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方剂三原则

民间方剂三原则

一、民间验方浅说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淞[1](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段博峰[2](2020)在《民国中医期刊《现代医药》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在西方医学冲击和国内政府排挤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西医矛盾愈加激化,由学术观点之争转变为中医存废的问题,致使传承千年的中医面临着巨大危机,中医界展开了自救运动。福建地区的中医医家通过成立学术团体、开办中医学校、创办中医期刊以及参加赴京请愿活动等方式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谋求出路。出生于中医世家的俞慎初自幼便耳濡目染,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俞慎初赴沪求学期间不仅努力提高医术,还积极投身于中医抗争运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1933年俞慎初学成返乡便与其父创办了《现代医药》,办刊时间达4年之久,现有资料共4卷44期,是福建地区创办时间较早、办刊时间较久的综合性中医期刊之一,在福建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创办之初,该刊便受到了中医界的广泛关注及支持,并先后聘请了数十位国医界名人担任社董及特约撰述员。《现代医药》所设栏目众多,涵盖了言论、学说、方药、卫生、笔记、杂载、专着、验案、医案、评论等,并随着办刊经验成熟,对不同栏目进行了合并与分设,使得期刊布局更加合理。《现代医药》以“提倡与研究”为办刊宗旨,提倡维护和发扬中医,凝聚中医力量,致力于中医药的整理研究以及医家临床经验的交流,同时,积极研究和吸收西方医学的精华。在中医存废纷争的不利环境下,该刊紧跟时局,从唤醒中医界人士精研医术、创办中医学校、反省中医内部问题、谋求中医界团结、践行中医科学化、评述中医政策利害等方面探讨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的出路。此外,在当时医疗卫生条件不够发达的情势下,该刊重视卫生常识的普及,对于人们认识疫病、防治疫病、疾病养护以及提高卫生意识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以文献整理法为主,通过对《现代医药》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发掘其中蕴含的临床价值、学术价值以及文献价值,进而探讨其对民国时期福建地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刘洋[3](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张星[4](2011)在《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发掘收集整理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目的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质量的文人史料笔记,如《粤大记》、《赤雅》、《广东新语》、《南越笔记》、《羊城古钞》等等。然而,除《广东新语》、《赤雅》、《粤大记》等几部而外,尚有大批岭南笔记几乎无人关注。所关注者,又多从社会政治、经济学、农学、林业科技等视角研究,几乎无人关注其中的中医药学史料。使得笔记中的医学史料的价值隐没不彰,令人扼腕。故本文欲发掘其中的中医药学资料,作出汇编整理与分析研究。因为这些史料又是零散的,分布无规律的,阻碍了医学界对其的重视与利用。本文将这些史料发掘出来,分类汇编,以使其条分缕析、价值昭然。这便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之所在。二、研究方法本论文通过对明清时期岭南笔记界定,采取文献调研、发掘收集、归类整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明清时期岭南笔记中医学史料发掘、收集和整理,将从岭南地理气候分析、岭南常见多发病描述、各科疾病及治疗、药品、医方、医家医着、养生保健及医事制度等方面作具体研究。岭南笔记界定。岭南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其含义与其所包括的地域均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它既是一个社会文化区域,也是一个自然地理单位,一个古代行政区划。笔记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着作体裁,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典制、风教、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奇谈怪论、轶闻琐事、医卜星象等等,均可以纳入笔记的范围。文献调研与发掘收集。通过文献调研,发掘郭棐《粤大记》、黄佐《广州人物传》、屈大均《广东新语》、黄芝《粤小记》、罗天尺《五山志林》等共35部岭南笔记,论文对上述35部岭南笔记(岭南古籍)作者及内容版本作了介绍,并收集笔记内关于医药方面内容。归类整理与统计分析。论文把发掘收集13万字医药资料,按照岭南地理气候、岭南常见多发病描述、各科疾病及治疗、药品、医方、医家医着、养生保健及医事制度等九方面进行归类,并分析了明清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价值,可以补充岭南中医药专业着述之不足。按照以上方法最终形成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结果如下。三、研究内容和结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从明清时期岭南的史料笔记中辑录与医学相关的资料,并作出汇编整理;对辑录出来的医学史料作出分析研究;对明清岭南笔记中的医学史料作出价值评述。论文分为三个部分来撰写:一是明清时期岭南笔记介绍;二是明清岭南笔记医学史料分析研究;三是明清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价值。研究结果:(一)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汇编。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质量的史料笔记,其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中医药学史料。就笔者所收集到的近40本笔记而言,其中31本笔记记载有医药学相关内容,篇幅长短不一,短则百余言,长有数万字。将这31本笔记中的医学史料辑录出来,并作出汇编整理。经初步统计,辑录出来的医学史料总字数134297字。以内容为依据,将这十数万字资料分为药品、医理探讨、疾病证治、医方、医林人物、医学着作、医事制度、养生与神仙、毒药等九个部分。各部分下再按照内容又分为数个小部分。其中药品部分资料按首字笔画排序,同一笔画下随机排序。大致形成了《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汇编》。(二)明清岭南笔记医学史料分析研究。从岭南地理气候分析、岭南常见多发病描述、各科疾病及治疗、药品、医方、医家医着、养生保健及医事制度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笔记记载岭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特征,濒临大海,土卑地薄,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蒸。故而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谨慎,勿早起,勿迟眠,勿午睡,饮食宜清淡,穿着勿骤增骤减,折中为宜。正是因为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居人极易感染一些地方性常见多发病,如瘴病、疟疾、麻风等。笔记中记载了约十四种瘴病名称,并对各种不同的瘴病有大致的定义与比较具体的症状描述。通过对岭南笔记的解读,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岭南民间所认识的瘴病的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而麻风病方面,亦记载了古代岭南民间对于麻风病的认识,包括病因、症状、隔离以及治疗等数个方面的史料。在明清时期的史料笔记里,还详细记载了清代以前粤西壮族人的制蛊之术,以及民间预防和解除蛊毒的宝贵经验,具体包括制蛊方法、蛊毒种类、养蛊人群、下蛊目的以及防治等几个方面。