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齐刺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鄢卫平,胡得翼,房海,杨志超[1](2021)在《《内经》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应用概述》文中研究说明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关节骨质增生或肥大导致的神经根受压所致[1]。CSR主要临床表现是肩颈局部僵硬疼痛同时伴有上肢及及手指麻木、疼痛。该病发病率高,占所有颈椎病的50%~60%[2]。目前,治疗CSR有牵引、药物、手术、按摩、针刺等多种方法。针刺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3],但不同选穴、不同刺法之间仍存在差异。现将《内经》刺法治疗CSR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黄剑浩[2](2021)在《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立足于传统针刺手法为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简单随机化的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选穴均为C4~C6颈夹脊穴、天柱、后溪、申脉和悬钟。实验组采用通痹开结调气针法(苍龟探穴+捣法+飞法)针刺颈夹脊,其余穴位采用常规针刺,对照组所有穴位均行常规针刺治疗,每个穴位行针30秒,留针30分钟,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痛量表(NPQ)、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SF-MPQ)和颈椎活动度(CROM)的变化,并于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无脱落病例,最终实际完成10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病程、年龄、NPQ评分、SF-MPQ评分和颈椎活动度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NP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并且实验组N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PI、PRI、VAS评分及SF-MPQ总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实验组PPI、PRI、VAS评分及SF-MPQ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01),并且实验组颈椎活动度改善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0.01)。5.实验组共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6/50),对照组共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37/50),实验组的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痹开结调气针法可显着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疼痛症状、改善颈椎的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薛冰[3](2021)在《恢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XA2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传统刺法之一的恢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在治疗前后对TXA2的影响,确认恢刺法的临床治疗有效性。通过探索恢刺法的作用机理及规范操作要点,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指明方向。方法:理论部分,通过搜集及研究古今中外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实验部分,搜集严格纳入标准的,确定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60例患者,利用随机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恢刺针法,对照组接受普通针刺治疗。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从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TXA2水平指标方面进行组间对分析,以揭示出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的差异,得出结论。结果:1.在基础资料上,组间对比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满足比较分析的要求。2.在VAS评分这一项指标上,两组在治疗后都有显着改善(P<0.01),结束治疗后,治疗组在此项指标上的表现明显更佳,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在20分法评分这一项指标上,两组在治疗后均有改善(P<0.01),结束治疗后,治疗组在此项指标上的表现明显更佳,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血清TXA2浓度均较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在总有效率指标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86%和85.71%,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1.恢刺法和常规针刺两种治疗方案都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且恢刺法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与TXA2存在密切关联性,一般情况下,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清内的浓度越高;3.恢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它对降低患者血清TXA2的浓度有一定的影响;4.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而言,恢刺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孟洁[4](2020)在《“调神止痛”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从临床观察的角度,通过比较“调神止痛”针刺法与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定“调神止痛”针刺法的有效性,为临床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12月在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一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止痛”针刺法)、对照组(普通针刺),两组各3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及疗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观察记录VAS评分表及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并进行疗效评定。所有数据均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共收集70例患者,最终完成66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分析后得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在VAS量表方面,两组在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VA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调神止痛”针刺法和普通针刺均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程度;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调神止痛”针刺法的评分较普通针刺评分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说明“调神止痛”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优于普通针刺。3.在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方面,两组在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说明“调神止痛”针刺法与普通针刺都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状态;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调神止痛”针刺法评分较普通针刺评分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说明“调神止痛”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状态的改善优于普通针刺。4.在临床疗效方面,“调神止痛”针刺法的有效率为91.2%,普通针刺的有效率为78.1%,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调神止痛”针刺法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结论:1.“调神止痛”针刺法与普通针刺均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调神止痛”针刺法疗效优于普通针刺。2.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中引入“神”,重视“神”对疼痛的影响,可以将“调神止痛”的理论应用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方法,且简便易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覃镜羽[5](2020)在《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佐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治疗;对照组予手法配合枕颌牵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时间节点,通过患者SF-36评分值变化以评价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并参考VAS、NDI评分改变情况以做出疗效评价。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SF-36评分比较:(1)治疗前及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两两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VAS评分比较:(1)治疗前及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两两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2)治疗前、治疗1周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NDI评分比较:(1)治疗前与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1周与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内比较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2周与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5.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5.45%,显愈率为75%;对照组有效率为81.4%,显愈率为53.4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体有效率及显愈率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手法配合枕颌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能改善SF-36评分,降低VAS、NDI评分;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在提高轻、中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疼痛方面优于手法配合枕颌牵引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陈瑶[6](2020)在《压敏点穴区不同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观察压敏点穴区单针刺、齐刺、恢刺三种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差异,从中优选疗效最佳的刺法。方法:1.分组:利用SPSS软件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针刺组、齐刺组、恢刺组三组,每组20例。2.压敏点探查:用右手大拇指沿斜方肌、菱形肌、小圆肌和冈下肌等肌肉走行探查,余四肢握拳状,大拇指均匀向下用力按压,由轻到重,由浅到深,当按压局部出现疼痛感、或疼痛减轻、或疼痛向远端放射,或局部有痛性条索样结节处标记为压敏点,尽可能探查多的压敏点。3.治疗:3.1.基础针刺治疗:选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膈俞、合谷、太冲等穴采用单手进针法进针,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得气后留针。3.2.单针刺组:在基础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两个压敏点,在每个压敏点上都选用单针刺法,采用单手进针法将针刺入0.5-0.8寸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得气后留针,留针30分钟后拔针,消毒棉签按压针孔。3.3.齐刺组:在基础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两个压敏点,在每个压敏点上都选用齐刺法,先在压敏点中心直刺一针,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再在其左右旁开0.5寸45°斜刺两针,使针尖朝向第一根毫针的针尖,三针的针刺深度大致相同,施以平补平泻法使其得气,针下得气后留针,留针30分钟后拔针,消毒棉签按压针孔。3.4.恢刺组:在基础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两个压敏点,在每个压敏点上都选用恢刺法,先在压敏点中心直刺一针,施以平补平泻法使其得气,得气后将针尖提至皮下筋膜层,更换针刺方向,分别向左右针刺入肌肉间隙间,提插捻转,感觉局部酸胀麻木,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后提针至皮下,再次直刺入针,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使其得气,留针30分钟后拔针,消毒棉签按压针孔。4.疗程:三组患者均每天治疗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共针刺两个疗程。5.统计方法:三组治疗前后采用田中靖久20分量表及SF-MPQ量表进行评估,并判定其疗效,最后运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三组资料60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田中靖久20分量表评分的比较:(1)三组治疗前的20分量表评分经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三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针刺法、齐刺法、及恢刺法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3)治疗前后差值经组间比较,恢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恢刺组对CSR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单针刺组。齐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刺组与恢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F-MPQ评分的比较:(1)三组治疗前的SF-MPQ评分经方差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三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针刺法、齐刺法、及恢刺法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不适指数。(3)治疗前后差值经组间比较,恢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恢刺组对CSR患者疼痛不适改善程度优于单针刺组。齐刺组与单针刺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齐刺组对CSR患者疼痛不适改善程度优于单针刺组。齐刺组与恢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的比较:单针刺组愈显率为50%,齐刺组愈显率为60%,恢刺组愈显率为90%,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刺组明显优于齐刺组和单针刺组(P<0.05)。结论:1.压敏点穴区三种刺法(单针刺、齐刺、恢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均有良效,且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2.恢刺(单针多向刺)与单针刺(单针单向刺)比较,疗效优于单针刺;恢刺(单针多向刺)与齐刺(多针多向刺)比较,疗效也优于齐刺,体现了单针多向刺的优势。

