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者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脑力劳动者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一、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高晓燕,刘继文[1](2021)在《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细胞因子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情况,检测其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11月,采用工作紧张测量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00名新疆乌鲁木齐市工作>1年的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按照性别、年龄对睡眠障碍者和非睡眠障碍者进行1∶2配对,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睡眠问题,并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紧张,其中大部分处于中度职业紧张状态。不同个体特征脑力劳动者细胞因子比较,只有IL-2和TNF-α含量在不同职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职业因素后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IL-1β、IL-2、IL-6以及TNF-α含量在不同睡眠质量组间不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NF-α和组织支持缺乏指数增加是睡眠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IL-2增加是其保护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发现,中度职业紧张和TNF-α增加的人群发生睡眠问题的可能性较高(OR=1.015,95%CI:1.004~1.026)。结论新疆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状况较差。职业紧张和细胞免疫因子均与睡眠质量有关,并且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张哲[2](2021)在《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设备、放射防护用品、放射质量控制设备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分布、配置公平性和职业卫生监护现况进行调查,获得新疆地区现有医疗放射资源及利用现况,以期为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研究新疆地区不同放射工种的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状况,分析探讨影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根据职业心理健康因素探索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最终为改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及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工作对策。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地区14个地州768个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及职业卫生现状,使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评价配置公平性;2)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疆地区75个放射诊疗机构共计3372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89份,剔除填写内容不足90%的或连续勾选相同选项超过10项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2992份,有效率为88.73%;3)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中式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工作能力指数问卷(Work Ability Index,WAI),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和行为习惯特征(吸烟、饮酒)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获得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行为习惯特征基线一致的研究对象,调查职业特征(岗位类别、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视觉损害)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4)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3个三级放射诊疗机构的625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干预对象,分为无干预组(140人)、健康教育干预组(126人)、工作场所干预组(161人)和健康教育+工作场所干预组(198人)。实施干预8个月后再次使用ERI、CMBI、SDS和WAI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调查区域内768个放射诊疗机构均可开展放射诊断项目,42家开展介入放射项目,12家开展放射治疗项目,8家开展核医学项目;2018年共计开展常规X射线诊断686.76万人次,CT诊断249.46万人次,其他X射线诊断21.89万人次,介入治疗7.22万人次,放射治疗9.05万人,核医学诊断10.68万人次,核医学治疗4560人;2)调查区域内每万平方千米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4.63个,每百万人口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35.28个,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疗机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和0.43;每万人口医用放射设备拥有量为0.87台,设备类型主要以DR和口内牙片机居多;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断类设备和CT的基尼系数小于0.30,基于人口数量的介入放射类设备和DSA的基尼系数在0.30~0.40之间,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核医学类和放射诊疗类设备的基尼系数大于0.50;3)调查区域内每台放射诊断类设备平均配有3.82件放射防护用品,介入放射类设备为23.89件/台,核医学类设备为13.97件/台;除阿克苏地区外,其他地区每家放射诊疗机构配置的放射质控设备远低于1台;4)本次调查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共计5038人,每万人口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拥有量为2.31人,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基尼系数分别是0.29和0.22;2018年职业健康体检率为92.28%,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7.41%,放射防护培训率为94.27%;5)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0%,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婚姻状态、糖尿病、饮酒、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紧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30岁及以上、男性、中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离异或丧偶、患糖尿病、护士、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较高(P<0.05);护士、技师和其他岗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医师的1.623倍、1.421倍和1.643倍,介入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1.444倍、0.193倍、0.484倍和0.716倍,5~9年放射工龄和10~20年放射工龄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560倍和2.226倍,视觉损害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无损害的2.233倍;6)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57.2%,其中29.6%为轻度职业倦怠,22.6%为中度职业倦怠,5.0%为重度职业倦怠;不同年龄、学历、糖尿病、工作岗位、放射工种、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倦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39岁、本科学历、患糖尿病、护士、诊断放射学、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倦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