除岭南地区的常见多发病外,笔记中还记载了其他各类疾病近百种,广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骨科等各科类。笔记所记载的治疗方法,多是一些偏方验方,极少记载其望闻问切及所处方药。除偏方验方而外,其他主要是一些民间特殊疗法,如卦股、拜神祈祷、巫觋作法等,并对其效果作出了反馈记载。药品方面,岭南笔记共记载了岭南药用动植物250种。长短不一,短则寥寥数字,简单言其药用功效;长则数百言不止,详细介绍了药物的产地、形状、性味、功用、主治、炮制方法,有的还记载其俗称、别名,以及与其他山草药的鉴别方法,有的还引用历代本草着作对其进行考证。总体来看,岭南笔记所记载的药品,具有所记药物多主产于岭南地区、对药物的描述非常详实、善于记载民间采摘及炮制法、记载药物的民间鉴定法、辨正本草错误、记录当时药物进贡及买卖情况等六方面特点。岭南史料笔记还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医家及其医着,其所记岭南医生共计36位,其中31位为明清时期医家或通医者。在这31人中,只有8人收录于《中医人名辞典》及《岭南医征略》中,另外23人则未曾被岭南医学史所提及,亦未曾被岭南中医人名录所收载。这其中,有名医,有一般行医者,还有医僧;有医术颇精者,有悬壶济世多年者,也有留下数本医着者。此外,岭南笔记中还记载了大量有关古人养生长寿、服食成仙之事。除那些被政府建坊旌表的长寿者以外,笔记所记多为民间长寿老人,从中可以看出,岭南地区历代以来其实均不乏长寿者。或认为岭南地区得南极精气之助,故人多寿考。除记载长寿人外,笔记中还记载了不少具有延年功效的药物,多被仙人们所服食。其因为服食仙药所寿往往不止期颐,多寿至数百岁,甚或升天而去。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当数安期生、葛洪二位。结合岭南来看,此二人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均不是岭南人,然而均在岭南地区飞升,亦成为岭南道教文化的一段佳话。就医事制度部分内容来看,岭南笔记着墨不多。其中记载颇为详细者,乃是明清时期岭南的政府及社会救恤组织,诸如医人庙、爱育堂、育婴堂、养济院、麻风院、寿安院等。明清岭南笔记中共记录岭南善堂22个,各详略不一。大致记载了创办时间、创办人、创办经历以及运作机制等内容。(三)明清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价值评述。主要从传播地方病治疗经验、促进药物学发展、保存民间验方、补正医家及医着、提供医史素材、扩大研究视野等六个方面进行评述。认为长期生活于岭南地区的岭南土着居民,对于预防和治疗岭南常见地方病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和方法,笔记将这些防治方法记录下来,并传播开来,足可为修医史者之资,亦可为入粤者日常生活之备。笔记提供了产于岭南地区药用动植物的药名、俗名、产地、植物形态、入药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等资料,有的还提供当时人的采摘及炮制法,促进了明清时期岭南药物学的发展与研究,也可为今天南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线索。岭南笔记中保存了大量岭南民间验方,这些验方长期流传于岭南民间,对很多疾病往往有奇效。笔记将其记录保存下来,可谓阻止其流失于民间,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笔记所记录的医林人物与医学着作,不少可补充、丰满其他文献对名医事略及其着作的记载;其所记录的民间医生,又可补正岭南医学史对医家医着的记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记中所保存的医药学史料可为医史研究提供集中的而且是可靠的素材。历代各类笔记里的医学资料,内容丰富,数量庞大。若能对这些资料加以利用,借鉴史学界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与分析,必能扩大研究视野,拓开一片医学史研究的新天地。四、结论明清岭南笔记里存有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中医药学史料,尚未被现代学界所重视和充分利用。笔者首次系统辑录明清岭南笔记中医药学史料,并按照岭南地理气候、岭南常见多发病描述、各科疾病及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进行归类整理研究与分析,认为它们是构成岭南医学研究尤其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史料的珍贵,论文附录以药品、医理探讨、疾病证治、医方、医林人物、医学着作、医事制度、养生与神仙等九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汇编,存史以俟后来者。

张瑞贤,刘更生,蒋力生,张卫,梁飞[5](2011)在《“文革”中的中草药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文革"期间史料的梳理,从当时中草药运动的性质、目的、产生原因、方式及其成果和作用几个方面对其真实历史进行了初步地回顾和论述。

李园白[6](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梁克玮[7](2009)在《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提出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证。其表现呃声或疏或密,间歇时间无定,有几分钟或半小时呃一声,亦有连续呃逆七八声方暂止者。呃逆发病时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它病之兼症,持续时间可连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多因寒邪、胃火、气郁、食滞;或中焦虚寒,或下元亏损,或病后虚羸,致使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呃逆的典型表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众多的中医古籍中相关记载比比皆是,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呃逆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呃逆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深刻揭示了呃逆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呃逆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学诊治该病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临证辨治呃逆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呃逆病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考辨、古代医家论治、现代医家论治和相关问题探讨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将呃逆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呃逆从症状名到病证名的发展脉络,并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别分析。第二、三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呃逆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呃逆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呃逆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之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呃逆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第四部分,就呃逆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尤其是将几种少为今人所用的辨证思路与方药进行论述,以开拓与丰富呃逆的辨证论治思路。

