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信息和Epi地图

Epi信息和Epi地图

一、Epi Info和Epi Map(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1](2021)在《全平台宏基因组病毒鉴定自动分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病毒是引起多种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原体。尽管人们对传染病病原生物学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但由于病毒种类众多,目前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在处理疑似病毒感染或不明原因感染时往往不能提供有效和准确的病原诊断。比如应用范围最广的病原检测分子诊断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面对首次出现的病原时不能提供有效诊断信息。因为PCR是以病原特异性的DNA或RNA片段为检测目标,需要候选病原的先验知识。然而引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原往往是未知的,识别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原体对常规的分子诊断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逐渐成熟的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通过可以对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和宿主遗传物质(DNA和/或RNA)进行全面分析来实现通用病原鉴定,正迅速从研究领域转向临床实践。相较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大部分病毒病原体主要是RNA形式。针对病毒的mNGS也因此被称为病毒mNGS(ViralmNGS)。虽然病毒mNGS为全面检测病毒提供了新的方式,但快速准确实现对病毒mNGS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仍是科学研究重点。为了实现对病毒mNGS所包含的病毒以及宿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全文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建立全平台宏基因组病毒鉴定自动分析流程Virus Identification Pipeline 2(VIP2)。通过设计开发VIP2解析不同平台所产生的测序数据,实现一键化获得病毒鉴定结果。以k-mer匹配分类算法软件为基础,在继承VIP优点的同时,VIP2在结果物种报告准确度和速度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对不同类型样本经不同测序平台产生的本地数据和公共数据所包含的上百种病毒进行解析,验证了VIP2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实际应用中,VIP2在2019-nCoV疫情中成功解析了最早的2019-nCoV 全基因组序列(EPIISL402119,EPIISL402120,EPIISL402121)。此外,第三方独立应用评价中,VIP2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认可,收到了诸多使用证明,包括来自以北京,上海等八家省市级疾控中心为代表的国内用户,以及法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尼日利亚国家医学研究中心等海外用户。第二部分:比较三代测序在公共卫生应急条件下检测未知病毒病原体的表现。由于病毒mNGS可以对已知和未知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病毒mNGS已成为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必备工具之一。相较于二代测序而言,三代测序具有长读长,速度快等优势。本研究以Ion Torrent PGM作为参考标准,对比评价Oxford Nanopore MinION和PacbioSequel在公共卫生应急条件下对不明原因病毒疫情的表现。以VIP2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分析策略被用于比较各个平台。三个平台都成功鉴定和恢复了至少85%的诺如病毒GII基因组。Oxford NanoporeMinION花费的样本至答案的时间最少,但复原的基因组存在一定的错误。Pacbio Sequel虽恢复了最准确的病毒基因组,但花费了最长的时间。总的来说,纳米孔宏基因组学可以快速鉴定病毒种类,Pacbio Sequel可以准确地复原病毒基因组信息。第三部分:应用宿主应答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识别不明原因脑炎病毒病原体。不明原因感染的病原诊断一直是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难点之一。本研究采用随机扩增方式与病毒序列非依赖性的病毒靶向富集技术(virus sequence independent targeted amplification,VSITA)对5份不明原因脑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样本制备,然后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同时分析宿主转录组。在其中3份脑脊液样本中检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的高置信度核酸序列。定量PCR验证为弱阳性(Ct值分别为30.23、32.83、34.08);转录组分析后的差异基因集进行功能富集后结果提示宿主 CMV 感染通路(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上调(P=0.213)。最终证明了该疑似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存在CMV感染。第四部分:基于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分析发现OASL作为流感感染诊断性分子标记物。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ARIs是人们寻求医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每年,流感导致ARI的数量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当前在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靶向流感检测,但其诊断性能受诸多因素限制(例如样本采集时间,病毒RNA降解等)。宿主应答分子标记物则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然而,诸多已发表的宿主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案包含过多的基因数量。解决宿主应答在转化临床应用时所面对的困境,则需要对这些检测方案进行简化:1)减少诊断所需的生物标志物的数量;2)使用易于在临床实验室中操作且具有更快处理时间的检测方法。通过整合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生物信息和机器学习的分子标志物分析框架,并发现OASL可作为流感感染诊断性分子标记物。随后在数百个临床样本进行了评估与验证。总而言之,使用qRT-PCR同时对OASL和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因此,计划在未来开展前瞻性研究来确定这种联合检测方式的诊断性能。第五部分:COVID-19患者中促炎巨噬细胞诱导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PLA2G7异常上调。COVID-19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日益常见。本研究通过对486例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进行整合基因组分析,确定了PLA2G7在COVID-19发挥重要作用。PLA2G7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心血管疾病事件生物标志物。进一步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seq,scRNA-seq)数据表明PLA2G7主要由随COVID-19疾病进程产生的单核细胞源性促炎巨噬细胞表达。在验证阶段,通过qRT-PCR的方式,发现PLA2G7的核酸阳性率不仅与SARS-CoV-2病毒载量相关,而且与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此外,本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血清PLA2G7水平也异常升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并验证了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PLA2G7在COVID-19异常增高。这些发现不仅为研究COVID-19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也为COVID-19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提供治疗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建立宏基因组病毒鉴定自动分析流程VIP2,应用综合的信息分析方法,对病毒mNGS所包含的宿主数据和病毒数据进行分析,将病毒mNGS应用于公共卫生传染病应急检测,临床不明原因感染病原鉴定以及病毒感染后宿主应答特征解析,实现对病毒感染进行综合评估,为诊断,监测和治疗提供信息。