532倍、0.578倍和0.655倍,5~9年放射工龄的职业倦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278倍,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风险是未患病者的1.553倍和2.233倍;7)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不同水平的抑郁(63.17%),51.70%为轻度抑郁,10.23%为中度抑郁,1.24%为重度抑郁;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抑郁水平高于未患病人群(P<0.05);患甲状腺疾病者的抑郁风险是未患病的1.429倍;8)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中下的占比为42.08%,工作能力优良的占比为57.92%;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状态、糖尿病、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岁以下、男性、初级及以下职称、研究生学历、未婚、牙科放射学、放射工龄小于5年、无甲状腺疾病和无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水平最好(P<0.05);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和其他放射工种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449倍、0.603倍、0.611倍和0.697倍,10~20年放射工龄和大于20年放射工龄的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373倍和0.676倍;9)不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等级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紧张的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是无职业紧张者的1.855倍;轻度、中度和重度倦怠的医务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分别是无倦怠者的2.225倍、3.734倍和13.355倍;(10)不同干预组间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学历、工作岗位、放射工种和放射工龄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对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不同(P<0.05);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缓解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效,且以同时实施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职业紧张和抑郁水平、提高工作能力的效果最佳。结论:1)新疆地区的放射诊疗资源在服务区域面积和服务人口数量的分布均较不公平,整体以北疆在数量和结构上优于南疆为主要特点,其中乌鲁木齐市的放射医疗资源明显优于其他地州;放射诊断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绝对公平,介入放射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基本公平,核医学类和放射治疗类设备因费用、操作要求高,难以实现配置的相对公平;放射防护用品配置基本达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基本要求,但放射质量控制设备配置明显不足;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监测相关标准;2)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水平较高;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和职业暴露敏感器官疾病和机能改变等因素均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有影响,工作岗位护士、放射工种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有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风险较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水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建议用人单位在持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测的同时重视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等措施,缓解不良职业心理情绪,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3)工作场所的管理重点为放射场所防护性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电离辐射警示标识,职业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放射防护基础知识、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及法规概述、各放射工种放射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需根据职业特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制定工作场所安全促进和职业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案有利于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

沈晓梅,刘洁,杨芬兰,余珊珊,白雪,田景丽[3](2021)在《贵阳市3213例脑力劳动者人体成分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贵阳市3 213例脑力劳动者人体成分分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脑力劳动者潜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为脑力劳动者的健康管理提供更精准的个体化评估与指导。方法:2019年5月—9月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中国生产,型号为BCA-1B)对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人体成分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 213例脑力劳动者参加人体成分分析检测,其检测结果存在不同差异。3 213例脑力劳动者BMI的检测结果显示,男性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为27.9%,女性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为14.5%。不同性别之间的蛋白质、骨质量、体脂率、骨骼肌、BMI、基础代谢率、总水分、腰臀比、内脏脂肪指数及脂肪肝风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蛋白质、骨质量、体脂率、骨骼肌、BMI、基础代谢率、总水分、全身水肿系数、腰臀比、内脏脂肪指数、脂肪肝风险度及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性别、体重、骨质量、总水分、全身水肿系数、体脂率、BMI、基础代谢率、内脏脂肪风险度和脂肪肝风险度建立回归模型,得出其脑力劳动者的健康评分总变异为75.0%。结论:应用生物电阻抗法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检测脑力劳动者的不同组成成分,并且脑力劳动者在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体成分指标存在不同差异,这为脑力劳动者的健康评估及管理等方面给出了实质的数据支持,为更精准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提供了依据。

周彤,杨茜,李金花,崔军[4](2020)在《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脑力劳动者26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职业紧张量表(JSS)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体检完成健康检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力劳动者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有效回收254份,有效回收率为97.69%。254名研究对象中检出高血压42例,发生率为16.54%。高血压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职业任务问卷(ORQ)、个人紧张反应问卷(PSQ)评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个人应变能力问卷(PRQ)评分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ORQ、PSQ为独立危险因素,PRQ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其发生与传统因素有关,还与职业紧张程度有关。

