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密切党群联系

栖霞市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密切党群联系

一、栖霞市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吴少俊[1](2020)在《六安市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迫切,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基本民生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民生保障的方向和重点也需要相应地调整。中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国以后,民生保障的基础十分薄弱,随着政策地引导和支持,中国的民生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民生保障范围覆盖到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困难群体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但保障的标准依然需要提升。民生工程是安徽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品牌”。安徽省实施民生工程已经13年,在民生保障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是中国民生保障现状的一个缩影。六安市作为安徽省经济较为薄弱的地级市,又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民生保障方面具有较强代表性。文章中总结了六安市以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在落实党和国家的民生保障政策方面取得的显着的成绩。但是,也指出了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是不同县区民生工程实施的背景差异大、民生工程项目管理难度大、缺乏科学严谨的绩效评价体系、民生工程群众参与度较低、民生领域违法违纪现象频发等等。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建立完善科学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强化民生保障政策的绩效管理、强化民生工程全过程管理的社会参与度、探索民生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等建议。为研究如何促进经济较为薄弱的地区在现有政策、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高溪[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巴园子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城乡发展关系正在发生转变,广大村庄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特色保护类村庄这一村庄类型,为广大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庄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当前,除了少数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为代表的发展较为成熟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外,大多数特色保护类村庄对于其空间的发展建设仍沿用普通村庄的方式,对于自身特色资源的保护利用缺乏细致思考,村庄在空间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本土特色淡化、空间发展失衡等问题。村庄空间不仅是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的场所,它同时还传承了我国地域特色文化,彰显着独特的乡土田园魅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将村庄特色保护与空间活力发展紧密融合是目前对特色保护类村庄研究的重要问题。论文研究以探索特色保护类村庄地域特色延续和特色空间内生发展为目标,首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特色保护类村庄的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特色保护类村庄有地域独特性、特色延续性、价值影响性的内涵特性,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也应具备有复杂适应性的属性特征。根据村庄特征,论文分析了村庄特色要素,提出了人文历史与自然田园两种特色主导资源和以历史风貌、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田园休闲为特色标识的村庄特色类型。同时,基于相关调研和文献研究,论文总结了村庄现状存在的空间发展问题,提出了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发展机制。其次,论文建立了村庄特色识别与特色价值评估方法,基于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征,以“特色”作为空间核心组织元素,提出了“内生动力构建、特色空间维育、自适应发展保障”的空间发展对策。论文指出应建立特色保护类村庄的特色价值评估体系,认知村庄内不同特色要素的优势和重要度,再通过特色产业选择、区域协同发展形成村庄空间内生动力。接着从特色风貌渐进式延续、公共空间多样化表达、建筑院落特色传承等方面对村庄特色空间进行维育,并按照不同特色标识的村庄,分别提出了侧重点和空间营造关注点。同时,为适应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健康发展,需以村民为主体建立自适应发展保障体系,提升村民文化认同感、培育多元参与的乡土治理组织。最后,论文对北京市满族特色村巴园子村作为策略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前文中的特色价值评估体系方法,认知评估巴园子村的特色资源价值,确定了巴园子村的特色标识与特色元素表达符号。随后,建立了以“田园牧歌+满族风情”为导向特色化产业和以“满园”为主题的动态适应性特色空间。并结合巴园子实际,从提升村民的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入手,建立特色保护小组、构建了多元参与的巴园子村共建、共管机制。

禚鹏[3](2020)在《烟台市牟平区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始终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如何切实有效地扶贫脱贫历来是世界各国积极探索的方向。“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更为科学更有成效的扶贫方式,自被提出以来,广受关注。其相对于粗放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能够切实有效地使贫困户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但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实施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能否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直接影响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关系着小康社会是否能按时全面建成。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实际情况为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扶贫标准、扶贫对象、扶贫资金、扶贫方式和扶贫成效等多方面的内容,创新地构建了基于灯光指数、多项社会经济指标、政府转移支付、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及贫困人口评价等多项主客观指标的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发现牟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同时也存在扶贫效率由快变慢的情况。对牟平区贫困人口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了解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主观感受等,分析出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最后综合牟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实况、扶贫成效评价模型分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等多方面内容,指出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扶贫效率较低、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不强、帮扶主体工作不到位、扶贫资金项目缺乏监管考评、地方扶贫政策具有局限性等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从提高扶贫效率、增强贫困户斗志和能力、强化扶贫绩效考核、高效利用扶贫资金、引入社会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为保证精准扶贫发挥其应有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付超群[4](2020)在《资源型地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L市为例》文中认为政与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部分:政府手握公权力,通过各种政策工具为企业提供服务,干预、调节经济运行,以期达到资源配置更优、就业更充分、产业结构更优等目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无论对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科技进步还是增加国家税收而言,均功不可没。