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肺门及纵隔淋巴结CT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肺门及纵隔淋巴结CT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一、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肺门纵隔淋巴结CT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英[1](2021)在《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其病理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更高,对化疗比较敏感,但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及复发。同时不同的病理类型肺癌治疗及预后也完全不一样。肿瘤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是NSCLC分期的关键步骤,因此有效诊断淋巴结转移对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18F-FDG PET/CT作为目前肿瘤分期、原发病灶性质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既可以有效显示肿瘤相关解剖学结构,又可以显示肿瘤病灶摄取葡萄糖代谢活性,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本文整理分析了术前首诊行PET/CT检查,术后手术病理确诊原发灶NSCLC的患者57例,总结18F-FDG PET/CT及血清学指标CEA、病理检测指标Ki-67对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意义评价,试图找到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及CEA、Ki-67指标对鉴别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清远市人民医院,均经胸腔镜辅助手术对原发灶切除及纵膈、肺门-叶间淋巴结清扫,术前经PET/CT检查,且有完整病理随访结果的NSCLC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学CEA肿瘤指标及术后原发肿瘤病灶病理检测Ki-67指标。对患者图像展开定量分析,测量肿瘤原发灶长径、SUVmax值、SUVmax/CT值。同时测量纵隔淋巴结的长短径、SUVmax、CT值、SUVmax/CT值以及SUVratio参数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间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原发灶长径、原发灶SUVmax值、原发灶CT值、原发灶SUVmax/CT值、血清学指标CEA和病理检测Ki-67指标。以及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长短径、长径/短径、SUVmax、CT值、SUVmax/CT值、SUVratio参数指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以上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诊断原发灶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阈值,以及针对单个纵隔淋巴结判断是否转移的阈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并测出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患者间比较结果显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的性别(男女)、年龄、病理类型、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的原发灶长径SUVmax、SUVmax/CT值、血清学CEA和病理检测Ki-67指标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原发灶长径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为1.8,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08~0.848,P<0.05)。原发灶SUVmax、SUVmax/CT值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SUVmax最佳阈值分别为7.6和0.18,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95%CI:0.578~0.825,P<0.05)和0.717(95%CI:0.582~0.828,P<0.05)。血清学指标CEA、病理检测Ki-67指标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和20,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95%CI:0.552~0.805,P<0.05)和0.667(95%CI:0.530~0.786,P<0.05)。对于所有患者原发灶确诊为NSCLC患者,手术切除并全部获得病理的淋巴结,都通过手术分区指导在PET/CT诊断图像中的淋巴结共250枚,其中转移108枚。转移纵隔淋巴结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长短和CT值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转移组纵膈淋巴结的SUVmax、SUVmax/CT值、SUVratio均高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则低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均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淋巴结长径/短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60(95%CI:0.496~0.622,P=0.097)。淋巴结SUVmax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最佳阈值为2.68,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83(95%CI:0.958~0.995,P<0.05),淋巴结SUVratio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为0.22,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95%CI:0.609~0.729,P<0.05)。结论1.原发灶长径、SUVmax、SUVmax/CT值,以及血清CEA可提示NSCLC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利于临床诊断。2.对于NSCLC患者,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淋巴结SUVmax、SUVmax/CT值、SUVratio是用于判断单颗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考虑因素。3.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鉴别淋巴结是否转移有重要临床意义,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栾秋[2](2021)在《18F-FDG PET/CT肿瘤代谢负荷参数(MTV、TLG)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期是拟定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SUVmax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代谢负荷(MTV、TLG)对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及危险分层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将分别探讨18F-FDG PET/CT原发病灶以及淋巴结代谢负荷参数(MTV、TLG)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术中同时进行淋巴结廓清,术后经病理证实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405例。最终经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2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0例,术后病理分期为N1期31例,N2期49例。在总体中有35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延迟显像,其中淋巴结转移66例,非淋巴结转移者293例。参照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制订的纵隔淋巴结分区标准,对应术后病理淋巴结与图像淋巴结的分区,经病理金标准验证淋巴结性质后,对应术后病理淋巴结与图像淋巴结的分区,经病理金标准验证淋巴结性质后,共纳入淋巴结656个,包括转移性淋巴结126个,非转移性淋巴结530个。进行延迟显像的359例患者中纳入574个淋巴结,其中106个淋巴结经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468个为非转移性淋巴结。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代谢负荷参数(MTV、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MTV、△TLG)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结果:(1):一般资料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在总体405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0例和185例,中位数(范围)为63(26,79)岁。其病理学分型包括腺癌322例,鳞癌79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1例,肺母细胞瘤1例。原发病灶位于左、右肺的患者分别为161例和244例。原发病灶直径≥3 cm的患者125例,原发病灶直径<3 cm的患者280例。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灶位置(左、右)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原发病灶最大直径中位数水平为27(19,38)明显高于非转移组中位数水平21(16,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病灶病理类型(腺癌、非腺癌)也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纳入的656例淋巴结中,126例为转移性淋巴结,其中最大短径≥1 cm的淋巴结99例,最大短径<1 cm的淋巴结557例,转移性淋巴结组淋巴结最大短径中位数水平为0.88(0.67,1.06)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中位数水平0.73(0.62,0.