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

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

一、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梦雨,李尚,刘刁,施文颖,芦春莲,曹洪战[1](2022)在《母猪繁殖性状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猪的繁殖性状包括产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断乳窝重、初产日龄和产仔间隔,其遗传力为0.1左右,属于低遗传力性状。用常规遗传选育方法对低遗传力性状选择难以获得理想遗传进展。将控制经济性状的重要基因或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能够提高低遗传力性状改良的遗传进展。因此,文章对已经鉴定出的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总结了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后期对母猪繁殖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

孙燕勇[2](2021)在《整合eGWAS和eQTL分析绵羊全血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关联》文中研究指明血液中繁殖激素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估家畜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血液转录组不仅用来鉴定多个物种的免疫相关调控因子,近年来在家畜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展。为解析绵羊全血转录组的动态时序表达与繁殖激素调控的关联,本研究以巴美肉羊为研究对象,对血液转录组及其表达基因型进行深入挖掘,将有助于提升血液应用于家畜繁殖性能辅助管理的新认识。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绵羊血液转录组的时序动态表达进行研究,检测3、4和5月的不同经产羔类型绵羊的血液转录组,对基因表达与可变剪接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初探。结果不同经产羔类型之间共检测到1417个差异表达基因,3332个差异可变剪接基因,相比无羔组,单羔组与双羔组基因表达模式更接近。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可变剪接共同功能富集结果说明血液表征产羔类型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激素调节和免疫应答等相关。不同月份之间共鉴定到660个差异表达基因,3135个差异可变剪接基因,动态时序表达的基因在功能层面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激素水平,由此推断绵羊血液时序表达基因可能与激素紧密相关。2、在研究一差异基因分析的基础上,扩大到237个样本,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并结合表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expressio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e GWAS)重点研究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血清浓度与基因动态表达、变异的关联。结果产羔类型差异表达基因分布在红色和紫色基因模块中较多,且全局网络中红色和紫色基因模块与产羔数关联度较高。通过e GWAS发现模块的显着关联基因主要位于X染色体,包括COIL、NELFE和GCLM等,参与调控卵母细胞成熟、颗粒细胞毛细血管再生、季节性繁殖和免疫应答等。时序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在黄色和蓝色基因模块中,且在全局网络中黄色、蓝色基因模块与激素关联度较高。e GWAS显着关联基因包括CASP9和SRP68基因等,功能富集到催产素信号通路,均影响激素调控过程。最后使用机器学习和先验的绵羊GWAS数据库的方法对样品分组与全局网络模块的功能进行验证补充,证明了小样本差异表达基因在大样本分析中的支持度与可行性。总之,通过表达基因组层面解析了绵羊繁殖激素的关联网络,为繁殖激素时序生理状态的基因表达与变异体之间提供互补信息。3、为进一步挖掘高繁绵羊血清LH/FSH比值调控的深层机制。发现不同LH/FSH比值的差异表达基因在50~150之间。这些基因影响核糖体、催乳激素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催产素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与激素调控相关的通路。共鉴定了涉及黄色与蓝色基因模块的1 823个显着关联与1 433个e QTL-SNP,且不均一的分布在各染色体,e QTL-SNP共影响到690个基因。鉴定到26 445个ASE-SNP,影响了4 970个基因,均一分布在各染色体,可见LH/FSH比值与绵羊血液基因表达关联过程中受到广泛的顺式调控作用。结果共筛选出8个候选标记物:PCNX4、FAS、RPL36AL、JCHAIN、LOC101113346、IQSEC1、RPL21和RPL8,大多数的表达基因型特征显现出等位基因不平衡现象,且受到至少一个e QTL-SNP与两个ASE-SNP的影响。4、为了挖掘高繁绵羊GDF9和BMP15影响的深层机制。我们分别对不同GDF9和BMP15血清浓度下的转录组进行比较与关联研究。结果血清中BMP15和GDF9的浓度可能依赖于调节它们共享的差异表达基因RPL23A、LOC101110403、PAQR5、LOC114116858,LOC114114874和NAIP建立内分泌信号交换。其中RPL23A、PAQR5与NAIP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卵母细胞发育和卵巢功能,证明了血液在识别激素影响下的主要基因及关联生物学过程方面的潜力。同时发现血液中广泛存在对GDF9、BMP15的ASE-SNP与e QTL-SNP的调控,共鉴定到502个ASE-SNP,包含58个同时与e QTL-SNP关联。共同调控GDF9与BMP15的e QTL-SNP与ASE-SNP表达的候选血液生物标志物JAK1,IL6R,ITGA4,GAA,PRKD3,CAMK2D,TAB2和IQGAP1的基因型存在明显的等位基因表达失衡现象。综上,本研究描绘了绵羊血液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网络全景,并对繁殖激素关联的调控元件进行深层探讨,证明了血液在识别激素影响下的主要基因及关联生物学过程方面的潜力,也为任何以血液为适合代理组织的复杂性状提供重要借鉴。

岳畅[3](2020)在《辽宁绒山羊高繁候选基因SNP及其调控非编码RNA的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繁殖性状在山羊育种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增加母羊的产羔数对于提高养羊业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母羊的多羔基因是决定绒山羊繁殖性状的关键因素,而产羔数是一个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力仅为0.1左右,难以通过传统的育种手段来快速提高。因此,寻找与山羊产羔数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标记一直都是育种学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将GDF9、BMPR-IB、FecB和ESR作为候选靶基因,分析其与潜在靶分子间的网络调控揭示它们在辽宁绒山羊卵巢组织繁殖过程中的潜在调控机制,对筛选出的高繁殖力基因的非编码RNA进行生物学分析,进而探究非编码RNA在山羊卵巢中对产羔率的影响;同时对辽宁绒山羊的GDF9、BMPR-IB、FecB和ESR基因做PCR-Seq多态性检测,通过序列比对寻找潜在的SNP,分析辽宁绒山羊GDF9、BMPR-IB、FecB和ESR基因多态性对产羔数及产绒性能的影响。获得的结果如下:1.高繁候选基因非编码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绒山羊卵巢组织中的非编码R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有14个mi RNAs均在辽宁绒山羊三胎卵巢组织中表达量低,双胎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mir-93三胎相对表达量最低。构建了调控产羔数的ceRNA网络,得到了circ RNA-mi R34c-ESR和MSTRG.3853.4-mi R484-GDF9调控关系网,可能分别对辽宁绒山羊产羔数起正/负调控作用。2.高繁候选基因的多态性与产羔数及产绒性状的结果分析:本研究在辽宁绒山羊群体中,在GDF9、BMPR-IB、FecB和ESR基因的3′UTR区检测到多态性,共发现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其中5个为有效SNPs位点(C47T、C94T、C299T、C463T和T575G)。基因型鉴定分析表明,在辽宁绒山羊群体中CC和GG基因型是双羔优势基因型;CCGG和GGCC单倍型组合是双羔优势单倍型组合;FecB C94T和ESR C463T位点的CC基因型是双羔优势基因型,对辽宁绒山羊产羔数有显着影响(P<0.01),且C等位基因与产羔数呈正相关;因此,推测FecB C94T和ESR C463T是影响辽宁绒山羊产羔数的主要SNPs。产绒性状对比分析发现,FecB C94T位点TT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绒量最高,绒细最佳;BMPR-IB C47T位点CT基因型个体自然绒长最高,ESR T575G位点GT基因型个体净绒率最高;C463T位点的CC基因型对绒细有显着影响(P<0.01)。

