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烤烟雨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收集小水窖建设技术

山区烤烟雨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收集小水窖建设技术

一、山地烤烟雨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集雨式小水窖建造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吴清林[1](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刘阳[2](2020)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建设问题频发,大面积农田、林地、水系被侵占为建设用地,导致自然村落不断被蚕食,原有的生态安全格局被打破,自然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乡村规划建设套用现代城市规划技术模式,造成乡村排水困难、内涝频发、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严重等雨水问题,严重威胁到城乡生态安全。本文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研究区域,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综合利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探讨关中乡村现存的雨水问题及其应对的解决途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关中传统乡村雨水管理的生态经验。本研究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并探讨了不同要素条件下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首先,对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阶段、核心理念、原则和目的、关键技术以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并论述了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分析国内外低影响开发优秀实践案例。其次,分析关中地区降水、水文、地貌、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问题,挖掘关中地区传统雨水利用措施,结合关中地区美丽乡村进行的基础调研,剖析现阶段关中雨水景观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点。再次,本文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基础,结合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构建关中地区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提出适合关中场地地域性特征的雨水景观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咸阳市旬邑县纸坊村进行可行性验证。本文通过对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高效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为我国人居环境整治,构建功能复合、多元效益的乡村生态景观提供地域性经验,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贡献力量。

龙维科,张刘东[3](2019)在《浅析水窖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建设和实施措施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集雨水窖是山区乡镇在村水利工程的主要形式,在解决山区饮水灌溉和生态建设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小水窖的建设解决在村切身利益,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通过探讨山区小水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施措施的探讨,为山区水窖建设提供指导。

刘亭妤[4](2019)在《秦岭河谷型乡镇自然水生态化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倡导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我国的乡镇发展近几年突飞猛进,在乡镇易地搬迁、新镇区规划、以及建筑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城镇化发展中,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也愈发凸显,在倡导集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乡镇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课题针对人类生活必不可或缺的水资源入手,结合乡镇的实际环境提出“自然水”的概念,并针对乡镇的特殊发展现状、地形地貌,积极探索具有适应性的自然水生态化利用策略。目前来看,城市中对于水资源生态化利用的研究已颇有成果,但在乡镇中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学习城市中的已有成果并进行适宜性的分析研究,以达到改善乡镇生态环境以及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以秦岭河谷型乡镇作为研究对象,对秦岭地区79个乡镇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调查研究,主要针对乡镇的地形地貌、建筑布局、景观现状、建筑屋面、排水方式、庭院现状以及河道现状,收集水文资料、并采集径流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乡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生态景观,人与水隔离,且雨水均采用快排的形式,雨水在屋面、道路以及传输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雨水不但不是资源,更成为了河水的污染源之一。其次,镇区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缺乏生态景观、河道生态破碎,导致乡镇走上了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在水资源生态化利用以及水景观建设方面缺乏生态化理念、途径、评价以及多角度的理论支撑。论文突出研究秦岭河谷型乡镇的自然水生态化利用策略,通过运用低影响开发、人居环境科学、流域生态学、海绵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结合前期乡镇调研资料,对乡镇自然水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进一步剖析了镇区布局、镇区建筑、镇区景观与自然水的关系以及生态效益,重点研究了适用于秦岭河谷型乡镇特殊地形的自然水利用途径,提出了庭院雨水利用、建筑水景空间、河水引入策略以及河水造景策略的可行性做法,为秦岭河谷型乡镇自然水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

