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游记》为中心的两种人文融合思维比较

以《西游记》为中心的两种人文融合思维比较

一、两种人性整合思路的比较 以《西游记》为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申海琦[1](2021)在《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就被人们当作一种“终极思维工具”,在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逐渐进入一线的语文教学课堂之中,成为教师们和学生们的得力助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是,本文在查阅大量已有文献资料等研究成果中发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局限于阅读课、写作课和复习课这几种课型,像经典名着阅读课就没有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然是不够规范的,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初中语文任课教师进行访谈,把这些调查数据的结果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找出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本文在对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发现:思维导图具有的一些特点恰好可以弥补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辅以一定的案例设计与分析,旨在探索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实施策略,为初中阶段一线的语文名着阅读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艺川[2](2020)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普遍使用和大单元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的提出,小学语文界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单元教学设计改革热潮。在此背景下,对近期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明确目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文中提出的一些改进对策亦可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当下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实际情况,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选取四种由特级教师或名校长带领团队探索过的、各有特色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类型,并以100篇一线教师的案例(既有相关团队设计的,又有其他教师设计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主要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围绕?单元整合?,基于当今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指出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整合课型较为局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整合过程较为片面、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课外整合内容有待调整以及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整合思路不够科学等。第三部分是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主要从语文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尚待完善、开展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客观条件有限、教师缺乏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深刻认识三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对策。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的反思与展望,反思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先进理念,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并作出展望。

毕晓涵[3](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教科书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展现,更是考察学科教学意义的重要环节。其中助读系统又被称为导读系统或导学系统,它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审慎思辩与鉴赏能力。自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正式投入全国使用以来,助读系统的鲜明变化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尤以提示类助读系统最能反映编者意图,辅助教师把控教学方向,拓展迁移知识运用,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单元导语提示、教读课文预习提示、自读课文旁批与阅读提示之中,对提示类助读系统的价值进行合理阐述,对内容及创新性进行有效剖析,再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应用策略。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绪论部分对提示类助读系统进行理论探讨及相关概念界定,阐述课题研究意义,梳理课题研究现状,选取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提示类助读系统进行概述,涵盖了编写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分析。从教师层面上看,它有利于教师领会编者意图,制定教学计划,把控教学进程;从学生层面上看,则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贯彻生本理念。第二章着重分析提示类助读系统的内容,揭示了单元导语的导向性,预习提示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向性,旁批部分层次丰富、启发学生思考,阅读提示画龙点睛、延伸课外阅读,并针对统编本教科书于提示类助读系统的创新之处进行解读。第三章针对提示类助读系统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教师应关注系统融合,凸显整体意识,完善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点拨阅读方法,传达人文主题;课型区分鲜明,细化运用助读,并结合助读明确教学任务,按照课型要求进行类别化授课;落实三位一体教学思想,搭建课内外阅读教学支架;注重学法指导,渗透语文核心素养。学生可以参照助读明确学习目标与方法,参照提示信息对文章进行预习初探;也能够借助助读提升自学能力,在掌握阅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延伸于课外,实现语文能力迁移;更能够利用助读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培养思辨性思维方式。结语部分总结论述成果,分析不足之处并展望发展方向。