谢晶晶[4](2019)在《三个品系大白猪的ESR、FSHβ和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美系、丹系和加系三个品系的大白猪为实验对象:(1)共测定201头三个品系大白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区核苷酸序列,结合从NCBI下载的227个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印度尼西亚的野猪个体信息,分析三个品系间大白猪的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2)选取影响母猪产仔性状的三个候选基因雌激素受体(ESR)、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和催乳素受体(PRLR),采用PCR扩增及直接测序法对ESR基因的3号、6号以及8号外显子区域、FSHβ基因的3号外显子区域、PRLR基因的10号外显子区域进行SNPs位点检测,并将检测到的SNPs位点与母猪产仔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从而筛选出有利于提高母猪产仔性状的优势基因型。结果如下:(1)三个品系的大白猪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在201头大白猪D-loop区域中共检测到了34个多态位点,其中包括单一多态位点7个,简约信息位点27个,检测到19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891±0.008,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98±0.00034。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三个品系大白猪间的种群分化情况不明显,初步发现大白猪与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亚洲东北部地区猪种的遗传距离更近。(2)ESR基因研究结果:发现了4个SNPs位点,分别是位于3号外显子内的g.C669T、6号外显子内的g.A1296G、8号外显子内的g.C1665T和g.A1755G。g.C1665T位点的TT基因型和g.A1755G位点的AA基因型能显着提高美系大白猪的初产总产仔数(P<0.05)。H5H8、H2H5、H5H5单倍型组合为产仔性状的优势组合。(3)FSHβ基因研究结果:发现了8个SNPs位点,均位于3号外显子内,分别为g.A511G、g.A617G、g.C630T、g.C652T、g.C678T、g.C735T、g.A746G、g.A921G。g.A511G位点的AA基因型、g.A617G位点的AA和AG基因型、g.C630T位点的CC和CT基因型、g.C652T位点的CT和TT基因型、g.C735T位点的CT和TT基因型、g.A746G位点的AA和AG基因型、g.A921G的AA和AG基因型、g.C678T位点的CT基因型均能显着提高不同品系大白猪的产仔数(P<0.05)。H2H8单倍型组合为产仔性状的优势组合。和g.C678T位点的CT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4)PRLR基因研究结果:发现了9个SNPs位点,均为于10号外显子内,分别为:g.C260G、g.C362T、g.C527G、g.A540G、g.A584G、g.A673T、g.A745G、g.C765T、g.A934G。g.C362T位点的CC和CT基因型以及g.A584G位点的AG基因型能显着提高不同品系大白猪的产仔数(P<0.05)。g.C765T位点的CC基因型和g.A934G位点的AA基因型能极显着提高大白猪的产仔数(P<0.01)。H2H7和H4H4单倍型组合为产仔性状的优势组合。本研究分别挖掘了ESR、FSHβ、PRLR基因中存在的SNPs位点以及有利于提高母猪产仔性状的优势基因型,为筛选高繁殖性能母猪的分子标记提供参考,并为母猪的遗传选育及繁殖性能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寸静宇[5](2019)在《绵羊GnRH、FSH、LH及其受体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繁殖性状是绵羊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提高绵羊产羔数是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而开展绵羊多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对于提高绵羊产羔性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科技进步,许多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陆续被发现,使生产中利用分子标记对绵羊多羔性状的选择带来了可能。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只小尾寒羊(FecB++型单、多羔母羊各3只)的生殖组织及脑组织中GnRH、FSH、LH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380只小尾寒羊和共380只的小尾寒羊、滩羊、苏尼特羊、策勒黑羊、湖羊和草原型藏羊GnRH、GnRHR和LHR基因共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如下:1、GnRH基因在下丘脑、卵巢和子宫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下丘脑高表达;GnRHR基因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卵巢、子宫和垂体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垂体高表达。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中,GnRH基因在卵巢、大脑、下丘脑、垂体的表达均极显着高于单羔群体(P<0.01);GnRHR基因在小脑、下丘脑、卵巢、子宫和垂体的表达均极显着高于单羔群体(P<0.01)。FSHβ基因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和垂体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FSHβ主要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和卵巢高表达;FSHR基因在大脑、卵巢和垂体组织表达,其中在卵巢高表达。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中,FSHβ基因在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的表达极显着高于单羔群体(P<0.01),FSHR基因在卵巢和垂体的表达均极显着高于单羔群体(P<0.01)。LHβ基因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和垂体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LHβ在垂体高表达;LHR基因在大脑、下丘脑和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高表达。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中,LHβ基因在下丘脑、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小脑、大脑表达量均极显着高于单羔群体(P<0.01);LHR基因在卵巢、大脑和下丘脑的表达均极显着高于单羔群体(P<0.01)。2、分型发现GnRH基因g.40001529C>T和g.40001530A>G位点和GnRHR基因g.83379464C>G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品种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LHR基因中,g.75747646C>T、g.75748150A>G、g.75748191A>T和g.75748200T>A位点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多羔和单羔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GnRH基因g.40001529C>T和g.40001530A>G位点在所有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GnRHR基因g.83379464C>G在策勒黑羊中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在其他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LHR基因7个SNPs在大多数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这3个基因的所有位点在各个绵羊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关联分析表明,GnRH基因和GnRHR基因的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差异均不显着(P>0.05)。LHR基因有g.75741060A>C位点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显着相关(P<0.05),g.75747421A>C和g.75748150A>G位点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呈极显着相关(P<0.01)。结论:本文获得了GnRH、FSH、LH及其受体基因在小尾寒羊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研究了GnRH、GnRHR和LHR基因共10个候选SNP位点(g.40001529C>T、g.40001530A>G、g.83379464C>G、g.75741060A>C、g.75747399C>G、g.75747421A>C、g.75747646C>T、g.75748150A>G、g.75748191A>T和g.75748200T>A)在不同绵羊羊品种中的群体遗传结构,关联分析发现LHR基因g.75741060A>C、g.75747421A>C和g.75748150A>G位点与绵羊繁殖性状显着性相关,为今后进一步开发绵羊优良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奠定了基础。