曾瑞[5](2018)在《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要素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陕西地处西北门户,依照自然条件和风俗文化分成陕北,关中与陕南三个区域。总体来说,不论哪一地区,水都是制约陕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对陕西各地文化习俗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自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海绵城市”以来,有关雨水利用、雨洪资源化、景观化等海绵城市的建设全方位地推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海绵城市的建设列入重要战略,目前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为雨水的资源化、景观化利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梳理传统民居对于雨水的利用及经验智慧,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在理论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陕西三地的传统民居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陕西地区的特殊地理和气候环境,尤其对当地的雨情特点、场地及该区域的民居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梳理。分析了各地典型民居形成中理水、用水、利水的景观形式及其要素特征,分别从民居建筑与民居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全面阐释。尝试从中探寻这些雨水景观与自然气候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分析陕西地区不同区域的民居雨水景观成因及其特性。总结古人的传统经验智慧,提出“四位一体”策略模型,从而对海绵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所借鉴和参考,从雨水利用和景观化方面为陕西三地的传统民居提出提升方案。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课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针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技术路线与方法的探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主要进行陕西自然条件分析,结合各地气候条件与雨情规律,尝试研究自然条件与民居产生之间的联系。第三章针对陕西三地典型传统民居雨水景观要素调查及解析,阐述以“独立式窑洞”为代表的陕北传统民居雨水景观,以“合院式”为代表的关中传统民居雨水景观和以“前楼后院式”为代表的陕南传统民居雨水景观的相关要素。文章第四章主要结合气候条件与民居雨水利用形式进行成因探寻与雨水景观特性的分析,总结各地雨水景观特征及其优缺点并进行改善建议。第五章在本文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智慧经验,总结出“四位一体”的雨水景观策略并分为安全、生态、舒适和艺术四个层面进行详细阐述和解析,并运用“四位一体”的景观策略进行民居雨水景观的提升和创新。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能够通过各方综合努力,不断提升雨水景观设计的水平和方式方法,全面提高陕西地区的传统民居雨水景观水平。最后,能够为该地区居民营造良好的雨水景观效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效益。

王玉[6](2017)在《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场地硬化率的激增导致城市一方面面临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雨水过量城市看海问题。雨洪问题对近年来城市生活安全性、适宜性、便捷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对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LID理念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LID技术的低山丘陵型场地雨洪系统,并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进行雨洪设计实践。主要工作与成果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对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特征整理研究,总结出了其地貌复杂、地表植被不均、局部生态脆弱、硬质面积不大等基本特征,并分析总结了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水文过程复杂、洪涝等环境灾害易发、景观建设和雨洪设计不同步、雨水资源化程度低等雨洪问题。(2)基于场地雨洪特征并结合同类案例分析、传统雨洪智慧的借鉴,笔者提出了基于场地水文特征和LID技术的雨洪管理方法:目标、原则的确定——立地条件分析——场地GIS水文模拟——提取场地雨洪关键点——提出场地策略——构建基于场地特征和LID雨洪系统。提出了一系列雨洪管理策略,包括以降雨的自然径流为基础而进行的雨水结构梳理;泄洪与渗透设施相结合,并以泄洪为主进行的雨水源头管理;坡度较大地段泄洪与截流相结合,多级截流减轻地面冲蚀的同时进行初步过滤水;汇水过程多级调蓄,提升水质,增加山体表面雨水回用率;并结合地貌积极营造不同类型水景;最后,山体宜设蓄水设施、储备消防和养护水源等。构建了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系统,包括基础蓄渗设施、安全性设施、雨水资源化设施、海绵科普娱乐设施四个子系统。(3)结合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系统和雨洪管理方法构建了韩山公园雨洪系统。通过对韩山场地研究及GIS水文分析,提取坑塘、水流节点、泄洪线、蓄水点、水网等关键点、线、面,并针对其分别提出了设计策略。(4)以韩山公园为例进行雨洪景观设计实践,并基于韩山公园景观设计和韩山公园雨洪系统的雨洪景观设计提出了蓄渗与泄洪一体化设计、山体泄洪与截流结合、雨水径流多级调蓄、雨水资源化水景设计、山体蓄水措施设计等设计策略。并对场地进行水量平衡。

谷爱芝[7](2017)在《中国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面对日益频繁的干旱与内涝,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总结出了许多现代化的雨水利用技术和方法。然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于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不同地域的缺水与雨水泛滥等问题方面,也累出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建造并形成的各种类型雨水利用设施和技术中蕴含着人水和谐的地影响开发理念,有些成功地延续到了今天仍然发挥作用。在现代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当我们致力于学习国外先进雨水利用技术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土地上衍生出来的、最适用于地域本土的传统雨水利用方式。本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中国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及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的雨水利用智慧,结合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理论,探索将传统雨水利用智慧中提取出的文化、制度与技术措施应用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途径。首先,以传统雨水利用为背景,采用文献搜集、整理、分析等方法,从雨水利用文化层面、制度层面以及措施层面总结出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传统雨水利用智慧。传统雨水利用措施层面,以干旱半干旱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县志为基础资料,整理出富有地方特性的的雨水利用措施,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其次,在上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出传统雨水利用智慧中蕴含的人水和谐的观念、基于人水和谐理念下的多方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因地制宜的雨水资源以及传统雨水利用技术的延续方式,传统探索其在现代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继承方式。最后,进行实证案例研究,分析了河南鹤壁海绵城市建造中传统雨水利用智慧的体现,对前文所研究的理论及方法进一步的论证。

