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链激酶、双体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尿激酶、链激酶、双体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一、尿激酶、链激酶、栓体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卜军[1](2020)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再灌注治疗是目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重要的治疗手段,临床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当今以直接PCI为主的时代,溶栓治疗仍是心肌梗死重要的早期再灌注治疗策略。总体来说,在我国接受溶栓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比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对接受冠状动脉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的临床评估,对指导下一步治疗策略和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既往认为,溶栓后心肌再灌注的胸痛缓解或消失、抬高的ST段回落≥50%、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均是临床判断溶栓成功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设备和临床评估方法的不断完善,临床医生亦应从组织学、病理学、功能学等方面全方位评价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损伤和心室重构。本文将对STEMI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林荣,邱利利,吴兵[2](2020)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常用溶栓药物及其进展》文中提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溶栓治疗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当前静脉溶栓药物已发展至第三代,第一代溶栓药物代表为尿激酶和链激酶,其价格低廉且安全有效,但在应用过程中常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而影响其疗效;第二代溶栓药物代表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以提高,溶栓后血管再通率达60%~70%;第三代溶栓药物包括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等,其在半衰期、安全性、特异性、溶栓效率等方面均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溶栓药物,是目前院前溶栓治疗的首选药物。本文就STEMI常用溶栓药物及其进展进行介绍。

张正光[3](2013)在《小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概况》文中指出19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130多家医院入组93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用小剂量(50 mg)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6693例,阻塞相关血管开通5318例,开通率为79.46%;死亡293例,病死率为4.38%;出血550例,出血率为8.22%,其中重度出血7例,颅内出血21例(0.31%),再次梗塞60例(0.90%)。超过40家医院对rt-PA(50 mg)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进行了比较,共计入组34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t-PA治疗1689例,先静脉推注8 mg,其余42 mg在30或60和90 min滴注;尿激酶治疗1760例,150万U位滴注30 min。结果显示,阻塞相关冠脉血管开通率分别为79.40%(1341例)和57.33%(1009例),相差非常显着(P<0.001)。12家医院研究了rt-PA50与100 mg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共计入组1054例患者,其中50 mg组487例,100 mg组567例,阻塞相关血管开通率分别为78.85%和82.36%。另有22家医院入组1017例病人,行rt-PA 50 mg 30 min给药临床试验,冠脉开通率达80.53%;18家医院行rt-PA 50 mg 60 min给药临床试验,入组942例病人,阻塞相关血管开通率为77.92%;50家医院用rt-PA 50 mg 90 min给药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组2768例患者,冠脉开通率为77.89%。6家医院对用rt-PA(50 mg)与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关血管开通率分别为81.4%和65.2%。22家医院比较了小剂量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作不同时间的治疗效果,表明症状发作时间越短,用药的溶栓效果越好。刘光对入院前和入院后用小剂量rt-PA溶栓进行了比较研究,证明入院前溶栓比入院后效果好。对冠脉内输注rt-PA(50 mg)和2次静脉推注小剂量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也进行了探索。

邹水平[4](2013)在《国产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国产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UK)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的比较。方法:总共收集住院病人86例,随机分为2组,为r-PA组和UK组,比较两组溶栓再通率及安全性情况。结果:r-PA组12小时内溶栓成功率为76.7%,UK组12小时内溶栓成功率为55.8%,并发症r-PA组比UK组更小。结论:r-PA组在溶栓成功率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UK组。

江丽[5](2008)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对AMI患者的溶栓治疗费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尿激酶、链激酶和阿替普酶治疗AMI的效果基本相同(P>0.05),治疗费用相差却十分悬殊,以阿替普酶治疗费用最高,链激酶次之,尿激酶最低。结论对于AMI溶栓治疗,尿激酶的费用-效果比(C/E)最好,链激酶次之,阿替普酶最差。

农一兵[6](200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治疗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发展了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剂等治疗方法,而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则为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随着这些方法的应用,AMI急性期病死率已经降低到4%—6%,远期预后也取得了一定改善,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AMI的临床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再灌注治疗之前曾得到广泛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降低了病死率,在防治AMI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研究的质量和疗效尚未得到系统地评价;另一方面,中医药临床研究整体来说对方法学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试验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对近几十年来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进行了一项较大样本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用以探讨早期中药干预对AMI远期预后的影响,试图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MI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依据。 一、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方法:①以(中文标题:心肌梗塞or心肌梗死)and(全部检索条目: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年限为1978年1月至2004年11月。②由2位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意见不同者通过讨论解决。③获取文献的相关研究特征资料,并加以评价。④对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 结果:①共检索到1621个文献。②经两次筛选,剔除不符合要求以及重复报道的文献,最终共有252篇文献入选评价。③按照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观点,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存在遵循标准的程度不足、研究设计缺陷较明显(特别是随机、盲法和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选择不尽理想(特别是缺乏远期预后指标)等问题。对提到“随机”的文献进行Jadad评分,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3—5分)只有1篇,仅仅得到3分。而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质量评分结果,也没有1篇得分超过6分(总分是12分)。④只有8篇文献可以进入Meta分析程序,总病例数仅738例,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西药相比,加用中药进行干预对A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P=0.24),临床总有效率(P=0.17)和心律失常发生率(P=0.07)也没有差异,但中药干预组再梗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7和0.01),治疗后左室EF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 结论:总体来说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存在较多问题,极大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Meta分析显示中药对减少再梗和心力衰竭、提高左室EF射血分数有益,但仅以本项Meta分析为基础,对于中医药治疗AMI的疗效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李婷[7](2004)在《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共3篇。第一篇讨论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文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病机、辨证分析、中药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第二篇介绍了西医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其中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静脉溶栓疗法(溶栓时间、几种溶栓剂临床疗效等)、介入治疗作了详细介绍。第三篇主要探讨了目前对QT离散度的认识,对其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几种常用中药对QT离散度的影响作了分析。 临床研究部分为探讨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患者QT离散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收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且留观超过3天的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留观时用药情况,将未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共11例;将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病例设为治疗组,共48例。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77.1%和81.8%,但并未降低死亡率。虽然治疗组确实降低了病人的QT离散度,但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而生存组与死亡组的QT离散度在入院时的明显差异(P=0.010),说明QT离散度对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再通与未通组之间的QT离散度也存在显着差异(P=0.048),可以用QT离散度来判断再通与否。