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原发灶代谢负荷(T-MTV、T-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T-MTV、△T-TLG)与非小癌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组及非淋巴结转移组病例原发病灶T-MTV中位数分别为6.22(3.12,11.88)和2.96(1.66,7.07),T-TLG的中位数分别为38.89(16.52,103.93)和9.94(3.83,30.34),两者在转移组中的中位数的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原发病灶代谢负荷(T-MTV、T-TLG)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得到原发病灶T-MTV的曲线下面积为0.643(95%CI:0.0.578~0.708),最佳截断值为3.81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和58.8%;T-TL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95%CI:0.671~0.780),最佳截断值为19.02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8%和66.5%。35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延迟显像,其中66例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患者。对比延迟图像与早期图像可获得T-MTV与T-TLG的变化值△T-MTV与△T-TLG,淋巴结转移组△T-MTV与非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0.37(-0.1,-0.03)和-0.41(-1.05,-0.03),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淋巴结转移组△T-TLG中位数水平为7.10(2.74,13.31)明显高于非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0.91(-0.24,4.4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T-MTV与淋巴结转移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765),而△T-TLG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得到△T-TLG的曲线下面积为0.713(0.644,0.781),其灵敏的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63.8%。(3):淋巴结代谢负荷(L-MTV、L-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L-MTV、△L-TLG)与非小癌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L-MTV的中位数分别为1.03(0.71,1.48)和0.79(0.61,1.02),L-TLG的中位数分别为3.22(1.73,7.94)和1.74(1.17,2.62),两者在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淋巴结代谢负荷参数L-MTV及L-TLG与其性质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得到淋巴结L-MTV以及L-TLG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5(95%CI:0.586~0.704),0.709(95%CI:0.653~0.76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25和2.150,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8%,75.3%),(69.0%,67.1%)。从进行延迟显像的359例患者中共纳入574例淋巴结,其中106例淋巴结经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对比延迟图像与早期图像获得的变化值△L-MTV与△L-TLG,转移性淋巴结组△L-MTV与非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0.28(-0.09,0.11)和-0.23(-0.06,0.11),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转移性淋巴结组的△L-TLG中位数水平为0.22(-0.23,1.85)明显高于非转移组中位数水平0(-0.42,0.5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L-MTV与淋巴结性质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700),而△L-TLG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得到△L-TLG的曲线下面积为0.606(0.539,0.67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4.0%和89.7%。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直径≥3 cm、T-MTV≥3.815、T-TLG≥19.024、△T-TLG≥2.156、淋巴结最大短径≥1 cm、L-MTV≥1.025、L-TLG≥2.150以及△L-TLG≥1.204均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灶直径≥3 cm、T-MTV≥3.815、△T-TLG≥2.156、淋巴结最大短径≥1 cm、L-MTV≥1.025、L-TLG≥2.150以及△L-TLG≥1.204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1,而T-TLG≥19.024及L-MTV≥1.025则与淋巴结转移无显着相关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2。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获得其曲线下面积为0.830(0.787,0.873),明显高于单独应用原发病灶或淋巴结的MTV及TLG进行诊断时的AUC,其灵敏的和特异度分别为67.9%和83.7%。(4):高代谢淋巴结(SUVmax≥2.5)的代谢负荷参数(L-TLG、L-MTV)及其延迟显像变化(△L-MTV、△L-TLG)与非小癌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241例患者的高代谢(SUVmax≥2.5)淋巴结共426个,包括转移性淋巴结110个,应用SUVmax≥2.5进行诊断的假阳性率为74.2%。在高代谢淋巴结(SUVmax≥2.5)的研究中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L-MTV的中位数分别为1.09(0.76,1.60)和0.90(0.69,1.18),L-TLG的中位数分别为3.54(2.22,8.77)和2.35(1.78,3.74),可见上述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代谢负荷参数L-MTV及L-TLG与高代谢淋巴结(SUVmax≥2.5)的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得到淋巴结L-MTV以及L-TLG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5(95%CI:0.549~0.681),0.674(95%CI:0.609~0.73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25和5.63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4%,64.6%),(38.2%,92.4%)。应用代谢负荷参数L-MTV、L-TLG诊断的假阳性率分别为35.4%和7.6%,两者均明显低于应用SUVmax≥2.5为阈值进行诊断的假阳性率(74.2%)。从进行延迟显像的232例患者中共纳入374个淋巴结,其中94个淋巴结经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对比延迟图像与早期图像获得的变化值△L-MTV与△L-TLG,转移性淋巴结组△L-MTV与非转移组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0.28(-0.08,0.15)和-0.23(-0.06,0.12),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转移性淋巴结组的△L-TLG中位数水平为0.25(-2.23,2.20)明显高于非转移组中位数水平0.10(-0.42,0.79)。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L-MTV与淋巴结转移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774),而△L-TLG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ROC曲线分析得到△L-TLG的曲线下面积为0.585(0.512,0.659),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6.6%和80.1%。应用延迟显像变化△L-TLG诊断的假阳性率(13.9%)低于应用SUVmax≥2.5为阈值进行诊断的假阳性率(74.2%)。结论:18F-FDG PET/CT原发病灶代谢负荷参数(T-MTV、T-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T-TLG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18F-FDG PET/CT淋巴结代谢负荷参数(L-MTV、L-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L-TLG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且在高代谢淋巴结(SUVmax≥2.5)中,应用代谢负荷参数(L-MTV、L-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L-TLG来预测淋巴结转移可能帮助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