徐愈颖[8](2009)在《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方法研究及岭南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目的单方,是由单味药物组成的方剂。验方,即经验之方,本意指经临床实践检验确实有效的方剂,现多指个人经验所得但尚未广泛传播得到公认的有效方剂。单方验方是我国劳动人民和中医药学家治病救人的经验结晶。运用民简单方、验方治疗疾病,是群众用药比较普遍的形式。古往今来,此类方剂虽或被忽视甚至轻视,却因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一直深受民众喜爱。收集民间单方验方,是研究和发展祖国医学的重要途径。岭南医学源远流长,民间积累的验方不计其数,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进行系统的收集有巨大的学术意义和经济意义。目前有大量的期刊与书籍文献记载了大量的民间单方验方,但尚未见对民间单方验方具体的收集方法进行论述的文献。本课题拟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进行收集,在实践中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并从中总结出一套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方法。并分析其中验方数目较多的病种,分析其用药特点,并加以归纳探讨,为下一步的岭南地区疾病规律性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信息和启迪。二、方法1、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实地收集:在学校招募家住广东各地、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有兴趣的学生,委派其在假期回其居住地,综合利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当地的中医民间单方验方进行收集。2、对存在于期刊文献中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在学校招募对岭南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有兴趣的学生,利用各大期刊数据库(如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网等)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及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3、对存在于书籍文献中的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由于书籍文献中的验方一般相对集中,作为方法学研究,我们仅检索相关书籍,并不对其中的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进行收集。4、采用统计验方用药的方法对岭南收集到较多验方的病种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并将统计结果与相关文献相对照,相互印证,以揭示岭南地区治疗疾病用药的特点。三、结果1、对存在于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实地收集:经过两次实地收集工作,共收集到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共1299首。2、对期刊文献中的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通过利用各大期刊数据库(万方、维谱、中国学术期刊网等)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共收集到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765首,并总结出两套种检索方法(检索方法见“结论”部分)。3、对存在于书籍文献中的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在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相关书籍的检索中,总结出了将书籍分为名老中医经验相关书籍、疾病相关单方验方书籍、单方验方专着三大类分别进行检索的方式,检索到相关书目一批,并总结出对不同类别书籍文献有效的检索方法(检索方法见“结论”部分)。4、在对收获验方数最多的消化系统(脾、胃、大小肠)疾病中,以清热、理气、补气、祛湿、健脾五类药物最为常用。四、结论1、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实地收集的经验总结:(1)招募学生志愿者是一种成功的模式;(2)综合运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进行实地收集是合理、有效的;(3)在进行收集活动前须对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4)须给学生志愿者开具相关的身份证明;(5)问卷设计宣专不宜杂。2、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文献收集的经验总结:(1)招募学生志愿者是一种成功的模式;(2)在存在于对期刊文献中的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检索中,直接检索岭南地区各市、县的相关文献的最佳检索索式为(以维普为例):((((((((((题名或关键词=中医)+(题名或关键词=汤))+(题名或关键词=方))+(题名或关键词=法))*(机构=相关地名)*(医药卫生)*全部期刊*年=所有年)-(题名或关键词=方法))-(题名或关键词=方案))-(题名或关键词=方式))-(题名或关键词=法律))-(题名或关键词=合法))-(题名或关键词=方向);对岭南地区各大城市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的最佳检索式为(以维普为例):(作者=某医生姓名)*(机构=该医生所在城市)*(医药卫生)*全部期刊*年=所有年。(3)在对存在于书籍文献中的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检索中,将相关书籍文献分为名老中医经验相关书籍、疾病相关单方验方书籍、单方验方专着三大类进行检索,是一个少遗漏、低重复的分类检索方法。在名老中医经验相关书籍方面,按检索范围收集完整的名老中医名单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在疾病相关单方验方书籍检索方面,最佳检索式为:W-题名=器官名(或系统名或疾病名等)AND W-题名=方(时间默认为所有年);单方验方专着的最佳检索式为(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单方or验方or偏方or秘方or良方(同时开启词临近功能)AND W-出版地=(此处填写岭南各地地名,一一检索)。3、岭南地区消化系统(脾、胃、大小肠)疾病用药分析结果:岭南地区的消化系统疾病中,以清热、理气、补气、祛湿、健脾五类药物最为常用,这进一步证实了各文献中关于“岭南人群体质以偏热、偏湿(痰)、脾胃易虚、易气阴不足等为特点,其疾病治疗常用清热、祛湿、健脾、益气及养阴类中药”的论断相一致。这为岭南地区疾病的规律性研究以及岭南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康彦同[9](2008)在《方剂学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笔者首先对方剂学中的几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史学角度对方剂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把方剂学的发展史分为七个部分: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笔者分别研究了每个部分的历史背景、方书、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等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笔者也在不同程度上阐述了方剂学的发展概况,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医药文化交流特色,某一类方剂的发展历史及其它因素对方剂学的影响等内容。另外,中药与方剂具有密切的关系,笔者也适当谈及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笔者还讨论了每个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最后作以总结,并且指出方剂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即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的萌芽与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学注重实用,略于理论;隋唐五代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明清两代侧重方药共同发展(尤其是明代),方剂学走向由博返约的规范和整理阶段;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方剂学在逆境中的继承、发展与变革;新中国成立后——继承整理和现代化研究,方剂学的发展和研究进入新的局面。笔者通过对方剂学发展史的研究,体会到方剂学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的,并且方剂学的发展与历史发展的背景密切相关,方剂学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方剂学发展特点。因而,笔者指出方剂学的发展也要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相适应,吸纳和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使方剂学得到不断的发展。