熊小路[7](2020)在《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探讨该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颈椎病拓展新的思路、提供新的疗法。方法: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对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生成随机数,对随机数进行编秩并排序,随机将7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针指震颤行气法)和对照组(平补平泻法),每组各35例。两组主穴均取风池、颈夹脊穴(病变节段)、肩井、手三里、列缺;疗程均为2周,每周治疗3次,共观察2个疗程。记录两组合格受试者疗程前后的疗效指标(MPQ、NPQ量表)和疗效评价标准等信息,采用SPSS 24.0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疗效。结果:1、纳入受试者70例,脱落6例,实际完成64例,治疗组最终完成34例,脱落1例,对照组实际完成30例,脱落5例。比较两组受试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疗程前MPQ和NP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两组疗程前后MPQ、NPQ评分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两种方法均有效。3、比较两组疗程后MPQ、NPQ评分,疗程前后MPQ、NPQ差值评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程后评分较对照组低,疗程前后差值评分较对照组高,说明治疗组治疗后对各项评分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治疗方案优于对照组。4、综合疗效评价: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指震颤行气法与平补平泻法均能降低MPQ(PRI、VAS、PRI)、NPQ及其百分比评分,针指震颤行气法对疼痛感觉、情绪变化、疼痛程度和现时疼痛强度的改善优于平补平泻法;2、针指震颤行气法对颈痛程度引起的麻木疼痛症状的改善以及生活方式和工作质量的提高较平补平泻法更具优势;3、针指震颤行气法的整体临床疗效较平补平泻法更显着。4、针指震颤行气法以其“调形”“调气”“调神”为精髓,在治疗CSR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疗效,为治疗CS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提倡。