龙世平,张石革[8](2003)在《溶血栓酶(促纤维蛋白溶解剂)在防治血栓的临床应用评价》文中认为目的 :综述溶血栓酶 (促纤维蛋白溶解剂 )在血栓中的临床应用概况 ,借以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结论 :抗血栓酶进展迅速 ,可解除肺栓塞、脑梗塞等深部栓塞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缺血性中风 (脑血栓 )开辟了一个重要的作用途径

段文慧[9](2003)在《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共3篇.第一篇讨论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文中介绍了近些年来中医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因病机、中药治疗、其它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认识。第二篇介绍了西医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其中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ACEI类制剂、静脉溶栓疗法(溶栓时间、几种溶栓剂临床疗效等)、介入治疗作了详细介绍。第三篇主要收集了近年国内外符合循证医学标准的一些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以探讨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措施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ACEI类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近期死亡率,对长期预后也有明显的益处。溶栓治疗主张早期应用,最理想的是在院外开始应用,益处最大。而直接PTCA的长期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临床研究部分为探讨早期中药干预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收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渡过急性期(30天)的患者15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住院时用药情况,将单纯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共28例;将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的病例设为治疗组,治疗组治疗大法以活血、益气、化痰为主,共129例。治疗组远期心源性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75%与14.29%,治疗组比对照组心源性死亡率下降45.8%,但结果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P=0.122)。治疗组合并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27*)。治疗组目标事件(再梗、心脏骤停、Ⅱ°以上心衰、脑梗塞、脑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0%与14.29%,差异有显着性(P=0.005*)。初步说明中药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也说明气血失调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

李友平,陆锋,李印肖[10](2002)在《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 [(栓体舒 ) ,(tissue 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时间窗、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溶栓组和降纤酶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 30天两组疗效差异有显着性 ,超过 6小时溶栓者无致死性出血并发症。结论栓体舒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安全性较好 ,时间窗可以根据病情延长至 2 4小时

二、尿激酶、链激酶、栓体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激酶、链激酶、栓体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2 心电图
3 实验室指标
4 超声心动图
5 心脏磁共振
6 冠状动脉造影
7 总结

(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常用溶栓药物及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机制
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方法
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药物
    3.1 第一代溶栓药物
    3.2 第二代溶栓药物
        3.2.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3.2.2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3.3 第三代溶栓药物
        3.3.1 瑞替普酶
        3.3.2 替奈普酶

(3)小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1.1 rt-PA 50 mg与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1.2 rt-PA 50与100 mg对比试验结果
    1.3 rt-PA 50 mg, 30、60和90 min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效果
    1.4 rt-PA 50 mg与链激酶比较
    1.5 其他研究结果
2 结语

(4)国产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5)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给药方案
        1.2.1 溶栓药物
        1.2.2 辅助药物
    1.3 临床评价指标
    1.4 临床评价血管再通的判断
    1.5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 [3]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2.2 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2.3 患者住院的各项费用情况
    2.4 费用-效果分析
3 讨论

(6)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词表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现代治疗进展回顾
    第二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综述
    第三部分、预后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文献评价表
附件二、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观察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研究进展
    第二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第三篇 目前对QT离散度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诊疗标准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 病例调查表

(8)溶血栓酶(促纤维蛋白溶解剂)在防治血栓的临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溶栓药的研究进展
    1.1 凝血酶抑制剂
        (1)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2) 直接的凝血酶抑制剂:
        (3) 水蛭素:
    1.2 促纤维蛋白溶解剂 (溶栓酶)
    1.3 P2Y12抑制剂
    1.4 抗血小板药
    1.5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Ⅱb/Ⅲa抑制剂
    1.6 纤维蛋白原活化激活因子
2 溶栓酶的作用
3 溶栓酶的临床评价
    3.1 心肌梗死
    3.2 脑梗塞
    3.3 静脉梗塞
    3.4 对溶栓酶的展望
4 溶栓酶的合理应用原则

(9)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的治疗概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诊疗标准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1 病例调查表
附2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尿激酶、链激酶、栓体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J]. 卜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6)
  • [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常用溶栓药物及其进展[J]. 林荣,邱利利,吴兵.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6)
  • [3]小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概况[J]. 张正光. 生物技术通讯, 2013(06)
  • [4]国产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比较[D]. 邹水平.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3)
  • [5]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江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6)
  • [6]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 农一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 [7]围溶栓治疗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D]. 李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8]溶血栓酶(促纤维蛋白溶解剂)在防治血栓的临床应用评价[J]. 龙世平,张石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06)
  • [9]早期中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D]. 段文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3)
  • [10]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J]. 李友平,陆锋,李印肖. 临床荟萃, 2002(04)

标签:;  ;  ;  ;  

尿激酶、链激酶、双体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