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和我们的观测策略

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和我们的观测策略

一、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与我们的观测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田恬[1](2019)在《前生源磷酸盐在代谢网络起源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如何起源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且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基于磷对现代生命的重要性,人们普遍认为磷在生命起源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最近Goldford等人构建了一个无磷参与的,具有前生源性质的代谢网络,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原始新陈代谢可以在没有磷的情况下起源。该观点促使本研究重新审视磷酸盐在代谢起源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全面探讨磷酸盐在代谢网络起源中的作用,深化对生命起源的认识。1.原始代谢网络的构建本研究从最新的KEGG代谢反应数据出发,采用代谢网络扩张模拟方法,构建了不含磷酸盐的代谢网络,并通过与Goldford等构建的无磷代谢网络进行比较,证明了数据以及方法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数据与方法,本课题以多种前生源磷酸盐作为种子,构建含有前生源磷酸盐的原始代谢网络。通过分析磷酸盐在代谢网络起源中的作用,发现磷依赖代谢网络对不同前生源磷酸盐具有鲁棒性。2.磷依赖代谢网络原始特征分析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验证磷依赖代谢网络是否具有前生源代谢网络的性质。第一,依据生物共同祖先(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s,LUCA),所使用的酶的功能和结构特征,分析发现磷依赖网络包含了原始生命LUCA的部分代谢反应;第二,使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基于蛋白质结构的分子钟推测,发现磷依赖网络和无磷网络起源于同一时期;第三,通过分析磷依赖代谢网络代谢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发现磷依赖代谢网络代谢中的代谢物较现代代谢物更易溶于水、极性更好、分子质量更小,符合早起源代谢物分子特性。结合以上分析,认为磷依赖代谢网络具有前生源代谢网络的性质。3.磷对原始物质代谢的作用通过KEGG代谢途径的富集分析,本课题对磷在原始代谢网络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发现磷促进了多种碳代谢途径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这些代谢途径对于维持生命的能量代谢以及RNA世界的产生极为重要。此外,磷的存在还促进了复杂代谢物的产生及代谢网络中代谢物多样性的增加。4.磷对代谢网络扩张的热力学影响本研究利用热力学约束的网络扩张模拟算法对前生源磷酸盐对代谢网络的热力学影响进行了研究。通常认为,糖酵解途径可能是原始生命重要能量来源,因此本研究以糖酵解途径中的高能磷酸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盐、甘油酸2-磷酸盐、甘油酸3-磷酸盐、葡萄糖6-磷酸盐、果糖6-磷酸盐、果糖1,6-二磷酸盐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等为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这些产物均可以有效的降低热力学瓶颈从而促进代谢网络的扩张。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采用前生源磷酸盐进行了原始代谢网络扩张的模拟,结果显示依赖磷的代谢反应在生命起源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出现,磷酸盐在物质和能量代谢层面均具有促进代谢网络扩张的巨大潜力,初步证明了磷酸盐在代谢网络的起源中的重要贡献。本研究所得结果将深化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意义。

赵思莹[2](2018)在《基于HPS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材研究》文中认为HPS教育指的是将科学史(history)、科学哲学(philosophy)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的内容融入到科学教学当中,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教育理念,从国际性教育会议内容各国课程改革文件和课程标准制定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科学知识的建构和科学本质学习,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及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这种全球性趋势,既可以从科学教育家的文献中反映出来,也体现在教师作为课程创生和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对HPS理念的理解程度更是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进度,这一过程涉及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素材以及学生的解读,其中教材作为基本教学媒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研究以HPS教育理念为基础,首先研究高中物理教材中HPS的融入情况,结合中美教材比较研究,进一步对HPS与物理教学进行研究。本研究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引论部分,介绍本研究缘起背景、研究的问题和意义,论文从科学本质教学和课程标准展开思考,论述了HPS教育理念受到科学教育界的认可。并对HPS与科学本质、教材研究及其内在必然性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特别对HPS与教材研究的重要性和首要地位进行分析,同时对本研究中“教材”一词的概念进行界定。最后提出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如HPS与物理教材的内容、编排和物理教学的融入;阐明本研究在HPS理论和实践、教材和教师理解、推动HPS走进物理课堂等三个方面的意义所在。第二章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综述,主要包括HPS教育理念的概念发展和界定,HPS与科学教育、科学教材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为本研究明晰路径,指明方向。第三章中制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和评价指标,特别在分析类目的细致性和层次性,以及HPS三者内在相关性和交叉性的角度有所突破。基于HPS的内在特性,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三个主类目出发,形成以7个子类目及26个子标准构成的分析工具,是教材的初步研究工具。论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制定本研究评价指标,旨在对前面已完成的表格进行评价,以对两本物理教材中HPS内容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基于HPS视角具体的教材分析和评价,是后续教学建议、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微观上对内容相关性、呈现方式和一致性进行分析,宏观上对课程标准、内容完整度进行分析,分析评价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全面并且深入。中美教材中HPS的分析主要概括为以下结论:1.纵观整体的研究,两本教材在HPS的内容和呈现上,表现为完整度较高,体现在教材对分析工具中子标准的覆盖率基本完整,但侧重点有所不同。2.在教材中HPS内容上来看,第一,教材都关注了科学知识的积累性特点,呈现科学发展的整体态势;鲁科版突出科学发展的革命性阶段,意在突破线性化的准科学史,体现科学历程连续与不连续的辩证关系;两本教材普遍存在“辉格史”特点,这是教材性质所带来的较难避免的问题,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和补充。第二,《物理原理与问题》中科学过程的特点较为平均,体现了教材对科学方法多样性的认可;鲁科版特别关注实证性和预见性,一定程度上是对科学探究理念的落实。第三,两本教材对社会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都予以极大的关注;另外,鲁科版相对更突出体现科学家形象,对我国杰出科学人物和科学成就的涉及是比较多的。3.教材关于HPS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为,第一,图片是最为常见的呈现方式,图片的形式主要包括科学家、科学实验、科技产品、思维演示图,其功能有以下三点:解释文字内容、补充和拓展、进一步诠释科学内涵。第二,科学故事作为有效传递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手段之一,也是教材中常见的呈现方式,其中“英雄式”和“发展式”的叙述形式使用最多。第三,两本教材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主要在表达方式、引入方式和逻辑顺序上区别较大。第四,教材对数学工具的编排存在较大差异。4.教材更直接的关注科学史(H)和科学社会学(S),尽管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一体化(科学史哲)的趋向,但教材在关于科学哲学的表达上多是比较隐晦的。第五章在教材分析和访谈调查基础上,提出HPS融入物理教学的建议,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以科学史为载体实现HPS教学、在常规课中渗透HPS理念、开展校本课程立足科学观培养、加强教师专业培养以宣传HPS教育理念。文中针对四个方面的建议,分别举出相对应的案例,以保证论述的具体清晰,其中以科学史为载体的教学案例在第六章中单独呈现。第五、六章主要是对研究结果的思考和教学实践。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结语与展望,具体是对HPS、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进一步的思考和说明,提出深层次的分析和问题。