孙鑫[3](2021)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模式分析及术后放疗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local-regional failure,LRF)模式及影响因素,以指导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的靶区设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理ⅢA-N2期NSCLC患者,且患者均未接受新辅助治疗及PORT。LRF定义为随访过程中发生的支气管残端(bronchialstump,BS)、肺门、纵隔及锁骨上区淋巴结的复发。对患者的首次LRF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27个月,1024例患者中537例(52.4%)出现治疗失败。其中233例患者以LRF为首次失败模式。原发灶位于右肺的肿瘤,其最常见的首次复发部位为淋巴结区(lymph node station,LNS)4R(11.2%),其次为 LNS2R(9.4%)、LNS 7(6.7%)、LNS 1R(6.0%)和BS(5.0%);原发灶位于左肺的肿瘤,其最常见的首次复发部位为 LNS 4L(7.4%),其次为 LNS 4R(6.7%)、BS(6.3%)、LNS 7(5.9%)和 LNS 6(5.2%)。清扫后病理阳性淋巴结区的复发率均高于病理阴性淋巴结区,除LNS 10R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无同侧肺门淋巴转移的患者中,13.4%的患者出现了同侧纵隔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N2(风险率[hazardrate,HR]=1.3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1.71,p=0.04)、鳞癌(HR=1.42,95%CI:1.08-1.87,p=0.01)、pT3(HR=1.79,95%CI:1.06-3.03,p=0.03)及接受辅助化疗(HR=1.49,95%CI:1.14-1.94,p<0.001)为首次LRF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各区域的首次LRF预后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对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pⅢA-N2期NSCLC患者,应参考临床病理因素并基于肿瘤原发灶部位进行个体化的靶区设计。目的: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可降低标准治疗模式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局部区域失败(local-regional failure,LRF)。然而,很少有研究分析标准治疗模式下,未接受术后放疗(non-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Non-PORT)和 PORT 患者的 LRF 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后的pⅢA-N2期NSCLC的时间及空间LRF模式。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03年至2015年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病理分期为ⅢA-N2期的NSCLC患者。LRF定义为支气管残端、同侧肺门、纵隔和/或锁骨上区复发。Non-PORT组患者的虚拟计划靶区(planned target volume,PTV)为支气管残端、同侧肺门、隆突下和同侧纵隔淋巴结引流区三维外扩0.5cm后形成。应用风险率动态分析来评价LRF的时间模式。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4个月,854例患者中有507例发生了首次LRF。Non-PORT和PORT组分别纳入了 573例和281例患者,两组分别有149例(26.0%)和51例(18.1%)患者出现首次LRF。空间LRF模式分析显示,首次LRF最常见的部位在 Non-PORT 组为同侧淋巴结区(lymph node station,LNS)4(9.6%)、同侧 LNS 2(7.5%)、LNS 7(7.5%)和对侧 LNS 1(5.7%),PORT 组则为同侧 LNS 1(4.6%)。PORT组同侧LNS 2、同侧LNS 4和LNS 7的复发率明显低于Non-PORT组。Non-PORT组和PORT组靶区内复发率分别为47.7%和21.6%(p<0.001)。时间LRF模式分析显示,PORT组在随访过程中整体LRF风险均低于Non-PORT组。此外,PORT的加入使患者术后的首次LRF时间推迟了 6个月。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pⅢA-N2期NSCLC患者,PORT的加入可显着降低LRF发生率并推迟首次LRF的发生。目的:本文旨在探讨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后的复发时间和复发模式,为接受标准治疗的pⅢA-N2期NSCLC提供随访监测推荐。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03年至2015年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标准治疗方案的术后病理分期为ⅢA-N2期的NSCLC患者。术后复发模式分为:局部区域复发(local-regional recurrence,LRR)、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DM)及LRR+DM三种模式。本研究根据不同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对患者的复发风险分布进行分析,应用风险率动态分析和竞争风险模型对术后复发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Gray’s检验比较组间累积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共有854例患者纳入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中61.9%为多站N2淋巴结转移。患者1年、3年、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9%、50.7%和67.4%。共有510例患者发生了疾病复发,其中95(18.6%)例患者为单纯LRR,285(55.9%)例患者为单纯DM,130(25.5%)例患者同时存在LRR和DM。全组患者的复发风险率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复发复发风险在术后0-18个月持续升高,在术后第18-48个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在48个月之后迅速下降。单纯DM患者的风险率曲线与全组复发患者的相似。而单纯LRR和LRR+DM患者的风险率曲线呈现双峰分布。另外,不同的远处转移部位具有不同的复发高峰。不同临床及病理因素的累积复发风险率分析显示:在随访观察期间,较晚的术后T分期、多站N2淋巴结转移、未接受PORT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但是组间动态复发模式差异不显着。结论: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的复发在术后第18个月达到较高水平,并持续到术后第48个月。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有必要在术后4年内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密切的随访监测。这一随访策略与既往的临床实践并不完全一致,提示我们N2疾病可能需要不同于临床常规的个体化监测,这一结论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验证。目的:我们旨在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研究ⅢA-N2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查询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ⅢA-N2期NSCLC并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心脏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PORT组和未接受术后放疗(non-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Non-PORT)组的心脏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为心脏相关死亡的竞争风险事件,应用Gary’s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心脏相关死亡的累积发生率。使用竞争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1988年至2016年间,共有7290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并纳入分析。其中PORT组患者3386例,Non-PORT组患者3904例。PORT组患者的5年心脏相关死亡率为3.01%,Non-PORT组患者的5年心脏相关死亡率为3.26%。老年、男性、鳞状细胞肺癌、较早的肺癌确诊时间和较早的T分期是心脏相关死亡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但是,PORT的应用并不会增加心脏相关死亡率风险(风险分布比率[subdistribution hazard ratio,SHR]=0.99,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78-1.24,p=0.91)。在评估确诊时间段与心脏相关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心脏相关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确诊时间段内,PORT组和Non-PORT组患者心脏相关的死亡率并无显着差异。结论:对于ⅢA-N2期NSCLC患者PORT组和Non-PORT组的心脏相关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

黄海东[4](2020)在《支气管腔内超声及相关技术诊断肺周围及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早期筛查、检测是改善肺癌整体预后的关键。肺部实性病变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影像学表现之一,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or Tomography,CT)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病灶被发现,病灶的良恶性确诊仍然依据病理学诊断。传统的支气管镜技术可获得中央气道腔内病灶的病理诊断,但对于肺周围病灶及气道管壁外病灶诊断率较低。支气管腔内超声(endobroncheal ultrasonography,EBUS)和相关导引技术的发展,使得借助支气管镜技术从人体自然腔道微创获得肺周围病灶及气道管壁外病灶的病理诊断成为可能,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在长海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肺周围、气道管壁外病灶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肺内不同分布,分别采用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支气管腔内超声联合经典支气管针吸活检技术诊断肺段支气管管壁外实性病变和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大气道管壁外实性病灶的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诊断方法,评价各种诊断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第一部分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研究目的评价经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多种导引技术在肺周围性实性病灶(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PPL)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对上海长海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间,94例患者的94个实性肺周围性实性病灶,采用经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5组不同组合的导引技术开展肺外周病变的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1.