政商关系特别是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关系如何直接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的好坏,良好的政商关系能够使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而不良的政商关系会使贫富差距拉大、丧失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政治生态恶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所指出的:“中国奇迹”的创造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关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私营企业家成长。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布局往往紧紧围绕本地资源展开。因为资源开采审批的必要性加上销售的暴利性,导致手握审批、规划权力的官员成为商人极力拉拢的对象。十八大强力反腐之前,企业家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和政府官员勾肩搭背、狼狈为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不法“政商联盟”的个人利益;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强力查处腐败案件,许多官员开始奉行“不办事就不出事”的理念,以至于在反腐初期出现不少政府官员把企业家当作“瘟疫”、避之不及,经济社会发展遭到严重影响;为矫正一度畸形的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二字准确定位新型政商关系构建方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积极响应、采取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政商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L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十八大强力反腐以来,L市经历了“塌方式腐败”,一度成为“腐败重灾区”,在资源型地区中比较典型,因此,本文选取L市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大量的案例以及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知悉人士的访谈,阐述了L市政商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实践探索,分析了资源型地区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包括市场化经济体系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监管职能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政府市场界限不清,政商沟通不畅,政商主体思想转变不彻底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最终总结提出资源型地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出路,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政企间的规范化沟通机制。希望通过研究能为资源型地区政商关系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标准,促进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有序、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该研究思路和改进策略对其它地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较好的指引和参考作用。

戚晓霞[5](2019)在《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研究 ——以招远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及社会稳定、和谐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各地社会治理现状来看,过去既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治理的需要,真正实现农村社会治理还是要通过程序制度和实体制度的转型实现法治。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建设发展经历了由初始经深化到共识的转变,目前面临基层政府权责不清、行政执法规范程度不高、治理主体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等问题,本文以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实践为例,从理论入手理解把握农村社会治理的内涵,遵循农村发展客观实际,辐射农村村务、农村政务、农村财务等方面,针对农村由于干群关系不稳、新剪刀差、农村社会环境治理、农村社会贫困治理、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等原因导致的现阶段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等方面探索一种有效的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模式,提高招远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涉及到基层政府、社会组织、群众自身等治理主体,要求所涉及治理主体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意识,从队伍建设、文化形成培育多个方面加强投入,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王泰然[6](2019)在《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民自治是中国践行基层民主的一个创举,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行使行政权力,对农村进行行政管理。作为基层民主实践代表的村民自治与行使国家权力为代表的乡镇行政,两者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对维护农村民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在运行中频繁出现碰撞与冲突。低效的运行使乡村治理的效果打了折扣,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海阳镇作为秦皇岛市海港区城乡发展的结合地带,面临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多种利益错综复杂,是当地诸多村镇情况的一个现实缩影。研究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改善对策,不仅对提高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效率和质量具有极大帮助,对海港区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治理理论、博弈理论为基础,以利益驱动为线索,以村民自治和乡镇行政互动为基点,以改善二者互动关系,提高二者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有效治理为落脚点,分析了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的现状,归纳出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在利益驱动下形成的“积极合作”、“消极对抗”、“被动配合”三种不同的互动类型,指出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相互间过度干涉产生的“自治行政化”与“自治过度化”问题。从思维认识、制度设计以及运行基础上找出造成两者运行困境的原因,并结合先进地区经验提出改善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增强良性互动的对策,即:转变思想认识——理清党组织、村委会与镇政府多元治理主体间关系,做好农村发展战略衔接;弥补制度缺陷——理顺镇村两级权责,完善政府职能,拓宽村民自治救济途径;补齐运行短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村干部素质和农民参政议政能力,增强乡镇政府服务职能。

焦杨[7](2019)在《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民间俗语中,“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之说,是对苹果价值最直观综合表述。苹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成分,可以对食用者起到生津止渴、养心健脾、防癌抗癌、养血安神等作用,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苹果产业是彬州市农村改革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是彬州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是市域经济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苹果产业,对促进彬州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出口贸易、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村产业化水平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彬州市虽然已经具备了苹果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在农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和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要建设果业强市,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介绍了相关理论与概念后,通过对彬州市发展概况以及该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整理,再加之对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加以深入研究,同时学习借鉴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最终对彬州市发展苹果这一主导产业,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找出了彬州市发展苹果产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苹果质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苹果产业后续处理体系不完善、苹果配套管理服务体系薄弱、苹果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无公害果品生产能力不足、苹果生产技术水平不平衡、营销方式滞后单一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加速果园升级改造、提升无公害绿色苹果生产比率、强化科学采收储存、改变生产经营方式等多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力求彬州市苹果产业最终能够真正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支柱产业。