郭艳波,连振龙[8](2017)在《水窖在云南省坡耕地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水窖作为一项被广泛采用的集雨灌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云南省缺水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同时在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确定项目区总需水量、单个水窖容积及供水量等步骤,可计算出项目区需要修建的水窖数量;根据项目区降雨及下垫面情况,确定单口水窖的最小集流面积,并以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以期为同类工程及云南省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覃换勋[9](2016)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喀斯特地区,是世界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喀斯特集中连片区,在典型季风气候、特殊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结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独特的水资源短缺与干旱问题—工程性缺水,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工程性缺水发生在降水丰富的喀斯特地区,与区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少土、植被覆盖率低以及长期强烈喀斯特作用产生的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在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干旱致灾因子、水资源的赋存特征与空间补给关系、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对工程性缺水问题因地制宜地进行人工干预、优化组合配置,制定相关模式与技术集成,增强不同干旱情景下应急调度与安全调控,满足地区用水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朝营小流域、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顶坛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监测、问卷调查、室内分析以及系统科学等研究方法,对两条小流域的水资源、水利水保工程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区域干旱发生的主导因素,结合多源数据资料构建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度模式---“朝营模式”和“顶坛模式”,通过技术示范,分析产生的综合效益,并对该模式做推广适应性分析。(1)根据朝营、顶坛两条小流域水资源赋存状况及特点,以流域内人畜、农作物以及经济林草作为计算对象,通过采用”K值法”、修正的彭曼公式以及林地作物腾发量ETj等方法对区域内的人畜用水、农作物及经济林草需水进行分析,朝营小流域人畜年需水总量0.20×107m3,生态需水为0.22×107m3,总需水量为0.42×107m3。根据目前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工程配置下,蓄水池可解决用水0.14×105m3,泉水解决用水0.12×107m3,生态需水自然补给水量为0.27×107m3,水资源供需失衡量为:0.29×106m3。顶坛小流域人畜年需水总量0.35×106m3,生态系统年需水总量0.57×106m3,小流域总需水量为0.92×106m3,在小流域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工程配置下,蓄水池可解决用水0.11×105m3,屋面集雨提供水量为0.42×106m3,小泉点开发利用补给0.11×106m3,降雨补给水量为0.61×105m3,水资源供需失衡量为0.33×106m3。解决供需失衡问题,需配置如下工程措施:朝营小流域至少建设100m3蓄水池40座,修建60m3蓄水池300座;30m3蓄水池560座,同时根据水资源的调度需求配套沉沙池和引水管网;在顶坛小流的人畜需水方面,需修建100m3蓄水池80座,12个村民组各修建60m3水池1座;在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方面,仍需修建60m3蓄水池120座和30m3蓄水池264座。(2)根据朝营喀斯特高原山地与顶坛喀斯特高原峡谷两种典型地貌特征,在查明两条小流域水资源赋存状况与分布特征、水利水保工程配置现状等基础上,结合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工程配套成熟技术,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形成以满足区内日常用水为目标,同时兼顾能极度干旱情景下水资源应急调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利水保工程配置模式及其所需的技术体系支撑,构建了与两条小流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相匹配的“朝营模式”与“顶坛模式”。“朝营模式”主要采用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发展畜牧业水源保障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农作物灌溉的水源工程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以及经济林灌溉的多源水工程建设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等进行的模式构建;“顶坛模式”构建主要采用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及经济林灌溉的多源水工程建设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等技术而构建。(3)在朝营小流域,优化原有屋面技术、开发洼地薄膜集雨技术,对露水收集利用的技术进行研发,并通过人畜饮水安全、发展畜牧业水源保障、农作物灌溉的水源工程配套以及经济林灌溉的多源水工程等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以屋面集雨+泉点引水为主的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体系、屋面集雨+泉点引水提、蓄、引相结合的发展畜牧业水源保障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体系、以土地整治坡改梯及配套工程建设+路面集雨的农作物灌溉的水源工程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体系以及屋面集雨+路面集雨+坡面集雨+洼地薄膜集雨小山塘工程建设的经济林灌溉的多源水工程建设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体系;在顶坛小流域,优化原有屋面集雨技术的同时,提出通过措施运用减少蒸发量的技术与方法,并通过人畜饮水安全和发展经济林灌溉水源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屋面集雨+泉点引水+落差提水+跨流域远距离水资源调度提、蓄、引相结合的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及坡面集雨+路面集雨+机电提水+逐级提水+吊瓶滴灌的经济林灌溉的多源水工程建设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的技术体系。(4)以朝营、顶坛两条小流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人为条件等为基础,充分结合地区产业结构特征,根据野外调查,弄清现有工程的配置情况以及流域需水特点,选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下小寨、韩家冲、沙坝以及查耳岩等处作为技术示范点。在朝营小流域下小寨社区修建65m3蓄水池一口,配套管网配套dn32pe管0.72km,优化屋面集雨技术修建生物慢滤池5座;在韩家冲等社区修建400m3高位调蓄水池1座,配套管网dn50pe管,dn32pe管共计9.1km;在沙坝区域修建坡改梯9.37hm2,配套修建60m3蓄水池6座,截流沟20m;在梅家丫口等经济林布置区修建750m3小山塘1座,沉砂池1座,配套输水、供水管网300m。在顶坛小流域查尔村,安装铺镀锌管管道共计27.3km,其中dn60镀锌管5.3km、dn40镀锌管6.6km、dn25镀锌管4.6km、dn20镀锌管2.4km以及dn15镀锌管8.37km管道铺设贯穿到整个研究区,在经济林区修建60m3蓄水池20座,配套沉砂池20座,截流沟200m,逐级提水工程一套,配套管网2000m。通过工程实施使122.84hm2面积的农作物及经济林草免受干旱影响,4203人,668头(匹/只)解决干旱缺水问题。(5)选择朝营小流域下小寨、韩家冲、沙坝、梅家丫口及朱家岩洞和顶坛小流域查耳岩村等地区作为示范点,于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实施,并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朝营小流域的下小寨社区修建配套蓄水池及管道后,通过蓄水池调蓄作用,一年可调蓄水量4.73万m3,每年减少工程渗漏水量431m3,泉水及工程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韩家冲社区养殖水源保障工程建设,高位水池的建立,全年可调蓄水量8.96万m3,满足极度干旱应急水资源的调控,满足69头牛养殖所需水源,缓解韩家冲、下小寨社区旱季用水压力;在沙坝区域进行土地整治0.94 hm2的坡改梯及灌溉水池配套建设,改善原有的耕作环境,提供干旱环境下的调度水源,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玉米产量由每亩350kg,可提高到每亩400kg左右,整个示范点玉米增产7755kg,增加收入1.58万元,工程每年调蓄水量1.08万m3,保土约16.8m3。梅家丫口、朱家岩洞等地经济林多源水工程建设,有效的蓄积雨水、地表径流资源,蓄水工程全年调蓄水量2.25万m3,为发展经济林提高了足够的水源保障。顶坛小流域查耳岩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充足,保证率达到80%以上,解决全村870户3850多人饮水安全问题;查耳岩村农作物灌溉的水源工程配套建设,采用坡面径流开发、地表水逐级提水利用以及吊瓶滴灌抗旱等多种技术手段,保障112.42hm2经济林灌溉所需的26.98万m3水量。