综合导引技术A组(单用超声小探头)诊断率为65.0%(13/20),B组(超声小探头+引导鞘管)为75.6%(34/45),C组(超声小探头+引导鞘管+透视)为81.8%(9/11),D组(虚拟支气管镜导航+超声小探头+引导鞘管+透视)为91.7%(11/12)。2.94例患者中活检病理组织诊断性率为56.4%(53/94),结合刷检、灌洗后的诊断率为74.5%(70/94)。3.提高活检病理诊断率的因素包括:采用带鞘管的超声小探头为基础的多项导引技术联用、非下叶病灶、病灶直径>2cm、超声小探头位于病灶内部和采用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4.所有患者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左上叶尖后段操作出现超声小探头插入端损坏。结论1.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安全、有效。2.活检联合刷检及灌洗有助于提升诊断率。第二部分支气管腔内超声联合经典支气管针吸活检技术诊断肺段支气管管管壁外实性病变研究目的探讨采用经典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conventional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C-TBNA)联合穿刺前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法(Radial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RP-EBUS)诊断位于段支气管(第3到5级)管壁外肺实性病灶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经胸部CT证实16例病人位于段支气管近端管外肺实性病灶16个,穿刺前先予超声径向探头探查,确认管外病灶位置后,采用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法穿刺病灶获取病理组织,对照外科手术后病理结果和操作中并发症开展数据分析。结果1.采用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联合穿刺前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检查,16例组织送检病理结果证实14例病灶为恶性,其中肺腺癌8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2例,2例未发现恶性病变。2.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联合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检查的获取组织病理诊断准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3.75%、87.5%、12.5%;3.2例穿刺后出血大于5ml的并发症,经支气管腔内处理即缓解。结论1.经典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联合穿刺前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检查可用于位于段支气管近端管外病灶的诊断。2.该方法诊断率、敏感度高,无高危并发症发生,但需注意穿刺后出血的并发症。第三部分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大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研究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对47例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在上海长海医院经胸部CT扫描发现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共78枚肿大淋巴结,在超声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行弹性超声分型,根据颜色分布将淋巴结分为三型:Ⅰ型,非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为主,Ⅱ型,部分蓝色,部分非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Ⅲ型,蓝色为主;然后再行经支气管腔内超声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送检病理证实其良恶性。结果1.EBUS-TBNA后送检病理证实恶性淋巴结33枚,良性淋巴结45枚。2.78枚淋巴结超声弹性成像分型为:Ⅰ型淋巴结中,26/27(96.3%)良性,1/27(3.7%)为恶性,Ⅱ型淋巴结中,15/20(75.0%)为良性,5/20(25.0%)为恶性,Ⅲ型淋巴结中,4/31(12.9%)为良性,27/31(87.1%)为恶性。3.将Ⅰ型淋巴结定义为良性,Ⅲ型淋巴结定义为恶性,此类分法后超声弹性成像对肺门及纵隔恶性淋巴结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43%、86.67%、96.30%.结论1.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进行超声图像分型。2.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判断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的良恶性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孙娅茹[5](2020)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ccult lymph node metastasis,OLM)是指术前 CT 和 18FDG PET/CT 检查肺门及纵隔均无可疑淋巴结,但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OLM的发生率约为10%~20%,是临床N0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区域复发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拟联合18F-FDG PET和同机胸部吸气末屏气CT图像影像组学参数及临床因素,建立并验证预测早期NSCLC患者OLM的综合列线图。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于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早期(cT1-2N0M0)NSCLC患者1 17例,记录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18F-FDG PET/CT及同机胸部吸气末屏气CT扫描,原发灶均为FDG PET显像阳性肿瘤。FDG PET图像导入CGITA软件,以SUV=2.5为阈值勾画原发肿瘤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参数60个。同机胸部CT图像导入IBEX软件,于肺窗识别原发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参数188个。CT影像组学参数经Lasso logistic regression(LLR)特征筛选,构建OLM的CT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经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预测OLM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训练组(82例)数据建立预测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的预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比较不同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共19例患者(训练组14例,验证组5例)发生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原发灶SUVmax(OR 值,1.272)和年龄(OR 值,0.917)是 cN0早期 NSCLC 患者 OLM的独立危险因素;SUVmax和年龄预测OL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95%CI:0.640-0.837)和 0.694(95%CI:0.583-0.791)。Rad-score 预测 OLM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116(95%CI:0.708-0.888,训练组)和 0.860(95%CI:0.751-0.954,验证组)。基于原发灶SUVmax和年龄建立的列线图,C-index分别为0.804(95%CI:0.69-0.92,训练组)和 0.607(95%CI:0.71-0.98,验证组)。联合原发灶SUVmax、年龄、Rad-score构建的综合列线图预测效能最佳,C-index分别为0.864(95%CI:0.77-0.96,训练组)和 0.847(95%CI:0.71-0.98,验证组)。结论基于18F-FDG PET及同机胸部CT图像原发灶影像组学参数、SUVmax和年龄构建的综合列线图,可有效预测早期NSCLC患者OLM。

马拓[6](2020)在《基于能谱CT纵隔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文中认为目的应用能谱CT探讨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小细胞肺癌(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纵隔结节病的影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04月至2019年10月经唐山市人民医院CT平扫发现纵隔结节或肿块的首诊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支气管镜或穿刺后病理结果将纳入试验研究的患者分为胸腺癌组、纵隔淋巴瘤组;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组(肺内未见确切原发灶)和纵隔结节病组。其中,胸腺癌组男19例,女9例,年龄(52.52±9.84)岁;临床症状:胸痛、咳嗽、气喘18例,四肢无力6例,无明显症状4例;纵隔淋巴瘤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51.43±10.16)岁;临床症状:咳嗽、胸前区不适1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7例,无明显症状3例;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男17例,女8例,年龄(55.28±9.06)岁,临床症状:胸痛或胸闷痛10例、咳嗽7例、气喘5例、气促3例;纵隔结节病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55.81±9.47)岁,临床症状:胸闷13例、咳嗽5例、气喘6例、无明显症状2例。