHP和Fuzzy数学法评价了不同的去腥剂对罗非鱼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姜、蒜和香菜提取液均能够影响罗非鱼感官。Fuzzy数学结果表明,相较于姜汁和香菜汁处理的罗非鱼,蒜汁处理罗非鱼的感官较好。(3)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蒜提取物对罗非鱼TBARS、菌落总数、感官评价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罗非鱼相比,大蒜提取物可以显着抑制罗非鱼TBARS的增加(p<0.05);较高浓度的大蒜提取物(6 g/L~10 g/L)可以显着抑制菌落总数的增加(P<0.05);随着大蒜提取液浓度的增大,感官评价值逐渐增高,在6 g/L时,具有最好的感官评价,随后逐渐下降。与未处理罗非鱼相比,蒜汁浓度为6 g/L时的罗非鱼肉在贮藏后腥味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减小。蒜汁不仅具有掩盖罗非鱼肉腥味的作用,还能抑制腥味的产生。(4)采用剖面特征分析法分析了调味包稀释度对油煎、清蒸以及微波加热三种熟化方式对罗非鱼鱼肉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炸熟化的肉水比在1:2时得到较高的感官,微波和水蒸的肉水比在1:1时得到较高的感官评价。油煎后的罗非鱼肉综合评价分值最高。水蒸和微波熟化热处理后的罗非鱼综合评价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熟化热处理过程中脂质氧化和蛋白质氧化等生化反应的变化是影响鱼片风味差异的重要原因。

邓思[5](2018)在《法夫酵母主要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淬灭活性氧的能力,这种活性与维生素E相似,其中以虾青素(Astaxanthin)活性最强。本论文以高产类胡萝卜素的法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为原料,采用萃取、重结晶、高速逆流色谱、硅胶柱层析等技术纯化法夫酵母中的类胡萝卜素;采用DPPH、ABTS+、·OH、FRAP、ORAC、橄榄油多种体系测定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海胆酮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从法夫酵母中分离鉴定得到海胆酮、β-胡萝卜素以及虾青素三种物质;重结晶制备虾青素和HSCCC制备虾青素的纯度分别为83.78%和93.65%。法夫酵母来源虾青素(重结晶制备虾青素和HSCCC虾青素)由三种顺反异构体组成,其立体异构体以右旋(3R,3′R)为主;而人工合成虾青素只由一种顺反异构体组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左旋(3S,3’S)、内消旋(3S,3’R)和右旋(3R,3’R)三种立体异构体,且三者的比例接近1:2:1。(2)人工合成的虾青素和HSCCC提取的虾青素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人工合成的虾青素对ABTS+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EC50值分别为61.21±4.17μg/mL和26.12±5.14μg/mL,而海胆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EC50值为19.90±2.72μg/mL。HSCCC提取的虾青素和人工合成的虾青素均具有一定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其中人工合成的虾青素最强,其FRAP值为0.2816±0.005mmol/L。海胆酮、β-胡萝卜素、人工合成的虾青素和HSCCC提取的虾青素均对油脂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人工合成的虾青素和HSCCC提取的虾青素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效果较显着。人工合成的虾青素的ORAC值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样品(P<0.05),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性。(3)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海胆酮三者两两协同作用的抗氧化活性表明,在DPPH、ABTS+、·OH自由基清除能力中,低浓度虾青素分别与β-胡萝卜素、海胆酮的两两组合有促进协同抗氧化的趋势。(4)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海胆酮三组分间的复配协同抗氧化析因分析表明,三组分的复配协同对DPPH、ABTS+、·OH抗氧化活性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在DPPH、ABTS+、·OH自由基抗氧化体系中,当虾青素、β-胡萝卜素、海胆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4、8μg/m L、2、4、8μg/mL和8、8、2μg/m L时,复配组分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48.57%、24.11%和34.81%。本论文的实验结果为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的制备和抗氧化协同作用以及不同来源虾青素的组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李焱[6](2013)在《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纯与其抗衰老功能评价》文中指出刺葡萄与其他葡萄相比,其果粒小,籽多,且原花青素含量高,开展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与功能评价研究对其在食品、保健品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的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诱变、抗辐射、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同时还有消炎、缓解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延缓衰老是一切保健食品有益人体健康的最终目的,然而,人们对刺葡萄籽原花青素抗衰老作用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本文在提取分离纯化刺葡萄籽原花青的基础上,从抵御细胞紫外辐射作用、老年色素斑的预防作用及自由基清除作用评价了其延缓衰老功能。1.首先进行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使其纯度达95%以上。采用超临界C02萃取和大孔树脂吸附法从刺葡萄中提取原花青素,工艺过程如下: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提取获得葡萄籽油,萃余物经醇水溶液提取合并浓缩后,经醇沉去除蛋白质和多糖等杂质,再利用弱极性的大孔吸附脂AB-8吸附富集原花青素,解吸后可得高纯度原花青素(96.38%)。2.培育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L929,经UV-B照射,建立细胞辐射损伤模型,加入不同剂量的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孵育后,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紫外辐射对L929细胞损伤较重,而经过原花青素提取物预处理后的细胞可以有效抵抗紫外辐射损伤,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表明刺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抵御皮肤光老化的功效。3.研究了刺葡萄籽原花青素在清除与抑制四种常见自由基(H2O2、·OH、O2-·、 DPPH·)和刺葡萄籽原花青素还原能力的测定方法,及其抗氧化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刺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的能力。4.开展了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老年色素荧光物质(APFs)形成的预防作用评价。