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指标对比

10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指标对比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0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杰[1](2021)在《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业对于推动我国上下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房价过快攀升会严重妨碍我国上下游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许多调控房价的政策,但是房价仍旧持续攀升,调控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例如,2014.11至2015.10,央行六次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催生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的热度,致使当地房价上升,与此同时,我国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严重积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加之房地产市场的特殊地位,使得其与我国经济增长和我国经济稳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近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住房消费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持续较低,居民的储蓄率长期处于居高不下的境地。在预算约束下,居民的消费水平低迷、储蓄率居高不下将会影响住房需求,进而对房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非住房消费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性差异。本文主要深入研究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在其理论方面,将住宅区位理论、羊群效应理论、生命周期假说以及持久收入假说作为其理论基础,并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剖析非住房消费如何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并进行传导机制分析,为接下来本文所需要进行的实证检验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本文基于宏观面板数据(1999—2018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面板模型,并依据房地产调控政策特点和房地产发展特征等因素将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实证研究并分析非住房消费对房价影响的东中西差异,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非住房消费,实证研究分析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文教娱乐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对于房价影响的东中西差异以及在不同时期下这四种类型的消费对于我国房价影响的东中西差异,并且解释了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我国非住房消费会显着的抑制房价,并且非住房消费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房价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我国东部地区。其次,在对非住房消费细化研究中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房价受到医疗保健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而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房价分别受到食品消费、文教娱乐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最后,对东部地区来说,在时期(1999—2007)阶段、时期(2008—2014)阶段医疗保健消费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大,时期(2015—2018)阶段衣着消费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大。对中部地区来说,在时期(1999—2007)阶段、时期(2015—2018)阶段食品消费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最大,在时期(2008—2014)医疗保健消费对房价抑制作用最大。对西部地区来说,在时期(1999—2007)阶段医疗保健消费对房价抑制作用最大,在时期(2008—2014)阶段和时期(2015—2018)阶段,文教娱乐消费对房价抑制作用最大。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消费模式,提高居民收入;协调城市群发展,发挥东部地区经济辐射功能;积极遏制中部地区房地产投机势头;调节西部地区房地产供需结构,保障住房有效供给。

邹冰宇[2](2021)在《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转移支付研究 ——以我国东、中、西部15省为例》文中认为“基本公共服务”一直来是我国政策中的重要议题,如今在十九大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均等化目标以及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再次确立显着提升均等化水平的主要目标,均等化的实现已提上日程。区域间均等化作为均等化的三大主线之一,它的加速推进同样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而在推进过程中财政转移支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区域这个范围的界定,则是选择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视角。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从理论上丰富均等化和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相互作用机制,并依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来评价现阶段财政转移支付的效果,从国家整体层次发现问题,不仅可以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各大经济区和各省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本文先从梳理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区域间均等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内涵,再结合福利经济学等理论,探讨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作用机理。接着构建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衡量指标体系,了解自均等化提出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的6个单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其中每个区域选取了5个省份作为代表。同时利用年度转移支付的相关数据,了解中央对下转移支付、中央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转移支付的规模和结构,并剖析了目前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之后以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作用机理为基础,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移支付对于我国区域间均等化的优化程度。最后结合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包括:一是东部、中部均与西部逐年消除区域间差距,而东部与中部差距拉大的较为明显;二是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形成的因素有区域人口因素、区域经济因素、区域财政因素等;三是我国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政策可分为以区域间均等化为导向的转移支付政策提出阶段、以加速区域间均等化发展的转移支付政策完善阶段和以实现区域间均等化目标的转移支付政策深化阶段;四是我国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可分为2003—2011年、2011—2018年、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五是当前我国转移支付体制存在着结构调整缓慢、衔接不紧密以及资金使用绩效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快调整改革与适应进程、完善资金使用绩效监督管理等措施进行完善,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区域间均等化。此外,本文有以下几个创新点,一是“衡量区域内均等化水平——了解区域间均等化差异——分析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层层递进的思路框架更能反应出我国转移支付对于区域间均等化实现效用的实际情况。二是参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选取相对契合的指标项以对当前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最真实体现。三是本文计量模型的设立凸显出转移支付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两点特性,实证结果更为的精准。

周贺[3](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产业集聚作为既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又能够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的重要经济变量,与房地产价格上涨存在着紧密的理论关联。同时,产业集聚作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化特征之一,代表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包括为解释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提供新视角与新证据,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分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为不同城市结合实际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界定人口集聚、房地产和房地产价格相关概念后,对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重视现实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和门限效应表现;选取合适经济变量,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应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获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我国产业集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房地产价格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明显,除北京和海南外,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明显大于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除了河南、安徽、内蒙古、陕西等省份表现较好外,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其他省份制造业集聚水平均较低。与制造业不同,以开发建设为主导的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普遍具有较高的集聚水平。而金融业因其强大的中心集聚力,导致金融业集聚不仅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带内省际差异,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集聚表现出与金融业相似的特点,且其与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冷热密切相关。根据各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对比发现我国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东部省份的房地产价格分化严重,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成本数据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二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影响。理论上,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居民的房地产购买能力和数量,从而提升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同时产业集聚能够影响土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融资成本,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因此,产业集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房地产价格。以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集聚对房地产集聚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集聚影响不显着,这反映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更能够长期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我国房地产价格水平的上涨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实体经济支撑的。考虑到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反向影响关系,对模型内生性进行讨论,并采用新的核心解释变量测量方法和变更样本时间跨度的方式再次进行估计,发现研究结论是稳健的。此外,工资收入、财富水平、建筑成本、土地成本均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房屋竣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房地产价格的供需决定理论的预期结论相一致。三是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机制变量。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是经济集聚理论成立的两大基础,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推动了人口集聚的发生,人口的居住需求又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产业集聚推动政府平衡工业用地与住宅土地供给,由于新增土地出让收入具有政府财政平衡和补贴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这强化了政府提高土地价格的城市土地经营动机,进而推高了房地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能够部分的传导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人口集聚和土地成本是产业集聚作用于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机制。四是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限效应特征,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城市在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异质性能够影响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大小,即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存在着异质性影响。选取产业集聚水平、人口集聚水平和土地成本等反映城市异质性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条件的变量为门限变量,实证结果证实了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异质的,研究还发现对于大多数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城市总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人口集聚水平较低和土地成本较低,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影响更大。分产业来看,制造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不高时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金融业集聚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高于某一门槛后对房地产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则日益增强,这与产业升级理论下的城市经济发展现实相一致,对于北京上海等产业集聚度高的城市来说,金融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城市,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集聚发展能够显着的拉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产业集聚差距和房地产价格差距。二是重视人口集聚对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好大中城市流入人口的住房问题。三是重视大中城市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导致的房地产价格攀升问题,合理解决地方政府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补贴工业用地开发成本,用住宅土地出让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问题,彻底遏制地方政府提高土地价格、助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土地经营动机。加强顶层设计和对财税制度、官员晋升评价、中央地方事权划分、土地性质变更出让等多项重要经济制度的系统性改革,将房地产回归到居住属性的普通商品,实现“房住不炒”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