张卫[10](2006)在《明清道教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对于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的内容、特点、道医及其所取得的医学成就加以论述。 前言中本文简要的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道教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道教医学的定义,认为道教医学是“在吸收中医学知识的基础上,道教徒们在一方面为求长生成仙而自身修炼:一方面为布道而传医、治病救人过程中所积累而成的具有强烈神秘色彩的宗教医学。”其次,本文指出道教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心圆”、“中间圆”和“外周圆”三部分。(一)中心圆:此为与现在的中医学几乎相同的内容,也可以说是道教医学的中心部分,包括汤液、本草、针灸等。另外,具有道教特色的外丹术应用矿物类药物,故亦可归入“本草学”范畴。(二)中间圆:此为具有道教医学特色的部分,包括导引、调息、内丹、辟谷、内视、房中等。可以说是所谓丹鼎派所支持的内容。相当于现在的运动体操疗法、呼吸疗法、精神医学疗法、性科学等。(三)外周圆:此为最具道教色彩的内容,与民间信仰、民间疗法密切相关。包括符、占、签、咒、斋、禁、祭祀,祈祷等,也是戒律的、伦理的内容。 本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的特点,认为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的发展基本趋于成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内丹学道派林立,内丹思想已经成熟;②医药、养生等治疗疾病方面着作丰富,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突出的发展了道教医学治病简、便、廉以及善于治疗外科和疑难杂证的特点;③外丹服食向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方面转变。其一,外丹服食从以金石服食为主转以草木服食为主;其二,外丹服食已逐渐为内丹养生所取代,或退居次席,辅助内丹术来达到道教所追求的“长生不死”;其三,外丹烧炼的成果大多被应用于治疗外科疾病;④“药符”专书的出现,符咒治疗从单纯的施符念咒转向符咒与药物结合治疗疾病。总之,明清时期道教医学更加科学化、实用化,道教医学的各个方面呈现出相互融合的现象,如导引、存思、气法等各种养生方术的融合,符咒与药物治疗的融合等,使得道教医学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多彩。

二、民间验方浅说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间验方浅说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2)民国中医期刊《现代医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创刊时代背景
    1 民国时期国内中医时局概况
    2 民国时期福建中医医家社会活动
    3 俞慎初早期经历与《现代医药》创办
第二章 《现代医药》基本概况
    1 《现代医药》出版情况
    2 《现代医药》办刊宗旨
    3 《现代医药》投稿、定价及代售
    4 《现代医药》栏目设置
        4.1 “言论”栏目
        4.2 “医药学说”栏目
        4.3 “专着”栏目
        4.4 “卫生常识”栏目
        4.5 “临床实验”栏目
        4.6 “医药消息”类栏目
        4.7 “医药评价”栏目
        4.8 “研究资料”栏目
        4.9 “广告”栏目
第三章 《现代医药》的主要内容
    1 中医学术研究
        1.1 中医理论研究
        1.2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1.3 中药类研究
        1.4 方剂类研究
        1.5 临床经验研究
    2 关注中医教育事业
    3 医家社会活动
        3.1 关注时政
        3.2 宣传卫生常识
第四章 《现代医药》的特色与贡献
    1 以中医为根本吸纳西医之长
    2 汇集福建医家互通临床经验
    3 聘请国内名家撰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4 以一己之力创刊助中医药事业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发掘收集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明清岭南笔记介绍
    一、岭南笔记界定
        (一) 岭南
        (二) 笔记
    二、明清岭南笔记及作者简介
        (一) 黄衷《海语》
        (二) 黄佐《广州人物传》
        (三) 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
        (四) 欧大任《百越先贤志》
        (五) 叶权《游岭南记》
        (六) 郭棐《粤大记》
        (七) 王临亨《粤剑编》
        (八) 魏浚《峤南琐记》
        (九) 邝露《赤雅》
        (十) 顾岕《海槎余录》
        (十一) 吴绮《岭南风物记》
        (十二) 闵叙《粤述》
        (十三) 屈大均《广东新语》
        (十四) 潘楳元《广州乡贤传》
        (十五) 钮琇《觚剩》
        (十六) 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
        (十七) 汪森《粤西丛载》
        (十八) 吴震方《岭南杂记》
        (十九) 钱以垲《岭海见闻》
        (二十) 陆祚蕃《粤西偶记》
        (二十一) 张渠《粤东闻见录》
        (二十二) 罗天尺《五山志林》
        (二十三) 印光任《澳门记略》
        (二十四) 仇巨川《羊城古钞》
        (二十五) 李调元《南越笔记》
        (二十六) 檀萃《楚庭稗珠录》
        (二十七) 郑昌时《韩江闻见录》
        (二十八) 吴应逵《岭南荔支谱》
        (二十九) 邓淳《岭南丛述》
        (三十) 黄芝《粤小记》、《粤谐》
        (三十一) 陈徽言《南越游记》
        (三十二) 颜嵩年《越台杂记》
        (三十三) 陈鏸勋《香港杂记》
        (三十四) 黄任恒《番禺河南小志》
        (三十五) 黄佛颐《广州城坊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明清岭南笔记医学史料分析研究
    一、明清岭南笔记中的医学史料分布及统计
    二、明清岭南笔记中的医学史料分析
        (一) 岭南地理气候分析
        (二) 岭南常见多发病描述
        1、瘴病
        2、麻风
        3、蛊毒
        4、其他
        (三) 药品
        1、所记药物多主产于岭南地区
        2、对药物的描述非常详实
        3、善于记载民间采摘及炮制法
        4、记载药物的民间鉴定法
        5、辨正本草错误
        6、记录当时药物进贡及买卖情况
        (四) 医方
        (五) 医家医着
        (六) 养生保健
        1、长寿
        2、服食神仙