申潇潇[10](2016)在《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雨水是一种良好的资源,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技术实践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在保护和美化环境、节约资源、防洪减灾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也做了多种尝试,最初是以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灌溉饮水为主要目的,近几年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也逐渐开始进行雨水利用,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河南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较为干旱,由于城市化建设还出现旱涝并存的现象,因此,进行雨水利用是非常必要的。河南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4.3%,因此许多城市公园在山地地形上建设。山地公园坡度大,导致雨水径流速度快,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然而,山地公园又是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如果将山地公园建设与雨水利用结合,既能够解决山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因此,本文针对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生态化利用做了相关研究。文章首先通过分析河南省地势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条件、气候特点、水利概况、雨水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山地公园特点、雨水利用优势及意义等,得出河南省建设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措施是可行而且非常必要的;其次又提出雨水利用的规划原则,即因地制宜、考虑整体布局、保护区域原貌、限制不透水区域等,并将雨水利用划分为雨水滞留下渗、雨水过滤净化、雨水存储调蓄三个系统,分别介绍了相关措施的一般做法;然后通过河南地势地貌将山地区域分为太行山山地丘陵区、豫西黄土山地丘陵区、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分别选取各区域内代表城市进行分析,总结该区域适宜的雨水利用措施;最后以新密市青屏山公园作为实际案例,介绍了公园雨水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其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并提出改进意见。本文针对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设计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帮助与参考。

二、山地烤烟雨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集雨式小水窖建造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烤烟雨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集雨式小水窖建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2)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生态问题突出
        1.1.2 .乡村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1.3 .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
        1.1.4 .乡村建设结合低影响开发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低影响开发理念
        1.4.2 .美丽乡村
        1.4.3 .雨水景观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低影响开发
        1.5.2 .乡村规划建设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2.1.1 .低影响开发的原理
        2.1.2 .低影响开发的目的
        2.1.3 .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
        2.1.4 .低影响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措施
    2.2 .低影响开发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
        2.2.1 .提高乡村径流调蓄能力
        2.2.2 .提高污染净化能力
        2.2.3 .提高雨水利用能力
    2.3 .国内外优秀案例
        2.3.1 .国外案例研究——印度卢平研究所季风花园
        2.3.2 .国内案例研究——万科绿色研究发展中心
        2.3.3 .案例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分析及调查研究
    3.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问题
        3.1.1 .关中自然环境特征
        3.1.2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问题
    3.2 .样本美丽乡村的选取
        3.2.1 .样本选取原则
        3.2.2 .调研方法与思路
    3.3 .重点调研案例研究
        3.3.1 .安吴村
        3.3.2 .东韩村
        3.3.3 .李家岩村
    3.4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问题
        3.4.1 .村庄设计不合理
        3.4.2 .广场绿地缺失
        3.4.3 .硬质化铺装占比大
        3.4.4 .雨水利用能力不足
        3.4.5 .水处理设施缺乏
        3.4.6 .景观规划灵活应变力欠缺
    3.5 .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
        3.5.1 .径流集蓄工程技术
        3.5.2 .造田集雨工程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乡村雨水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4.1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4.1.1 .雨水管理
        4.1.2 .雨水资源化
        4.1.3 .场地生态修复
        4.1.4 .地域性景观
    4.2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 .场地扰动最少化
        4.2.3 .基于“小规模、分散化、源头式”设计理念
        4.2.4 .创造多功能雨水景观设施
        4.2.5 .因地制宜原则
    4.3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4.3.1 .院落空间
        4.3.2 .公共空间
        4.3.3 .生产空间
    4.4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步骤
