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容血液稀释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等容血液稀释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一、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苾文[1](2017)在《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的发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的发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总结出情志与发病的特点,以便指导临床的诊疗。方法:用SAS、SDS量表对61例高风内障患者及104例络瘀暴盲患者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8.0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两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病情况及与性别、年龄、视力、病程、辨证分型等的相关性,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高风内障患者共61例,其中焦虑17例,抑郁24例,其中焦虑并抑郁13例,无焦虑抑郁:33例,络瘀暴盲患者共104例,其中焦虑46例,抑郁23例,其中焦虑并抑郁18例,无焦虑抑郁:53例,高风内障与络瘀暴盲患者焦虑发病率及抑郁的发病率均有差异P<0.05,且两病焦虑抑郁症状比较,SAS标准得分,SDS标准得分均无差异P>0.05。两病患者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风内障患者两性别间的焦虑、抑郁症状,抑郁发病率均有差异,P<0.05,焦虑发病率无差异,P>0.05,络瘀暴盲患者两性别间的焦虑、抑郁的症状及发病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风内障患者年龄较络瘀暴盲患者年轻,P<0.05,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的年龄与SAS,SDS标准得分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为r<0.5,且P>0.05。两组病人间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高风内障患者病程较络瘀暴盲患者长,P<0.05,高风内障患者SAS、SDS标准得分与病程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络瘀暴盲患者则无相关关系。高风内障患者的较好眼、较差眼视力分别与络瘀暴盲患者的较好眼、患眼比较,均较络瘀暴盲患者更差,P<0.05,高风内障患者SAS、SDS标准得分分别与较好眼较差眼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无明显相关关系,r<0.5,P>0.05,络瘀暴盲患者SAS、SDS标准得分与较好眼视力之间无相关关系r<0.5,P>0.05,SAS标准得分与患眼视力呈负相关关系P<0.05,SDS标准得分与患眼视力无相关关系,P>0.05。高风内障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间SAS标准得分有差异P<0.05,SDS标准得分无差异P>0.05,络瘀暴盲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间SAS、SDS标准得分间均有差异P<0.05。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SAS、SDS标准得分均有差异,P<0.05。两病SAS、SDS标准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5且P<0.05。结论:高风内障患者的抑郁及络瘀暴盲患者的焦虑发病率较高。高风内障患者女性的焦虑抑郁症状较明显,抑郁的发病率更高。络瘀暴盲患者的发病年龄较高风内障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且发病年龄与焦虑抑郁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的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高风内障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表现程度,与高风内障的病程均呈正相关。高风内障患者的视力较络瘀暴盲患者更差,络瘀暴盲患者的焦虑症状与患眼视力呈正相关关系。高风内障肝肾阴虚证患者的焦虑症状更明显,络瘀暴盲气滞血瘀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更明显。缺血型较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病率更高、症状更明显。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其焦虑症状与抑郁症状均呈正相关关系。焦虑抑郁与眼底疾病导致的视力障碍之间存在双向的影响关系。

李可建[2](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保健媛,吴蕊,郭媛[3](2004)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唐灿[4](2004)在《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灯盏花素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首次运用外翻肠囊法、在体肠循环灌流法和Caco-2细胞模型法研究了灯盏花素的肠吸收动力学。 外翻肠囊法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在肠道的吸收方式属于被动扩散吸收,最大吸收率从13.1%~16.9%。 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在肠道的吸收方式同样属于被动扩散吸收,最大吸收率从15.14%~16.38%,吸收速率常数0.0329~0.0358h-1,每小时吸收分数为0.0507~0.0546,表观扩散系数为1.137×10-7~1.240×10-7,吸收半衰期为19.45h~21.70h,肠道菌群对吸收无影响。 Caco-2细胞模型法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素跨肠上皮细胞的运动属被动扩散,最大扩散率从16.78%~17.11%,扩散速率常数0.04~0.042h-1,每小时扩散分数为0.0833~0.0856,表观扩散系数为23.59×10-7~24.76×10-7,扩散半衰期为16.5h~17.33h,排泌试验显示灯盏花素无逆向排泌现象。 结果显示,三种实验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灯盏花素在肠道的吸收方式属被动扩散吸收,吸收半衰期长,吸收较差。结合文献研究表明灯盏花素的体内过程相对复杂。肠吸收动力学研究为深入研究其体内过程及新的口服给药系统提供了研究思路。

