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东省科技信息回放

2004年山东省科技信息回放

一、2004山东省科技信息大回放(论文文献综述)

贾胜男[1](2021)在《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国民经济取得显着成绩的环境中,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也越来越迅猛。而且我国中小型企业占比重,不管是国企,事业单位还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人才有极大的需求量。工商管理专业硕土(MBA)重点在于培养出有能力担任公司和管控机关的高水平型专业人员,具备处理岗位事务所需的实践型、综合型实操型技能,因而受到教育培训行业市场的广泛青睐。随着近年来专业硕士培养的规模越来越大,专业硕士中MBA 报考人数越来越多,产生了大量的以考前培训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也带来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MBA考前培训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有重要的价值。BH公司MBA考前培训中心地处山东省济南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培训事业的大力支持,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扩大市场,遂渐在山东省西部地区开设四家分校,且由于BH公司成立较早,12年来通过BH 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顺利考入考虑理想院校的学生近万名,逐渐才成为区域内报考MBA学生选择辅导培训的首要选择。但近几年,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在产品服务,产品定价、推广渠道和促销手段方面凸显问题严重,同行业竞争能力逐渐增强,营销推广能力与其他同质化企业相比下降趋势明显,迫切的需要提高考前培训项目市场竞争力,探究和创新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的营销策略。本文以BH公司MBA考前斗训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部访谈对比分析法,对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运用4P营销策略、PEST、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理论对BH公司的宏观环境、内部能力及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探寻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营销环境的优劣势,以及发展机遇和威胁,优化BHA司MBA考前培训项目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流程优化策略五方面的营销策略,根据优化的五个方面的营销策略从组织结构保障、制度建设保障、技术支撑保障、企业文化保障四个方面制定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营销策略的制定不仅可以提高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为其他同类型培训行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李君璞[2](2021)在《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规律与训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篮协重启“小篮球”计划,同时,教育部在全国各地小学推广小篮球运动,并遴选“少儿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现如今小篮球运动已走进校园、走入课堂,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小篮球规则指出小篮球运动的适用对象为8-12岁少儿,而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儿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期,要对其实施科学有针对性的训练,而把握少儿身心发育规律是小篮球运动员针对性训练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训练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少儿身体素质的有益发展,还能为下一阶段少儿的篮球专项运动能力提高奠定基础。本研究对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的身心发育规律与训练特征进行理论分析与调查探索,帮助广大基层教练员在之后对小篮球运动员实施针对性教学与训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8-12岁少儿的身心发育特点与小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发展趋向,以山东省的小篮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评估当前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统计与整理小篮球运动员各项测试所收集到的数据,对身心发展规律下小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征进行探讨,深入发掘小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结论:1.U8组别运动员,身体正处于发育的初阶段,机体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技术运用也不够娴熟,心理与智能认知度较低。因此在进行训练时,应以基础技术训练为主,安排小负荷量无负重体能训练,其柔韧与协调能力正处于发展的敏感期,应重点发展。在训练中应多以引导、鼓励、培养兴趣为主。2.U10组别运动员相对于U8组别运动员来说,身体发育稍微完备,但训练还应以小负荷无负重训练为主,在发展柔韧、协调素质时,可适当增加难度。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对基本技术的巩固练习,加强自身训练记忆能力。此阶段的儿童心理与智能认知水平有一定提高,训练中应多以讲解、示范为主。3.U12组别运动员总体来说技术整体提升,基础技术稳定,应进一步提升技术难度。此阶段运动员身体机能相对成熟,进入发育快速期,速度素质正处于敏感期,应着重发展。运动员此时心理与智能已有自己的认知能力与自我认识,因为,训练时应综合结合,多方位训练。4.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规律为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应遵循小篮球身心发育的规律下进行科学训练。5.根据各年龄阶段小篮球运动员的素质测试结果,结合各年龄阶段身心发育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出各项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帮助小篮球运动员得到科学提高与有益发展。

花润[3](2020)在《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进攻特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三人制”篮球正式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国男女篮双双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在我国,“三人制”篮球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研究“三人制”篮球技、战术有助于通过提高我国“三人制”篮球的教学与训练水平进而提高我国“三人制”篮球竞技水平。由于山东省刚刚成立“三人制”篮球专业队,竞技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尤其是山东“三人制”男子篮球队,在进攻技、战术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所以在2018年的“三人制”篮球比赛中没能达到队伍既定的目标。本文通过聘请塞尔维亚专业“三人制”篮球教练,教练将世界排名领先的塞尔维亚“三人制”篮球队的进攻技、战术理念引入到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的训练当中,通过训练和比赛观察并分析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在进攻技、战术方面的变化。