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治疗进展

食管癌治疗进展

一、食管癌治疗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唯[1](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胃癌和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法以放化疗为主。复方苦参注射液是常用的抗肿瘤类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本研究在整合大数据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网状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开展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和食管癌的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希冀为科学评价其临床疗效和揭示其分子机制提供高质量证据。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首先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复方苦参注射液等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食管癌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遴选文献,进而应用WinBugs1.4和Stata13.0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改善等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并生成网状关系图、曲线下面积图和三维数据立方体图,从而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其他同类注射剂相比的治疗优势与特点。2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本论文综合运用了网络药理学、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芯片Meta分析、分子对接、经典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整合分析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食管癌的作用机制。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中,首先对GEO和TCGA数据库中的miRNA表达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并且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之后应用WGCNA对TCGA中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进行关键模块筛选,根据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靶点和以上胃癌关键信息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的ceRNA网络构建。同时,本研究运用芯片Meta分析对比了关键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以明确关键基因所涉及的生物调控途径;通过生存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进一步检测了关键基因对胃癌预后的意义。最后,采用分子对接验证关键基因和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相关成分的结合能力。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机制研究中,首先从GEO数据库中下载食管癌高通量测序芯片数据并进行整合差异分析;其次根据TCGA中的食管癌RNA测序数据进行关键模块构建筛选;最后根据DisgeNET数据进行食管癌疾病靶点的数据搜集。根据以上信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从而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3分子生物学实验本研究首先采用MTT和CCK-8方法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影响。之后分别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及食管癌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本研究采用TMT方法系统研究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给药后胃癌细胞蛋白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临床评价研究本部分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8篇,涉及8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相关胃癌患者5525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仅用FOLFOX相比,联合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以及减缓不良反应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多指标三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同类注射液相比在临床疗效和缓解不良反应综合评价中亦有较好排序。2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此部分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52篇,涉及7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相关食管癌患者3876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仅用化疗相比,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恶心呕吐方面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使用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相关结局指标聚类分析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多结局指标评价中亦有明显优势。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得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参与调控的ceRNA网络以及复方苦参注射液直接干预胃癌的基因靶点。对胃癌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 Meta 分析后发现关键基因 AKR1B1,CTSK,MMP2,TLR4,ADRB2,PDE1C和PTGER3在胃癌组织中具有显着差异。生存分析亦显示AKR1B1,MMP2和PTGER3在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通过激活诸如PI3K-Akt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调节免疫力,从而治疗胃癌。4 基于整合高通量数据分析的食管癌关键基因研究此部分旨在确定与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癌症组织中共有134个上调和183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且据此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根据度值筛选出十个关键基因(AURKA,CDC20,BUB1,TOP2A,ASPM,DLGAP5,TPX2,CENPF,UBE2C和NEK2)。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多种细胞外相关条目和ECM-受体相互作用途径均与食管癌密切相关。5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应用WGCNA方法研究基因表达数据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而结合芯片分析的差异基因、疾病数据库基因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对应的预测靶标进行网络药理分析。结果显示EGFR、ERBB2、CCND1和AURKA是与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相关的核心基因。