王胜文,聂晓茜,赵娜[5](2003)在《等溶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加灯盏花素治疗高黏血症冠心病80例》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用等溶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加灯盏花素治疗高黏血症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 13 2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在等溶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的基础上 ,每次用灯盏花素 5 0mg加入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 5 0 0mL中静滴 ,4~ 6d1次 ,2~ 3次为 1个疗程。对照组予硝酸酯类药物、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抗凝药物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该方法具有疗效显着、快速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魏秀稳[6](2002)在《血液稀释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

韦利菊[7](2001)在《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雷亚玲[8](2014)在《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疾病,致残率居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以往治疗作用靶点单一,或以营养神经,或以改善微循环为主。神经血管单元(neurc-vascular unit, NVU)概念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发生后神经元、神经胶质、血管、血脑屏障损伤看做一个整体微单位,提出整体治疗的新策略。但至今仍未找到一种治疗AIS具有多重靶点、且疗效肯定的药物。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治疗优势。气虚血瘀证为AIS的基本病机,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法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减轻AIS后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等疗效及机制,但一直缺少针对NVU整体保护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本课题旨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文献数量及内容研究现状,并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AIS保护NVU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一、文献计量分析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文献发表数量及内容的研究现状,总结此领域的分期论治、辨证分型、治则治法、中医药治疗情况等。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文献资料来源于1994年1月-2013年12月底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着发表的,以中医药为干预措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文献调研及内容分析法。运用数据库电子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手工检索。检索策略以“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和“中医药、临床、病例、对照”为关键词,进行扩展检索。采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文献数量方面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901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787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114篇。20年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试验总文献数及随机对照文献数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非随机对照文献数在1994-2007年间呈增长趋势,2008年始呈下降趋势。随机对照文献、非随机对照文献发表篇数升降趋势经Runs游程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文献内容方面2.1分期及干预措施中医药治疗AIS以急性期临床试验最多,有1611篇(占84.74%);中药为治疗AIS的主要干预措施,但分期各有侧重。①急性期: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干预为主,有1441篇(占89.44%,1441/1611);②恢复期:除中药治疗外,针灸占主要比例,有51篇(占30.36%,51/168);③后遗症期:除中药治疗外,康复29篇(占23.77%,29/122)及针灸治疗27篇(占22.13%,27/122)占主要比例。2.2辨证分型共10种证型,各分期频次排在前3位有①急性期:痰瘀阻络证229篇(占14.21%)、气虚血瘀证212篇(占13.16%)、风痰痹阻证116篇(占7.20%);②恢复期:痰瘀阻络证29篇(占17.26%)、气虚血瘀证28篇(占16.67%)、肝阳上亢证20篇(占11.90%);③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证58篇(占47.54%)、痰瘀阻络证29篇(占23.77%%)、气阴两虚证17篇(占13.93%)。2.3治则治法共11种治则治法,各分期频率大于10%的有①急性期:活血化瘀法682篇(占46.99%)、益气活血法359篇(占27.31%)、痰瘀同治法169篇(占11.73%);②恢复期:活血化瘀法52篇(占30.95%)、益气活血法40篇(占23.81%);③后遗症期:益气活血法41篇(占33.61%)、活血化瘀法23篇(占18.85%)。2.4中药使用情况1901篇文献中,有1664篇使用中药治疗,其中注射剂治疗有962篇(占50.600%)、汤剂治疗有387篇(占20.36%)、口服剂治疗有291篇(占15.31%);急性期气虚血瘀证中药注射剂文献应用情况结果显示,益气类主要为黄芪注射液,有19篇(占28.36%,19/67),活血类以灯盏细辛应用最多,有22篇(占32.84%,22/67);汤剂的治则治法以益气活血法(含补阳还五汤)频次最高,有168篇(占43.41%,168/387),其次为痰瘀同治法,有75篇(占19.38%,75/387);口服剂治法功效以益气活血法频次最高,有102篇(占35.05%,102/291),其次为活血法,有84篇(占28.87%,84/291)。2.5单味中药使用情况汤剂治疗文献共387篇,涉及中药107种。频率大于10%的中药有:川芎346篇(占18.20%)、赤芍339篇(占17.83%)、石菖蒲311篇(占16.36%)、桃仁293篇(占15.41%)、红花287篇(占15.10%)、水蛭254篇(占13.36%)、胆南星251篇(占13.20%)、黄芪243篇(占12.78%)、天麻238篇(占12.52%)、田七232篇(占12.20%)、当归225篇(占11.84%)、地龙222篇(占11.68%)、半夏220(占11.57%)、丹参197篇(占10.36%)、陈皮191篇(占10.05%)。2.6各证型常用中药情况①气虚血瘀证:黄芪、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地龙等;②风痰闭阻证:天麻、法夏、白术、陈皮、茯苓、川芎、水蛭、桃仁、红花等;③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全蝎、石决明、豨莶草、牛膝、杜仲、桑寄生、羚羊角、菊花、白蒺藜、夏枯草等;④痰热腑实证:大黄、芒硝、枳实、火麻仁、桃仁、虎杖、瓜萎仁等;⑤颅脑水瘀证:白茅根、益母草、泽兰、泽泻、路路通、水蛭、川芎、穿山甲、乳香、没药等;⑥痰瘀阻络证: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田七、水蛭、穿山甲、石菖蒲、瓜蒌、胆南星、竹茹、浙贝等。