        4.4.1 .现状调研分析
        4.4.2 .生态敏感性分析
        4.4.3 .汇水分区规划设计
        4.4.4 .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用于不同要素的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
    5.1 .基于关中自然条件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5.1.1 .基于关中气候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2 .基于关中土壤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3 .基于关中地貌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4 .基于关中绿地植被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2 .基于关中人居场地要素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5.2.1 .乡村院落住宅设计
        5.2.2 .乡村道路设计
        5.2.3 .乡村公共广场设计
        5.2.4 .乡村河道水系设计
        5.2.5 .乡村农业种植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咸阳市纸坊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区位分析
        6.1.2 .交通区位分析
        6.1.3 .自然条件分析
    6.2 .场地现状分析
        6.2.1 .用地现状分析
        6.2.2 .道路分析
        6.2.3 .建筑情况分析
        6.2.4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分析
        6.2.5 .广场绿地分析
        6.2.6 .河道水系分析
        6.2.7 .农田山体分析
        6.2.8 .排水设施
        6.2.9 .问题总结
    6.3 .建设目标及设计原则
        6.3.1 .设计目标
        6.3.2 .设计原则
        6.3.3 .设计思路
    6.4 .纸坊村雨水景观总体方案设计
        6.4.1 .汇排水分析
        6.4.2 .设施选择与技术流程
        6.4.3 .设施布局
    6.5 .设施节点设计
        6.5.1 .山体台塬雨水设计
        6.5.2 .雨水湿地
    6.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浅析水窖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建设和实施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山区水窖建设现状
2 小水窖的重要作用
    2.1 小水窖建设的必要性
    2.2 山区小水窖的可行性
3 小水窖的实施措施
    3.1 政府示范引导,加大资金投入
    3.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管理
    3.3 抓住时机,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多方筹资

(4)秦岭河谷型乡镇自然水生态化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秦岭河谷型自然水利用现状调查
    2.1 调研概况
        2.1.1 调研范围
        2.1.2 调研内容
    2.2 自然水利用现状汇总分析
        2.2.1 秦岭东段调研分析
        2.2.2 秦岭中段调研分析
        2.2.3 秦岭西段调研分析
        2.2.4 地表径流现状
        2.2.5 公共场地与道路现状
    2.3 自然水利用现状汇总分析
        2.3.1 基础设施信息汇总
        2.3.2 河道信息汇总
    2.4 自然水利用现状问卷分析
    2.5 建筑雨水利用现状
        2.5.1 秦岭东段乡镇雨水利用现状
        2.5.2 秦岭中段乡镇雨水利用现状
        2.5.3 秦岭西段乡镇雨水利用现状
    2.6 自然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自然水特性分析
    3.1 河水特性分析
        3.1.1 河水流量的时令性
        3.1.2 秦岭乡镇河水水质分析
    3.2 雨水特性分析
        3.2.1 降雨量分析
        3.2.2 径流水质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与自然水关系解析
    4.1 镇区布局与自然水的关系
        4.1.1 镇区地貌特征
        4.1.2 镇区布局特征
        4.1.3 镇区布局与自然水利用的基本类型
        4.1.4 镇区自然水利用的生态效益
    4.2 镇区建筑与自然水的关系
        4.2.1 乡镇建筑与自然水的关系
        4.2.2 建筑庭院集水
        4.2.3 建筑周围雨水蒸腾
    4.3 镇区景观与自然水的关系
        4.3.1 河道景观与自然水的关系
        4.3.2 建筑景观与自然水的关系
        4.3.3 景观水的生态化效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自然水生态化利用策略
    5.1 自然水生态化利用总体原则与目标
        5.1.1 总体原则
        5.1.2 具体目标
    5.2 镇区雨水生态化利用策略
        5.2.1 雨水收集方法
        5.2.2 雨水利用模式
    5.3 镇区河水生态化利用策略
        5.3.1 河水引入策略
        5.3.2 镇区河水造景
        5.3.3 镇区自然水利用系统
    5.4 乡镇建筑自然水生态化利用策略
        5.4.1 庭院雨水利用
        5.4.2 建筑水景空间
        5.4.3 建筑防水措施
    5.5 镇自然水生态化利用实证
        5.5.1 工程实例概况
        5.5.2 自然水利用策略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秦岭河谷型乡镇自然水资源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要素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雨洪利用的重要性及在景观空间中的形式
        1.1.2 民居空间中对水的处理和利用
        1.1.3 陕西的雨情概况及其对当地民居中雨水景观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进展
        1.4.1 概念界定
        1.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陕西自然条件分析
    2.1 陕西气候条件
        2.1.1 陕北气候条件
        2.1.2 关中气候条件
        2.1.3 陕南气候条件
    2.2 陕西雨情规律
        2.2.1 陕北雨情规律
        2.2.2 关中雨情规律
        2.2.3 陕南雨情规律
    2.3 场地条件分析
        2.3.1 陕北场地条件分析
        2.3.2 关中场地条件分析
        2.3.3 陕南场地条件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及其解析
    3.1 以“独立式窑洞”为代表的陕北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解析
        3.1.1 民居建筑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
        3.1.2 民居环境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
        3.1.3 陕北民居雨水景观解析
    3.2 以“合院式”为代表的关中传统民居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及其解析
        3.2.1 民居建筑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
        3.2.2 民居环境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
        3.2.3 关中民居雨水景观解析