此外,通过富集分析预测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可以调控食管癌中的ERBB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6 基于蛋白组学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采取TMT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来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细胞后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研究发现,共有差异蛋白794个,其中包括上调蛋白490个以及下调蛋白304个。此外,结果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通过影响如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遏制胃癌进展。7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和食管癌细胞的增殖。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中AKR1B1和MMP2的过表达,还可以上调胃癌细胞中的PTGER3;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也可以下调食管癌细胞中的EGFR和AURKA的异常高表达。研究结论本论文在整合大数据理念指导下,综合运用临床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大数据研究方法开展复方苦参注射液临床评价与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食管癌疗效确切且与同类注射液对比有优势或特色,其核心机制与调控胃癌、食管癌关键基因密切相关。同时,本研究还探索实践了以网状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实验为主链的中医药整合大数据研究模式,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特别是疗效与机制评价的有效联通提供了示范与路径。

陈文焕[2](2021)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手术治疗10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是食管黏膜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以鳞癌及腺癌为主,发病率较高,预后差。而中国更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增病例及新增死亡病例大约占全球一半。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其它学科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临床接诊多数为中晚期,此时单纯手术治疗难以获得可观的疗效,更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近数十年来,术前新辅助治疗模式已经逐渐成为进展期食管癌的主流治疗方法,且有多项研究表明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优于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等。术前新辅助治疗目的在于缩小病灶、杀灭或减少转移灶、提高手术完整切除率、改善生存。新辅助化疗总体疗效仍较差,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治疗对晚期食管癌展现出较化疗振奋人心的疗效,而化疗能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故设想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步化疗联合手术有更好的疗效。中国食管癌患者病理类型大部分是鳞癌,本研究旨在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选取我科经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既往未接受抗肿瘤治疗,经评估临床分期介于Ⅱ-ⅣA期的患者纳入研究,每3周给予卡瑞丽珠单抗(第1天200m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第1天和第8天共26 mg/m2)+顺铂(第1-3天共75mg/m2)联合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5-6周后进行手术。主要终点是肿瘤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在完成两个周期的NIC(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新辅助免疫化疗)并进行肿瘤切除术的所有患者中进行评估,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初筛11例,排除1例(乙型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剩余10例均完成2疗程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并顺利进行手术。CR(complete response,完全缓解)、PR(partial response,部分缓解)、SD(stable disease,疾病稳定)病例分别占30%、50%、20%,ORR(overall response rate,总缓解率)为80%,无PD(progressive disease,疾病进展)病例出现。手术R0(完整切除)切除率100%,术后病理缓解情况p CR(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病理完全缓解)和MPR(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主要病理缓解)在所有病例中占比分别为30%、50%。治疗相关1、2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0%、40%,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仅10%,无4/5级不良事件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仅有甲亢(20%)和1级皮疹(10%)。共有4名(40%)受试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吻合口瘘病情均较轻,皆为I级,给予一般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恢复。结论:本研究显示出接近于新辅助放化疗的p CR率(30%VS 33.3%-49%),ORR高达80%,且无重大不良事件,安全性更佳,力证新辅助化疗联合PD-1抗体治疗食管鳞癌的可行性。相较于原发病灶,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鳞癌对淋巴转移效应更显着。数据显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20%)较高,考虑与营养不良及新辅助治疗结束和手术间隔时间延长相关,但也可能是该治疗模式的安全隐患,仍须高度警惕。此次临床试验结果疗效优于一些其他的食管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研究,说明我们的用药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包括PD-1抗体的选择及化疗用药的剂量和用药日程。

李俊儒[3](2021)在《食管癌八纲证候特点和中医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用药规律,为食管癌中医临床辨证提供补充和参考。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源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为选取时间,建立信息数据库,录入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情况、既往西医抗肿瘤治疗情况、个人史、症状及体征、血常规、中药饮片等相关资料,导入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频数、频率统计。根据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分析食管癌患者证候特点和用药规律,分析八纲证候与外周血炎症指标相关性,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中药情况。结果:1.本次回顾性研究纳入食管癌患者62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39岁,平均年龄65.20±9.15岁,年龄集中在60-69岁。2.62例食管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布:鳞癌45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1例,腺鳞癌1例,未明确类型11例,无病理者2例。