金鹏[8](2020)在《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应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比较针刀松解颈背部肌筋膜链上扳机点与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对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肌筋膜链上扳机点治疗,每4天治疗1次,1次1个疗程,一共做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5次1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治疗前后分数的改善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1.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91%;对照组总有效85.29%。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7,P=0.709)。两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愈显率69.70%;对照组愈显率41.18%。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509,P=0.0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对比:治疗组治疗前分数为6.23±1.31,治疗后分数为2.03±1.47;对照组治疗前分数为6.34±1.32,治疗后分数为3.06±1.32。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t=-3.013,P=0.004),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NDI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对比:治疗组治疗前指数为30.69±4.91,治疗后指数为11.82±4.31。对照组治疗前指数为32.37±5.87,治疗后指数为16.68±6.12。两组治疗前后ND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I指数差异有统计意义(t=-3.745,P<0.001),治疗组NDI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1.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治疗与常规针刺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均有一定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愈显率上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治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颈部功能活动方面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治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2.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尤其在缓解疼痛、改善颈部功能活动方面有显着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陈述荣,陈昕,陈瑞华,郑军凡,苏婵娟,梁杰[9](2019)在《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神经根型颈夹脊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联合组,给予两组常规齐刺颈夹脊穴治疗、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0. 05);联合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常规组(P <0. 05)。联合组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 <0. 05)。[结论]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见效快,效果显着,且可降低复发风险。

李尚锋,王学军[10](2019)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近况》文中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多发颈椎病,而针灸是一种治疗该型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查阅近5年的有关文献,从毫针、电针、水针、温针、针刀、针药等多种方法及依中医辨证分析等多种选穴方法,总结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近况。发现目前国内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尚无统一的临床疗效标准,且有关针灸治疗机理的现代医学研究较少。总的来看,如何统一疗效的判断标准,寻找客观的实验观察指标,确定更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研究需要关注与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齐刺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刺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论文提纲范文)

(1)《内经》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输刺
2 短刺
3 齐刺
4 巨刺
5 扬刺
6 浮刺
7 合谷刺
8 小结

(2)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不良事件处理
        2.7 统计学处理
        2.8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分析
    2 临床疗效分析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PQ评分比较
        2.2 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结果
        2.3 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比较
        2.4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
讨论
    1 中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关于病因
        1.2 筋骨失衡是颈型颈椎病的基本病机
        1.3 颈型颈椎病的中医学治疗现状
    2 颈型颈椎病的现代医学认识
        2.1 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2 颈型颈椎病的现代医学治疗
        2.3 颈型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3 穴位的选择依据
    4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概述
        4.1 穴结理论——基于“神客共会”思想的腧穴形态学模型
        4.2 苍龟探穴
        4.3 捣法
        4.4 飞法
        4.5 君臣佐使,系统解结
    5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立论依据
    6 指标的选择依据
        6.1 颈椎活动度
        6.2 量表的选择依据
    7 研究结果分析
        7.1 试验完成情况分析
        7.2 基线资料分析
        7.3 SF-MPQ评分分析
        7.4 颈椎活动度分析
        7.5 NPQ评分分析
        7.6 临床疗效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毫针针刺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恢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XA2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中医病因
        1.3 中医分型
        1.4 中医治疗
    2.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2.2 颈椎生理解剖
        2.3 发病机制
        2.4 西医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量表20分法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5 入组患者与健康成年人血清TXB_2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XB_2比较
第三章 研究与讨论
    1. TXA_2与CSR
    2. 恢刺法与CSR
        2.1 理论依据
        2.2 选穴分析
        2.3 恢刺法对CSR的作用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调神止痛”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3.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
        1.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名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2.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3.“调神止痛”针刺法的理论依据
        3.1 “调神”何以“止痛”?
        3.2 重视“以神调神”,将“以神调神”与“以针调神”相结合
        3.3 选穴依据
    4.“调神止痛”针刺法对 CSR 临床症状的改善
    5.“调神止痛”针刺法治疗 CSR 的优势
    6.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作者简介