本文以塞尔维亚籍教练战术思维意识对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进攻技战术的改进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三人制”篮球擂台赛、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篮球赛三个大型“三人制”篮球赛,并将三个比赛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个阶段,把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比赛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出在塞尔维亚篮球执教理念下,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在进攻技、战术方面的变化,现结论如下:(1)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应用于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对球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进攻核心因素方面,队员充分利用场地区域空间进行个人进攻和团队配合进攻;充分理解特殊的犯规机制,有选择的进行犯规和利用犯规转换成得分;通过不断训练篮下得分能力,篮下得分能力得到加强。(2)通过贯彻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队员在个人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在1、2分球投篮,传接球助攻,二次篮板球方面提升明显。(3)通过贯彻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进攻配合越来越流畅,在比赛中多次使用“掩护”配合,以“掩护”配合为中心,再串联起其他配合,使球队进攻效率逐渐提高。(4)在塞尔维亚执教理念的影响下,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技、战术能力不断提高,队伍磨合成熟度加深,整体凝聚力增强,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不断趋向于整体篮球发展。

崔艳英[4](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黄涛[5](2020)在《2019世界排球联赛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接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排球比赛中,发球和接发球一直被称作比赛的生命线。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发球和接发球倍受各国高度重视。发球由稳中求狠逐渐转变为狠中求稳,极具杀伤力的发球,成为世界强队的得分和破功的有效手段。高质量一攻,能够有效防止连续丢分,对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有着很好的保证作用,而稳定、到位的接发球,是一攻的基础、重要的环节。中国男排对这两项技术也很重视,但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成绩一直不佳,这两项技术与对手的差距如何。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2019年世界排球联赛小组赛中中国男排与世界六强(巴西、伊朗、俄罗斯、法国、波兰、美国)七支队伍的发球、接发球技战术运用效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看录像统计得出各国男排在发球和接发球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和把握各国男排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的运用效果及特点,为以后中国男排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备战世界性赛事,为比赛场上发球与接发球的排兵布阵提供合理参考。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在基本情况方面1.1各国在基本情况方面基本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在发球方面2.1在发球运用人数方面,美国队和巴西队跳起发大力球的人数高于跳起发飘球的人数,而中国队与其余国家两种发球方式的运用人数相差1-2人。2.2在发球运用效果方面与发球区域方面,中国队跳起发飘球的发球效果较为优异;跳起发大力球效果较差,与美国、巴西等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各国6米发球区是发球效果最好的区域,其中美国与俄罗斯男排趋向于发球区的左区,其它国家男排趋向于发球区的右区,发球效果较好。2.3在飞行时间方面,中国队跳起发飘球在得分和破攻方面球的平均飞行时间较短,发球效果较好;跳起发大力球球的平均飞行时间比其余国家长,发球效果较差。2.4在落点方面,中国队与各对手发球落点在后场区域较为集中,其中以5、6号位的球最多。中国队在发球找人、找点方面存在不足,过于集中于5、6号位区域。3在接发球方面3.1在非自由人接发球效果方面,中国队非自由人队员整体接发球效果较差。主攻队员在接跳起发飘球方面表现一般;在接跳起发大力球方面处于劣势,尤其个别主攻队员,接发球效果较差。3.2在自由人接发效果方面,中国队自由人整体接发球效果一般,接跳起发飘球效果与对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在接跳起发大力球方面,整体接发球效果较为优异,到位率和半到位率较高。3.3在接发球到位时间方面,接发球到位时间对一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快速多变的中国队和伊朗队而言,但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时涛[6](2020)在《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时代背景下造就的特殊弱势群体,庞大的民工潮造就了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其中绝大部分是隔代监护,因此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由于家庭养育功能的缺乏导致他们比其他儿童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压力甚至逆境,随之而来留守儿童问题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问世,学者将研究视角从问题视角转向从个体优势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即优势视角来理解生活,通过挖掘自身潜力,以积极心态面对逆境。学者把儿童战胜不良生活事件等逆境的力量称之为抗逆力,强调对弱势群体中积极因素的作用。正视逆境,唤醒内心深处沉睡的抗逆力,激活生命之潜能,并调动内外资源来积极应对,就有可能得到良好适应结果。总之,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是一个时代背景下造就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处于不利的生活环境之中,抗逆力理论提供了帮助他们藉以克服困境、健康成长的介入视角。这也正是本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借助优势视角的抗逆力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终极目标是提出抗逆力的提升方案,服务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1.以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主观能动的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在留守条件下的生活建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他们的个体特质与外部环境生态系统中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如何进行交互作用,进而揭示其抗逆力的生成和发展;2.通过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研究建构抗逆力的理论假设,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抗逆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抗逆力的提升策略方案,以期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与抗逆力培育提供借鉴。资料与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资料来源首先,选择在宁阳县蒋集镇开展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访谈全程录音,并转录成文本资料。