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方言词汇特点浅析

晋中方言词汇特点浅析

一、浅析晋中方言词汇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袁静[1](2020)在《山西大同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大同方言属于山西晋语区的大包片。本文在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列举法,对收集到的4020个大同方言词进行研究,揭示大同方言词汇在语音、构词、语义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大同地区的概况及历史沿革,然后梳理了本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概述,之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最后从语料来源、标音符号、主要调查合作人、其他说明等四方面进行补充说明。第一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介绍了大同方言的语音系统。第二章是对大同方言词汇的语音研究,首先从音节数量方面进行考察,大同方言词汇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以及多音节词,然后着重对大同方言词汇中的分音词和合音词进行整理分析,并且考察了它们的类型和构造规则,最后归纳大同方言词汇的语音特点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第三章是对大同方言词汇的构词研究,分别从构词语素、构词方式、四字格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其中构词语素从语素的选择、顺序及价值方面进行研究,构词方式主要有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再从四字格的构成方式及语义特点对四字格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大同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第四章是对大同方言词汇的语义研究,分别对义位的义值、义域、语义场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义值方面,主要研究了义位的基义和陪义;义域方面,考察了其意义范围和使用范围;语义场方面,分析了义位的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以及类义义场,最后归纳大同方言词汇的语义特点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第五章把大同方言词汇与怀仁方言词汇进行比较,首先整理出大同方言词汇与怀仁方言词汇的共性特点,然后再分析二者的个性特征,最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对大同方言词汇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刘天琪[2](2020)在《屯留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屯留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屯留方言归属晋语区上党片,方言极具地域特色。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记录屯留方言词汇,同时在汉语方言学、汉语词汇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描写法、比较分析法、列举法,对搜集到的屯留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进行共时比较分析,初步揭示屯留方言词汇在词形、语义、词法等方面的特点。历时角度,对屯留方言中的承传词、创新词进行说明。试图发掘屯留方言词的特色和规律,为上党片方言研究提供语料,进而丰富山西方言词汇研究,为保护屯留方言尽绵薄之力。本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交代了本文选题的缘由依据,梳理了本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概述,并对屯留方言音系进行说明。第一章在与普通话比较的基础上,从构词形式和造词理据两方面对屯留方言词的词形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屯留方言词汇以双音节和三音节为主,且与普通话词汇存在音节不对称的现象。造词理据上,以显性理据为主,多根据事物的颜色、性状、特征等命名。隐性理据中运用了夸张、借代、比喻等手法,反映了屯留人民独特的造词能力。第二章从词义特点、义位的义域研究、语义场研究三方面分析屯留方言词的语义特征。词义特点分析屯留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汇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上的差异。义位研究包括义位的外延、语用域和义位的组合情况分析。语义场从同义义场、反义义场两个方面分析屯留方言的词汇类聚特征。第三章从重叠式、附加式两方面分析屯留方言词的词法特点。屯留方言词有着丰富的重叠式,本章对形容词重叠、量词重叠、动词重叠等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加式中,特色词缀丰富且词缀有着极强的构词能力,如:“圪、不、忽”等,这些词缀有着区别词性、区分词义、表达感情的作用。儿化和子尾现象在屯留方言中也较为普遍。第四章对屯留方言中存在的“圪”头词、“咾”字以及民俗文化所反映出来的词汇进行专题研究。“圪”在词中可以做前缀、中缀,有时还可以重叠使用。“咾”在屯留方言中是一个虚词,用法也是灵活多变。本章还对屯留民俗文化中所反映的词汇进行分析,这些词汇作为方言中较稳定的一部分,能够很好地记录屯留地区民俗的发展。这对于研究民俗学、语言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第五章对屯留方言词的历时发展进行考察。对屯留方言中存在的古语词、创新词作分析,还列举了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疫情应急词语。从历时角度探究屯留方言词的发展变化。