方宇瑜[6](2017)在《二花脸猪产仔性状候选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文中提出产仔数是猪最重要的生产性状之一,直接关系到养猪产业的经济效益。然而产仔数遗传力低,传统选育方法提高猪产仔数的进展缓慢,因此鉴别和利用新的基因标记来提高猪的产仔性能十分重要。二花脸猪是我国本土的高产品种,其高产机制未知。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二花脸猪品种内产仔数变异大,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与遗传分化系数(Fst)分析在12号染色体和13号染色体鉴别到显着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变异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但因果基因位点未知。本研究以二花脸猪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候选基因法来鉴别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变异的关键基因位点。首先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选择了ESR、FSHβ2个候选主效基因位点进行验证分析,同时根据本实验室前期QTL定位结果,在QTL区域内选择了RBP1、CLTC和RPS6KB1等三个与产仔数相关的功能候选基因,搜寻其在二花脸群体中的多态位点,分析多态位点与二花脸母猪产仔数的关联性。同时为验证本研究鉴别的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的候选基因多态位点结果,本实验也使用了苏淮猪、沙乌头猪、梅山猪和大白猪群体进行分型及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在二花脸群体中对ESR和FSHβ基因的验证分析结果显示,2个基因各基因型与二花脸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不相关,合并基因型与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也不相关,本试验未能证明ESR和FSHβ基因是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用苏淮猪群体进一步验证,发现苏淮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与ESR基因和FSHβ基因的各基因型不相关,与2个基因的合并基因型不相关,本试验同样未能证明ESR和FSHβ基因是影响苏淮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在RBP1、CLTC和RPS6KB1基因的研究中,首先对3个基因进行了 SNP位点的筛选和验证。根据实验室前期二花脸母猪极端个体(5头高产,5头低产)重测序结果确定候选基因的全部SNP位点,结合二花脸高低产组卵巢和子宫内膜(高低产组各3头)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主效突变位点所在区域,选择可能影响产仔数的功能区域的SNP位点,随后以20个极端个体初步分型验证。结果在CLTC基因未发现有功能的SNP。在RBP1基因上筛选出启动子区位点g.88075242,在RPS6KB1基因上筛选出启动子区位点 g.37384779、g.37385057 和 g.37386712,3’UTR 区位点 g.37431651、g.37433196、g.37433262和g.37433718位点。最后将上述筛选的功能位点进行二花脸大群体分型及其与产仔数关联性分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BP1基因的g.88075242位点以及RPS6KB1基因的g.37384779、g.37385057、g.37386712、g.37431651、g.37433262 位点与二花脸猪产仔数无显着关联;RPS6KB1基因的3’UTR区位点g.37433196和g.37433718与二花脸猪总产仔数显着相关(P<0.05),与产活仔数极显着相关(P<0.01),且2个位点高度连锁。随后在梅山猪、沙乌头猪和大白猪群体中验证RPS6KB1基因2个位点与产仔数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梅山猪与沙乌头猪群体中,2个位点完全连锁,2个位点与梅山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着相关(P<0.05),与沙乌头产仔数存在相关的趋势(P<0.1);在大白猪群体中只有g.37433196位点有多态性,且该位点与大白猪产仔数无显着关联。说明这2个位点对产仔数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为探究RPS6KB1基因g.37433196和g.37433718位点影响二花脸猪产仔数的机制,我们首先对2个位点的功能进行预测。预测分析发现g.37433196位点位于RPS6KB1基因与ssc-miR-7135-5p或ssc-miR-23b的结合位点,g.37433718位点位于RPS6KB1基因与ssc-miR-10a-3P的结合位点,且不同基因型与miRNA结合紧密程度不同,可能调控基因的表达。随后做了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RPS6KB1基因在母猪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卵巢中的表达较为活跃。对10日龄、96日龄、182日龄3个日龄母猪卵巢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182日龄的表达量显着低于10日龄(P<0.05),极显着低于96日龄表达量(P<0.01);分析结果认为RPS6KB1基因可能参与卵巢发育。对二花脸高、低产组母猪妊妊24天的卵巢和子宫内膜mRNA表达量分析发现,低产组卵巢表达量显着高于高产组(P<0.05);高低产组子宫内膜间表达量无差异。说明RPS6KB1基因对产仔数的影响可能通过卵巢发挥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分析。

魏强[7](2016)在《猪繁殖性能相关基因或分子标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母猪的繁殖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种猪场的经济效益,这对于种猪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繁殖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属低遗传力性状,采用常规的育种手段在较短时期内难以取得明显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种猪育种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外猪分子育种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常规方法和单标记的辅助选择,而基因聚合育种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还相对滞后。自从1909年瑞典生物学家H.尼森埃尔(NilssonEhle)提出多基因假说(Polygene hypothesis)以来,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是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的[1]。目前,定位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方法主要有基因组扫描法和候选基因法,期望找到控制产仔数的主基因,从而为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猪繁殖力相关性状主效基因的研究和定位已取得了显着成果,如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猪卵泡刺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等已获得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而且已经逐步在新品种培育和生产活动中应用。在猪的育种工作当中,繁殖力是影响种猪育种的重要因素,如能通过检测相关标记基因,将多个基因聚合到一个品种当中,将大大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将采用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基因分析技术与测定性状数据相结合,选择与猪繁殖相关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雌激素受体1(ESR1)、促乳素受体(PRLR)、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和盐藻糖基转移酶(FUT1)5个基因6个位点,分析了338头个体的不同基因型和基因型组合对繁殖力的贡献率,利用卡方检验和最小二乘模型YμFarmBreed++++=eMar ker进行生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RLR标记基因在该群体中已经固定,无需筛查;发现BMP2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猪在总产仔数、活产仔数、断奶头数上差异极显着;可以针对BMP2,ESR1-1,ESR1-2,FUT1这些结果对该核心种猪群体进行选留、选配。