陈德来[2](2021)在《小麦光腥黑粉菌对小麦花药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小麦光腥黑粉菌(Tilletia laevis Kühn)引起的小麦光腥黑穗病(common bunt)在春小麦和冬小麦上都有发生,遍布世界的小麦种植区。目前,对于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对小麦花器发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以小麦光腥黑粉菌及其高感小麦品种“东选3号”为供试材料,优化了小麦光腥黑粉菌的人工培养条件,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了小麦光腥黑粉菌5个发育时期胞外代谢物及其对菌丝发育的影响。利用显微技术对健康植株和病株各发育时期的营养器官及花药、绒毡层和花粉进行了形态和细胞学观察,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麦花药7个发育时期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并挖掘获得了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关键基因种类及表达特性。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通过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筛选与优化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培养条件,发现以土壤浸出液为最佳培养基,温度16℃、p H 7.0、转速150 rpm和接种量1.2×105个孢子/ml作为其最佳培养条件。优化后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的萌发率提高10%,对小麦植株侵染率提高5%。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先菌丝、初生担孢子、H体和次生担孢子等5个发育时期共检测出743种代谢产物,显着差异代谢物101种,主要集中在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脂类和类脂分子等8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于蛋白质消化吸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癌症的中心碳代谢等15条代谢途径;冬孢子活化过程共有差异代谢物285种,富集在蛋白质消化吸收等4条代谢途径;先菌丝时期共有差异代谢物112种,富集在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4条代谢途径;初生担孢子时期有差异代谢物77种,富集在苯丙烷代谢等代谢途径;H体时期有差异代谢物40种,富集在亚油酸新陈代谢等7条代谢途径;次生担孢子时期有差异代谢物84种,富集在肠道免疫网络的Ig A生产和癌症中的胆碱代谢途径,此时期产生的青霉素含量增加了232.08倍。青霉素可诱导植物产生赤霉素,进而影响花药的发育,推测青霉素为小麦光腥黑粉菌的主要致病代谢物。3.根据小麦花药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建立花药发育时间轴,划分为减数分裂前时期、减数分裂时期、四分体时期、早期小孢子时期、晚期小孢子时期、二核花粉时期和三核花粉时期等7个时期,并发现小麦光腥黑粉菌经花丝侵入花药后依次侵染药壁细胞和生殖细胞。侵染引起小麦花药表皮细胞、药室内壁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的数量减少,中间层细胞和绒毡层细胞数量增多;表皮细胞、药室内壁细胞和中间层细胞的细胞体积增大,花粉母细胞体积减小且变形;侵染引起中间层细胞和绒毡层细胞解体延迟、花粉母细胞不均等分裂、四分体胼胝质降解延迟、大多数晚期小孢子不能发育为二核花粉、花粉内淀粉积累减少、花药内的活性氧在晚期小孢子大量累积、防御系统的SOD、CAT和POD活性显着上升。4.基于转录组学对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后花药7个发育时期测序分析,共获得495.08 Gb的高质量Clean Data,筛选获得2716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0649个上调,16515个下调表达基因。病原菌侵染花药发育的减数分裂前时期有3553个基因上调表达,2083个基因下调表达;减数分裂时期有930个基因上调,4070个基因下调;四分体时期有186个基因上调,1056个下调;早期小孢子时期有960个基因上调,1811个基因下调;晚期小孢子时期有2267个基因上调,2627个基因下调;二核花粉时期有1129个基因上调,2286个基因下调;三核花粉时期有1624个基因上调;2582个基因下调。从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布看出,随着侵染花药发育时间的延长,下调表达的基因比上调表达的基因明显增多。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到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淀粉蔗糖代谢、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苯丙烷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且挖掘获得两个关键基因,调控淀粉合成的2-GBSS I和蔗糖转运的Ta SUT1A。同时,基于生理指标、组织化学分析及基因定量表达的结果表明,侵染花药出现了淀粉、蔗糖含量下降、花药细胞壁转化酶和液泡转化酶活性下降的现象。以上结果说明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花药败育的关键时期为晚期小孢子,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延迟是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淀粉合成及蔗糖转运的基因表达下调,花药发育早期绒毡层和小孢子的蔗糖运输受到干扰,淀粉合成受阻,小孢子营养供给不足,最终导致花粉败育。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花药育败机制与糖运输受阻密切相关。

于敏坤[3](2021)在《国家电子政务服务质景及公民参与度研究 ——基于跨国比较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政务作为新型的公众服务与信息交互渠道,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各个国家政府所接受。公共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属性使得政府在提高办事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更多参政议政的渠道。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及政府门户网站,促进了公共事务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乡镇地区及广大有行动困难的民众而言,更是具有便民惠民的特征。尤其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各国政府出于安全考虑都尽量减少线下办事手续,逐渐转为线上服务。获得民众的认可和参与是G2C电子政务的目标,也是其发挥功效的基础。本文旨在以各国居民对电子政务的参与和采纳为研究的核心,探究影响各国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研究选择世界范围内不同国情背景的81个国家,以手段目的链理论为基础展开研究。以新的视角探索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情况与本国背景因素及政治属性的关联,并创新性的纳入了社会文化背景作为软性指标,探究其在电子政务的参与中是否起到了调节作用。基于技术接受理论(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拓展,电子政务质量评估模型(EGOVQUAL Model),以及联合国的电子政务评估指标等以往研究及文献,本文将居民参与电子政务可能的关联因素分为三类,分别是社会基础属性、政府的执政管理属性和电子政务属性。其中,社会基础属性包括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人力资源水平;政府执政管理属性包括民主程度和政府执政有效性;电子政务属性包括政府对信息技术(ICT)的使用能力和政府数据开放。总共选择了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力资源水平,民主程度,政府执政有效性,政府对信息技术(ICT)的使用能力和政府数据开放这六项要素进行模型的构建和检验。本文假设这些要素首先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被用户所感知,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电子政务使用意愿;这种使用意愿最终又影响了民众的电子政务参与程度。在影响因素之中,社会基础属性包括两个方面,根据联合国对电子政务发展程度的评估标准,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一国人力资源水平都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前者确保了网络的覆盖率,后者则评估了人们的普遍文化水平是否足以理解,使用和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第二,政府的执政管理属性方面,本研究采用了民主程度和政府执政的有效性两个方面。这两个属性都同时可能对电子政务的参与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民主性较强的国家更倾向于鼓励民众参政议政,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也更高。而另一方面,其也可能导致意见不统一致使的电子政务发展推进力度较弱,由政府统筹管控强力推行这一新形式的可能性较小。而有效的政府管理也既可能有利于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已有的政府机关体系较为完备的情况下也可能限制新的管理形式的发展。第三,与电子政务直接相关的属性包括政府数据开放与ICT在政府中的应用水平两方面。充分的数据开放是民众了解电子政务系统,其运作方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参照。而基于ICT技术构建的电子政务平台,其功能全面性,安全性,可用性和易用性都和政府运用ICT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手段目的链理论、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技术接受理论、EGOVQUAL模型等理论为基础,围绕电子政务的参与情况,探究了三个方面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一:哪些因素可能与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有关联,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和路径关联的?基于对文献的总结归纳,本文构建了以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力资源水平,民主程度,政府有效性,政府对信息技术(ICT)的使用能力和政府数据开放这6项因素为自变量的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影响模型。本研究提出,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客观国情,政府的属性和执政方式,以及电子政务相关的技术能力都会影响电子政务最终得到民众接受,获得民众参与的水平。研究问题二: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在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在影响的机制和路径上,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又作用于最终的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从逻辑上存在中介作用的特征和可能性。因此本文的第二项研究问题是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在电子政务参与的影响因素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否有中介效应的存在。研究问题三:文化背景是否也与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具有相关性?作为一项软性指标,文化在很多模型中虽然有所提及,但基于实证研究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比较研究并不丰富。本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将文化背景作为调节变量,分维度纳入影响因素的模型,探究文化是否调节了其他因素与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其调节的方式路径。本文以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经济学人智库和霍夫斯泰德理论研究中心五个数据库为数据基础,选择了来自五大洲,包括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81个国家作为样本,以2018年为中心选择前后两年以内的面板数据,以及统一收集与2011年的文化背景数据展开研究。在进行了基础的检验和描述性统计之后,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6项自变量与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关联性。在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方面,本研究使用因果逐步回归检验法,分三步检验了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在模型中的中介效应,并对中介效应是部分中介还是完全中介进行了检验。最后,根据研究假设,文化维度在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模型中既有可能对自变量存在调节效应,也有可能对中介变量存在调节效应。因此本文将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中的维度作为调节变量,分别与可能被调节的变量构造了去中心化的交互项,并逐个进行回归检验。根据数据结果,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数据开放、政府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ICT)和民主性对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有显着影响;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政府执政有效性具有边缘显着。这一结果说明公共部门是否愿意公开政府数据是公民参与的重要决定因素,因为电子政务服务范围、系统使用情况和相关政策等必要信息的可及性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前提之一。作为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方式,居民的电子政务参与程度是基于政府对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认可,并具有在参考民众意愿后做出决策的意愿的。在信息技术方面,由于技术的多样性和工具的多样性,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效果相对较为难以识别。因此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力从数据上也低于政府的ICT使用情况,但仍存在与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正向关系。而政府有效性和人力资本指数的显着性情况低于预期,这有可能和这两个数据自身包含多维度多种类的源数据有关。(2)电子政务服务指数在其他相关因素和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之间中介作用得到了证实。电子政务服务能力作为关于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指标的结合体,可以在模型中被以上相关自变量充分解释,并显着地直接作用于电子政务的参与情况。因此在整个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模型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在调节效应检验中,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不确定性回避和长期取向分别被检验。结果显示,权力距离对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负向影响,这表明,在相对较少关心权利平等和政治事务参与的文化环境中,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正面效果会被减弱。不确定性规避正向调节政府有效性的作用,使得原本较为微弱的负面效果得到增强。这说明在对未知事物抗拒性较强的文化环境中,较为完备的线下政务服务系统更有可能减弱居民对电子政务的参与程度。在长期取向上的较高分数意味着文化背景倾向于鼓励人们去相信固有方法的可靠性,这使其对ICT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调节效应。在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和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之间也存在着文化的影响。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在线服务能力的影响,这与其对自变量的影响原理是相似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基于以往文献选取了信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力资源水平,民主程度,政府有效性,政府对信息技术(ICT)的使用能力和政府数据开放,展开了与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并得出了六项中五项因素都与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不同程度相关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手段目的链理论在电子政务参与方面的具体应用。第二,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被引入模型,经过检验明确了其部分中介的效果。第三,本文将文化背景的四个维度纳入影响因素的模型,填补了文化维度在电子政务参与方面实证研究的空白,得到了文化的不同特征对自变量及中介变量的四种不同的调节路径,并分别对这些调节效果进行了逻辑归纳。本文不足之处有几点。首先是这项研究是基于几个不同机构的二手数据展开的,不能直接进行一手数据的获取使得部分想要调查的元素无法获取数据而被略去。虽然数据分析显示现有模型依然能够解释居民电子政务参与程度的绝大部分影响要素,但仍有更多因素值得被考虑。第二,手段目的链理论中的感知属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感知数据的缺乏不得不在原有的手段端链模型上进行调整。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入实验,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直接从用户处收集数据。这样研究者不仅可以避免某些数据的缺失,也能够更加理清一些目前原因不明确的要素间关系。