结语部分对本论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郭泽琪[3](2020)在《从“临县三弦书”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文中提出临县三弦书,是流传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及周边县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因主奏乐器为三弦,当地人又称“三弦书”,又因主要演唱艺人均为盲人,故又称之为“盲人说书”。无论是“三弦书”亦或是“盲人说书”,在三晋大地不同的文化区域内都顽强着彰显着自己不同的生命力。临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不仅形成了落后且封闭的自然区域,而且使该区域内的文化特征呈现出传承方式的单一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民俗风情的质朴性,艺术面貌的原声性。“临县三弦书”不仅具有民间说唱艺术之特征,更具有区域文化之魅力,其置身于具有浓厚的黄河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底蕴的文化区域中。故本文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试图通过临县三弦书这一音乐形态事象,挖掘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区域文化之特征。全文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区域文化的理论阐释”,该章节笔者首先整理了音乐学界对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学说,为笔者的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临县的区域文化环境进行阐释;最后依据方言语音特点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亚文化区。第二章“临县三弦书音乐本体分析”,该章节笔者从临县三弦书的“说”、“唱”、“表”三个方面的形态特征逐一论述,对临县三弦书的音乐本体展开详细的分析。第三章“临县三弦书区域文化特征之解读”,该章节笔者透过临县三弦书的音乐本体,从“器”、“人”、“俗”等不同的方面层层递进,将活态的三弦书与历史接通,从而挖掘出隐藏其后的区域文化之特征。第四章“分析比较三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该章节笔者首先整理了三晋大地不同文化区内的说唱音乐种类;然后选取“三弦书”这一说唱载体为例,对不同文化区内的霍州三弦书、沁州三弦书、平遥弦子书以及忻州三弦书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揭示其区域文化之特征。临县三弦书作为该区域内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活跃于当地民众生活中,依附于该区域文化得以发展传承。笔者从整体认知意义上,透过临县三弦书这一音乐事象,挖掘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

董娉君[4](2020)在《山西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共时研究》文中提出“切割”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非常重要而普遍的一种行为。表示“用刀等工具使物体分离”这一概念,我们称之为“切割”概念域。本文从概念场理论的角度,以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系统、微观地研究其在万荣方言中的共时表现,旨在揭示万荣方言词汇所呈现出的特点和万荣方言的内部差异。首先,根据动作方式和动作工具的不同,把“切割”概念域分为“切”“割”“锯”“砍”“剪”“削”等六个子概念域。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描写各子概念域成员的概念结构,对其词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在表示某一概念时不同义位之间的区别,并且各子概念域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其次,分析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古语词的词义变化。再次,从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在各调查点的差异。最后,得出结论,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丰富,以单音节词为主,近一半为入声,存古性非常强,地域特色明显,语义细分度高,彼此之间是独立平行的关系,保留着汉语词汇的综合性特点。县西话和县东话内部依然存在差异。

张楠[5](2020)在《太原市线材厂天津方言岛语言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因为生产力技术的转移,大量的天津技术人员迁入太原市线材厂,他们聚居在专门供天津人居住的“天津小二楼”内。在山西近70年的生产生活中,天津移民的源方言逐渐产生变化,形成了特有的方言,称为“太原市线材厂天津方言岛”[1]。论文以太原市线材厂天津方言岛为研究对象,在细致描写方言岛语言面貌,并与天津源方言、太原本地方言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天津方言岛在语言接触环境下的语言变异项;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对方言岛语言变异的情况、社会动因,以及方言岛语言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已形成新方言:天津话为主,与太原话和普通话混合的新方言,该新方言与太原本地话相比,没有具备太原话在语言方面的突出特征,依旧界定为方言岛。新方言在语音方面大多保留了天津话的特征,知系声母受到了太原话的影响,部分见系声母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声调出现了曲折调,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词汇方面受到本地话和普通话的影响,部分词的词音和词形发生变化。经分析,其一,在语言能力方面,天津话听说能力最高;其二,在语言模式方面,双语模式和单语模式共存,在双语模式中,使用太原话和天津话模式最多,单语模式中,天津话频率较高,太原话的频率次之。其三,在正式场合中多选择使用普通话,在非正式场合中多选择太原话这一单语模式和太原话和天津话这一双语模式,在与熟悉的人交往或者交往对象同为移民时则更多地使用天津话进行交流。目前,该地方言岛语言使用频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老一代的逝去,青年的成长,该地语言由天津话向方言岛语言转变,最终被太原话和普通话所取代。