赵默然,贺丽春,马翔,顾岳清,黄媛,邱玉华,李平华,黄瑞华[8](2016)在《与太湖流域地方猪种产仔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QTL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太湖流域地方猪种繁殖性状相关基因对于揭示影响猪繁殖性能遗传机制和高繁殖力猪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与太湖流域地方猪种高产相关的定位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与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SHβ)以及其他候选基因如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视黄酸受体γ亚基(RARG)、视黄醇结合蛋白4基因(RBP4)和骨桥蛋白位点(OPN)等基因的定位与产仔性状的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周世良[9](2014)在《三种生殖激素和受体及其作为家畜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家畜繁殖性状主要受生殖内分泌激素的调节,生殖内分泌激素可以作为研究产仔数的候选基因。本文主要综述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家畜产仔数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家畜产仔数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提供参考。

黄贺[10](2013)在《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产仔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产仔数是养狐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提高产仔数可以减少种狐饲养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皮张产量,给养狐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产仔数也是北极狐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北极狐的产仔性状是遗传力低的数量性状,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难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的遗传进展,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为显着改良产仔数性状提供了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ESR基因和FSHR基因与产仔性状的关系已经基本明确,并且在多种动物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ESR基因和FSHR基因与北极狐产仔数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FSHR基因和ESR基因作为北极狐高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技术对FSHR基因和ES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获得FSHR基因和ESR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采用PCR-RFLP技术和PCR-SSCP技术对FSHR基因和ESR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对多态位点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变异类型,并将多态位点与北极狐的产仔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不同FSHR基因和ESR基因型卵巢组织中FSHR和ESR的表达量及其对产仔数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FSHR基因在北极狐发情周期卵巢中的表达规律,并对FSHR基因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北极狐ESR基因全长1824bp,包含ATG起始密码子,开放读码框编码607个氨基酸,序列中的A、T、G、C比例分别为25.23%、22.69%、25.92%、26.16%,G+C含量(52.08%)高于A+T的含量(47.92%)。DNA结合区存在八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构成两个锌指结构(Zn-C4), D-box (EGCKA)、P-box (PATNQ),还存在一核定位信号(aa244-250) DRNRRKS。(2)北极狐FSHR基因序列长1947bp,包含ATG起始密码子,可编码648个氨基酸,序列中的A, T、G、C比例分别为25.17%、26.55%、21.42%、26.86%,G+C含量(48.28%)低于A+T的含量(51.72%)。(3)北极狐ES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鸡、小鼠、羊、牛、人、猪的同源性分别为74%、77%、87%、88%、85%、89%,在进化关系上北极狐与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最远,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丝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4)北极狐FSH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鸡、小鼠、羊、牛、人、猪的同源性分别为59%、73%、83%、83%、82%、84%,在进化关系上北极狐与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最远,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丝氨酸含量最高,酪氨酸含量最低。(5)北极狐ESR蛋白在56~60、88~89、108~121、154-172、198-205、215-220、238~239、263~266、315~337、353~359、366~374、394~420、454~503、518~526、548-556氨基酸存在15个显着的疏水区域并且不存在跨膜结构,氨基酸序列从196至267存在ZnFC4模序结构域,氨基酸序列360至530存在HOLI结构域。(6)北极狐FSHR蛋白在5-16、25~33、288-296、304-309、332-338、340-349、357~366、374~379、402~417、443~456、485~553、565~572、587~600、618~647氨基酸存在14个显着的疏水区域,氨基酸序列367至389、402至424、444至466、490至512、532至554、575至597、607至629的存在的7个跨膜结构。(7)在北极狐的FSHR基因5’端侧翼没有发现多态性;在FSHR基因外显子10发现多态性,检测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 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82,B等位基因频率为0.18;BB基因型个体初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1.08只和1.58只(P<0.05),BB基因型个体经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1.72只和1.03只(P<0.05)。FSHR基因外显子10第120bp发现C→T单碱基变异。(8)北极狐ESR基因外显子1存在多态性,优势等位基因为A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为0.68,B等位基因频率为0.32;BB基因型个体初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2.61只和1.25只(P<0.05),BB基因型个体经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2.08只和1.29只(P<0.05)。ESR基因外显子1第539bp发现G→C单碱基变异。(9) FSHR基因和ESR基因合并基因型表现出AA、AB、BB逐步递增的趋势,基因型AAAA的初产TNB和NBA分别为7.42和6.22,基因型ABAB的TNB和NBA分别为7.46和7.07,基因型BBBB的TNB和NBA分别为8.92和8.56,经产的TNB和NBA也基本存在同样的规律。(10)在发情期,北极狐BB基因型个体右侧卵巢FSHR的mRNA水平显着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左侧卵巢BB基因型个体与AA基因型个体差异显着(P<0.05)。(11)在发情期,北极狐两侧卵巢ESR的mRNA水平在基因型间无显着差异(P>0.05)。(12)北极狐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组织中均有FSHR mRNA的存在,从发情后期、间情期、发情前期到发情期,FSHR mRNA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发情期表达量最高,发情后期表达量最低。(13)北极狐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各期卵泡中均有FSHR阳性细胞分布,FSHR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卵泡细胞、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中。从发情后期、间情期、发情前期到发情期,FSHR阳性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发情期最多,发情后期最少。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卵泡的发育和卵泡体积的增大不断增多。