杨兴[4](2021)在《数字校园云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时对于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提出的指引,发布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用户信息素养提升;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33],是数字校园建设目标。并且提出学校不再单独建设数据中心,而是通过云服务器模式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本文就如何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校进行数字校园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包括:(1)根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现阶段数字校园建设情况,对数字校园云平台的承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并以此进行数字校园云平台的架构设计。(2)通过调研中小学日常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信息化需求,对数字校园云平台包含的业务功能进行设计及实现。(3)结合数字校园云平台建设完成以后的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研究并使用Redis、HBase、Elasticsearch等中间件解决平台大并发和数据统计的问题。整个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应用”的融合,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面向学校和家长基于Web端、微信公众号形态为载体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为学校提供可覆盖其行政管理、教务管理、校务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组合方案,为学校的综合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技术手段,为整个数字校园提供物联感知、智能控制和教育大数据生产、采集等支撑环境,促进区域整体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助推教育信息化2.0的落地实践。通过数字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基于统一入口、用户中心,为学校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服务,基于平台数据存储、分析、处理能力,为学校提供数据看板,用实时数据,为学校日常管理、教育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提供有效依据。

方芮[5](2020)在《文化距离、语言距离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文中指出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致力于不断稳定外资、并吸引优质外资。因此,为了吸引和稳定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需要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有更深的认识。本文探究了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是否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有影响,以及影响机制是怎样的。本文将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分别用“文化距离”和“语言距离”进行量化,以OECD成员国和关键伙伴国(共36个国家)的2006-2018年对我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文化距离和语言距离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①文化距离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呈较小距离削弱、较大距离促进的“正U型”,而语言距离对外商直接投资无论大小,均为削弱作用;②文化距离和语言距离都会通过双边贸易额间接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但双边贸易对于文化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是进一步扩大,而对于语言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③孔子学院的设立会促进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且促进作用的大小与文化距离有关,与语言距离无关;④平均英语掌握水平的提升可以促进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的单位增量随着与英语的语言距离增加而增加。针对以上特点,本文的政策建议是:第一,我国政府作为东道国应在保护我国本土企业的同时,帮助外资企业更好地理解我国风土人情、更好地使其产品和服务融入我国市场。第二,通过先在与我国文化距离较小的国家建立孔子学院,并在与我国文化距离较大的国家逐步、有序地建立孔子学院,可以更加有效率地达到降低文化差异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负向影响的目的。第三,提高我国英语及其他通用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的平均掌握水平,更利于外商对华进行直接投资。

MEHRAN IDRIS KHAN[6](2020)在《中巴环境法比较研究 ——执法与未来路径》文中指出该研究概述了国内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含义,特别着重于比较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发展状况,环境条件,立法,政策含义或执行机制。该研究讨论了有关国际或区域法律文书以及区域或全球环境问题。该研究方法采用定性方法来比较两国的环境法律及其关键要素,以促进其实施并实现今世后代可持续性地利用环境。该研究指出该地区国际、跨界和区域环境法的制定和实施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差异很大。这些差异是由于每个区域集团内不同的经济环境,政治历史,文化态度和殖民影响所致。其反映了法律和政策方法的碎片化,致使该区域的环境法律和政策制度仍然不完整,并且鉴于环境无边界以及共同的责任,需要明确共同的生态目标。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挪威和比利时等世界其他地区在环境事务上彼此之间具有法律合作,例如通过将环境问题纳入其贸易协定以保持区域环境清洁和可持续。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CPEC)之下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很可能会对巴基斯坦的环境产生全面影响,并且也可能以与该地区先前烟雾问题相同的方式影响中国。两国有必要突然开展法律合作,共同应对这些环境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邻国,中国和巴基斯坦有诸如CPEC的大型联合开发项目,因此有必要将保护环境作为共同的责任,以实现共同的生态目标。该研究旨在找出两国环境法律和政策的相对优势。通过了解环境政策的形成或含义,分析以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分析或讨论包括环境问题、导致环境管理问题的因素以及理解实施更好解决方案的障碍。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两国环境立法的政治或法律结构,并有助于解决与环境法实施和执行有关的问题,例如实施不力。该研究以有关环境的司法、社会、立法、行政和教育措施作为结论,随后提出了在两国有效实施环境法律和政策的适当建议。该研究还得出结论,尽管政府部门被赋予了更多的裁量权对违反环境规则者采取法律行动,但两国执法机构之间的效率差距是不可忽略的。建议加强环境税网,并在税网中考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素。该研究还建议建立环境非政府组织,建立专门的环境部门、法院和法庭,在两国大学中开展交流计划,转让技术,例如生产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的技术,并从以下领域汲取经验:成功的法律影响和法律移植,环境律师的双边交流,改善环境知识以提高对污染的认知,加强公众参与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定统一的商业法规并将环境方面作为基本理解贸易协定并将其转换为“优惠”贸易协定,为CPEC等联合大型项目开发具有气候适应力的基础设施,提高国内、区域和国际环境法、协定和条约之间的一致性,为监测、规划或管理以及影响评估活动而制定环境或气候变化政策以应对共同面临的环境(国内和跨界)挑战。