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行能谱CT增强扫描。利用能谱后处理软件做出不同类型病灶40-140kev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K)、碘浓度(IC)、水浓度(WC)等能谱参数。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列出各组数值,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对两组不同单能量水平下的CT值、病变部位碘含量、水含量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价能谱CT诊断效能。结果1胸腺癌组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 Kev单能量CT值高于纵隔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110 Kev单能量CT值与纵隔淋巴瘤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动脉期40~80Kev段单能量CT值和静脉期40~90Kev段单能量CT值显着高于纵隔结节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期80~140Kev段单能量CT值和静脉期90~140Kev段单能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胸腺癌组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低于纵隔淋巴瘤组,碘浓度高于纵隔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动、静脉期碘浓度均大于纵隔结节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静脉期水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胸腺癌组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 Kev段能谱曲线斜率明显高于纵隔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组静脉期40~70Kev、70~100Kev、100~140Kev三段能谱曲线斜率明显高于纵隔结节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动脉期这三段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能谱CT双期扫描在40~80Kev单能量CT值及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碘浓度上可显示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的差异,有助于二者区分。2能谱扫描可在动脉期40~80Kev、静脉期40~90Kev单能量CT值,动、静脉期碘浓度及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上显示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差异,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图4幅;表7个;参161篇。

殷志敏[7](2020)在《术前PET/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 分析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出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病理报告的淋巴结转移数据之间的差异,研究PET/CT在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术前PET/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肺部肿瘤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ET/CT对淋巴结转移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再依据年龄和肿瘤大小进行分组,将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分析PET/CT组(实验组)和非PET/CT(对照组)相关手术指标的特点,讨论PET/CT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67名患者,其中实验组191名(28.6%);对照组476名(71.4%)。两组患者女性人数均高于男性(50.8%vs 59.9%,P<0.05)。实验组平均年龄(59.41±10.87)岁高于对照组(56.80±11.38)岁,其中年龄<70岁的患者多于年龄≥70岁组(81.2%vs 86.6%,P>0.05)。两组患者中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人数均低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35.6%vs 39.3%,P<0.05)。在手术方式中,两组患者肺叶切除术最多(69.1%vs 61.1%,P<0.05)、肺段切除术次之(27.2%vs 29.0%,P<0.05)。实验组中肿瘤≤2cm的占比少于对照组(44.5%vs 74.2%,P<0.001)。两组患者肿瘤部位最多的分别是右上肺(35.1%vs 34.5%,P>0.05)、左上肺(22.5%vs 23.7%,P>0.05)和右下肺(19.9%vs 17.6%,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类型中腺癌均多于鳞癌(88.5%vs 93.9%,P<0.05)。PET/CT组患者手术共清扫淋巴结925组(2703枚),其中术后病理报告了24例有淋巴结转移,共49组(104枚);PET/CT以相同区域淋巴结组数为参照,发现31例患者,共61组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其中由术后病理确诊为转移淋巴结的有8名患者,共11组淋巴结。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2.4%、94.3%、18.0%和95.6%;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是5.7%和77.6%。将所有患者进行PSM,各有172名患者匹配成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似(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100min vs 105min,U=11412.500,P<0.001);实验组淋巴结清扫组数低于对照组(5 vs 6,U=10444.500,P<0.001);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χ2=7.117,P=0.008);淋巴结清扫组数和手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Kendall’s tau-b=0.405,P<0.01)。将年龄<70岁的患者进行PSM,各有140名匹配成功,各手术相关指标的中位数或占比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70岁的患者进行PSM,各有25名匹配成功,其中实验组手术时间(130.80±53.92)min 低于对照组(165.60±46.53)min(t=-2.443,P=0.018);实验组清扫淋巴结组数(4.68±1.49)少于对照组患者(5.68±1.41)(t=0.414,P=0.018);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 d vs 9d,U=205.000,P=0.03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χ2=4.667,P=0.031);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将肿瘤≤2cm的患者进行PSM,各有85名匹配成功,实验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90min vs 120min,U=2607.000,P=0.002);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组数的中位数都是5组(U=2922.500,P=0.028);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皆为7d,(U=2993.500,P=0.047);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χ2=3.977,P=0.046)。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和术后拔管时间相似(P>0.05)。将肿瘤>2cm组的患者进行PSM,各有82名匹配成功,各项手术相关指标中位数相近(P>0.05)。结论 1.PET/CT作为肺癌术前的重要检查之一,能够较好地反映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和规律,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适合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方式。2.术前PET/CT检查在年龄较大(≥70岁)或者合并基础疾病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指导术中淋巴结采样或清扫的策略,使老年患者从中获益;3.术前PET/CT检查在肿瘤较小(≤2cm)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指导术中淋巴结采样或清扫的策略,使肿瘤较小的患者从中获益。