行手术治疗者18例,食管支架置入5例,化疗28例,放疗18例,放疗联合化疗15例。3.62例食管癌患者常见症状及体征为乏力、吞咽受阻、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红、苔薄白,较常见症状及体征为面色少华、寐差、食少、纳差、呕吐、胸膈疼痛、腹胀、小便少、咳痰、咳嗽、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脉弦滑、脉弦等。4.62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表现参照辨证标准探析其基本证候分布,寒证9例(14.52%),热证27例(43.54%),无明显寒热证26例(41.94%);虚证35例(56.45%),实证11例(17.74%),虚实证并见16例(25.81%)。复合证候分布按其例数进行由大到小排列,虚热证15例(24.19%),虚实夹杂证8例(12.90%),虚实夹杂证偏于热者7例(11.29%),虚寒证8例(12.90%),实热证5例(8.06%),虚实夹杂证偏于寒者1例(1.61%)。5.62例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候要素辨证分型:气虚证26例(41.93%),阴虚证19例(39.65%),阳虚证9例(14.52%),血瘀证11例(17.74%),痰湿证14例(22.58%),热毒证5例(8.06%),气滞证6例(9.68%)。证素组合可出现8种证型,气阴两虚证15例(24.19%),脾胃虚弱证12例(19.35%),气虚痰湿证8例(12.90%),津亏热结证3例(4.85%),气虚阳微证9例(14.52%),痰瘀互结证6例(9.68%),热毒瘀结证5例(8.06%),阴虚热毒证4例(6.45%)。6.经单因素方差分析,NLR、LMR、PLR、红细胞计数在热证、寒证、无明显寒热证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热证与NLR、LMR、PLR、红细胞计数有一定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NLR比值越高,向热证发展的风险越大。NLR在热证与寒证、无明显寒热证等证之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着(P<0.05),在寒证与无明显寒热证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36例患者口服中药汤剂,基本方使用频次≥10次的为香砂六君子汤,柴胡龙牡汤,沙参麦冬汤。结论:1.食管癌患者症状复杂,以虚性证候为主,尤其与气虚、阴虚症状为主,常多种性质症状与体征兼有,临证时结合八纲诊断标准,探究其因,分辨虚实,仔细鉴别真假证候。2.八纲辨证对食管癌中医辨证有适用性,寒、热、虚、实为关键纲领,辨证时可与证候要素相结合。3.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偏于虚证、热证,其中虚热证、虚实夹杂证较为常见。4.NLR是影响食管癌中医证型的独立因素,NLR比值升高时,中医证型向热证发展的风险增加。5.中医治疗食管癌用药扶正与祛邪并驾齐驱,多以六君子汤、小柴胡汤、沙参麦冬汤为基本方加减。

胡益冰[4](2021)在《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比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与辅助及新辅助之间的最佳搭配目前仍处研究阶段。国外更多为术前新辅助,国内更多行术后辅助。本研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分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与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生存的影响及其毒性分析以探讨最佳治疗顺序。方法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初诊我院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根治性手术切除前后的时间分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preoperative chemoradiation followed by esophagectomy,Pre-OP CRT)组和术后辅助放化疗(esophagectomy followed postoperative chemoradiation,Post-OP CRT)组。两组间的临床基线特征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用于创建两个较为均衡的比较组,采用最近邻匹配方式,卡钳值设定为0.03。使用Kaplan-Meire生存曲线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本研究入组符合条件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318例,其中Pre-OP CRT组106例,Post-OP CRT组2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体重下降、临床T分期(Clinical T staging,c T)、临床T分期(Clinical N staging,c N)、肿瘤长度、手术方式上均存在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倾向评分匹配后Pre-OP CRT组及Post-OP CRT组各5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特征及病理特征等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1)术后病理:相较于Post-OP CRT组,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观察到明显的病理缓解,两组患者在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以及脉管侵犯均存在差异,p值均<0.001。Pre-OP CRT组53例患者均得到R0切除,Post-OP CRT组R0切除率为96.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2)不良反应:Pre-OP CRT组及Post-OP CRT组的术后吻合口瘘(9.4%vs 2.8%)、术后肺炎(32.1%vs30.2%)、呼吸衰竭(1.9%vs 0)、腹腔出血(1.9%vs 0)、III度以上骨髓抑制(18.9%vs 35.8%)的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3)生存分析:全组106例食管鳞癌患者中位OS 46.5月,第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9%、71.7%和59.4%。Pre-OP CRT组和Post-OP CRT组中位OS分别为51个月和43个月,两组患者l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9%vs.84.9%,71.7%vs.71.7%和64.2%vs.54.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全组患者中位PFS为34.5个月,第1年、2年和3年PFS分别为75.4%、60.2%和51.5%。Pre-OP CRT组和Post-OP CRT组中位PFS分别为36个月和32个月,两组患者l年、2年、3年PFS分别为77.4 vs.73.5%,62.3%vs.58.1%和52.8%vs.50.2%(P=0.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的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和辅助放化疗匹配前生存率相似,且两组经倾向评分匹配对可手术食管癌生存率的提高作用相似。两组术后并发症也相似。只是新辅助放化疗降低术后病理期并提高根治手术R0切除率。