Denis Mwaba(丹斯)[7](2020)在《Lane Width Modelling and Reduction for Dedicated Autonomous Lanes》文中研究表明无人驾驶汽车(AV)已经成为迈向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举措。完全自动驾驶有望带来诸多好处,例如高效的车辆队列,更窄的车道,较低的车辆排放,减轻驾驶员的压力,减少交通拥堵,合理的时间利用等。在当前阶段,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是制造出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基础设施的车辆。但是,上述自动驾驶的好处无法在人类驾驶和无人驾驶混合车流中完全实现。因此,将来有望随着AV的百分比增加,建立专用的AV车道。本文旨在讨论专用AV车道的车道宽度的减小,并提出一个数学和经验模型来计算AV车道的车道宽度。通过了解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过程以及自动驾驶的安全要求,我们运用数学方法创建了确定车道宽度的模型。该模型具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设计车辆部分,设计速度部分和外部环境考虑部分。速度和车辆设计宽度被认为是影响车道宽度的最重要的因素。速度影响横向和航向误差,因此,这些误差在车道宽度的确定中也被认为是重要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横向位移比人类驾驶车辆少三倍,模型的建立考虑了侧向误差和航向角的极限值。交通流量、车辆设计长度、天气和其他特殊因素也间接影响车道宽度。此外,对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然后将其用于MATLAB和Simulink以及CARLA软件的仿真中。对于平均速度为60 km/h的市内街道和城市道路,该模型计算得出3.00 m的车道宽度满足设计宽度为2.44 m的车辆的行驶要求。该车道宽度适用于干旱天气设计,没有考虑任何外部环境。当设计用于潮湿天气条件时,模型计算车道宽度为3.30 m。同样,对于时速高达120 km/h的高速公路,在干燥天气下车道宽度为3.04 m,在潮湿天气条件下车道宽度为3.40 m。因此,对于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车道可以实现车道宽度平均减少12.5%,而对于高速公路,则可以平均减少11.0%。减小车道宽度除了有许多好处之外,它的主要缺点是加速车轮路径上路面车辙的形成和雨天水漂现象。研究建议加强车轮路径作为控制这一道路缺陷的措施。此外,还讨论了从这些车道宽度减少中获得的空间的感知使用情况。本研究是自动驾驶车道宽度设计的基础之一。

Manyazewal Tsegahun,Mekonnen Alemayehu,Demelew Tesfa,Mengestu Semegnew,Abdu Yusuf,Mammo Dereje,Abebe Workeabeba,Haffa Belay,Zenebe Daniel,Worku Bogale,Aman Amir,Tigabu Setegn[8](2018)在《Improving immunization capacity in Ethiopia through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s: a prospective quasi-experimental study》文中研究指明Background: Strong scientific evidence is needed to support low-income countries in building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immunization programs and proactively engaging in global vaccin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itia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implement an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ystem-wid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me performance in Ethiopia.Methods: The study used a prospective,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ith an interrupted time-series analysis to collect data from 781 government health sectors (556 healthcare facilities, 196 district health offices, and 29 zonal health departments) selected from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regions in Ethiopia. Procedures included baseline quality assessment of immunization programme and services using structured checklists; immunization systems strengthening using onsite technical support, training, and supportive supervision interventions in a Plan-Do-Check-Act cycle over 12 months; and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at baseline and at the 6th and 12th month of interventions using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and thet-test.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e coverage of the vaccines pentavalent 3, measles,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 (BCG),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 as well as full vaccination status; while process measures were changes in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service delivery, logistics and supply, document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nd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adhered to SQUIRE 2.0 guidelines.Results: Prior to the interventions, vaccination coverage was low and all seven process indicators had an aggregate score of below 5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at healthcare facility level betwee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regions (P = 0.0001). Following the interventions, vaccination coverag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rom 63.6% at baseline to 79.3% for pentavalent (P = 0.0001), 62.5 to 72.8% for measles (P = 0.009), 62.4 to 73.5% for BCG (P = 0.0001), 65.3 to 81.0% for PCV (P = 0.02), and insignificantly from 56.2 to 74.2% for full vaccination. All seven process indicators scored above 75% in all region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und in performance betwee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regions.Conclusions: The CQI interventions improved immunization capacity and vaccination coverage in Ethiopia, where the unstable transmission patterns and intens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ecessitate for a state of readiness of the health system at all times. The approach was found to empower zone, district, and facility-level health sectors to exercise accountability and share ownership of immunization outcomes. While universal approaches can improve routine immunization, local innovative interventions that target local problems and dynamics are also necessary to achieve optimal coverage.

张迪迅[9](2017)在《领域编程语言SIMC到SIMD的代码转换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社会的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对计算机高性能计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在特定的多媒体图像与无线通讯领域的研发场景中,需要大量密集型的数据运算操作,传统数据串行处理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在CPU物理性能达到瓶颈的情况下,CPU的主流处理方法则是进行SIMD(单指令多数据)操作,其使用SIMD寄存器完成数据并行处理来取得加速收益。同时,随着编译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领域专家提出并实现了通过相关编译器自动生成高性能代码的解决方案,因此,完整的SIMD代码自动化转换技术在程序生产环境中存在实际意义,其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保证SIMD程序的准确性并进行相关程序优化。本文中和特定领域算法特征,基于clang编译器扩展了一套自定义高层语言SIMC到SIMD程序自动转换工具。其中SIMC是一种面向图像与无线通讯领域扩展的类C程序语言,SIMC进行了一些语言扩展,例如加入矩阵、向量、复数等关键字,其能够完整描述应用特征;同时还扩展了对算子表达式的描述(如矩阵卷积、矩阵和运算表达式)。作为编译器输入语言SIMC可以提升开发效率,降低程序优化成本与算法复杂度。经过编译之后,可自动生成针对特定硬件平台的SIMD程序。SIMC到SIMD的编译转换工具主要工作集中在clang编译器的扩展开发,在编译器的词法、语法、语义分析过程中,本文通过对SIMC程序的特定关键字和算子表达式进行并行性分析,在中间表示AST上进行针对特殊表达式的节点变换,其为代码转换工具的核心工作。其中具体实现设计可分为对特定表达式的扩展及其转换接口设计,变量基础信息收集,循环迭代区间并行性分析,调用SIMD内置函数接口设计,本论文框架分别介绍了SIMC语言设计说明及其算法特征,SIMD操作原理,clang编译器及其扩展原理,代码并行性分析及其实现模块设计。最后一步,对特定算法的SIMC程序自动转换生成的SIMD代码进行正确性与性能验证,通过对比其程序性能与专家手工优化版本相一致,最终测试数据表明,在X86平台上SIMC-SIMD编译转换工具可以将程序时间运行效率较之串行语言提高3.85-6.59倍。