二、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母猪繁殖性状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基因
    1.1 PRLR基因
    1.2 ESR基因
    1.3 FSHβ基因
    1.4 RBP4基因
    1.5 NCOA1基因
    1.6 OPN基因
2 其他可能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基因
3 展望

(2)整合eGWAS和eQTL分析绵羊全血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血液转录组的应用研究
        1.1.1 预测疾病生物标记物
        1.1.2 鉴定免疫调控因子
        1.1.3 家畜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2 绵羊繁殖转录组研究进展
        1.2.1 巴美肉羊概况
        1.2.2 基于性腺轴的研究进展
        1.2.3 可变剪接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调控研究
    1.3 绵羊产羔与排卵的调节机制
        1.3.1 BMP15、GDF9 对排卵和产羔数的调节
        1.3.2 FSH、LH对排卵和产羔数的调节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一不同产羔类型绵羊血液转录组时序动态表达初探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RNA提取
        2.1.4 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
        2.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和过滤去噪
        2.1.6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2.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1.8 差异可变剪接分析
        2.1.9 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可变剪接的聚类分析
        2.1.10 短时序表达分析
        2.1.11 功能富集分析
        2.1.12 统计显着性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绵羊产羔类型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2.2 绵羊产羔类型差异可变剪接分析
        2.2.3 绵羊产羔类型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可变剪接的聚类分析
        2.2.4 绵羊转录组时序表达变化
        2.2.5 绵羊转录组时序动态表达模块分析
        2.2.6 绵羊转录组时序可变剪接变化
        2.2.7 绵羊产羔类型与时序性表达的整合分析
        2.2.8 试验重复性验证
    2.3 讨论
    2.4 结论
3 研究二大样本动态血液基因整合e GWAS解析绵羊繁殖激素共表达网络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RNA 提取与建库测序
        3.1.4 测度数据质量评估与过滤去噪
        3.1.5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3.1.6 血清LH、FSH、GDF9与BMP15 的浓度测定
        3.1.7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3.1.8 eGWAS分析
        3.1.9 基因功能注释与候选位点的确定
        3.1.10 构建主题文献摘要与全文的绵羊GWAS数据库
        3.1.11 机器学习验证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全局样本构建繁殖激素调控的共表达网络
        3.2.2 基于表达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3.2.3 产羔类型相关的模块
        3.2.4 激素调控相关模块
        3.2.5 产羔类型与月份之间的关联模块
        3.2.6 绵羊GWAS数据库验证全局网络的功能属性
        3.2.7 机器学习验证小样本产羔类型差异表达基因对于大样本的支持度
    3.3 讨论
    3.4 结论
4 研究三 LH/FSH 血清浓度比值的绵羊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与遗传关联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样品
        4.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RNA提取
        4.1.4 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
        4.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过滤去噪
        4.1.6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4.1.7 LH、FSH激素浓度的测定
        4.1.8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1.9 差异ASE分析
        4.1.10 eQTL分析
        4.1.11 功能富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LH与FSH血清浓度相关性分析
        4.2.2 LH/FSH比值在不同月份的方差分析
        4.2.3 LH/FSH比值在不同月份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4.2.4 LH/FHS比值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4.2.5 ASE证实血液存在广泛的顺式调控影响
        4.2.6 eQTL-SNP和 ASE-SNP联合分析
        4.2.7 eQTL-SNP与 ASE-SNP富集分析
        4.2.8 LH/FSH比值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基因型
        4.2.9 LH/FSH比值生物标志物的遗传调控网络
    4.3 讨论
    4.4 结论
5 研究四 GDF9、BMP15 血清浓度的绵羊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与遗传关联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样品
        5.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RNA提取
        5.1.4 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
        5.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过滤去噪
        5.1.6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5.1.7 血清GDF9、BMP15 激素浓度的测定
        5.1.8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1.9 差异ASE分析
        5.1.10 eQTL分析
        5.1.11 功能富集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GDF9 血清浓度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2 不同GDF9 血清浓度的ASE分析
        5.2.3 不同BMP15 血清浓度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4 不同BMP15 血清浓度的ASE分析
        5.2.5 GDF9与BMP15 的联合分析
    5.3 讨论
    5.4 结论
6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辽宁绒山羊高繁候选基因SNP及其调控非编码RNA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影响绒山羊繁殖性状的因素
        1.1.1 品种和遗传因素
        1.1.2 环境因素
        1.1.3 营养因素
        1.1.4 其他因素
    1.2 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1.2.1 GDF9基因
        1.2.2 BMPR-IB基因
        1.2.3 FecB基因
        1.2.4 ESR基因
    1.3 竞争性内源RNA(ceRNA)对繁殖性状的调控作用
    1.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高繁殖力候选基因调控非编码RNA的表达分析
    引言
    2.1 材料方法
        2.1.1 试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2.1.2 样品采集
        2.1.3 cDNA构建和高通量测序文库
        2.1.4 ceRNA网络建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1.5 引物设计
        2.1.6 总RNA提取、检测及反转录
        2.1.7 荧光定量PCR检测