访谈对象包括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老师和邻居,被访留守儿童合计37人,达到理论饱和。然后,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留守儿童抗逆力水平的一手资料进行定量研究。本次调查采用4阶段的概率与规模成比例(PPS)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了 7个县市区作为样本调查现场,每个县市区抽取1所初中和1所小学,按照学校规模、年级、班级数量抽取行政班,然后按照留守和非留守儿童1:1的比例抽样。本次调查样本儿童共计4191人,其中农村儿童3447人,城市儿童744人;男生2085人,女生2106人;留守儿童有2191人,非留守儿童2000人。在样本留守儿童中,单独妈妈监护的1324人,占60.43%;单独爸爸监护的145人,占6.62%;隔代监护的722人,占32.95%。2.研究方法设计半结构访谈提纲,通过定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访谈文本资料,可视化文本云分析热词,通过三级编码建构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的理论模型,然后提出研究假设。编制抗逆力评测量表和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的克隆巴赫α系数和Guttman折半系数均超过0.7,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通过了检验,说明量表设计较好。通过纸质问卷和问卷星等工具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清洗完数据后,借助Prism 7,ArcGIS 10.0,GeoDa 1.4.6进行绘图;借助Nvivo 1.2、ywordle2.0分析软件进行定性分析和可视化文本云分析;借助SPSS 22.0进行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构建有序回归模型,借助Amos 22.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抗逆力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1.留守儿童总体规模呈下降趋势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就读人数从2010年的2271.51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1550.56万人,山东省的从2012年的111.07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8.99万人,教育口和民政口的数据存在出入。总规模的下降,一部分是由于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另一原因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政策,鼓励母亲在家照顾子女,这部分留守儿童将不计算在内。2.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比例呈下降趋势2018年,全国摸底排查出的697万留守儿童中的96%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2016年,山东省摸底排查的14.2万留守儿童中的94.72%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2019年,本次调查的样本留守儿童2191人,其中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有722人,占留守儿童总样本量的32.95%。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比重的变化,也反映出国家关爱体系的落实情况,鼓励母亲在家照顾子女成果显着,这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3.“留守”是抗逆力生成的风险因素4191个样本儿童的抗逆力总水平均值为4.055分,高于留守儿童的3.974分,低于非留守儿童的4.143分。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总水平及其5个因子的水平均值较总样本儿童及非留守儿童的为最低,非留守儿童的水平均值为最高,从而说明“留守”是影响抗逆力水平的一个风险因素。4.个体人口学特征对抗逆力水平的影响显着(1)城乡差异: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的城乡差异不显着;(2)性别差异:农村留守女童的抗逆力水平比男童要高;城市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着;(3)年龄差异: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总水平”均值在义务教育阶段呈现“M”型发展变化趋势,小学低年级的低,四年级达到一个高点后五年级有下降,初中到高年级后也下降;一年级、五年级和九年级出现在低点,且九年级为最低。(4)独生子女差异:分城乡和性别时,留守儿童抗逆力水平的独生子女差异不显着。(5)个人期望:农村留守儿童较城市的有更高的教育期望,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抗逆力水平更高;职业期望最高的是“教师、医生、律师”;绝大多数希望待在大城市,向往很优越、更便捷、更发达的大城市生活,他们拥有更高的抗逆力水平。(6)兴趣爱好:根据自身性格,留守女生积极培养“声乐/唱歌/舞蹈/表演”和“绘画/动漫”的兴趣爱好,留守男生积极培养“绘画/动漫”和“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通过这些兴趣爱好可以增加跟同伴交流的机会,增强友谊,同时提升自信。但也未必是爱好越多越好,重点培养2-3种为最佳。5.留守状况对抗逆力水平的影响显着(1)留守时长:分离1-2年是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依恋的一个关键时期,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影响最为显着,2年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将下降。(2)团聚频率:随着与父母团聚时间间隔缩短、团聚频率增加,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总水平随之上升,但与父母“一年相聚一次”是个拐点。(3)打工距离: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影响显着,但也并非打工距离越远抗逆力水平就越低,父母在外县打工的比在外省的抗逆力水平更低,对留守男童的影响大于留守女童。6.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并非最低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均值与其他监护类型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行为、健康等的发展并没有文献中描述的那么差。但是受祖辈监督和辅导能力的限制,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学业等级均值较其他监护类型的为最低。7.抗逆力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网络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引起的留守儿童抗逆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留守女生比留守男生要反应敏感;家庭关系与抗逆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家庭关系越好,抗逆力水平越高;“民主型”养育方式下的留守儿童,抗逆力水平高;家庭期望与个人期望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父母的人力资本属性影响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尤其是学业适应能力,父母在“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上的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并非最高的,“高中”水平反而更高一些;父母的职业类别是“机关事业企业领导管理层”的,其抗逆力总水平普遍偏低。学校网络支持:学校网络支持与抗逆力总水平及其5个因子各指标之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学校作为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规范的学校管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的鼓励和赞许能够提升留守儿童的学校认同感,从而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找到学校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对抗逆力形成有促进作用。