孙志云[8](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冯志峰[9](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周竞风[10](201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和中心任务的根本转变。从革命走向执政,时代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人才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江苏省为中心对1949-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进行历史考察,系统地回顾了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实践,厘清了历史线索。论文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基本概况。从解放战争后期起,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干部队伍,短时间内获得迅速壮大。干部队伍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革命胜利,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干部基础。当然,干部队伍快速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是组织上整顿与建设。一方面通过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确立编制,建立新规,使干部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轨道;同时,通过大规模统一调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政治运动,如内部镇反、审干、肃反、“三反”“五反”等,不断对干部队伍进行清理,以保持干部队伍的革命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干部队伍建设另一重要内容是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许多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时代环境变化,干部队伍在作风领域却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有些甚至还比较突出,引起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由此迅速采取措施,开展了整风运动、整党运动、“三反”运动、“新三反”运动等一系列作风建设,大力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干部作风建设实践中也认识到,作风建设需要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法治保障十分重要,因此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开始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起步。始终高度重视干部学习与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特点也是突出优点。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产生过“本领恐慌”,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工作重心和历史任务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本领恐慌”更胜从前。为此,执政伊始中国共产党就组织广大干部进行广泛学习。这一时期,干部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政策学习;二是文化学习;三是专业知识学习。理论与政策学习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和政策水平,从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明辨是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即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广大干部进行理论与政策的学习。干部文化教育更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是以工农为主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远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为此,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规模巨大的干部文化教育。这一时期干部文化教育既有正规的也有业余的,既有脱产的也有在职,几乎所有干部都置身其中,因此规模浩大,且成效突出,影响则极其深远。干部教育第三方面内容是专业知识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几乎没有专业干部队伍,已有的专业干部不仅数量缺乏,且专业水平普遍较低。为了加强对专业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壮大专业干部队伍。同时,广泛开展干部的专业学习,同样开展的有声有色。干部专业教育对于适应新中国的发展、建设,推动干部队伍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的结尾——“结束语”部分,是对1949年至1956年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开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经验和教训,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栖霞市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栖霞市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六安市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民生工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民生工程的相关概念
    2.2 民生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
    2.3 安徽省“民生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2.4 推进安徽省民生工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第3章 六安市民生工程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六安市民生工程的现状
    3.2 六安市民生工程存在的问题
第4章 部分国家民生保障工作的实践和启示
    4.1 部分国家民生保障工作的实践
    4.2 部分国家民生工作的实践给我国的启示
第5章 完善六安市民生工程推进工作的对策
    5.1 建立完善科学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
    5.2 强化民生工程实施的绩效管理
    5.3 强化民生工作全过程管理的社会参与度
    5.4 探索民生工程管理实施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巴园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背景下城乡关系发生转变
        1.1.2 我国对乡村特色资源的重视
        1.1.3 村庄空间发展失衡问题突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关于特色村庄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外关于村庄空间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与案例借鉴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场所理论
        2.1.2 城市意象
        2.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1.4 城乡融合理论
    2.2 相关案例借鉴
        2.2.1 国内相关案例
        2.2.2 国外相关案例
        2.2.3 归纳与借鉴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特征研判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解读
        3.1.1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解读