        (七) 医事制度
        (八) 民间求医习俗
        1、刲股
        2、拜神祈祷
        3 、巫觋作法
        (九)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价值探讨
    一、反映岭南地方常见疾病发生原因与预防治疗经验
    二、岭南地区所产药用动植物,促进药物学发展
    三、记述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民间偏方验方
    四、补正医家及医着
        (一) 补正名医事略及医着
        (二) 记录民间医生
    五、保存了医史文献资料素材
    六、扩大学科研究视野
    参考文献
结语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文革”中的中草药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群众性的中草药运动是“大运动”中的“小运动”
2 运动的主要目的
3 备战、备荒的需要
4 搞群众运动是党的光荣传统
5 社员相信赤脚医生
6 科研人员找到了新的药源
7 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
8 中草药运动带来的问题

(6)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2 技术路线
    3 需求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被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式
        3.4 调查结果
        3.5 调查结论
    4 研究对象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4.1.1 病种确定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4.2 被评价对象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4.3 参照对象
        4.3.1 入选条件
        4.3.2 参照对象概况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5 评价目标
    6 评价指标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6.2 指标预处理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7 评价模型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8 评价结果
        8.1 评价结果处理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8.1.2 证候相似度
        8.2 评价结果概况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8.2.2 证候评价结果
    9 辅助软件
        9.1 中药规范系统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结论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展望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致谢
个人简介

(7)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呃逆的病名源流概述
    1.1 呃逆的定义
    1.2 呃逆相关病名历史沿革
        1.2.1 先秦至两汉,病证名为"哕"
        1.2.1.1 非医学文献
        1.2.1.2 医学文献
        1.2.2 两晋至唐,"哕"始兼有呃逆、干呕义
        1.2.3 宋元时期,"哕"指干呕,呃逆多用"呃"及"咳逆"
        1.2.4 明清时期,"呃逆"作为病名得以确立
    1.3 呃逆相关病名名义考辨
        1.3.1 呃逆
        1.3.2 哕
        1.3.2.1 作呃逆义
        1.3.2.2 作干呕义
        1.3.3 噫
        1.3.4 啘
        1.3.5 咳(欬)逆、吃忒、吃逆
        1.3.6 打嗝、打咯忒
        1.3.7(食户乙)逆、(食厄)逆
    1.4 小结
2.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2.1 呃逆病证初步形成
        2.1.1 病位的确立
        2.1.2 呃逆的病因病机
        2.1.3 治法方药的开创
        2.1.4 以呃逆判断疾病预后
    2.2 《黄帝内经》对呃逆的认识
        2.2.1 哕作病名在现存医书首次出现
        2.2.2 呃逆的脉象
        2.2.3 对病位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2.2.4 首次提出呃逆的治疗方法
        2.2.5 疾病预后判定方式
    2.3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呃逆的认识
        2.3.1 《伤寒论》
        2.3.1.1 阳明胃虚的哕
        2.3.1.2 实证的哕
        2.3.1.3 哕证总结
        2.3.2 《金匮要略》
        2.3.2.1 病位与病因病机
        2.3.2.2 首次提出治法方药
    2.4 王叔和《脉经》
        2.4.1 保留晋以前医书内容
        2.4.1.1 有关《黄帝内经》的内容
        2.4.1.2 有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内容
        2.4.2 提出实证呃逆的脉象
    2.5 葛洪《肘后备急方》
        2.5.1 保留当时使用呃逆病名的特点
        2.5.2 记载当时方药,丰富治疗方法
    2.6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2.6.1 继承晋以前对呃逆的认识
        2.6.2 提供临证治疗的理论及穴位
        2.6.2.1 针灸治脾胀哕证
        2.6.2.2 提出治疗哕证临证取穴
3.隋唐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3.1 收集整理之风盛行,理论创新发展较少
        3.1.1 呃逆病名哕义开始转变
        3.1.2 病因病机保留前人认识并有所扩展
        3.1.3 呃逆治疗方法逐渐丰富
    3.2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3.2.1 哕字逐渐兼有干呕之义
        3.2.2 保留《伤寒论》对哕的认识
        3.2.3 提出多种致哕疾病,首次认识小儿哕证
        3.2.4 提出哕证的脉象
    3.3 孙思邈和《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3.1 《备急千金要方》
        3.3.1.1 保留古方精神
        3.3.1.2 提出小儿哕证治法
        3.3.1.3 胃中实热及虫积致哕的病因病机
        3.3.1.4 临证用方的广泛搜罗,首次提及痰呃
        3.3.1.5 针灸疗法的灵活运用
        3.3.2 《千金翼方》
        3.3.2.1 首次提及哕证药物使用
        3.3.2.2 创新治法
        3.3.2.3 其它非药物疗法的补充
    3.4 苏敬《新修本草》
    3.5 王焘《外台秘要》
        3.5.1 记载唐代及以前对呃逆的表述
        3.5.2 保留唐代以前治疗呃逆相关病证的医方
        3.5.2.1 保留秦汉至唐的医方
        3.5.2.2 收集当时所见治哕之方
        3.5.2.3 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活用小儿哕证治疗
        3.5.3 针灸选穴多样
4.宋元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4.1 学术争鸣,各有千秋
        4.1.1 哕、咳逆混淆,首次用"呃"描述本病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广泛与创新
        4.1.3 增加趺阳脉诊