    3.3 以“前楼后院式”为代表的陕南传统民居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及其解析
        3.3.1 民居建筑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
        3.3.2 民居环境雨水景观要素的调查
        3.3.3 陕南民居雨水景观解析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的成因及其特性
    4.1 “独立式窑洞”民居中雨水景观的成因及其特性
        4.1.1 “独立式窑洞”民居的雨水利用形式
        4.1.2 “独立式窑洞”民居雨水利用形式的成因分析
        4.1.3 “独立式窑洞”民居的雨水景观特性及其优缺点分析
    4.2 “合院式”民居中雨水景观的成因及其特性
        4.2.1 “合院式”民居的雨水利用形式
        4.2.2 “合院式”民居雨水利用形式的成因分析
        4.2.3 “合院式”民居的雨水景观特性及其优缺点分析
    4.3 “前楼后院式”民居中雨水景观的成因及其特性
        4.3.1 “前楼后院式”民居的雨水利用形式
        4.3.2 “前楼后院式”民居雨水利用形式的成因分析
        4.3.3 “前楼后院式”民居的雨水景观特性及其优缺点分析
    4.4 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的不足及建议
        4.4.1 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的不足
        4.4.2 陕西传统民居雨水景观的建议
5 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的经验与策略
    5.1 “四位一体”的经验总结
    5.2 “四位一体”之安全性层面
        5.2.1 民居建筑中的雨水景观安全考量
        5.2.2 民居环境中的雨水景观安全考量
        5.2.3 “四位一体”安全层面之雨水景观策略考量
    5.3 “四位一体”之生态性层面
        5.3.1 民居建筑中的雨水景观生态考量
        5.3.2 民居环境中的雨水景观生态考量
        5.3.3 “四位一体”生态层面之雨水景观策略考量
    5.4 “四位一体”之舒适性层面
        5.4.1 民居建筑中的雨水景观舒适考量
        5.4.2 民居环境中的雨水景观舒适考量
        5.4.3 “四位一体”舒适层面之雨水景观策略考量
    5.5 “四位一体”之艺术性层面
        5.5.1 民居建筑中的雨水景观艺术考量
        5.5.2 民居环境中的雨水景观艺术考量
        5.5.3 “四位一体”艺术层面之雨水景观策略考量
    5.6 “四位一体”的借鉴与创新应用
        5.6.1 陕北民居雨水景观的借鉴与创新
        5.6.2 关中民居雨水景观的借鉴与创新
        5.6.3 陕南民居雨水景观的借鉴与创新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应用与展望
        6.2.1 应用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6)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低山丘陵
        1.3.2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
        1.3.3 雨洪管理
        1.3.4LID技术
        1.3.5GIS水文分析
    1.4 文献综述
        1.4.1 低影响开发研究进展
        1.4.2 低山丘陵地貌场地雨洪管理研究进展雨洪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技术路线
        1.5.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特征研究
    2.1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特征
        2.1.1 地貌特征
        2.1.2 地表自然特征
        2.1.3 硬质景观特征
        2.1.4 水体特征
        2.1.5 地表植被特征
        2.1.6 生态安全特征
    2.2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存在的雨洪问题研究
        2.2.1 水文过程复杂
        2.2.2 环境脆弱易发生灾害
        2.2.3 排水系统落后
        2.2.4 景观设计和雨洪建设不同步
        2.2.5 施工质量低、某些雨水管理措施并未起到相应作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设计研究
    3.1 案例分析
        3.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1.2 上海辰山植物园
        3.1.3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生态公园
        3.1.4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湿地公园
        3.1.5 案例小结
    3.2 中国传统雨洪智慧借鉴
        3.2.1 安徽宏村的雨洪智慧
        3.2.2 北京颐和园山体雨洪智慧
        3.2.3 《园冶》中的雨洪管理思想
    3.3 LID技术应用调研分析
        3.3.1 LID技术应用调查内容和方法
        3.3.2 LID技术应用调查数据整理
        3.3.3 LID技术应用调研结果分析
    3.4 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方法
        3.4.1 管理目标
        3.4.2 管理原则
        3.4.3 立地条件分析
        3.4.4 基于GIS的水文分析
        3.4.5 关键点提取
        3.4.6 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策略构建
        3.4.7 基于LID技术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系统构建
        3.4.8 雨洪管理总体布局设计
        3.4.9 雨洪景观详细设计
        3.4.10 场地雨水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LID技术的沭阳韩山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4.1 韩山概况
        4.1.1 基地概况
        4.1.2 水文基础资料获取
        4.1.3 周边水系分析
    4.2 基于GIS的沭阳韩山公园场地研究
        4.2.1 研究范围
        4.2.2 韩山山体生态立地条件分析
        4.2.3 基于高程数字模型的山体表面形态研究
        4.2.4 基于GIS水文分析的韩山山体水文过程分析
    4.3 沭阳韩山公园雨洪关键点、线、面提取及设计策略
        4.3.1 坑塘面提取及坑塘海绵设计策略
        4.3.2 水流节点提取及修复防护策略
        4.3.3 泄洪线提取及山体防洪防汛设计策略
        4.3.4 蓄水点提取及设计策略
        4.3.5 水网提取及水系循环设计策略
        4.3.6 水质控制策略
        4.3.7 种植设计策略
    4.4 基于韩山水文特征和LID技术的雨洪系统构建
        4.4.1 基础蓄渗设施系统
        4.4.2 安全性措施系统
        4.4.3 雨水资源化措施系统
        4.4.4 海绵科普娱乐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沭阳韩山公园雨洪景观设计
    5.1 沭阳韩山公园雨水管理总体布局
        5.1.1 韩山公园雨洪管理设施空间布局
        5.1.2 沭阳韩山公园总体方案
    5.2 沭阳韩山公园雨水管理详细设计
        5.2.1 蓄渗与泄洪一体化设计
        5.2.2 山体泄洪与截流结合设计
        5.2.3 雨水径流多级调蓄设计
        5.2.4 雨水资源化水景设计
        5.2.5 山体蓄水措施设计
    5.3 沭阳韩山公园雨水计算
        5.3.1 汇水区划分
        5.3.2 综合径流系数确定
        5.3.3 雨水量
        5.3.4 设计流量
        5.3.5 水量平衡分析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3 文章不足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国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和降雨特点