王佳莹[4](2021)在《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不仅关乎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也关乎我国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现有文献已从多方面论证了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不平衡程度,但却较少从要素收入分配视角考察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而且,大量学者已从地理环境、物质资本禀赋、发展政策、经济开放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但却较少关注旅游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相互关联。因此,本文从区域经济不平衡和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两个维度,进一步探究了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以丰富现有不平衡理论,并为缓解我国不平衡和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一定借鉴。大众旅游时代之前,一个地区的旅游空间与生活空间通常为相互独立和分割状态。但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旅游功能逐渐成为很多地区的必需功能之一,并不断与居民的生活功能进行融合互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客共享”特征日益突出,因此,本文尝试运用旅游化概念来解释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虽然部分学者已对旅游化现象进行了一定探索,但尚未深入讨论其发展背景和本质特征。而且,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旅游化现象对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广受关注。虽然少量学者已对旅游与不平衡的影响关系进行了一定探索,但尚未达成一致结论,且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本文在论述旅游化现象的发展背景和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原理,以拓展旅游化的相关研究范畴,并为各地进一步深化旅游化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基于旅游化发展背景和特征分析,本文从产业发展旅游化、主客空间旅游化和服务设施旅游化三个维度,综合评价了各地旅游化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化程度比中部地区更高。第二,为科学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上的不平衡性,本文分别从区域经济不平衡和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两个维度考察了各省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其中,区域经济不平衡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可能比中部地区更为尖锐;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可能比西部地区更为突出。第三,通过中国31个省份1998~201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和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旅游化对处于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分位处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具体显着负向影响,并发现该影响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更显着。而且,通过论证旅游化对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本文发现旅游化对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和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且其影响在西部地区比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此外,本文还从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等角度,论证了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等因素对二者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本文尝试运用旅游化概念来解释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并从其概念、背景和特征等角度界定了旅游化现象,不仅可以拓展旅游化研究的相关范畴,也能为各地进一步深化旅游化实践提供借鉴。第二,基于区域经济不平衡和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两个维度,本文论述了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上的不平衡现状,有助于科学分析和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并丰富不平衡的相关理论。第三,基于旅游化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公共属性,本文探究了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作用,不仅为旅游与不平衡的影响研究提供一定实证经验,也为各地进一步缓解不平衡和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第四,基于旅游化发展背景与特征,本文分别揭示了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和对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为各地如何进一步发挥旅游经济效应和旅游社会效应提供了一定参考。

王慧翔[5](2021)在《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庞大的住房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相关产业链条十分丰富,可以极大带动相关投资和消费,促使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过度投机的问题,导致我国整体房价过高,存在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为了促使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各地区房地产业的调控结果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对货币政策冲击在房地产业的传导机制展开研究,探讨各地区房地产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就显得尤其重要。金融加速器效应是指信贷市场存在的摩擦可能会放大金融市场冲击对真实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首先,分别阐述了金融加速器的理论假设和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我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结合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模式、信贷特点、资产负债表情况论证其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合理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人口因素、政策支持以及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上的差异,发现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理论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然后,根据金融加速器机制,选取了我国宏观货币政策、房地产业净资产、房地产业信贷规模、房地产业产出水平的相关指标,化繁为简,构建了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的传导机制并分两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选取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宏观货币政策和全国房地产业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构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并展开论证,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相比,SVAR模型不仅可以加入有经济意义的限制,还可以考虑变量之间的当期关系,使分析论证更具有逻辑性。第二部分选取了1999年1月至2018年12月宏观货币政策和各省房地产业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构建了全域向量自回归(GVAR)模型并展开分析,与SVAR模型相比,GVAR模型可以将各地区通过权重矩阵连接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全域变量对系统内各地区的冲击,更符合我国各地区经济高度互联的现实情况。第一,我们通过S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了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货币政策冲击→房地产企业净资产水平→房地产业信贷规模→房地产业产出水平”的金融加速器传导机制。第二,SVAR模型的正交脉冲响应结果也证明了货币政策冲击会通过我国房地产业资产负债表途径被传导放大,即房地产业存在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根据累计脉冲响应结果,我们计算了该时期我国房地产业整体金融加速器效应约为0.033%,即货币政策正向变动一个单位,通过资产负债表途径,会最终引起我国房地产业产出增加约0.033%。第三,我们通过GVAR模型的弱外生性检验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业具有弱外生性。广义脉冲响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房地产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房地产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房地产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略高于中部地区。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针对我国房地产业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出谋划策。