何晓楠[5](2021)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nab-TP组)化疗的25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同期接受溶剂型紫杉醇联合顺铂(sb-TP组)化疗的25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研究组接受nab-TP方案化疗: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mg/m2,静脉输注至少30分钟,d1;顺铂75mg/m2,静脉输注2小时,第1-3天,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接受sb-TP方案化疗:溶剂型紫杉醇175mg/m2,静脉输注3小时,d1;顺铂75mg/m2,静脉输注2小时,第1-3天,每21天为1周期,sb-TP组治疗前予以常规抗过敏药物预处理。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每2个周期治疗后行疗效评价,每周期进行不良反应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各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1.疗效观察:nab-TP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6.0%,疾病控制率(DCR)为8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为7.0个月(95%置信区间为5.8-8.2个月);sb-TP组患者的ORR为44.0%,DCR为76.0%,m PFS为5.6个月(95%置信区间为5.0-6.2个月)。两组的ORR及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nab-TP方案在延长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更有优势。2.不良反应:nab-TP组导致的3级和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20.0%)、白细胞减少4例(16.0%)、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4.0%)、血小板减少1例(4.0%)、恶心/呕吐1例(4.0%)。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关节痛、疲乏及胆红素增高,均以1-2级为主。nab-TP组除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疲乏外,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sb-TP组,两组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更好,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吴忠冰[6](2021)在《基于“甘润濡养”法探讨启膈方在食管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长期低于20%。食管癌的高度侵袭性与转移往往与预后不良相关。根据病理类型分类: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病理类型为食管腺癌,但是包括中国华北地区在内的“食管癌亚洲地带”主要的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不断进步,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决食管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系统调控的特点,这对于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团队通过查阅古籍和临床经验总结,提出食管癌的核心病机为“胃脘干槁”,据此确定“甘润濡养”的治疗法则。启膈方(Qigefang,QGF)是李晶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清代名医程钟龄所着《医学心悟》中启膈散,加减化裁创制而成,是现在广泛用于食管癌治疗的中草药复合物。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发现QGF对延缓食管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效果显着,并且极少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4NQO诱导C57小鼠构建原位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模型,分析启膈方在小鼠食管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人源食管癌细胞KYSE150通过尾静脉注射于裸鼠体内,构建小鼠食管癌肺转移模型,并探讨启膈方对食管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启膈方对裸鼠食管癌肺转移瘤生长情况的影响;第三部分鼠源前胃癌细胞MFC通过皮下注射于615小鼠,构建小鼠皮下移植瘤肺转移模型,探讨启膈方在食管癌细胞脱离肿瘤灶,突破基底膜,进入血液循环,定植于肺部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的研究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为进一步的药物研发与应用提供依据。第一部分 启膈方对4NQO诱导C57小鼠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讨QGF对4NQO诱导C57小鼠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以及Gas6、Axl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方法:通过诱癌剂4NQO诱导C57小鼠食管癌发生和发展,将所有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4NQO诱癌组和4NQO/QGF组,对照组第1-32周给予饮用水;4NQO诱癌组在1-16周给予浓度为0.1mg/ml的4NQO溶液,16-32周给予饮用水;4NQO/QGF组在1-16周给予4NQO溶液同时加入QGF溶液(浓度3913mg/kg/只/天),16-32周继续给予QGF溶液,实验总共持续32周。通过肉眼观察分析小鼠食管大体改变、H&E染色检测小鼠食管病理情况,计算小鼠食管癌发生率,并分析小鼠食管病理改变的进展规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食管组织Ki67、MMP-9、Gas6、Axl蛋白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小鼠生存率。结果:1.随着诱癌时间延长,小鼠食管逐渐增粗,表面凹凸不平,出现大小不等小结节。2.H&E检测小鼠食管病理改变,主要病理类型包括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鳞状细胞癌。QGF将小鼠食管癌的发生率从50%降低到25.9%(P<0.01),并将重度异型增生和食管癌的合并发生率从78.1%降低到64.9%(P<0.01)。3.随着小鼠食管组织病理改变恶性程度增加,Ki67和MMP-9蛋白的表达也相应增加(P<0.001),Gas6和Axl在小鼠食管病理改变中展现出同样趋势(P<0.001),且Ki67、MMP-9、Gas6、Axl表达与病理恶性程度呈正相关。4.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4NQO/QGF组小鼠与单纯4NQO诱导组相比,小鼠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小结:1.QGF能够延缓4NQO诱导小鼠食管癌发生和发展进程,降低重度异型增生与食管癌发生率。2.Gas6和Axl在小鼠食管癌形成过程中进行性增高,Gas6和Axl可能与小鼠食管肿瘤发生、发展相关。3.QGF能够提高4NQO诱导小鼠的生存率。4.QGF可能通过调节Gas6和Axl蛋白抑制4NQO诱导小鼠食管癌发生与发展,并提高小鼠的生存率。第二部分 启膈方抑制食管癌细胞KYSE150迁移与侵袭以及肺转移的研究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讨QGF对食管癌细胞KYSE150迁移、侵袭和运动的作用;探讨QGF对裸鼠食管癌细胞肺转移的影响,以及对Gas6、Axl及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CCK-8实验分析KYSE150细胞存活率;通过划痕实验、活细胞工作站、侵袭实验分析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Gas6、Axl、NF-κB、MMP-9在食管癌细胞的定位及表达,进一步探讨QGF通过调控Gas6/Axl在食管细胞迁移、运动与侵袭中的作用。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小鼠食管癌肺转移瘤荧光强度,大体观察及H&E染色观察小鼠肺转移瘤数目及面积,免疫印迹检测肺转移瘤Gas6、Axl、NF-κB、MMP-9蛋白表达。结果:1.CCk-8实验,QGF处理KYSE150细胞24 h后,结果显示,400μg/ml呈现出细胞毒性作用,当浓度低于200μg/ml时,细胞存活率未受到明显抑制;进而用QGF(200μg/ml)培养KYSE150细胞48h,结果显示,24h内细胞增殖未受到明显抑制。2.QGF干预KYSE150细胞24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划痕实验结果显示:QGF处理明显抑制了细胞向空白划痕区域的迁移速度(P<0.01);活细胞工作站实验结果显示,QGF干预的KYSE150细胞移动速度显着降低(P<0.01),KYSE150细胞有效移动距离显着缩短(P<0.01);侵袭实验结果显示,QGF干预的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3.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QGF(200μg/ml)干预后KYSE150细胞的Gas6和Axl表达位置未见明显变化,但相对应位置荧光强度降低,Gas6和Axl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4.免疫荧光法与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QGF(200μg/ml)干预后KYSE150细胞的P-NF-κB和MMP-9表达位置未见明显变化,但相对应位置荧光强度降低。