班小岑[6](2020)在《跨文化适应视域下的留学生常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从世界各地来到内蒙古求学的留学生们,还是世代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后代,都有学习当地通用的呼和浩特普通话的需求,而作为呼和浩特市辖旗的土默特左旗,其方言词汇是呼和浩特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适应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借鉴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需要等对土左旗方言词汇做了较为详实的记录和整理,并且通过社会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式,探究了土左旗方言词汇与呼和浩特普通话之间的历史和社会渊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内蒙古的留学生需要学习这些词汇的主要原因,根据词汇的功用和难易程度对考察得到的方言词汇做了详实的整理和分析,为其学好汉语、适应当地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概述土默特左旗的人口和语言,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阐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详细地分析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以及呼和浩特普通话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从经济发展现状、国家政策以及学生需求等方面探究土左旗方言词汇在内蒙古汉语国际教育中承担的重要角色,以及留学生学习这些词汇的必要性;按照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及词汇的难易程度对这些词汇做了分类列举和例句展示;调查当地留学生的方言掌握和跨文化交际情况以及方言学习的意见建议,为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原则和策略。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汉语国际教育情况较为复杂,就学习群体而言,既存在大量的海外留学生,也存在众多区内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而且,目前已有的各学校和教育机构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求学的需求,学生的汉语学习也呈现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第二,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居民想融入当地生活,就需要学习具有当地特色的呼和浩特普通话,以及辖旗内的部分常用土左旗方言词汇,这些词汇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中使用概率十分频繁。第三,土左旗方言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晋语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留学生学习当地方言词汇十分有助于其汉语水平的进步,也对其学习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很多留学生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学习者都对学习当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主要希望通过接受正规的课堂教学辅以日常交际活动来学习当地方言词汇,帮助其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解决跨文化适应相关的问题。

王晓婷,乔全生[7](2020)在《山西方言研究7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山西方言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山西方言研究的初创与探索期(1949—1965),山西方言研究的萧条与停滞期(1966—1977),山西方言研究的恢复与提升期(1978—1998),山西方言研究的兴盛与辉煌期(1999—2019)。文章对各个时期按研究内容从方言语音研究、方言词汇研究、方言语法研究、晋方言的分立、方言与民俗研究、区域方言研究、诗词用韵研究、学科交叉研究、方言与文化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的看,初创、探索期研究内容单薄,兴盛、辉煌期研究领域较广。70年来,山西方言研究薪火传承,其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及时、全面地总结70年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必将有利于山西方言研究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吴丹丽[8](2020)在《基于词汇语音距离的汉语方言计算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收集248个汉语方言语档材料,以方言核心词的词汇语音形式为研究基础,以ASJP数据库计算模式为工作程序,计算248种汉语方言的语音相似度距离,形成距离矩阵并绘制汉语方言系统发育树图和系统发育网络图,观察分析248种汉语方言的距离远近与亲疏关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以晋方言和官话方言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以吴方言、客家话、赣方言、闽方言、平话和粤方言为代表的南方方言。北方方言中官话方言整体距离较近,方言差异较小,同质性较高,官话方言内部互相接触程度较深,区分下级次方言较难;晋方言分为山西省内晋方言和晋北、省外晋方言两支:山西省内晋方言因其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语言演变速度较慢,受周边方言影响较小,内部差异较大,同质性较低,另外山西省内晋方言与晋南方言亲缘关系更近;晋北、省外晋方言受周围官话方言影响较大,发展速度快,差异较小。南方方言整体距离较远,方言差异较大,同质性较低,其中闽方言和吴方言距离最远、差异最大,赣方言、徽语和湘方言过渡特征明显。平话与粤方言距离较近,其中相比于桂北平话,桂南平话与粤方言的相似程度更高;客家话与赣方言距离较近,有共同的分化节点,早期经历共同发展阶段,随后整齐分为两支,为独立发展演变的状态。