(5)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1.1 中医诊断标准
        2.1.2 西医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5 疗效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资料收集
        3.3 治疗方案
        3.4 不良事件判定
        3.5 安全性评价分级
    4.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性指标
    5.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
    6.研究结果
        6.1 脱落病例分析
        6.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6.3 观察指标的比较
        6.3.1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6.3.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6.3.3 两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6.3.4 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讨论
    1.颈椎病的定义及分型
    2.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名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3.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3.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义
        3.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4.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4.1 手术治疗
        4.2 保守治疗
        4.2.1 中药治疗
        4.2.2 西药治疗
        4.2.3 针灸治疗
        4.2.4 牵引治疗
        4.2.5 针刀治疗
        4.2.6 手法治疗
        4.2.7 其他疗法
    5.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
    6.选题目的
    7.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依据
    8.研究结果分析
        8.1 一般资料
        8.2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8.2.1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8.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8.2.3 两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8.2.4 对疗效性指标差异的探讨
        8.2.5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8.2.6 不良事件
    9.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9.1 存在的问题
        9.2 解决方法
        9.3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压敏点穴区不同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治疗方法
    2 西医治疗方法
    3 小结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2.5 质量控制
    2.6 医学伦理原则
    2.7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田中靖久20分法量表评分比较
    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
    3.4 三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分布及愈显率比较
    3.5 试验结果分析
4.讨论
    4.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4.3 压敏点的探析
    4.4 针刺理论及取穴依据
    4.5 压敏点单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4.6 压敏点齐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4.7 压敏点恢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4.8 结果探析
    4.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7)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引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3.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法
        1.随机分组
        2.操作方法
        3.观察指标与观察方法
        4.疗效判定标准
    (三)数据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1.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2.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3.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二)MPQ量表结果比较
        1.两组PRI评分比较
        2.两组VAS评分比较
        3.两组PPI评分比较
    (三)NPQ颈痛量表积分结果比较
    (四)临床疗效比较
    (五)安全性评价
三、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
        1.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
        1.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三)课题依据
        1.针指震颤行气法
        2.选穴依据
        3.选用平补平泻法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4.疗效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四)研究结果讨论
四、结论
五、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单一针刺方法
        二、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三、总结
        参考文献
    运用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传统针刺手法
        二、特殊针刺手法
        三、其他针刺手法
        四、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致谢

(8)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应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讨论
4.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
        1.2.2 联合组
    1.3 疗效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症状改善时间
    2.3 复发率
3 讨论

(10)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针治疗法
    1.1 毫针疗法
    1.2 电针疗法
    1.3 火针疗法
    1.4 温针疗法
    1.5 水针疗法
    1.6 浮针疗法
    1.7 蜂针疗法
    1.8 其他相关针刺疗法
        1.8.1 腹针疗法
        1.8.2 针刀疗法
        1.8.3 分经针灸法
        1.8.4 腕踝针疗法
        1.8.5 中药导入结合针灸
2 微创埋线疗法
3 综合疗法
    3.1 针灸结合牵引疗法
    3.2 针灸推拿加功能锻炼点刺放血疗法
    3.3 刃针结合拔罐治疗方法
4 结语

四、齐刺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经》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应用概述[J]. 张鑫,鄢卫平,胡得翼,房海,杨志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09)
  • [2]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剑浩.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恢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XA2的影响[D]. 薛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调神止痛”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孟洁.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 覃镜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压敏点穴区不同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的疗效观察[D]. 陈瑶.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7]针指震颤行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熊小路.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肌筋膜链和扳机点理论指导下应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D]. 金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J]. 陈述荣,陈昕,陈瑞华,郑军凡,苏婵娟,梁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12)
  • [10]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近况[J]. 李尚锋,王学军. 甘肃科技, 2019(15)

标签:;  ;  ;  ;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