        4.1.4 治法多样,方剂大量产生
    4.2 《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圣济总录》
        4.2.1 病名使用以哕为主
        4.2.2 散见诸方,各方体现不同病因病机
        4.2.2.1 原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4.2.2.2 继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4.2.3 汇集了大量有效验方,方中香燥之品为其特色
        4.2.3.1 对伤寒哕证用方的补充
        4.2.3.2 哕病单列一门提出治方
        4.2.3.3 小儿哕证用方丰富
        4.2.4 针灸穴位选用依循前人观点
        4.2.5 治疗方法多样化
        4.2.5.1 首次出现食治法
        4.2.5.2 灸法的整理
    4.3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3.1 "哕"与"咳逆"同作为病名
        4.3.2 呃逆病因病机与治疗
        4.3.2.1 病因的认识为胃虚及痰水
        4.3.2.2 治疗以温中止呃为主
    4.4 刘完素及其着作
        4.4.1 首次提出哕证趺阳脉诊
        4.4.2 因机证治以热证为主,兼顾虚证呃逆
    4.5 张从正《儒门事亲》
        4.5.1 病名上将"哕"与"咳逆"混用
        4.5.2 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4.6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4.7 李东垣及其着作
        4.7.1 病名及病因病机遵从《灵枢》的认识
        4.7.2 在补土理论的基础上开立治哕用药及方剂
    4.8 朱丹溪及其着作
        4.8.1 首见"呃"作病名与"哕"同用,仍混用咳逆作呃逆
        4.8.2 对呃逆病位、病因病机及脉诊的认识
        4.8.2.1 病位认识在胃
        4.8.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4.8.2.3 呃逆的脉诊
        4.8.3 对呃逆治法方药的综合认识
        4.8.4 《格致余论》治疗呃逆三验案
5.明代对呃逆的认识
    5.1 对呃逆的认识日趋成熟
        5.1.1 病名的确认
        5.1.2 病因病机的充实
        5.1.3 治法方药的多样
        5.1.3.1 呃逆治法方药相对应
        5.1.3.2 呃逆用药的汇整
        5.1.3.3 呃逆其它治法
        5.1.4 明代对呃逆病证的贡献
    5.2 虞抟《医学正传》
        5.2.1 "呃"通假字,"(食户乙)"、"(食厄)"的使用
        5.2.2 强调呃逆病因在胃虚与胃实
        5.2.3 提出呃逆脉法判断治疗难易
        5.2.4 活用古方及灸法治呃逆
        5.2.5 虞氏治疗呃逆病案
    5.3 汪机及其着作
    5.4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5.4.1 保留呃逆多种病名
        5.4.2 丰富的治疗方式
        5.4.2.1 治法强调吐与下
        5.4.2.2 方剂分清凉剂与温热剂
        5.4.2.3 提供简便治法
    5.5 李梴《医学入门》
        5.5.1 论呃逆脉弦急必死
        5.5.2 治法简洁而有特色
    5.6 李时珍《本草纲目》
    5.7 孙一奎《孙文垣医案》
    5.8 王肯堂《证治准绳》
        5.8.1 首次正式使用"呃逆"病名
        5.8.2 诊断据脉诊与症状
        5.8.3 辨证主要先辨虚实
        5.8.4 病因指导下用药
        5.8.4.1 呃逆的治法方药
        5.8.4.2 呃逆灸法及产后呃逆的治疗
        5.8.5 呃逆病案
    5.9 张景岳《景岳全书》
        5.9.1 对呃逆古今病名进行考辨
        5.9.1.1 从《内经》治法将呃逆与哕连贯
        5.9.1.2 辨别哕证与咳逆、干呕、噫
        5.9.2 呃逆的病性与病因病机
        5.9.3 全面阐述呃逆辨证论治的原则
        5.9.3.1 脉证与治疗相结合
        5.9.3.2 方药治疗细致化
        5.9.3.3 其它治法有所发挥
    5.10 李中梓及其着作
        5.10.1 病名认识
        5.10.2 对病因认识广泛
        5.10.3 呃逆的诊断
        5.10.4 详论呃逆治疗
        5.10.4.1 呃逆用方
        5.10.4.2 呃逆用药
        5.10.4.3 呃逆其它治疗
    5.11 秦昌遇《症因脉治》
        5.11.1 首次分外感、内伤详论呃逆
        5.11.1.1 外感呃逆(寒邪、胃实热、胃火、痰火)
        5.11.1.2 内伤呃逆(胃虚寒、虚热、夹痰火、肝胆火、肾虚火)
        5.11.2 总结前人对呃逆论点
6.清至民国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6.1 多元发展,遍地开花
        6.1.1 对呃逆病名认识呈现两极性
        6.1.2 对病因病机认识全面
        6.1.3 对呃逆病证辨证详尽
        6.1.4 呃逆的治法
        6.1.5 呃逆治疗方药
        6.1.6 方证对应
        6.1.7 呃逆医案丰富
    6.2 陈士铎及其着作
        6.2.1 详细鉴别呃逆之虚、寒、痰、火
        6.2.1.1 感寒呃逆
        6.2.1.2 痰呃
        6.2.1.3 胃虚火逆
        6.2.1.4 肝郁克土
        6.2.1.5 气虚呃逆
        6.2.2 提出独特治法体系
        6.2.2.1 扬治法
        6.2.2.2 水湿呃逆的治疗
        6.2.3 对药物功效的论述
    6.3 程国彭《医学心悟》
    6.4 李用粹《证治汇补》
        6.4.1 辨证分内因、外候、上下及虚实
        6.4.2 概述呃逆危候及呃逆脉法
        6.4.3 详备治法,用局方温补宜审慎
        6.4.4 治疗方式多样化
        6.4.4.1 药物治疗
        6.4.4.2 外治法
    6.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6.5.1 补充肺气郁及阳虚之呃逆
        6.5.2 医案举例多属胃阳伤而呃逆者
        6.5.3 邹时乘《临证指南医案》"呃逆论"
    6.6 徐大椿及其着作
        6.6.1 阳虚呃逆须防阳脱危证
        6.6.2 呃逆方药
        6.6.3 呃逆病案
    6.7 薛雪《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
    6.8 沈璠《沈氏医案》
    6.9 林佩琴《类证治裁》
        6.9.1 对前人观点作总结
        6.9.2 所附医案病证丰富
    6.10 陈修园及其着作
        6.10.1 认为"呃逆"与古"哕"字为二义
        6.10.2 将前人的因机证治做简洁整理
        6.10.2.1 病因病机
        6.10.2.2 治法方药
    6.11 王清任《医林改错》
    6.12 江涵暾《笔花医镜》
    6.13 王士雄《王氏医案》
    6.14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6.15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
    6.16 章次公《章次公医案》
    6.17 清代至民国时期散见的医论与医案汇整
        6.17.1 张璐《张氏医通》
        6.17.2 郑重光《素圃医案》呃逆重症案
        6.17.3 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6.17.4 吴鞠通《吴鞠通医案》
        6.17.5 王旭高医案
        6.17.6 程文囿《杏轩医案》
        6.17.7 汪逢春《泊庐医案》
7.现代对呃逆的研究
    7.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7.1.1 病因病机