霍洁[9](2019)在《山西太谷方言构词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谷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太谷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目前关于太谷方言,尤其是构词法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文中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为依据,为对太谷方言构词法进行全面的调查描写,使用田野调查法,调查条目表中的词语在太谷方言中的使用情况。主要从词根构词法、词缀构词法、语音构词法及太谷方言构词法与普通话构词法的比较四方面,尽可能详尽地描写太谷方言构词法的特点。首先是对太谷方言词根构词法的分析。主要从单词根构词法、相异词根构词法、相同词根(重叠式)构词法三方面考察太谷方言构词特点。其次是对太谷方言词缀构词法的分析。通过对太谷方言最有地域特点的添加词缀的附加式构词法进行研究,了解太谷方言中丰富的词缀及其使用情况。再次是对太谷方言中语音构词法的研究。通过对太谷方言中的合音现象、分音现象和儿化音进行分析,了解到太谷方言中拥有丰富的分音词与儿化词。最后是对太谷方言构词法和普通话构词法的比较。主要从词根构词法、词缀构词法和语音构词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对太谷方言构词法和普通话构词法的比较,了解了两者在构词法上的异同,同时更加凸显了太谷方言在构词法上的特征。通过上述对太谷方言构词法的探究,可以看出:太谷方言构词法与普通话构词法存在很多相同点,如相同的单词根构词法和相异词根构词法等;但太谷方言也有自身特点,如特殊的词缀、丰富的重叠形式等。文中力求反映太谷方言构词法全貌,补充太谷方言的研究,使太谷方言系统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贾璐[10](2019)在《宁武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方言是我国宝贵的语言资源,它是一定地域内历史文化的产物,是汉语的地域变体。宁武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四面环山,在历史上是重要的战略军事关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宁武方言归属于山西晋语区五台片,方言词汇极具特色。本文在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平面描写法、比较分析法和列举法,对搜集到的4061条宁武方言词汇进行研究,揭示宁武方言词汇在音节、结构、词义和词汇成分等方面的特点,挖掘其方言词汇特色,旨在丰富山西方言词汇研究,发扬宁武特色文化,为保护宁武方言尽绵薄之力。本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依据,梳理了本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概况。第一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描写宁武方言的音系。第二章从音节方面分析了宁武方言词汇的特点。音节数量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存在一部分分音词;三音节词的比重较高,体现了宁武方言的口语特色;四音节词中大量包含四字格词语,音节对称具有音律美。第三章从结构方面分析了宁武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重叠式丰富,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等类型,还有AA式、ABB式、AAB式等多种形式;特色词缀丰富,构词能力强,如“圪、忽、日、不”等;存在逆序词,大都活跃在人们日常交流中;四字格词语以联合型为主,其中二并式居多,体现人们对均衡对称之美的追求。第四章从词义方面归纳宁武方言词汇的特点。宁武方言词汇中存在较多同义词、近义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表达;一些词缀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有了附加色彩或表义功能;词义与地域文化关系紧密,反映当地的地形、饮食等文化;大量词汇用于人们日常交流,不用作书面语,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浓厚。第五章分析宁武方言的词汇成分。词汇成分包含基本词汇、古语词、方言特色词和外来词这几个方面。基本词汇与普通话大体一致,承传了大量古语词,特色词多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词语,反映出当地和地形和饮食特色,还存在一部分蒙语外来词。第六章将宁武方言词汇与河曲方言词汇进行比较,比较异同。可以发现,二者的词汇面貌相似程度高,都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特色词缀相同,且都存在大量重叠式;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构词语素不同,造词时的主观认识不同,最主要的是存在不同的特色词汇,饮食词汇居多。结语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二、浅析晋中方言词汇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晋中方言词汇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大同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大同地区概况及历史沿革
        (一)地理、人口、方言
        (二)资源、文化
        (三)历史沿革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西晋方言研究概况
        (二)山西晋方言词汇的研究概况
        (三)大同方言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五、相关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标音符号说明