范兴[4](2020)在《基于文化嵌入的国产网络游戏发展策略研究 ——以手游“王者荣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游戏是一个伴随着互联网出现后的一种新型娱乐方式,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特别是手游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生产的方方面面,目前舆论对这种变化大致呈现出两种态度,即认为网络游戏是洪水猛兽,影响人的精神意志、社会交往和价值观念,基本上没有正面作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当充分抓住契机,将传统文化和网络游戏实现融合,开发出新的文化产业,助力第三产业的形态丰富化。本文从当前最为火热的网络游戏《王者荣耀》为出发点,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探讨当下国产网络游戏的发展路径。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源起等方面,第二章对网络游戏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对《王者荣耀》这个游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本文的主要理论——“嵌入”和文化嵌入两个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从英雄人物的设定、游戏人物的形象、台词音乐和文创开发四个层面阐述了《王者荣耀》在传统文化嵌入层面的逻辑结构。第四章主要阐述《王者荣耀》由于商业利益的左右,没有尊重传统文化,以及在价值领域呈现的偏于情色化和张扬消费文化的现象,此外,在文创方面的力度仍然较弱,文化的嵌入处于低层次,阻碍了《王者荣耀》长远的发展。第五章提出要融入传统文化,重视细节元素,发扬优秀精神,传递出正能量创新游戏文化,营造健康生态,多方面发展国产网络游戏。

赵跃[5](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马程[6](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汪平西[7](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龙兴[8](2019)在《“学以为己”:朱熹课程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课程思想史上,南宋时期着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所接续和发展的“学以为己”儒学课程思想,以及主导和参与的四书教材编制及书院学规厘定等课程与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课程理论资源,是我国古代课程思想宝库中的经典遗产。从现代课程论的立场来看,朱熹“学以为己”课程思想在课程知识论、设计论与体验论方面都有许多精辟见解和深刻论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课程理论框架。在课程知识论方面,朱熹继承和发展儒家教育思想传统,以“仁”、“礼”、“道”为核心要素和价值取向,总结出“学以为己”课程知识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因,把以孔子的为学思想、孟子的修身文化和荀子的解蔽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整合为“生知”与“格物之知”,并转化为“学以为己”的课程知识类型。他不满科举制度的科目设置、考试内容和形式以及士人学子仅仅将其作为钓声名、取利禄的工具,要求士人学子学习儒家经典,在养成良好德行的基础上从事举业。在课程设计论方面,朱熹开创性地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和“小立课程,大做功夫”等人性化设计原则,并据此形成了“学以为己”课程设计的认识论基础、文化逻辑和基本模式。就认识论而言,朱熹围绕人对外部世界的探究,主张“格物致知”;围绕人对内在世界的改造,主张“知行相须”;围绕人的内外世界的融合,主张“豁然贯通”。就文化逻辑而言,朱熹主张“理一分殊”是人发展的基本规则,“上学下达”是人发展的内在秩序,“气质之性”是人发展的最终表征。就基本模式而言,朱熹根据在不同学段中人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以及社会发展需要,提出并推行了以“学其事”为重点的“教事”型小学课程、以“明其理”为重点的“明理”型大学课程和以“笃行之事”为重点的“践履”型书院课程等三大课程类型及其模式。从而,形成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连贯性的“学以为己”课程实施序列。在课程体验论方面,朱熹提出“须是经历过”的理论主张,强调课程体验的人性基础、文化路径和学习者形象。就人性基础而言,朱熹认为“心”是万物万理的凝结;“性”是天性人性的统一;“情”是可感可控的对象。就文化路径而言,朱熹强调通过“切己体察”、“主敬涵养”和“真知笃行”等多种途径内化、深化和外化学习,将知识经验转为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儒家“学以为己”的理想人格。朱熹“学以为己”课程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烙印和局限,但它却是朱熹对当时南宋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时代困境作出的一种尝试性理智回应,引发和推动了南宋及后世学者对士人学子自我发展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其所形成和带动的课程理论资源,不仅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而且对当代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变革实践仍有重要的思想启示和现实意义。

孙斐[9](2017)在《构式化视野下的动趋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Langacker为代表的认知语法和以Goldberg为代表的题元构式语法为理论依据,结合汉语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动趋VPD构式的构式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对其构式化机制和动因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动趋VPD构式的演化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动趋VPD构式演化的下位子类构式D1D2和V D1OD2进行了构式化过程的讨论,对其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第1章为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动趋式的语序研究、语义研究、演化研究以及构式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对本文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从认知语言学、共时构式语法和历时构式语法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第2章对动趋式的构式性从形式和意义上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动趋VPD构式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论元结构构式,并对动趋VPD构式的下位微观构式进行了概述,最后阐明从构式化角度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第3章对VPD构式的构式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从构式形成的环境入手,发现有三种句式对构式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分析了构式的形成过程,并总结了构式化的路径。从词汇和构式的互动和处所成分的实现两个方面对构式化的动因进行了探讨,从概念化方式的转变和重新分析角度对构式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本章主要用到Langacker的自主-依存联结的理论。第4章以VPD构式形成后的构式语义的多元化为切入点,分析了VPD构式的事件域,以范畴化的视角对VPD构式中动词节点的词的准入进行了总结,在允准结构和认知主体的接受范围逐渐加大后,VPD变化构式和VPD状态构式应运而生,我们用Langacker的认知扫描区分了这几类构式,并得出这两类构式的扩展不是线性扩展而是网络状扩展的结论。最后从构式语义演化中的图式性构式程度提升和语义多元性的互动,推论出构式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随之提升的结论。第5章以D1D2构式的固化和词汇化为基点,将主要复合趋向动词的演化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D1D2构式的两条演化路径和动因,得出D1D2构式是VPD构式套叠的最简构式的结论。第6章继续对D1D2构式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认为“VP来”和“VP去”的能产性和主观化主体入场以及双音化趋势三方面原因导致了D1D2构式的形成。本章主要用到Langacker的主观化理论,对“VP来/去”与D1组合的原因进行分析。以VD1O D2构式的理据性研究为基础,对构式的构件与构式互动的结果进行研究,同时界定该构式是一个表近时事态和主观性增量的构式。第7章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本文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几项工作予以展望。