安玉[10](2015)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心血管钙化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之一。DN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DN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白蛋白和血清肌酐,但这两项指标在DN的诊断和判断肾脏预后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肾穿刺活检病理能从DN组织学改变为临床明确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但至今国际上尚无统一的DN肾脏病理分型标准。2010 年,国际肾脏病理学会(the Renal Pathology Society,RPS)提出了 DN的病理分型标准,即根据肾小球病变程度将DN肾脏病变分为四期,并对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进行单独评分。该标准自面世后即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尚不明确。目前已有数项小样本研究对RPS分型进行评估,但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对经肾活检明确诊断并长期随访的2型DN患者进行临床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评估该病理分型对于判断T2DM患者肾脏预后的意义,并探讨能更好反映肾脏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新的病理指标。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血管钙化与CVD互为因果,其存在及严重程度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强烈预测因子。已知糖尿病本身即是血管钙化的高危因素,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在 CKD 患者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DN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心血管钙化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通过评估2型DN并肾功能损伤(CKD2-5期非透析)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一: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目的:评估RPS的DN病理分型对判断2型DN患者肾脏预后的意义,分析RPS分型中不同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新的反映肾脏病变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病理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DN且随访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病理特征与肾脏预后的联系,并分析不同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按照2010年RPS提出的DN病理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并对其他DN常见的病理改变进行评估。主要随访终点定义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5ml/min/1.73m2。次要随访终点定义为血清肌酐倍增。结果:本研究Ⅰ期患者53例,Ⅱa期87例,Ⅱb期32例,Ⅲ期168例,Ⅳ期56例。各期5年肾脏生存率分别为100.0%、90.1%、75.4%、39.0%和15.3%。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该分型中的肾小球病变分级、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IFTA)、间质炎症均对肾脏预后有显着影响,但RPS分型中的血管病变指标(动脉透明变性、动脉硬化)与肾脏预后无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临床指标(肾活检基线蛋白尿、血压、eGFR)后,肾小球病变分级、IFTA是进展至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肾小球病变分级、IFTA及间质炎症三者相互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部分患者IFTA与肾小球病变不平行,可能与高血压及蛋白尿水平有关。此外,对不同病理指标的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结节样病变、微血管瘤、无肾小管的肾小球、节段硬化、透明滴和纤维蛋白帽、纤维素样渗出、袢内泡沫细胞、肾小球炎、新月体、节段内皮增生及球性硬化比例对肾脏预后均有显着影响。其中新月体是决定肾脏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对血管指标进行重新评估后显示,新的血管指标对反映病变严重程度效果更佳,且与肾脏预后相关。结论:肾小球病变分级以及IFTA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预后具有指导意义,间质炎症亦与肾脏预后相关,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现有的血管指标对于反映病变严重程度、指导预后作用不佳,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肾小球病变分级、IFTA及间质炎症三者相互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部分患者IFTA与肾小球病变不平行,可能与高血压及蛋白尿水平有关。此外,新月体是决定肾脏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二: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及其特点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CKD2-5期非透析)患者270例,完善心血管钙化及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实验室检查,选用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腹部侧位平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心脏彩超检测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CKD2期患者40例(14.8%),CKD3期121例(44.8%),CKD4 期 63 例(23.2%),CKD5 期 46 例(17.0%)。自 CKD2 期至 5 期,患者血磷水平逐渐升高,血钙水平逐渐降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25羟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P<0.01)。所有患者心血管钙化的总发生率为70.3%,其中冠状动脉钙化、腹主动脉钙化和瓣膜钙化各自的发生率分别为55.1%、43.4%和23.9%。CKD2-5期心血管钙化的总发生率分别为72.5%,73.6%,66.7%和63.0%。心血管钙化的发生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心血管疾病史、颈部血管粥样斑块等相关,而与性别、血脂异常、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CKD分期无关。其中年龄、心血管疾病史和颈部血管粥样斑块是冠状动脉和腹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高,在CKD早期(CKD2期)钙磷代谢紊乱不明显时即已出现明显钙化。心血管钙化发生率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而与钙磷代谢指标及CKD分期无显着相关。

二、Epi Info和Epi Ma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i Info和Epi Map(论文提纲范文)