        (三)主要调查合作人
        (四)其他说明
第一章 大同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
    第二节 韵母
    第三节 声调
第二章 大同方言词汇的语音研究
    第一节 音节数量
        一、单音节词
        二、双音节词
        三、多音节词
    第二节 分音词
        一、分音词的类型
        二、分音词的构造规则
    第三节 合音词
        一、合音词的类型
        二、合音词的构造规则
    第四节 大同方言词汇的语音特点
        一、双音节词占优势
        二、三音节词所占比例大
        三、分音词和合音词并存
        四、四音节词汇丰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同方言词汇的构词研究
    第一节 构词语素
        一、语素选择
        二、语素顺序
        三、语素价值
    第二节 构词方式
        一、复合式
        二、重叠式
        三、附加式
    第三节 四字格结构
        一、四字格构成方式
        二、四字格语义特点
    第四节 大同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
        一、存在逆序词
        二、重叠式丰富
        三、特色词缀丰富
        四、四字格结构灵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同方言词汇的语义研究
    第一节 义位的义值
        一、义位的基义
        二、义位的陪义
    第二节 义位的义域
        一、义域的意义范围
        二、义域的使用范围
    第三节 义位的语义场
        一、同义义场
        二、反义义场
        三、多义义场
        四、类义义场
    第四节 大同方言词汇的语义特点
        一、具有独特的方言义位
        二、与普通话义位系统存在不对应性
        三、面食类义场和煤炭类义场凸显地域特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同方言词汇与怀仁方言词汇比较
    第一节 共性特点
        一、都有分音词
        二、特色词缀相似
        三、重叠式丰富
    第二节 个性特征
        一、语素选择不同
        二、造词理据不同
        三、特色词汇不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同方言调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屯留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屯留及屯留方言研究概述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对象和范围及方言词界定
    四、材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五、相关问题说明
第一章 屯留方言词的词形特点
    第一节 构词形式分析
        一、语音特点
        二、构词语素
    第二节 造词理据分析
        一、根据事物的显性特征造词
        二、根据事物的隐性特征造词
    小结
第二章 屯留方言词的语义特点
    第一节 词义特点
        一、词汇意义
        二、语法意义
        三、色彩意义
    第二节 屯留方言义位的义域研究
        一、屯留方言义位的外延研究
        二、屯留方言义位的语用域研究
        三、屯留方言义位的组合差异研究
    第三节 屯留方言词的词义类聚特点
        一、同义义场
        二、反义义场
    小结
第三章 屯留方言词的词法特点
    第一节 重叠式
        一、形容词重叠
        二、动词重叠
        三、其他重叠
    第二节 附加式
        一、儿化
        二、子尾
        三、其他附加式
    小结
第四章 屯留方言词专题研究
    第一节 “圪”缀词
        一、构成名词
        二、构成形容词
        三、构成动词
        四、其他用法
    第二节 “咾”的用法
        一、作时态助词
        二、作语气助词
        三、构成时间状语
    第三节 屯留方言词汇与民俗
        一、饮食文化
        二、屯留祭祀信仰文化
        三、屯留红白大事文化
    小结
第五章 屯留方言词历时考察
    第一节 承传词
    第二节 创新词
        一、无本字可考的创新词
        二、方言特殊语素新造词
        三、使感、分音新造词
        四、疫情应急词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屯留方言词汇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从“临县三弦书”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0.2.1 综述类
        0.2.2 区域音乐研究类
        0.2.3 三弦书类
    0.3 研究方法
        0.3.1 文献资料法
        0.3.2 田野考察法
        0.3.3 形态分析法
        0.3.4 比较研究法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区域文化的理论阐释
    1.1 临县的区域文化环境
    1.2 临县文化区域之亚区划分
    1.3 小结
第二章 临县三弦书音乐本体分析
    2.1 临县三弦书之“说”
        2.1.1 韵辙特点
        2.1.2 词汇特点
        2.1.3 唱词的节奏特点
    2.2 临县三弦书之“唱”
        2.2.1 唱腔音乐
        2.2.1.1 唱腔曲调
        2.2.1.2 唱腔结构
        2.2.2 伴奏音乐
        2.2.2.1 伴奏乐器
        2.2.2.2 伴奏音乐
    2.3 临县三弦书之“表”
    2.4 小结
第三章 临县三弦书区域文化特征之解读
    3.1 “器”之解读
    3.2 “人”之解读
    3.3 “俗”之解读