建立HSA/MDA反应体系,评价原花青素对APFs生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老年色素斑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黄陈陈[7](2012)在《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的提取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酮、多酚是油茶的活性成分之一,属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本课题以油茶叶及籽为原料,分别提取纯化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得到油茶黄酮及多酚的产品,再对黄酮、多酚的抗氧化及抑菌作用进行研究。1.油茶叶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70min,液料比1:20,提取温度75℃。2.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油茶叶黄酮提取液的最佳条件:D-101树脂可处理20倍树脂体积量的黄酮提取液,静态吸附在8-10小时,选用70%的乙醇进行动态洗脱,溶液流速为每小时3倍所用树脂的体积的量。经过上述精制工序后,油茶叶黄酮纯度达到55.92%.3.油茶叶黄酮的抗氧化,抑菌作用的研究表明(1)油茶叶中黄酮浓度为1.2mg mL-1时,抗氧化效果最好,对OH的清除率可达68.7%;对O-2的清除率达59.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40.2%。(2)油茶叶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胞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致病大肠杆菌、四联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试验结果得出,油茶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胞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致病大肠杆菌>四连球菌。4.油茶籽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5min,乙醇浓度60%,液料比1:20。5.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油茶籽提取液的最佳条件:D-3520树脂可处理2倍树脂体积量的多酚提取液,静态吸附为3小时,选用70%的乙醇进行动态洗脱,溶液流速为每小时3倍所用树脂的体积的量。经过上述精制工序后,油茶籽多酚纯度达到47.25%.6.油茶籽多酚的抗氧化,抑菌作用的研究表明(1)油茶籽中多酚浓度为1.2mg mL-1时,抗氧化效果最好,对OH的清除率可达73.2%;对O-2的清除率达65.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84.3%。(2)油茶籽多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胞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致病大肠杆菌、四联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试验结果得出,油茶籽多酚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致病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杆菌>四连球菌。

黄启亮[8](2012)在《松针原花青素的制备及主要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针是松科植物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松针作为一种再生速度快、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分布广泛、天然蓄积量大、可持续利用的天然再生资源,国内外对其挥发性成分做了研究,但对松针中水溶性成分研究还不多,因此松针的利用率很低。浙江省松属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分布面积较多的种类有马尾松、湿地松和黑松等。本研究利用浙江省松属植物资源,对松针原花青素的分离制备工艺以及其主要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网上搜索、野外调查与走访等方式,掌握我省地松树资源的分布,然后进行实地采样,确定了三种松树资源:湿地松、马尾松以及黑松。然后以湿地松松针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测定原花青素常用的硫酸-香草醛法和正丁醇-盐酸法对松针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的稳定性、回收率和准确性的影响,并且对这两种方法中影响比色反应的条件因素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硫酸-香草醛法最佳比色条件为:浓硫酸30%,香草醛4%,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min;正丁醇-盐酸法最佳比色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5min。但考虑到硫酸-香草醛法重复性较好,而且具有操作简单、耗时较少的优点的,本课题有关原花青素含量测定均采用硫酸-香草醛法。2.利用硫酸-香草醛法测定比较马尾松、湿地松以及黑松三种提取液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得湿地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可以达到10.900±0.096mg·g-1·FW,然后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溶剂提取法等方法比较提取湿地松针原花青素的效果,最后通过设计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的条件:采用水提法提取松针原花青素,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50min,pH值为4,料液比为1:14(g:ml),在此工艺条件下,所测得的湿地松松针原花青素得率为(3.3415±0.0286)%。将水提取的松针原花青素粗品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通过研究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原花青素的吸附、解析附特性,用硫酸-香草醛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筛选得到最佳纯化工艺:水洗脱流速0.8mL/min、上样体积1.5mL、洗脱酒精浓度20%、酒精洗脱流速1.20mL/min。3.通过测定T-AOC和OH·、·O2-、DPPH·自由基等指标,并结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进行对照,研究表明,松针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极显着的高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p<0.01),且在17.347μg/mL时达到IC50。松针原花青素的总抗氧化能力、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低于维生素C(P<0.01),但松针原花青素抗氧化的稳定性显着高于维生素C(P<0.01)。维生素C对松针原花青素的总抗氧化能力具有协同作用,是单独使用原花青素的16倍、单独使用维生素C的7.8倍。4.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松针原花青素对小鼠血液、肝、脑和心组织的T-AOC. MDA含量以及GSH-PX. 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组织的抗氧化作用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松针原花青素可以有效的增强小鼠组织的SOD. GSH-PX的活性,降低T-AOC. MDA的含量,而且有助于小鼠保持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内促进细胞增殖活性。