        3.1.2 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性
        3.1.3 发展属性具有复杂适应性
    3.2 村庄特色类型认知
        3.2.1 特色资源要素梳理
        3.2.2 不同主导资源的村庄空间演化模式
        3.2.3 不同特色标识划分
    3.3 特色空间构成要素
        3.3.1 宏观层面
        3.3.2 中观层面
        3.3.3 微观层面
    3.4 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3.4.1 空间发展可持续性低
        3.4.2 空间本土化特色弱化
    3.5 特色空间发展动力因素
        3.5.1 外源推动
        3.5.2 内部支撑
        3.5.3 发展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村庄特色空间发展策略构建
    4.1 空间发展基本思路与原则
        4.1.1 基本思路
        4.1.2 基本原则
    4.2 特色空间内生发展动力构建
        4.2.1 村庄特色识别与价值评估体系建立
        4.2.2 特色产业选择与空间再塑
        4.2.3 区域发展要素协同共生
    4.3 动态更新下的特色空间维育
        4.3.1 地域特色风貌渐进式延续
        4.3.2 特色公共空间多样化表达
        4.3.3 建筑院落特色保护传承
        4.3.4 不同特色村庄发展侧重点
    4.4 特色空间自适应发展保障体系建立
        4.4.1 提升村民文化认同感与主体地位
        4.4.2 培育多元参与的特色乡土治理组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巴园子村庄空间发展实践
    5.1 村庄发展概况与困境
        5.1.1 村庄概况
        5.1.2 村庄空间发展困境
    5.2 地域特色价值研判
        5.2.1 特色资源梳理
        5.2.2 特色价值认知评估
        5.2.3 村庄特色元素确定
    5.3 满族特色引领下的空间发展动力构建
        5.3.1 明确特色空间发展主题定位
        5.3.2 满韵文化突出的特色产业建立
    5.4 动态适应的特色空间维育
        5.4.1 文化再现的空间格局组织
        5.4.2 公共空间中的民族风情表达
        5.4.3 院落空间特色化改造与利用
    5.5 文化认同下的空间发展保障建立
        5.5.1 村民主体化的服务设施配置
        5.5.2 建立村庄特色文化保护利用小组
        5.5.3 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共建共管组织
    5.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内容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特色名村特色资源梳理
    附录2 ——巴园子村特色价值评估问卷
    附录3 ——图表目录
致谢

(3)烟台市牟平区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多维贫困理论
        2.2.2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2.2.3 反贫困理论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5 社会精细化理论
3 牟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实况调查
    3.1 牟平区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选择牟平区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3.2 牟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实践
        3.2.1 精准识别
        3.2.2 精准帮扶
        3.2.3 精准管理
        3.2.4 精准退出
    3.3 牟平区贫困人口取样调查及描述性分析
        3.3.1 年龄分布
        3.3.2 收入情况
        3.3.3 致贫原因
        3.3.4 受教育情况
        3.3.5 扶贫满意度情况
    3.4 贫困成因分析
        3.4.1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绝大多数
        3.4.2 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低
        3.4.3 家庭劳动力少
        3.4.4 刚性消费较多
        3.4.5 生产条件较差
4 牟平区精准扶贫成效评价分析
    4.1 现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4.2 构建精准扶贫成效评价模型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数据来源及获取方法
        4.2.3 评价流程
        4.2.4 创建灯光指数
        4.2.5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2.6 结果输出
    4.3 精准扶贫成效模型结果分析
5 牟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5.1 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不足
        5.1.1 扶贫效率较低
        5.1.2 贫困人口主动脱贫意识不强
        5.1.3 帮扶主体工作不到位
        5.1.4 扶贫资金项目缺乏监管考评
        5.1.5 地方扶贫政策具有局限性
    5.2 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5.2.1 多措并举提高扶贫效率
        5.2.2 增强贫困人口脱贫斗志和能力
        5.2.3 绩效考核与奖惩问责
        5.2.4 高效利用扶贫资金
        5.2.5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资源型地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L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1 研究方法
        2 案例介绍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介绍
    1.1 政商关系的概念界定
        1.1.1 政商关系的内涵
        1.1.2 资源型地区政商关系特点
    1.2 新型政商关系的概念解析
        1.2.1 “亲”的含义
        1.2.2 “清”的含义
        1.2.3 “亲”“清”型政商关系的内涵
    1.3 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
        1.3.1 政企关系理论
        1.3.2 政府干预理论
        1.3.3 寻租理论
第二章 L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探索
    2.1 L市政商关系的历史演变
        2.1.1 十八大以前的“亲”而不“清”
        2.1.2 十八大后强力反腐初期的“清”而不“亲”
        2.1.3 优化营商环境后的既“亲”又“清”
    2.2 L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行动路径
        2.2.1 强化政治自觉,推动构建亲清关系
        2.2.2 规范权力权限,构建亲清交往机制
        2.2.3 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亲清政商环境
        2.2.4 加强思想教育,涵养亲清廉洁文化
        2.2.5 加快法治建设,打造亲清法治环境
第三章 L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困境
    3.1 市场化经济体系不健全,政商异化难以根除
    3.2 法律体系不健全
        3.2.1 矿产产权界定、流转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3.2.2 惩治腐败等法律不健全
    3.3 地方政府监管职能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
        3.3.1 地方政府监管职能履行缺位
        3.3.2 地方政府监管职能履行错位
        3.3.3 地方政府监管职能履行越位
    3.4 政府市场界限不清,政商沟通不畅
        3.4.1 政府市场界限不清,政务诚信不够
        3.4.2 沟通平台缺乏,政商交流不畅
    3.5 政商主体思想转变不彻底,未形成正确利益观
        3.5.1 政府官员官本位、当官也想发财的思想依旧存在
        3.5.2 企业人员围猎官员诱导腐败
        3.5.3 政商利益输送形式更加隐蔽多样
        3.5.4 我国传统人情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资源型地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出路
    4.1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1 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
        4.1.2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4.2 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制
        4.2.1 进一步明晰政府权力清单
        4.2.2 强化相关政策的落地落实
        4.2.3 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
        4.2.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教育
    4.3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4.4 引导推进现代企业建设