(1)全平台宏基因组病毒鉴定自动分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全平台宏基因组病毒鉴定自动分析流程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公共数据的收集
        1.2 宏基因组核酸k-mer分类器分类性能比较
        1.2.1 宏基因组核酸k-mer分类器概览
        1.2.2 构建病毒mNGS模拟测序数据集
        1.2.3 构建统一参考数据库
        1.2.4 分类性能指标选择
        1.3 评价联合核酸和蛋白分类策略在病毒变异时的分类性能
        1.3.1 模拟变异病毒数据集构建
        1.3.2 联合核酸和蛋白分类策略
        1.3.3 分类结果评价指标
        1.4 评价分类至组装策略
        1.4.1 宏基因组组装
        1.4.2 使用模拟数据集进行评价
        1.4.3 评价指标
        1.5 使用真实数据对VIP2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VIP2流程与报告结果
        2.2 Kraken2被选择为VIP2核酸k-mer分类器
        2.3 整合核酸和蛋白分类策略在属层次能准确识别高变异病毒
        2.4 分类至组装策略与宏基因组直接组装比较
        2.5 真实数据评价VIP2
        2.6 VIP2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应用
        2.6.1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全基因组绘制
        2.6.2 2019-nCoV与其他冠状病毒关系
        2.6.3 2019-nCoV与SARS-CoV关系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比较三代测序在公共卫生应急条件下检测未知病毒病原体的表现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样品信息
        1.1.2 实验仪器
        1.1.3 试剂耗材
        1.2 实验方法
        1.2.1 核酸提取
        1.2.2 cDNA合成
        1.2.3 MDA扩增
        1.2.4 Ion Torrent PGM测序
        1.2.5 Pacbio Sequel测序
        1.2.6 Oxford Nanopore MinION测序
        1.2.7 生物信息病毒鉴定分析
        1.2.8 对测序病毒鉴定结果进行qRT-PCR验证
        1.2.9 三种测序平台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三种测序平台测序reads统计分析结果
        2.2 从样本至检测结果的周期
        2.3 病毒分类学鉴定及基因组复原
        2.4 诺如病毒GII组内差异比较分析
        2.5 诺如病毒组间差异比较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应用宿主应答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识别不明原因脑炎病毒病原体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实验仪器
        1.3 试剂耗材
        1.4 核酸提取
        1.5 cDNA合成
        1.5.1 预变性
        1.5.2 一链合成
        1.5.3 二链合成
        1.5.4 cDNA产物纯化
        1.6 MDA扩增
        1.6.1 MDA核酸富集
        1.6.2 MDA产物纯化
        1.7 Illumina Miseq测序
        1.7.1 使用转座酶对cDNA进行片段化
        1.7.2 文库扩增
        1.7.3 文库纯化
        1.7.4 文库质量控制
        1.7.5 文库标准化
        1.7.6 混合文库
        1.7.7 上机测序
        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1.8.1 数据质量控制
        1.8.2 病毒鉴定
        1.8.3 宿主应答分析
        1.9 对CMV进行特异性扩增
    2 结果
        2.1 N6 vs.V8建库方法中宿主转录组分析比较
        2.2 应用宿主应答进行病原鉴定
        2.3 定量PCR进行CMV鉴定
        2.4 N6和V8方法中病毒序列检出率分析比较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分析发现OASL作为流感感染诊断性分子标记物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公共数据收集
        1.1.1 标志物发现集
        1.1.2 标志物验证集
        1.2 数据预处理及质量控制
        1.3 流感感染宿主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1.4 共表达网络构建
        1.5 筛选与流感感染最相关的模块
        1.6 富集分析
        1.7 单个关键基因筛选
        1.8 外部独立数据集验证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样本过滤及质量控制
        2.2 流感感染相关DEGs
        2.3 基于共表达网络结构筛选流感相关基因模块
        2.4 使用功能富集分析对流感相关模块进行验证
        2.5 流感相关单个关键基因的筛选
        2.6 外部独立数据集验证
        2.6.1 数据集GSE6269验证结果
        2.6.2 数据集GSE42026验证结果
        2.6.3 挑战数据集GSE38900验证结果
        2.6.4 与IFI27相比,OASL取得了更好的诊断性能表现
        2.7 OASL表达量时间序列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部分 COVID-19患者中促炎巨噬细胞诱导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PLA2G7异常上调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公共数据收集
        1.2 差异基因分析
        1.3 构建共表达网络
        1.4 SARS-CoV-2感染相关模块的识别
        1.5 疾病本体论富集分析
        1.6 关键基因筛选
        1.7 scRNA-seq数据进行样本集成、维数降维与聚类
        1.8 巨噬细胞再整合
        1.9 回顾性收集临床样本和病例定义
        1.10 SARS-CoV-2和PLA2G7的qRT-PCR
        1.11 血浆PLA2G7蛋白水平测定
    2 结果
        2.1 PLA2G7被鉴定为SARS-CoV-2感染应答的关键基因
        2.1.1 共表达网络与SARS-CoV-2感染应答模块识别
        2.1.2 识别候选关键基因
        2.1.3 单个关键基因的识别
        2.2 伴随COVID-19进程而出现的促炎巨噬细胞表达PLA2G7
        2.2.1 COVID-19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免疫细胞类型
        2.2.2 PLA2G7主要由巨噬细胞表达
        2.2.3 促炎巨噬细胞表达PLA2G7,而不是肺巨噬细胞
        2.2.4 巨噬细胞变化和PLA2G7表达与COVID-19预后高度相关
        2.3 回顾性收集的COVID-19和肺炎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能检测到PLA2G7
        2.3.1 样本概况
        2.3.2 PLA2G7在COVID-19和肺炎患者中均能检出
        2.3.3 PLA2G7的阳性率与SARS-CoV-2的Ct值相关
        2.3.4 PLA2G7在不同组别之间的Ct值比较
        2.4 COVID-19患者血清PLA2G7蛋白水平异常
        2.4.1 样本概况
        2.4.2 不同组别的PLA2G7血清水平
        2.4.3 PLA2G7在COVID-19住院患者中血清水平
        2.4.4 血清PLA2G7蛋白水平可预测COVID-19
        2.4.5 COVID-19患者血液PLA2G7与IL6为非差异表达基因
    3 讨论
    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创新性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2)小麦光腥黑粉菌对小麦花药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光腥黑穗病发生危害及防治概况
        1.1 小麦光腥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
        1.2 小麦光腥黑穗病的传播
        1.3 小麦光腥黑穗病的生物防控措施
    2 小麦光腥黑粉菌人工培养条件研究现状
        2.1 小麦光腥黑粉菌的生物学特性
        2.2 小麦光腥黑粉菌人工培养条件研究进展
    3 小麦光腥黑粉菌致病作用机制
        3.1 小麦花药的发育
        3.2 花粉的发育
        3.3 花粉的败育
        3.4 绒毡层与花粉败育
        3.5 活性氧代谢与花粉败育
    4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在小麦光腥黑粉菌致病作用过程中应用现状
        4.1 转录组分析与花粉败育
        4.2 代谢组学在真菌研究领域的应用
    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小麦光腥黑粉菌液体培养条件筛选及优化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小麦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适液体培养基筛选
        2.2 培养条件单因素优化
        2.3 培养条件正交试验优化
        2.4 培养条件优化的验证试验
        2.5 固液体培养对冬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6 小麦光腥黑粉菌菌丝和孢子的活力验证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小麦光腥黑粉菌代谢组学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质控样本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
        2.2 PCA与OPLS_DA分析
        2.3 差异代谢物筛选及分析
        2.4 代谢通路分析
        2.5 小麦光腥黑粉菌胞外代谢物与菌丝发育的关系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麦花药的细胞学观察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小麦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麦花药的形态学观察
        2.2 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麦花药的细胞学观察
        2.3 绒毡层细胞的发育与花粉败育
        2.4 活性氧代谢与花粉败育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麦花药的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小麦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文库构建
        2.2 差异基因KEGG代谢通路分析
        2.3 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上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2.4 淀粉和蔗糖代谢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2.5 花药糖含量测定及分析
        2.6 转化酶活性测定及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联合培养导师简介