        1.1.2 国家提出海绵城市发展战略
        1.1.3 对传统雨水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1.1.4 探寻传统理念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1.3.4 研究框架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1.4.1 相关概念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存在问题
2 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形成的基础
    2.1 自然要素及特征
        2.1.1 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物特征
    2.2 历史要素及特征
        2.2.1 经济特征
        2.2.2 政治特征
        2.2.3 文化特征
    2.3 人文要素及特征
        2.3.1 土地利用
        2.3.2 构筑物与设施
        2.3.3 地域材料
        2.3.4 乡土植物
    2.4 降雨量对传统雨水利用措施形成的影响
        2.4.1 中国的降水特征
        2.4.2 降雨量在地域景观中的作用
        2.4.3 水土流失与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危害
    2.5 小结
3 传统雨水利用智慧的总结与分析
    3.1 雨水文化观念
        3.1.1 雨水崇拜
        3.1.2 雨水节约
        3.1.3 雨水审美
    3.2 雨水管理制度
        3.2.1 上雨泽制度
        3.2.2 水利法规
        3.2.3 民约制度
    3.3 雨水利用措施
        3.3.1 造田集雨工程技术
        3.3.2 径流集雨工程技术
        3.3.3 净水保水工程技术
        3.3.4 引水灌溉工程技术
        3.3.5 雨水循环工程技术
        3.3.6 园林造景工程技术
    3.4 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对当今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分析
        3.4.1 文化价值的分析
        3.4.2 景观视效的分析
        3.4.3 技术措施的分析
    3.5 小结
4 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4.1 形成雨水观念
        4.1.1 雨水资源化利用
        4.1.2 传承民俗水意识
        4.1.3 水文化遗产的延续
    4.2 制定雨水制度
        4.2.1 基于人水和谐的理念
        4.2.2 国家与地方法规并存
        4.2.3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
    4.3 设计雨水景观
        4.3.1 景观美学设计
        4.3.2 景观生态设计
        4.3.3 景观融合功能设计
    4.4 继承与发扬适宜的雨水利用技术
        4.4.1 就地保存雨水设施遗址
        4.4.2 持续使用雨水处理系统
        4.4.3 更新改造雨水利用设施
        4.4.4 延续雨水利用设施文化
    4.5 小结
5 鹤壁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5.1 鹤壁海绵城市基本概况
    5.2 海绵试点建设情况
        5.2.1 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则
        5.2.2 建设成效
    5.3 传统雨水利用智慧的体现与传承
        5.3.1 广泛普及的水观念
        5.3.2 多方参与的水制度
        5.3.3 因地制宜的生态水景观设计
        5.3.4 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技术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水窖在云南省坡耕地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窖选址与布置原则
2 工程设计
    2.1 设计思路
    2.2 需水量分析
    2.3 水窖型式及容积的确定
    2.4 单个水窖年供水量的确定
    2.5 水窖数量确定
    2.6 最小集流面分析
3 典型设计实例
    3.1 作物灌溉制度及需水量分析
    3.2 水窖容积及型式的确定
    3.3 单个水窖年供水量分析
    3.4 水窖数量的确定
    3.5 最小集流面积确定

(9)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干旱与极度干旱
    2 石漠化环境干旱与水利水保应对措施
    3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小流域水资源空间供需平衡状况
    1 喀斯特潜在—轻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
        1.1 水资源赋存状况及特点
        1.2 人畜需水分析
        1.3 生态需水分析
        1.4 总需水量与工程需求分析
    2 喀斯特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
        2.1 水资源赋存状况及特点
        2.2 人畜需水分析
        2.3 生态需水分析
        2.4 总需水量与工程需求分析
    3 不同小流域水资源供需对比
        3.1 喀斯特潜在—轻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
        3.2 喀斯特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
    4 同一条小流域内不同石漠化等级水资源供需对比
        4.1 喀斯特潜在—轻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
        4.2 喀斯特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
四 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耦合模式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2.1 朝营小流域边界条件
        2.2 顶坛小流域边界条件
    3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3.2 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4.1 潜在—轻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4.2 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5 不同小流域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
五 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关键技术
    1 潜在—轻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1.1 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优化与关键技术研发
        1.2 喀斯特水开发利用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1.3 极度干旱应急水资源调度技术
    2 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现有技术与关键技术
        2.1 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成熟技术与技术优化
        2.2 表层及浅层喀斯特水引、蓄、综合利用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2.3 极度干旱应急调度技术
    3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3.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