王红霞[10](2016)在《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文中提出水系的跨越流动性使得滨水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滨水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亲水性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滨水带对人类有着一种天然而持久的吸引力。然而,目前,滨水旅游资源整合各自为政,形成开发无序、竞争无序和管理无序的局面。现有旅游资源整合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类型的整合,对资源跨区域整合考虑较少,缺乏系统科学的滨水旅游资源整合模式,从而导致滨水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可行性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因此,有必要基于滨水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展开相关深入研究。滨水旅游资源整合条件和思路分析是开展滨水旅游整合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对滨水旅游资源的整合条件和思路进行分析,对促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滨水旅游产品开发、滨水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滨水带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黄浦江两岸地区作为都市休闲旅游的典型代表,水域风光资源丰富,滨水区域内也都具有一定数量和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使本地区形成滨水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本文以黄浦江两岸地区为例,对科学整合我国滨水旅游资源,促进滨水旅游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与示范价值。目前国内旅游学界对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浦江两岸地区为例来探讨滨水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首先对滨水旅游和滨水旅游资源整合内涵作了重要诠释;在对黄浦江两岸地区滨水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创建了滨水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结合黄浦江两岸地区的本身都市旅游特色,提炼出了黄浦江两岸地区滨水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而根据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空间特征,对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作了重新整合,提出了“一轴八点五区”的旅游空间整合模式;最后针对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两种人性整合思路的比较 以《西游记》为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人性整合思路的比较 以《西游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法
        3.访谈法
    (四)文献综述
        1.国内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综述
        2.国内关于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3.国外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综述
    (五)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写作思路
        1.创新点
        2.写作思路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思维可视化理论
        3.双重编码理论
    (二)相关概念界定
        1.思维导图
        2.名着阅读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一)立足整本名着,建立全局观照
    (二)理清全书思路,巩固记忆内容
    (三)梳理名着关系,形成有机联结
    (四)多维文本解读,促进广度思考
    (五)丰富阅读方式,提高品鉴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着阅读篇目统计
    (二)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分析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2.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意识淡薄,名着阅读较少使用
        2.绘制随意,导图整体缺乏设计
        3.方法简单,导图绘制创意不足
        4.类型单一,绘制过程枯燥少趣
        5.因图害意,导图应用为图而图
    (四)原因分析
        1.导图教学的重视不够
        2.导图设计的原则不清
        3.导图绘制的要求不明
        4.导图模式针对性不强
        5.导图应用的时机不当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一)把握导图设计的实施原则
        1.深化名着主题原则
        2.精炼关键词句原则
        3.优选名着素材原则
        4.彰显个性解读原则
        5.辅助名着阅读原则
    (二)明确导图绘制的实施要求
        1.着眼名着整体,勾连分支细节
        2.分析名着结构,理清作品层级
        3.突出绘制重点,聚焦核心问题
        4.发挥合理想象,链接拓展阅读
        5.丰富导图样式,呈现美观图形
    (三)掌握导图应用的实施策略
        1.丰富导图样式的多种类型
        2.探索导图呈现的不同模式
        3.找寻导图应用的合理时机
        4.纠正导图绘制的错误观念
        5.发挥导图教学的辅助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
附录B《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2)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反思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二、建构学习设计理论
        三、整体教学设计理论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目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整合课型较为局限
        一、多数课型与单篇教学设计类似
        二、新增?整体?课型开放性不足
    第二节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整合过程较为片面
        一、低段识字教学的整合过程片面强调集中识字
        二、阅读教学的整合过程片面强调?单元整体?