        3.3.1 民俗个案
        3.3.2 功能阐释
    3.4 小结
第四章 分析比较三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
    4.1 晋南文化区——霍州三弦书
    4.2 晋东南文化区——沁州三弦书
    4.3 晋中文化区——平遥弦子书
    4.4 晋北文化区——忻州三弦书
    4.5 小结
余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山西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共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万荣与万荣方言概述
        1.1.1 万荣的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1.1.2 万荣方言的归属及语音系统
    1.2 研究概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理论基础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意义
        1.2.5 研究材料及其他
第二章 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的共时研究
    2.1 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的界定
    2.2 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的成员
    2.3 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的概念要素分析
        2.3.1 “切”子概念域
        2.3.2 “割”子概念域
        2.3.3 “锯”子概念域
        2.3.4 “砍”子概念域
        2.3.5 “剪”子概念域
        2.3.6 “削”子概念域
        2.3.7 小结
    2.4 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古语词的词义变化分析
    2.5 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在各调查点的差异
        2.5.1 语音
        2.5.2 语义
        2.5.3 小结
第三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太原市线材厂天津方言岛语言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方言岛的界定
    1.2 国内方言岛及太原方言研究现状
        1.2.1 国内方言岛研究现状
        1.2.2 太原方言研究现状
    1.3 线材厂及“天津小二楼”的基本概况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2 三地语音面貌及其对比研究
    2.1 三地音系描写
        2.1.1 线材厂天津移民方言岛音系
        2.1.2 天津方言音系
        2.1.3 太原市万柏林区方言音系
    2.2 三地方言语音比较分析
        2.2.1 声母比较
        2.2.2 韵母对比
        2.2.3 声调比较
3 移民语言使用现状研究
    3.1 语言使用情况
    3.2 移民语言使用模式
        3.2.1 与家庭成员交流时使用的语言模式
        3.2.2 与不同来源地人交流时使用的语言模式
    3.3 不同场合下语言使用情况
        3.3.1 去集贸市场买东西时的语言情况
        3.3.2 医院看病时的语言情况
        3.3.3 政府办事时的语言情况
        3.3.4 和亲朋好友谈论国家大事时的语言情况
    3.4 移民的语言能力
        3.4.1 移民的天津话使用情况
        3.4.2 移民的本地话使用情况
        3.4.3 移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
4 方言岛语言变异情况调查分析
    4.1 语言使用调查
        4.1.1 声母
        4.1.2 韵母
        4.1.3 声调
        4.1.4 词汇
        4.1.5 语法
    4.2 界定新方言
5 移民语言变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5.1 移民的语言态度
        5.1.1 母语意识
        5.1.2 母语习得
        5.1.3 对语言的主观评价
    5.2 社会动因
    5.3 对移民方言岛发展方向的预测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跨文化适应视域下的留学生常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说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方言的整体性及区域性研究
        (二)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方言的单点深入研究
        (三)关于蒙古语和蒙古文化对内蒙古方言词汇影响的研究
        (四)关于内蒙古方言与晋语历史渊源的研究
    三、土默特左旗地理、人口和方言
        (一)地理情况与人口
        (二)历史沿革
        (三)方言
    四、内蒙古自治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
    五、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形成与影响
    一、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形成原因
        (一)晋语——走西口
        (二)民俗融合中的蒙语借词
        (三)商贸往来带来的语言融合
    二、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影响
第三章 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分析
    一、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类型
        (一)身体、服饰