高洁[6](2020)在《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研究 ——以我国典型高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铁为人才、知识的交流提供便利,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知识、技术为基础,因此二者关系紧密。研究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对我国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规划高速铁路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研究层面,论文分析了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机理。从高铁压缩时空距离、提升城市可达性入手,详细阐述了高铁通过扩大沿线城市市场规模、加速区域间人才流动、强化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通过“市场拥挤”和“虹吸效应”两方面促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散。在实证研究层面,论文以就业密度指数作为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提升,空间布局存在差异。其次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我国不同区域内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方向,以及主要受高铁作用的行业。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高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中部和东北地区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对西部高铁城市而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出现小规模的扩散。(2)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存在时滞性,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明显。(3)我国不同区域内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主要作用行业存在差异。其中东、中部地区主要作用行业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东北地区主要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西部地区主要为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

周逸欣[7](2020)在《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提升已经不是唯一的发展重点,政府和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毫无疑问是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得核心。另一方面,我国是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劳动力人口素质水平也普遍的参差不齐。一味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所引起就业形势的变化可能使得就业情况更加严峻。本文梳理制造业升级与就业数量的三个维度的影响机制:产出规模通过就业弹性来影响吸收就业;制造业结构升级通过新产业的吸收就业效应和旧产业淘汰就业效应来影响就业数量;技术进步通过建立CES函数并结合劳动力供求模型来分析对就业数量的影响。然后,用具体的数据和图表论证我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并采用制造业产业升级2008-2016年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到东、中、西部地区相结合的视角,建立模型并逐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1)尽管我国制造业产值集中于东部地区,但是继续扩大产出规模仍旧能吸引更多就业。但是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大资本投资会抑制吸纳就业数量,而中、西部地区加大资本投入还能吸收就业;(2)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使其不断地从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化,可以吸收大量的就业,但是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高技术产业分布极其的稀少,因此西部地区仍旧要大力发展低技术行业来吸收就业。同时要控制低技术行业向高技术行业转化的速度,如果结构变动的速度过快,会造成大量失业的局面;(3)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吸收更多的研发人员。每一个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都能进一步的吸收就业人口。建立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我国要做好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开拓新兴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工作。扶持大量新兴制造业吸收更多就业人口,同时也要注意这一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防范结构性失业风险。建立好高校对制造业人才的输送机制,统筹安排全国东、中、西各区域的差异互补,最后要完善制造业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机制。

李威[8](2019)在《我国能源强度收敛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降低能源强度不仅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还是缓解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压力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能源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我国能源强度降低仍面临着两个困境:各省之间不断扩大的能源强度差距,和高能源强度省(能源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的能源强度下降率较低,即“差异”困境和“追赶”困境。能源强度收敛指各地区能源强度水平随时间逐渐趋向接近,因此通过探究我国能源强度收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持。本文分别采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收敛方法,包括σ收敛,β收敛和动态分布收敛,从“差异”、“追赶”和“动态”的视角互为补充地表征了收敛过程。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能源强度满足β收敛和动态分布收敛,但并不满足σ收敛。此结果说明整体上部分高能源强度省成功追赶上低能源强度省,而且我国整体能源强度向低能源强度收敛,但是由于少部分省的能源强度仍存在下降难度,导致我国各省之间能源强度差异变大。为破解上述“差异”困境,本文研究了我国能源强度σ收敛来源,识别导致我国能源强度差异扩大的关键省。研究结果发现:促进我国能源强度收敛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强度较低的山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和江西省;阻碍收敛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强度较低的北京市、上海市、辽宁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和能源强度较高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北省。以上结果说明我国能源强度的发散主要由低能源强度省和高能源强度省之间差异变大导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北省是解决“差异”困境需要关注的关键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强度的下降难点在于落后经济水平和较低的能源效率;河北省的能源强度下降难点在于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为破解上述“追赶”的困境,本文研究了我国能源强度β收敛的影响因素,识别了高能源强度省追赶低能源强度省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能源强度收敛主要得益于效率效应,结构效应对整体收敛有较小的阻碍作用;第二产业是效率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并促进了整体收敛,第三产业的效率效应对整体收敛有较小的阻碍作用,第一产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第二产业是结构效应的主要贡献者,而第一三产业的结构效应并不显着。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高能源强度省追赶低能源强度省的关键途径不仅在于提升第二产业能源效率,还应同时注重第三产业能源效率的提升,此外,关注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并避免承接能源密集型行业。