常城[8](2020)在《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EGFR基因表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对比研究目的:18F-FDG PET/CT与CT、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直径£3cm)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型肺腺癌(直径£3cm)患者,其中149例有淋巴结转移,379例无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均在同一台设备、相同的参数下采集,图像预处理后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and 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勾画者的一致性,ICC>0.75表示一致性良好。使用m RMR和LASSO确定最佳特征集,运用逻辑回归建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ROC曲线评价三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当约登指数最大时取临界值,计算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在测试组进行模型验证。结果:PET/CT、CT和PET三组影像组学模型数据经特征提取、降维后分别保留13个PET/CT(5个CT和8个PET)、10个CT、10个PET影像组学特征。PET/CT、CT、PET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分别为0.92、0.87和0.83;测试组AUC值分别为0.92、0.82和0.82。PET/CT和CT、PET三个组学模型之间AUC值分别进行De Long测试,显示PET/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PET/CT与CT影像组学模型(P<0.05)、PET/CT与PET影像组学模型(P<0.05)之间有统计学意义;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略高于PET影像组学模型,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值0.293)。PET/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05、0.886和0.827;测试组分别为0.858、0.932和0.879;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29、0.759和0.809;测试组分别为0.718、0.9和0.764。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67、0.743和0.760;测试组分别为0.770、0.864和0.796。结论: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直径£3cm)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优于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第二部分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目的:比较PET/CT影像组学-临床因素复合模型与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临床因素模型三者间的诊断效能,探讨复合模型对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8例浸润型肺腺癌(与第一部分病例相同)临床因素建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因素模型。为了验证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与第一部分相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在训练组和测试组进行内部交叉验证100次,然后将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与经筛选最后纳入的临床因素经平均权重后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得到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PET/CT组学-临床复合模型。以上三个模型均在训练组中构建,并在相应测试组中进行模型测试。构建PET/CT组学-临床模型的列线图,辅助医师进行临床决策。绘制临床因素模型和PET/CT组学-临床模型的临床决策曲线,通过在测试组中量化分析不同阈值概率下的临床净获益,以确定二个模型的临床实用性与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显示实性成分大小和位置2个临床因素可以作为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临床因素模型,训练组AUC值为0.91,测试组AUC值为0.95。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为0.92,测试组为0.92;复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值分别为0.95和0.95。复合模型AUC值高于临床模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复合模型AUC值略高于影像组模型,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092);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略高于临床因素模型,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874)。PET/CT复合模型训练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1、0.649和0.977;测试组分别为0.866、0.683和0.989。纳入的实性成分大小、位置和影像组学分数构建PET/CT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列线图。训练组和测试组拟合优度检验曲线显示P值分别为0.597和0.133。临床决策曲线显示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阈值概率为1-70%时,运用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比临床模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获益更多。结论:本研究表明基于肺腺癌(直径£3cm)PET/CT影像组学特征可提高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影像组学分数和临床因素一起构建的列线图为临床医生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提供一种定量、便捷的方法。第三部分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对比研究目的:18F-FDG 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包括EGFR突变型患者295例,EGFR野生型患者288例。所有患者检查均在同一台PET/CT、同样的扫描参数下完成,图像经预处理后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m RMR和LASSO进行特征提取、选择最佳特征集,运用逻辑回归建立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PET/CT、CT和PET三个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三个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诊断效能。在测试组中分别对三组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PET/CT、CT和PET三组模型数据训练组经特征提取、降维后分别保留18个PET/CT(10个CT和8个PET)、15个CT和12个PET影像组学特征。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分别为0.76、0.74、0.71;测试组AUC值分别为0.75、0.70、0.75。PET/CT、CT和PET三个模型之间分别进行De Long测试,显示PET/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CT影像组学模型,但是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098)。PET/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PET组学模型(P<0.05),两者有统计学意义;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PET影像组学模型,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113)。PET/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03、0.686和0.694;测试组分别为0.535、0.864和0.701;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EGFR突变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609、0.754和0.682;测试组分别为0.802、0.568和0.684;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EGFR突变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569、0.758和0.665;测试组分别为0.663、0.773和0.718。结论:PET/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且优于PET影像组学模型,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于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第四部分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目的:比较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与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三者间的诊断效能,探讨复合模型对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3例浸润型肺腺癌患者(与第三部分病例相同)临床因素建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因素模型。为了验证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与第三部分相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在训练组和测试组进行内部交叉验证100次,然后将其与临床模型中经筛选最后纳入的临床因素经平均权重后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得到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训练组中建立以上三个模型,测试组中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价复合、临床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诊断效能。为了方便协助医生诊断,构建复合模型列线图。绘制临床因素模型和PET/CT组学-临床复合模型的临床决策曲线,通过在测试组中量化分析不同阈值概率下的临床净获益,以确定二个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效用。结果:研究显示吸烟史、胸膜牵拉、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成分4个临床因素可以作为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子,然后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得到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因素模型,训练组AUC值是0.81,测试组AUC值是0.77。复合模型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的AUC值分别为0.84和0.81。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是0.76,测试组AUC值是0.75。复合模型AUC值高于临床因素和影像组学模型,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因素模型的AUC值略高于影像组学模型,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167)。PET/CT复合模型训练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0、0.751和0.793;测试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0.875和0.755。纳入的4个临床因素和影像组学分数构建PET/CT组学-临床模型列线图。训练组和测试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P值分别为0.34和0.13。临床决策曲线显示,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阈值概率为10-85%时,运用PET/CT影像组学-临床因素模型比临床因素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获益较多,且在20-50%时表现更佳。结论:本研究表明基于肺腺癌PET/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可增加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诊断效能;PET/CT影像组学分数和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为临床医生预测肺腺癌EGFR提供一种定量、直观的方法。