刘利利[3](2017)在《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固原市某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系统性、抽象性较强,作为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对固原市某中学的高中生调查研究:高中生普遍认为数学很重要,而真正认为数学有趣味的学生只有少部分,这说明高中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数学知识抽象枯燥、成绩不理想、教师的教学策略等都对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查,高中生对数学文化、实践活动等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数学文化,希望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所以,本文立足于以上调查结果,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相关教育理论提出了一套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本文从五个部分对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做出论述.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研究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依据的教育理论,包括自我效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罗杰斯——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第三部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整合,制定问卷和访谈提纲,对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进行调查及结果的分析.第四部分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应理论和第三部分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寻找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设计问题情境教学、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课堂、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运用“强化”手段,长久保持数学学习兴趣.第五部分,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丹丹[4](2014)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直播创新研究 ——以央视新闻直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发展势头强劲,使我国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强烈的冲击。新媒体具有丰富的形式、广泛的渠道、较高的覆盖率和精准度、较强的互动性、推广方便等特点,在新时代的传媒产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闻传播上寻求一种有效的与新媒体抗衡的传播途径对电视媒体来说显的尤为重要。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是一种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步进行的传播方式。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利用现场直播报道可以将事件发生现场的图像、声音包括现场记者和播音员的解说一起传播给观众。现场直播能够将电视的本质属性最好的体现出来,观众深深地被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所吸引。在今天,各媒体竞争中,努力追求速度、强化时效成为了新闻最有效的竞争手段。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在新闻媒介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它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给人们呈现世界的最新动态。此研究以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为背景,以中央电视台直播新闻为研究对象,使用历史分析、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和观察等研究方法,借鉴前辈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央视新闻直播的有关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在新闻学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近年来央视有代表性的新闻直播事件,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有关特点进行了阐述,试探性地研究了在我国电视直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央视新闻直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试图为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更好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性策略。

Phil Plait,Shea[5](2014)在《关于彗星的十件事情:你知道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彗星曾经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但实际上,它们和行星、小行星、尘埃一样只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类天体。虽然如此,但它们却同时也是壮观、有趣、值得研究的天体。就在100年前——1910年4月,哈雷彗星华丽地回归,从距离地球2300万千米远的地方飞过。当时它极为明亮,即便是在都市中也清晰可见。根据计算,哈雷彗星的彗尾会扫过地球,这引发了大范围的恐慌。因为在彗星中探测到了氰,人们担心它会毒死地球上的生物。