社区网络支持:社区网络支持与抗逆力水平的Spearman等级相关显示存在正相关关系。社区完善的社区配套和公共服务水平、社区组织的关心支持、邻里之间关系和睦,民风淳朴,留守儿童能找到社区安全感和归属感,对抗逆力形成有促进作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社会生态系统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是家庭支持系统(标准化路径系数0.87),其次是个体特质系统(标准化路径系数0.34),再次是学校支持系统(标准化路径系数0.20),最后是社区支持系统(标准化路径系数0.15)。主要结论1.基于优势视角的抗逆力理论研究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生活建构更有积极意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以挖掘抗逆力生成的逻辑理论建构。2.“留守”是抗逆力生成的风险因素,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较非留守儿童的为低。分离1-2年是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依恋的一个关键时期,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影响最为显着。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克服与父母分离的影响,较快得到适应。3.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抗逆力水平均值与其他监护类型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受祖辈监督和辅导能力的限制,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学业等级均值较其他监护类型的为最低。4.微观系统(个体特质)是抗逆力生成的核心要素,中观系统(家庭)、外部系统(学校)、宏观系统(社区)等环境生态系统都是抗逆力生成的外部保护因素。其中,家庭支持在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体特质,是抗逆力生成的核心基础;再次是学校支持、同伴支持和社区支持,是抗逆力生成的重要的保护因素,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抗逆力提升策略要实现留守儿童服务的整合传递机制,需要各系统服务围绕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展开,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之间互相沟通与合作,形成有利于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发展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从而帮助其提升抗逆力水平。整合形成“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提升服务整合传递系统”,并在其指导下提出抗逆力提升策略方案:1.个体抗逆力提升策略:培育积极人格,提高留守儿童的乐观感;积极融入环境,培养留守儿童的归属感;注重情绪调节,提升留守儿童的效能感;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抗逆力提升策略中,发挥体验式培训的独特优势,促进留守儿童挑战自我,塑造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力和意志力,提升其抗逆力水平。2.家庭环境抗逆力提升策略: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加强亲子情感沟通;营造和睦家庭关系;优化外出务工策略。3.学校环境抗逆力提升策略:提升教育理念;培养教育生态;加强师生沟通;加强家校沟通;补齐师资队伍;增设抗逆课程;构建抗逆文化。4.社区环境抗逆力提升策略:营造安全友善社区环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构建管护关爱联动机制;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完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5.社会宏观环境抗逆力提升策略:落实政策指导,关爱落到实处;发展地方经济,倡导就近就业;开展就业培训,搭建服务平台;规范传播媒介,净化舆论氛围。创新与不足1.创新点(1)研究视角的突破。以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这一主观能动的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以优势视角的抗逆力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具有积极意义。(2)评测量表的突破。在扎根理论建构的基础上,整理、总结并规范了基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评测量表,并通过信效度检验。(3)研究方法的突破。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综合应用,尤其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视化词云分析在访谈资料中的应用;首次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抗逆力提升策略中。2.不足由于自身理论水平、知识储备、研究视野、方法运用等的制约,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研究数据属于截面数据,无法从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开展队列研究。深度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2)研究结论均是借助一手调查数据资料得出的,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3)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建构模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昊[8](2019)在《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为全社会提供学习、科研、资讯、休闲服务的多重作用,在塑造自由平等、和谐开放的社会方面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作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有着重大的作用,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资源和信息服务。如何改善和提升湖北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有关公共图书馆的研究中,读者满意度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因此提升读者满意度是改善湖北省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主要分析湖北省图书馆的各种因素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由于满意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抽象概念,所以如何才能提高满意度并非凭空而论,必须构建有效的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合理评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读者满意度。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路径的结构方程分析。本文研究的具体思路是:首先,根据经典的国内外满意度模型构建的研究成果,结合满意度的基本理论和公共图书馆的经营特点,构建公共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其次,利用SPSS和AMOS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估计;再次,根据模型估计的结果对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升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相应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结果验证了最初的模型假设,主要结论为:第一,图书馆硬件设备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二者之间路径系数为0.530;第二,图书馆环境、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服务均对读者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457、0.330、0.249;第三,根据方程的回归结果,计算出各因素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其中硬件设备的影响程度为33.76%,图书馆环境的影响程度为29.30%,图书馆资源的影响程度为21.02%,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程度为15.92%。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对策,主要包括:在图书馆资源方面,要对少儿区的读者进行宣传教育;照顾学生和公司职员的读书需求;更新书籍兼顾专业性和多样性;提高数据库使用率。在硬件设备方面,要增添指引标识,开展检索知识培训;定期检查设备,设置故障维修电话;完善导读机制,动员馆员积极性。在图书馆服务方面,要优化特色活动预约渠道,适当增加坐席;充分利用网站宣传功能,加强网站建设。在图书馆环境方面,要增加台灯投放,改善馆内光线;规范馆员工作,优化馆内氛围;增加公交线路,方便读者出行。