        (二)亲属称谓
        (三)时间节令
        (四)日常生活
        (五)饮食、医疗
        (六)心理、肢体语言
        (七)房舍、器具用品
        (八)天文地理
        (九)动物植物
        (十)婚丧嫁娶、文体娱乐
        (十一)商业、教育
        (十二)其他常用词汇
    二、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特点
        (一)基本词汇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保留大量古语词和单音节词
        (三)逆序词和四字格词语丰富
        (四)有部分民族语借词和返借词
        (五)重叠形式的词语较多
        (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比较丰富
    三、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汇逐渐趋同于普通话
        (二)代际差异带来了词汇的新老融合
第四章 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汉语国际教育
    一、汉语学习者跨文化适应与方言学习需求的调查问卷分析
        (一)跨文化适应情况
        (二)方言词汇学习态度和需求
        (三)方言词汇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四)方言词汇对汉语学习者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五)相关意见建议
    二、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融入到自治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满足汉语学习者对学习当地方言词汇的强烈主观需求
        (二)学习当地方言对汉语学习者的生活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三、土左旗方言词汇融入到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学原则与建议
        (一)教学原则
        (二)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中部分方言词汇的合作提供者
附录二 :方言分类词汇表
附录三 :在蒙汉语学习者方言词汇学习与跨文化适应情况的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录四 :在蒙汉语学习者方言词汇学习与跨文化适应情况的调查问卷(英文版)
致谢

(7)山西方言研究7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创与探索期(1949—1965)
二萧条与停滞期(1966—1977)
三恢复与提升期(1978—1998)
    (一)方言语音研究
        1.入声研究
        2.文白异读研究
        3.变调研究
    (二)方言词汇研究
        1.词头和词尾研究
        2.分音词、合音词和逆序词研究
        3.古语词研究
        4.四字格研究
    (三)方言语法研究
    (四)晋方言的分立
    (五)方言与民俗研究
四兴盛与辉煌期(1999—2019)
    (一)方言语音研究
    (二)方言词汇研究
        1.词头和词尾研究
        2.古语词、核心词研究
        3.方言语汇研究
        4.本字考释研究
        5.词汇史研究
    (三)方言语法研究
    (四)区域方言研究
    (五)诗词用韵研究
    (六)交叉学科研究
        1.地理语言学研究
        2.实验语音学研究
        3.刑侦语言学研究
    (七)方言与文化研究
五结语

(8)基于词汇语音距离的汉语方言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汉语方言比较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材料
    第二节 研究程序及算法
        2.2.1 ASJP数据库计算模式
        2.2.2 编辑距离算法
    第三节 理论模型
        2.3.1 系统发育树
        2.3.2 系统发育网络图
第三章 汉语方言语档系统发育树分析
    第一节 汉语方言系统发育树描述
        3.1.1 汉语方言系统发育树总体情况
        3.1.2 官话区内部距离
        3.1.3 闽、吴、徽、湘等方言距离
    第二节 晋方言内部距离及与官话的关系
        3.2.1 晋方言内部距离
        3.2.2 晋南方言与晋方言的关系
        3.2.3 晋北及省外晋方言与晋中方言、官话方言的关系
    第三节 客家话、赣方言内部距离及相互关系
        3.3.1 客家话内部距离
        3.3.2 赣方言内部距离
        3.3.3 客家话与赣方言的关系
    第四节 平话内部距离及与粤方言的关系
        3.4.1 平话内部距离
        3.4.2 平话与粤方言关系
第四章 汉语方言语档系统发育网络图分析
    第一节 汉语方言系统发育网络图描述
    第二节 北方方言语档接触情况及分析
        4.2.1 晋方言接触情况及分析
        4.2.2 官话方言接触情况和分析
    第三节 南方方言语档接触情况及分析
    第四节 以分区结果为基础的汉语方言距离比较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山西太谷方言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太谷县地域概况
    1.2 太谷方言研究概述
    1.3 太谷方言音系概况
    1.4 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2 太谷方言的词根构词法
    2.1 单词根构词法
        2.1.1 单音节单词根构词法
        2.1.2 双音节单词根构词法
        2.1.3 多音节单词根构词法
    2.2 相异词根构词法
        2.2.1 双词根(相异词根)构词法
        2.2.2 多词根(相异词根)构词法
    2.3 相同词根(重叠式)构词法
        2.3.1 名词词根的重叠
        2.3.2 动词词根的重叠
        2.3.3 形容词词根的重叠