杨菲[6](2013)在《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技文本翻译 ——“维基百科海洋专题”翻译报告》文中指出海洋在人类及社会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今资源紧缺、环境破坏严重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维基百科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网络百科全书,目前已通过282种语言同世界人民分享各类信息。然而,英文维基百科已有385万个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则只有40万个条目。其中,中英文海洋专题的条目数量差异更大,汉语现有条目所包含的内容相比而言也需要丰富、扩充。巨大的信息量差异严重限制了中文读者的信息资源。为完善中文海洋科普知识信息库,向中文读者提供更为公平的资源平台,笔者首先根据现存海洋科普类书籍内容以及所掌握的维基百科英文资料,列出尽量完善的海洋专题目录,而后在维基百科英文网站上搜索、整合相关资料,并将其译为中文,最后根据此次翻译的特点,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对自身的翻译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选择该项目的过程及原文的特点;第二部分以翻译实践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的译前准备、翻译时间安排和以及译文的校对修改进行一一陈述;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中,笔者从词语和句子两个层面,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错误以及翻译过程本身展开分析。第四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和反思,通过译者自身的翻译水平、翻译工具及态度习惯以及此次翻译的遗留问题这两个大方面对本报告进行了系统总结。希望本报告能够对英文维基百科的汉译,及其他科技文本的翻译有所参考。