    第三节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课外整合内容有待调整
        一、单篇扩展阅读篇目过多
        二、整本书阅读的扩展欠缺
    第四节 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整合思路不够科学
        一、单元整合点的选取人文性缺失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稍显随意
第三章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语文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尚待完善
        一、语文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成果较少
        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理论处于探索阶段
    第二节 开展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客观条件有限
        一、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培训不够系统
        二、受各版本语文教材单元编排方式的制约
    第三节 教师缺乏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深刻认识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功利性倾向明显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创新性较为不足
第四章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改进对策
    第一节 单元整组教学设计应对整合课型有所创新
        一、基于教学内容,实现?体验?课型的实质转变
        二、基于学生发展,提升?整体?课型的开放程度
    第二节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对整合过程加以优化
        一、合理安排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注重语境中识字
        二、平衡好单篇课文与整体的关系,增强其语文韵味
    第三节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应对课外的整合内容进行完善
        一、基于课堂容量,控制单篇扩展阅读的篇目
        二、沟通课堂内外,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
    第四节 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应对整合思路多加考量
        一、从教学实际出发,慎重整合整套教材内容
        二、围绕现行的教材,有效落实?双线组元?
第五章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概述
    第一节 提示类助读系统编写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先行组织者策略
    第二节 提示类助读系统的价值
        一、帮助教师领会编者意图,明确教学目标
        二、丰富学生认知结构,提升课堂效率
        三、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贯彻生本理念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内容与创新性分析
    第一节 提示类助读系统的内容分析
        一、单元导语:内容导向与方法提示
        二、预习提示:自学指导与方法传授
        三、旁批:层次丰富且具有启发性
        四、阅读提示:点拨自读课文,延伸课外阅读
    第二节 提示类助读系统的创新性分析
        一、双线组织单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二、区分课型设置提示,“三位一体”理念的凸显
        三、增设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应用策略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学生使用策略
        一、参照助读系统,明确学习目标与方法
        二、借助助读系统,提升自学探究能力
        三、利用助读系统,养成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教师教学策略
        一、关注系统融合,凸显整体意识
        二、课型区分鲜明,助读细化运用
        三、落实三位一体,重视课外阅读
        四、注重学法指导,核心素养的渗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基于文化嵌入的国产网络游戏发展策略研究 ——以手游“王者荣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源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网络游戏的研究回顾
        二、关于“王者荣耀”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原则、方法及说明
        一、研究原则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说明
    第一节 “网络游戏”概述
        一、网络游戏的定义