    2.2 结果
        2.2.1 MiRNA-mRNA/ Circ RNA-mi RNA/ Lnc RNA-mi RNA相互作用的预测
        2.2.2 GDF9、BMPR-IB、FecB和 ESR基因的网络构建
        2.2.3 RNA电泳检测结果
        2.2.4 非编码RNA荧光定量PCR结果
        2.2.5 荧光定量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的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引言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3.1.2 试验动物
        3.1.3 DNA提取
        3.1.4 引物设计
        3.1.5 产物扩增
        3.1.6 数据分析
    3.2 试验结果
        3.2.1 GDF9、BMPR-IB、FecB和 ESR基因多态性鉴定
        3.2.2 基因分型
        3.2.3 GDF9、BMPR-IB、FecB和 ESR基因多态性
        3.2.4 产绒性能相关分析
        3.2.5 SNP位点的基因型与母羊产羔数相关分析
        3.2.6 基因替代效应
        3.2.7 ESR基因2个SNP位点的基因聚合
        3.2.8 ESR单倍型组合与产绒性能的相关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三个品系大白猪的ESR、FSHβ和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大白猪品种及不同品系介绍
        2.1 大白猪
        2.2 美系、丹系、加系大白猪
    3 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概述
        3.1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
        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
        3.3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
        3.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3.5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
        3.6 简单重复序列技术(SSR)
    4 线粒体基因研究概况
        4.1 线粒体D-loop基因简介
        4.2 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在猪种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5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研究概况
        5.1 ESR基因的发现与结构
        5.2 ESR的生物学作用
        5.3 ESR基因与产仔数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6 卵泡刺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研究概况
        6.1 FSHβ基因的发现与结构
        6.2 FSHβ的生物学作用
        6.3 FSHβ基因与产仔数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7 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研究概况
        7.1 PRLR基因的发现与结构
        7.2 PRLR的生物学作用
        7.3 PRLR基因与产仔数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验试剂及配制
        1.4 分析软件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2.1 基因组DNA提取
        2.2 DNA纯度及浓度检测
        2.3 目的片段PCR扩增
    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1 遗传多态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2 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计算
        3.3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3.4 多态信息含量(PIC)计算
        3.5 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构建
        3.6 ESR、FSHβ、PRLR基因与产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毛囊基因组DNA提取效果
    2 线粒体基因D-loop区多态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2.1 PCR扩增产物检测
        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系统发育树构建
    3 ESR基因多态性及关联分析
        3.1 ESR基因PCR扩增产物检测
        3.2 ESR基因SNPs位点检测
        3.3 ESR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3.4 ESR基因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
        3.5 ESR基因与大白猪产仔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4 FSHβ基因多态性及关联分析
        4.1 FSHβ基因PCR扩增产物检测
        4.2 FSHβ基因SNPs位点检测
        4.3 FSHβ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4.4 FSHβ基因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
        4.5 FSHβ基因与大白猪产仔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5 PRLR基因多态性及关联分析
        5.1 PRLR基因PCR扩增产物检测
        5.2 PRLR基因SNPs位点检测
        5.3 PRLR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5.4 PRLR基因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
        5.5 PRLR基因与大白猪产仔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关于毛囊基因组DNA提取
    2 线粒体DNA多态性
    3 ESR基因
        3.1 ESR基因多态性
        3.2 ESR基因与猪产仔性状的关系
    4 FSHβ基因
        4.1 FSHβ基因多态性
        4.2 FSHβ基因与猪产仔性状的关系
    5 PRLR基因
        5.1 PRLR基因多态性
        5.2 PRLR基因与猪产仔性状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绵羊GnRH、FSH、LH及其受体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绵羊多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1.1.1 GnRH
        1.1.2 GnRHR
        1.1.3 FSHβ
        1.1.4 FSHR
        1.1.5 LHβ
        1.1.6 LHR
    1.2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1.2.1 分子标记的概念
        1.2.2 寻找分子遗传标记的主要方法
    1.3 单核苷酸多态性概述
        1.3.1 单核苷酸多态性定义
        1.3.2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技术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1 主要实验仪器
        3.1.2 主要溶液配制
        3.1.3 主要实验试剂和试剂盒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RNA提取
        3.2.3 cDNA合成
        3.2.4 引物设计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3.2.6 基因分型
        3.2.7 统计分析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总RNA提取与c DNA合成
    4.2 小尾寒羊GnRH和 GnRHR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4.2.1 小尾寒羊GnRH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4.2.2 小尾寒羊GnRHR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4.3 小尾寒羊FSHβ和 FSHR基因组织表达
        4.3.1 FSHβ基因组织表达
        4.3.2 FSHR基因组织表达