王学军[7](2013)在《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文中研究说明全文主体部分由四篇十二章组成,呈总——分结构。首篇(第一、二章)为总论,从宏观上概述先唐礼制规范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先唐礼制典范转移与文学变迁。后面三篇十章为分论,主要从文本出发,采用专题形式,选择两周、两汉、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较有影响的作品进行分析,为先唐礼制与文学的联系提供微观实证。第一篇为总论,由两章组成。其中第一章试图通过“礼制规范——文学本体”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横向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先唐文学的演进机制、基本要素与不完备性;二是先唐礼制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及其具体表现;三是先唐文学中礼制规范的效用度与局限性分析。第二章试图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纵向联系,既重视突变,也兼顾到渐变,在典范转移的背景下分析先唐礼制兴衰与文学变迁,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周礼与文学的制度化成型及解体;二是天子礼为中心的两汉礼制与文学兴变;三是五礼体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时性考察。第二篇为两周专题,由四章组成。其中第三章考察周礼对诗旨的影响,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去国逾竟”之礼与《桧风·素冠》题旨;二是贽见礼与《郑风·缁衣》字词重释及题旨;三是宗庙之制与《周颂·清庙》祭祀对象及题旨。第四章考察诗篇中礼仪活动涉及的历史背景,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小雅·六月》中的燕礼出发考察周宣王时期的西北战争;二是《大雅·公刘》中的“新国杀礼”与周族“窜于戎狄之间”的联系;三是根据《诗经·秦风》诸诗探讨秦国东进过程中周礼、戎俗的消长问题。第五章探讨周礼与楚辞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屈原《离骚》用礼状况,分析周礼与楚俗融合的倾向;二是探讨崇祖礼与屈原《怀沙》题旨的联系;三是考察楚怀王丧葬礼与屈原《哀郢》题旨的联系。第六章探讨周礼与《春秋左传》经传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是“春秋书法”礼制溯源,考察姬周礼制影响下的书写典范;二是《左传》婚嫁时令考,分析春秋婚嫁无定时而有倾向的时令特征;三是回归历史语境解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始含义,探讨“祀”、“戎”指向的变迁。第三篇为两汉专题,由三章组成。其中第七章探讨汉礼与汉赋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汉赋用礼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赋用礼的倾向;二是由昭、宣时期礼乐兴衰背景出发解读王褒《洞箫赋》;三是由《鵩鸟赋》文本出发,考订《鵩鸟赋》的具体写作时间,在此基础上重新勘定贾谊年谱。第八章探讨汉礼与诗歌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先秦两汉礼制兴衰与《诗》义阐释体系两次重建的联系;二是《十五从军征》对久别归家题材的开拓;三是由礼乐衰微背景出发解读赵壹《刺世疾邪诗》,探讨东汉末年诗、歌分离与文人五言诗的兴起问题。第九章以礼仪制度为切入点,通过文史参证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回归历史语境,解读汉文帝与贾谊宣室问对“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原始含义,分析原始含义的变迁;二是由畋猎的逸乐、军训、礼仪三种属性出发,考察汉代畋猎赋的题旨及“劝百讽一”风格的形成;三是考察东汉大傩礼的盛行与东汉礼制建设以及疫病流行的联系,探讨大傩礼及疫病对东汉文学的影响。第四篇为魏晋南北朝专题,由三章组成。其中第十章探讨魏晋南北朝礼仪制度与诗歌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轻礼仪而重礼意角度出发,分析阮籍《咏怀诗》其六十七题旨;二是在东晋礼乐之衰和晋宋之交礼乐之兴的背景下,考察晋宋之际“诗运转关”过程中礼乐因素的影响;三是讨论魏晋南北朝释奠礼与释奠诗的兴起,分析释奠礼仪对释奠诗形式和内容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魏晋南北朝礼仪制度与赋作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洛神赋》文本断层出发,考察洛神“羌习礼而明诗”和“余”“申礼防以自持”背后的寓意,探讨《洛神赋》题旨;二是分析潘岳《藉田赋》美于文辞而昧于大势的特征,探讨赋作不为晋武帝重视的原因;三是考察颜之推的家学渊源及其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坚守与试图恢复的努力,分析颜之推《观我生赋》哀叹华夏礼乐衰微的主旨。第十二章以礼仪制度为切入点,通过文史参证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考察祓禊礼与南渡之初江左政权巩固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祓禊礼盛行的政治因素及其文学影响;二是分析南北朝时期所着正史中的文体,探讨礼制对文体记录的影响;三是由宏观层面补充、修订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内容,探讨西晋礼制的原点意义、魏晋南北朝家学的地位、五礼体系的建立及细化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孟令法[8](2013)在《畲族图腾星宿考 ——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文中指出畲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员。在历史的积淀中,盘瓠神话经久不息地在畲民口头流传,并被记录于谱牒之中,刻画于祖图之内,成为展示民族远古史的重要材料。自汉代起,盘瓠神话就已成为汉族文人加以记录的对象,其中最早将盘瓠神话予以记载的是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而后世则以晋·干宝《搜神记》的记述最为典型,并为《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所征引,成为记述多个民族——畲、瑶、苗等盘瓠氏集团的“正史”。对这种记述,后人多有疑问甚至批驳(如唐·刘知几,宋·罗泌等),但由于古代社会的科举制度以及印刷业的落后状况,助长了盘瓠神话的正史地位,成为古代大部分文人墨客了解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途径,并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固化认识。随着封建社会的覆灭,西方科技文化以及学术理论的东渐,我国学者逐渐开启对图腾文化的探讨。图腾一词乃北美阿尔哥昆恩人的奥吉布瓦部族的方言“奥图特曼”的译音,有人认为它最早出现于英国人类学家龙格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也有人认为它最早见于意大利法学家维柯的《新科学》。实际上,对该词出现年代的追述,中国学者并未特别关注,而图腾概念与图腾理论则为我国早期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所利用,并亲身实践于我国民族图腾文化的研究中。畲族图腾的关注点缘起于流传了千百年的盘瓠神话,以及被畲族民众视为珍宝的谱牒与祖图。在传统的认知领域,学者们特别重视有关血缘关系的图腾理论,而现代汉族学者对畲族图腾的研究既遵循古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同时将这种理论应用于盘瓠形象的理解中。但畲民们的认识与汉民的传统话语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引发了畲民对这种研究成果的反对,进而促使图腾成为畲族文化研究中的一块禁地,而这种现象正体现了汉族文人对史籍反对意见的置之不理。为了突破汉民传统的意识形态,有志于畲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开始另辟蹊径,从各种历史典籍以及民间文献出发,由此出现以郭志超教授为代表的“水獭原型说”。然而,通过盘瓠神话的母题学分析后发现,盘瓠形象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星宿→茧卵→龙麒→龙(龙犬)→兽首人身→人(现代),并且体现了感生神话、卵生神话与变形神话的复合。“原型”曾在哲学、心理学中得到普遍应用,进而成为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之一,而在图腾文化的研究中尚未得到进一步阐发,但哲学、心理学以及文学领域的原型理解在图腾研究中可被译为:初始的形体构型,变异形象的发展基础。结合盘瓠形象的发展脉络来看,畲族的图腾信仰中依然保有“星宿崇拜”痕迹,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盘瓠形象的星宿原型。所谓星宿,本是对自然天体的泛称,同时也是先民标记方位、星空分区、制定历法的依据之一。随着道教文化的兴起,星宿逐渐被赋予具体的神的形象,并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实际上,星宿崇拜自原始人时代就已萌芽,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各民族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日月崇拜,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鸟崇拜。根据图腾理论中有关“紧密联系”的论述,畲族图腾的星宿原型并非仅是畲民口述、谱牒记载或祖图刻画中的“娄宿”或“亢宿”的具体指向,而是对可见天体的整体性敬畏,这种心理倾向的发生当与远古时代的天体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星宿没有固定形象的特点,原始先民无法直观地认识到星象所呈现的族群关联,而原始时代的氏族发展总是在融合中扩大,并逐渐向国家过渡。畲族的初始形态同样经历了多氏族融合的过程,在此期间,族群标帜同样于选择中逐渐定型,而这种选择也许正是盘瓠神话所展现的那样:从无形走向有形,从物形走向人形。尽管神话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诸多变异,但畲民族的各种记述都没有隐没最原始的星宿崇拜,只不过是在此基础做出了适应民族发展的改变而已。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加深,因自然所决定的生存模式的蒙昧时代趋于瓦解,而野蛮时代也逐渐向文明时代发展,从而引发图腾自然属性的丧失,成为结合了祖先崇拜的人类文化,而这也为现代学者从“他的亲族”(血缘关系)入手研究图腾的提供了便利。可是,并非所有的民族都将图腾作为民族始祖的形象加以膜拜,甚至不能仅从膜拜中看出族民是在祭奠祖先,还是对族群标帜在凝聚族民中所起作用的感怀。而东北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印第安图腾柱足以证明图腾并非仅是血缘关系的纽带,而是民众情感得以表达的象征,或地域、方向的指示性标牌。从表面看,畲民口述、谱牒记载和祖图刻画似乎展示了畲族图腾的“血缘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畲族就是一个视图腾物为祖先的民族,更何况在大多数时间里,不论是谱牒还是祖图都被秘密珍藏,因此对图腾形象的认识也并非所有族人都能得到亲身体会。虽然有人认为“传师学师”乃畲族成年礼或祭祖仪式,但从整个活动进程看,祖图的悬挂并非是在彰显图腾信仰,而仅是对族源归属与祖先崇拜的辅助性展示。所以,畲族民众对民族图腾形象的认识大部分源自于汉民的歧视性说辞(尤其是隋唐以来),而正是由于这些言语的存在,进一步促使作为外来者的畲族长期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中。为了消除这种蔑视性话语带来的不利影响,畲族民众对民族起源神话作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重塑,即将盘瓠形象定位在龙与麒的结合体中,并称之为龙麒。学者们在追溯畲族来源时有一种看法,即认为畲族源出于东夷(徐夷)部落,而他们的图腾信仰也保有崇鸟的特点,这在畲族妇女的服饰上表现得尤为充分。所以,畲族民众有意识地摒弃了原始而无形的自然天体以及落人口舌的动物形象,并逐渐走向趋同于汉族的“龙”“凤”崇拜。信仰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也是在时代的适应中得以发展。星宿崇拜是畲族最原始的图腾信仰,星宿则是盘瓠形象的原始构型,而后世得以发展的各种盘瓠形象无不源出于星宿原型。畲族原始文化得以复原的基础正是在于认清民族图腾的原型,只有这样才能打开畲汉隔膜千百年的心结,为畲族文化持续而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源泉,同时也为畲族文化(尤指原始文化与宗教信仰)的研究带来新的气象。