任思敏[9](2019)在《基于LabVIEW的波浪能量采集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各类绿色清洁环境能源中,海洋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大、能源分布广泛等特点,因此,海洋波浪能采集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要保证在不同波浪条件下波能采集系统都能达到最优效率,需要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和控制。因此,开发测控系统平台对加速海洋波浪能的开发应用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论文结合NI 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与LabVIEW软件平台,研制了一套波浪能量采集控制系统,并就相关基本算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对波浪能量测控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设计了相关测控电路模块,研制了相应的硬件系统;对波能采集结构进行了整体结构的动力学建模,对能量转换结构进行了电磁学建模,为波能采集结构优化和最大功率控制策略等算法提供依据;利用LabVIEW编写了系统的相关软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回放模块与PWM电流控制模块;研究了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所测数据计算波高参数的频域积分方法以及基于模糊PID算法的PWM充电电流控制方法。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以上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论文提出的测控系统方案,既能保证控制的实时性,又具有很好的可视性;既能观察控制中各中间参数,又有利于控制算法的修改和调试。该系统将为后续进行波能采集系统开发提供便捷有效的研发平台。

尹大伟[10](2018)在《顶板—煤柱结构体稳定性能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障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采场周围留设了大量煤柱,这些煤柱及其上覆岩层组合系统体的稳定性决定了整个采场及覆岩乃至地表的安全,一旦组合系统体发生整体性破坏失稳,将导致许多灾难性后果。同时,大量采矿工程实践表明:采动影响下组合系统体的破坏失稳是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矿山灾害的诱因。此外,随着矿业城市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相关矿业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这成为限制矿业城市发展的瓶颈。为缓解建设用地供应不足的局面和解决城市发展瓶颈,我国许多矿业城市开始探索采煤塌陷地的工程建设利用,组合系统体上方地表也将转化为工程建设用地,尤其是条带煤柱及其上覆岩层组合系统体上方的地表,但尚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煤柱及其上覆岩层组合系统体的稳定性能对认识、防控其失稳灾变,实现组合系统体上方地表的工程建设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紧密粘结的顶板-煤柱(R-C)结构体稳定性能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结构体强度特性及宏观破坏起裂特征、不同影响因素下结构体力学行为、结构体蠕变特性及其蠕变损伤演化规律、充填墙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可行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相对大刚度、相对小刚度顶板下结构体试样轴向压缩力学模型,分析了岩煤交界面处以及远离交界面顶板岩石、煤样应力状态,分别推导了其强度条件;基于顶板岩石与煤样相互作用理论,探讨了结构体试样强度特性,并分别试验和模拟研究了煤样内原生宏观缺陷及单一节理特性对结构体试样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体试样的整体强度是远离交界面顶板岩石、煤样强度以及交界面处顶板岩石、煤样强度的综合体现,受顶板岩石与煤样相互作用以及主要承载体-煤样内原生缺陷的影响。(2)基于结构体试样的压缩宏观渐进破坏特征,提出了宏观破坏起裂(MFI)概念,其表征着结构体试样宏观破坏的开始,对应的应力曲线呈“阶梯状”波动,AE信号出现峰值;MFI模式受煤样内原生缺陷以及顶板岩石和煤样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包括煤样内微裂纹、裂纹等细、宏观缺陷发育演化或起裂扩展形成宏观裂纹以及交界面处顶板岩石或煤样拉伸断裂。同时,当结构体试样发生MFI时,储存在煤样内原生缺陷周边实体承载结构体的弹性能可通过宏观破裂面等薄弱面而迅速释放,导致煤样出现片帮剥落或弹射破坏,形成了宏观裂纹与不同程度的局部弹射破坏或片帮剥落组合的MFI模式。(3)进行了不同岩煤高比、不同加载速率以及不同岩性顶板下结构体试样单轴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系统(AE)、数码摄像机录像(DVC)系统,明确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结构体试样力学行为,分析了岩煤高比、加载速率以及顶板岩性对结构体试样整体强度、MFI特性以及破坏特征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系统从细观角度研究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结构体试样破裂断口形貌特征。(4)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加载时长下结构体试样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结合AE、DVC系统,研究了其蠕变强度、变形及破坏特征;分析了结构体试样的蠕变强度与单一煤样蠕变强度内在关系,探讨了顶板岩石与煤样相互作用对其蠕变强度的影响;结合AE监测数据,定义了蠕变损伤系数δ,分析了结构体试样蠕变损伤演化规律。(5)提出了一种小尺寸充填墙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的方法,理论和模拟研究了其加固机制及可行性,其加固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煤柱侧向约束和分担煤柱承载载荷上;建立了充填墙支承压力及尺寸计算简化模型,推导了充填墙有效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的合理强度及尺寸条件;最后设计了一种充填墙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的施工方法。

二、2004山东省科技信息大回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山东省科技信息大回放(论文提纲范文)

(1)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调研法
        1.4.2 内部访谈对比分析法
    1.5 研究路线及论文结构
2 理论综述
    2.1 4P营销策略
    2.2 PEST分析
    2.3 SWOT分析
    2.4 波特五力模型
3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营销现状分析
    3.1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概况