        二、网络游戏分类
        三、网络游戏的特点
    第二节 “王者荣耀”概念解析
    第三节 “嵌入”理论与文化嵌入
第三章 嵌入:传统文化的超时空逻辑建构
    第一节 “英雄”设定:挖掘历史人物
        一、取材神话故事,制造文化场景
        二、取材历史人物,制造文化场景
    第二节 游戏形象:紧扣历史情境
        一、皮肤设计
        二、道具呈现
        三、地图景观
    第三节 台词音乐:贴合传统文化
        一、游戏台词
        二、游戏皮肤音乐
    第四节 文创开发:打造精品链条
        一、节目活动
        二、打造品牌
第四章 脱嵌:利益偏向下文化传播困局
    第一节 “游戏”历史和人物形象错乱
        一、人物性别错乱
        二、形象构建错乱
    第二节 价值偏差,审美观念异化
        一、形象设定色情化
        二、消费诱导攀比化
    第三节 低度文创,内涵挖掘不足
        一、历史人物开发不足
        二、台词缺少文化内涵
        三、景观构造大量雷同
第五章 融合:网络游戏对传统文化的接入与创新
    第一节 融入传统文化,重视细节元素
    第二节 发扬优秀精神,传递正能量
    第三节 创新游戏文化,营造健康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1.3.1 小城镇
        1.3.2 特色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3.4 形态类型学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4.1 街道层面
        2.4.2 群组层面
        2.4.3 建筑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3.1 背景介绍
        3.1.1 张謇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3.2.1 唐闸基本情况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3.5.2 产业兴镇(实业)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3.5.4 紧密联系农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4.1.1 地理区位
        4.1.2 分布规律
        4.1.3 集聚程度
        4.1.4 镇域形态
        4.1.5 镇区规模
        4.1.6 形状指数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5.2.1 基础数据
        5.2.2 街道结构类型
        5.2.3 群组肌理类型
        5.2.4 建筑界面类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7.2.1 尺度小
        7.2.2 密度低
        7.2.3 高度矮
        7.2.4 功能混合
        7.2.5 不稳定
        7.2.6 生态宜居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7.3.1 街道系统
        7.3.2 建筑群组
        7.3.3 城镇界面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7.4.1 交通区位型
        7.4.2 产业市场型
        7.4.3 历史文旅型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8)“学以为己”:朱熹课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朱熹与课程
        一、朱熹在我国古代课程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二、朱熹课程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朱熹教育思想研究
        二、朱熹教学思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一章 朱熹“学以为己”课程思想的知识论
    第一节 “学以为己”课程知识的思想渊源
        一、孔子:以“学”实现对人自身的改造
        二、孟子:“反求诸己”的修身文化
        三、荀子:从“解蔽”中获得的自我认识
    第二节 “学以为己”课程知识的文化基因
        一、“仁”:人之发展的根本指向
        二、“礼”:人之发展的基本要素
        三、“道”:人之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节 生知与格物之知:“学以为己”课程知识的类型
        一、“人自有生,即有知识”:生知的知识类型
        二、“致知在格物”:格物之知的来源
        三、“生知”与“格物之知”的统一
第二章 朱熹“学以为己”课程思想的设计论
    第一节 “学以为己”课程设计的认识论基础
        一、“格物致知”:人对外部世界的探究
        二、“知行相须”:人对内在世界的改造
        三、“豁然贯通”:人之内外世界的融合
    第二节 “学以为己”课程设计的文化逻辑
        一、“理一分殊”:人之发展的基本规则
        二、“下学上达”:人之发展的内在秩序
        三、“气质之性”:人之发展的最终表征
    第三节 “学以为己”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教事”型小学课程设计模式
        二、“明理”型大学课程设计模式