刘金宁[9](2008)在《地球空间尘埃等离子体的轨道运动研究》文中认为尘埃等离子体广泛存在于宇宙等离子体、工业等离子体、实验等离子体以及核聚变等离子体等系统中。近年来尘埃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在等离子体物理化学、电离气体、空间物理、天体物理、材料制备、微电子技术、甚至在生命科学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不断增多,地球轨道空间环境中的尘埃等离子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低轨道空间环境中,存在来自宇宙空间的和人类航天活动产生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在空间环境中受周围等离子体和空间辐射的作用,形成带电颗粒。带电尘埃颗粒又通过电磁力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同时其受地球引力、电磁力、光压力和拖拽力等作用。这些尘埃颗粒具有很高的空间密度,在距离为400—250,000km的地球空间沿相当稳定的轨道运动,并形成他与赤道平面不同倾斜角的环状尘埃系统。本文主要对地球轨道空间环境中尘埃等离子体进行了研究。根据地球轨道空间尘埃等离子体特征参数,建立了中低轨道尘埃等离子体的充电模型和带电尘埃颗粒在空间环境中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在轨道空间环境中带电尘埃颗粒的轨道分布以及轨道演化。最后还分析了带电尘埃颗粒对航天器的危害及防护策略。

吴光节[10](2000)在《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与我们的观测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星历表 ,本文绘出运行轨道图 ,分析了百武彗星与海尔 -波普彗星的不同 ,讨论了对后者观测应当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与我们的观测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与我们的观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前生源磷酸盐在代谢网络起源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生命起源研究模型
        1.1.1 “RNA世界”模型
        1.1.2 “新陈代谢世界”模型
        1.1.3 “膜世界”模型
    1.2 生命起源研究方法
        1.2.1 通过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研究生命的起源
        1.2.2 通过前生源化学手段合成生命大分子
        1.2.3 结合天体生物学知识研究生命起源
        1.2.4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1.3 生命为什么选择磷
    1.4 磷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1.4.1 前生源磷源
        1.4.2 前生源磷酸化反应
        1.4.3 磷与生命起源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原始代谢网络的构建
    2.1 引言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与实验步骤
        2.3.1 背景代谢反应库的构建
        2.3.2 化学计量矩阵的构建
        2.3.3 代谢网络扩张模拟算法
        2.3.4 无磷代谢网络的构建
        2.3.5 磷依赖代谢网络的构建
    2.4 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磷依赖代谢网络原始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
        3.2.1 相关生物信息数据库
        3.2.2 数据的获取
    3.3 研究方法
        3.3.1 LUCA特征及辅因子的富集分析
        3.3.2 酶相对年龄的比较
        3.3.3 代谢物化学特征的计算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磷在原始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KEGG代谢途径的富集分析
        4.2.2 代谢物相似性的比较
    4.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对代谢网络扩张的热力学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热力学约束下的代谢网络扩张模拟
        5.2.2 代谢网络扩张限制反应的确定
        5.2.3 限制反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3 结果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
致谢