        4.4.1 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4.2 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4.5 建立政府与企业间沟通的规范化机制
        4.5.1 建立政商沟通平台
        4.5.2 企业打通与政府沟通渠道
        4.5.3 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桥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研究 ——以招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拟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农村社会治理
        二、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
    第二节 农村社会治理相关理论
        一、良法善治理论
        二、全面依法治国理论
    第三节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章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实践
    第一节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背景
    第二节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探索实践
        一、公共行政方面
        二、公共事务方面
    第三节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推行效果
第三章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各治理主体法制意识薄弱
        二、各治理主体法治能力有限
    第二节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农村治理主体权责不清
        二、民主推进不到位
        三、传统习俗影响
        四、现代化程度较低
第四章 招远市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思路
    第一节 遵循和培育依法治理理念
    第二节 抓住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关键
        一、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新要素
        二、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新探索
        三、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新能力
        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新机制
    第三节 做好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保障
        一、制度保障
        二、德育保障
        三、社会服务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村民自治
    2.2 乡镇行政
    2.3 理论依据
        2.3.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2.3.2 治理理论
        2.3.3 博弈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现状和困境
    3.1 海阳镇基本情况
    3.2 运行现状——利益驱动下的复杂多样
        3.2.1 积极合作型
        3.2.2 消极对抗型
        3.2.3 被动配合型
    3.3 运行中面临的困境
        3.3.1 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总体水平不高
        3.3.2 乡镇行政对村民自治的过度干预
        3.3.3 村民自治对乡镇行政的“明争暗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造成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困境的原因
    4.1 思维认识上的误区
        4.1.1 对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认识偏差
        4.1.2 对党组织与村委会间领导关系认识的模糊
        4.1.3 对农村发展战略执行上的权衡
    4.2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4.2.1 农村社会的“权力空置”
        4.2.2 自治权利救济途径的缺乏
        4.2.3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职能和责任的混淆
    4.3 运行基础的薄弱
        4.3.1 经济基础的差异
        4.3.2 基层政府权力的缺失
        4.3.3 村干部能力和村民素质的差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善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的对策
    5.1 可借鉴的经验
        5.1.1 江苏邳州“四权”工作法
        5.1.2 温州模式
    5.2 转变思想上的认识
        5.2.1 理清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工作关系
        5.2.2 理清村党组织与村委会间的领导关系
        5.2.3 做好农村发展战略的衔接和延续
    5.3 完善制度上的缺陷
        5.3.1 填补农村管理空白
        5.3.2 拓宽村民自治的救济途径
        5.3.3 理顺镇村职能内容和责任划分
    5.4 补齐基础薄弱短板
        5.4.1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5.4.2 构建完整政府职能
        5.4.3 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能力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2 相关理论及概念
    2.1 相关理论
        2.1.1 竞争优势理论
        2.1.2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现代农业
        2.2.2 特色农业
        2.2.3 品牌农业
        2.2.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彬州市概况
    3.2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3.2.1 彬州市苹果生产情况
        3.2.2 彬州市苹果质量现状
        3.2.3 彬州市苹果种植户情况
        3.2.4 彬州市苹果销售现状
        3.2.5 彬州市苹果产业重大项目实施现状
    3.3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化程度不高
        3.3.2 配套管理服务体系薄弱
        3.3.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
        3.3.4 营销方式滞后
        3.3.5 资金投入欠缺
        3.3.6 果业生产技术含量不足
4 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4.1 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4.1.1 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特点
        4.1.2 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经验
    4.2 庆阳苹果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4.2.1 庆阳苹果产业发展特点
        4.2.2 庆阳苹果产业发展经验
    4.3 日本苹果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4.3.1 日本苹果产业发展特点
        4.3.2 日本苹果产业发展经验
    4.4 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经验对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启示
        4.4.1 发展合作组织
        4.4.2 注重生产过程,生产安全食品
        4.4.3 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农超对接
5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SWOT分析
    5.1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
        5.1.1 有适宜的自然环境
        5.1.2 交通便利
    5.2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劣势
        5.2.1 苹果生产环节利润薄弱
        5.2.2 交易市场层次低
        5.2.3 信息流通渠道不畅
    5.3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机遇
        5.3.1 彬县撤县设市带来新机遇
        5.3.2 《彬州市五年果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带来新动力
        5.3.3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带来新支撑