        3.1.1 BH公司概况
        3.1.2 BH公司组织架构
        3.1.3 BH公司客户特征分析
    3.2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会分析
        3.3.4 威胁分析
    3.4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4.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4.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4.3 新进入者的威胁
        3.4.4 替代品的威胁
        3.4.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3.5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影响营销因素分析
        3.5.1 产品服务无差异
        3.5.2 定价单一
        3.5.3 渠道推广有限
        3.5.4 促销手段不新颖
4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4.1 产品策略
        4.1.1 提升产品服务形态
        4.1.2 产品的针对性和多样化
        4.1.3 细化产品服务流程
    4.2 价格策略
        4.2.1 差别定价策略
        4.2.2 组合定价策略
    4.3 渠道策略
        4.3.1 构建网络营销渠道
        4.3.2 加强校企与同行业合作营销渠道
    4.4 促销策略
        4.4.1 社交平台广告促销
        4.4.2 关系促销
        4.4.3 节日促销
5 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组织结构保障
    5.2 制度建设保障
    5.3 技术支撑保障
    5.4 企业文化保障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规律与训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1 少儿篮球运动的研究概况
        2.1.2 小篮球运动开展的背景研究概况
        2.1.3 有关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研究概况
        2.1.4 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规律研究概况
        2.1.5 小篮球运动员训练特征研究概况
    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2.1 少儿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2.2.2 少儿篮球身心发育规律的研究
        2.2.3 少儿篮球的训练与教学方法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个案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2.6 专家访谈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因素与推广现状
        4.1.1 影响山东省小篮球运动的发展因素
        4.1.2 小篮球推广现状
    4.2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开展的功能性研究
        4.2.1 促进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2.2 为小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打基础
    4.3 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规律研究
        4.3.1 顺序性规律下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特征
        4.3.2 阶段性规律下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特征
        4.3.3 不平衡性规律下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特征
        4.3.4 互补性规律下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特征
        4.3.5 个别差异性规律下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特征
    4.4 身心发展规律下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训练特征分析
        4.4.1 身心发育规律下体能特征分析
        4.4.2 身心发育规律下技术特征分析
        4.4.3 身心发育规律下战术特征分析
        4.4.4 身心发育规律下心理特征分析
        4.4.5 身心发育规律下智能特征分析
    4.5 小篮球运动员训练方法探析
        4.5.1 体能训练方法探析
        4.5.2 技术训练方法探析
        4.5.3 战术训练方法探析
        4.5.4 心理训练方法探析
        4.5.5 智能训练方法探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致谢

(3)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进攻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三人制”篮球入奥成功的重要性
        1.1.2 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对我国篮球技战术的适宜性
        1.1.3 山东省“三人制”篮球进攻技战术提升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塞尔维亚篮球的研究
        2.2.1 关于塞尔维亚篮球执教理念的研究
        2.2.2 塞尔维亚篮球技战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2.2.3 塞尔维亚篮球与中国篮球进攻技战术的对比研究
        2.2.4 塞尔维亚篮球进攻理念的核心要素分析
    2.3 “三人制”篮球的研究
        2.3.1 “三人制”篮球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2.3.2 “三人制”篮球技战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录像分析法
        3.2.5 实地考察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2.7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进攻数据分析
        4.1.1 全国“三人制”擂台赛进攻数据分析
        4.1.2 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进攻数据分析
        4.1.3 全国二青会“三人制”篮球赛进攻数据分析
    4.2 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战术分析
        4.2.1 引入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前战术分析
        4.2.2 引入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后中国“三人制”擂台赛战术分析
        4.2.3 引入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后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战术分析
        4.2.4 引入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后全国二青会篮球赛战术分析
        4.2.5 引入塞尔维亚执教理念后比赛中基础战术配合统计
    4.3 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进攻效果分析
        4.3.1 “三人制”擂台赛的进攻效果分析
        4.3.2 三对三联赛的进攻效果分析
        4.3.3 二青会“三人制”篮球赛的进攻效果分析
    4.4 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战术实例分析
        4.4.1 结合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突分-掩护-传切配合实例