(2)基于HPS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角度与“教材”概念界定
    1.3 研究的问题和流程架构
    1.4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HPS教育理念的概念界定
    2.2 HPS融入科学教育的研究概述
        2.2.1 国外HPS融入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HPS融入科学教学的研究
        2.2.3 HPS与科学教材研究概述
第三章 研究工具和评价
    3.1 HPS研究工具的制定
        3.1.1 科学史类目
        3.1.2 科学哲学类目
        3.1.3 科学社会学类目
    3.2 评价分析和指标
第四章 基于HPS视角的教材分析与评价
    4.1 微观角度
        4.1.1 内容相关性分析
        4.1.2 HPS呈现方式
        4.1.3 内容和组织的一致性分析
    4.2 宏观角度——内容完整性、课标一致性分析
        4.2.1 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4.2.2 宏观角度数据分析
    4.3 整体分析和结论
第五章 HPS融入物理教学的教学建议
    5.1 HPS访谈调查
    5.2 基于教材分析的教学建议
        5.2.1 以科学史为载体实现HPS教学
        5.2.2 在常规课中渗透HPS理念
        5.2.3 开展校本课程,立足科学观培养
        5.2.4 加强教师专业培养,宣传HPS教育理念
第六章 教学案例
    6.1 牛顿第一定律
    6.2 天体运动
第七章 思考和展望
附录
    附录1 基于HPS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访谈(教师访谈笔录)
    附录2 基于HPS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访谈(学生访谈笔录)
    附录3 鲁科版教材中的HPS汇总表
    附录4 《物理原理与问题》中HPS汇总表
参考文献
致谢

(3)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固原市某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关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1.3.1 国内对此课题的研究
        1.3.2 国外对此课题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调查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兴趣
        2.1.2 教学策略
    2.2 相关教育理论
        2.2.1 自我效能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罗杰斯——有意义学习理论
        2.2.4 强化理论
第3章 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问卷设计
        3.1.3 问卷效度和信度的检验分析
        3.1.4 调查对象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 访谈调查
        3.3.1 访谈对象和目的
        3.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3.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3.4 调查总结及启示
第4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4.1 寻找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4.2 设计问题情境教学
    4.3 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课堂
    4.4 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
    4.5 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4.6 运用“强化”手段,长久保持数学学习兴趣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问卷调查(一)
附录二:问卷调查(二)
附录三: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新媒体时代电视直播创新研究 ——以央视新闻直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1.关于电视直播研究的专着
        2.关于电视直播研究的期刊论文
        3.关于电视直播研究的优秀硕士论文
一、 我国电视直播报道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 从初露峥嵘到长期发展(1958—1985)
    (二) 从缺位到复出(1985—1993)
    (三) 从单一到多样(1993—2003)
    (四) 从预知到突发(2003—2009)
    (五) 3G 技术在电视直播中的应用(2010--)
二、 电视直播的意义和优势
    (一) 电视直播的意义
        1.电视直播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电视直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3.电视直播改变了受众的收视习惯,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参与
    (二) 电视直播的优势
        1.新闻事件和报道与观众收视同步
        2.拥有第一时间的真实性,唤起观众的真实感
        3.观众可以获得大量的细节,增强现场感
        4.电视直播节目的技术指标高、信息量大
三、 央视直播的发展历程
    (一) 新闻栏目直播的发展
    (二) 重大时政活动直播阶段
    (三) 重大新闻事件直播阶段
    (四) 突发事件直播阶段
    (五) 新闻直播常规化发展阶段
四、 央视新闻直播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的可控度先天不足
    (二) 演播室直播多,场内外互动少
    (三) 选题欠考虑
    (四) 忽视直播背景报道
    (五) 议程式直播多,创新直播少
    (六) 主播难以到位
    (七) 记者无法深入挖掘细节,新闻可信度下降
    (八) 直播视角和话语缺少人文关怀
五、 新媒体时代我国电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 挑选适宜直播的新闻事件
        1. 事件内容现场感要强、要充满悬念
        2. 事件要有不可重复性、即时性强
    (二) 利用好直播节目中的不可预测性,增加参与意识
        1. 利用好直播节目中的不可预测性,增加参与意识
        2.丰富互动手段,提高百姓参与意识
    (三) 直播协作,实现信息首发和电视速报
        1.中央牵头、地方合作,建立直播协作机制
        2. 推动与国际传媒之间的合作
    (四) 拓展报道领域,实施多现场直播
        1.拓展报道领域
        2.实施多现场直播
    (五) 融合新兴事物的优势
        1.加速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的融合
        2.通过 3G 看电视直播
    (六) 创新电视直播的形态,强化媒介责任
        1.创新电视直播的形态、建立新的直播机制
        2.规范报道结果,加强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关于彗星的十件事情:你知道吗?(论文提纲范文)

NO.1彗星的固体部分其实很小
NO.2彗星都是“脏雪球”
NO.3彗星在绝大多数时候看上去就像小行星
NO.4彗星每次接近太阳就会减小一些
NO.5彗星可以拥有两条彗尾
NO.6彗星造成了流星雨
NO.7彗星比小行星更危险
NO.8有7颗彗星已经被探测器造访过
NO.9 SOHO是最好的全天候彗星猎手
NO.10白天也能看到彗星

(6)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技文本翻译 ——“维基百科海洋专题”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0 引言
1 任务描述
    1.1 选题过程
    1.2 文本的特点与内容
2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搜集词汇
        2.1.2 把握文体特征
        2.1.3 指导理论:功能主义目的论
    2.2 翻译时间安排
    2.3 译稿校对修改
3 难点案例分析
    3.1 词汇翻译分析
        3.1.1 术语的翻译
        3.1.2 普通词语的翻译
    3.2 长句翻译分析
4 翻译实践总结和反思
    4.1 译者的语言能力
    4.2 译者的翻译能力
    4.3 译者的职业素养
    4.4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原文及译文