        7.1.1.1 呃逆病因
        7.1.1.2 呃逆病机
        7.1.2 辨证论治
        7.1.2.1 辨证要点
        7.1.2.2 分型论治
        7.1.3 对病因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7.1.3.1 对病因病机的研究与探讨
        7.1.3.2 对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7.1.4 呃逆的方药治法研究
        7.1.4.1 呃逆用方研究
        7.1.4.2 呃逆用药研究
    7.2 单、验方
    7.3 呃逆的针灸治疗
        7.3.1 针灸辨证治疗
        7.3.2 呃逆针灸诊治经验研究
        7.3.2.1 针刺疗法
        7.3.2.2 针药并用
        7.3.2.3 电针疗法
        7.3.2.4 针灸三步递进法
        7.3.2.5 耳针体针结合治疗
        7.3.2.6 穴位注射
        7.3.2.7 综合治疗
        7.3.2.8 单穴治疗呃逆经验
        7.3.3 其它针法
        7.3.3.1 眼针
        7.3.3.2 踝针
        7.3.3.3 埋线治疗
        7.3.3.4 耳针治疗
        7.3.4 灸法治疗
    7.4 按摩与气功治疗
        7.4.1 按摩推拿治疗
        7.4.1.1 穴位按摩推拿
        7.4.1.2 直肠按摩法
        7.4.1.3 口腔按摩法
        7.4.1.4 捏脊法
        7.4.2 气功治疗
    7.5 呃逆的其它疗法
        7.5.1 外治疗法
        7.5.1.1 贴敷
        7.5.1.2 药烟疗法
        7.5.2 触悬疗法、探吐疗法与灌肠疗法
        7.5.2.1 触悬疗法
        7.5.2.2 探吐疗法
        7.5.2.3 灌肠疗法
    7.6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呃逆的特点与经验
        7.6.1 施今墨
        7.6.2 吴佩衡
        7.6.3 张伯臾
        7.6.4 程门雪
        7.6.5 张羹梅
        7.6.6 姜春华
        7.6.7 祝谌予
        7.6.8 刘渡舟
        7.6.9 董建华
        7.6.10 于己百
        7.6.11 臧堃堂
        7.6.12 肖少卿
        7.6.13 李士懋
        7.6.14 董晓初
        7.6.15 张学能
        7.6.16 张琪
        7.6.17 秦亮甫
8.有关呃逆若干问题探讨
    8.1 治疗呃逆运用相畏、相反药的思考
        8.1.1 丁香畏郁金
        8.1.1.1 王旭高丁香、郁金同用案
        8.1.1.2 张聿青丁香、郁金同用案
        8.1.1.3 木香分气丸、十香返魂丹、丁郁四神散、呃畏一二汤
        8.1.1.4 丁香畏郁金的现代认识
        8.1.2 浙贝母反草乌
    8.2 呃逆从五藏及三焦论治探讨
        8.2.1 从肺肾辨治
        8.2.2 从五脏辨治呃逆验案
        8.2.3 呃逆从三焦辨治
        8.2.4 顽固性呃逆从肝论治
    8.3 呃逆从瘀血论治
        8.3.1 呃逆从瘀论治的起源
        8.3.2 从瘀论治的继承与创新
        8.3.3 现代治疗瘀血呃逆经验
        8.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方法研究及岭南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岭南及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概述
    一、岭南的特殊地理环境、气候及岭南医学概述
    二、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概述
第二部分 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现状
    一、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的现状
    二、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 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方法文献研究
第四部分 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工作
    一、第一次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实地收集实践(预调研)
    二、第二次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实地收集实践(正式调研)
    三、文献中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工作
第五部分 岭南消化系统(脾、胃、大小肠)疾病用药分析
第六部分 结语和展望
    一、讨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方剂学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剂学中的几个概念
    1. 方剂
    2. 方剂学
    3. 方剂学发展史
    4. 方书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时期(远古~公元219年)
    1. 原始人与原始公社时期
    2. 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制时代的夏、商时期
    3.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西周时代至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
    4. 秦汉时期
        4.1 时代背景
        4.2 方剂学发展史
    5. 讨论: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二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
    1. 时代背景
    2. 方剂学发展史
        2.1 方书
        2.2 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2.3 具有佛门特色的医方书
        2.4 经方学
    3.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着作
    4.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三部分: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1. 时代背景
    2. 方剂学发展史
        2.1 方书
        2.2 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2.3 传信方
        2.4 敦煌医方
    3.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4. 讨论:隋唐五代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四部分: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1. 时代背景
    2. 两宋时期方剂学的发展史
        2.1 方书
        2.2 两宋时期方剂学的发展概况及方剂学的成就
        2.2.1 宋朝廷组织编撰的大型方书及方剂学的成就
        2.2.2 私家编撰的方书及方剂学的成就
    3. 两宋时期“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受到重视
    4. 两宋时期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临床各科着作
    5. 两宋时期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着作
    6. 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发展史