夏源,邹志方,罗敏,李伯灵[9](2010)在《原花青素对镉染毒大鼠血清和肝脏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镉染毒大鼠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分两批,随机分成5组。用原花青素灌胃受试组,用CdCl2染毒阳性组与受试组。7d与14d后取大鼠肝脏与血清测定SOD活性、MDA含量,最后统计分析数据。结果镉染毒7d:与镉染毒组比较,肝脏SOD活性对照组、OPC三剂量干预组、血清SOD活性OPC低剂量干预组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MDA含量对照组、OPC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MDA含量OPC低剂量干预组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镉染毒14d:与镉染毒组比较,肝脏SOD活性OPC低剂量干预组、血清SOD活性OPC高剂量干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DA含量OPC中、高干预组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花青素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王晶晶[10](2010)在《薜荔隐头果原花色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薜荔(Ficus pumila L.),是一种兼有食用、药用和生态价值的常绿藤本。为合理利用薜荔隐头果资源,本论文在优化脱脂瘦果多酚提取、纯化工艺的基础上,对薜荔隐头果多酚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初步鉴定,系统研究了薜荔隐头果原花色素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GC-MS分析了薜荔瘦果种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种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54.44%)、亚油酸(23.14%)等不饱和脂肪酸。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获得超声辅助浸提薜荔脱脂瘦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37:1、提取温度31℃。在此条件下测得的多酚提取率为4.82%,与理论预测值(4.91%)相比,相对误差为1.87%。从5种国产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吸附量大、解吸率高的X-5树脂,考察了该树脂对薜荔脱脂瘦果多酚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显示,最佳吸附和解吸条件为:提取液初始质量浓度约2.4mg·mL-1、pH值在3.4~4.5间、吸附时间约6h,以体积分数90%乙醇为洗脱剂、流速1.0mL·min-1。在此条件下制备多酚提取物,其得率为3.12%,纯度达71.49%,比脱脂瘦果中多酚质量分数(4.82%)提高了近15倍。可见,X-5树脂适于富集薜荔隐头果多酚,并可作为规模化生产的有效吸附剂。采用超声辅助浸提--大孔树脂吸附法工艺联合制备了薜荔隐头果不同部位(脱脂瘦果、花被和果托)的多酚提取物,对3种多酚提取物酸水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和HPLC色谱图进行分析,推测提取物很可能含有多种不同聚合度的原花色素类物质;进而采用LC-MS分析了提取物酸水解产物,初步推定为翠雀定(delphinidin),表明薜荔隐头果原花色素主要结构单元可能是原翠雀定(prodelphinidin)。在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中,薜荔脱脂瘦果提取物中总酚、原花色素和黄烷醇质量分数均最高,分别为714.86TAEmg·g-1、466.57CEmg·g-1和156.84CEmg·g-1,其中原花色素占总酚的65.30%。此外,脱脂瘦果多酚提取物得率亦最高,达3.12%。比较分析了不同部位原花色素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7种抗氧化体系中,薜荔脱脂瘦果原花色素均表现出最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深入研究价值大,但从资源充分利用角度看,花被、果托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以SephadexLH-20为柱层析介质纯化薜荔脱脂瘦果原花色素,获得FracⅠ、FracⅡ和FracⅢ3个级分,其中FracⅡ得率最高,占全部级分的58.08%;各级分中以FracⅡ的总酚、黄烷醇和原花色素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774.70 TAE mg·g-1、191.09 CE mg·g-1、552.33 CEmg·g-1,且比未分级前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达到纯化目的。以常用抗氧化剂BHT和Vc为阳性对照品,对3个级分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了抗氧化活性与多酚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具体分述如下:各级分和对照品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从大到小为:FracⅡ>Vc>FracⅢ≈BHT>FracⅠ,且总抗氧化能力与样品中原花色素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显着(R2=0.9862)。不同级分对DPPH·和ABTS·+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以FracⅡ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对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ρEC50)为0.062mg·mL-1,清除ABTS·+的TEAC值为5.987TEmmol·g-1;各样品清除DPPH·能力的顺序为:FracⅡ>FracⅢ>Vc>BHT>FracⅠ,而清除ABTS·+的强弱顺序为:FracⅡ>Vc>FracⅢ>BHT>FracⅠ。相关性分析表明,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薜荔原花色素。不同级分对OH·和O2-·均有清除作用,其中以FracⅡ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半数清除浓度(ρEC50)分别为0.075mg·mL-1、0.029mg·mL-1;各样品对OH·的清除能力顺序为FracⅡ>FracⅢ≈FracⅠ>Vc,清除O2-·能力的大小顺序为FracⅡ>Vc>FracⅢ>FracⅠ。相关性分析显示,样品对OH·的清除能力可能是低分子量多酚贡献的,而原花色素和黄烷醇则为清除O2-·的主要活性成分。综上所述,薜荔隐头果原花色素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作为自由清除剂加以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和小鼠肝匀浆两种脂质体系中,3个级分亦表现出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中以FracⅡ的活性较强,但均低于对照品BHT。各样品在两种体系中抑制过氧化能力的顺序均为:BHT>FracⅡ>FracⅢ>FracⅠ。

二、DPPH·法评价葡萄籽提取物淬灭自由基的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PPH·法评价葡萄籽提取物淬灭自由基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体外模拟消化体系中油茶多酚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油茶蒲提取物的制备
        1.3.2 模拟体外消化
        1.3.3 总酚含量的测定[8]
        1.3.4 HPLC成分分析
        1.3.5 抗氧化活性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外消化体系中油茶蒲提取物的成分变化
        2.1.1 总酚含量变化
        2.1.2 HPLC成分分析
    2.2 体外消化对油茶蒲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与总酚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2)芦荟凝胶浴用香波设计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及药品
    1.2 实验方法
        1.2.1 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备