许爱鲜,胡祖应[5](2020)在《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脑力劳动人群当前的职业紧张现状,探讨影响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8—2020年杭州市医务人员、教师、普通公务员、会计员、管理员、设计人员等脑力劳动者1 2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脑力劳动人群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脑力劳动人群在职业任务问卷(除工作环境外)、个体紧张反应问卷、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男性、研究生、薪酬低、工龄10~20年、担任行政职务、夜班频率高者职业任务分值高(均P<0.05);男性、工龄10~20年、研究生学历、每周工作时间>40 h、夜班频率高、中级职称者紧张反应性强(均P<0.05);男性、每周工作时间≤40 h、研究生、工龄短、初级职称、夜班频率高个体应对资源得分较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工龄、学历、夜班频率是影响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力劳动人群的职业紧张程度严重,性别、工龄、夜班频率、学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关注,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程度。

朱晶,郭彦伶,刘晨柳[6](2020)在《广州地区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广州地区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广州地区脑力劳动者1 200名,采用修订版职业紧张问卷(OSI-R)评价职业紧张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分析OSI-R与PSQI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78份,有效回收率为98.17%。1 178名脑力劳动者的OSI-R量表中,个体应变能力问卷(PRQ)评分为(121.03±10.78)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和职业任务问卷(ORQ)评分分别为(124.09±22.43)和(186.79±30.21)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PSQI评分为(6.01±2.84)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RQ评分与PSQ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r=-0.436,P<0.01),而PSQ、ORQ评分与PSQ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r=0.509、0.41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婚、工龄≤15 a、PRQ评分降低和PSQ、ORQ评分升高均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广州地区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处于偏高状态而睡眠质量问题明显,除一般人口学特征影响外,职业紧张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颖[7](2020)在《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铁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与市场化经营机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薪酬结构设计是薪酬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基础的薪酬结构体系,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本论文研究探索了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机制,建立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1)研究提出了铁路运输企业岗位二元化属性、“2P1M”三维岗位复合价值要素体系和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铁路运输业网络型产业特点、资产专用性特征决定了运输企业内专用性岗位和通用性岗位并存的岗位二元化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应区分岗位性质、依据岗位价值创造特征进行决策,以实现薪酬分配的公平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围绕解决岗位对内、对外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问题,研究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岗位“2P1M”三维复合价值要素体系,包括“事”的因素、“人”的因素、市场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纵向薪酬结构、横向薪酬结构两个维度,分别研究提出了专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和通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2)研究构建了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传统的岗位评价模型以“事”因素为核心,侧重于对工作责任、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岗位价值创造和价值贡献。本论文将反映“事”因素的传统岗位评价指标和反映“人”因素的胜任力模型指标,纳入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该模型将岗位因素和胜任力因素相结合,突出优秀员工的典型特性,反映铁路运输企业战略目标与个体能力的一致性,是人员与岗位长期匹配关系的判断依据。以胜任力指标为绩效标准纳入岗位评价体系,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为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定量依据。(3)提出基于岗位二元化属性和价值创造特征的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二元化属性为基础,引入分类设计理念,分别对专用性岗位、通用性岗位研究不同的薪酬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对于专用性岗位,以岗位复合价值模型得到的岗位点值为基础,以实现薪酬的公平性、激励性为目标,研究提出等比递增归等法、薪酬总额控制法、等比级差法、匀速递增分档法相结合的纵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和以复合价值要素对比关系法为主,考虑组织因素和员工风险偏好的横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对于通用性岗位,以岗位复合价值评估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为基础,以实现薪酬的公平性、激励性和外部竞争性为目标,研究提出等差归等分级法、外部市场薪酬调查法、等比级差法、加速递增分档法相结合的纵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和以复合价值要素对比关系、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的横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构建了以薪酬系数表示的网格状的一岗多薪的薪酬结构体系,促进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4)构建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变模型。薪酬结构管理系统本质上属于耗散结构系统类型。薪酬结构管理系统具有远离平衡态、内部非线性模式、涨落现象等特质,对该系统有影响的熵可分为为制度熵、运行熵、环境熵三种类型。构建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熵变模型,通过总熵值的大小和正负来判断企业薪酬结构系统在某一时点上的进化状态和条件,通过边际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值和边际薪酬结构管理系统负熵值大小对比为薪酬结构管理决策时间点的把握提供依据。(5)以XA车站薪酬结构设计和评价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对本文提出的基于岗位二元化属性和价值创造特征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设计及评价方法进行验证。