        三、“践履”型书院课程设计模式
第三章 朱熹“学以为己”课程思想的体验论
    第一节 “学以为己”课程体验的人性论基础
        一、“心”:万物万理的凝结
        二、“性”:天性人性的统一
        三、“情”:可感可控的对象
    第二节 “学以为己”课程体验的文化路径
        一、“切己体察”:学习的内化
        二、“主敬涵养”:学习的深化
        三、“真知笃行”:学习的外化
    第三节 “学以为己”课程体验的学习者形象
        一、“涵养纯熟”的蒙童学习者
        二、“穷理修身”的成人学习者
        三、“万古长空一片心”:作为学习者的朱熹
结语“学以为己”与今日课程改革
    一、把握文化基因
    二、构建文化逻辑
    三、探寻文化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构式化视野下的动趋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2 动趋式的研究现状
        1.2.1 与动趋式相关的语序研究
        1.2.1.1 语言事实描写
        1.2.1.2 语序制约因素
        1.2.1.3 认知角度的解释
        1.2.2 与动趋式相关的语义研究
        1.2.2.1 动趋式的语义类型
        1.2.2.2 动趋式语义的认知隐喻
        1.2.2.3 动趋式的语义扩展模式
        1.2.3 与动趋式相关的演化研究
        1.2.4 与动趋式相关的构式研究
        1.2.4.1 动趋式的特殊微观构式研究
        1.2.4.2 动趋式的图式构式研究
    1.3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3.1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研究
        1.3.1.1 范畴化与原型理论
        1.3.1.2 意象图式和理想认知模型
        1.3.1.3 认知隐喻和转喻
        1.3.2 共时视角下的构式语法研究
        1.3.2.1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1.3.2.2 Goldberg的题元构式语法
        1.3.3 历时视角下的构式化研究
        1.3.3.1 构式化理论的出现
        1.3.3.2 构式化和构式变化
        1.3.4 研究方法及注意
        1.3.4.1 研究方法
        1.3.4.2 处理好三个关系
    1.4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1.4.1 语料来源
        1.4.2 符号说明
第2章 动趋构式与动趋VPD构式
    2.1 动趋结构的构式性
        2.1.1 对构式性的认知
        2.1.2 对动趋式的看法
        2.1.2.1 从形式上看
        2.1.2.2 从意义上看
        2.1.3 动趋构式的构式义
    2.2 动趋VPD构式及其微观构式
        2.2.1 动趋VPD构式与学界提及的“动趋构式”的区别
        2.2.1.1 为了区分
        2.2.1.2 为了统摄
        2.2.2 对动趋VPD构式的说明
        2.2.2.1 区分单纯的依存结构和动趋VPD构式
        2.2.2.2 动趋VPD构式具有完型性
        2.2.2.3 动趋VPD构式具有图式性和概括性
        2.2.2.4 动趋VPD构式具有层级性和承继网络
        2.2.2.5 动趋VPD构式与语用环境
        2.2.3 微观构式和实例
        2.2.3.1 D_1D_2
        2.2.3.2 VD单与VD_1O、VD_2O
        2.2.3.3 VD_1D_2与VD_1D_2O
        2.2.3.4 VD_1OD_2
        2.2.3.5 VOD
    2.3 从构式化角度对动趋式进行研究的意义
        2.3.1 “形-义”配对
        2.3.2 构式可以为语言演化提供完整的形态句法环境
        2.3.3 构式“图式性”为语法化和词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3.4 关于“构式”的合成性
    2.4 小结
第3章 动趋VPD构式的构式化
    3.1 “VP来”的构式化
        3.1.1 两汉时期:VP来的前构式化阶段
        3.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构式化的开端
        3.1.2.1 形成“VP 来”构式:V 自移+来+施事/当事
        3.1.2.2 “V+Lp+来”的出现
        3.1.2.3 “Topic+S 施+V+来”的出现
        3.1.3 有唐以后:“VP来”的后构式化
        3.1.3.1 出现在受事主语构式中
        3.1.3.2 “V+LP+来”式和“V+O_受+来”式的比例优势
        3.1.3.3 “V+来+O_受”的出现
        3.1.4 “V来”构式化路径
    3.2 “VP去”的构式化
        3.2.1 “去”的“往”义产生
        3.2.2 “VP去”的构式化进程
        3.2.2.1 “VP去”的形成环境
        3.2.1.2 “V+O_受+去”式的比例优势
    3.3 动趋VPD构式化的动因与机制
        3.3.1 动趋 VPD 的构式化路径
        3.3.2 动趋VPD构式的传承模式
        3.3.3 动趋 VPD 构式的构式化动因
        3.3.3.1 词汇与构式的互动
        3.3.4.2 处所成分的实现