P-NF-κB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5.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肺转移瘤荧光强度和面积。第8周(8/12)只小鼠肺部出现明显荧光信号,第10周QGF组与对照组小鼠肺部全部出现明显荧光信号,可见QGF组荧光强度低于control组(P<0.05),第12周成像时可见启膈方组荧光强度显着低于control组(P<0.01)。6.肉眼观察小鼠肺组织,发现实验组裸鼠的结节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检测肿瘤区域占肺组织的面积,发现实验组肺结节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7.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QGF可下调小鼠肺转移瘤中Gas6、Axl、P-NF-κB、MMP-9蛋白的表达(P<0.05)。小结:1.QGF抑制食管癌细胞KYSE150的迁移和侵袭。2.在食管癌细胞KYSE150中Gas6和Axl高表达,QGF通过调控Gas6和Axl及下游蛋白表达,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3.QGF抑制裸鼠食管癌细胞KYSE150肺转移瘤生长。4.QGF可能通过调控Gas6和Axl及下游蛋白表达,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KYSE150裸鼠肺转移瘤生长。第三部分 启膈方抑制615小鼠皮下移植瘤肺转移的研究目的:观察QGF对615小鼠皮下移植瘤细胞肺转移的影响,以及QGF对肿瘤组织中Gas6、Axl、NF-κB、MMP-9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鼠源前胃癌细胞株MFC皮下注射建立615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接种成功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QGF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QGF溶液灌胃。每3日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和肿瘤重量;通过H&E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下移植瘤病理及MMP-9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中Gas6、Axl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大体观察及H&E染色检测皮下移植瘤肺转移情况。结果:1.测量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与体重,结果显示:QGF组小鼠肿瘤体积及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MMP-9表达阳性的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质染色,QGF能显着降低小鼠皮下移植瘤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P<0.01)。3.免疫印迹实验果显示:QGF组小鼠肺转移瘤中Gas6、Axl、P-NF-κB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4.肉眼观察小鼠肺组织,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肺转移结节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H&E染色,分析肺部转移瘤区域面积,结果显示:实验组转移瘤区域所占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小结:1.QGF通过抑制前胃癌细胞MFC脱离肿瘤病灶,减少肺转移的发生。2.QGF可能通过调节Gas6、Axl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抑制前胃癌细胞MFC侵袭和转移。结论:1.Gas6和Axl在4NQO诱导小鼠食管癌进程中的表达及活性显着增加,并且Gas6和Axl的表达与肿瘤标志物Ki67、MMP-9值呈正相关性。2.QGF可能调控Gas6与Axl抑制小鼠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且能够提高4NQO诱导小鼠的生存率。3.QGF通过调控Gas6、Axl及相关蛋白影响食管癌细胞KYSE150迁移、侵袭和运动。并抑制裸鼠中食管癌细胞肺转移瘤的进展4.QGF通过调控Gas6、Axl及相关蛋白抑制裸鼠中食管癌肺转移瘤的生长。5.QGF能够调控Gas6、Axl及相关蛋白,抑制615小鼠皮下移植瘤中癌细胞脱离原发灶,抑制肺转移。6.Gas6和Axl很可能是食管癌治疗的联合作用靶点,QGF通过调控Gas6、Axl抑制食管癌侵袭和转移,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祁玲[7](2021)在《探索紫杉醇脂质体与奈达铂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四药治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文中认为[目的]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可使用紫杉醇联合铂类,但普通紫杉醇因其溶剂的致敏作用可引起患者过敏反应及中毒性器官损伤,因此本研究探索新的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双周重复方案治疗的37例有可评估病灶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首要终点为患者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为安全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1个月,中位化疗周期为5个周期,总体的客观缓解率为43.2%(16/37),其中包括16例评估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0例患者评估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控制率为70.3%。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11.3(95%CI:9.3~13.3)个月,中位PFS为3.5(95%CI:1.1~6.0)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3~4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8.9%,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4.3%,对症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无患者出现神经毒性及过敏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可耐受。[目的]探讨经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SHR-1210单药或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6年5月11日至2019年11月19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的2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7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肝功能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中共有3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PD-1抗体单药研究中共13例,首次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中位时间为55天;PD-1抗体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研究中有22例,首次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中位时间为41天。所有肝功能异常患者中伴有临床症状的共2例,为乏力、食欲减低,其中1例伴有黄疸。35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28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7例患者肝功能可好转至1级,无患者因肝功能异常严重危及生命或死亡。[结论]PD-1抗体SHR-1210单药或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治疗过程中,大部分发生肝功能异常的程度较轻,经对症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或好转。对于接受PD-1抗体联合靶向治疗和化疗、既往有长期吸烟史、饮酒史及乙肝病毒感染史的患者,应及时监测肝功能并积极处理。