结论:1.本领域文献发表数较多且逐年增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呈上升趋势,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呈下降趋势,中医药治疗IS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且日趋成熟。2.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以急性期研究最多,且各期辨证用药及干预措施各有侧重,体现出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3.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贯穿病程始终,为缺血性卒中的基本病机,其中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4.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是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最常用治法。5.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益气类药黄芪注射液、活血类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应用频率最高,疗效论证强度最强。6.常用中药归分6类:①活血化瘀药,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田七、当归、丹参、山楂、鸡血藤等;②破瘀涤痰类药,如地龙、水蛭、穿山甲等;③化痰药,如法夏、石菖蒲、胆南星、浙贝、竹茹、瓜蒌等;④平肝熄风药,如天麻、全蝎、钩藤、石决明、豨莶草等;⑤补益肝肾、养血熄风药,如白芍、龟板、杜仲、牛膝等;⑥益气健脾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等;临证根据证型不同进行加减。二、临床研究目的:1.观察益气活血法对AIS气虚血瘀证患者NVU保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研究AIS-NVU损伤机制中血液学标记物早期的变化,探索益气活血法治疗AIS-NVU损伤的作用机制;探索复合血液学指标对NVU损伤程度整体评判的临床价值。方法:所有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参考主要结局指标相关文献数据,按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含量计算公式,共纳入符合标准、且全部完成实验研究的48例住院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灯盏。细辛注射液(活血法),试验组加黄芪与灯盏细辛注射液(益气活血法),疗程7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本研究为stroke评分)、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应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AIS-NVU损伤的血液标记物指标(S100β蛋白、FPA、VEGF和MMP-9)的量的变化;实验室指标选取血小板聚集率(PAgT);同时评价黄芪+灯盏细辛针剂合用的临床安全性。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NIHSS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能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次要结局指标①ADL量表(Barthel指数):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病残程度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提高ADL量表评分,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能力,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stroke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研究尚不能认为试验组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对照组,考虑与纳入病例病情以轻度为主,四肢肌力及言语方面治疗前后积分相差不大相关。③中医证候积分:同组气虚证、血瘀证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干预方法均能改善气虚血瘀的症状体征,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④有效率:stroke评分试验组愈显率为91.7%,对照组愈显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积分试验组愈显率为70.8%,对照组愈显率为25.0%;血瘀积分试验组愈显率为79.2%,对照组愈显率为41.7%;均提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血清学指标及PAgT S100β蛋白、FPA、VEGF MMP-9和PAgT,同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对NVU有保护作用,对血小板功能有改善作用,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改变。证实黄芪+灯盏细辛临床应用安全性高。结论:1.益气活血法治疗AIS气虚血瘀证,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气虚血瘀证候,疗效优于单纯活血法治疗。2.益气活血法对AIS后NVU损伤有改善作用,筛选组合血液标记物可实现对NVU损伤的多机制评测,为临床提供血清学指导。3.黄芪+灯盏细辛注射液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势。

舒宁宁[9](2009)在《脑脉宁片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脑脉宁片剂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影响,观察脑脉宁片剂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给予常规治疗,前2周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后2周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4周。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脉宁片剂口服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脑梗死患者的FIB和PAgT的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1)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40%,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愈显率为16.7%,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FIB、PAg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FIB、PAg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脑脉宁片剂能减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2、脑脉宁片剂有效的降低血浆FIB、增强机体纤溶活性、加速FIB降解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梗死患者内源性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张宁[10](2006)在《五味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两者又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有效调节血脂又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的药物对于预防动脉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五味降脂胶囊主要成分:川芎,三棱,水蛭,山楂,熟大黄。