        4.4.2 执行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的战术实例分析
        4.4.3 执行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的整体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2019世界排球联赛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接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关于排球发球技战术的研究
        1.3.3 关于排球接发球技战术的研究
        1.3.4 关于自由人接发球方面的研究
        1.3.5 影响发球、接发球效果因素的研究
        1.3.6 关于排球接发球阵形的研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观察法
        2.2.3 比较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3.1.1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身高体重的对比分析
        3.1.2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克托莱指数的对比分析
        3.1.3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网上高度的对比分析
    3.2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的对比分析
        3.2.1 发球方式的对比分析
        3.2.2 不同发球方式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3.2.3 不同发球区域发球效果的对比分析
        3.2.4 空中飞行时间的对比分析
        3.2.5 不同发球落点效果的对比分析
    3.3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接发球的对比分析
        3.3.1 非自由人接发球效果的对比分析
        3.3.2 自由人接发球效果的对比分析
        3.3.3 接发球到位时间对一攻效果影响的对比分析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1.1 在基本情况方面
        4.1.2 在发球方面
        4.1.3 在接发球方面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外出农民工与留守儿童
        1.2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问题
        1.3 优势视角与抗逆力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学术价值
        3.2 应用价值
    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 理论基础
        1.1 抗逆力理论
        1.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 文献综述
        2.1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2.2 抗逆力研究综述
        2.3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研究综述
        2.4 现有研究评价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定性研究对象
        1.2 定量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思路
        3.1 研究思路
        3.2 技术路线
    4. 研究设计
        4.1 方案设计
        4.2 定性研究设计
        4.3 定量研究设计
        4.4 质量控制
    5. 研究方法
        5.1 定性研究方法
        5.2 定量研究方法
        5.3 统计分析软件
    6. 伦理学考虑
第四章 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定性研究
    1. 深入访谈实施
        1.1 前期准备
        1.2 访谈实施
        1.3 资料汇总
    2. 访谈资料分析
        2.1 编码
        2.2 理论抽样理论饱和检验
        2.3 可视化文本云分析
    3. 建构理论模型
        3.1 环境—个体互动模型
        3.2 理论模型结构
        3.3 理论解释
        3.4 理论模型优化
    4. 扎根理论研究假设
第五章 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定量研究
    1. 抗逆力水平的现状描述
        1.1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
        1.2 样本留守儿童监护情况
        1.3 样本留守儿童抗逆力水平
    2. 抗逆力生成的理论假设的检验
        2.1 留守与否的儿童抗逆力水平存在差异
        2.2 不同留守状况的儿童抗逆力水平存在差异
        2.3 微观系统(个体特质)抗逆力作用的假设检验
        2.4 中观系统(家庭支持)抗逆力作用的假设检验
        2.5 外部系统(学校支持)抗逆力作用的假设检验
        2.6 宏观系统(社区支持)抗逆力作用的假设检验
    3. 抗逆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影响因素的有序回归模型
        3.2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
    1. 留守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2. 不同留守状态对儿童抗逆力的影响
    3. 个体人口学特征对抗逆力的影响
        3.1 城乡差异
        3.2 性别差异
        3.3 年龄差异
        3.4 独生子女差异
        3.5 个人期望
        3.6 兴趣爱好
    4. 抗逆力生成的保护因素
        4.1 内在保护因素
        4.2 外在保护因素
    5. 抗逆力生成的风险因素
        5.1 内在风险因素
        5.2 外在风险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2.1 构建抗逆力提升服务整合传递系统
        2.2 个体抗逆力提升策略
        2.3 环境抗逆力提升策略
第八章 创新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抽样实施
    附录4: 样本个体权重
    附录5: 拓展训练
    附录6: 项目调查剪影(部分)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图书馆读者满意度模型的构建研究
        二、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三、提升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对策研究
        四、简要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满意度的定义
    第二节 满意度理论
        一、Oliver的“期望-不一致”理论
        二、瑞典的SCSB满意度模型
        三、美国的ACSI满意度模型
        四、欧洲的ECSI满意度模型
    第三节 结构方程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模型及假设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内容
    第二节 模型建立及关系假设
    第三节 问卷设计
第四章 调查数据分析
    第一节 样本信息描述
    第二节 指标的信度检验
    第三节 指标的效度检验
        一、图书馆资源的效度检验
        二、硬件设备的效度检验
        三、图书馆服务的效度检验
        四、图书馆环境的效度检验
        五、读者满意度的效度检验
第五章 基于SEM的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识别
    第二节 模型求解
    第三节 模型评估
    第四节 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结果分析
    第五节 实证分析结论