    4.4 小尾寒羊LHβ和 LHR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4.4.1 LHβ基因组织表达
        4.4.2 LHR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候选基因的表达
        5.1.1 GnRH及其受体基因表达
        5.1.2 FSH及其受体基因表达
        5.1.3 LHβ及其受体基因表达
    5.2 候选基因与绵羊产羔性状的关联分析
        5.2.1 GnRH基因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
        5.2.2 GnRHR基因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
        5.2.3 LHR基因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6)二花脸猪产仔性状候选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索引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 猪的产仔数性状研究概述
        1.1 猪产仔数及其育种意义
        1.2 传统选育技术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
    2 猪产仔数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2.1 猪产仔数QTL研究概述
        2.2 猪12号染色体产仔数QTL研究进展
        2.3 猪13号染色体产仔数QTL研究进展
    3 猪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3.1 ESR基因的研究进展
        3.2 FSHβ基因的研究进展
        3.3 RBP1基因的研究进展
        3.4 CLTC基因的研究进展
        3.5 RPS6KB1基因的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篇 实验内容
    第一章 ESR与FSHB基因与二花脸猪及苏淮猪产仔数的关联分析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4 ESR和FSHβ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判定方法
        2.5 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二花脸猪ESR和FSHβ基因多态位点分型结果
        3.2 二花脸猪ESR和FSHβ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与产仔数关联分析结果
        3.3 苏淮猪ESR和FSHβ基因多态位点分型结果
        3.4 苏淮猪ESR和FSHβ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与产仔数关联分析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ESR基因对二花脸猪和苏淮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4.2 FSHβ基因对二花脸猪和苏淮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3 ESR、FSHβ合并基因型对二花脸猪和苏淮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5 小结
    第二章 RBP1、CLTC和RPS6KB1基因多态位点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4 RBP1基因多态位点的搜寻、检测与选择性分型
        2.5 CLTC基因多态位点的搜寻、检测与选择性分型
        2.6 RPS6KB1基因多态位点的搜寻、检测与选择性分型
        2.7 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RBP1基因SNP位点的筛选及基因型判定结果
        3.2 CLTC基因SNP位点的筛选及基因型判定结果
        3.3 RPS6KB1基因SNP位点的筛选及基因型判定结果
        3.4 RBP1和RPS6KB1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RPS6KB1基因3'UTR区多态位点影响猪产仔数的验证分析
        1 前言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RPS6KB1基因3'UTR多态位点的检测及判型
        2.4 miRNA与靶基因结合位点预测方法
        2.5 RPS6KB1基因mRNA表达量检测试验组设计
        2.6 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RPS6KB1基因多态位点在梅山猪、沙乌头猪及大白猪群体中的分型结果
        3.2 RPS6KB1基因多态位点在不同群体中基因型与产仔数关联分析
        3.3 RPS6KB1基因3'UTR区SNP位点与miRNA结合的预测与分析
        3.4 RPS6KB1基因在心、肝、脾、肺、肾、卵巢、子宫和乳腺中的表达量检测
        3.5 RPS6KB1基因在10、96、182日龄母猪卵巢中的表达量检测
        3.6 RPS6KB1基因在妊娠24天高低产组母猪卵巢和子宫内膜的表达量差异
        4 分析与讨论
        4.1 RPS6KB1基因SNP位点对梅山猪、沙乌头猪以及大白猪群体的产仔数的影响
        4.2 RPS6KB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4.3 RPS6KB1基因对卵巢发育的影响
        4.4 RPS6KB1基因在卵巢和子宫内膜对产仔数的影响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猪繁殖性能相关基因或分子标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意义与发展趋势
    1.1 背景及必要性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原理
    2.1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1 总体设计路线
        2.1.2 技术指标
        2.1.3 影响猪繁殖性能的主效基因简介
    2.2 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3.1 实验材料
        3.1.1 采集血液样品与性状收集
        3.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3.1.3 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步骤
        3.2.2 核酸质量检测
        3.2.3 样品扩增
        3.2.4 飞行时间质谱分型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基因分析结果
        3.3.3 三个品种不同性别基因型分型结果
        3.3.4 三个品种公母混合统计结果-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3.3.5 关联分析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与太湖流域地方猪种产仔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QTL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太湖流域地方猪种的高繁殖特性
2 功能候选基因法
    2. 1 控制产仔数的主效基因及其作用
        2. 1. 1 ESR
        2. 1. 2 促卵泡素 β 亚基基因( FSHβ)
    2. 2 其他候选基因
        2. 2. 1 PRLR
        2. 2. 2 RARG和RBP4
        2. 2. 3 OPN
3 基因组扫描法定位与繁殖相关的QTL
    3. 1 控制排卵数的QTL
    3. 2 控制黄体数的QTL
    3. 3 控制死胎率的QTL
4 存在的困难
    4. 1 与繁殖相关的基因分离困难
    4. 2 难以检测出所有的QTL
    4. 3 无法区分鉴定出的基因是否为主基因本身
    4. 4 无法排除实验过程中非候选基因的影响
5 总结展望

(9)三种生殖激素和受体及其作为家畜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
    1.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1.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1.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
2 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
    2.1 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
    2.2 卵泡刺激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
3 促黄体素及其受体
    3.1 促黄体素及其受体
    3.2 促黄体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
4 小结

(10)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产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北极狐综述
        1.1.1 北极狐的生物学特征