        2.3.4 量词词根的重叠
        2.3.5 副词词根的重叠
3 太谷方言的词缀构词法
    3.1 前缀
        3.1.1 前缀“老”
        3.1.2 前缀“第”
        3.1.3 前缀“小”
        3.1.4 前缀“圪”
        3.1.5 前缀“日”[z??~(11)]
        3.1.6 前缀“忽”[xu??~(11)]
    3.2 后缀
        3.2.1 单音节后缀
        3.2.2 双音节重叠后缀
    3.3 中缀
        3.3.1 中缀“圪”[k??~(434)]
        3.3.2 中缀“不”[p??~(11)]
    3.4 词缀“圪”“忽”“不”构成的特殊词
4 太谷方言的语音构词法
    4.1 合音法
        4.1.1 数量词的合音
        4.1.2 动词的合音
    4.2 分音法
        4.2.1 名词分音词
        4.2.2 动词分音词
        4.2.3 形容词分音词
        4.2.4 量词分音词
    4.3 儿化
        4.3.1 太谷方言中儿化的类别
        4.3.2 太谷方言中儿化的作用
5 太谷方言构词法与普通话构词法的比较
    5.1 相同点
        5.1.1 词根构词法的相同点
        5.1.2 词缀构词法的相同点
        5.1.3 语音构词法的相同点
    5.2 不同点
        5.2.1 词根构词法的不同点
        5.2.2 词缀构词法的不同点
        5.2.3 语音构词法的不同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宁武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宁武概况
    三、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一)山西方言研究
        (二)宁武方言研究
    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和调查情况
    六、其他相关说明
第一章 宁武方言的音系
    第一节 声母
    第二节 韵母
    第三节 声调
第二章 宁武方言词汇的音节分析
    第一节 音节数量
        一、单音节词
        二、双音节词
        三、多音节词
    第二节 音节特点
        一、双音节词占优势,且存在分音词
        二、三音节词所占比例较大
        三、四音节词中包含大量四字格词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宁武方言词汇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结构分析
        一、构词语素
        二、构词方式
        三、特殊结构
    第二节 结构特点
        一、重叠式丰富
        二、词缀丰富,构词能力强
        三、存在逆序词
        四、四字格词语结构以联合型为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宁武方言词汇的词义分析
    第一节 词义分析
        一、理性义
        二、色彩义
    第二节 词义特点
        一、同义词、近义词丰富
        二、词缀带有附加色彩或表示意义类别 二、词缀带有附加色彩或表示意义类别
        三、词义与地域文化关系紧密
        四、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浓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宁武方言的词汇组成
    第一节 词汇组成类型
        一、基本词汇
        二、古语词
        三、方言特色词
        四、外来词
    第二节 词汇组成特点
        一、基本词汇与普通话基本一致
        二、承传了大量古语词
        三、方言特色词反映出当地的地形、饮食特色
        四、存在蒙语外来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宁武方言词汇与河曲方言词汇比较
    第一节 共性特征
        一、双音节词数量多
        二、特色词缀相同
        三、重叠式丰富
    第二节 个性特征
        一、构词语素存在差异
        二、造词理据反映出认知差异
        三、存在各自的特色词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析晋中方言词汇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大同方言词汇研究[D]. 袁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2]屯留方言词汇研究[D]. 刘天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从“临县三弦书”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D]. 郭泽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4]山西万荣方言“切割”概念域成员共时研究[D]. 董娉君. 山西大学, 2020(10)
  • [5]太原市线材厂天津方言岛语言调查研究[D]. 张楠.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跨文化适应视域下的留学生常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D]. 班小岑.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山西方言研究70年[J]. 王晓婷,乔全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8]基于词汇语音距离的汉语方言计算分析[D]. 吴丹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山西太谷方言构词法研究[D]. 霍洁.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宁武方言词汇研究[D]. 贾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晋中方言词汇特点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