具有破血逐瘀,行气降浊的作用。本论文分临床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研究目的:进一步评价五味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明确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原理,为治疗高脂血症和对改善血液流变性、防治动脉硬化提供新的中药制剂。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资料阐述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中西医治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了五味降脂胶囊组方成分的药理作用。提示行气活血,破血逐瘀对于调脂,改善血液流变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2.临床研究中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的方法,收治高脂血症患者114例,试验组76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五味降脂胶囊3粒/次,对照组:脂可清胶囊3粒/次。均每日3次,疗程六周。重点观察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研究结果:五味降脂胶囊降血脂的总有效率为77.6%,可有效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但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较小。与对照组脂可清比较无差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总有效率为91.4%,在降低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对走窜疼痛以及唇甲紫暗等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五味降脂胶囊通过其行气活血,破血逐瘀作用能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度,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二、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的发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情志与疾病的认识
        1.1 文献研究
        1.1.1 有关情志与疾病的关系的记载
        1.1.2 中医学对于情志疾病的治疗上的认识
        1.1.3 焦虑、抑郁的认识
    2 眼底疾病与视力障碍
        2.1 高风内障
        2.1.1 概述
        2.1.2 病机分析
        2.1.3 治疗进展
        2.2 络瘀暴盲
        2.2.1 概述
        2.2.2 病机分析
        2.2.3 治疗进展
    3 情志与眼底病
        3.1 视力障碍导致心理障碍
        3.2 情志与眼底病的物质基础
        3.2.1 解剖结构
        3.2.2 神经内分泌及物质代谢
        3.3 情志至眼底病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展
        3.3.1 抑郁是怒的反向
        3.3.2 双心理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来源
    3 研究方法
        3.1 诊断标准
        3.1.1 视网膜色素变性
        3.1.2 视网膜静脉阻塞
        3.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3.2.1 高风内障
        3.2.2 络瘀暴盲
        3.3 纳入与排除
        3.3.1 纳入标准
        3.3.2 排除标准
        3.4 调查方法
        3.4.1. 入选
        3.4.2 采集资料
        3.4.3 调查表要求
    4 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发病情况
        1.1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1.1.1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症状比较
        1.1.2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发病率的比较
        1.2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抑郁情况比较
        1.2.1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抑郁症状比较
        1.2.2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发病率的比较
    2 性别
        2.1 高风内障与络瘀暴盲发病情况与性别的关系
        2.2 高风内障患者男女性别与焦虑抑郁情况的关系
        2.2.1 高风内障患者男女性别与焦虑症状的比较
        2.2.2 高风内障患者男女性别间焦虑发病率的比较
        2.2.3 高风内障患者男女性别与抑郁症状的比较
        2.2.4 高风内障患者男女性别间抑郁发病率的比较
        2.3 络瘀暴盲患者男女性别与焦虑抑郁情况的关系
        2.3.1 络瘀暴盲患男女性别与焦虑症状的比较
        2.3.2 络瘀暴盲患者男女性别间焦虑发病率的比较
        2.3.3 络瘀暴盲患者男女性别与抑郁症状的比较
        2.3.4 络瘀暴盲患者男女性别间抑郁发病率的比较
    3 年龄
        3.1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发病年龄比较
        3.2 高风内障患者焦虑抑郁与年龄的相关性
        3.2.1 高风内障患者焦虑症状与年龄相关性
        3.2.2 高风内障患者抑郁症状与年龄的相关性
        3.3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与年龄的相关性
        3.3.1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症状与年龄相关性
        3.3.2 络瘀暴盲患者抑郁症状与年龄相关性
    4 文化程度
    5 病程
        5.1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病程比较
        5.2 高风内障焦虑抑郁与病程的相关性
        5.2.1 高风内障患者焦虑与病程相关性