        6.1 方书
        6.2 官修方书
        6.3 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7. 对方剂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金元医药学着作
        7.1 金代医药学着作
        7.2 元代医药学着作
        7.3 金元时期药学的发展
    8. 传信方
    9. 讨论: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五部分: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公元1368~1840年)
    1. 时代背景
    2. 明清时期方剂学发展概况
    3. 明代方剂学发展史
        3.1 方书
        3.2 明代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3.3 明代方剂的分类
    4. 明代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着作
    5. 明代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6. 清代方剂学发展史
        6.1 方书
        6.2 清代前中期着名医家和方书对方剂学的影响及方剂学的成就
    7. 清代对方剂学发展有贡献的其他代表医家
    8. 清代对剂学发展有影响的医药学着作
        8.1 医学着作
        8.2 药学发展概况
    9. 讨论:明清两代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第六部分: 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840~1949年)
    1. 时代背景
    2.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前的方剂学发展史
        2.1 历史背景
        2.2 方剂学的成就
        2.3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个人着述
        2.4 对方剂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本草学发展概况
    3.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方剂学发展史
        3.1 历史背景
        3.2 方剂学的成就
        3.2.1 方剂学理论的研究
        3.2.2 方书的整理编撰
        3.2.3 验方的汇集
        3.2.4 中西医汇通的代表着作
        3.2.5 大量新方的创制
        3.2.6 方剂新剂型的出现和制剂方法的改进
        3.2.7 讲义类方书
        3.2.8 中医方剂学学科的初步建设
        3.3 对方剂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中医药研究着作
        3.4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4. 西医的传入对方剂学的影响
    5. 讨论:近代方剂学发展史的特点
第七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公元1949~2007年)
    1. 时代背景
    2. 方剂学发展概况
    3. 方书
        3.1 讲义类方书
        3.2 方论与临床研究类方书
        3.3 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汇编、综述类方书
        3.4 辞书类方书、中成药药典与方剂丛书
    4. 代表方书简介及方剂学的现代化研究
        4.1 代表方书简介
        4.2 方剂学的现代化研究
        4.2.1 现代临床研究
        4.2.2 现代基础研究
    5. 方剂学的现代化研究对方剂学学科的影响
    6. 方剂学理论的研究
    7. 对方剂学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药学发展概况
    8. 讨论:新中国成立后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明清道教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道教医学研究
前言 道教医学概述
    1 道教与医学的关系
    2 道教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2.1 道教医学的主要特征及道教医学的定义
        2.2 道教医学的内容与形式
第一章 明清时期道教医学发展特点分析
    1 内丹学的繁荣
        1.1 三教合一的内丹思想
        1.2 道派林立
        1.3 着述丰富
    2 养生、医药于继承中求发展
        2.1 医药着作及特点
        2.2 养生着作及特点
    3 外丹服食术的转变
        3.1 外丹服食术向内丹术的转变
        3.2 草木服食药的增多
        3.3 外丹药物在临床外科上的应用
    4 “药符”的出现
第二章 明清时期道教医学理论体系分析
    1 道教医学的理论基础
        1.1 阴阳、五行学说
        1.2 精、气、神学说
        1.3 身神学说
        1.4 脏腑学说
        1.5 经络学说
    2 道教医学的病因病机、诊疗特点分析
        2.1 道教医学的病因、病机学说
        2.1.1 “鬼神致病”说
        2.1.2 “三尸九虫致病”说
        2.1.3 饮食不节、七情不和
        2.1.4 六淫致病
        2.2 诊断方法
        2.2.1 脉诊
        2.2.2 舌诊
        2.3 治疗方法
        2.3.1 药物疗法
        2.3.2 针灸疗法
        2.3.3 养生术
        2.3.4 符咒治疗方法
        2.3.5 守庚申法
        2.3.6 沐浴法
第三章 明清两代道医及其医学着作述评
    1 道医简介
    2 明清两代道医述评
        2.1 明代道医
        2.2 清代道医
    3 明清两代几部重要道教医学着作简介
        3.1 《祝由医学十三科》
        3.2 《急救仙方》
        3.3 《仙传外科秘方》
        3.4 《祛痰妙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民间验方浅说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民国中医期刊《现代医药》研究[D]. 段博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4]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发掘收集整理研究[D]. 张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5]“文革”中的中草药的继承与发展[J]. 张瑞贤,刘更生,蒋力生,张卫,梁飞.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01)
  • [6]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7]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梁克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方法研究及岭南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分析[D]. 徐愈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方剂学发展史研究[D]. 康彦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10]明清道教医学研究[D]. 张卫.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09)

标签:;  ;  ;  ;  

民间方剂三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