苏琪茹[9](2018)在《我国消除麻疹和风疹补充免疫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麻疹和风疹是疫苗可预防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基于麻疹对儿童的危害以及孕期感染风疹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消除麻疹和风疹推动免疫规划体系和服务质量发展的激励性作用和价值,我国乃至全球一直致力于消除麻疹和风疹。然而,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回升、风疹暴发时有发生,实现全国消除麻疹和风疹的目标面临挑战。目的明确我国麻疹和风疹的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确定实现麻疹和风疹消除的最佳补充免疫策略,评估该补充免疫策略的I可行性,测算该补充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从策略的效果、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消除麻疹、风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麻疹、风疹疾病监测数据和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总结麻疹、风疹发病模式,以及人群免疫水平特征。2.根据疾病监测和人群抗体水平数据、我国人口数据和麻疹、风疹疫苗使用历史及覆盖率等,建立具有我国年龄和地区结构的麻疹、风疹确定性动力学模型,估算我国麻疹、风疹基本再生数;建立随机模型估算我国现阶段风疹暴发风险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发生数量;采用梯度法分析,并通过模型模拟验证,研究我国麻疹和风疹的最佳补充免疫策略。3.分析最佳补充免疫策略的可行性,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中学生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和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信息保存率,含麻疹成分疫苗和含风疹成分疫苗的接种率,以及调查中学生家长对补种1剂次麻疹风疹联合疫苗(MR)的意愿;采用专题小组访谈的方式,了解实施该补充免疫策略涉及的工作机构和人员的接受程度以及相关建议。4.对补充免疫策略的成本及收益进行评价,调查收集麻疹、风疹的疾病经济成本、麻疹、风疹监测的流行病学调查、麻疹暴发应对等工作的成本;基于动力学模型模拟仅开展常规免疫接种,以及开展常规免疫+补充免疫策略的两个场景的全人群的麻疹、风疹发病情况,根据麻疹、风疹经济负担调查结果,估算疾病、调查、暴发处置成本,根据中学生接种持有率和接种率调查结果,估算补种工作的成本。按照3%的贴现率,将本研究涉及到的各项成本折算至2018年的现值情况,计算增量成本效益比(ICBR)。结果1.麻疹、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2014~2017年我国麻疹以<2岁儿童和成人发病为主,风疹以中学生发病为主,麻疹、风疹暴发时有发生,2017年两病发病率均降至历史最低(0.44/10万和0.12/10万)。我国1~29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0%,其中,1~4岁人群为95.8%,5~14岁人群为93.6%,15~29岁人群为88.9%,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岁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7.1%,其中,1~4岁人群为92.7%,5~14岁人群为82.1%,15~29岁人群为88.3%,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儿童麻疹免疫力尚未达到阻断传播的水平,成人麻疹免疫水平整体较低,消除麻疹难度大;5~14岁人群风疹抗体水平低,存在风疹暴发和CRS增多的风险。2.动力学模型分析最佳补充免疫策略:我国麻疹基本再生数为18,在2014年的有效再生数为2.3;风疹基本再生数为7.6,在2014年的有效再生数为1.2。随机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风疹发生暴发的可能性为20-60%,2014年我国CRS发病数估算为348例(139~529例),需及早填补中学生的免疫空白,以避免风疹暴发和由此引起的CRS增高的风险。梯度法分析结果显示,风疹最佳补充免疫对象为中学生,而对于麻疹,虽然最佳补充免疫对象为青年成人,但增加中学生群体的疫苗覆盖率,同样能降低麻疹有效再生数,即降低发病。兼顾麻疹和风疹考虑,中学生是补充免疫的重点人群,模型模拟结果显示,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给1/5的10~14岁以及15~19岁(即初一和高一新生)的易感者接种MR,当补种率230%,能在5年内(2019年为第1年)将麻疹发病率降至<1/100万;对于风疹,补种率230%则3年内风疹发病率可降至<1/100万。补种率越高,将发病率降低至<1/100万所需时间越短。中学生补种加速消除麻疹和风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疫苗的间接保护,即通过在中学生群体建立更高水平的免疫屏障,减少其他群体的感染风险,从而减少全人群发病。3.中学补种的可行性调查:在河南、山东、江苏和新疆各2地市开展调查,共调查16所初中(2298人),16所高中(2030人,其中8所为职业高中)。初中生接种证持有率为53.7%,高中生为40.0%。通过接种证、信息系统或接种卡三条途径,共可获取接种史信息的比例,初中生为75.5%,高中生为63.3%。该比例在各省差异较大,山东的初中生能全部查询到接种史,但河南初中生和高中生只有15~20%能查找;在本省内部,该比例在初中和高中生之间的差异也可很大,如江苏的初中学生96.7%可获得接种史信息,但21.7%的高中生无法查到接种史记录。有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史和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史视为全程接种,该比例总体为65.1%,其中初中生为70.5%,高中生为57.7%。若学生已完成免疫程序接种,73.0%的家长表示愿意再接种1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若未完成免疫程序接种,83.3%的家长表示愿意补种。对学校管理人员与基层卫生部门人员开展专题小组访谈,双方均支持开展麻疹、风疹补充免疫工作,倾向于对初一和高一新生3年滚动式补种,前期的宣传动员和工作人员及经费保障很重要。4.中学补种的经济学评价:2017年江苏、河南、山东和新疆4地共调查麻疹病例270例,风疹病例106例。<15岁麻疹病例的总经济负担平均为10904.2元,≥15岁为15408.7元。<15岁风疹病例的总经济负担平均为2020.0元,≥15岁为2400.9元。若补充免疫活动开展形式为查漏补种,当接种率为30%时,补种活动总成本(含疫苗和免疫接种服务)为2.034亿元,与不开展补种活动相比,在未来6年共减少麻疹相关总费用4.649亿,减少风疹相关总费用1.467亿,增量成本效益比为4.62,净效益为4.082亿元。若补充免疫活动开展形式为非选择性补种,当接种率为30%时,补种活动总成本为3.707亿元,与不开展补种活动相比,增量成本效益比为1.65,净效益为2.409亿元。疫苗接种成本和病例的经济负担大小是对成本效益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结论我国麻疹和风疹病例分布特征以及人群抗体水平显示,我国消除麻疹和风疹所需的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形成,需制定有效的补充免疫策略,填补重点人群的免疫空白。综合考虑麻疹和风疹,尤其是风疹潜在的CRS风险,为目前的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麻疹和风疹易感者使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进行补种,可加速实现麻疹和风疹的消除。初中和高中学生及监护人对补种的接受度较高,学生中可查询到接种史的比例总体较高,但省份之间和本省内部差异均较大。查询接种史可有助于精确开展补种工作,对学生家长来说,也是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中学补种具有成本效益,查漏补种的ICBR优于非选择性补种。