刘帅帅[9](2020)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标志物关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腺癌并行EGFR基因检测、术前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患者完整病历资料,探讨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人类学特征,肿瘤直径,分化程度,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肿瘤标志物 CEA、CA125、CA19-9、CA72-4、CYFRA21-1、TAP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腺癌患者241例。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直径、分化程度、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A72-4、CYFRA21-1、TAP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以明确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直径、分化程度、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在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TAP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吸烟史、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及肿瘤标志物CA72-4、CYFRA21-1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潜在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于60、肿瘤直径>1cm、低分化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表达水平升高为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淋巴结转移阳性分为N1、N2转移组,发现两组在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之间,Nl、N2淋巴结转移组之间以及跳跃性N2转移和非跳跃性N2转移组之间在EGFR突变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原发位置将研究资料分为右肺上叶、左肺上叶、右肺下叶、左肺下叶、右肺中叶五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4.7%(21/85)、25.4%(15/59)、27.7%(13/47)、20.0%(7/35)、26.7%(4/1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将研究资料分为上叶肿瘤组和中下叶肿瘤组,结果两组在肺门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纵隔、5、6组淋巴结转移及跳跃性N2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下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小于60、肿瘤直径>1cm、低分化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表达水平升高是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原发位置肿瘤具有不同纵隔淋巴结转移倾向。上叶肿瘤主要转移至上纵隔和第5、6组淋巴结,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少见:而中下叶肿瘤常在发生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同时出现上纵隔和第5、6组淋巴结转移。

刘帅帅[10](2020)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标志物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腺癌并行EGFR基因检测、术前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患者完整病历资料,探讨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人类学特征,肿瘤直径,分化程度,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肿瘤标志物 CEA、CA125、CA19-9、CA72-4、CYFRA21-1、TAP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腺癌患者241例。比较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直径、分化程度、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A72-4、CYFRA21-1、TAP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以明确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直径、分化程度、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在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TAP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吸烟史、EGFR突变、肿瘤原发位置及肿瘤标志物CA72-4、CYFRA21-1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潜在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小于60、肿瘤直径>1cm、低分化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表达水平升高为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淋巴结转移阳性分为N1、N2转移组,发现两组在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之间,Nl、N2淋巴结转移组之间以及跳跃性N2转移和非跳跃性N2转移组之间在EGFR突变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原发位置将研究资料分为右肺上叶、左肺上叶、右肺下叶、左肺下叶、右肺中叶五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4.7%(21/85)、25.4%(15/59)、27.7%(13/47)、20.0%(7/35)、26.7%(4/1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将研究资料分为上叶肿瘤组和中下叶肿瘤组,结果两组在肺门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纵隔、5、6组淋巴结转移及跳跃性N2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下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小于60、肿瘤直径>1cm、低分化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表达水平升高是原发性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原发位置肿瘤具有不同纵隔淋巴结转移倾向。上叶肿瘤主要转移至上纵隔和第5、6组淋巴结,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少见:而中下叶肿瘤常在发生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同时出现上纵隔和第5、6组淋巴结转移。

二、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肺门纵隔淋巴结CT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肺门纵隔淋巴结CT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18F-FDG PET/CT肿瘤代谢负荷参数(MTV、TLG)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18)F-FDG PET/CT检查方法