        1.1.2 北极狐的经济学价值
        1.1.3 我国北极狐发展历史
        1.1.4 我国北极狐发展存在的问题
        1.1.5 我国北极狐的育种现状
        1.1.6 我国北极狐的育种方向
        1.1.7 影响北极狐产仔性能的因素
    1.2 分子标记概述
        1.2.1 分子标记的概念
        1.2.2 分子标记的种类
        1.2.3 分子标记分析技术
    1.3 激素与受体的关系
        1.3.1 受体的类型
        1.3.2 受体的功能
        1.3.3 受体的特点
        1.3.4 受体与激素作用机理
        1.3.5 受体的调节
        1.3.6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动物生殖的影响
    1.4 与产仔数有关的基因
        1.4.1 促乳素受体基因
        1.4.2 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
        1.4.3 雌激素受体基因
        1.4.4 视黄醇结合蛋白4基因和视黄酸受体γ基因
    1.5 雌激素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1.5.1 ESR基因的结构
        1.5.2 ESR基因的功能
        1.5.3 ESR基因的作用机理
        1.5.4 ESR基因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1.6 FSHR基因研究进展
        1.6.1 FSH和FSHR的生物学功能
        1.6.2 FSH和FSHR基因的结构
        1.6.3 FSHR多态性与产仔数的关系
        1.6.4 FSHR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调控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设备
        2.1.4 溶液的配制
        2.1.5 分析软件及相关网站
        2.1.6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北极狐FSHR和ESR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2.2.3 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的测序结果
        2.2.4 不同物种间ESR和FSH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2.2.5 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2.2.6 北极狐ESR和FSHR蛋白结构分析
    2.3 讨论
        2.3.1 北极狐ESR基因的克隆
        2.3.2 北极狐ESR基因蛋白结构分析
        2.3.3 ESR基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3.4 北极狐FSHR基因的克隆
    2.4 本章小结
3 FSHR基因和ESR基因多态性对北极狐产仔数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溶液配制
        3.1.5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3.2.2 PCR扩增结果
        3.2.3 FSHR基因扩增区PCR产物酶切结果
        3.2.4 FSHR基因外显子10和ESR基因外显子1 PCR-SSCP电泳结果
        3.2.5 FSHR基因外显子10和ESR基因外显子1扩增区的测序分析
        3.2.6 FSHR和ESR基因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3.2.7 FSHR和ESR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胎次对北极狐产仔数的影响
        3.3.2 FSHR基因5’端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3.3.3 FSHR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3.3.4 ESR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4 北极狐FSHR、ESR基因变异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1.4 溶液配制
        4.1.5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的提取结果
        4.2.2 FSHR基因和ESR基因PCR扩增的结果
        4.2.3 循环数确定的结果
        4.2.4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标准曲线
        4.2.5 北极狐卵巢中FSHR基因和ESR基因的表达
        4.2.6 FSHR、ESR基因表达量与产仔数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FSH和FSHR的相互调节对产仔数的影响
        4.3.2 FSHR基因不同基因型与卵巢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
        4.3.3 左右卵巢差异对FSH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3.4 ESR基因不同基因型与卵巢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
        4.3.5 生殖激素受体调节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北极狐发情周期中卵巢内FSHR的定位及表达规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动物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1.4 溶液配制
        5.1.5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总RNA提取结果
        5.2.2 FSHR基因PCR扩增的结果
        5.2.3 标准曲线及其目的基因的扩增效率
        5.2.4 发情周期中FSHR 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规律
        5.2.5 FSHR免疫阳性细胞在卵巢中的定位
        5.2.6 FSHR免疫阳性细胞在卵巢中的分布规律
    5.3 讨论
        5.3.1 FSHR 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规律
        5.3.2 卵巢中FSHR mRNA表达量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5.3.3 卵巢中FSHR表达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5.3.4 FSHR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母猪繁殖性状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进展[J]. 贾梦雨,李尚,刘刁,施文颖,芦春莲,曹洪战.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01)
  • [2]整合eGWAS和eQTL分析绵羊全血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关联[D]. 孙燕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辽宁绒山羊高繁候选基因SNP及其调控非编码RNA的表达分析[D]. 岳畅.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4]三个品系大白猪的ESR、FSHβ和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状的关联分析[D]. 谢晶晶.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绵羊GnRH、FSH、LH及其受体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关联分析[D]. 寸静宇. 西南大学, 2019(01)
  • [6]二花脸猪产仔性状候选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D]. 方宇瑜.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7]猪繁殖性能相关基因或分子标记的研究[D]. 魏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与太湖流域地方猪种产仔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QTL研究进展[J]. 赵默然,贺丽春,马翔,顾岳清,黄媛,邱玉华,李平华,黄瑞华. 畜牧与兽医, 2016(02)
  • [9]三种生殖激素和受体及其作为家畜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J]. 周世良. 中国猪业, 2014(04)
  • [10]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产仔关系的研究[D]. 黄贺.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作为产仔数候选基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