        5.3.4 “互联网+”为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5.4 彬州市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
        5.4.1 进入外销苹果市场难度大
        5.4.2 外来苹果挤占本地市场份额
6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6.1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6.2 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对焦果业强市目标,强化果业规划实施
        6.2.2 抓好果园更新改造,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6.2.3 推行苹果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质量信誉
        6.2.4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拓宽果品营销市场
        6.2.5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深化经营体系变革
        6.2.6 健全服务机构,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2.2 基层政府实践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一) 选题依据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基本研究方法
        (三) 选题基本内容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情概况
        (一) 新政权在全国的建立
        (二) 江苏解放和恢复建省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组织概况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概况
        (一) 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干部的决定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迅速壮大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的构成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干部队伍扩大和财政压力
        (二) 干部队伍快速扩大造成干部质量下降
        (三) 干部来源多样和团结合作问题
        (四) 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初步整顿和建设
    一、干部队伍的初步整顿
        (一) 党政机关整编
        (二) 清理和审查干部
        (三) 统一调配干部
    二、进一步确立“德才兼备”的干部任用标准
        (一) 原有干部提拔任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进一步明确“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三) 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制度
    三、建立干部管理新体制
        (一) 原有干部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建立“分部”、“分级”干部管理体制
第三章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理论和政策水平
    一、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干部
        (一) 民主革命时期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 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对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广泛开展
        (一)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三) 大量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
        (四) 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在各地开展
    三、努力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
        (一) 始终高度重视干部的政策教育
        (二) 政策教育的广泛开展
第四章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干部队伍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一) 开展整风运动
        (二) 整顿党的组织
        (三) 在“三反”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四) 在“新三反”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三、加强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一) 坚决纠正干部强迫命令作风
        (二) 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 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四、建立干部监督约束机制
        (一) 成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二) 成立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
        (三) 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起步
第五章 迅速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文化基本情况
        (一) 干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二) 干部文化素质低的不利影响
    二、干部文化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确立
        (一) 中国共产党对干部文化教育始终高度重视
        (二) 干部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
    三、干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
        (一) 干部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二) 各地干部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
    四、干部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 迅速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文化水平
        (二) 有效提升干部工作能力
        (三) 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改进
第六章 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专业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
        (一) 专业干部数量上严重缺乏
        (二) 专业干部专业水平普遍较低
        (三) 专业干部队伍管理不规范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
        (一) 中国共产党对专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 专业干部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三、加强干部的专业学习和教育
        (一) 建立各种专业干部学校
        (二) 依托高等院校开展干部专业教育
        (三) 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培训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栖霞市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少俊. 安徽大学, 2020(03)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巴园子村为例[D]. 高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烟台市牟平区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禚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资源型地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L市为例[D]. 付超群. 山西大学, 2020(01)
  • [5]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研究 ——以招远市为例[D]. 戚晓霞. 青岛大学, 2019(02)
  • [6]海阳镇村民自治与乡镇行政运行困境及对策研究[D]. 王泰然. 燕山大学, 2019(07)
  • [7]彬州市苹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焦杨.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以1949-1956年江苏省为中心[D]. 周竞风. 南京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栖霞市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密切党群联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