李晨[8](2021)在《食管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同步化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题目:1637例食管癌调强放疗技术的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目的:分析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和预后。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7年本院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1637例,观察全组患者的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复发模式。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49.8个月,全组患者的1年、3年、5年OS和PFS率分别为65.9%和 45.8%,34.2%和 25.0%,27.0%和 18.5%。中位 OS 时间 19.4 个月(95%CI18.0~20.7 个月),中位 PFS 时间 10.4 个月(95%CI9.3~1 1.3 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和PFS因素有性别、卡氏评分、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治疗模式(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和PFS的因素有性别、KPS评分、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治疗模式(P值均<0.001)。结论:与常规放疗技术的历史数据比较,食管癌接受IMRT放疗可获得较理想的生存。性别、KPS评分、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治疗模式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题目: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同步化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同步双药化疗的放疗最大耐受剂量(MTD),评估该耐受剂量的安全性与治疗完成情况。材料与方法:入组标准为不可根治性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Ⅰ期研究的首要研究终点为确定放疗的MTD,同步加量区计划按三个剂量梯度爬坡,第一剂量梯度为60.76 Gy/2.17 Gy/28次,之后按每2 Gy的剂量梯度递增,放疗靶区采用预防相应的淋巴引流区(1.8Gy/次),治疗区域为同步加量的原发肿瘤+转移淋巴结区域,不同剂量同步结束的SIB-IMRT技术。同步给予双药、静脉给药、每周化疗方案:紫杉醇(50mg/m2)+奈达铂(25mg/m2)共5~6周期。Ⅱ期临床研究的首要研究终点是评估Ⅰ期中所得MTD的安全性、治疗完成情况、生存情况及治疗相关毒副反应。结果: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Ⅰ期及Ⅱ期共入组53名患者。Ⅰ期研究中,6名患者中有2名在第一剂量梯度即出现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DLT),其中1例出现化疗中的4度骨髓抑制,增加3例后,其中1例出现3度放射性食管炎,故爬坡终止,降量为59.92 Gy/2.14 Gy/28次后再次入组3名患者,3名患者均未出现DLT,故确定MTD为59.92 Gy/2.14 Gy/28次(EQD2=60.6 Gy)。Ⅱ期研究共入组44名患者,其中31名患者(70.0%)按计划完成了化疗。最常见的3~4级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21%)和放射性食管炎(15%)。中位随访16.9个月,入组患者的1年总生存、无进展生存和局控率分别为 78.3%、57.3%和 77.1%。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59.92 Gy/2.14 Gy/28次的SIB-IMRT同步紫杉醇和奈达铂的双药化疗是安全可行的。第三部分题目:1 173例食管鳞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的倾向评分配对研究目的:食管癌同步加量放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是比较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疗(CF-IMRT)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1 17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SIB-IMRT组238例,CF-IMRT组935例,采用1:2倾向性评分配比(PSM)的方法消除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评估两组患者的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复发模式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2.3个月(3.0~153.2个月),两组患者在PSM前后OS、PF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SM后SIB-IMRT组和CF-IMRT组的1、2、4 年 OS 率分别为 70.0%、66.4%,41.9%、41.7%,30.2%、27.6%(P=0.87),1、2、4 年 PFS 率分别为 48.4%、49.1%,31.2%、29.4%,26.1%、17.9%(P=0.64)。两组配对后的复发模式、毒副反应发生率同样没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女性、Ⅰ-Ⅱ期、同步化疗以及EQD2≥60 Gy是OS、PFS的预后良好因素。结论:食管癌采用SIB-IMRT其疗效与毒副反应与CF-IMRT相近,推荐食管癌SIB-IMRT在临床的应用。但能否替代常规分割剂量(1.8-2.0Gy)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主要决定于同步加量的放疗剂量,仍需要前瞻性的研究结果。第四部分题目:1 273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倾向评分配对研究目的:RTOG8501单一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0,采用IMRT技术后,分析与探讨调强放疗(IMRT)是否同步化疗(±CCRT)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生存获益的影响,并评估单一放疗是否可以作为次要的“有效”治疗手段。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受IMRT的1 27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CCRT组683例,单放组590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配比(PSM)的方法消除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0.4个月(3.2~157.4个月),两组患者在PSM前后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SM后单放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1、3、5年OS率分别为63.3%、72.2%,31.6%、42.2%,28.5%、38.1%,1、3、5 年 PFS 率分别为 44.3%、48.6%,23.4%、31.2%,15.8%、25.2%。同步放化组发生≥3级的白细胞减少、放射性食管炎的概率均高于单放组(P<0.05),两组之间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无显着差异(P=0.3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0岁、女性、KPS评分≤70分、Ⅰ-Ⅱ期以及确诊年份更早的患者(2005~2010年),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概率越低(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女性、Ⅰ-Ⅱ期、EQD2≥60 Gy以及同步化疗是OS、PFS的预后良好因素。结论:在有效的IMRT的基础上,同步化疗进一步提高了约10%的生存率。