        1.2.2 芦荟凝胶浴用香波的制备
        1.2.3 浴用香波基础配方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1.2.4 浴用香波发泡性能测试
        1.2.5 芦荟凝胶浴用香波抗氧化待测试样的制备
        1.2.6 芦荟凝胶浴用香波的抗氧化性测试(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分光测定法)
        1.2.7 芦荟凝胶浴用香波理化性能指标的检测
        1.2.8 芦荟凝胶浴用香波微生物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浴用香波配方分析
        2.1.1 浴用香波基础配方的设计与筛选
        2.1.2 主要表面活性剂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2芦荟凝胶浴用香波抗氧化性的测定
    2.3 样品指标检测及结果
        2.3.1 感官指标
        2.3.2 稳定性测试
        2.3.3 泡沫性能测试
        2.3.4 pH值测试
        2.3.5 有效物含量测试
        2.3.6 微生物指标
3 结语

(3)中国传统菜肴“梅干菜扣肉”的特征风味和抗油脂氧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传统食品的研究意义
    1.2 梅干菜概况及研究进展
        1.2.1 梅干菜的加工工艺
        1.2.2 梅干菜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1.2.3 梅干菜的特殊风味
        1.2.4 梅干菜的生物活性
        1.2.5 梅干菜相关产品的研究
    1.3 油脂氧化和抗氧化的研究进展
        1.3.1 氧脂素
        1.3.2 延缓油脂氧化的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梅干菜对蒸猪肉的营养成分、感官品质和保质期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梅干菜扣肉制备
        2.3.2 营养成分的测定
        2.3.3 感官评价
        2.3.4 油脂氧化程度的测定
        2.3.5 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2.3.6 蛋白质氧化程度的测定
        2.3.7 氧化诱导期的测定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梅干菜对蒸猪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2.4.2 梅干菜对蒸猪肉感官品质的影响
        2.4.3 梅干菜对蒸猪肉油脂氧化程度的影响
        2.4.4 梅干菜对蒸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5 梅干菜对蒸猪肉蛋白质氧化程度的影响
        2.4.6 梅干菜对蒸猪肉氧化诱导期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抗氧化能力
    3.1 前言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梅干菜粉末样品的制备
        3.3.2 梅干菜基本成分的测定
        3.3.3 梅干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3.3.4 梅干菜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和提取率计算
        3.3.5 总酚的测定
        3.3.6 总黄酮的测定
        3.3.7 总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
        3.3.8 梅干菜抗氧化能力评价
        3.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梅干菜的基本成分
        3.4.2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3.4.3 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3.4.4 梅干菜乙醇提取物得率
        3.4.5 梅干菜的总酚、总黄酮和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
        3.4.6 梅干菜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3.4.7 梅干菜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烹饪对梅干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烹饪处理和粉末样品的制备
        4.3.2 中心温度的测定
        4.3.3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4.3.4 梅干菜提取物的制备
        4.3.5 总酚的测定
        4.3.6 总黄酮的测定
        4.3.7 总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
        4.3.8 抗氧化能力评价
        4.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烹饪对梅干菜中心温度的影响
        4.4.2 烹饪对梅干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4.4.3 烹饪对梅干菜总酚、总黄酮和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
        4.4.4 烹饪对梅干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梅干菜提取物的制备和主活性物质鉴定
    5.1 前言
    5.2 材料、试剂与仪器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梅干菜乙醇粗提物的制备
        5.3.2 有机溶剂萃取
        5.3.3 总酚的测定
        5.3.4 总黄酮的测定
        5.3.5 总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
        5.3.6 抗氧化能力评价
        5.3.7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
        5.3.8 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法结构鉴定
        5.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各极性部分总酚、总黄酮和总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
        5.4.2 各极性部分抗氧化能力
        5.4.3 各极性部分液相色谱图
        5.4.4 主活性部分的结构鉴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梅干菜提取物对大豆油氧脂素形成的抑制作用
    6.1 前言
    6.2 材料、试剂与仪器
        6.2.1 材料
        6.2.2 试剂
        6.2.3 仪器
    6.3 试验方法
        6.3.1 大豆油加热处理
        6.3.2 总的氧脂素固相萃取
        6.3.3 游离的氧脂素固相萃取
        6.3.4 UPLC-MS/MS测定氧脂素含量
        6.3.5 总脂肪酸制备
        6.3.6 薄层色谱法分离游离脂肪酸
        6.3.7 GC测定脂肪酸含量
        6.3.8 梅干菜提取物的添加
        6.3.9 动力学计算
        6.3.10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加热过程对大豆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6.4.2 加热过程对大豆油中氧脂素含量的影响
        6.4.3 大豆油加热过程中的游离脂肪酸产生动力学
        6.4.4 大豆油加热过程中的氧脂素产生动力学