(7)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自圆其说”的他证:古典文学阐释的有效性挑战
    二、“资之所近与力能勉者”:研究对象及相关成果
    三、基本材料与研究方法说明
    四、论文结构及主要观点概述
壹 总论
    第一章 先唐礼制规范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
        一、先唐文学的演进机制、基本要素与不完备性
        二、先唐礼制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及其具体表现
        三、先唐文学中礼制规范的效用度与局限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典范转移:先唐礼制兴衰与文学变迁
        一、周礼与文学的制度化成型及解体
        二、天子礼为中心的两汉礼制与文学兴变
        三、五礼体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时性考察
        本章小结
贰 两周篇
    第三章 周礼与诗旨探微
        一、“去国逾竟”之礼与《桧风·素冠》题旨
        二、贽见礼与《郑风·缁衣》字词重释及题旨
        三、宗庙之制与《周颂·清庙》祭祀对象及题旨
        结语
    第四章 两周诗礼比事考索
        一、《小雅·六月》中的燕礼与周宣王时期的西北战争
        二、《大雅·公刘》中的“新国杀礼”与周族“窜于戎狄之间”考
        三、《诗经·秦风》与秦国东进过程中周礼、戎俗之消长
        结语
    第五章 周礼与《楚辞》题旨
        一、周礼与楚俗的融合:屈原《离骚》用礼考
        二、崇祖礼与屈原《怀沙》题旨
        三、楚怀王丧葬礼与屈原《哀郢》题旨
        结语
    第六章 周礼与《春秋左传》经传三论
        一、礼制影响下的书写典范:“春秋书法”礼制溯源
        二、无定时而有倾向:《左传》婚嫁时令考
        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结语
叁 两汉篇
    第七章 汉赋用礼考辨
        一、汉赋中的礼仪记录:汉赋用礼考
        二、王褒《洞箫赋》与汉宣帝时期的礼乐建设
        三、《鵩鸟赋》写作时间考订与贾谊年谱重勘
        结语
    第八章 两汉礼制与诗歌
        一、先秦两汉礼制兴衰与《诗》义阐释体系的两次重建
        二、回归之后:论《十五从军征》对久别归家题材的开拓
        三、汉末礼乐之变与赵壹《刺世疾邪诗》臆解
        结语
    第九章 礼制视角下的汉代文学与史学
        一、“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二、三维度下汉代畋猎赋的题旨观照及“劝百讽一”风格的形成
        三、大傩礼与东汉疫病之流行及其文学影响
        结语
肆 魏晋南北朝篇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礼制与诗歌
        一、轻礼仪而重礼意:阮籍《咏怀诗》其六十七题旨甄微
        二、礼乐兴衰与晋宋之际“诗运转关”别解
        三、诗因礼生:魏晋南北朝释奠礼与释奠诗之兴起
        结语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礼制与辞赋创作
        一、“羌习礼而明诗”与“申礼防以自持”:《洛神赋》题旨蠡测
        二、美于文辞而昧于大势:潘岳《藉田赋》不为晋武帝重视原因发微
        三、华夏礼乐衰微的哀歌:颜之推《观我生赋》题旨探微
        结语
    第十二章 礼制视角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与史学
        一、祓禊礼与江左政权之巩固及其文学影响
        二、礼制影响下的文体记录:南北朝时期所着正史中的文体考辨
        三、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补论
        结语
全文结论
附录 “天再旦于郑”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致谢