        3.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关键技术创新
    4 不同小流域技术优化与集成对比
六 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度技术示范
    1 朝营小流域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1.1 示范点的选择
        1.2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2 顶坛小流域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2.1 示范点的选择
        2.2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3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1 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2 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4 水利水保措施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4.1 朝营小流域示范点水利水保措施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4.2 顶坛小流域示范点水利水保措施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5 工艺流程与工程示范过程
        5.1 朝营小流域工艺流程与示范过程
        5.2 顶坛小流域工艺流程与示范过程
    6 示范点建设成果与对比分析
        6.1 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建设成效
        6.2 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成效
        6.3 朝营小流域与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成效建设对比分析
七 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度模式效益监测评价
    1 监测评价的目的
    2 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2.1 社会效益分析
        2.2 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八 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1 模式的优化
    2 推广适宜性分析
    3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
        3.1 推广适宜性原则
        3.2 推广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4 模式推广保障措施
        4.1 技术措施
        4.2 参与式措施
        4.3 政策措施
九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1.1 山地
        1.1.2 城市山地公园
        1.1.3 雨水利用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雨水利用相关理论
        1.3.1 最佳管理措施
        1.3.2 低影响开发
        1.3.3 海绵城市
        1.3.4 其他相关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文章框架
2 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可行性分析
    2.1 河南省山地系统概况
        2.1.1 地势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植被条件
    2.2 河南省水资源概况
        2.2.1 气候特点
        2.2.2 水利概况
        2.2.3 雨水利用现状
        2.2.4 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2.3 河南省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的必要性
        2.3.1 城市山地公园特点
        2.3.2 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优势
        2.3.3 雨水生态化利用的意义
3 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措施研究
    3.1 雨水利用规划原则
        3.1.1 因地制宜
        3.1.2 考虑整体布局
        3.1.3 保护区域原貌
        3.1.4 限制不透水区域
    3.2 雨水利用系统
        3.2.1 雨水滞留下渗系统
        3.2.2 雨水过滤净化系统
        3.2.3 雨水存储调蓄系统
    3.3 植物选择
        3.3.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3.3.2 选用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3.3.3 选择抗性能力强的植物
        3.3.4 选择可相互搭配的植物
4 河南省各山地区域及代表城市雨水利用措施分析
    4.1 太行山山地丘陵区
    4.2 豫西黄土山地丘陵区
    4.3 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
5 实例解析——以新密市青屏山公园为例
    5.1 基本概况
        5.1.1 区位概况
        5.1.2 环境条件
        5.1.3 水资源现状分析
    5.2 雨水利用方案
        5.2.1 规划目标
        5.2.2 渗透利用措施
        5.2.3 集蓄利用措施
    5.3 效益分析
        5.3.1 经济效益
        5.3.2 环境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 改进意见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与展望
    6.2 论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山地烤烟雨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集雨式小水窖建造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阳. 长安大学, 2020(06)
  • [3]浅析水窖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建设和实施措施探讨[J]. 龙维科,张刘东. 低碳世界, 2019(12)
  • [4]秦岭河谷型乡镇自然水生态化利用策略研究[D]. 刘亭妤. 长安大学, 2019(01)
  • [5]陕西传统民居中雨水景观要素及其特性研究[D]. 曾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6]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D]. 王玉.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7]中国传统雨水利用智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谷爱芝. 郑州大学, 2017(02)
  • [8]水窖在云南省坡耕地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 郭艳波,连振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1)
  • [9]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利水保措施优化配套与极度干旱应急调控技术示范[D]. 覃换勋.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10]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研究[D]. 申潇潇. 郑州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山区烤烟雨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收集小水窖建设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