        6.4.5 梅干菜提取物对大豆油氧脂素含量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4)罗非鱼冷藏调理食品关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罗非鱼加工现状
    1.2 减菌技术概况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3 鱼制品腥味产生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1.4 腥味物质成分主要来源
        1.4.1 外界环境
        1.4.2 脂肪氧化
        1.4.3 微生物腐败
        1.4.4 其他
    1.5 控制腥味产生方法
        1.5.1 化学方法
        1.5.2 生物法
        1.5.3 物理方法
        1.5.4 复合调控
        1.5.5 其他方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主要内容
        1.6.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二氧化氯减菌技术对罗非鱼初始菌落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二氧化氯溶液的配制
        2.3.2 样品预处理
        2.3.3 指标测定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ClO_2对罗非鱼鱼片表面菌落总数的影响
        2.4.2 ClO_2对罗非鱼鱼片TBARS的影响
        2.4.3 ClO_2对罗非鱼鱼片蛋白质巯基含量的影响
        2.4.4 ClO_2对罗非鱼鱼片pH的影响
        2.4.5 ClO_2对罗非鱼鱼片色泽的影响
        2.4.6 ClO_2对罗非鱼鱼片质构的影响
        2.4.7 ClO_2对罗非鱼鱼片保水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HP和FUZZY数学法评价三种脱腥剂对罗非鱼鱼片感官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姜、大蒜、香菜提取液的制备
        3.3.2 样品预处理
        3.3.3 感官评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3.4.2 模糊综合评价罗非鱼品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S-SPME-GC-MS分析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大蒜提取液的制备
        4.3.2 样品预处理
        4.3.3 指标测定
        4.3.4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蒜汁处理对罗非鱼肉TBARS的影响
        4.4.2 蒜汁处理对罗非鱼菌落总数的影响
        4.4.3 感官评价
        4.4.4 罗非鱼肉脱腥前后及贮藏后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4.4.5 蒜处理罗非鱼肉主要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4.4.6 关键腥味成分的确定
        4.4.7 蒜处理对罗非鱼肉挥发性物质百分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剖面特征分析法评价三种不同熟化方式对罗非鱼片风味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设备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熟化方式
        5.3.2 指标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肉水比对罗非鱼肉片风味的影响
        5.4.2 不同熟化方式罗非鱼片调味包最优稀释比的选择
        5.4.3 不同熟化方式对脂质氧化的影响
        5.4.4 不同熟化方式对蛋白质氧化影响
    5.5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法夫酵母主要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法夫酵母
    1.2 类胡萝卜素
        1.2.1 虾青素
        1.2.2 β-胡萝卜素
        1.2.3 海胆酮
    1.3 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方法
        1.3.1 硅胶柱层析
        1.3.2 高速逆流色谱
    1.4 抗氧化活性
        1.4.1 DPPH及其抗氧化活性
        1.4.2 ABTS及其抗氧化活性
        1.4.3 ·OH及其抗氧化活性
        1.4.4 其他抗氧化活性
    1.5 协同抗氧化活性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的分离纯化
    2.1 仪器与材料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提取类胡萝卜素制备物
        2.2.2 类胡萝卜素制备物的重结晶
        2.2.3 硅胶柱层析分离重结晶制备物
        2.2.4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类胡萝卜素制备物
        2.2.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制备物的分析
        2.3.2 虾青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2.3.3 硅胶柱层析分离
        2.3.4 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
        2.3.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材料
    3.2 抗氧化活性研究
        3.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3 ·O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4 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
        3.2.5 橄榄油抗氧化能力测定
        3.2.6 ORAC法评价抗氧化能力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3.3.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3.3.3 ·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3.3.4 铁离子还原能力的研究
        3.3.5 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3.3.6 ORAC法评价抗氧化能力
    3.4 小结
第4章 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中各组分两两协同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仪器与材料
        4.1.1 仪器与设备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材料
    4.2 两两协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2.3 ·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协同作用的研究
        4.3.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协同作用的研究
        4.3.3 ·OH自由基清除能力协同作用的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法夫酵母类胡萝卜素三组分协同抗氧化活性研究
    5.1 仪器与材料
        5.1.1 仪器与设备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材料