申博[10](2018)在《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维护金融稳定是当前我国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而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进程不断加快、种类不断增多,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高企,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库存又非常突出,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出现金融不稳定的潜在危险性日趋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如何牢牢坚守住不发生金融危机这条底线,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2017年度央行工作会议在确定全年十项主要任务时,特别强调要大力防范金融风险,明确提出金融市场发展总的原则是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影响区域性金融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近几年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金融发展转型过程中,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如股市、汇市等领域的风险问题、影子银行、地方债务风险、违法犯罪风险、流动性风险不断涌现等。区域金融不稳定对系统金融风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区域金融风险诱发、积累、扩散,很容易造成全国性的系统金融风险。造成区域金融不稳定的因素中最具有现实性的一个因素就是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而房地产市场问题中,最为紧迫的是房地产价格问题和库存问题。2015年国家明确提出去库存政策,说明房地产库.存积累已经触及了金融稳定的底线,而各地区实行去库存化政策之后,房地产价格问题又凸显出来,其中较不发达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的价格飙升问题,对当地金融稳定亦造成不良影响。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房地产库存问题和价格问题是否对不同区域金融稳定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房地产库存和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联系性,而这种联系性在发达城市和不发达城市之中是否有区别?本文正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探究房地产市场变化对区域性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从去库存和抑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角度,提出维护区域性金融稳定的一些对策。为实现上述研究任务,本文分为如下6章进行阐述:第1章:导论。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有关区域金融稳定方面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现实作用等,对国内外关于金融稳定、区域金融稳定、房地产行业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然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配合框图对各章内容进行了概述,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区域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第一节首先对金融风险的一般性理论进行阐释,界定了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阐述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特点,论述了我国区域性金融稳定存在的隐患、影响因素以及危害性;第二节主要结合上述分析和中国国情对当前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方面提及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将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划分为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并考察了其代表性指标,旨在为第4章的实证研究的指标选取提供依据;第三节对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本文拟以金融地理学理论为依托,强调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同时以空间计量经济学做为研究区域金融稳定的主要模型方法,并结合引力模型突出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性,本文第4章、第5章的实证分析正是以此为方法论基础;最后的第四节对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问题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图示和简要说明。第3章:房地产行业的区域差异性分析。第一节对我国的区域划分及城市等级划分进行界定,分析了 2009年以来各个地区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进而论述了房地产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第二节主要分析了2009年以来各个地区房地产价格和金融体系数据,并通过图表直观显示了东中西部地区和代表性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和差异性,及其对当地金融体系的影响,发现较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价格趋势和当地金融稳定的关系有所不同:相对于不发达地区,较为发达地区的房价和金融稳定相关指标的联系性偏弱。这不禁让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房价飙升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是否因各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第三节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房地产库存的定义,并分析了 2009年以来各个地区房,地产库存量和金融体系数据的联系性和差异性,与上节类似,结合图表发现,相对于较发达地区和城市,较为落后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对于当地房地产价格、金融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发现,相对于不同省区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房地产行业差异更为明显。由此,我们进而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经济、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其房地产库存对于当地金融稳定的影响是否不同?房地产库存对于房价的影响在发达城市和不发达城市是否有所差异?接下来的第4章、第5章的实证工作,正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第4章:房地产行业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第一节利用第2章提出的指标对各省区的金融稳定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和新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在区域金融稳定综合评价当中位于前列;第二节对空间面板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引入引力矩阵做为空间权重矩阵以更好地体现区域金融的联系性,同时,对各个地区的金融吸引力进行了排名,发现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新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地区对于其他地区的金融吸引力较强;第三节将第一节得到的区域金融稳定综合得分做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将第3章分析的房地产价格指标、库存指标,以及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标做为解释变量,然后将本章第二节的引力矩阵引入模型进行空间面板建模,结果发现对于不发达地区,房地产价格因素、房地产库存因素当中的人均积压库存、人均一般库存对于当地区域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更大。第5章:房地产行业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考虑到第3章的描述分析表明,房地产行业在城市之间的差异远大于在省区之间的差异,分析城市数据更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较难在整体上对各城市的金融稳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建模,同时第4章分析结果表明,较为不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库存对于对区域金融稳定具有显着影响,而库存指标-待售面积在城市数据中具有可获得性,故本章重点研究了各个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关系,以期在第4章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城市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关系,进而推论城市房地产库存是否通过影响房地产价格来影响城市的金融稳定。结果发现:金融稳定受到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共同影响,参与建模的较为不发达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增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更紧密,而较为发达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和价格的关系却不是很明显。所以,结合第4章的结论,我们推断较不发达城市房地产库存的增加,其对金融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说明,相对于发达城市,不发达城市应该更加谨慎的对待去库存政策。第6章:结论及政策建议。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本文最终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房地产价格上升,对不同地区和城市的金融稳定均带来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不发达地区而言更为严重。(2)房地产库存对于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就省区金融而言,较为发达的省区房地产库存保持适当存量有利于地区金融稳定,而落后省区房地产库存对区域金融稳定具有负面影响;就城市金融而言,房地产库存对于不发达城市的金融稳定同样具有不良影响。最后,本章结合区域金融稳定和房地产库存、价格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0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0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二、消费行为研究
        三、房地产价格与消费关联性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三、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传导机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房地产价格
        二、住宅商品房
        三、消费行为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羊群效应理论
        二、区位理论
        三、生命周期假说
        四、持久收入假说
    第三节 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及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一、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分析
        二、住宅商品房需求分析
        三、住宅商品房供给分析
    第二节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房价与非住房消费关系分析
    第二节 实证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一、实证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说明
        三、变量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第三节 模型估计及回归分析
        一、模型估计
        二、回归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一、实证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说明
        三、变量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四、模型估计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不同类型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比较实证分析
        二、不同时期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影响的区域比较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区域消费模式,保障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二、协调城市群发展,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功能,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三、加大中部地区住房投机抑制强度,保障居民正常住房需求
        四、调节西部地区住房供需结构,保障住房有效供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转移支付研究 ——以我国东、中、西部15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
        1.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1.2.3 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均等化效用的研究
        1.2.4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主要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基本公共服务
        2.1.2 区域间均等化
        2.1.3 财政转移支付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财政分权理论
        2.2.3 公平与正义理论
    2.3 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作用机理
        2.3.1 转移支付与区域间均等化的内在逻辑
        2.3.2 不同形式下转移支付的优化效用
第3章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差异分析
    3.1 均等化水平的衡量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1.2 衡量体系的构建
        3.1.3 衡量方法的选用
    3.2 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及均等化现状
        3.2.1 基本公共教育