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岗位二元化属性、“2P1M”岗位复合价值要素体系,丰富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集传统岗位评价指标和胜任特征指标为一体的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分别构建了价值导向和市场供求导向的铁路运输企业专用性、通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创造性地应用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对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孙娜[8](2020)在《不同焦虑程度的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失眠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对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失眠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到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失眠合并焦虑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失眠患者,调查他们的临床基本资料、性格特点等,利用调查表(自拟)收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利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进行评估;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基础上增减其中的症状条目评估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利用HXD-1型心驿测试仪测定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脑功能活动;抽取晨起空腹血检测白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研究结果1失眠患者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34例失眠患者,男女比例为1:1.73;年龄最大79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45.84±13.18岁。失眠病程最长的30年,最短的1月,平均病程57.18±7.16月。脑力劳动者103例,体力劳动者31例。合并高血压32例(占23.9%)、合并颈椎病34例(占25.4%),合并甲状腺疾病12例(占9.0%)、合并脑血管病11例(占8.2%)。2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以HAMA评分14分为界,将134例失眠患者分为焦虑组(≥14分)和非焦虑组(<14分)。焦虑组89例(66.4%),非焦虑组45例(33.6%);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在性别、年龄分布、职业性质上无明显差异(P>0.05)。焦虑组的SDS评分高于非焦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失眠患者的性格特点、工作生活方式: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在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大、既往经常熬夜、吃得快、咀嚼不充分、喜食肉类的生活工作方式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思虑过多、追求完美、胆小易惊、受过惊吓、时间紧迫感的性格特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分析:本研究中失眠患者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有大便粘滞不爽(59.0%)、纳食不消(43.3%)、脘闷食少(40.3%)、口黏不爽(39.6%)、大便干燥(37.3%)、排便次数增多(35.1%)、腹胀(32.1%)、排便不尽感(32.1%)、大便不成形(28.4%)、呃逆嗳气(18.7%)、反酸烧心(14.9%)。不同性别的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出现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组失眠患者大便粘滞不爽、口黏不爽、纳食不消、脘闷食少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高于非焦虑组(P<0.05);且焦虑组的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高于非焦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失眠患者的白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不同性别的失眠的患者的白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失眠患者的白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失眠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不同性别的失眠患者的SDNN、rMSSD、PNN50、VLF、L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SDNN、rMSSD、PNN50、VLF高于男性,男性的LF高于女性。焦虑组和非焦虑组LF、H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的HF、LF均高于非焦虑组。7失眠患者的脑功能分析:不同性别的失眠患者的脑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的工作负荷高于非焦虑组,非焦虑组的大脑活力高于焦虑组;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失眠患者的工作负荷、大脑活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失眠合并焦虑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本研究中失眠合并焦虑患者的症状频数分析显示:位居前十的症状依次为心烦易怒、大便粘滞不爽、健忘、多思善虑、心悸、肩背部发僵、口苦口干、头晕、纳食不消、脘闷食少;从这些症状初步推断病位主要在肝、心、脾,并与“气”密切相关;聚类分析表明,失眠合并焦虑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总的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研究结论1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大、既往经常熬夜、吃得快、咀嚼不充分、喜食肉类与失眠合并焦虑的发生密切相关,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失眠合并焦虑的发生。2失眠合并焦虑患者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与焦虑程度相关,精神心理因素异常可能在失眠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机制中起一定作用。3失眠合并焦虑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的动态平衡紊乱,与失眠合并焦虑患者阴阳失和的基本病机相契合。4失眠合并焦虑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

张文倩[9](2020)在《职业紧张对脑力劳动人群冠心病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新疆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现状及冠心病的患病现况,并探讨职业紧张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影响。方法:1)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人群741例,基于工作内容问卷(JCQ)进行职业紧张状况评估,了解脑力劳动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现况。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患有冠心病者(200人),对照组为体检中心的健康者(200人)。进一步探讨职业紧张对脑力劳动人群冠心病的影响。结果:1)脑力劳动人群不同职务、工龄、高血压病家族史在JCQ工作要求维度得分上有差异(P<0.05);不同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月均收入、工龄、吸烟情况在JCQ工作自主维度得分上均有差异(P<0.05);不同婚姻状况、糖尿病间在JCQ社会支持维度得分上存在差异(P<0.05)。2)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分布情况显示,高职业紧张组(55.6%)高于低职业紧张组。3)不同性别、工龄、吸烟情况在高、低职业紧张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冠心病患病情况与健康者比较,患有冠心病有62人(8.4%),健康者有679人(91.6%)。5)不同年龄、职业紧张水平冠心病的患病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生化指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工龄、倒班情况、吸烟、饮酒、睡眠质量、体育锻炼、BMI、WHR和职业紧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工作要求、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9)冠心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工龄、吸烟、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超重和肥胖、WHR及职业紧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力劳动人群的高职业紧张情况分布较普遍,高水平职业紧张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更高。