    5.2 三者协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5.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2.3 ·OH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
        5.2.4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三组分组合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协同作用研究
        5.3.2 三组分组合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协同作用研究
        5.3.3 三组分组合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协同作用研究
    5.4 组分间的协同抗氧化活性的析因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待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6)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纯与其抗衰老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功能
        1.2 原花青素的理化性质
    2 刺葡萄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2.1 刺葡萄提取物抗氧化,抗衰老研究现状
        2.2 刺葡萄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2.3 刺葡萄分离纯化研究现状
        2.4 刺葡萄提取物原花青素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3 本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3.1 刺葡萄原花青素提制工艺路线
        3.2 刺葡萄原花青素抗衰老功能研究框架
第二章 刺葡萄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方法及工艺的选择
        2.1.4.1 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工艺
        2.1.4.2 净化工艺
        2.1.4.3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工艺
        2.1.4.4 分析方法
    2.2 刺葡萄原花青素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工艺的确定
        2.2.1 大孔吸附树脂对原花青素的静态与动态吸附
        2.2.2 大孔树脂的选择
        2.2.3 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条件的确定
第三章 刺葡萄原花青素抵御细胞辐射损伤作用评价
    3.1 细胞衰老模型的建立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配制溶液
    3.2 试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前的准备
        3.2.2 细胞冻存
        3.2.3 细胞的复苏
        3.2.4 细胞的传代
        3.2.5 细胞培养结果
        3.2.6 细胞辐射损伤模型的建立
        3.2.7 检测观察方法
    3.3 原花青素对UVB辐射细胞的保护作用
        3.3.1 紫外线辐射与皮肤光老化的关系
        3.3.2 原花青素对紫外线辐射条件下皮肤成纤维细胞L929保护作用
        3.3.3 原花青素对UVB辐射处理细胞L929保护作用的电镜观察
第四章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4.1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4.1.1 仪器、试剂、材料
        4.1.2 刺葡萄原花青素清除H_2O_2自由基的能力
        4.1.3 刺葡萄原花青素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
        4.1.4 刺葡萄原花青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能力
        4.1.5 刺葡萄原花青素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
        4.1.6 刺葡萄原花青素还原能力(T-AOC)的测定
        4.1.7 结论
    4.2 原花青素对老年色素斑的预防作用
        4.2.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
        4.2.2 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老年色素斑的抑制作用
第五章 全文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的提取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油茶概述
        1.1.1 油茶简介
        1.1.2 油茶的食用功能
        1.1.3 油茶的药用功能
        1.1.4 油茶叶的活性成分
        1.1.5 油茶籽的活性成分
    1.2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2.3 常规的提取、分离、分析方法
        1.2.4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2.5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利用的发展趋势
    1.3 多酚类化合物简介
        1.3.1 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1.3.2 多酚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方法
        1.3.3 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
        1.3.4 多酚类化合物研究利用的发展趋势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原料及预处理
    3.2 仪器与药品试剂
    3.3 技术路线
    3.4 试验方法
        3.4.1 油茶叶,油茶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3.4.2 油茶叶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3.4.3 油茶籽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3.4.4 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工艺优化
        3.4.5 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3.4.6 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的抑菌特性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油茶叶,油茶籽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4.2 油茶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4.3 油茶叶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试验结果
    4.4 油茶叶黄酮提取液的纯化结果
    4.5 油茶籽多酚含量的测定结果
    4.6 油茶籽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试验结果
    4.7 油茶籽多酚提取液的纯化结果
    4.8 油茶叶黄酮的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
    4.9 油茶籽多酚的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
    4.10 油茶叶黄酮的抑菌特性研究结果