        3.2.2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
        3.2.3 基本社会保险
        3.2.4 基本劳动就业
        3.2.5 基本医疗卫生
        3.2.6 基本社会服务
    3.3 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
        3.3.1 区域间差异的测算
        3.3.2 区域间差异的分析
        3.3.3 区域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4章 财政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分析
    4.1 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
        4.1.1 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变
        4.1.2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4.1.3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结构
    4.2 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实证分析
        4.2.1 面板模型建立
        4.2.2 模型回归估计
        4.2.3 回归结果分析
    4.3 现阶段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的新要求及问题
        4.3.1 现阶段对于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新要求
        4.3.2 当前转移支付优化区域间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完善优化区域间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5.1 加快省对下转移支付结构调整进程
    5.2 促进转移支付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
    5.3 完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监督管理
第6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2.1.2 房地产
        2.1.3 房地产价格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2.2.1 产业区理论
        2.2.2 工业区位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5 竞争优势理论
    2.3 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相关理论
        2.3.1 供需理论
        2.3.2 地租与竞租理论
        2.3.3 城镇化理论
第3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性分析
    3.1 房地产市场的形成阶段
    3.2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
    3.3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主导阶段
    3.4 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阶段
第4章 我国产业集聚测量和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
    4.1 中国产业集聚程度现状
        4.1.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
        4.1.2 我国不同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表现
    4.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4.2.1 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
        4.2.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分析
        4.2.3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省际差异分析
第5章 不同产业集聚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实证研究
    5.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影响房地产的购买需求
        5.1.2 影响房地产的供给
        5.1.3 理论模型
    5.2 面板数据模型及估计方法
        5.2.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5.2.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城市样本选择
        5.3.2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5.3.3 相关性分析
        5.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5.4.1 房地产价格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5.4.2 内生性处理与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机制的实证研究
    6.1 产业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制分析
        6.1.1 产业集聚通过人口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
        6.1.2 产业集聚通过土地供给影响房地产价格
    6.2 中介效应检验
        6.2.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6.2.2 中介变量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
        6.3.2 土地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7章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影响
    7.1 产业集聚对房地产价格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7.1.1 城市异质特征与外部条件差异
        7.1.2 产业集聚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
    7.2 非线性实证模型构建
        7.2.1 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介绍
        7.2.2 门限变量选取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产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7.3.2 不同行业集聚对房价水平的非线性影响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化现象的现实背景
        1.1.2 旅游化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1.1.3 旅游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关系
        1.1.4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与研究贡献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经济发展阶段相关理论
        2.1.2 地区发展不平衡相关理论
        2.1.3 区域要素流动理论
    2.2 旅游化界定
        2.2.1 旅游化概念
        2.2.2 旅游化背景
        2.2.3 旅游化衡量
    2.3 地区发展不平衡文献综述
        2.3.1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内涵
        2.3.2 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
    2.4 旅游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研究综述
        2.4.1 旅游对不平衡影响的研究进展
        2.4.2 研究分歧的可能原因
    2.5 文献评述
3 旅游化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发展特征分析
    3.1 旅游化发展特征
        3.1.1 旅游化综合评价
        3.1.2 旅游化总体发展特征
        3.1.3 旅游化各指标特征
    3.2 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特征
        3.2.1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测度
        3.2.2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特征
        3.2.3 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发展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分析
        4.1.1 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
        4.1.2 旅游化对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影响
    4.2 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异质性影响
        4.2.1 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异质性影响
        4.2.2 旅游化对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异质性影响
    4.3 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机制
        4.3.1 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机制
        4.3.2 旅游化对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影响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
    5.1 研究设计
        5.1.1 模型设计
        5.1.2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5.2 基准模型分析
        5.2.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5.2.2 基准模型结果
    5.3 非线性影响讨论
        5.3.1 非线性影响结果
        5.3.2 非线性讨论
    5.4 异质性分析
        5.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5.4.2 时间异质性分析
        5.4.3 分位数异质性分析
    5.5 影响机制分析
        5.5.1 交通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
        5.5.2 信息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5.5.3 工业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5.6 稳健性检验
        5.6.1 内生性分析
        5.6.2 稳健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旅游化对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影响
    6.1 研究设计
        6.1.1 模型设计
        6.1.2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6.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6.2 基准模型分析
        6.2.1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6.2.2 基准模型结果
    6.3 非线性影响讨论
        6.3.1 非线性影响结果
        6.3.2 非线性讨论
    6.4 异质性分析
        6.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6.4.2 时间异质性分析
        6.4.3 分位数异质性分析
    6.5 影响机制分析
        6.5.1 交通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
        6.5.2 信息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6.5.3 工业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6.6 稳健性检验
        6.6.1 内生性分析
        6.6.2 稳健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旅游化现象和发展特征
        7.1.2 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特征
        7.1.3 旅游化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
        7.1.4 旅游化对要素收入分配不平衡的影响
    7.2 建议与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金融加速器效应存在性相关研究综述
        1.2.2 金融加速器效用差异性相关研究综述
        1.2.3 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综述
        1.2.4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区域差异性理论分析
    2.1 金融加速器相关理论基础
        2.1.1 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发展
        2.1.2 金融加速器理论的相关假设
        2.1.3 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
    2.2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理论分析
        2.2.1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概况
        2.2.2 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指标的量化分析
        2.2.3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合理性
    2.3 我国房地产业区域差异的量化分析
        2.3.1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
        2.3.2 地区人口因素差异情况
        2.3.3 开发投资水平差异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整体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研究
    3.1 SVAR模型的选取
    3.2 变量的选取
    3.3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4 SVAR模型的构建
        3.4.1 确定变量次序
        3.4.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3.4.3 Johansen序列协整检验
        3.4.4 滞后阶数的选取
        3.4.5 Granger因果检验
        3.4.6 构建方程
        3.4.7 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3.5 脉冲响应分析