        3.3.4 动趋VPD构式化的机制
        3.3.4.1 概念化方式的变化
        3.3.4.2 重新分析
    3.4 构式化中伴随的语法化现象
        3.4.1 减量:D_1与D_2聚合度的耗损
        3.4.1.1 语义要素的耗损
        3.4.1.2 语音形式的耗损
        3.4.2 增量:句法环境的扩展
    3.5 小结
第4章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多元化
    4.1 动趋VPD构式的原型图式及构式义
        4.1.1 意象图式与构式
        4.1.2 路径图式与动趋VPD构式
    4.2 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动趋VPD构式
        4.2.1 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
        4.2.2 动趋VPD构式的事件域认知模型
    4.3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演化
        4.3.1 动趋VPD构式的原型范畴和原型实例
        4.3.2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扩展
        4.3.2.1 “VP来/去”
        4.3.2.2 “V上/上来/上去”
        4.3.2.3 “V下/下来/下去”
        4.3.2.4 “V起/起来”
        4.3.2.5 “V出/出来/出去”
        4.3.3 典型位移事件的细化与扩展
        4.3.4 动趋VPD构式事件域的扩展与V-D依存结构形成
        4.3.4.1 两个顺序扫描的合并——动趋VPD方向构式
        4.3.4.2 顺序扫描与总体扫描的转化——动趋VPD完成构式
        4.3.4.3 顺序扫描与总体扫描的叠加——动趋VPD实现构式
        4.3.4.4 顺序扫描的片段——动趋VPD状态构式
        4.3.5 动趋VPD构式事件域的扩展
    4.4 动趋VPD构式的语义多元化与图式度
        4.4.1 构式语义多元化
        4.4.2 构式语义扩展模式
        4.4.3 图式度
    4.5 小结
第5章 动趋VPD构式的实例增长与结构演化(一)
    5.1 “下来/下去”的演化
        5.1.1 “下”和“V下”
        5.1.1.1 “下”的缘起
        5.1.1.2 “V下”
        5.1.2 “下来”的发展与演化
        5.1.2.1 单独作谓语的“下来”
        5.1.2.2 “V下来”
        5.1.3 “下去”的发展与演化
        5.1.3.1 单独作谓语的“下去”
        5.1.3.2 “V下去”的产生与演化
    5.2 “出来/出去”的演化
        5.2.1 “出”和“V出”
        5.2.1.1 “出”的缘起
        5.2.1.2 “V出”
        5.2.2 “出来”的发展与演化
        5.2.2.1 单独做谓语的“出来”
        5.2.2.2 “出+Lp+来”的出现
        5.2.3 “出去”的发展演化
        5.2.3.1 单独做谓语的“出去”
        5.2.3.2 “V出去”的产生和演化
    5.3 “上来/上去”的演化
        5.3.1 “上”和“V上”
        5.3.1.1 “上”的缘起
        5.3.1.2 “V上”
        5.3.2 “上来/上去”的发展与演化
        5.3.2.1 单独做谓语的“上来”
        5.3.2.2 “V上来”
        5.3.3 “上去”的发展与演化
        5.3.3.1 单独做谓语的“上去”
        5.3.3.2 “V 上去”的发展
    5.4 “起来/起去”的演化
        5.4.1 “起”和“V起”
        5.4.1.1 “起”的缘起
        5.4.1.2 “V 起”的形成
        5.4.2 “起来”的演化
        5.4.2.1 “起来”的产生
        5.4.2.2 “起来”发展
        5.4.2.3 “V起来”的产生
        5.4.2.4 “V起来”的发展
        5.4.3 “起去”的演化与发展
        5.4.3.1 单独做谓语的“起去”
        5.4.3.2 “V起去”
    5.5 小结
第6章 动趋VPD构式的实例增长与结构演化(二)
    6.1 D_1D_2构式
        6.1.1 D_1D_2构式的演化路径
        6.1.1.1 “V+D”图式细化
        6.1.1.2 “V+D”图式扩展和重新组构
        6.1.2 D_1D_2构式化的动因
        6.1.2.1 客观性增强——概念化主体入场
        6.1.2.2 “VP来”和“VP去”的能产性
        6.1.2.3 双音化的融合作用和构式的凝固作用
        6.1.3 动趋D_1D_2构式的实例消隐——“起去”的隐匿
        6.1.3.1 有关“起去”的研究
        6.1.3.2 “起去”方言中的存在
        6.1.3.3 “起去”隐匿的动因
    6.2 动趋VD_1O的构式理据表述与构式分析
        6.2.1 动趋VD_1构式的形成和判断标准
        6.2.2 动趋VD_1构式的宾格实现——VD_1O序列
        6.2.3 动趋VD_1构式构件与构式的互动
        6.2.3.1 构式义对构式构件D的影响
        6.2.3.2 动趋VD_1构式构件D_1对构式角色实现的影响
        6.2.3.3 构式构件V与构式义的互动
        6.2.3.4 动趋VD_1构式的整合
    6.3 动趋VD_1OD_2构式的整合