    4.11 油茶籽多酚的抑菌特性研究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8)松针原花青素的制备及主要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松针
        1.1 松针概况
        1.2 松针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2 原花青素
        2.1 原花青素发现及结构
        2.2 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2.2.1 原花青素的特性
        2.2.2 原花青素测定
        2.2.3 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2.2.3.1 溶剂直接加热萃取法
        2.2.3.2 微波辅助萃取法
        2.2.3.3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
        2.2.3.4 超临界CO_2萃取法
        2.2.4 原花青素的纯化工艺研究
        2.2.4.1 溶剂萃取法
        2.2.4.2 超过滤膜法
        2.2.4.3 吸附色谱法
        2.2.4.4 凝胶色谱法
        2.2.4.5 高速逆流色谱法
        2.2.5 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
        2.2.5.1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
        2.2.5.2 心脑血管系统的活性
        2.2.5.3 抗癌变的活性
        2.2.5.4 抗衰老的活性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松针原花青素的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硫酸-香草醛法
        1.2.2 确定硫酸-香草醛法最大吸收波长
        1.2.3 比色条件的确定
        1.2.4 可靠性检验
        1.2.5 标准曲线绘制
        1.2.6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反应条件的选择
        2.1.1 硫酸香草醛法
        2.1.1.1 最高吸收峰的确定
        2.1.1.2 比色条件的确定
        2.1.2 正丁醇-盐酸法
        2.1.2.1 比色条件的确定
        2.2 两种方法的检测
        2.2.1 稳定性检测
        2.2.2 重复性检测
        2.2.3 加标回收率的检测
        2.2.4 标准曲线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松针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松针提取液的制备
        1.2.2 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1.2.3 标准曲线的制作
        1.2.4 单因素实验
        1.2.5 正交设计实验
        1.2.6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原花青素标准曲线
        2.2 不同松针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比较
        2.3 松针不同处理方式原花青素含量的比较
        2.4 不同提取溶剂原花青素含量的比较
        2.5 水体法提取松针原花青素
        2.5.1 单因素实验
        2.5.1.1 提取温度的影响
        2.5.1.2 料液比的影响
        2.5.1.3 pH值的影响
        2.5.1.4 提取时间的影响
        2.5.2 正交优化实验
        2.5.3 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
        2.6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工艺研究
        2.6.1 单因素实验
        2.6.1.1 料液比对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6.1.2 超声功率对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6.1.3 超声时间对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6.1.4 pH值对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2.6.2 正交优化实验
        2.6.3 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
    3 讨论
第四章 松针原花青素的纯化工艺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1.2.2 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松针中的原花青素
        1.2.3 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湿地松粗提物静态吸附
        1.2.3.1 样品浓度AB-8大孔树脂吸附的影响
        1.2.3.2 溶液pH对AB-8大孔树脂吸附的影响
        1.2.3.3 吸附时间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影响
        1.2.3.4 乙醇浓度对AB-8大孔吸附树脂洗脱的影响
        1.2.4 AB-8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分离纯化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
        1.2.4.1 水洗脱流速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1.2.4.2 上样体积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1.2.4.3 酒精洗脱浓度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1.2.4.4 酒精洗脱流速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1.2.4.5 正交优化试验
        1.2.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花青素的标准曲线
        2.2 有机溶剂萃取法效果
        2.3 样品浓度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影响
        2.4 pH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影响
        2.5 吸附时间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影响
        2.6 乙醇浓度对分离纯化的影响
        2.7 AB-8树脂动态吸附单因素实验与正交优化实验结果
        2.7.1 水洗脱流速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2.7.2 上样体积对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2.7.3 酒精洗脱浓度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2.7.4 酒精洗脱流速对湿地松粗提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2.7.5 AB-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条件的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松针原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松针原花青素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1.2.2 松针原花青素对DPPH的清除活性的测定
        1.2.3 松针原花青素对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的测定