        5.2.2 高风内障患者抑郁症状与病程的相关性
        5.3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与病程相关性
        5.3.1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症状与病程相关性
        5.3.2 络瘀暴盲患者抑郁与病程的相关性
    6 视力
        6.1 高风内障与络瘀暴盲患者视力比较
        6.1.1 两病患者较差眼视力比较
        6.1.2 两病患者较好眼视力比较
        6.2 高风内障患者焦虑抑郁与视力的相关性
        6.2.1 高风内障患者焦虑症状与视力的相关性
        6.2.2 高风内障患者抑郁症状与视力的相关性
        6.3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相与视力的相关性
        6.3.1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症状与较好眼视力的相关性
        6.3.2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症状与患眼视力的相关性
        6.3.3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症状与就诊期间患眼提高视力的相关性
        6.3.4 络瘀暴盲患抑郁虑症状与较好眼视力的相关性
        6.3.5 络瘀暴盲患者患抑郁虑症状与患眼视力的相关性
        6.3.6 络瘀暴盲患者抑郁症状与就诊期间患眼提高视力的相关性
    7 中医证型
        7.1 高风内障患者焦虑抑郁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
        7.1.1 高风内障患者不同证型间焦虑症状比较
        7.1.2 高风内障患者患者不同证型间抑郁症状比较
        7.2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
        7.2.1 络瘀暴盲患者不同证型间焦虑症状比较
        7.2.1 络瘀暴盲患者不同证型间抑郁症状比较
    8 缺血与焦虑抑郁
        8.1 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焦虑情况
        8.1.1 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焦虑发比率比较
        8.1.2 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焦虑症状比较
        8.2 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抑郁情况
        8.2.1 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抑郁发发病率
        8.2.2 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的抑郁症状比较
    9 焦虑与抑郁的相关性
        9.1 高风内障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相关性
        9.2 络瘀暴盲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相关性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发病情况
    2 性别与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
    3 年龄与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
    4 文化程度与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
    5 病程与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
    6 视力与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
    7 证型与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
    8 缺血型与总体络瘀暴盲患者焦虑抑郁间的关系
    9 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焦虑与抑郁间的关系
    10 眼底疾病与焦虑抑郁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部分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3)《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4)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灯盏花素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研究
    1 大鼠外翻肠囊法研究灯盏花素肠吸收动力学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2 大鼠在体小肠循环灌流法研究灯盏花素肠吸收动力学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3 Caco-2细胞模型法研究灯盏花素肠吸收动力学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讨论
致谢
文献综述
声明
附录

(6)血液稀释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7)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标准
2 治疗结果
    2.1 治疗结果
    2.2 两组冠心病治疗后心电图改善
    2.3 血液流变学改变见表1及表2。
3 讨 论

(8)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1.1 流行病学
        1.1.2 AIS脑损伤的病理机制
        1.1.3 AIS的现代医学诊治现状
        1.1.4 AIS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1.2 神经血管单元(NVU)
        1.2.1 背景及概念
        1.2.2 NVU各组分及功能
        1.2.3 NVU的内部联系
    1.3 NVU与AIS
        1.3.1 AIS导致NVU损伤
        1.3.2 AIS-NVU的保护及意义
        1.3.3 AIS后NVU治疗现状及展望
        1.3.4 AIS中NVU损伤的血液标记物
    1.4 传统医学对AIS的认识
        1.4.1 概述
        1.4.2 中风病因病机
        1.4.3 中风辨证诊断
        1.4.4 中风病分型论治
        1.4.5 中医药对AIS后NVU保护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思考
        1.4.6 中医药对AIS-NVU保护的临床切入点思考
    1.5 益气活血法治疗AIS的研究
        1.5.1 气虚血瘀为AIS的基本病机
        1.5.2 益气活血法治疗AIS的临床研究
        1.5.3 益气活血法临床选用药物的思考
        1.5.4 益气活血法治疗AIS的疗效指标思考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试验文献计量分析
    2.1 一般资料及方法