    3.6 方差分解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区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差异性实证分析
    4.1 GVAR模型的选取
    4.2 模型的构建
    4.3 变量的选取
    4.4 数据选取和处理
        4.4.1 数据的选取
        4.4.2 数据的处理
    4.5 模型检验
        4.5.1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5.2 滞后阶数的选择
        4.5.3 弱外生性检验
    4.6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保持中性的房地产业货币调控政策
        5.2.2 改变房地产企业现有的运营模式
        5.2.3 构建房地产企业多元的筹资渠道
        5.2.4 提高房地产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5.2.5 制定差异化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研究 ——以我国典型高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成果与不足
        1.5.1 论文成果
        1.5.2 存在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
        2.1.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2.1.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2.2 关于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业作用的研究
        2.2.1 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业作用的理论研究
        2.2.2 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业作用的实证方法研究
    2.3 关于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机理
    3.1 高铁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性及联系
    3.2 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途径
        3.2.1 扩大市场需求
        3.2.2 促进人才流通
        3.2.3 强化创新驱动
    3.3 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散的作用途径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典型高铁沿线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现状
    4.1 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典型高铁选取
    4.2 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2.1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2.2 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对比
    4.3 中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3.1 京广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3.2 中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对比
    4.4 东北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4.1 哈大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4.2 东北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分析
    4.5 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状
        4.5.1 西部典型高铁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及演变
        4.5.2 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差异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选取
    5.2 实证模型构建
        5.2.1 双重差分模型
        5.2.2 倾向得分匹配法
        5.2.3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设定
        5.2.4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3 我国高铁对东部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3.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3.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3.3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总体作用分析
        5.3.4 京沪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4 我国高铁对中部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4.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4.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4.3 京广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总体分析
        5.4.4 京广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5 我国高铁对东北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5.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5.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5.3 哈大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总体作用分析
        5.5.4 哈大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6 我国高铁对西部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作用的实证分析
        5.6.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6.2 匹配效果及共同趋势检验
        5.6.3 西部高铁对沿线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总体作用分析
        5.6.4 西部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的作用差异
    5.7 稳健性检验
    5.8 实证结果比较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法
        (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法
        (3)比较分析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制造业的定义
        2.1.2 劳动力就业数量
        2.1.3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述
3 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变动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制造业产业规模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3.2 制造业技术进步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3.2.1 基本模型的设定
        3.2.2 劳动力需求分析
        3.2.3 劳动力供给分析
        3.2.4 劳动力供给需求平衡分析
        3.2.5 总结
    3.3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4 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4.1 制造业产出规模的基本现状
        4.1.1 制造业产出增长
        4.1.2 制造业的产业就业弹性
        4.1.3 制造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
    4.2 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现状
        4.2.1 制造业结构变动方向
        4.2.2 制造业结构变动速度
    4.3 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测算
        4.3.1 测度方法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 制造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 平稳性检验
    5.5 协整检验
    5.6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5.6.1 全国层面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回归结果
        5.6.2 东、中、西层面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回归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吸收更多制造业就业人口
        6.2.2 注重制造业产业调整速度,提升人力资本
        6.2.3 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解决东、中、西地区的制造业就业难题
        6.2.4 建立起高校专业调整和人才培训机制
        6.2.5 完善制造业劳动力失业和再就业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能源强度收敛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
        2.1.1 理论基础
        2.1.2 能源强度收敛的概念
    2.2 文献综述
        2.2.1 能源环境领域的收敛模型
        2.2.2 区域层面的能源环境领域的收敛研究
        2.2.3 行业层面的能源环境领域的收敛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
        3.1.1 省级能源强度的数据来源
        3.1.2 地级市能源强度的数据来源
        3.1.3 其他数据来源
    3.2 全国能源强度现状分析
    3.3 各省能源强度现状分析
    3.4 各地级市能源强度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能源强度的收敛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σ收敛的研究方法
        4.1.2 β收敛的研究方法
        4.1.3 动态分布收敛的研究方法
    4.2 结果讨论
        4.2.1 σ收敛的结果讨论
        4.2.2 β收敛的结果讨论
        4.2.3 动态分布收敛的结果讨论
    4.3 本章小节
第5章 我国能源强度收敛的来源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泰尔指数
        5.1.2 泰尔指数的分解
        5.1.3 σ收敛的分解
    5.2 结果讨论
        5.2.1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能源强度差异及其来源研究
        5.2.2 我国能源强度σ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5.2.3 我国能源强度单期σ收敛的来源研究
        5.2.4 我国能源强度多期σ收敛的来源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能源强度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乘法指数因素分解
        6.1.2 β收敛的分解
    6.2 数据分析
        6.2.1 区域能源强度分析
        6.2.2 区域能源消费分析
        6.2.3 产业结构的变化
    6.3 结果讨论
        6.3.1 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研究
        6.3.2 我国能源强度β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6.3.3 我国东中西部能源强度β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我国消除麻疹和风疹补充免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研究目标
(一) 总体研究目标
(二) 具体研究目标
(三) 研究框架 三、我国麻疹、风疹流行病学与人群抗体水平分析
(一) 研究目的
(二) 材料与方法
    1. 麻疹、风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分析
(三) 结果
    1. 麻疹、风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分析
(四) 讨论
    1. 麻疹和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2. 健康人群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特征
(五) 研究小结 四、具有年龄和地区结构的麻疹、风疹动力学模型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相关背景
    1. 研究目的
    2.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运用领域
(二) 相关理论及预备知识
    1. 仓室模型的基本结构及转换率
    2. 基本再生数和人群免疫水平阈值
    3. 基本再生数的影响因素
(三) 材料与方法
    1. Meta-population模型
    2. 具有年龄和地区结构的我国麻疹、风疹SEIR模型
    3. 主要参数的估算
    4. 计算我国麻疹和风疹基本再生数
    5. 随机模型估算我国风疹暴发的概率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发病情况
    6. 梯度法分析最佳补充免疫策略
    7. SEIR确定参数模型模拟我国麻疹、风疹流行情况
(四) 研究结果
    1. 麻疹模型主要参数的估算
    2. 麻疹基本再生数的计算
    3. 风疹模型主要参数的估算
    4. 风疹基本再生数的计算
    5. 梯度法分析最佳补充免疫策略
    6. 模拟补充免疫策略降低发病数量的效果
(五) 讨论
    1. 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
    2. 麻疹和风疹的基本再生数和有效再生数
    3. SEIR随机模型估算风疹暴发可能性及CRS数量
    4. 梯度法分析消除麻疹和风疹最佳补充免疫策略
    5. 麻疹和风疹消除的协同作用
    6. 模型局限性和结果解读的有限性
(六) 研究小结 五、中学生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可行性调查和经济学评价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及其工作方法
    1. 中学生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活动可行性调查
    2. 中学生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活动的经济学评价相关调查
    3. 数据录入和分析方法
(三) 研究结果
    1. 中学生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活动可行性调查
    