        1.2.4 松针原花青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活性的测定
        1.2.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针原花青素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2 松针原花青素对DPP H·的清除作用
        2.3 松针原花青素对·OH的清除作用
        2.4 松针原花青素对·O_2~-清除作用
    3 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 松针原花青素体内抗氧化研究和细胞活力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小鼠饲养
        1.2.2 抗氧化指标测定
        1.2.3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2.2 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和MDA、T-AOC含量的影响
        2.3 小鼠脑组织SOD、GSH-PX活性和MDA、T-AOC含量的影响
        2.4 小鼠心组织SOD、GSH-PX活性和MDA、T-AOC含量的影响
        2.5 细胞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常用溶液及试剂配方
附录Ⅱ 饲料配方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原花青素对镉染毒大鼠血清和肝脏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材料
        1.1.1 实验受试物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1.2.2 动物染毒
        1.2.3 动物处死取样
        1.2.4 指标测定
        1.2.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O PC对大鼠血清SO D活性、MDA含量影响测定结果
    2.2 O PC对大鼠肝脏SO D活性、MDA含量影响测定结果
3 讨论

(10)薜荔隐头果原花色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 薛荔研究概况
    二.植物多酚
    三.立题背景与意义
第一章 薜荔瘦果种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1.1 前言
    1.2 材料与仪器
        1.2.1 材料
        1.2.2 试剂
        1.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GC-MS分析薜荔瘦果种籽油中脂肪酸组成
        1.3.2 薜荔脱脂瘦果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
        1.3.3 单因素试验
        1.3.4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1.3.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1.4 结果与分析
        1.4.1 薜荔瘦果种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1.4.2 单因素试验
        1.4.3 响应面优化试验
    1.5 小结
第二章 薜荔脱脂瘦果多酚的大孔树脂吸附分离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大孔树脂预处理
        2.3.2 多酚质量分数测定
        2.3.3 大孔树脂的筛选
        2.3.4 X-5树脂静态吸附试验
        2.3.5 X-5树脂动态解吸试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大孔树脂的筛选
        2.4.2 X-5树脂静态吸附试验
        2.4.3 X-5树脂动态解吸试验
        2.4.4 薜荔脱脂瘦果多酚提取物制备
    2.5 小结
第三章 薜荔隐头果多酚化学组成的初步分析及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薜荔隐头果酚类物质初步定性
        3.3.2 薜荔隐头果酚类物质HPLC分析
        3.3.3 薜荔隐头果酚类物质酸水解产物的HPLC-MS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薜荔隐头果多酚提取物的初步定性
        3.4.2 薜荔隐头果多酚提取物酸水解前后HPLC分析
        3.4.3 薜荔隐头果中原花色素提取物酸水解产物的HPLC-MS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薜荔隐头果原花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不同部位(脱脂瘦果、花被和果托)提取物多酚类物质质量分数的测定
        4.3.2 Sephadex LH-20柱层析纯化
        4.3.3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4.3.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部位(脱脂瘦果、花被和果托)提取物得率及酚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4.4.2 不同部位(脱脂瘦果、花被和果托)原花色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4.4.3 脱脂瘦果原花色素提取物Sephadex LH-20纯化
        4.4.4 脱脂瘦果原花色素各级分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与创新点
        5.1.1 结论
        5.1.2 创新点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DPPH·法评价葡萄籽提取物淬灭自由基的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外模拟消化体系中油茶多酚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J]. 林心健,杨震峰,戚向阳,陈秋平. 中国粮油学报, 2021(09)
  • [2]芦荟凝胶浴用香波设计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J]. 林继辉,蔡爱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3]中国传统菜肴“梅干菜扣肉”的特征风味和抗油脂氧化机理研究[D]. 沈清. 浙江大学, 2020
  • [4]罗非鱼冷藏调理食品关键工艺研究[D]. 吴静.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3)
  • [5]法夫酵母主要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研究[D]. 邓思. 集美大学, 2018(01)
  • [6]刺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纯与其抗衰老功能评价[D]. 李焱.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9)
  • [7]油茶叶黄酮、油茶籽多酚的提取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D]. 黄陈陈.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 [8]松针原花青素的制备及主要生物活性研究[D]. 黄启亮.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3)
  • [9]原花青素对镉染毒大鼠血清和肝脏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J]. 夏源,邹志方,罗敏,李伯灵. 中国现代医生, 2010(23)
  • [10]薜荔隐头果原花色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 王晶晶.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DPPH·法评价葡萄籽提取物自由基猝灭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