因此,对于无法接受同步化疗的患者,IMRT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刘怡[9](2021)在《质子、碳离子及TOMO治疗食管癌的单组率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以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式探讨质子(Proton)、碳离子(Carbon ion)以及断层螺旋放疗(TOMO)三种治疗方式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主题词+自由词的方式制定检索策略并对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质子或碳离子或TOMO治疗的研究,同时对有关研究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两名专业人员严格遵守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研究的一般特征和患者生存结局等所需资料数据的提取,对归纳完成的数据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即对患者的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复发生存率、完全缓解率等指标及其95%置信区间作为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对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质量评价使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共包含了12项条目,前8条主要是针对非对照试验,后4个条目用来评估对照研究,根据标准得出评分,其中0分是未报道,报道但不够详细为1分,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报道为2分。通过改良的Jadad量表对纳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估与分级。结果:本研究纳入了20篇研究,包括14项质子、4项TOMO、2项碳离子治疗食管癌相关研究,Meta分析后的结果显示,三种方式治疗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等相关结局指标均得到可观的结果,同时严重不良事件(>3级)的发生率均小于常规放疗。结论:这三种治疗方式可能会使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及完全缓解率得到提升,并在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马晓丽[10](2021)在《ILK对食管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研究其在食管癌中功能,为食管癌的精准诊疗奠定理论基础和临床参考。方法:1)采用meta分析评价ILK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表型及预后间的相关性;2)筛选ILK高表达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建立ILK慢病毒干扰序列。将ILK慢病毒干扰序列转染食管鳞癌细胞系TE-1和KYSE-150,用q RT-PCR检测干扰载体转染后ILK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利用MTT增殖、克隆检测、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Transwell小室侵袭及划痕愈合等技术,研究ILK基因消减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3)建立ILK慢病毒干扰载体,转染KYSE-150细胞。在裸鼠皮下分别接种sh ILK及对照细胞株,建立KYSE-15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观察肿瘤生长,测量肿瘤大小和体积。在动物水平上,研究ILK基因消减对食管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基于RNA-seq技术筛选食管癌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筛选可能参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调控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第一部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ILK在消化系统肿瘤组中高表达,ILK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及生存预后呈相关性,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第二部分:在体外ESCC细胞水平,沉默ILK基因后,可显着抑制TE-1、KYSE-150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促进TE-1、KYSE-150细胞凋亡。ILK基因消减后,TE-1、KYSE-150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第三部分: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结果发现,ILK干扰组裸鼠肿瘤生长缓慢,相比较于对照组,肿瘤的重量及体积均偏小,ILK基因消减后影响了裸鼠成瘤的能力。基于RNA-seq技术,ILK基因干扰后挖掘到5540个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为2839个,下调基因为2601个。上调的基因有SOD2、IRF6、PER1、PHLDB2、TNFAIP3等,下调的基因有RPL21、HYOU1、WARS、SUPT16H、DHCR24等。可能参与TN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Fox O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NF-k B信号通路等。结论:ILK在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及生存预后呈相关性,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性。ILK基因消减抑制ESC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及转移,促进细胞凋亡。体内致瘤研究证实,ILK基因消减会阻碍KYSE-150移植瘤的生长。基于RNA-seq技术筛选出食管癌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预测差异表达基因,可能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

二、食管癌治疗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癌治疗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
    第一节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整合高通量数据分析的食管癌关键基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相关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第一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细胞实验研究
        1 仪器与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基于蛋白组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
        1 仪器与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食管癌细胞实验研究
        1 仪器与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手术治疗1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入组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退出标准
    2.5 终止标准
    2.6 治疗方案和剂量
    2.7 剂量调整及停止给药
    2.8 伴随治疗
    2.9 研究目的
    2.10 检查指标评价
    2.11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最终入组患者临床特征
    3.2 疗效评价
    3.3 新辅助治疗不良反应
    3.4 手术情况
    3.5 术后并发症
4.讨论
    4.1 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4.2 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探讨
    4.3 不足与展望
    4.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食管鳞癌第八版TNM分期
    附件二 知情同意书
    附件三 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1.1版(节选)