(3)国家电子政务服务质景及公民参与度研究 ——基于跨国比较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E-government
    2.2 User Acceptance and Adoption of E-government
    2.3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2.4 National E-government Evaluation Standards
    2.5 Overall Review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and Hypothesis Development
    3.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3.1.1 Means-End Chain Theory
        3.1.2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
    3.2 Hypothesis Development
        3.2.1 Social Infrastructure Attributes
        3.2.2 Governance Attributes
        3.2.3 E-government Attributes
        3.2.4 Moderating Variables-Culture Dimensions
        3.2.5 Mediating Variable-Online Service Abilit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
    4.1 Sample Selection
    4.2 Data Sources
    4.3 Data Description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
    5.1 Correlations Coefficient
    5.2 Hypothesis Testing
        5.2.1 Testing Mediation Effect with Regression Analysis
        5.2.2 Testing Moderation Effect with Regression Analysis
Chapter Six Discussion
    6.1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participation
    6.2 The Impact of Culture-Directly and Indirectl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4)数字校园云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分布式架构
    2.2 Vue框架
    2.3 Nginx代理
    2.4 Redis缓存
    2.5 Elastic Search搜索引擎
    2.6 Mysql集群
    2.7 Hbase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系统功能需求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1.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1.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4.1.3 工程项目服务
        4.1.4 中间件及用途
        4.1.5 主要系统逻辑设计
    4.2 系统物理设计(用户管理部分)
    4.3 功能逻辑设计(业务功能部分)
    4.4 功能物理设计(业务功能部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主要业务功能设计与实现
        5.1.1 群组消息
        5.1.2 疫情上报
        5.1.3 通用审批
    5.2 统一认证中心设计与实现
        5.2.1 统一身份管理
        5.2.2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5.2.3 单点登录服务
        5.2.4 统一资源访问控制
        5.2.5 资源访问安全审计
    5.3 数据存储与分析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及分析
    6.1 系统测试环境
        6.1.1 测试环境
        6.1.2 测试环境网络拓扑结构图
    6.2 功能测试
    6.3 性能测试
        6.3.1 测试目的
        6.3.2 测试启动与结束的准则
        6.3.3 测试指标
        6.3.4 测试场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组消息推送逻辑代码部分示例
    附录2 疫情上报逻辑代码部分示例
    附录3 通用审批逻辑代码部分代码示例
    附件4 部分认证接口逻辑代码示例
    附件5 部分数据统计逻辑代码示例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文化距离、语言距离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化距离及其相关文献
        2.1.1 文化距离
        2.1.2 文化距离悖论
        2.1.3 文化距离如何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2.2 语言距离及其相关文献
        2.2.1 语言经济学的由来
        2.2.2 语言距离及其测度
        2.2.3 语言距离如何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第三章 文化距离和语言距离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
    3.1 文化距离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
        3.1.1 各国文化差异现状
        3.1.2 文化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的路径分析
    3.2 语言距离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
        3.2.1 各国语言差异现状
        3.2.2 语言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的路径分析
    3.3 理论分析小结
第四章 实证检验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说明
        4.1.1 样本选取
        4.1.2 解释变量
        4.1.3 控制变量
        4.1.4 各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检验
    4.2 构建计量模型
        4.2.1 基本模型
        4.2.2 对于“U型曲线”假说的检验模型
        4.2.3 对于双边贸易额作为中间变量的检验模型
        4.2.4 对于孔子学院作为中间变量的检验模型
    4.3 回归结果与实证检验
        4.3.1 基本模型
        4.3.2 “U型曲线”检验
        4.3.3 中间变量“双边贸易额”的检验
        4.3.4 中间变量“孔子学院”的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巴环境法比较研究 ——执法与未来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CHINESE ABSTRACT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Why Compare Environmental Laws of Pakistan and China?
    1.3. Hypothesis
    1.4. Research Problem
    1.5. Research Question (s)
    1.6. Aims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7. Research Methodology
    1.8. The Significance and Scope of the Study
    1.9. Outlin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2.1. The Environment Law and International Law
    2.2.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Criteria for its Evaluation
    2.3.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s
    2.4. Enforcement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al Laws
        2.4.1. Enforcement Mechanism and its Different Kinds
        2.4.2. The United Nations an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2.4.3. Environmental Law an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2.4.4. Environmental Mechanisms and Policies in Pakistan
        2.4.5.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Mechanisms
    2.5. Legal Challenges in Enforcing Environmental Laws Across the Boarders
        2.5.1.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Harm and Cluster-litigation
        2.5.2. Access to Domestic and Human Rights Courts
        2.5.3. Forums of Inter-state Claims
        2.5.4. Non-Judicial Fora
        2.5.5. Limited Scope of the Applicable Law
    2.6. A Need for Regional Legal Cooperation in Environmental Issus
        2.6.1. A Reference from othe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
        2.6.2.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Law,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2.6.3. Legal Grounds of Bilateral Cooperation Concerning TransboundaryEnvironmental Issues
        2.6.4. Establishing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rade
        2.6.5. Building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Networks
    2.7. Conclusion
CHAPTER 3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ND CURRENT PRACTICES INPAKISTAN
    3.1. Introduction
    3.2. Key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nd their Impacts in Pakistan
        3.2.1. An Era of Environmental Unawareness
        3.2.2. Issues Concerning Water Resources and Pollution
        3.2.3. Energy Issu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Pakistan
        3.2.4. Pollution and Waste Management
        3.2.5.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3.2.6.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Issues
        3.2.7. Climate Change and Variability
        3.2.8. EIA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Legal Consultants in Pakistan
        3.2.9.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Key Sectors of Pakistan
    3.3.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iorities for Action in Pakistan
        3.3.1. Past Environmental Records
        3.3.2. Environment-Related Information Needs
        3.3.3. Ke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3.3.4. 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Environment
        3.3.5. Social Action Project o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Education
        3.3.6. Billion Tree Tsunami Afforestation Project in Pakistan
    3.4. Environmental Policy, Legislative,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in Pakistan
        3.4.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olicies in Pakistan
        3.4.2.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Tribunals, Green Benches,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 Fund in Pakistan
        3.4.3. EIA in Pakistan
        3.4.4. Carbon Emissions Scheme in Pakistan
    3.5. Recommendations to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Policies More Efficiently
        3.5.1. Enhance and Facilitate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5.2. Provision of Basic Sanitation and Access to Clean Water for All
        3.5.3. Consider Energy Efficiency as Pivot of NEP
        3.5.4. Monitoring Urban Air Pollution
        3.5.5.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Cleaner Production
        3.5.6. Emission Control and Trading Scheme
        3.5.7.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 Management
    3.6. Conclusion
CHAPTER 4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ND CURRENT PRACTICES INCHINA
    4.1. Introduction
    4.2. Effects and Limi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 China
        4.2.1.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4.2.2. China's Environmental Health Challenges
        4.2.3. Impact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4.2.4.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System
    4.3. How Does China Treat Emissions?
        4.3.1. Emissions Targets
        4.3.2.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in China
        4.3.3. The 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4.3.4. 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4.3.5.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in China
        4.3.6. Environmental Insurance
    4.4.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Courts and Ministries
        4.4.1. Establishment of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4.4.2. Cre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4.4.3. Creation of Specialised Environmental Courts
    4.5. Measures Taken to Enforce Environmental Laws and Counter EnvironmentalChallenges
        4.5.1. Environmental Laws and Standards
        4.5.2. China's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4.5.3.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Framework
        4.5.4. Environmental NGOs in China
        4.5.5. Environmental Police Force
        4.5.6.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Law
    4.6. Criticism and Recommendations
        4.6.1. No Tax on CO2 Emissions Included in the newly amended EPL
        4.6.2. No Punishment for the Government Personnel on Their Failure
        4.6.3. Key Failings of the SO_2 Emissions Trading Market
        4.6.4. How Can the New EPL Be Implemented Even Better?
    4.7. Conclusion
CHAPTER 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ENFORCEMENT MECHANISMS AND CURRENT PRACTICES IN CHINA ANDPAKISTAN
    5.1. Introduction
    5.2.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in China
        5.2.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ules in China
        5.2.2.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China
        5.2.3. The Chinese Institutional Setup an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5.3.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in Pakistan
        5.3.1. Existing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5.3.2. Environmental related Institutions in Pakistan
    5.4.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Law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Law
        5.4.1. Approaches to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and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Harms
        5.4.2. International Law and Pertinent Decisions of International Tribunals
        5.4.3.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Protocols
        5.4.4. The Comparative Law Functions and its Relevance with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Law
        5.4.5. From National to International--Topical Trends in Environmental Liabilityfrom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s
    5.5. Comparativ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5.5.1.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
        5.5.2.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in China and Pakistan
        5.5.3. Carbon Emission Schemes in China
        5.5.4. Carbon Emissions Schemes in Pakistan
        5.5.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ASEAN in the RegionalEnvironmental Law Perspective
        5.5.6. The Role of Judiciary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 in China and Pakistan
        5.5.7.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Pertinent (Regional) Legislation
        5.5.8.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Laws
        5.5.9. Increasing Consistency between Domestic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International Trade Law
        5.5.10. Legal Grounds of Bilateral Cooperation Concerning TransboundaryEnvironmental Issues
        5.5.11. Economic Concerns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s
        5.5.12. Policy Transfer and Lesson Drawing--Legal Cooperation
    5.6. Conclusion
CHAPTER 6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6.1. Concluding Remarks
    6.2. Recommendations
BIBLIOGRAPHY
    BOOKS
    JOURNAL ARTICLES
    OTHER RESOURCES
ACKNOWLEDGEMENT
LIST OF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COURSE OF A (PHD)DEGREE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Lane Width Modelling and Reduction for Dedicated Autonomous Lanes(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Ⅰ(ENGLISH)
摘要Ⅱ(CHINESE)
DEDICATION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Problem statement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Aims and Objectives
        1.3.1. Objectives
    1.4. Research Content
    1.5. Thesis outline
    1.6. Chapter Summar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Lane Width design review
        2.1.1. Lane width safety for Human Driving
        2.1.2. The Lateral Wandering and Perfect Wheel Path
    2.2. Autonomous Vehicle: Technology,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2.2.1. Lane related Technology
        2.2.2. Challenges in Lane Technologies
        2.2.3. Perceived Benefits of Autonomous driving
        2.2.4. Dedicated Autonomous vehicle lanes
    2.3. Autonomous vehicle lateral control
    2.4. Weather effects
    2.5. Chapter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 DETERMINERS OF LANE WIDTH FOR AUTONOMOUS DRIVING
    3.1
        3.1.1. Vehicle Speed and Traffic Flow
        3.1.2. Vehicle Design Width and Length
        3.1.3. Weather and driving
        3.1.4. Lateral Deviation and Heading Errors
        3.1.5. Roadway features
    3.2. Chapter Summary
CHAPTER FOUR: MODEL DERIVATION AND METHODOLOGY
    4.1. Methodology
        4.1.1. Data gathering
        4.1.2. Formulation of the Lane Width Model for Autonomous Driving
        4.1.3. The lane width function
        4.1.4
        4.1.5. Simulation in MATLAB and Simulink
        4.1.6. The CARLA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4.1.7. Determination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Model
    4.2. Model Development for Lane Width
        4.2.1. Design Vehicle Component
        4.2.2. Speed Component
        4.2.3. The Context component
    4.3. The Linear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 of lane width
    4.4. Chapter Summary
CHAPTER FIVE: MODEL VALIDATION AND RESULTS
    5.1. Sensitivity Analysis
        5.1.1. Combination of Weather and Roadway Features
        5.1.2. The effect of Speed
        5.1.3. Design Vehicle Width and Lane Width
        5.1.4. Effect of Curve Radius on Lane Width
        5.1.5. Impact of the Contextual Consideration
        5.1.6. Impact of the Number of Months of Harsh Weathers
    5.2. Simulation in MATLAB and Simulink
        5.2.1. MATLAB and Simulink Simulation
        5.2.2. Highway and Urban Road Simulation
    5.3. Carla Simulation
    5.4. The Optimization Calculation for a Case Study
    5.5. The usage of the Space after lane reduction
    5.6. Chapter Summary
CHAPTER SIX: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6.1. Discussion
        6.1.1. Limitations
    6.2. 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
APPENDIX
    APPENDIX A
    APPENDIX B
    APPENDIX C
REFERENCES