第六章 提升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对策
    第一节 丰富图书馆资源
        一、对少儿区的读者进行宣传教育
        二、照顾学生和公司职员的读书需求
        三、更新书籍兼顾专业性和多样性
        四、提高数据库使用率
    第二节 升级硬件设备
        一、增添指引标识,开展检索知识培训
        二、定期检查设备,设置故障维修电话
        三、完善导读机制,动员馆员积极性
    第三节 优化图书馆服务
        一、优化特色活动预约渠道,适当增加坐席
        二、充分利用网站宣传功能,加强网站建设
    第四节 改善图书馆环境
        一、增加台灯投放,改善馆内光线
        二、规范馆员工作,优化馆内氛围
        三、增加公交线路,方便读者出行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LabVIEW的波浪能量采集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波浪能发电技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波浪能发电技术
        1.2.2 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波浪能量测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虚拟仪器介绍
        1.4.1 虚拟仪器的概念
        1.4.2 虚拟仪器的发展历史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测控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总体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3 系统的硬件配置
        2.3.1 加速度传感器浮标
        2.3.2 霍尔电流传感器
        2.3.3 信号调理电路
        2.3.4 NI 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
    2.4 多浮筒直驱式波浪能采集装置的结构
    2.5 基于PWM的电流控制电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浪能量采集控制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3.1 多浮筒直驱式波浪能量采集装置的数学模型
        3.1.1 多浮筒直驱式波浪能量采集装置的动力学模型
        3.1.2 直线电机换能结构的电磁学模型
    3.2 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控制对比分析
        3.2.1 幅值控制策略
        3.2.2 幅值相位控制策略
        3.2.3 闭锁控制策略
    3.3 模糊PID控制算法
        3.3.1 PID控制
        3.3.2 模糊控制
        3.3.3 模糊PID控制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算法实现
    4.1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框图
    4.2 系统软件平台介绍
        4.2.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4.2.2 LabVIEW软件平台介绍
        4.2.3 CompactRIO系统开发流程介绍
    4.3 系统软件设计
        4.3.1 FPGA端程序设计
        4.3.2 RT端程序设计
        4.3.3 Host端程序设计
        4.3.4 数据存储与数据回放
    4.4 加速度传感器浮标的解算
    4.5 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PWM电流控制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波浪能采集控制系统的实验与分析
    5.1 加速度传感器浮标测波实验
    5.2 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PWM电流控制实验
        5.2.1 实验平台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顶板—煤柱结构体稳定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R-C结构体强度特性及宏观破坏起裂特征分析
    2.1 R-C结构体强度特性
    2.2 基于两体相互作用理论的R-C结构体试样强度探讨
    2.3 R-C结构体试样MFI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岩煤高比对R-C结构体稳定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3.1 试验系统和方法
    3.2 不同岩煤高比下R-C结构体强度特征
    3.3 不同岩煤高比下R-C结构体MFI特征
    3.4 不同岩煤高比下R-C结构体破坏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加载速率下R-C结构体稳定性能研究
    4.1 试验系统和方法
    4.2 加载速率对R-C结构体强度影响分析
    4.3 加载速率对R-C结构体MFI影响分析
    4.4 加载速率对R-C结构体破坏特征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顶板岩石特性对R-C结构体稳定性能影响研究
    5.1 试验系统和方法
    5.2 不同岩性顶板下R-C结构体强度特征
    5.3 不同岩性顶板下R-C结构体MFI特征
    5.4 不同岩性顶板下R-C结构体破坏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R-C结构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6.1 试验系统和方法
    6.2 R-C结构体蠕变特性分析
    6.3 R-C结构体蠕变AE特征及损伤演化分析
    6.4 R-C结构体蠕变破坏特征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充填墙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可行性研究
    7.1 充填墙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机理分析
    7.2 充填墙合理参数确定
    7.3 充填墙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可行性模拟研究
    7.4 充填墙加固提升煤柱稳定性施工方法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2004山东省科技信息大回放(论文参考文献)

  • [1]BH公司MBA考前培训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贾胜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山东省小篮球运动员身心发育规律与训练特征研究[D]. 李君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塞尔维亚执教理念下山东“三人制”男篮代表队进攻特征对比研究[D]. 花润.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4]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5]2019世界排球联赛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接发球技战术对比分析[D]. 黄涛. 扬州大学, 2020(04)
  • [6]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抗逆力生成与提升策略研究[D]. 时涛. 山东大学, 2020(09)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湖北省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实证研究[D]. 周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9]基于LabVIEW的波浪能量采集控制系统研究[D]. 任思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10]顶板—煤柱结构体稳定性能实验研究[D]. 尹大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8

标签:;  ;  ;  ;  ;  

2004年山东省科技信息回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