    附件四 伦理学考虑
综述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食管癌八纲证候特点和中医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食管癌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比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3 随访内容
    2.4 评估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匹配后两组术后病理特点
    3.3 匹配后两组治疗相关并发症比较
    3.4 匹配前后两组生存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诉 食管癌的同步放化疗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4 技术路线
    2.5 随访分析
    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临床资料
    3.2 临床获益分析
        3.2.1 nab-TP 组和sb-TP 组近期疗效比较
        3.2.2 nab-TP 组和sb-TP 组主要化疗不良反应比较
        3.2.3 nab-TP组和sb-TP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作用机制及优势
    4.2 本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分析
        4.2.2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不良反应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综述 PD-1抑制剂免疫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于“甘润濡养”法探讨启膈方在食管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启膈方对4NQO诱导C57小鼠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启膈方抑制食管癌细胞KYSE150迁移与侵袭以及肺转移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启膈方抑制615小鼠皮下移植瘤肺转移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探索紫杉醇脂质体与奈达铂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四药治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双周方案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中的临床探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体SHR-1210单药或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文献综述 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第一作者文章
个人简历

(8)食管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同步化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一部分 题目:1637例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题目: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同步化疗的Ⅰ / Ⅱ期临床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题目:1 173例食管鳞癌患者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的倾向评分配对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题目:1273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倾向评分配对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研究进展综述
    References
致谢
个人简历

(9)质子、碳离子及TOMO治疗食管癌的单组率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纳入标准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类型
        1.3 干预措施
        1.4 结局指标
        1.5 文献语种
    2 文献排除标准
    3 检索方法
        3.1 检索策略
        3.2 检索词
        3.3 检索数据库
    4 文献筛选
    5 数据提取
    6 质量评价
    7 统计分析
        7.1 合并效应量的选择
        7.2 异质性检验
        7.3 敏感性分析
结果
    1 文献的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 Meta分析结果
        3.1 生存率
        3.2 局部控制率
        3.3 无进展生存率
        3.4 完全缓解率
        3.5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5 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ILK对食管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ILK表达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型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检索数据库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ILK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功能影响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细胞系及来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ILK对食管鳞癌体内成瘤性的影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来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食管癌治疗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与食管癌上市后评价研究[D]. 周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手术治疗10例分析[D]. 陈文焕. 汕头大学, 2021(02)
  • [3]食管癌八纲证候特点和中医用药规律[D]. 李俊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比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中的作用[D]. 胡益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D]. 何晓楠. 青海大学, 2021(01)
  • [6]基于“甘润濡养”法探讨启膈方在食管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D]. 吴忠冰.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探索紫杉醇脂质体与奈达铂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四药治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D]. 祁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8]食管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同步化疗的临床研究[D]. 李晨.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9]质子、碳离子及TOMO治疗食管癌的单组率Meta分析[D]. 刘怡.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ILK对食管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功能研究[D]. 马晓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标签:;  ;  ;  ;  ;  

食管癌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