(8)畲族图腾星宿考 ——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本课题的创新前景与科学意义
    2、本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3、畲族图腾研究综述
    4、本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引言
三、图腾与星宿:盘瓠原型的解读基础
    1、图腾:氏族的血缘认同与文化标帜
        1.1 图腾的思维基础与基本概念
        1.2 图腾的起源理论与类型划分
    2、星宿:天文历法与天体崇拜的来源
        2.1 自然天体与二十八宿
        2.2 地理空间的划分与天文历法的制定
        2.2.1 地理空间的划分
        2.2.2 天文历法的制定
        2.3 民众心理的反映——天体崇拜
    3、原型:初始的形体构型,变异形象的发展前提
        3.1 “原型”在心理学与文学中的概念阐释及“图腾原型”的探索
        3.2 神话母题研究与盘瓠神话的原型构拟
四、盘瓠图腾的星宿原型:传统认知上的新思考
    1、神兽图腾:汉族对盘瓠原型的传统认知
    2、水獭形象:盘瓠原型的另类解读
    3、星宿图像化的氏族标帜:盘瓠原型的新思考
        3.1 盘瓠:星宿原型的民族记述
        3.1.1 民间口述的历史记忆
        3.1.2 家族谱牒的文字记载
        3.1.3 祖图长连的图像刻画
        3.2 盘瓠原型的星宿考述
        3.2.1 二十八宿与天文历法:天象观测在盘瓠氏族中的应用
        3.2.2 天体运动与氏族生活:图腾选择的自然因素
        3.2.3 姓氏起源与感生神话:两个畲族姓氏——娄与盘
        3.2.4 族群斗争与农耕习俗:族星崇拜的心理积淀
        3.3 星宿图腾的社会作用:多氏族融合的文化象征
        3.3.1 氏族融合与婚姻制度的统筹标志
        3.3.2 民族凝聚力得以彰显的根本动力
        3.3.3 人生的价值取向:“忠”“勇”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传承
五、民族文化的交流与遗存:盘瓠原型的两种重塑
    1、龙麒:民族文化的异(汉)族趋同
        1.1 盘瓠形象的“龙麒”塑造
        1.2 “龙麒”形象的生成动因
    2、凤鸟:畲族女性集团特殊的品德标帜
        2.1 凤鸟图腾的畲族存续
        2.2 凤鸟图腾的女性象征
六、星宿原型的湮没:汉族对盘瓠形象的曲解
    1、盘瓠神话的历史记载与民间口述
        1.1 盘瓠神话的文献遗传
        1.2 盘瓠神话的多民族口述
    2、畲民并非“敬犬如祖”
    3、汉族传统话语对盘瓠“犬”形像认识的虚妄
        3.1 古代文人的手抄传统
        3.2 盘瓠“犬”形象的正反两认识
        3.3 现代学者研究视野的局限
    4、图腾“星宿说”为盘瓠原型正名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史记》、《汉书》、《三统历》与印度、水族、普米族、苗族和现代不同体系的二十八宿宿名对应表
    附录 B 五方、四象、二十八星宿、动物神(神兽)与五行、五色对应表
    附录 C 《太上黄录斋仪》、《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度星经》与《洞渊集》有关二十八宿的记载
    附录 D 《移星科文》
    附录 E 《中华畲族宫》序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地球空间尘埃等离子体的轨道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尘埃等离子体的研究历史背景
    1.2 尘埃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1.2.1 尘埃等离子体的宏观中性条件
        1.2.2 德拜屏蔽
        1.2.3 特征频率
        1.2.4 库伦耦合参数
    1.3 尘埃等离子体的存在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地球中低轨道中的尘埃等离子体环境
    2.1 地球中低轨道中的尘埃等离子体的存在和来源
    2.2 中低轨道中的尘埃等离子体对航天器的危害
    2.3 中低轨道的环境参数
        2.3.1 中低轨道的大气密度简化模型
        2.3.2 中低轨道的电磁场简化模型
        2.3.3 低地球轨道(LEO)中等离子体的物理参数
        2.3.4 地球中低轨道中短波紫外线光子流和软伦琴射线光子流
        2.3.5 尘埃颗粒
    2.4 地球空间环境中尘埃等离子体的受力
        2.4.1 电磁力
        2.4.2 重力
        2.4.3 光压力
        2.4.4 拖曳力
第三章 地球空间环境中尘埃等离子体的充电过程
    3.1 尘埃等离子体的带电过程
    3.2 空间电荷限制模型和轨道限制模型
    3.3 利用轨道限制方法(OLM)得到的充电电流方程
    3.4 光辐射电流
    3.5 二次电子发射电流
    3.6 尘埃颗粒的充电
第四章 尘埃颗粒受力的数值分析
    4.1 近地球轨道不同质量尘埃颗粒的所带电荷计算
    4.2 尘埃颗粒大小与受力关系
第五章 中低地球轨道尘埃颗粒的演化与分布
    5.1 中低地球轨道尘埃颗粒的受力演化分析
    5.2 中低地球轨道尘埃颗粒的受力演化模型及数值分析
    5.3 尘埃颗粒大小与对道分布数值计算
第六章 尘埃等离子体对航天的影响及对策
    6.1 尘埃等离子体对航天器的危害
    6.2 国外对尘埃颗粒研究
    6.3 尘埃颗粒的防护对策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引用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与我们的观测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前生源磷酸盐在代谢网络起源中的作用[D]. 田恬.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2]基于HPS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材研究[D]. 赵思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固原市某高中为例[D]. 刘利利. 宁夏师范学院, 2017(08)
  • [4]新媒体时代电视直播创新研究 ——以央视新闻直播为例[D]. 李丹丹. 渤海大学, 2014(08)
  • [5]关于彗星的十件事情:你知道吗?[J]. Phil Plait,Shea. 求知导刊, 2014(01)
  • [6]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技文本翻译 ——“维基百科海洋专题”翻译报告[D]. 杨菲.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7]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D]. 王学军. 南京大学, 2013(12)
  • [8]畲族图腾星宿考 ——关于盘瓠形象传统认识的原型批评[D]. 孟令法. 温州大学, 2013(02)
  • [9]地球空间尘埃等离子体的轨道运动研究[D]. 刘金宁. 兰州大学, 2008(12)
  • [10]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与我们的观测策略[J]. 吴光节.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0(S1)

标签:;  ;  ;  

海尔-波普彗星的位置和我们的观测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