        6.3.1 动趋VPD构式的套叠
        6.3.2 动趋VD_1OD_2构式整合的特点
        6.3.2.1 VD_1O经过语义扩展
        6.3.2.2 VD_1O表示完整事件
        6.3.2.3 VD_1O宾语音节可扩展
        6.3.3 动趋VD_1OD_2表近时相关事态和主观增量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动趋VPD构式存在于语言中
        7.1.2 动趋VPD构式存在于承继网络中
        7.1.3 动趋VPD构式的构式语法化和构式词汇化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滨水旅游研究概况和趋势
        2.1.2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概况和趋势
        2.1.3 黄浦江两岸地区研究概况和趋势
    2.2 概念解析
        2.2.1 滨水旅游
        2.2.2 旅游资源整合
        2.2.3 滨水旅游资源整合
    2.3 理论基础
        2.3.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2.3.2 点-轴理论
        2.3.3 共生理论
        2.3.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3.5 滨水地区开发与设计理念
第三章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发展现状
        3.1.1 研究范围
        3.1.2 发展概况
        3.1.3 存在问题
    3.2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3.2.1 资源数量
        3.2.2 资源分布
        3.2.3 资源类型
    3.3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特征
        3.3.1 滨水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但结构及分布不均衡
        3.3.2 滨水旅游资源整体等级质量较高,整合潜力巨大
        3.3.3 滨水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区域性特征显着
        3.3.4 人文滨水旅游资源数量多,比重大,特色较突出
第四章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
    4.1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动因
        4.1.1 内部因素
        4.1.2 外部因素
    4.2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机遇
        4.2.4 挑战
第五章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思路
    5.1 空间整合
        5.1.1 整合目标
        5.1.2 整合要点
    5.2 产品整合
        5.2.1 整合目标
        5.2.2 整合要点
    5.3 线路整合
        5.3.1 整合目标
        5.3.2 整合要点
    5.4 旅游市场整合
        5.4.1 整合目标
        5.4.2 整合要点
    5.5 保障措施
        5.5.1 政府机构的协调
        5.5.2 发挥公私合营的优势
        5.5.3 科学交通体系的保证
第六章 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建议
    6.1 注重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的跨区域性
    6.2 提升主导性滨水旅游资源的联动效应
    6.3 加强滨水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两种人性整合思路的比较 以《西游记》为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申海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艺川.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提示类助读系统应用研究[D]. 毕晓涵.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基于文化嵌入的国产网络游戏发展策略研究 ——以手游“王者荣耀”为例[D]. 范兴. 长江大学, 2020(02)
  •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8]“学以为己”:朱熹课程思想研究[D]. 龙兴.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构式化视野下的动趋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孙斐.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黄浦江两岸滨水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 王红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以《西游记》为中心的两种人文融合思维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