李雪[10](2020)在《新疆石油工人职业倦怠及睡眠质量对其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石油工人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情况,探究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对工作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职业倦怠-睡眠质量-工作能力的路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进行职业病体检的石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G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 I)、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评价被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程度、睡眠质量情况以及工作能力水平。结果:1)本研究共调查了2086名石油工人,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工龄、倒班、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的比较下,石油工人的职业倦怠情况与睡眠质量情况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男性(P<0.05);年龄在30-39岁的调查对象职业倦怠程度最高,50岁及以上职业倦怠程度最低(P<0.05);职业特征中在工龄、倒班的比较下石油工人的职业倦怠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日常生活中吸烟、饮酒人群的职业倦怠程度低于不吸烟、不饮酒人群(P<0.05)。2)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4.32%,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工种、工龄、倒班、吸烟、饮酒、职称、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的比较下,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不同工种下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输油(41.4%)、钻井(34.0%)、采油(27.6%);工龄在15年以上的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工龄较短的工人(P<0.05);倒班情况下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固定白班的工人(P<0.05);随着职称的升高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6.0%、31.2%、44.5%;3)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间除成就感降低与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之间均相关(P<0.05或P<0.01)。4)石油工人工作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较好水平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0.8%、42.2%;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工龄、倒班、吸烟、饮酒、职称、婚姻状况比较下,工作能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倒班(OR=1.409,95%CI.:1.177~1.687)、吸烟(OR=0.780,95%CI.:0.618~0.986)、饮酒(OR=1.374,95%CI.:1.130~1.674)、中度职业倦怠(OR=1.970,95%CI.:1.543~2.517)、重度职业倦怠(OR=3.673,95%CI.:2.474~5.458)、睡眠质量(OR=1.298,95%CI.:1.069~1.574)是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对工作能力有影响,与正常*零度倦怠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是工作能力的危险因素。6)通过建立职业倦怠-睡眠质量-工作能力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职业倦怠、睡眠质量与工作能力之间存在直接效应,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直接效应,睡眠质量是职业倦怠对工作能力作用的中介变量。结论:1)石油工人处于中度职业倦怠的人数占50.1%,性别、年龄、学历、工龄、倒班、行为特征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2)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4.32%,睡眠障碍发生率随着职业倦怠程度升高而升高。女性、年龄≥50岁、汉族、中专及以下学历、高级职称、输油工、工龄>15年、倒班、已婚、不吸烟不饮酒的石油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3)石油工人工作能力处于较好(42.2%)、中等(40.8%)水平的人数较多,倒班、吸烟、饮酒、职业倦怠、睡眠障碍是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4)职业倦怠与睡眠障碍的交互作用会导致工作能力下降,通过建立职业倦怠-睡眠质量-工作能力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职业倦怠升高、睡眠问题加重都会直接降低石油工人的工作能力,同时职业倦怠升高会直接导致睡眠问题加重,因此睡眠问题也是职业倦怠间接降低工作能力的中间变量。

二、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细胞因子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职业紧张状况
        1.2.2 睡眠质量状况
        1.2.3 细胞因子的检测
        1.2.3. 1 血样采集
        1.2.3. 2 因子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劳动者间细胞因子水平
    2.3 不同职业紧张的劳动者细胞因子水平
    2.4 不同睡眠质量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情况
    2.5 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6 职业紧张和细胞因子交互作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3 讨论

(2)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放射诊疗资源及职业卫生现况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现况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放射诊疗工作者职业健康调查问卷
综述 低剂量暴露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贵阳市3213例脑力劳动者人体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 213例脑力劳动者人体成分分析结果
    2.2 3 213例脑力劳动者BMI检测结果
    2.3 3 213例脑力劳动者的性别与人体成分的关系(见表4)
    2.4 3 213例脑力劳动者不同年龄组别人体成分分析结果(表5)
    2.5 3 213例脑力劳动者人体组成成分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贵阳市3 213例脑力劳动者检人体成分检测情况分析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职业因素
    3.2 健康指导对策
    3.3 展望

(4)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1.2.2 健康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脑力劳动者的OSI-R评分
    2.3 高血压发生情况
    2.4 不同临床特征者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2.5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5)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调查工具
    1.4 调查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2.2 脑力劳动人群与常模职业紧张情况比较
    2.3 不同特征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得分比较
    2.4 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6)广州地区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问卷
        1.2.2 职业紧张问卷
        1.2.3 睡眠质量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脑力劳动者的一般资料
    2.2 脑力劳动者的OSI-R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2.3 脑力劳动者的PSQI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2.4 OSI-R与PSQI评分的相关性
    2.5 不同人口学特征脑力劳动者的睡眠障碍发生情况
    2.6 脑力劳动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7)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范围界定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工资差别理论
        2.1.2 激励理论
        2.1.3 熵及耗散结构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岗位评价相关文献
        2.2.2 薪酬结构研究相关文献