(9)领域编程语言SIMC到SIMD的代码转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相关背景
    1.2 课题领域发展与现状
        1.2.1 课题相关领域的发展
        1.2.2 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目标
    1.4 论文的结构组织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SIMC语言扩展规则与SIMD编程方法
    2.1 SIMC领域语言扩展规则
        2.1.1 SIMC语言相关类型的扩展
        2.1.2 SIMC中的算子计算操作
        2.1.3 SIMC程序综合计算实例
    2.2 SIMD相关研究及其开发编程方法
        2.2.1 SIMD Intrinsic函数规则
        2.2.2 SIMC到SIMD的程序对应关系实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编译工具及其扩展支持方法
    3.1 编译扩展工具clang
        3.1.1 clang编译器特性及其功能库
        3.1.2 clang AST的操作规则
    3.2 基于clang编译器的支持扩展
        3.2.1 新语言与编译命令的扩展支持
        3.2.2 关键字与AST节点表达式的扩展支持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SIMC-to-SIMD代码转换模块设计
    4.1 编译模型设计流程
        4.1.1 编译扩展功能库SIMCLIB
        4.1.2 编译扩展的相关功能类
    4.2 并行区域转换的重要类及其功能函数
        4.2.1 并行区域的基础信息
        4.2.2 SIMDCodeGen代码生成操作类
        4.2.3 SIMDIterator Opr并行区域处理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算子转换中的SIMD Intrinsic生成方法
    5.1 SIMD Intrinsic函数调用模块设计
    5.2 卷积算子转换中的SIMD Intrinsic调用实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6.1 实验软硬环境及其测试算子样本
    6.2 目标程序综合验证
        6.2.1 目标程序正确性验证
        6.2.2 目标程序运行效率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阶段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心血管钙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本学位论文所取得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第一部分 绪论
    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背景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部分 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及其特点
    背景
    1.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研究背景相关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的发展改进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Epi Info和Epi Map(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平台宏基因组病毒鉴定自动分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D]. 李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小麦光腥黑粉菌对小麦花药发育的影响[D]. 陈德来.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国家电子政务服务质景及公民参与度研究 ——基于跨国比较的实证研究[D]. 于敏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数字校园云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D]. 杨兴. 兰州大学, 2021(11)
  • [5]文化距离、语言距离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D]. 方芮. 山东大学, 2020(02)
  • [6]中巴环境法比较研究 ——执法与未来路径[D]. MEHRAN IDRIS KHAN. 山东大学, 2020(07)
  • [7]Lane Width Modelling and Reduction for Dedicated Autonomous Lanes[D]. Denis Mwaba(丹斯). 东南大学, 2020(01)
  • [8]Improving immunization capacity in Ethiopia through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s: a prospective quasi-experimental study[J]. Manyazewal Tsegahun,Mekonnen Alemayehu,Demelew Tesfa,Mengestu Semegnew,Abdu Yusuf,Mammo Dereje,Abebe Workeabeba,Haffa Belay,Zenebe Daniel,Worku Bogale,Aman Amir,Tigabu Setegn.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2018(06)
  • [9]领域编程语言SIMC到SIMD的代码转换技术[D]. 张迪迅. 吉林大学, 2017(01)
  • [10]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心血管钙化的研究[D]. 安玉.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Epi信息和Epi地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