        2.1.1 资料来源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1.3 研究方法
        2.1.4 检索方法及范围
        2.1.5 检索策略
        2.1.6 统计学分析
    2.2 文献发表数量分析结果
        2.2.1 总发表量逐年变化趋势分析
        2.2.2 随机与非随机文献发表构成比趋势分析
        2.2.3 随机与非随机文献发表数趋势分析
    2.3 文献内容分析结果
        2.3.1 治疗分期
        2.3.2 辨证情况
        2.3.3 辨证分型情况
        2.3.4 治疗方案
        2.3.5 治则治法
        2.3.6 中药治疗情况
        2.3.7 单味中药使用情况
    2.4 讨论
        2.4.1 文献数量分析
        2.4.2 文献内容分析
第三章 益气活血法对AIS后NVU保护的临床研究
    3.1 病例来源
    3.2 病例选择
        3.2.1 诊断标准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2.4 剔除标准
    3.3 样本量估算及随机分组
        3.3.1 样本量估算
        3.3.2 随机分组
    3.4 治疗方案
    3.5 观察指标及检测
        3.5.1 疗效指标
        3.5.2 NVU血清学标记物
        3.5.3 实验室指标
        3.5.4 安全性评价
        3.5.5 指标检测
    3.6 疗效评价及标准
        3.6.1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3.6.2 患者病残程度等级
        3.6.3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定
        3.6.4 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疗效评判
    3.7 统计学方法
    3.8 结果及分析
        3.8.1 一般特征
        3.8.2 疗效评价
        3.8.3 安全性评价
    3.9 讨论
        3.9.1 临床疗效探讨
        3.9.2 作用机制探讨
        3.9.3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9)脑脉宁片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诊断标准与病例选择标准
    2 临床资料
    3 观察项目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五味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缩略词英汉对照
第一部分综述
    综述一高血脂和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关系及治疗概况
        1. 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概述
        1.1 概况
        1.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意义
        1.3 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2. 高血脂与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关系
        2.1 目前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
        2.2 西医对高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关系的机理研究
        2.3 中医在病因病机方面对血液流变学异常和高脂血症关系的认识
        2.4 中西医调脂和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五味降脂胶囊中主要组分的药理作用
        1. 水蛭
        1.1 改善血液流变性
        1.2 抗凝与抗血栓作用
        1.3 除瘀促进循环
        1.4 降血脂作用
        1.5 抗肿瘤作用
        2. 山楂
        2.1 降血脂作用
        2.2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 川芎、大黄、三棱
        参考文献
五味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一般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安全性指标观测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3.2 总疗效:治疗六周末的的疗效
        3.3 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的变化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2 五味降脂胶囊的特点和调脂和改善血液流变的优势
        4.3 结论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风内障、络瘀暴盲患者的发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D]. 周苾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2]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3]《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J]. 保健媛,吴蕊,郭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4(06)
  • [4]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灯盏花素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D]. 唐灿.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03)
  • [5]等溶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加灯盏花素治疗高黏血症冠心病80例[J]. 王胜文,聂晓茜,赵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02)
  • [6]血液稀释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魏秀稳. 现代医药卫生, 2002(06)
  • [7]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 韦利菊. 医学文选, 2001(06)
  • [8]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D]. 雷亚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脑脉宁片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研究[D]. 舒宁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五味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临床研究[D]. 张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等容血液稀释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