    2.3 小结
3 基于岗位二元化属性和价值贡献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模型
    3.1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 薪酬体系基本情况
        3.1.2 薪酬结构存在的问题
    3.2 铁路运输企业岗位二元化属性分析
        3.2.1 铁路运输企业特点
        3.2.2 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具有显着的二元化属性
        3.2.3 基于二元性和价值贡献的岗位分类
    3.3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的复合价值要素分析
        3.3.1 “事”的因素
        3.3.2 “人”的因素
        3.3.3 市场因素
        3.3.4 三者之间的关系
    3.4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3.4.1 薪酬结构基本概念
        3.4.2 薪酬结构与薪酬功能
        3.4.3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原则
        3.4.4 基于岗位二元性和价值贡献的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3.5 小结
4 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4.1 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构建框架
    4.2 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设计原则及指标确定
        4.2.1 设计原则
        4.2.2 指标初选与释义
        4.2.3 指标筛选与确定
        4.2.4 划分评价指标等级及等级定义
    4.3 分岗位族的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4.3.1 现场技能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4.3.2 专业技术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4.3.3 经营管理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4.3.4 后勤服务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4.4 小结
5 基于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5.1 价值导向的铁路运输企业专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5.1.1 纵向薪酬结构设计
        5.1.2 横向薪酬结构设计
    5.2 市场供求导向的铁路运输企业通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5.2.1 纵向薪酬结构设计
        5.2.2 横向薪酬结构设计
    5.3 小结
6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评价方法
    6.1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6.1.1 薪酬结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6.1.2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6.2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熵流分析及计量
        6.2.1 熵的类型
        6.2.2 熵的计量
    6.3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变模型的构建
        6.3.1 熵权理论计算权重
        6.3.2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变模型各要素权重的计算
    6.4 熵变模型的指导意义
7 实证分析——以XA车站为例
    7.1 XA车站概况
    7.2 岗位评价
    7.3 薪酬结构优化设计
        7.3.1 确定岗位等级数目及等级表
        7.3.2 确定薪酬中位值
        7.3.3 确定薪酬等级级差
        7.3.4 确定薪酬幅度
        7.3.5 确定横向薪酬结构
    7.4 XA车站薪酬结构管理系统评价
        7.4.1 制度熵分析
        7.4.2 运行熵分析
        7.4.3 环境熵分析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指标筛选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B 要素分级标准
附录C 评价要素调查问卷
附录D 评价要素权重专家咨询表
附录E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F 员工满意度调查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不同焦虑程度的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失眠合并胃肠道功能异常的中医认识
        1 失眠合并胃肠道功能异常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家对失眠合并胃肠道功能异常的认识
        3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失眠合并胃肠道功能异常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 睡眠的生理过程
        2 失眠流行病学及危害
        3 失眠合并胃肠道症状的发病机制
        4 综合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职业紧张对脑力劳动人群冠心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问卷调查对象
        1.2 病例对照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2.1 脑力劳动人群一般情况
        2.2 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状况
        2.3 脑力劳动人群冠心病患病情况
        2.4 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相关分析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查阅法
        3.2 问卷调查法
        3.3 生理健康状况调查
        3.4 统计方法
    4 质量控制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新疆石油工人职业倦怠及睡眠质量对其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一般情况调查
        2.2 职业倦怠测定
        2.3 睡眠质量测定
        2.4 工作能力测定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乌鲁木齐市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细胞因子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J]. 王娟,高晓燕,刘继文. 职业与健康, 2021(11)
  • [2]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张哲.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贵阳市3213例脑力劳动者人体成分分析[J]. 沈晓梅,刘洁,杨芬兰,余珊珊,白雪,田景丽.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1)
  • [4]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周彤,杨茜,李金花,崔军.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0(05)
  • [5]脑力劳动人群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J]. 许爱鲜,胡祖应. 中华全科医学, 2020(10)
  • [6]广州地区脑力劳动者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分析[J]. 朱晶,郭彦伶,刘晨柳.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0(04)
  • [7]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颖.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不同焦虑程度的失眠患者胃肠道症状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 孙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职业紧张对脑力劳动人群冠心病的影响研究[D]. 张文倩.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新疆石油工人职业倦怠及睡眠质量对其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D]. 李雪.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脑力劳动者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