    2.3 图像分析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2 原发灶代谢负荷(T-MTV、T-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T-MTV、△T-TLG)与非小癌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3.3 淋巴结代谢负荷(L-MTV、L-TLG)及其延迟显像变化(△L-MTV、△L-TLG)与非小癌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3.4 高代谢淋巴结(SUV_(max)≥2.5)的代谢负荷参数(L-TLG、L-MTV)及其延迟显像变化(△L-MTV、△L-TLG)与非小癌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18)F-FDG PET/CT 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模式分析及术后放疗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论文第一部分 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模式分析及靶区设计推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第二部分 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后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部区域复发模式的时空变化分析: 一项回顾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第三部分 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后p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模式的动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第四部分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可手术ⅢA-N2期非小细胞治疗模式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支气管腔内超声及相关技术诊断肺周围及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径向支气管腔内超声联合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诊断段支气管管壁外孤立性肺实性病变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大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支气管腔内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18)F-FDG PET/CT检查设备与方法
    1.3 图像基本信息采集
    1.4 图像影像组学参数提取
    1.5 统计分析
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
    2.2 早期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
    2.3 特征筛选
    2.4 影像组学评分建立及验证
    2.5 影像组学评分预测效能
    2.6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OLM预测模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EVCT在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基于能谱CT纵隔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能谱CT在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研究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仪器设备与扫描方法
        1.1.3 图像后处理
        1.1.4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纵隔淋巴瘤组、胸腺癌组性别、年龄资料比较
        1.2.2 双期增强扫描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癌单能量CT值比较
        1.2.3 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癌水浓度和碘浓度的比较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能谱CT在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仪器设备与扫描方法
        2.1.3 图像后处理
        2.1.4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纵隔结节病组性别、年龄资料比较
        2.2.2 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纵隔结节病单能量CT值比较
        2.2.3 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水浓度、碘浓度比较
        2.2.4 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和纵隔结节病组能量衰减曲线的斜率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能谱成像诊断纵隔淋巴结疾病的应用进展
    3.1 纵隔结节或肿块病变概述
        3.1.1 淋巴瘤
        3.1.2 胸腺瘤
        3.1.3 肺癌转移淋巴结
        3.1.4 纵隔结节病
        3.1.5 纵隔淋巴结结核
    3.2 宝石CT能谱成像原理
    3.3 宝石能谱CT在肿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3.3.1 能谱CT在肿瘤定性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3.3.2 能谱CT在肿瘤小病灶检出中的应用
        3.3.3 能谱CT在肿瘤图像质量提高中的应用
        3.3.4 能谱CT在肺癌的鉴别及病灶转移评估中的应用
        3.3.5 能谱CT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3.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术前PET/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数据采集
        1.4 数据分类说明
    2 研究方法
        2.1 PET/CT检查及诊断标准
        2.2 研究对象分组
        2.3 数据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1 患者基线特征
        1.1 基本信息特征
        1.2 手术方式和病理特征
    2 PET/CT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
    3 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和淋巴结切除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特征
        3.1 两组患者总体手术相关指标特征
        3.2 不同年龄与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关系
        3.3 不同肿瘤大小与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关系
第四章 讨论
    1 术前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指导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分析
    2 术前PET/CT在经PSM后患者中指导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2.1 术前PET/CT在老年患者中指导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2.2 术前PET/CT在肿瘤较小患者中指导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经PSM后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附表2 以年龄分组后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附表3 以肿瘤大小分组后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综述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EGFR基因表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PET/CT、CT和 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对比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PET/CT、CT和 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对比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 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标志物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前诊断和术中清扫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标志物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前诊断和术中清扫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肺门纵隔淋巴结CT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D]. 李志英.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18F-FDG PET/CT肿瘤代谢负荷参数(MTV、TLG)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D]. 栾秋.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模式分析及术后放疗后心脏相关死亡风险研究[D]. 孙鑫.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支气管腔内超声及相关技术诊断肺周围及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D]. 黄海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5]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D]. 孙娅茹. 山东大学, 2020(02)
  • [6]基于能谱CT纵隔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D]. 马拓.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术前PET/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D]. 殷志敏. 扬州大学, 2020(04)
  • [8]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EGFR基因表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常城. 苏州大学, 2020(06)
  • [9]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标志物关系分析[D]. 刘帅帅. 郑州大学, 2020(02)
  • [10]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标志物关系分析[D]. 刘帅帅.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肺门及纵隔淋巴结CT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