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2 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和接种信息可查询率
    
1.3 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含麻疹成分疫苗和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情况
    
1.4 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以及补种意愿
    
1.5 中学生对补种的意愿情况
    
1.6 学校及卫生部门相关人员对补种活动的专题小组访谈结果
    2. 中学生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活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2.1 麻疹、风疹病例的疾病经济负担调查
    
2.2 病例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暴发处置成本
    
2.3 中学开展补充免疫的成本和效益评价
(四) 讨论
(五) 研究小结 六、创新性 七、局限性 八、结论 九、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传染病仓室模型的基本知识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中学生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可行性调查工作方案
附1
附2
附3
附4
附5

(10)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本文的理论价值
        1.2.2 本文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区域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2.1 区域金融稳定理论简介
        2.1.1 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
        2.1.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特点
        2.1.3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危害性
        2.1.4 金融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在区域性金融稳定研究中的适用性
    2.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影响因素
        2.2.1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影响因素
        2.2.2 设置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对相关因素的取舍
    2.3 区域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依托及分析框架
        2.3.1 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理论指导:金融地理学
        2.3.2 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技术指导:空间计量经济学
        2.3.3 区域金融稳定的区域联系新领域:引力模型
    2.4 区域金融稳定的研究框架
第3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3.1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3.1.1 关于区域划分及城市等级划分
        3.1.2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区域差异性分析
        3.1.3 房地产行业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3.2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3.2.1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3.2.2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3.3 我国房地产库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3.3.1 房地产库存相关指标的界定
        3.3.2 我国房地产库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3.3.3 房地产高库存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房地产行业对省区金融稳定的影响
    4.1 区域金融稳定综合评价
        4.1.1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计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4.1.2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金融稳定综合指数的计算
    4.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简介及空间权重的设定
        4.2.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简介
        4.2.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4.3 房地产行业对各省区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检验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3.2 空间相关性检验及模型选择
        4.3.3 模型结果
        4.3.4 基本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房地产行业对城市金融稳定的影响
    5.1 房地产行业对城市金融稳定的影响路径
    5.2 城市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非均衡性
    5.3 房地产库存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5.3.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3.2 空间相关性检验及模型选择
        5.3.3 模型估计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房地产去库存视角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基本对策
        6.2.2 抑制房地产价格暴涨视域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现实性对策
        6.2.3 兼顾去杠杆与去库存,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房地产政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0月份经济指标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D]. 杨瑞杰.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优化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转移支付研究 ——以我国东、中、西部15省为例[D]. 邹冰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中国产业集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周贺. 吉林大学, 2021(01)
  • [4]旅游化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研究[D]. 王佳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我国房地产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王慧翔.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高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作用研究 ——以我国典型高铁为例[D]. 高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制造业升级对就业数量影响研究[D]. 周逸欣.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8]我国能源强度收敛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威. 天津大学, 2019(01)
  • [9]我国消除麻疹和风疹补充免疫策略研究[D]. 苏琪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10)
  • [10]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申博.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10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指标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